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66阅读
  • 23回复

(转帖) 陈丹青:我为什么说我不是读书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8-28
(转帖) 陈丹青:我为什么说我不是读书人


大家好。
我不会演讲,讲不出什么精彩的意思,今天就是来辩解:为什么我不是读书人。
这是一句老实话。刚才,我在餐厅碰见上海来的许纪霖先生——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我说:“你和陈道明长得真像。”他说得很有意思:“不对,是陈道明像我。”许先生真的是读书人,我读过他写的书。我还听说昨天丁学良先生也来讲,他也是读书人。深圳的读书月,一定请了不少国内著名学者、教授,他们真的是读书人。
一个人不可以随便讲自己是读书人。我和书发生关系,是因为这些年写了几篇文章,凑成书,人家就说:你是写书的,抵赖不掉。有人忽然把我说成是优秀的散文家,这真是要命——我不过当了写作的客串,但要我对人家说“我是读书人”,这句话说不出口。
大家大约知道我们这拨人的经历。我是69届的初中生,66届的小学生。有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我同届——王安忆女士。1983年我在纽约第一次见她,她和她妈妈茹志娟女士来美国访问,说要见见我,就见面了。一见面,发现她居然是写小说的,我非常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一届读书最少。在座的可能有老三届(66届、67届、68届),多少读过一点书,上过初三、高三之类,好歹67届还上过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大家要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比今天好太多了,老师的水准不一样。
我碰到王安忆,发现她和我同届,我们立刻有个默契:我们都没读过书。但是,我画起画来,她写起小说来,莫名其妙都混到一点名气,很奇怪的一件事。道理很简单,就是,文革结束,非常荒凉。断代,没有人,我们就混出来了。
69届初中生一定是66届小学生,大家都知道,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了,一场浩劫开始了。10年间,教育停顿,学校关门。但我和你们说实话,后来我和老朋友交流经验才知道,其实小孩子高兴坏了:第一,不上学了;第二,不考试了;第三,可以在马路当中走,全国进入无政府状态(1966年~1967年);第四,可以跑进任何政府机关,公检法、上海市委,小孩子长驱直入,爬到屋顶上眺望,也不知道想干什么,一天到晚就这样混。混掉一年之后,毛主席想想不对,讲了一句话“复课闹革命”,我们这些小混蛋又给弄到中学去了,是指定区域的,用不着考试,你住在这个区,你就进这所中学。进去后直到1969年毕业,我不记得上过一堂语文课。没有课本,所有课本都是反动的。我只记得上过一两节数学,记得一句话“两点成一线”,我想:一根线都这么讲究,我一天到晚画线条,不知道“两点成一线”。此外完全忘记了。又上了几节英语课,学什么呢?就是用英文讲“打倒帝国主义”、“毛主席万岁”。
我记得很清楚,英语女教师不断教我们那几句,反反复复,结果一次她舌头没转过来,忽然讲错了,讲成“打倒毛主席”。坐在我后面的几个女生立刻发现了,站起来厉声喝叫:反动!认罪!低下头来!这是我第一次领教女生的厉害,你想想看,初一的女生,14岁。那年月一天到晚就是要人认罪低头,女生很熟悉这套话语。怎么办呢,这位老师大概有一个月左右每个班上去做检查,对毛主席像鞠躬,认罪,哭。
除了这些事情,我们上学干什么呢?一是到工厂劳动,一是到农村割麦子,再就是看老师被批斗,听广播里公判枪毙人。最长的一次公判,40多个人被枪毙,我们就跟在后面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是读书吗?
到了1969年初中毕业,我们就被塞到火车里,全部被送到乡下去了。这样一种学历,到处和人家说“我是读书人”,太猖狂了。
可是另一面,我们能够读到的书,全是在那段年龄(十四五岁一直到二十岁左右),为什么呢?书店关闭了。偶尔开着的书店,大家不能想象,架子上只有三种书:一种是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而且是经过选择的,并不是所有马列书都让你读;然后就是鲁迅的书,也是经过选择的,有单行本放在那里;再有一种书,就是革命小说。有一本广东作家写的《欧阳海之歌》,在座年龄大一点的朋友应该听说过;还有一本是《金光大道》,作者是浩然。浩然去世了,他长得很好看,但他后来很失落,其实他写得蛮好的——就是这么几种书。后来稍微多一点了,医疗书,什么《赤脚医生手册》之类的。所以这样的书店,今天不能想象。当时的书店和菜场一样,菜场里面没有菜,就那么几种,还要排队,还要凭票,极度匮乏的年代。
可是总会有一些意外发生。我喜欢画油画,很多画册就流到社会上来。红卫兵抄家,冲到人家家里去,把书拿出来。拿出来干嘛呢?两种办法:一是当着你的面全部烧掉,熊熊烈火。我看到过好几回上海人家,有点钱、有点家底的,一箱一箱书从楼上扔下来,堆在大街上烧掉。小时候不懂,不知道那是什么书。还有呢,就是红卫兵自己拿回家看。红卫兵也要看书的,包括《基督山恩仇记》、《安娜卡列尼娜》,红卫兵晚上抄家,白天醒过来看《安娜卡列尼娜》,你能想象吗?一个红卫兵,十六七岁,在那里看普希金,看莱蒙托夫,看哪个公爵为了夫人开枪决斗,总之,一帮野孩子在读贵族的书,我也是其中之一。我没有当红卫兵的资格,但是有红卫兵朋友,大家借过来借过去,为了这事吵架:你怎么还不还给我?其实我已经借给别人了。这样子,抄书、烧书、封书、偷书、借书、还书,是我们青少年时代大约有一点求知欲的青年都有过的经历。最近北岛让我们回忆上世纪70年代,其中有个很著名的作家专门谈这个问题,就是文革时期我们这些人怎么偷书、抄书。
