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临时大总统》的外景拍摄,造就了一个“梅家大院”。fficeffice" />
“梅家大院”,真正名字叫“汀江墟”,于1931年由梅、丘、曹等姓大户发起筹建。墟市呈长方形排列,中间有 40 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空地,四周建店铺共104间。其造型活像汉字的“回”字,就像一个大院落、小方城,因梅氏占多,被人们称为“梅家大院”。
“梅家大院”的店铺都是二三层钢筋水泥结构的骑楼式楼房,整齐划一。筹建的时候,海外的华侨根据侨居地风情的建筑风格,再融入本地传统建筑艺术,形成了中西合壁风格多彩的建筑风貌。楼房的屋顶是中国传统的硬山顶,砖墙瓦顶;但“门面”及窗户、阳台等却是希腊式、罗马式、西班牙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高高的柱廊、圆圆的拱券、彩色的玻璃、精致的阳台;山墙上还有西方建筑中经常采用的山花装饰,有的呈三角形、长方形,有的呈圆孔形、曲线形,有的还有各种灰塑图案,十分精美,极富建筑艺术价值,是人们了解和欣赏西方建筑艺术的“橱窗”。原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2000年4月视察梅家大院后,认为其具有浓厚的华侨特色,十分赞赏梅家大院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一些国内建筑界的专家学者考察后也都认为:梅家大院是目前全国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
难得的是,虽经历70多年的风雨冲刷,除了几家重修翻新外,整个大院基本上还保留往日的风貌,就连空地里古老的消防喉,店铺朱红折叠式的木门,或屋里摆放的一些物件,都散发着昔日的气息,不禁勾起人们尘封的记忆......
点此 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