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47阅读
  • 1回复

王朔:中国人到了美国之后(TZ)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上官婉儿
 
发帖
85
金钱
86
经验值
8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1-06

 

在网上看到王朔这篇文章,觉得写了一些真实生活,特转帖上。fficeffice" />

 

TZ)王朔:中国人到了美国之后都变好了

 

美国是物质很丰富的国家,而且丰富到大家都很糜烂的程度。

 

因为我小时候一直处于物质生活很贫乏的年代,我很希望能够糜烂一下,

 

之后再精神空虚。因为从小就精神空虚说穿了是很没意思的事情。

 

 

那时候我记得我们家有一些美国兵用过的勺子,上面写着“美国陆军”

 

和“USA”。我妈妈去抗美援朝打过仗,这东西是她带回来的。

 

那些勺子质量非常好,都用的是非常好的钢,直到我女儿小的时候

 

我们还曾经用这些勺子喂过好。而且,我母亲也曾经给我讲当年和

 

美国人打仗的事情,讲自己吃美国罐头的感觉,这就给我一个

 

“美国兵吃得特好”的印象。

 

 

我去美国半年就回来了。我是因为要在纽约出书,因此得到了美国方面的邀请。

 

别外,当时我手头还握有一个斯坦福大学的邀请,我结果没好意思去大学,

 

我觉得我也不配,因此我就到纽约把书出了,出的是英文版。至于斯坦福,

 

我就没去。

 

 

去了美国之后我就决定在那里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去了纽约、

 

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和美国一些乱七八糟的城市,就是为了走走看看,

 

这么做其实也就是为了将来能堵人家的嘴,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别人一说起哪儿哪儿,你说你去过,人家不会跟你多罗嗦了。

 

 

在美国,我在纽约和洛杉矶呆的时间比较长,觉得这两个城市很不一样。

 

洛杉矶这个城市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在洛杉矶,除了一些特别的色情场所之外,

 

那里一到晚上天黑了之后,什么娱乐也没有,有时候我去一些美国内地城市,

 

到了晚上八点多钟进城就找不到地方吃饭了,因为大家都睡觉了。

 

 

 

而且美国人非常规矩,社会上非常井井有条,执法也很严,

 

在国内我们都被人骂惯了,觉得人和人之间就应该互相不友好,

 

可是我到美国之后觉得在那里真是好到得老对周围人说“谢谢”了,

 

因为我在美国遇到的很多情况是你去找人办事,人家还对你极为客气。

 

但是我非常不喜欢美国人爱在路上跟陌生人打招呼这一条,

 

因为我英语不好,他们一跟我打招呼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样一来,让我显得挺无理的。

 

 

我作为一个外国人在那里也有安全感,原来我觉得美国的犯罪率很高,

 

但其实那种犯罪率不太能侵害到你,纽约的地铁让人形容成罪恶之渊,

 

一开始我到那里都不敢坐地铁,老是坐出租车。后来我晚上坐了一下地铁,

 

觉得挺好的,而且我觉得自己在那里呆着别人还挺害怕我的,可能他们

 

把我当成越南人了,这使得我大有安全感。我遇到的别外一件事情更能

 

明问题:有一天,我在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那里独自一人行走,那里的

 

办公区,一到晚上就没人了。我看见对面有一个黑人走了过来,

 

我有些心慌,但没想到他似乎也非常害怕我,我们两人隔着两个街口

 

他就绕着走了,我当时正担心如果让我绕,我怕我会被绕丢了,

 

想不到他先绕了。

 

 

 

在美国生活,我可以说没有遇到过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如果非要解释

 

\这个现象我只有用“理想社会”来做出说明,这个国家非常适合小市民

 

生活,假如你不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你只想过一份踏实日子,你只想

 

“我不侵犯别人,别人也别侵犯我”,那么美国是最好的地方。

 

 

而且,那里的社会相对来讲是最公平的,公平到有时候你都不好意思的地步。

 

比如,我在那里看到这样的一个报道,说是加州的纳税家庭每年要负担

 

非法移民一千多美元,比如负担他们的子女教育等等方面的开销,

 

这事要是搁在别处,谁干呀?

