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298阅读
  • 47回复

咏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仁兄
 

发帖
14982
金钱
302000
经验值
1094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1-27
— 本帖被 台山同学网 从 文学艺术 移动到本区(2017-03-31) —
        乙未南国腊月,淫雨绵绵半月之久,气温曾跌零下,罕见百峰山伴有雪飞……
        
                        癯仙叹(七律)
                                
        入树东风舞彩衣,癯仙寿酒十多围。
        缓将竹叶随觞举,细看梅花伴雪飞。
        祖脉遗传酸血统,家门倚杖辣荆扉。
        初来世间人称颂,谁懂娘亲孕我悲。
[ 此帖被仁兄在2018-02-01 12:02重新编辑 ]
33条评分贡献值+11银元+34金钱+68经验值+10
柔剑兰 银元 +5 欣赏师父又两首优秀作品发表! 2016-01-30
柔剑兰 贡献值 +5 欣赏师父又两首优秀作品发表! 2016-01-30
柔剑兰 经验值 +5 欣赏师父又两首优秀作品发表! 2016-01-30
自在 银元 +5 优秀,好诗! 2016-01-30
自在 金钱 +10 优秀,好诗! 2016-01-30
小草君 银元 +5 优秀文章,支持! 2016-01-29
哇哈哈 银元 +3 拍案叫绝,谢谢诗圣诗赋。 2016-01-28
哇哈哈 贡献值 +2 拍案叫绝,谢谢诗圣诗赋。 2016-01-28
哇哈哈 经验值 +2 拍案叫绝,谢谢诗圣诗赋。 2016-01-28
哇哈哈 金钱 +3 拍案叫绝,谢谢诗圣诗赋。 2016-01-28
仁兄
分享到
离线仁兄

发帖
14982
金钱
302000
经验值
10940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8-02-01
谢谢大家对歪诗的关注和讨论。
仁兄
离线冬子

发帖
1215
金钱
61503
经验值
48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6-05-15
Re打油郎(76楼): 立意铺叙大体好,张弛有度亦相宜.就中疑带杜撰笔,字用得却怪奇.
  百度生词本有: 硬,坚强有力. 仁兄诗以梅而言志,"辣"字用得恰到好处.
"祖脉遗传酸血统,家门倚杖辣荆扉" .对仗工整,含蓄.是同学网上少见的,极佳的诗的对仗联.
离线打油郎

发帖
271
金钱
1078
经验值
20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6-02-06
立意铺叙大体好
张弛有度亦相宜
就中疑带杜撰笔
辣字用得却怪奇

p.s.: 暂时比较喜欢原版
1条评分金钱+5
仁兄. 金钱 +5 谢谢你的意见! 2016-02-22
离线紫徵

发帖
1080
金钱
50752
经验值
2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6-02-04
入乡随俗,也来句优秀文章,支持!
离线仁兄

发帖
14982
金钱
302000
经验值
10940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6-02-04
回 紫徵 的帖子
紫徵:
         对不起啦,给您添麻烦了.   祝愿您经百年修练后真的成仙!

        谢谢紫徴姑娘的祝福!
        我不想成什么仙,努力学习写出几首像样的诗与大家交流,就心满意足了。
仁兄
离线鲁非

发帖
1326
金钱
304316
经验值
75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6-02-04
答紫徵小朋友:
       不要把律诗的格律看得高不好攀.对于现在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如果真有兴趣于格律,根本就是去查阅一下数据库而己.我学格律还是近年的事情,一点困难也没有.
        某学者指岀: "绝句和律诗,是我国文学中达到最完美,最高妙的艺术结晶". 时代不同了,律诗也应该与时俱进,比如提倡"今韵"就是一种改革. 但不能与优秀传统较劲.
       卖油郎也谈到诗的"赋比兴", 这是古人对诗歌创作的总结.你说的"比兴"不大好理解,其实也就是诗人毛 泽东所说的 " 诗是要用形象思维".  


离线紫徵

发帖
1080
金钱
50752
经验值
2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6-02-01
回 仁兄 的帖子
仁兄:
         桃、李、梅同属酸性乔木科,你也可以意象为你的父亲。[表情]

.您这位"癯仙"一定是桃 !  祝您新年大行桃花运啦!
离线紫徵

发帖
1080
金钱
50752
经验值
2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6-02-01
回 仁兄 的帖子
仁兄:
         桃、李、梅同属酸性乔木科,你也可以意象为你的父亲。[表情]

.万通的律诗,万万岁!.
离线紫徵

发帖
1080
金钱
50752
经验值
2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6-02-01
回 仁兄 的帖子
仁兄:
         桃、李、梅同属酸性乔木科,你也可以意象为你的父亲。[表情]

.那你的<<癯仙叹>>就真的如你说的笑话啦.
离线仁兄

发帖
14982
金钱
302000
经验值
10940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6-02-01
回 紫徵 的帖子
紫徵:
癯仙是作者本人?还是梅花啊?
.......

