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719阅读
  • 173回复

FLASH欣赏:纪念老三届上山下乡40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ndyke
 
发帖
17962
金钱
10969
经验值
2335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5-03

[此帖子已被 Andyke 在 2007-9-17 15:22:15 编辑过]

分享到
发帖
78
金钱
78
经验值
7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5-03
离线竹露荷风
发帖
93
金钱
145
经验值
14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5-03

 

请教何为“老三届”。真的不懂,谢谢!

[此帖子已被 竹露荷风 在 2007-9-16 12:01:2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竹露荷风 在 2007-10-3 9:36:48 编辑过]

离线perfect

发帖
1178
金钱
1231
经验值
119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05-04

Andyke:太好了!你的制作从来都是这么fantastic!与共和国同行的"老三届"是好值得我们敬重的一代.

竹露荷风:你的不懂是因为你太小了,没有这样的老姐姐\老哥哥,所以没有了这份感情的共鸣.

离线涟漪

发帖
118
金钱
152
经验值
7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5-04

谢谢网中人和ANDYKE的理解,老三届的同学十分感谢 你们.  竹露荷风:小妹(小弟弟)老三届 实际上是1963年---1965 年入学的初.高中学生(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在校中学生)这样你明白吗?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影响,无法继续升学,于1968年--连 六届学生--齐毕业,所以叫老三届.也是最坎坷的--代.中毁了学业被迫下乡务农那时以插队落户和回乡下为主流,1968年11月第--批十几岁远离父母,孤身在农村,日劳夜作,汗洒田头山岗,泪浸床头被铺,漫长的岁月,十年辛酸,--言难尽,如PERFECT小姐所言,你们家如有这代人也许会理解多少.电视剧"血色浪漫" "年轮"便是上山下乡知青--段生活的写照,也许能让你们对这---代人有些许了解.      

  我们许多人在关注同学网,谢谢大家,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只是在默默的关注,少了你们年轻人那种活泼.浪漫.挥洒自如,谈笑风生,请谅解 .STAR77XI小妹妹,谢谢你,代向你姐姐问好,当年的楼上小姐  --定更靓丽了吧.         

                                                                  

离线竹露荷风
发帖
93
金钱
145
经验值
145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5-04
     谢谢涟漪的解释!
    我想老三届们平凡朴实,善良忠厚。他们生活在靠自己双手打造出来的世界里,在他们中间,不少人具备了很高的知识与能力,不少人成为了社会精英与行业名流。但更多更多的老三届,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他们就象大海里的一滴水那样不被人知默默无闻的生活着,没多少人知道他们的沉重与艰辛,没多少人了解在人们后面的他们是否会有眼泪。但只要站在人前,他们一定是挺胸昂首。他们不愿把暗面展示,希望阳光经常照耀到自己的一隅。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他们,其实已经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他们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他们是令人唏嘘、令人遗憾的一代人,他们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但他们书写了那段历史,而且把它永远载入了史册。

  这,足够了!

 

 

[此帖子已被 竹露荷风 在 2007-5-6 1:06:32 编辑过]

离线过来人
发帖
3
金钱
3
经验值
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5-05

老三届,共和国的同龄人,无限感慨,的-代人,路,总算走过来了,坚忍淡泊是你们的特色,我向大家问好,

离线Mouse
发帖
165
金钱
172
经验值
17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5-06
引用
原文由 涟漪 发表于 2007-5-4 16:03:28 :

谢谢网中人和ANDYKE的理解,老三届的同学十分感谢 你们.  竹露荷风:小妹(小弟弟)老三届 实际上是1963年---1965 年入学的初.高中学生(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在校中学生)这样你明白吗?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影响,无法继续升学,于1968年--连 六届学生--齐毕业,所以叫老三届.也是最坎坷的--代.中毁了学业被迫下乡务农那时以插队落户和回乡下为主流,1968年11月第--批十几岁远离父母,孤身在农村,日劳夜作,汗洒田头山岗,泪浸床头被铺,漫长的岁月,十年辛酸,--言难尽,如PERFECT小姐所言,你们家如有这代人也许会理解多少.电视剧"血色浪漫" "年轮"便是上山下乡知青--段生活的写照,也许能让你们对这---代人有些许了解.      

