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353阅读
  • 59回复

“老佛爷”慈禧皇太后珍贵照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花飘影
 

发帖
45697
金钱
85674
经验值
1713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8-19
“老爷”慈禧皇太后珍贵照片....





分享历史.......



微信号:qiangwainxs
5条评分贡献值+1银元+4金钱+10经验值+1
仁兄. 贡献值 +1 好帖,支持! 2014-08-21
仁兄. 经验值 +1 好帖,支持! 2014-08-21
布谷 银元 +4 好帖,值得顶! 2014-08-20
阿莲94306 金钱 +5 她其貎不扬却权威天下!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也! 2014-08-20
1122 金钱 +5 经典! 2014-08-20
分享到
离线花飘影

发帖
45697
金钱
85674
经验值
1713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14-08-21
回 布谷 的帖子
布谷:


谢谢加分支持及分享历史!
离线花飘影

发帖
45697
金钱
85674
经验值
1713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14-08-21
回 布谷 的帖子
布谷:

分享好帖

谢谢加分支持及分享历史!
离线花飘影

发帖
45697
金钱
85674
经验值
1713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14-08-21
回 李牛仔 的帖子
李牛仔:
     珍贵。

谢谢分享厉史!
离线花飘影

发帖
45697
金钱
85674
经验值
1713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14-08-21
回 阿莲94306 的帖子
阿莲94306:
她其貎不扬却权威天下!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也!
           [表情]

谢谢加分支持及分享历史!
离线花飘影

发帖
45697
金钱
85674
经验值
1713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14-08-21
回 1122 的帖子
1122:
经典!

谢谢加分支持及分享历史!
离线花飘影

发帖
45697
金钱
85674
经验值
1713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14-08-21
回 May-May 的帖子
May-May:
       謝樓主分享珍貴的歷史資料!

谢谢分享历史!
离线花飘影

发帖
45697
金钱
85674
经验值
1713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14-08-21
回 随想 的帖子

亞炳:
真奇怪,如此樣貌的女人都可以吸引到皇帝?

谢谢分享历史!
离线花飘影

发帖
45697
金钱
85674
经验值
1713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14-08-21
回 亞炳 的帖子
亞炳:
真奇怪,如此樣貌的女人都可以吸引到皇帝?

