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100阅读
  • 13回复

(清)邓振翼《大隆洞序》- 端芬中学退休老师梅锐仁整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3-09
邓振翼是清朝乾隆年间广东省台山市端芬镇大隆垌东洋村人,百年后葬于大隆垌中部牛围山区一处叫“黄龙卷柱”的山崖上,背靠牛围主峰,面向寻皇的石门坑,因应了其在本文中的一句趣话——“欲访大贤,石门得遇”。邓氏后人每年清明纷纷前往拜祭,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其学识贯盈的睿智和严谨治学的作风在邓氏家族中延绵不绝,也广为端芬人所传颂。他17岁参加县试,考得第一,后来成为名闻遐迩的饱学之士,所作《五经辑义》、《四书辑义》等讲义,长期为学者所推崇,他的《大隆洞序》在老一辈的端芬人中均耳熟能详。  传说邓振翼成名之后,声名远播,龙王膝下有七位女儿,都爱慕邓振翼的才华,私自浮出水面到大隆垌跟邓振翼幽会。龙王发觉后大怒,于是派出五员螺将,率领一群虾兵蟹将前来抢人。五员螺将从螺中倒出滔滔不绝的海水,这里顿时变成了一片汪洋,良田民宅全部被淹,老百姓呼天呛地。声音惊动了观音菩萨和八仙,菩萨从天上洒下片片花瓣,一落地马上变成了一座座大山,阻断了虾兵蟹将的去路,这就是“天女散花”和“落马潭”的来历。八仙分别施展各自的法术,与螺将搏斗,最后,把五员螺将变成了五座小山,也就是落马潭中的“八仙过海”和“五螺上水”了。如今的落马潭早已溶入大隆洞水库之中,落马潭中的“山鳗”(一种鳗鱼)也在大隆洞水库这个千岛湖中纵横游弋了。其实邓振翼作此序的年代大隆垌是一山垌,方圆几十里,群山绵延,乱石崩空,湖面如镜,流水潺潺,正所谓“山川美景”。来此聚居的多是广东信宜、高州两地的移民,也有一些少数民族移民及客家人。客家人在咸丰至同治两朝的“土客相争”中相继迁出,如今牛围山上还有当年客家人居住过的痕迹,砖瓦瓢钵依稀可见。
邓振翼在此序中列举了大隆垌一些有特色的地名,赋进一些典故和传说,尤以《三国演义》里头的故事居多,也根据词义附会一些内容,编织成一篇读起来朗朗上口的骈体文,字里行间,文采四溢。读着此序,能通过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体系中的点点滴滴温故而知新且继往而开来。
文中有下划线的字体均表示地名,而波浪线下划字体所示的地方已淹没于库区底下。

大隆垌序
(清)邓振翼作
尝闻大地花村,未必人丰俗美1;山林幽谷,岂无君子贤人?试问环居,声名梓里2!守永安之规模,寄传诗史3;望东洋之律烈4,普照人间。康垌民歌康衢;安福人居安宅。沙洲里内淘金,富能润屋;白石中藏碧玉,价重连城。茶湾居家,煮清泉而供客;挑来柚柑,适道士以欺君5。观云里之高龙,祈求汾水;闻车声而落马急步迎宾。猪肚潭,如囊如橐。牛牯蓢,上括下来。鹿仔坪,灵芝献瑞。狮子石,盛世呈祥。欲访大贤,石门得遇;要寻君子,竹坑相逢。文登合湖,山川美景;园潭风拂,月下波澜。望深水之苍茫,爪排可渡;捕老狨而着力,碌鼓争雄。石边垂纶,姜子牙遇文王得宠6湖塘跳跃,诸葛亮之忙里观鱼7早禾垌里丰年,不外犂云耕雨;大垌美谈人士,无非女肃男端8蚺蛇头,有听经之灵9鸭脷嘴,偿游说之跡10。名人隐洞,世有道而将出11田芯种谷,享禄食以万锺。四处寻皇,适庄前而邂逅12;前后冲表,奏出师之忠诚13白泥塘,冰清皎洁。篱仔水,细雨无声。石灰窑,纹银堆积。手巾厂,沐浴器全。蛇坑中集蛟龙,飞腾有日;行垌常见虎爪,壮士扬眉。水尾圩14,人信有虎;长潭庙显,鲤亦化龙。上山下说词,关公降而从三约15;军危忙下水,许禇智而避万箭16梅子坑,指军士而解渴17桃花坑,乐渔夫之优悠18坳下陈兵,闻号炮而坪山得力19沙田种粟,连上蓢之桃李丰成。师傅迳,唐僧有跡20皇子城,金汤永固21黄坭桥,骑驴咏雪22白水带,声似管弦。万紫千红莲花坑,一尘不染;呼风唤雨毛鸡坑,午夜司晨23将军岭上堪布营,须防水道24河南连寨七百里,火阵成功25坡子坑,老人结草26蟥蜞坑,石叠军门27。过九迳而入王祠,报恩报德28;连三阵而同奏凯,封公封侯29。但见甘蔗弥高30,採蟠桃而祝寿;牛围阡陌,耕垄畔以无疆。藉朝市之郊游,情怀旧好;分大隆于两地,念切故人。游子适卫,诗赋存焉31,又曰,教之而已矣32。是为序。

