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838阅读
  • 80回复

解密林彪嫡系:藏字419部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铁血军魂
 

发帖
769
金钱
304657
经验值
5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7-19
    林彪元帅一生中基本上没有赞扬过谁,他的性格与思维就是这样,沉没、不爱说话、谨慎、言行注意影响。若那支部队能得到他私下的赞扬,那确属稀有,仗打的一定让他看的非常满意了。在我军过去的所有步兵师及现在在编的陆军师中,被林彪元帅私下赞扬过的师,只有2个,即建国前的东野6纵步兵16师,现在的济南军区127师,另一个是建国后的西藏军区陆军52师(当时对外称藏字419部队),现在的成都军区149师。
  
  提起127师,那可是家喻户晓,名声显赫了。叶挺独立团即为该师的一个团(379团),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曾任该师师长14年之久。99年国庆阅兵中的轮式装甲车方队即为127师组成。该师在辽沈战役中与15倍于己的廖耀湘兵团殊死搏斗,堵住了廖部逃回沈阳,保证了东野全歼廖部。当时,战役结束后,林彪元帅在指挥所吃饭时对刘亚楼参谋长讲,“要是东野的部队都向16师这样,那解放全国,只要东野就可以了
  
  提起149师,可能大家就很少听说了。实际上,了解他的人们(包括对手)更多称他过去的对外番号,即藏字419部队。62年对印反击战准备中,时任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的林彪元帅担心西藏军区的部队作战中,不能用、不熟悉,急调原四野的130师进藏,并且由54军军长丁盛直接指挥。但是,反击战役结束后,林彪元帅气的没要丁盛进京,而是点名只要指挥藏字419部队的张国华进京,给毛泽东主席汇报,私下里林彪元帅给罗瑞卿总参谋长讲,“要是全军有10只52师这样的部队,就啥也不担心了。”藏字419部队与130师在战役中的表现,在这就不用具体比较了。要知道130师也是东野主力邓华纵队(7纵)的主力师,参加抗美援朝也打的非常好呀。
  
  具体藏字419部队在62年对印反击战中的情况,在这不讲了。只是再告诉网友们一件事。69年林彪元帅作为接班人后,把西藏军区52师与自己一手整编过来的起义部队50军149对调,并且把番号也对换了。这其中的原委是他考虑在成都军区加强自己用的顺手的老部队50军,这被对换的原149师(现在的西藏军区52山地旅)在抗美援朝中也是作为50军的主力师,在第一次-第四次战役中均有写入我军战史的上佳表现。
  
  林彪元帅在政治上拉帮结伙,这是事实。但是,在军事上,他确实是任人唯贤的。上面我们看见的,他对待自己老部队中,2个主力军的主力师,以及对待二野的藏字419部队,应该可以说明这点。
  
  建国54年来,149师一直保持着在公众面前默默无闻,知之甚少的样子。即使今天,也没让大家了解他多少。1989年149师空运入藏执行拉萨戒严任务(由时任师长的现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桂全智中将率领),7天全部到达拉萨,实际上今天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机步3师也就这速度了。全师到达后还没放一枪,分裂分子们一打探到藏字419部队调回来了,也就不闹事了。这让时任区党委书记的现胡锦涛总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
分享到
离线都市骑士

发帖
9946
金钱
12602
经验值
525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7-19

野心膨胀,魏延的翻版,可惜一代名将

离线搞笑大师

发帖
4653
金钱
1999
经验值
675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7-19

中印战争我们了解不多,我们读书时代也很少听说.我有很多朋友是印度人,提起这场战争他们也不愿说.只肯说:中国是印度的好朋友.

