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426阅读
  • 62回复

朝阳路(2)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邻家小妹
 

发帖
2513
金钱
1130
经验值
18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3-29

 

朝阳路fficeffice" />

                                     ——故乡育童年(2

 

 

 

流逝的岁月并不如烟,儿时的光景、故乡的人和事常常让人魂牵梦萦,于是提起笔,试图去追寻岁月的痕迹,追忆那时小城的风貌,去寻找我们那个时代孩子成长的轨迹……

朝阳路,从出生到十八岁我一直居住在此,它承载了我太多的童年与少年的快乐了!

朝阳路上的住宅大都是典型的岭南风格建筑,每幢楼房都是骑楼式的建筑,即有着广东人俗称的“骑楼底”,如此,夏日里可在楼底乘凉、雨天可靠它遮挡雨、冬天可以依赖它避风。

长长的街上住满的都是我的同班同学,我们可以随时串门过户,从来不担心缺少玩耍的伙伴,我常常与一班小伙伴从街头玩到街尾,可以整整疯玩上一天。

这条路上只是朝西的一边有房子,马路的另一边是木器社以及一个连着一个的池塘。六、七十年代,整条朝阳路还是沙土路,那时车子少,倒也没见得尘土飞扬。马路两旁都种有树,好像是那种白桦树。我常常沉迷于看小说,一坐就是大半天,妈妈见了总是推着我往窗口赶:“去,看看绿色的东西,让眼睛休息一下。”站在窗前,总觉得景色怡人:近处绿树婆娑,远处可看到粉黛色的石花山。

从家里往前走没多远就是台山一中,学校的对面也是池塘与果园,那一带到了晚上,更是行人稀少,小时候偶有不听话,婆婆就会吓唬我:城外有老虎,你细听一下,还有老虎的叫声呢!虽然我竖起耳朵极尽全力也听不到虎声,但婆婆的话颇具震慑作用。

我们家住在街口的二楼,实际上这是一幢双体楼,楼梯从中间上,上去以后左右两开,楼上共住着四户人家。左边前屋的一户,是当年红卫中学的老师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许锦裳">许锦裳ersonName>。

那时候的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许">许ersonName>老师大概三十来岁,常架着一副眼镜,在我眼里是一介风度翩翩、文质彬彬的书生样。

那年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我还在幼儿园。有天下午,城里上空突然响起了警报声,妈妈也突然提前跑到幼儿园来接我回家,没多久,全城就开始戒严了。后来才知道:文革所谓的“文攻武卫”中,红卫兵的两个派系开始了械斗,朝阳路附近一户人家在台山一中读书的女儿刚在这次械斗中丧了命,事件震动了全城,让这座小城蒙上了不安的阴影。

戒严来得突然,街上一片死寂,家家关门闭户,况且每户人家里并没预存任何食物,一时气氛紧张、各自惶恐。只有那些在这次武斗中占了上风的派系人员在街上巡逻,并不时呼喝几声,捉些人出来。

一天,楼下突然传来吆喝声,仔细一听,是喊隔壁一个当工人的邻居,我们整栋楼上上下下全被吓得大气不敢喘,也没人敢回应,更不敢下楼开门,只听得楼下的木门被推得几乎要塌下来了。

这时,谁也没想到,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许">许ersonName>老师下楼了!

他明明知道此事与他无关,他明明知道倘若得罪了这班人,说不定还会惹祸上身,可他还是自告奋勇下去了,并谎称邻居不在家,试图骗走那些持械的人。谁知,这话让那班家伙恼羞成怒,重重挥拳把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许">许ersonName>老师给打了。

虽然后来那位邻居还是被强行冲上楼的人抓走了,但左邻右里无不对老师的行为给予赞赏。

中国人有句话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大多明哲保身的国人的人生哲学。我也知道,那些年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许">许ersonName>老师自己也因海外关系常受到不少冲击,但在关键时刻,他凭着一介书生的勇气,为别人站了出来,就像武侠小说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好汉。

这样一件小事,或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许">许ersonName>老师早已淡忘,可是,对于当年隔壁那个小女孩,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从书本里走回现实世界,他让我读懂了书中常说的何谓“侠义忠肝”,他更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做人道理!

老师的为人让我钦佩了一辈子!      