注释 :
1、“人丰俗美”——人们生活丰足,社会风俗美好。
2、“试问环居,声名梓里”——不妨向居住在我周围的乡亲了解一下,他们中许多人因功勋卓著而饮誉家乡呢!
3、“寄”在此解作“寄托”、“寄以”,引伸为“借以”。“守永安之规模,寄传诗史”——守住永安这领地,借以把自己的诗赋和史料留给后代。从行文中编者认为邓振翼世居永安的可能性较大。
4、“律烈”——太阳东升西落,循规蹈矩,所以太阳光也叫“律烈”。
5、《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称:曹操平定汉中地,威震逍遥津后,挟献帝以封“魏王”,正野心勃勃,踌躇满志。魏王宫成大宴君臣之日,一道士曰“左慈”于进贡挑柑队伍中帮每位挑担役夫各挑五里,谁料挑过的担子轻了。在宴会中曹操所剥之柑皆无肉,而左慈求见取柑剥之皆有肉且味甚甜,左慈碌续施计戏弄了曹操一大番。恰是“挑来柚柑,适道士以欺君”。
6石边村隆文圩对面,革命战争年代隶属东江纵队的勃海支队在大隆垌隆文乡一带活动,石边地处革命老区中心。邓振翼在此附会了姜子牙垂纶中遇文王得宠而匡扶周朝一统天下八百年这史实,与李白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冥冥中邓振翼言中了这个人才辈出的村落,革命战争年代石边村曾走出了像黄柏等几位革命志士。
7、《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称:东吴陆逊火烧连营,刘备败走白帝城,终染病不起而驾崩,孔明受托孤之任。曹丕闻刘备已亡,在司马懿授计之下,联合蜀国周边五路诸侯直向成都进发。而诸葛亮运筹帷幄,安居相府独倚竹枝在小池边观鱼,后后主亲驾诸葛亮才道出其退敌之计。真乃“湖塘跳跃,诸葛亮之忙里观鱼”。
8、周兴嗣奉梁武帝萧衍命一夕而就的《千字文》有句云:“恭惟鞠养,岂敢废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错必改,得能莫忘。岡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邓振翼概括为“女肃男端”,其饱学之才,略见一斑。
9、“蚺蛇头,有听经之灵”——传说佛祖释伽牟尼讲经时蚺蛇也抬起头侧耳静听,甚至连石块都点头称是。
10、《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至第八十六回称:刘备死后,曹丕听计于司马懿策动蜀国周边五路诸侯率兵攻打成都,诸葛亮镇定自若,使人不测中调兵遣将解了四路之忧。只东吴一路,因刘备曾为报杀关羽之仇起兵征吴而交恶,经琢磨派邓芝往说东吴重新连合,结为唇齿。邓芝凭借他对三国鼎立形势的正确估计,孙权殿上设兵陈鼎也威吓不倒,长揖不拜,不卑不亢,对孙权晓以利害。最后说服他与蜀国再度缔交,结果派张温同邓芝入川通好。后孔明又叫邓芝跟随张温往东吴答礼,两国使者一来一往,互偿游说之跡,自此吴蜀通好,共同对付魏国。此一路退兵之计的成功,皆因孔明用人恰当、邓芝的勇敢机智与鸭舌嘴。“鸭脷”是台山话,就是“鸭舌”。纵观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乃知其对孙子兵法颇为熟识。“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邓振翼把这一故事附会于鸭脷嘴这一地名。
11、诸葛亮于《前出师表》中称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其实诸葛亮心目中以为世道正合时宜欣然出垌欲创一番轰天动地的事业。邓振翼把这一故事附会于隐垌这一地名中去。
12、南宋偏安小王朝南逃,于广东新会崖门登陆后因兵荒马乱太子赵丙失散于台山大隆垌此地,后陆秀夫等大臣找到而此地得名寻皇
13、诸葛亮在《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中均表达出其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振翼把这史实附会于冲表这一地名。