离线风铃草

发帖
1070
金钱
2051
经验值
74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07-20
 从1962年9月下旬开始,为了应对日益紧张的边境斗争局势,藏字419部队指挥各团及保障分队分别从林芝、巴河桥、拉萨、曲水等地开拔,向克节朗前线集结,至10月19日全部进入了反击作战出发阵地。10月14日,西藏军区张国华司令员抵达山南的麻麻,立即组建成立了新的军区前指,由张国华任司令员,邓少东、陈明义、赵文进为副司令员,吕义山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来的军区前指即藏字419部队,及其所属各部就以相当于一个师的单位投入作战。10月20日拂晓,我边防部队奉命在中印边界东、西两线,同时对入侵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在第一阶段克节朗、达旺地区战斗中,154、155和157团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发扬了一往无前、敢打恶仗、善打硬仗的作风和传统,前仆后继、英勇奋战,全歼印军第7旅,俘旅长达尔维准将,涌现出“阳廷安班”(155团)、张映鑫(154团)、谢道银(155团)等英雄群体和战斗英雄,共歼灭印军1897人,其中毙832人、俘1065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我军伤亡388人。11月中旬开展的第二阶段西山口——邦迪拉战役中,藏字419部队担任打头、斩腰、剖腹的主攻任务,与11师、55师等部密切配合协同,大幅度迂回穿插,对印军实施分割围歼。第154团在追歼清剿阶段共作战30余次,击毙了印军第62旅旅长豪尔• 辛格准将,歼印军千余人。而我一枪一弹未丢,没有一人失踪,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第二阶段作战我军歼灭印军第62旅、炮4旅,基本歼灭第48旅、65旅、67旅,共毙俘印军5063人。藏字419部队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表现优异,打出了国威、军威,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离线搞笑大师

发帖
4653
金钱
1999
经验值
675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7-22

风铃草是奇女子,阅历资历一流.写野大方得体,我真希望有一天能见到你.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7-23
搞笑大师:

风铃草是奇女子,阅历资历一流.写野大方得体,我真希望有一天能见到你.

 

大师: 风铃草可能有吃过行军锅烧的饭菜, 不简单. 不过我看她不是台山女. 她的普通话文章写得很好, 但台山话就不怎么的, 例如这句 "当年的大师一定是个调皮蛋!". 台山人会说 "当年的大师一定是个楷仔!"

离线风铃草

发帖
1070
金钱
2051
经验值
74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7-23
搞笑大师 发表于:2008-7-22 11:39:46

风铃草是奇女子,阅历资历一流.写野大方得体,我真希望有一天能见到你.

哎哟,咱玲子咋就在大师眼里成了"奇女子"了,嘿嘿,想见风铃那就到大西洋的岸边,水之灵灵的风铃也想见见抗越的大英雄呢.

离线风铃草

发帖
1070
金钱
2051
经验值
74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7-23
边防军 发表于:2008-7-23 8:53:57
搞笑大师:

风铃草是奇女子,阅历资历一流.写野大方得体,我真希望有一天能见到你.

 

大师: 风铃草可能有吃过行军锅烧的饭菜, 不简单. 不过我看她不是台山女. 她的普通话文章写得很好, 但台山话就不怎么的, 例如这句 "当年的大师一定是个调皮蛋!". 台山人会说 "当年的大师一定是个楷仔!"

哈哈..好个边防军,咱以为边防军的任务是坚守前方第一战线,以侦察员的锐眼观察敌方的一举一动。嗬,你怎么把军事侦察侦到风铃那了,呵呵,你一心两用,小心大师关你禁闭.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7-24
风铃草:
边防军 发表于:2008-7-23 8:53:57

 

大师: 风铃草可能有吃过行军锅烧的饭菜, 不简单. 不过我看她不是台山女. 她的普通话文章写得很好, 但台山话就不怎么的, 例如这句 "当年的大师一定是个调皮蛋!". 台山人会说 "当年的大师一定是个楷仔!"

哈哈..好个边防军,咱以为边防军的任务是坚守前方第一战线,以侦察员的锐眼观察敌方的一举一动。嗬,你怎么把军事侦察侦到风铃那了,呵呵,你一心两用,小心大师关你禁闭.

顾名思义的风铃草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铃铃响, 能不被边防军发现吗?!侦察兵能一眼观六, 厉不厉害? 大师不会关我禁闭,他还是个新兵,還要老兵带呢,要不然那有这么快升团长.

离线风铃草

发帖
1070
金钱
2051
经验值
74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7-25
边防军 发表于:2008-7-24 9:57:12

 顾名思义的风铃草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铃铃响, 能不被边防军发现吗?!侦察兵能一眼观六, 厉不厉害? 大师不会关我禁闭,他还是个新兵,還要老兵带呢,要不然那有这么快升团长.

嘻嘻..风铃草的铃铃响是用来声东击西的,你小心被敌方把你当活舌头抓了去,这下大师不关你禁闭才怪呢.

离线铁血军魂

发帖
769
金钱
304657
经验值
505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7-25
搞笑大师:

风铃草是奇女子,阅历资历一流.写野大方得体,我真希望有一天能见到你.