 

                                           

 

 

[此帖子已被 邻家小妹 在 2009-3-29 16:46:26 编辑过]

分享到
离线二队人

发帖
468
金钱
538
经验值
2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3-29

台城应分为:老城区、旧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是台山立县后设立的城池部分,也就是现在的环城北路-环北大道(市府后面一段)-环城西路-环城南路范围内部分。旧城区是老城区加上环城西路以西和通济河以东的范围;上世纪二十年代拆除城墙,开辟现在的台西路西段连接西宁市和开辟现在的通济路连接西门圩从而形成现在的台城旧城区。新城区就是旧城区以外的地方。fficeffice" />

朝阳路在文革以前和现在叫环城北路,约为南北走向。上世纪二十年代拆除老城城墙时,在城墙旧址开辟了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和环城东路。现保留下来的有环城南路和环城西路;原环城北路的一段(市府后面一段)变为环北大道的一小段,保留下来的一小段(约学宫路口到二小后面一段)与原环城东路变为现在的环城北路。

小妹,由城东路口至学宫路口这段朝阳路,不知在你的记忆中如何。这段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以前是比较荒凉的。

离线禅心

发帖
188
金钱
191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3-29
 小妹.你笔下的双体楼装满了你十八岁前的快乐.望你看到她.细细诉说你与她的故事.

[此帖子已被 禅心 在 2009-3-29 21:32:13 编辑过]

离线月芽

发帖
210
金钱
219
经验值
21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3-29
小妹,你的记忆力相当不错,在我印象中也有这么一件事,当年(即现在东门市场对面的那座楼,当时建好还没有人住入,一日全城戒严,整条文革街及东门头一带哨子声不断,好多个手持铁捧的男人在街上走来走去,大声呼喝,吓得家家紧闭门户,不敢出门,成条街一片死寂,好奇的我爬出窗口看个究经,瞬间一车车不知什么派的人马从城内开过来驻扎到那幢楼,好一段时间人们整天提心吊胆,出门上厕所都要东张西望一下,整个东门城一带死气沉沉,连街上的白玉兰花也谢了,人间悲呀.
离线禅心

发帖
188
金钱
191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3-29
小妹:再看你记忆中的朝阳路.

 朝阳路现成了车辆保管站. 

[此帖子已被 禅心 在 2009-4-6 8:55:19 编辑过]

离线禅心

发帖
188
金钱
191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3-29

 原来的家具厂己新建了高楼.

离线禅心

发帖
188
金钱
191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3-29
 记忆中的白桦树只剩下街尾的几棵.
离线老明哥

发帖
7995
金钱
401734
经验值
172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3-29
小妹,文中所述之事,我乃亲眼目睹。相关人物也为熟悉。往事恍如昨天,思绪翻涌万千。请继续,为你呼一声"加油"!
离线邻家小妹

发帖
2513
金钱
1130
经验值
181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3-30

 

    老明哥:童年时的每一件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对一个孩子性格的形成乃至人生观的建立都有着相当的作用。许老师一事,我以为大家都淡忘了,没想到老明哥也是一个有心人,谢谢你!

离线邻家小妹

发帖
2513
金钱
1130
经验值
181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3-30

 

禅心:

   谢谢你的照片!

   看着照片内满目疮痍的老房子,我真有点于心不忍。我也试图从照片中寻回一些昔日的美丽的影子,可都没有了。

   这些房子应该是建于三、四十年代吧?解放后一直当公房处理,可惜从来就没人去考虑维修保养,今天她们都已殘旧不堪、就像一位垂垂老者,真令我有心痛的感觉。

   在国外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崭新如昔,因为业主每年都会投入一定的费用作维修。

 

离线邻家小妹

发帖
2513
金钱
1130
经验值
1812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3-30

 

   二队人:你所说的那一段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那边住着我一位好朋友,读高中时几乎每天傍晚都在她家门口打羽毛球,她家旁边的一块空地原来是一片桑田,再后面是公厕,马路对面是当时台城的腐竹厂。

   不知小妹说得可对?

离线邻家小妹

发帖
2513
金钱
1130
经验值
1812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3-30

 

   月芽,对于文革那段历史,你也记忆不错呀!

离线PETERHUIE

发帖
53
金钱
10060
经验值
21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3-30

Hi 邻家小妹,

How are you.

The teacher you mention about is my uncle.He is in Stockton now.

离线邻家小妹

发帖
2513
金钱
1130
经验值
1812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3-30

PETERHUIE:

    谢谢你的问候!

    这个世界很小、也很可爱。三十多年后我才获知,原来许老师曾是我先生的恩师!近年来我们已取得联系,并互有书信往来,逢年过节更互致问候。许老师每次回台城,都会请我妈妈及一班老师饮茶叙旧。

    三十多年后的老师已是鹤发童颜,可英姿仍不减当年,有相片为证:

 

 

 

 

 

 

          如欲观赏更多照片,请点击同学网另帖《师生会香江》:

    ShowPost.asp?ThreadID=11535

 

    谢谢你的分享,并请代向许老师问好!

 

[此帖子已被 邻家小妹 在 2009-3-30 6:25:0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邻家小妹 在 2009-3-30 6:26:57 编辑过]

离线tic

发帖
298
金钱
299
经验值
296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3-30

鄰家小妹你說的許老師,就是許青,許玲的父親.她們住在加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