14水尾圩就是现在的墩寨圩。旧时南海涨潮时海水能从大同河漫至该圩,故称水尾圩
15、“从”通“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意思。《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至第二十八回称:刘备失小沛,败走投袁绍后,曹操又困关公于土山,因羡慕云长武艺,遂派张辽上山说降。关公提出必依三约方可御甲。三约乃:一、降汉不降曹;二、给刘备家眷以皇叔俸禄;三、但知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曹操从之,关羽因此协助曹操作战,亲自杀了袁绍两员大将颜良和文丑,解了白马之围。后关羽得知刘备下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砍了蔡阳后与张飞冰释前嫌,最后刘关张赵云等主臣于古城聚义。 
16、《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称:曹操出兵径取江南,孙权使鲁肃求救于刘备,孔明出计往结西凉马超。马超与曹操有杀父之仇,遂答应了刘备的请求,在韩遂的帮助下一举攻取长安,直取潼关,于关前杀得曹军落花流水,直使曹操割须弃袍,落荒而逃。后曹操重整旗鼓,欲渡渭水之北遏马超后盾。比及人马到河口之时马超指挥军队一拥下船,曹军大乱。操不知危在旦夕,犹按剑坐于南岸不动。在马超离曹操不到百余步时,许禇从船上一跃上岸拖其下船,负着他跃上了已离岸一丈有余的船上,随行将士尽皆下水,板住船边,许禇掣刀乱砍傍船之手,将士皆倒于水中。操伏在许禇脚边,许禇左手举马鞍挡住马超与其军士射来如雨之箭,右手使篙撑船,双腿夹舵摇撼,独奋神威。此经历后来张松对着曹操讥之为: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邓振翼把这一故事附会于下水这一地名。
17、《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称:刘备兄弟三人寄居在曹操处,韬光养晦,以学圃度日。忽曹操着许禇、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相邀煮酒相会。席前,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津,由是止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由是留下了 “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美谈。此故事附会于梅子坑这一地名。
18、陶渊明在其《桃花源记》中记述:“晋太元初,武陵人捕鱼为业,沿溪行,忘路不知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樱缤纷,芳草鲜美。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由此作者展开了渔夫一番奇遇记,并赋诗慨叹之。此记述附会于桃花坑这一地名。
19、《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称:诸葛亮首出祁山,节节得胜,收降姜维,骂死王朗。在大破羌兵一役中,天降大雪,山地一望平坦。诸葛亮在山坳中陈设伏兵,派姜维率兵在雪地之中奔走,羌国元帅越吉大怒,驱“铁车兵”(用铁叶裹钉的战车)急追姜维。忽闻号炮一声巨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铁车正得紧溜,急难收止,并拥而来,自相践踏。后兵急要回时,左边关兴,右边张苞,背后姜维、马岱、张翼三路兵一齐杀到,越吉死于关兴刀下,羌国丞相雅丹被马岱活捉。后孔明将所获羌兵及车马器械,尽还雅丹,俱放回国,巨伏戎羌。正所谓“坳下陈兵,闻号炮而坪山得力”。