谢谢分享历史!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14-08-21
    对慈禧的负面评价:
        个人的人格方面,慈禧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的手法残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纳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         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当高压严峻。
        从中国国家主权的角度出发,慈禧当政的结果亦受到不少负面评价,包括1885年在对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令清帝国丧失安南宗主权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此外,令中国丧失重大利权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等之缔结,肇因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战败,以及1900年庚子拳乱之大祸。慈禧的执政及决策,于此二事件之发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慈禧虽然政治上非常干练,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维系满清的对中国的统治。以上列举的数次丧权辱国的战争结果,并非一定如此,其中镇南关大捷后的乙酉清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都是继续战争比接受议和的耻辱条件要更加有利,但继续战争的结果虽然会击败当时国内一片混乱的法国,或在甲午时拖垮当时国力即将穷尽的日本,使中华民族有个更好的结果,却很可能会让满清中央政府因为持久战乱而失去权威垮台。慈禧作为最高权力责任者,拒绝取消维持了300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这在体现其政治之干练的同时,也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庚子事变后中国面临辛丑和约的巨额赔款时,其奢靡之风仍未见明显收敛,使晚清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闭。
1条评分金钱+2
花飘影 金钱 +2 谢谢加料捧场! 2014-08-21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14-08-21
    对慈禧的正面评价:
        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百日维新改革速度过快,根本只是一场闹剧,不可能成功。在庚子年一场大祸之后,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庚子后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荦荦大者包括:官制改定、准备立宪、废科举制度、禁止妇女缠足、兴办女学、新学、庚子退款建设教育事业等。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14-08-21
        定国旗、定国歌、定国徽、定国花,中国走在国际前沿。
        定国旗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原来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强的交往日益增多。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慈禧就命李鸿章负责设计图案。经过多方征集筛选,李鸿章上呈了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供慈禧太后选定,最后决定使用黄龙旗为大清国国旗。最初用于作为北洋水师的军旗,并于1888年(光绪14年)《北洋海军章程》颁布与确认本为海军旗的“黄底蓝龙戏红珠图”为大清国旗(俗称“黄龙旗”)
        定国歌
        回顾历史,中国在清代以前,闭关锁国,对外交往不多,也就没有国歌。大清驻英国公使曾纪泽在出使期间,看到西方国家在公共礼仪场合演奏国歌,甚为感动,觉得清帝国也应有本身的国歌,因此特地上奏并呈了一部「国乐草案」,但未得到批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并在正式国歌「巩金瓯」未出前,暂成为国歌。每当在国际交往中需要演奏国歌时,便使用该首军歌代替。直至1911年,清帝国正式制订了国歌「巩金瓯」。
        定国徽
        清朝的国徽为”蟠龙”徽饰,标志是“蟠龙”的图案,也是清皇室的徽饰象征,代表了清朝国家象征的徽饰。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块国徽。
        定国花
        1903年,慈禧太后以懿旨形式将牡丹定为国花;
        1915年版《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
1条评分金钱+2
花飘影 金钱 +2 谢谢加料捧场! 2014-08-21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4-08-21
        重用汉臣
        慈禧太后知人善用,重用汉人,是有口皆碑的,她手下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骆秉章等当时的一大批能人,纵观历史,浏览朝朝代代名臣贤达,他们都可无上下之分。她手下的袁世凯,尽管有过复帝的逆施,确实还是有本事的人才。让这样一大批能人甘心受她的指挥,足见她的用人能力。早年协助咸丰皇帝处理国是,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咸丰年间政策方针的实际制定者。开创了同光中兴的基础。以当时内忧外患情形之下,实为中国数千年来之异彩。
        兴办女学
        1906年, 慈禧太后下禁缠足令,开中国解放妇女之先河。她亲自过问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使之得以昭雪,赦免经不起严刑拷打、作伪证的小白菜一死,严惩浙江巡抚以下与案有关的贪官污吏300多人。
        慈禧太后默许下,开办女子学校,教授新学,逐渐风行于开埠较早之上海、广州等沿海之城镇。慈禧之举,代表了当年倡导开启中国女学兴办之门先行者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普遍为维新派开明官僚与士绅所接受,尽管它与“男女平等”、妇女彻底解放的距离仍相差甚远,依然与根深蒂固的几千年封建传统道德观念相左,受到拥有强大势力封建卫道士的强烈毁谤和抵制,但女子兴学却如同星火燎原般漫延开来。
1条评分金钱+1
花飘影 金钱 +1 谢谢加料捧场! 2014-08-21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4-08-21
        改变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政策。
        清朝晚期,由于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开始发达,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和壮大, 慈禧 太后采用了适合生产力的君主立宪制。因此,封建社会,在慈禧太后新政的8年中逐渐消灭了,也就是说,清朝的晚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通常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实则那推翻的只是的封建王朝的最后躯壳。因为清朝末期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不再符合封建社会的定义,慈禧太后已经为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从古代走向现代,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废除科举而兴办学堂,派人出国留学,兴办洋务,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这个重大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其实,辛亥革命后的各种新气象,都不过是慈禧太后新政的延续。
1条评分金钱+1
花飘影 金钱 +1 谢谢加料捧场! 2014-08-21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4-08-21
        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禁鸦片。
        1901年9月4日,出现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
        1902年2月13日公布推广学堂办法。8月15日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4年1月13日又颁布《重订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学制上自成系统,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随之建立。
        1905年9月2日,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为统一管理留学生工作,清政府分别在1902年10月31日和1906年10月2日派出总监督赴东洋和欧洲。
        1903年10月,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凡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普通中学5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予拔贡出身;
        另外,慈禧还利用美国的部分庚子退款在清华园修建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利用其余的退款建女学、新学等。除了兴办女学,还提倡废除延续了近六百年的缠足陋习、满汉不能通婚的政令以及禁止吸鸦片。
“自鸦片烟弛禁以来,流毒几遍中国,吸食之人废时、失业、病身、败家。数十年来日形贫弱,实由于此,言之可为痛恨。今朝廷锐意图强,亟应申儆国人咸知振拔,俾祛沉痼而蹈康和,着定限十年以内将洋土药之害一律割除净尽。其应如何分别严禁吸食并禁种罂粟之处,着政务处议妥章程具奏。”——慈禧禁鸦片懿旨。
        除中国之外,受这场运动影响最严重的就是英国了。这道诏书发布之时,英国每年要向中国输送五万箱鸦片。不过英国立即同意,如果中国真心求变,愿意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消减产量,英国也会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减少对中国的出口。很不幸,慈禧太后在这场改革胜利前就死去了,但是无论这场改革的结果如何,慈禧太后的开山之功都不可抹杀。
1条评分金钱+2
花飘影 金钱 +2 谢谢加料捧场! 2014-08-21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