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25阅读
  • 94回复

网眼看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16-04-06
网眼看微4—清明时节

      
[ 此帖被羽绒山在2016-04-06 13:35重新编辑 ]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16-04-06


       清明时节
      20160401

昨日杨柳才吐绿,
今日桃花满枝红;
诗有牧童骑牛来,
我有音画细雨声。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16-04-06
传说
       清明节的来历
       春秋,重耳外,饥迫,臣介子推割肉救之,后重耳邀推为官,推拒之,背母隐绵山。重耳火烧逼其出,旺火三日不见出,上山见双焚逝。留文: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16-04-06
白话
        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大仙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16-04-06
故事
       介之推是春秋时晋国的臣子,出生于今山西省夏县裴介村。他性情耿直,仗义好强,文武兼备,胆识过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孝子。由于他焚身于介休绵山,因此,在晋中一带,均留下不少使人们常加赞颂的故事。  
       割肉献君  
  古时候,山西称为晋国,晋国的皇上有个小老婆,想让她生的儿子接位,便定计要害死正宫娘娘的儿子重耳。重耳得知消息后,在介之推等忠臣的保护下,连夜偷偷地离开京城,避难去了。  
  他们走了很多国家,有的国家因怕晋国报复,不敢收留。在这种情况下,跟随他的人中有一个动摇了。一天除上,这个人把他们的金银财宝统统偷上逃跑了。第二天,他们要买吃的没有钱,去讨吃吧,又放不下架子,只好饿着肚子走路。快到黄昏的时候,他们走到一座前不接村、后不接店的山下,实在饿得连一步也不能走了,大家只好采摘一些野菜填饱肚皮。可是重耳平时吃得都是山珍海味,这野菜怎么能咽得下去?看到这种情况,介之推心想:我们在外头受苦受罪,为的就是保重耳将来回晋国当皇上,他要是饿死了,晋国也就完蛋了!于是他悄悄躲开众人,用刀子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大块,给重耳熬成肉汤。当重耳美美地喝完肉汤后,才听其他人说是介之推割上自己的肉献给他吃的,重耳非常感动,一再向介之推说将来忘不了他,要重重谢他。  
       子母柏  
  重耳在外面跑了十九年,最后在秦国的帮助下打回了晋国,当了皇上,当时就叫晋文公。晋文公把跟随他在外边跑了多年、受了很多罪的人都按功劳大小封了官,行了赏,唯独把个介之推忘得一千二净。介之推再不愿意见到这种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忘恩负义的人,便和他的老母亲一同进入绵山,他在山上修了草房子,一面砍柴,一面开荒种地,生活过得平平稳稳。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众人评,人们对晋文公忘记了介之推的事很生气,这个也说,那个也道,越传越远,越说越多,后来便慢慢地传到晋文公重耳的耳朵里。重耳为了堵大家的嘴、遮大家的眼,便下了一道圣旨,要亲自上绵山去请介之推下山。  
  晋文公带领随从人员来到绵山,只见山高林多,便派人在山上呼唤,很久都不见介之推出来。有人对重耳说:“介之推是个大孝子,您不如放火烧山,火势一厉害,他必定会背上他妈出山避火。”晋文公一听很有道理,便下令烧山。当时正是春季,风刮得很大,火越烧越旺,一连烧了三天三夜,却始终不见介之推出山。原来介之推一心不愿再见重耳,起初他背着老母避火,但跑了多少地方也躲不过,最后他便和老母相互抱住,在一棵大树下被火烧死了。  
  至今在介之推祠前还留有相互抱在一起的两棵古柏树,传说这就是介之推娘俩被烧死的地方,两棵互抱的古柏树就是他们的化身,人们恭敬地称它为“子母柏”。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足下”的出处  
  晋文公重耳本来是想堵住人们的闲话,迷惑众人的眼睛,结果一放火烧山,却把介之推母子活活地烧死,反而做了一场公公背儿媳妇过河----出力不讨好的事。后来他想,无论如何得想一个好办法补补这个亏空,于是,他便下令让随从人员把烧过的木头拾了几块,回去把它做成木屐(鞋),穿上以后一走就有声音,表示他不忘介之推。  
  从此以后,中国就有了把尊敬的朋友称为“足下”的尊号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16-04-06
          
      



       晋公子重耳的重应该读重(CHONG),不能读为重(ZHONG)。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chóng ěr),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后在秦国援助之下,于62岁时回国继位。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16-04-06


       所有动物都长有一双耳朵,重耳就是两只耳朵嘛,当然读作Chong。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16-04-06


            四月二日


       清明节来雨未来
       蔚蓝天空万里晴
       一路风尘返故园
       祭祀感恩两成因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16-04-06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16-04-06


                  四月三日


       有些人擦肩而过不再遇
       有些事时过境迁回不去
       要珍爱一路平淡与邂逅
       要珍惜一路事物与风景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16-04-06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16-04-06









[ 此帖被羽绒山在2016-04-06 17:47重新编辑 ]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16-04-06


        咱大北京这几天春暖花开,而美国那边的老同学发来照片,那里的清明四月飞雪冷如寒冬。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16-04-06


       难得的春雪一夜之间覆盖了整座城市。然而,他们通行的道路却异常洁净,通达无阻。一场慧眼识路的春雪,恬静、友善与友爱!

       路旁的雪

春雪就像长了慧眼,
把雪落于道路之外;
她在两旁注目着你,
看似冰冷却充满爱。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16-04-12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