20师傅迳在老狨迳与早禾垌交界处,与唐僧西天取经本无黏结,这种附会虽有点牵强,但却令人遐想连翩。
21、贾谊在《过秦论》中有句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呑二周而亡诸候,屣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天下已定,始皇之心,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邓振翼把这一史实附会于皇子城这一地名中去了。
22、《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称:刘备风雪交加之中二顾茅庐访孔明不遇,出门之时却见孔明丈人黄承彦骑驴踏雪转过小桥,口中吟诵着一篇《梁父吟》: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这不就是“黄坭桥,骑驴咏雪”吗?
23孟尝君,姓田名文,春秋时齐国显赫世家之后,官至宰相。门下食客三千,不拘一格,网罗人材。宾客衣食皆与己无异,还供给繁费。秦王曾把他骗至秦国囚禁起来。危难时刻一名智力很差但会披着狗皮盗东西的宾客帮他从秦国仓库中偷回此前曾献给昭王的惟一一件白狐裘,转送给昭王的宠妾得以劝说昭王释放了他。后昭王后悔派人追捕时,又一位智力很差却会鸡叫的宾客在函谷关前学鸡叫引起了众鸡半夜司晨使守关将士不能不按规定放其出关,到秦兵追到时已落后一大截。孟尝君因此而逃过一劫。邓振翼把这故事附会于毛鸡坑这一地名中去。
24、《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称:孔明在祁山寨中,闻司马懿倍道出关,料其必取街亭。孔明知街亭地处咽道,干系甚重。马谡自告奋勇领守街亭,却不听王平劝谏,屯军于小山上,满以为“凭高视下,势如劈竹”,不顾魏兵绝汲水道之虞,并以“置之死地而后生”自诩。司马懿大军一到,虽叹孔明神算却又为马谡的愚昧而庆幸。他先令张郃引军当住山下王平来路,然后大驱军马同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且断其汲水之道。马谡纵有万夫不当之勇,奈蜀兵饥渴且畏惧魏军而不听指挥,从山南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因狂莽自大,言过其实而失了街亭,诸葛亮因用人不当,棋错一着而首出祁山以失败告终。将军岭是地名,但“将军岭上”在此双关应,要理解此句子所附会的内容则应为“将军于岭(山)上”的意思。
25、《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称:刘备为报杀关羽之仇驱兵犯吴,于猇亭尽驱水军顺流而下,在彝陵地带沿江屯扎水寨,着黄权督江北之兵以防魏寇,自己亲督江南诸军树栅连营,纵横七百余里,分四十余屯,皆傍山林下寨,犯了原隰险阻屯兵之兵法大忌。东吴陆逊派韩当引一军攻江北岸,派周泰引一军攻江南岸,初更时分,东南风骤起,吴兵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焰硝,各带火种,各执枪刀,一齐而上,但到蜀营,顺风举火,每隔一屯烧一屯。结果江南江北皆火起,吴军长驱直入杀得蜀寨火光不绝,死尸重叠,黄权降魏,而刘备败退白帝城。“河南连寨七百里”,让陆逊的“火阵成功”了。
26、据《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晋大夫魏武子临死时,嘱咐其子魏颗把爱妾(因无出)杀了以殉葬。事后魏颗却将她改嫁。后来颗与秦将杜回在一山坑中交战,见一老人结草绊倒敌将,使杜被擒。颗夜里梦见结草老人,自称乃所嫁妾之父,特来报不杀女儿之恩。邓振翼把“老人结草”附会于坡子坑中去。
