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72阅读
  • 21回复

标题杂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曾经沧海
 

发帖
4400
金钱
318575
经验值
77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8-20
         以前由于工作关系,喜欢收集报刊上的好标题。后来环境换了,兴趣没改。好的标题,会给读者第一印象,能吸引读者眼球的,都是好标题。这在现在网络世界,更是如此。网路上很多人介绍“经验”时,都说要点击率高,就要有好标题。但究竟怎样才算好,也见仁见智。有些标题化用经典名句,创出新意,就会给人美的感受,就会印象深刻。每次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竞赛,也是媒体的竞赛,好的报道,记者,编辑费尽心思,各出奇谋,制作出一个个精彩的标题,给读者送上新闻的同时,也送上美的艺术享受。当年郭晶晶和吴敏霞在奥运会上勇夺金银牌,中华台北的选手也夺得跆拳道金牌,媒体上有一则新闻的标题是——“晶霞与金银齐飞,两岸共雅典一色”。这标题就是化用了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经典名句,而且非常恰当,生动,收到很好的效果。新民晚报上曾有一则新闻,标题是——“哭声骂声闹声埋怨声   声声入耳,关心真心贴心责任心   心心相印。”我们知道,这标题就是化用了经典名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据说这是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杰作,是他在一次信访会议上提出来的。这样的题目,就给人留下好的深刻的印象。现在网路上的标题研究不多,没有多话说。
分享到
离线VENG

发帖
637
金钱
50834
经验值
8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8-21
古言云: "賜子千金, 不如教子一藝; 教子一藝, 不如賜子好名" 從仁兄金字典里, 重溫弧霧齊飛, 長天一色.
离线曾经沧海

发帖
4400
金钱
318575
经验值
77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8-21
引用第1楼VENG于2011-08-21 02:24发表的  :
古言云: "賜子千金, 不如教子一藝; 教子一藝, 不如賜子好名" 從仁兄金字典里, 重溫弧霧齊飛, 長天一色.


仁兄是艺和好名皆有了!周末愉快!
离线雨叶冰竹

发帖
12116
金钱
1629
经验值
10293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8-21
呵呵,主题是重要,但我还是更看重内容。谢谢沧海大哥!




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于心 .让事实去雄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离线曾经沧海

发帖
4400
金钱
318575
经验值
77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8-21
引用第3楼雨叶冰竹于2011-08-21 06:00发表的  :
呵呵,主题是重要,但我还是更看重内容[表情]。谢谢沧海大哥!


你说的是“主题”还是“标题”呢?这两样是不同的概念。我这里只杂谈“标题”,没涉及到“内容”,其实内容我都很看重呵。周末愉快!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8-21
网路上说的,“标题党”,如果内容不够,一定会骂上当了。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曾经沧海

发帖
4400
金钱
318575
经验值
77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8-21
引用第5楼hw79于2011-08-21 09:40发表的  :
网路上说的,“标题党”,如果内容不够,一定会骂上当了。[表情]  


网络上的东西,要你来说了。祝你有个愉快的周末!
离线随想

发帖
5082
金钱
10016
经验值
135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3-05
引用楼主曾经沧海于2011-08-20 23:57发表的 标题杂谈 :
         以前由于工作关系,喜欢收集报刊上的好标题。后来环境换了,兴趣没改。好的标题,会给读者第一印象,能吸引读者眼球的,都是好标题。这在现在网络世界,更是如此。网路上很多人介绍“经验”时,都说要点击率高,就要有好标题。但究竟怎样才算好,也见仁见智。有些标题化用经典名句,创出新意,就会给人美的感受,就会印象深刻。每次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竞赛,也是媒体的竞赛,好的报道,记者,编辑费尽心思,各出奇谋,制作出一个个精彩的标题,给读者送上新闻的同时,也送上美的艺术享受。当年郭晶晶和吴敏霞在奥运会上勇夺金银牌,中华台北的选手也夺得跆拳道金牌,媒体上有一则新闻的标题是——“晶霞与金银齐飞,两岸共雅典一色”。这标题就是化用了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经典名句,而且非常恰当,生动,收到很好的效果。新民晚报上曾有一则新闻,标题是——“哭声骂声闹声埋怨声   声声入耳,关心真心贴心责任心   心心相印。”我们知道,这标题就是化用了经典名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据说这是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杰作,是他在一次信访会议上提出来的。这样的题目,就给人留下好的深刻的印象。现在网路上的标题研究不多,没有多话说。


      沧海大哥,今天无意翻出了您的标题杂谈,不得不跟个帖。网络文章太多,无法全部都看。如果我要看的,都是先被标题所吸引。“......好的标题,会给读者第一印象,能吸引读者眼球......”,您这句话,恰恰就是我前面所说。
离线随想

发帖
5082
金钱
10016
经验值
13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3-05
引用第3楼雨叶冰竹于2011-08-21 06:00发表的  :
呵呵,主题是重要,但我还是更看重内容[表情]。谢谢沧海大哥!