 

大师: 风铃草可能有吃过行军锅烧的饭菜, 不简单. 不过我看她不是台山女. 她的普通话文章写得很好, 但台山话就不怎么的, 例如这句 "当年的大师一定是个调皮蛋!". 台山人会说 "当年的大师一定是个楷仔!"

边防军,你错了,风铃草是正宗台山人,只不过在部队待惯,不习惯用台山话写而已。而且我告诉你们,她在部队还是个很“楷”的台山女,迷死不少兵哥哥。

 

离线yqc

发帖
5902
金钱
6303
经验值
5443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7-25
系巧整张玉照上来睇睇能否电S呆?
离线铁血军魂

发帖
769
金钱
304657
经验值
505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7-25
YQC,电S由至好,我怕电到你半身不遂巧自麻烦咯。
离线胜仔
发帖
16
金钱
16
经验值
16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7-25
1962年,中国与印度发生边界冲突。中国军队于10月20日开始作战,至22日,就将号称王牌的印军第七旅歼灭,旅长达维尔准将被擒。中国军队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 ,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其最主要三点是,双方武装部队从 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同时命令部队停止追击。但印军不服,添兵再战。中国军队于11月16日再次开打,再次取得压倒性胜利。11月21 日,中国政府宣布,自22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主动停火,主动后撤,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中方一侧20公里以内。其后,又将缴获的印军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交还给印度,并释放了全部印军战俘。是时,印方东北各邦一片风声鹤唳,因无兵可战,连交通警察也 配发了武器,以死守危城。中方突然宣布停火并后撤,撤至数年前的实际控制线,令印度人乃至全世界都大吃一惊。据印度国防部1965年发表的报告,在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陆军损失的数字:死亡1383名;失 踪1696名;被俘3968名。由于中国政府很快宣布停火并从占领区后撤,停火之后,至少有5000到7000名印度士兵,从原始森林中得以生还。印度方面并不领情。此后数十年,虽然边境上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但印方时时高唱中国威胁。在行动上,则利用中国在部份有争议地区没有驻军的条件,向该处大量移民。今天,在中华人们共和国地图上,有一块面积数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西藏最富饶的地方)实际上并不在中国的控制之下,数百万印度人已经于1962年后移居到那里, 建立了一个“阿鲁纳卡尔邦”。中国目前的领土面积还有没有960万平方公里,需要打一个问号。另一方面,可以肯定的是,那一片土地已经很难夺回来了。即使中印之间再次发生战争,中国再次打胜,也不太可能夺回那块地方了,驱逐数百万人而导致的人道主义灾难,以及相应而来的国际舆论的谴责和制裁,是中国政府无法承受的。打了胜仗却主动地把领土送给别人,演了一出“中国人不败自败,印度人不胜自胜”的悲剧。
离线铁血军魂

发帖
769
金钱
304657
经验值
505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7-25

(转)1962中印战争之后解放军后撤原因

   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我军大获全胜后,奉命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控线,在中印边界西段,这条1959年11月线就是中印传统边界线,但不包括约450平方公里的巴里加斯地区,战后我军撤出巴里加斯在中印边界东段。1959年11月线就是麦克马洪线,我军于1962年12月开始撤军,到1963年初全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线(即麦克马洪线),并又后撤了20公里,印军随后又一次全部占领了麦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我军战后在中印边界东段的撤军,近些年来倍受争议。