27、《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称:陆逊火烧连营大获全功,引得胜之兵,往西追袭。离夔关不远,逊在马上看见前面临江傍山,一阵杀气,冲天而起。而日将西沉,杀气越加。心中犹豫,令心腹探看,回报江边有乱石八九十堆。询问土人才得知系诸葛亮入川时于此取乱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上,自此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驱马直入此阵,突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怪石嵯峨,江声浪涌,急欲回时,无路可归。后幸得孔明丈人黄承彦引其从生门出得关来。这是有名的“八阵图”。孔明曾教其丈人“后有吴将迷于阵中,莫要引他出来”。只是黄承彦平生好善,不忍陷陆逊于此地而已。“石叠军门”乃本故事的概称。八阵图本来还在金沙江夔门峡前江畔上,当年孔明利用石挡回风的原理叠得此阵势,其气如云、其沙回旋,蔚为壮观,可是现在已淹没于三峡库区底下。邓振翼把“石叠军门”附会于蟥蜞坑中去。
28、从大隆垌高龙,过开平,经恩平,来到恩平境内的蓢底,翻越十多个山迳,走过新兴境内的里垌,便到达佛教六祖惠能的出生地——集成镇。当年六祖惠能继承了禅宗衣钵后,在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修行两年左右,对佛教禅宗颇有心得,便回到出生地建一寺院曰“报恩寺”,亲自住持,欲报父母养育劬劳。后女皇武则天为宣威皇恩,命把“报恩寺”改名“国恩寺”,并手书“敕封国恩寺”牌匾着钦差送来。如今国恩寺的门厅正中还镶嵌着刻有武则天手迹的石匾。邓振翼一生刻苦耐劳,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想必他是骑着他的小黄驹跋涉过这条路并去拜谒过国恩寺的,否则哪会有“过九迳而入王祠,报恩报德”的语句?邓振翼虽然没有当年曹植坐在由仆夫驾着的驷马所驮之豪华车“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那么有气派,可也不失为一旅行探险家。
29、《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一回称:姜维屯兵钟提,欲再出祁山伐魏,恃着蜀兵强大优势,自领前部,令众将随后而进。杀奔祁山却得知邓艾已先于此立下九个山寨,早有准备。姜维观邓艾山寨气势深知其不可轻觑,遂出奇谋,于祁山谷口下寨,虚张声势,不断更换旗号和衣甲,以疑兵之计去偷袭南安和上邽。谁料邓艾于阵前一察看马上识穿其诡计,于是邓艾留陈泰守寨并教其偷袭姜维祁山寨,自率军星夜倍道到武城山下寨,令其子邓忠引军埋伏于段谷口,偃旗息鼓以待蜀兵。当姜维望南安而来至武城山前,被邓艾率诸路精兵从山上杀下,势不可当。而邓艾一退一进搞处姜维连山寨都立不下,只得退取上邽,可是到了段谷口却被邓忠与师纂两军杀出。正且战且走,邓艾率兵又到,三路夹攻,蜀兵大败。姜维欲再往祁山,却报祁山寨早被陈泰打破。后姜维被邓艾父子及陈泰诸路魏军围困,幸张嶷冲入把其救出,而张嶷却被魏兵乱箭射死。姜维大败上表自贬为后将军。邓艾收兵设宴相贺,司马昭遣使持节加艾官爵,赐印绶,并封其子邓忠为亭侯。此一役邓艾率军“连三阵而同奏凯”,终被司马昭“封公封侯”。
30甘蔗就是甘蔗山,此山名如今已演化为广州话的谐音金猪山。
31、游子适卫,诗赋存焉——邓振翼作此序时受任于信宜督学一职,游子是其自称。“卫”旧时指军队驻地,在这里是“任内”的意思。全句意思为:作为游子的我受任于外,工作得很好,因事心顺,蓍有一些诗赋。
32、又曰,教之而已矣——荀子在《劝学篇》中有句:“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邓振翼在此借用了荀子的这句话,全句的意思是:这也是本人沐浴清化,受圣贤熏陶的结果。