 

 

美国确实让人开眼界。过去的我等于是一个井底之蛙,起码对古典的

 

东西方艺术了解得不太充分,我在美国的那些日子里整天东看西看,

 

主要是想受些教育,我过去一直认为中国古代没什么文化,没什么文明,

 

起码在雕塑和绘画上是这样,但是在美国的博物馆里看了一些中国以前

 

的东西,一下子把我过去的想法打破了,我觉得那些东西还不错,

 

和希腊的东西摆在一起比也不算太寒碜。

 

 

在中国,我不太能够见到这些东西。偶尔见到一些张大千或者齐白石的画,

 

但我认为那些东西不是很地道。

 

 

说来说去,我在美国也没有做什么事情,我如果是一个画家或者是音乐家,

 

我也许在创作上出现不了障碍。纽约那个地方有十几万诗人、十几万音乐家、

 

十几万作家、十几万演员,也就是说有几十万艺术家群居在一起,

 

之所以聚集在那里是因为那里对人没有压迫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

 

所有东西都是可能被艺术化的。到美国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精神上的彻底自由,

 

但是我归根结底是一个写中文小说的,是依赖文字吃饭的这样的人呆在

 

美国会有点麻烦。

 

 

美国的中文是一个非常杂的东西,是被台湾国语化了的中文。

 

我倒是在那里曾经想过写一个比较长的东西,反正在那里住着

 

也没人来打扰你,谁未经准许进了你家家门你不是都可以对他开枪吗?

 

但是如果我在那里不看中文的东西,我的中文本身就不活跃,慢慢地,

 

中文水平就会下降;但如果我看中文的东西,那里那些非常杂的台湾

 

中文就会慢慢地让我的语言背景做出改变,这样,我写出来的东西让

 

中国大陆读者看起来就有隔膜感,起码会认为写的“不是我们这里的

 

事儿”。

 

 

我到美国之后因为英语不行,就去和大量的中国人接触,这些人很多

 

都是我过去在国内就认识的,或者在国内有过一面之交的,其中甚至

 

包括了我的一失踪了的中学同学,见了这么多人,我总的感觉是这么

 

多年没见面,这些哥们全到美国来了.

 

 

我觉得中国最近几年在人才问题方面有些上吐下泄,好多人都被泄在美国了。

 

美国就好比一个大便盆,什么都接着。

 

 

我认识的一些作家现在也在美国生活,我个人认为他们在美国基本

 

上都没有写出更好的东西,我感觉他们的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受到了

 

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我所认识的作家阿城,他在美国为了保持自己

 

文字的纯洁性,在那里呆了八年也坚持不学英语,他的这个努力还算好,

 

但是也有点过分艰辛了。而有的作家在美国干脆就干起别的事情了。

 

 

在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人到了美国之后都变好了,变得都守法了。

 

我认识几个在国内都是坏人的人到美国生活之后都变得非常老实。

 

我才一到美国,朋友就告诉我“你可千万别犯法,你在美国犯法算

 

是倒了大霉了,会记你一辈子,到哪儿都跑不了”。大家都这么专

 

门提醒我,就好像我在中国就是以犯法为生似的。我后来想,可能

 

大家把每一个刚从大陆来的人都当成一个潜在的犯罪分子了,觉得

 

必须叮嘱一番,我想他们其实也想要你知道,在美国犯法之后,你

 

别想“托人帮忙”。

 

 

但是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写作的人,如果那么老实、那么循规蹈矩其实也不行,

 

这是让我很畏惧的地方,在中国,一个人有时候闹得无法无天其实有助于打开思

 

路,这个原因使得我不想过早地变成一个好人,当然,我想我老了以后还是要变

 

成一个好人的,变成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到美国后我开始明白,我这样的人在美国呆着其实非常矛盾。

第一,我太老,四十岁年纪的人已经不可能重新开始新生活了,

 

假如我去美国的时候是十八岁,哪怕是二十多岁,我都可以把

 

自己周围弄干净了,甚至可能会觉得拿中文写作都没意思了。

 

真的,在美国也有这样的人,彻底变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了。

 

但这对我来说已经不太可能了。

 

 

第二,我又太年轻,如果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我反而就可以踏踏实实

 

地在那养老了。因为美国的生活品质是有目共睹的,日子可以过得很安全,

 

没有人来打家劫舍,也肯定没有外星人入侵,人老了可以死在自己家的床上,

 

这一点问题一定不大。

 

 

当然,我也还有一些自尊心,对于我到美国生活这件事情,我一直这样比喻;

 

你到人家家里来住就他妈够腆着脸的了,然后你再跟人家抢着干活,

 

比如说抢着到餐馆打工之类的,这就不太合适了。

 

(而且我也干不动。)从小,我家里的大人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别吃、

 

别人的东西别拿。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出版社也曾经把我介绍给《花花公子》这些杂志去写小说,

 

 

我用中文写,他们翻译,与此同时,我也得到了一些写剧本一类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对《花花公子》这类的杂志我这次也有一些新认识。

 

我曾经从自己过去写的《玩的就是心跳》中摘了一些片段,

 

想登在《花花公子》上,其实也就为了我的书能在美国更好地发行,

 

但是稿子后来被对方给退了,理由是“太黄色”。

 

他们可能忌讳里面出现了一点乱伦的关系,这样我才知道《花花公子》

 

