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多少怨仇亦会随风而去,记台山海宴一个乡村家庭的历史变迁
“莲角仔两头弯,弯上大姐山,大姐割禾唔得闲,放下禾镰跟妹讲,眼泪爬山浸谷牙”。如今,童心已散落在天边,白头苍然的我,每当忆起童年,这首海宴的儿歌承载着我太多太多伤感的往事。我出生于台山海宴茅根脚村,五岁那年,生母就把我送到开平塘口一家好人育养,我有记忆的童年时光,停留在台山海宴很短,唯这首生母当年教会我唱的儿歌,令我记忆犹新,随着歌声,一幕幕的往事展现眼前………
台山海宴
1951年夏天,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与及防止台湾反攻登陆,在广东沿海地区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就变成了一个以结合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为主的大规模农民运动,实施“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的“八字”运动,实现打垮恶霸地主的封建统治。但这个运动的过程,在广东却出现了极左的“偏差”,如普遍乱吊,乱打,无限度清算,不讲策略,不区别对待,甚至敌我不分等等的乱象。如此,造成了大量地主,保长被打死,或自杀的事件。这种乱象尽管在后来得以纠正与克服。但因此造成的人间悲剧令人唏嘘。
土改时期
中国南海之滨,有一村落,土名茅根脚,村名永宁,村中居住着甄,赵,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