         桃、李、梅同属酸性乔木科,你也可以意象为你的父亲。
仁兄
离线仁兄

发帖
14982
金钱
302000
经验值
10940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6-02-01
回 紫徵 的帖子
紫徵:
    上百度看了看,"孤雁入群"是格律的一种押韵宽松度,也是律诗的一种格式. 又象您的笑话,变一变又两者都通.自由平台,各说各的.
.......

仁兄
离线紫徵

发帖
1080
金钱
50752
经验值
2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6-02-01
.回仁兄:  
仁兄: 紫徴姑娘你好!首先,感谢你对我的帖子的关注!周六和周日我很少有上网时间,对你的答复迟了,请原谅。
        从你以上的几个帖子看得出,你对律诗的认识仍有一定距离。现简略回应你的两个疑问:
       【1】
        有一则语法笑话,说的是张三的外墙角常遭尿淋,他在外墙角写上“此处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 。意思是说:此处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李四见了,当着张三的面在他的墙角小便。当张三怒吼李四时,李四反博张三说,是你自己写上“此处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的!
       《出师表》是我依韵和冬子的一首绝句诗题,意为“出 • 师表” ,与孔明的“出师 • 表”是两种不同的含义。我知道冬子是读懂了(娇不见以后我和冬子对答的帖子吗?),但他有意作李四,也因此吃了梅先生给他的两个“棱角” 。
        诗人在互动中,有时出于反面,看似互相攻击,实则是为了搞搞气氛,也是常见的现象。
       【2】
        我的《癯仙叹》孤雁入群,与律诗格式是两码事。“孤雁入群”是格律的一种押韵宽松度,也是今韵律诗的启蒙。
        由于《癯仙叹》收句“谁懂娘亲孕我悲”,我是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的,加上转联(颈联)“祖脉遗传酸血统,家门倚杖辣荆扉”表面是写梅的“质”与“象”,其实是写人生甜、酸、苦、辣的艰辛历程。鲁非先生对《癯仙叹》的剖析,可谓淋漓尽致,也是诗人的知心之处。
        至于紫徴姑娘提出起和承,《癯仙叹》的首句“入树东风舞彩衣”,交待了冬至后北风尽而东风起的腊月时间,也描写了东风树动红、黄叶随同雪花飘舞与松竹之翠形成七彩,是台山百年一遇的壮观场面,首联的对句“癯仙寿酒十多围”的幻象是紧跟出句。颌联的“缓将竹叶随觞举,细看梅花伴雪飞“是对首联的“承” 接,也是和鲁非先生的剖析形成了默契。
        赞赏紫徴姑娘对律诗的钟爱!特向你推介王力的《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和《诗词格律十讲》三本书,相信不久的将来紫徴姑娘成为一位杰出的诗人。

~~~~~~~~~~~~~~~~~~~~~~~~~~~~~~~~~~~~~~~~~~~~~~~~~``
      谢谢楼主大人的回复!  在这之前我还没想过要学律诗呢,看了您的回复后,突然觉得律诗很有趣,就试着写几句读后感啦.
     您说的笑话超级好笑哦,有点象读您的<<癯仙叹>>,您写的是梅,他读成是写您,您也说两者都读得通,这跟在那小便有什么分别呢.
    打油郎在唱"为争面子脸红红  举起拳头话要冲", 所以我以为您们在"打打杀杀"哦,下次不要演得那么投入啦,小朋友真的会误以为真哦.
    上百度看了看,"孤雁入群"是格律的一种押韵宽松度,也是律诗的一种格式. 又象您的笑话,变一变又两者都通.自由平台,各说各的.
     您的诗的"起承转合"我没有疑问,我只是想知道有没有大家认同的严谨标准,因为您们争得脸红红,现在您说是有意作李四,那么就明白了.
        谢谢您的好书推介,我还是喜欢游览75one看您们的好贴,希望您的新贴不断,让紫徵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离线仁兄

发帖
14982
金钱
302000
经验值
1094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6-02-01
回 紫徵 的帖子
紫徵:
.       但我觉得"比兴"得过于深澳,让鲁非先生如此的高人都读到完全离题,也似乎不是很好的事,除非您的诗不是让普通人读的.

        鲁非先生没有读到离题,鲁非先生的剖析正恰到好处!
仁兄
离线紫徵

发帖
1080
金钱
50752
经验值
2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6-02-01
回 仁兄 的帖子
仁兄:
       如果我的《癯仙叹》前四句 “入树东风舞彩衣,癯仙寿酒十多围。缓将竹叶随觞举,细看梅花伴雪飞”写成“树动风吹脱白衣,梅园幻酒十多围。将同竹叶徐杯举,夹带花飘混雪飞”带浅白而口号式的句子,同是在一种格式内,也同样有承托 ,但它失去了“比兴”,使人难以有第2种以上的联想,是不会得到鲁非先生的赏析的。

.       但我觉得"比兴"得过于深澳,让鲁非先生如此的高人都读到完全离题,也似乎不是很好的事,除非您的诗不是让普通人读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