  我们许多人在关注同学网,谢谢大家,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只是在默默的关注,少了你们年轻人那种活泼.浪漫.挥洒自如,谈笑风生,请谅解 .STAR77XI小妹妹,谢谢你,代向你姐姐问好,当年的楼上小姐  --定更靓丽了吧.         

                                                                  


向大家致敬!

离线1234
发帖
796
金钱
849
经验值
848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5-06
谢谢Andyke,    一曲牵旧梦!
离线千堆雪

发帖
469
金钱
879
经验值
568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5-06
离线千堆雪

发帖
469
金钱
879
经验值
568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05-06
      这似乎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听说过知青下放的蹉跎年代,展现的是文革时期的艰辛岁月。这些在中国教室里昙花一现的中学生,大多数被狂飙与激流推向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一番。从繁华的城市去往偏僻的乡村、祖国的最南部和最北端,到农垦兵团、到农村插队落户.....沼泽、草甸、草原、黄土高原、亚热带雨林、深山老林,看到的是土屋里的煤油灯、土炕、白菜帮子、玉米面......还有那知青们的悲凉眼神。
离线千堆雪

发帖
469
金钱
879
经验值
568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05-06

当一切事过境迁之后,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历史严峻的回顾与评价,和一般人们的回忆与诉说,竟然是如此的不同。也许,历史讲究的是宜粗不宜细,而一般人们却是宜细不宜粗吧!因为那些被历史删繁就简去掉或漏掉的细处,往往却是一般人们最难忘记的地方,是一般人们的生命生活和情感休戚相关的人与事吧。同样是一场逝去的过去,从中打捞上来的,历史学家和一般人是多么的不同,前者打捞上来的是理性,如同鱼刺、兽骨和树根,硬巴巴的;后者则打捞上来是如同水草一样的柔软的东西。在那场现在评说存在着是是非非的上山下乡运动中,悲剧也好,闹剧也好,牺牲了当年知青们一代人的青春也罢,毕竟至今还存活着他们和当地农民和老职工那种淳朴的感情,以及由此奠定的他们来自民间地层的立场,这是惟一留给他们的慰藉,是开放在北大荒荒凉荒原上细小却芬芳的花朵,是那些对于一般普通人最柔软的部分,也是最坚定的部分。也许,这就是历史揉搓的皱褶中的复杂之处,是扭曲的时代中未能被泯灭的人性。是的,历史可以被颠覆,时代可以被拨弄,命运之手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残酷无情,人性却是不可以被残杀殆尽的。这就是人性的力量,是普通人历尽劫难而万难不屈而能够绵延下来的气数。

 

[此帖子已被 千堆雪 在 2007-6-24 19:01:21 编辑过]

离线perfect

发帖
1178
金钱
1231
经验值
1196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05-22

千堆雪:你对老三届人的理解真好,只可惜字体太小了,老三届的老哥哥老姐姐要用放大镜这样才能看啊。

离线千堆雪

发帖
469
金钱
879
经验值
568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7-06-12

佛曰涅槃,即僧者逝去,亦谓之坐化。 [涅槃]niepan 佛教用语,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指佛)的代称。[梵 nirvana]

[此帖子已被 千堆雪 在 2007-6-17 18:30:0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千堆雪 在 2007-6-17 18:31:55 编辑过]

离线USA168

发帖
2164
金钱
2432
经验值
1711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7-06-14

千堆雪: 非常多谢你上传上山下乡知青相片, 看到这些相, 就想起我们的过去, 想起当年轰轰烈烈的年代! 心情很久也不能平靜下来. 同时谢谢Andyke上传这首歌, 你能告诉我这首歌是何时发表的吗?fficeffice"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