这份书单,可以大约报给大家听听,比如说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契诃夫、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国作家德莱塞、海明威、杰克·伦敦,英国作家狄更斯、哈代,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莫泊桑。这是50后青年的共同经历,看翻译小说,小说范围不用讲,整个中国当时就那么多翻译书,一大部分还是解放前翻译的,现在可以说是民国时期翻译的,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会看竖排本,看繁体字,后来去美国一天到晚要看对岸的反动报纸,台湾的竖排本和繁体字,我没障碍,都认得。
中国文学四大名著,当时在我玩的几个小朋友那里借不到,所以非常惭愧——我不知道今天的70后、80后、90后在几岁读的《红楼梦》、《水浒》、《三国志》——我实话告诉大家,我到40岁出头才读了《三国志》、《水浒》、《红楼梦》,非常难为情,而且差不多忘记了,不是读书的年龄了,记不住了,只记得我在大都会博物馆临摩名作,天天临,当中出来抽烟,就摸出《三国演义》读,读到关公被拉出去杀头,眼泪下来了,心里好委屈,其他就不记得了。
我到纽约时,英文还没有好到可以直接读原文,就看台湾翻译的各种哲学和文论,比如叔本华、尼采、本雅明、罗兰·巴特、德里达。这些书应该在年轻时看,慢慢到30多岁,就有分析能力了。可是我30多岁刚刚读。现在大学教哲学、教文论的年轻教授也就30出头,他们高中时代就看这些书,记忆力好、概念清楚。我比他们大20岁左右,站在他们面前,怎么好意思说我是读书人?
所以我刚才说的这些书,交给今天任何一个大学本科生、一个高中热爱文学的青年,尤其是一个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我说,“哥们儿,我读过这些书”,他面子上不笑我就不错了。这是最起码的书单。我到现在还经常认不出字,母亲给我写信还纠正我的错别字。我母亲不算读书人,抗战时上到初中,打仗了,再没机会上学,出去参加抗日救亡剧团,十五六岁就走了。她是民国时期老知青,在浙江上的是乡镇中学,老师是日本留学回来的,教古文,教英文,所以我母亲识的字比我不知多多少。她喜欢看字典,很生僻的字都认识,诸位想想,当时一个民国初中生,居然认识这么多字。她说,她没想到儿子怎么会出版书,哪页哪页,错别字,哪页哪页,有笔误,她都知道。
我说自己不是读书人,也有点说反话的意思——前面一句是老实话,后面一句是反话——读书是很安静的事情,房间里有人,一点声音没有,肯定在读书,现在变成看电脑。看电视有声音,吵得要命——论教养,你如果真是读书人,你不会讲出来,不会告诉别人。你读书也好,弄艺术也好,不要弄成一个身份——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你会画画,你会做两行诗,或者你会弹钢琴,不要和人家说。这是我到国外才学会的。国外很牛的人站在你面前,害羞得要命,明明弄了四五十年这个专业,他拼命躲,不讲,我才知道:原来教养是这个样子。但我们这边不是。我出国前,从没当面听到哪个人说:我是读书人,我是知识分子。很少有人说这句话。1992年回国后慢慢交些新朋友,我发现真有人会说:我是做学问的,我是读书人,我们读书人怎样怎样,我是艺术家,我是雕刻家,我是诗人,我是作曲家……我听了,好害臊:这怎么好意思说出来呢?而且名片上还印着“某某画院二级画师”,然后打电话来:丹青啊,我通过一级画师了,咱们吃饭、喝酒。这等于名片上告诉你说:我是处长,我是局长,我是厅长。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怎么会变成一种风气:一个人的身份那么重要。当然,重中之重——我们党最喜欢讲“重中之重”——就是权力、就是官位。今日中国的官文化,空前重要,《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活到今天,肯定抱头鼠窜,根本看不懂今天的官文化。
可是我说我不是读书人,已经是一句不该说出口的话,也属于没教养,是急不择言。但我没办法,到这儿来讲演就得有个题目。每次都是预约,当场要给讲题,我就举着电话在那里现想,急出这句话,其实讲些什么都不知道。
2条评分金钱+10
nylily 金钱 +5 优秀文章,道出我们那一代人的经历与感受! 2014-08-28
布谷 金钱 +5 讲得头头是道 2014-08-28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分享到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4-08-29
回 余宋一招 的帖子
余宋一招:中国人好像总是不快乐,学生抱怨作业多,白领抱怨工作累,妇女抱怨家务忙,官员抱怨应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人一脸愁容?
1.没有信仰
为什么我们周围的黑人、墨西哥人靠领救济,甚至街头要钱度日却整天乐乐呵呵?为什么这么多华人有些人事事顺意,却 .. (2014-08-28 12:31) 

