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闲话雨具
台中校友漢人发表于 2021-04-06 22:13
上一世纪50年代初,我在乡镇上初中时,南方夏季多雨,其时出门必带雨具,在乡裡可选的雨具较多;如油涮竹笠,蓑衣,龟甲笠等,是常用的。也有较富有者用油纸伞,只有富豪,地主,医师,长官等,才有资格购买梁苏记铁骨架优质布雨伞,所以当年手持梁苏记铁骨架布伞是身份的象徵。

我校的学生与四乡的农民多数戴竹笠挡雨,竹笠是用篾条编织成的网状圆形草帽,篾条中间夹著竹叶片。外层涂上桐油爽水,有圆顶和尖顶两种,帽窗两侧内外各夹著穿孔的木片,栓著一条带子,就如戴草帽一样使用。此种竹笠轻便易戴,但只能挡小雨,如遇大暴雨时,下身必定湿透。

这时如带上用茅草或棕榈树片做的蓑衣,茅草不易沾水,而且爽水,可保全身免湿,但穿起来比较沉重。蓑衣是农民挡雨遮阳的常用雨具,编织蓑衣的可选材料有棕树片,其颜色多为褐色或棕色带粉红。棕片编织的蓑衣,不仅防水,还可防风,通常每件蓑衣需要铺上厚厚的十层棕片(一般需要120片)。蓑衣也可以用蓑衣草编织而成,是农民夏天量理想的遮身衣物,雨天可挡雨,睛天可遮阳防热,而且无论在田间,地头,树荫下均可作为量适舒的铺垫。用茅草成稻草编织的是普通型,用棕片编织的较为耐用,是稍为高级的蓑衣。<
下一页 (1/4)
回帖(5):
5楼:jiongweichen:時代的变化日新月易,往事只能回憶,4月9日又在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拜讀到 您的佳作( ..
4楼:時代的变化日新月易,往事只能回憶,4月9日又在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拜讀到 您的佳作(火柴逸事) 謝謝 ..
3楼:又读到一篇过去防雨工具的文字,字里行间,看出楼主的细心,而且记忆力强,把各种防雨用具写得细 ..

全部回帖(5)»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