   我认为中国军队边境自卫反击战胜利后迅速撤军是有原因的,原因倒并不是象很多网友认为的那样,是由于后勤补给跟不上,所以无法守住藏南的关系,而是出于中国整个大的战略的考虑,什么由于后勤撤兵说,由于毛主席大好喜功的虚荣心把土地送一点就送一点的名声撤兵说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说实话,中印战争的当年是困难,非常困难!但再困难也没有抗战的时候困难,当年连国土都被鬼子占去了,自己也没有什么兵工厂,靠着缴获来的武器去打鬼子,吃不饱缺抢少弹,那样的仗都打下去了,难道建国十多年后军队自己有了兵工厂,武器弹药也不缺了,反而要因为后勤供应不上放弃国土了?简直是笑话!实际上当年的撤军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我们教训了印度,控制了事态的发展,达到了目的。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必须打的,虽然当时国际形势不容乐观,但是中国也是下定决心要打的,也应该打一仗,人家都占了我们的国土了,难道要想蒋介石一样,被日本人占了东北当缩头乌龟?战略环境十分险恶是不假,但是有当年抗战那时这么严峻吗?抗战那会儿连大半个国家都让鬼子占领了,难道当时的国际形势不严峻?有几个国家支持中国抗战的?但是我们还不是坚持武装斗争把鬼子赶出了国门,难道人民大家做主了,国民经济建立起来了,工业基础建立起来了,胆子小起来了,反而害怕打破坛坛罐罐了?虽然印度是不结盟国家的领袖,但是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不是中国的兄弟吗?怎么会去支持印度?美苏本是死对头,居然合伙起来支持印度,这样说明中国的外交有问题,需要调整。打是一定要打,但是怎么打是可以考虑的,那就是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当然,当时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很有问题,正值国内自然灾害时期,我们在西藏的兵力有限,从内地运送物资到西藏时间长且量少,而印度背靠平原,后勤保障方便,且有美英和苏联的援助,虽然说后勤保障对战争的支持是重要的,战争就是打后勤嘛,但是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更关键的还是比拼战斗意志,从历史上看,淮海战役靠着独轮车的后勤保障,我军以60万打败了80万的机械化的蒋军,蒋军后勤好还是我军后勤好?要是后勤不好就该撤军我军淮海战役就不用打了, 朝鲜战场,敌人后勤好还是我军后勤好?美军飞机轮船汽车一起搞后勤,而志愿军还是靠着仅有的一些汽车运送弹药,敌人天上飞机不断轰炸,但是志愿军还是把敌人赶过了三八线,要是后勤保障不好就可以撤军,我军早就该撤回国内来了因此后勤保障跟不上并不是我军撤军的根本原因。

   中印战争打了一仗我们获得了什么?不是土地!麦线东段的土地丢掉了照样还是丢掉了,印度成立阿那尔恰努尔邦还是照样成立了,我们获得了什么? 如果说这一仗赢得了三十年与印度的和平,可是当年印度打输了,照样也赢得了三十年的和平而且还获得了麦线东段的土地土地,到底谁获得多谁获得少?谁是真正的赢家?可见这三十年的和平和当年是否打赢也没有多大关系. 好名声不能当饭吃,所以说撤军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留个好名声,拿国家的土地去换来敌人对中国的尊敬一说,则更是荒唐。

   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撤军呢?我认为毛主席是出于国际国内形势,从中国整个大的战略的考虑。从当时的战略态势看,当时中国的战略重点是在东部,而不是西部,因为当时我国和美苏关系都很僵,而且准备要解放台湾,58年金马炮战的时候,美国都快要扔原子弹了。所以我国和美国发生战争的几率很大,当时打大战,打全面战争的危险的只能是在东部,我们不得不把大量的国防资源,用于防备有可能跟美国冲突的东部,根本无暇顾及西部,印度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肆无忌惮的蚕食中国的领土,况且中国当时跟苏联的关系也已经很僵了,可以说印度进攻中国是美国和苏联的挑拨和教唆的结果,就是因为他们在西部占的太狠了,再不出手教训一下他们局势就要失控了,所以中国才会要教训一下他们,但是从整个国家的战略重点来说,国家还是不希望把大量的国家资源放在西部,因为当时的东部更危险,所以和印度的战争只能是局部的战争,不能是全面战争。所以战争一开始就是决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如果在西部和印度大打,从后勤上说中国无疑也是可以支持的,说句狂妄一点的话,中国就是要拿下新德里,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然后怎么办呢?莫非我们做占领军?那就正好中了美苏的圈套,就象阿富汗拖垮了苏联一样。中国在西部大打,东部兵力空虚,没有了威摄力量,美国苏联正好可以下手。所以当时的毛主席的战略运筹确实是高人一筹,传说毛主席在1962年中印交战前曾经讲过"这一仗不打则已,打就要保证和平30年"。我认为假如毛说过这句话的话,那应该是说给美国人听的,打印度是敲山震虎,30年的和平是不错的,但那说的是中国与美国的三十年和平,正因为主力都在东部防着呢,所以美国不敢轻举妄动,三十年的和平跟印度根本扯不上关系。

   实际上当年的撤军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我们教训了印度,控制了事态的发展,达到了目的。

 

[此帖子已被 铁血军魂 在 2008-7-25 16:40:44 编辑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