兄台出点解决的招数吧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4-08-29
回 nylily 的帖子
nylily:优秀文章,道出我们那一代人的经历与感受! (2014-08-28 12:29) 

谢谢兄台欣赏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4-08-29
回 布谷 的帖子
布谷:[表情]  (2014-08-28 11:57)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4-08-28
回 朋友靓女 的帖子
朋友靓女:[图片]
                                   没有了………………………???? .. (2014-08-28 10:24) 

会继续有的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4-08-28
回 寒冰 的帖子
寒冰:写的太好了.完全道出了我们69届初中毕业生的心声.那时我最爱看基督山恩仇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简直是近乎疯狂的到处借节,还要偷偷的,有一次看红楼梦被发现,说我看黄色书,将书都没收了,还要交代书从哪里借来的,我死都不讲,后来还不是成份好[父母工人成份]才不追究.真的我很佩服 .. (2014-08-28 08:42) 

因为作者陈丹青经历相同
所以引起共鸣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4-08-28
回 黄鹂 的帖子
黄鹂:我很认真地看完了,这篇文章转 得好,谢诗哥。 (2014-08-28 08:39) 

別客气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4-08-28
回 May-May 的帖子
May-May:坐低慢慢閱讀,[表情] 謝樓主分享! (2014-08-28 08:01) 

好文章无须匆忙
慢慢欣赏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4-08-28
回 航嘉 的帖子
航嘉:  应建议诗哥发有声视频,省去用放大境笨重! (2014-08-28 07:20) 

不如航嘉兄自己制作个视频
一定精彩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4-08-28
回 joyli 的帖子
joyli:.丐长的文章,看到脑残了.不谢诗哥.[表情] (2014-08-28 07:11) 

下次转发更长的
令你更脑残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4-08-28
回 六叔 的帖子
六叔:   冇位坐,企位睇吧。问好楼主。
  [图片]
 (2014-08-28 06:40) 

六叔好
小侄有礼了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余宋一招

发帖
15609
金钱
43718
经验值
464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4-08-28
中国人好像总是不快乐,学生抱怨作业多,白领抱怨工作累,妇女抱怨家务忙,官员抱怨应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人一脸愁容?

1.没有信仰

为什么我们周围的黑人、墨西哥人靠领救济,甚至街头要钱度日却整天乐乐呵呵?为什么这么多华人有些人事事顺意,却仍然郁郁寡欢?说到底是华人的思想意识出了 问题。我们中国人,抛弃了信仰,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人生失去了方向,也就失去了驾驭快乐手段,导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选择了不快乐。我们每个人的快 乐、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就像弥尔顿说的:“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没有信仰就容易把价值观建立在一些外在事物上,甚至是相互比较上,仰望别人的成功,感觉自己的卑微;仰望别人的幸福,慨叹自己的不幸;比较别人的得志,愤然自己的失意;比较别人的快乐,放大自己的苦痛。