      如果有好的标题,而没有好的“内容”,看了也是白看。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3-05
难怪曾经沧海大哥的文章都很容易被吸引,而且内容相当充实。
离线随想

发帖
5082
金钱
10016
经验值
135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3-06
引用第9楼远游客于2012-03-05 21:31发表的  :
难怪曾经沧海大哥的文章都很容易被吸引,而且内容相当充实。

     远游客眼光独到,欣赏!沧海大哥的文章语句纯朴且短小精悍,我很喜欢看。
     短小精悍 [释义]精悍:精明能干。原形容人身材矮小却精明能干。后多形容文章简短但精粹有力。
     注:“释义”来自汉语成语大词典。
[ 此帖被随想在2012-03-06 21:37重新编辑 ]
离线曾经沧海

发帖
4400
金钱
318575
经验值
772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2-03-08
引用第7楼随想于2012-03-05 01:51发表的  :
      沧海大哥,今天无意翻出了您的标题杂谈,不得不跟个帖。网络文章太多,无法全部都看。如果我要看的,都是先被标题所吸引。“......好的标题,会给读者第一印象,能吸引读者眼球......”,您这句话,恰恰就是我前面所说。[表情]


      时隔几个月,还有人来看我的小文,并且一连写几个帖子跟上,这确实令我很受鼓舞。谢谢随想,正如你说,现在要看的东西太多了,首先吸引自己的,就是文章的标题。我知道,好的报纸编辑,如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报纸的编辑是下很多功夫在标题上。但是,现在网路上很多人为了吸引人,就利用了这一点,标题吸引人,但内容空泛,甚至文不对题,这也难怪雨叶有那样的想法。
离线曾经沧海

发帖
4400
金钱
318575
经验值
772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2-03-08
引用第9楼远游客于2012-03-05 21:31发表的  :
难怪曾经沧海大哥的文章都很容易被吸引,而且内容相当充实。

   远游客,过奖了!有哪些不足就老实不客气地指出来吧!
离线曾经沧海

发帖
4400
金钱
318575
经验值
772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2-03-08
引用第10楼随想于2012-03-06 12:50发表的  :
     远游客眼光独到,欣赏!沧海大哥的文章语句纯朴且短小精悍,我很喜欢看。
     短小精悍 [释义]精悍:精明能干。原形容人身材矮小却精明能干。后多形容文章简短但精粹有力。
     注:“释义”来自汉语成语大词典。

   随想真是一个很认真的人!跟个帖还引经据典,现在这样的人不多了。但是第一行说的叫我很惭愧,真的,现在写的东西都是忙中偷闲,挤出时间,随兴而发,粗糙得很,我自己知道,以后有机会,我会整理一下的。谢谢你!
离线曾经沧海

发帖
4400
金钱
318575
经验值
772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2-03-27
引用第11楼曾经沧海于2012-03-08 04:00发表的  :
      时隔几个月,还有人来看我的小文,并且一连写几个帖子跟上,这确实令我很受鼓舞。谢谢随想,正如你说,现在要看的东西太多了,首先吸引自己的,就是文章的标题。我知道,好的报纸编辑,如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报纸的编辑是下很多功夫在标题上。但是,现在网路上很多人为了吸引人,就利用了这一点,标题吸引人,但内容空泛,甚至文不对题,这也难怪雨叶有那样的想法。

      日前读报,也谈到标题这事,是说民国的报人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有不少神来之笔。20世纪30年代,何应钦任湖南省代省长,一年去扫墓,官方要求各报及时报道,并指令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第二天,某报却把标题改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这样一改,意思不变,意味不同,仔细体味,你或者会会心一笑。
       日本侵华期间,重庆物价暴涨,连烧饼、油条也纷纷涨价。《新民报》编辑程大千仿宋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拟了一条标题:《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