这样的美国杂志,其实反映的是非常严肃的人的需要和欲望,

 

不像美国青年刊物那样有病态的东西。

 

 

相比之下,我显得粗鄙。 
 
 

 

 

 

分享到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2-06

《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公司里有个同事,因为受不了美国的刻板单调生活,捱不住高度紧张的工作,上星期返回中国去了;有位旅居纽约的朋友,也基于同样的原因,又不能适应这里的简陋物质条件而住不到两年,终于回唐山去了。人各有志,我本来不该说些什么,连我也有过不能适应的惨痛经历!
       记得那时在墨西哥城,工作远比不上美国辛苦,但物质条件差些,尤其是亲人不在身边,自己孤独无助,总觉得毫无归属感!常常在休息日跑到寓所附近的街心小花园一坐就是半天!陪伴我的只有一本西班牙语课本和两个充饥的墨西哥玉米饼以及无边的寂寥!直到夜幕降临,见到那些楼房窗户灯火璀灿,欢声笑语!想像着人家的温馨亲情,团聚一堂的天伦之乐!忽然的被那喷泉水花溅射到身上,彻骨的寒气袭人!无比清冷!

       因又想起在故乡的山上与海边礁石缝隙中被疾风劲吹却屹立不到的小草!那是被风雨挟持而来或鸟儿遗弃在这既无土又无水的恶劣环境!它们在靠什么维持生命?老天爷恩赐下场雨吧,即如甘露!就算终年干旱而枯萎,来年春风吹又生!就这样顽强的活着!


       最近读苏东坡的词《定风波∥谁羡人间琢玉郎》最是撩拔起我的心绪:“谁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的好友王定国因受苏东坡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位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被贬时,他的歌妓柔奴毅然随他到岭南去,纵然柔奴家世代住在京师。三年后,王定国北归,柔奴在宴席上为苏东坡劝酒。当苏东坡问她:“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奴只是淡淡地回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东坡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扬柔奴。 )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一砌松风静煮茶,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真正的从容与旷达并不是什么事都没经历过的空空的飘逸,却是风雨过后弥足珍贵的成熟圆润,是磨难过后依然平和的心境!
   像苏轼,屡遭贬谪。同样的事情,有人“愁苦而终穷”,苏轼,还能这般从容淡定,不易!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于其心有戚戚”,是自我安慰,更是彻底醒悟!
    饱经了岁月沧桑,习惯了世态炎凉。物竞天择 ,天道有常。适者生存, 弱者自强! 有谁能如此豪放?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 千年不朽?又读胡杨礼赞,不能自已!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也做了他国的子民了。我顺应天命罢了!纵是,久别,是故乡作他乡;长居,是他乡作故乡。无奈和淡淡的悲哀中实是隐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明月何时照我还”,其实是无奈“燕然未归无计”,早超出一般乡愁。壮心再不复当年的“不怕浮云遮望眼”壮烈和豪迈。美人白头,英雄迟暮,心有余而力不足,青山依旧在,已是几度夕阳红!
    曾几何时,我在车站贤弟的《似曾相识的画面》中加评:【啊!不堪回首的往事!我一生中最痛苦的记忆!“一帆风雨路三干,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那是我以泪洗面的悲凉岁月。我以为墨西哥城就是我客死的异乡!所幸我最后做了痛苦而无悔的抉择!我终于冲破樊笼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北美洲!】当初选择了逃离墨西哥城,在这里我奋斗了这么多年,虽然仍是两袖清风,但我无悔!那天在墨西哥城捞得风生水起的效国贤弟来电话:〝任哥,返来这边发展吧!这里成本低,人工便宜,生活水准虽差些,但你会挣钱剩钱!〞我知道,如果我愿意,也许会如他所说的!但想我在故乡时,也曾买过两条帆船捕鱼,在美国也曾买过两间餐馆试图能自力更生,但结果都徒劳无功!时不予我兮,只叹奈何!莫非命里生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于是释然!
        常感动于妻的知足!她说:〝想起那时在乡下,喝不饱的稀饭,穿不暖的布衣;披星戴月,日晒雨淋,虫咬蚊叮;风里来雨里去,做不完的农活,熬不尽的苦楚!如今在这,只要勤奋肯干,两餐一宿有保障!喜欢吃个龙虾喝杯红酒总能够!〞她最爱这里的气候宜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那么几天冷热,每个夜晚都得盖着棉被睡。她享受这里的一切!因为知足感恩,她总觉幸福快乐着!所以,有得必有失,生活岂能尽如人意?能得夫妻俩个同心同德,牵手漫步人生路!哪惧风刀霜剑严相逼?我无悔我的抉择!因而“此心安处是吾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