2.爱攀比

中国人的一生似乎都用来攀比。孩子从小就被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比较成绩、能力、拿的奖状多还是少,以及考上的是不是名校。等毕业出来工作,又被比较 工作够不够好、薪水优不优厚、福利多不多......长期置于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和比较之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习惯性地养成攀比的习惯:我比不比别人优 秀?我的吃穿用度比不比别人好......甚至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停不住用来攀比。

攀比成习惯,自然不快乐。别人有了自己没有,于是要努力去拥有,拥有了如果能快乐固然好,最怕是拥有了之后发现别人又上了新的层次,从而又增烦恼。更别说有 些东西是人穷尽一生都没办法拥有的。西方谚语说:一个人幸不幸福、快不快乐,不取决于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来自于邻居看自己的眼神。当人们追求的不 是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时,快乐就要远离我们了。

3.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动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我们可能没有创造美的能力,但对于大自然创造的美,对于他人创造的美,我们是否去欣赏了呢?我们似乎总是脚步匆匆,对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生活美、创造美,我们常常视而不见,浑然不觉。

如果我们能为了欣赏路边的美丽花朵而停一下匆忙的脚步,因为叶子随风摇曳飘落的美态而心头柔软,看到小孩纯真无邪的笑脸而心生喜悦......那么,我们能感受到快乐的时刻将会多很多。

4.不懂得施舍

宋代张商英说“乐莫乐于好善”,一个懂得付出而不是单单索要的人才会快乐。施舍不是富人的专利。向灾区捐赠几个亿是施舍,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也是施舍。

“大 嘴美女”姚晨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区代言人的第三个年头,过去三年,她先后到过菲律宾、泰国和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她说:“作为公众人物,我就像大喇叭。 把身处困境中的人的事情告诉别人,让更多人关注他们。每当我背起背包,到世界各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感到正能量回到了我身上,做上这份工作,有梦想成真的感觉。”

姚明则说:“我做公益、做慈善的最终目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净化自己,使自己升华,到最后,得到帮助的是我自己,让我感觉到我对这个社会有用。”

5.单调与规律

中国人缺少生活的热情与娱乐,生活通常是按部就班。学生的生活是三点一线,为了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而活,人生单调得似乎只有学习和书本。职场人的生活也是 上班、吃饭和睡觉,宝贵的周末时光仅用来休息也不够,而难得出去郊游或娱乐。也许到了老年,才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游玩,却是身体不争气,经不起四处出游、大吃大喝了。

为什么富士康在短短的时间内会发生多起“跳楼”事件?因为人不是灰色的蚂蚁,人生过分的单调和规律会使人失去快乐。

6.焦虑无处不在

中国人也无时无刻不出在焦虑之中。焦虑社会不公、焦虑没钱没权、焦虑物价依然飙升、焦虑食品不安全、焦虑子女教育、焦虑环境污染......似乎总有焦虑不完的事。但是,只有无忧无虑的人才会快乐。总在忧虑,哪有时间快乐?

7.压力太大

中国文化一向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责任总会或多或少地赋予到中国人的身上,形成他们的压力。中国人面对的压力非常多,工作的压力、成家的 压力、抚养子女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等,而在这些重压之下,他们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去缓解这些压力,日积月累,这些压力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不快乐,甚至伤及他们的健康。

8.不敢坚持做自己

《三 傻大闹好莱坞》里的拉加,戴了很多戒指,每一个戒指都代表了别人对他的一个期望:妈妈的期望、爸爸的期望、姐姐的期望......中国人也同样被很多人期 望着,从而不能坚持做自己。一个人要成为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儿子的好爸爸、朋友的好伙伴、同事的好搭档,唯独不能成为想要的自己,自己总和自己打架,这个人就是不协调的,自然也很难真正的快乐。

9.心灵的封闭

早在1979年,美国有个学者就写过一本书,The Closingof the American Mind(《美国人心灵的封闭》),书中说美国人的心灵都关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年美国青年人没有了远大的理想,只是热衷于眼前繁华的物质世界,疲于奔命于琐碎的日常生活。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是不是也将自己的心灵关闭了呢?要知道,即使在最穷困、最危险的境地,只要你能打开心灵,也总是可以发现使自己快乐的东西。
离线nylily

发帖
45738
金钱
4895168
经验值
8167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4-08-28
优秀文章,道出我们那一代人的经历与感受!
离线布谷

发帖
21673
金钱
39250
经验值
5132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4-08-28
离线朋友靓女

发帖
10329
金钱
16386
经验值
2035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4-08-28


                                   没有了………………………?????谢楼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