——梅锐仁采访辑录整理并寻读与评注。敬请仁人志士根据史实和文理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

[ 此帖被残阳在2011-03-09 02:15重新编辑 ]
分享到
离线山表弟

发帖
2053
金钱
3119
经验值
18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3-09
离线duanfenren

发帖
4451
金钱
14956
经验值
19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3-09
回 楼主(残阳) 的帖子
        残阳:      你这个“战地”记者真很称职,可赞!
        能在此网初见提及《大隆洞联序》的“清湖塘”不知是不是梅锐仁老师?这是本人的预感。
        我记得梅锐仁老师最喜欢是吟诗作对,对古诗古文情有独钟。记得我以前读过的那篇《大隆洞序》正是他提供的资料。多谢梅锐仁老师提供评注,多谢残阳上传序文。
离线刘树民

发帖
24792
金钱
29646
经验值
559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3-09
引用第1楼山表弟于2011-03-09 02:04发表的 :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我跟着山表弟一路看帖,正如残阳老兄所说“欲访大贤,石门得遇”。如今欲想听故事,残阳老友就是说故事的高手啦,所以表弟在不断鼓掌了,哈哈。让我来一幅照片祝贺他吧。
心静方能知白日,眼明始会识青天
请登陆我的网页浏览,谢谢:
   蜂鸟网 http://wo.fengniao.com/post_list.php?userid=1031442
同学网 http://www.75one.cn/read.php?tid-43889.html
离线龍的传人

发帖
20709
金钱
14
经验值
605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3-09
           一下未睇得哂添,多謝残阳
知足常樂
离线淸湖塘
发帖
5
金钱
7
经验值
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3-09
回 楼主(残阳) 的帖子
本人十分感激梅銳仁老师献文 端中真是豪文之地 小弟真系献羞了 实不相瞒  本人对(大隆洞序)感十分兴趣  1975年我在某一单位工作时 人人相互争阅这篇文章 距今巳经三十多年了 但始终念念不忘  因此 只好借助端中网页 寻觅此文章  结果心随人愿 还我心头所好 乃有十分之感激 在此 本人甚表歉意  万望恕罪  再再一次谢谢各位学友 恕愚某不材(剪舅)
离线meisjewelry

发帖
23382
金钱
10075
经验值
134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3-09



图片:Taishan2 061.jpg [删除]





文章+图片,加深认识地理位置!第一次拜读明白大概,原来大隆洞附近地方名喺文豪邓振翼引用典故而来,大小山脉还有神话般的传说好似邓文豪早已准备留给我们了。欣赏一代文豪不畏艰苦,登山涉水,细察地理!欣赏一代文豪的用心和远见!

多谢【清湖塘】提出线索!多谢梅锐仁老师整理注解!鸣谢老梅靓女拍摄上传照片!多谢残阳提供梅锐仁老师整理资料!


                                                    
离线风在

发帖
418
金钱
3089
经验值
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3-09
看了半天,还是消化不了,决定复制下来,慢慢啃。
警告:揭人隐私=无赖+可耻!…………………………高中93届同学欢迎您加入同学网!………………………………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3-09
引用第7楼风在于2011-03-09 15:00发表的  :看了半天,还是消化不了,决定复制下来,慢慢啃。
[风在]师弟,啃不了也要啃!我们家乡地方性的传世之作,你我之辈不将它传扬下去!那是一种罪过!即使我对文学作品不感冒!
离线yjxc

发帖
3166
金钱
12874
经验值
78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3-09
多谢残阳提供梅锐仁老师整理资料!我们要细嚼慢咽读懂它,并将它传扬下去!
yjxc
离线东成西就

发帖
1873
金钱
41118
经验值
22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3-10
引用楼主残阳于2011-03-09 01:44发表的 (清)邓振翼《大隆洞序》- 端芬中学退休老师梅锐仁整理 :
邓振翼是清朝乾隆年间广东省台山市端芬镇大隆垌东洋村人,百年后葬于大隆垌中部牛围山区一处叫“黄龙卷柱”的山崖上,背靠牛围主峰,面向寻皇的石门坑,因应了其在本文中的一句趣话——“欲访大贤,石门得遇”。
.......

多谢梅锐仁老师提供评注,多谢残阳学弟上传序文。古不到‘清湖塘’抛砖引玉,最后还是自己出马。
[ 此帖被东成西就在2011-03-11 11:26重新编辑 ]
端芬海阳东成村人, 西方美国纽约就业.
      
离线月海的鱼

发帖
89605
金钱
311589
经验值
5766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3-10
谢谢【残阳】提供梅锐仁老师整理资料!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离线lele

发帖
1739
金钱
2938
经验值
226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3-10
端芬文明史源远流长,请大家继续挖掘吧。
离线yjxc

发帖
3166
金钱
12874
经验值
78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3-11
在此非常谢谢0剑雪0献图让大家加深印象了解大隆洞。那里一山峢一条村,以前可柴去过,从水库落小船去某一小岛山割柴,后才再租船把柴运出来。。。。。。
那里森林茂密,山路曲折,风景如画,鸟语花香,千沟百溪,流水潺潺,奇山异石,显得多姿多
采.....
再谢谢楼主转帖学习分享!
yjxc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