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乡情(十)——“流脑”
回帖:body.clientHeight)this.width=body.clientHeight" border=0> 山野闲人:

供销社每年都在春节后收蒜头,农民把带苗带根的蒜头卖给供销社,供销社便雇人把蒜根和一部分蒜苗剪掉,留着十来公分硬杆供方便捆扎上架烟熏和储存。牛强姐弟俩便经常到供销社剪蒜苗,每天晚上可以赚一毛几分的,拿回去帮补家用。 那时候我也帮助大人到供销社剪过蒜苗,那季节也是你前几篇提到的“桌鱼”上市季节,那时供销社就有好大条桌鱼买,用新鲜的蒜苗炆桌鱼真系一流,你有冇偿试过啊?

我估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台山人也都记得这段历史。“蒜苗炆桌鱼”,现在都还记得那种味道哩。

[/quote 于老师,山野闲人,你们说“桌鱼”可说是文雅点啦,我们直接起个别名叫“死佬桌”何谓“死佬卓”把它归类成死人发臭的等类,换到如今可能是没人吃这个东西了。它是从大海边没有冷藏直接运到内地公社,由公社发到大队,由大队分发到生产队,经过这个流程已经过多少的时间可想而知,多者生产队分给社员,少者则是生产队的一帮班子干掉了。每当有这样的东西来到,队里人如获珍宝,把领导班子招集聚餐,加上一帮年青人开始忙开了,割菜的、AA制收米的(那个时候粮食紧张,大米是要

下一页 (1/3)
下一楼›

供销社每年都在春节后收蒜头,农民把带苗带根的蒜头卖给供销社,供销社便雇人把蒜根和一部分 ..
‹上一楼:山野闲人:

供销社每年都在春节后收蒜头,农民把带苗带根的蒜头卖给供销社,供销社便雇人把蒜 ..

查看全部回帖(10)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