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平层,青砖汉瓦房,这是浮月村普通住宅区,它四周被绿色田野所包围,从高处照过去,浮月村,风景如画,景色宜人,让人留连。
碉楼的前世和今生
台山碉楼,当然也包括更有名的开平的碉楼,其基本结构,是来源于,早期,用于抵御土匪,具防护功能的塔式建筑, 而真正让它声名鹊起的,让人津津乐道的则是:碉楼的主人是欧美华侨;所建设资金,来源于,华侨在外打工收入;碉楼的设计,引入了大量的欧美元素,让其精美如画,同时这样的碉楼,还有了居住功能;建碉楼的一些重要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玻璃,等也是来自于国外的进口,这一切,让台山碉楼的前世,变得富贵和显赫了,并赋予了,它一个高大上的形象,赋予了它,讲故事的资本。 兴建碉楼最兴旺的的的时期,是二十世纪初,清未和民国初期,兴建碉楼,是华侨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最有力证明,碉楼和碉楼的主人,披着光宗耀祖的荣光,在众人羡慕的眼光里,出出入入,赚足了面子,博足了眼球。 不过,在台山,华丽如碉楼豪宅,以及如此风光,众人仰慕的生活,也没有将主人从遥远的美加,吸引回来和留下; 碉楼的主人终究是没有回来长住,终究也没经常回来住,甚至包括,碉楼主人的后代,亲人,亲戚也没有在这里住,他们一个个,一并都前仆后继的走向了国外; 最后在长长的岁月里,主人将美丽的碉楼,孤零零的遗弃在这原野里,任其风雨飘摇近百年,就此,意外的验证了碉楼,最初设计之合理,施工质量之好,因而成就了碉楼今生,沐风沥雨数十年,却屹立不倒之美。 曾经风光的日子,曾经的荣光,曾经显赫的前世,则被紧锁在这原野上的豪宅里,在长长的岁月中发酵,终致于,酿出了一杯叫历史沉淀的美酒,芳香迷人,氤氲今日之时光; 而其华美的欧美风格的身姿外貌结构细节,已溶化在这片美丽的田野之中,它带来了了乡村如此多姣,引无数游人竞观赏的盛景; 因此,碉楼的今生,它已变成了侨乡文化的载体。现正在演绎和过着一段,新的风风光光的日子,成了新时代的宠儿。 这对于,被主人遗弃了的碉楼的今生,有此结局,亦算是一种园满吧,美哉美哉!
一)浮月村四周,那一片片绿油油的,是希望碉田野
p2
p3 进村的路,从稻田中以弧形穿过,远处,与眼对接的就是绿色环绕中的几座碉楼
p4 从村头往外看,几座碉楼,耸立在田野之中,与村里青砖汉瓦平房,从地理是分开的,碉楼,按现在的说法是,它就是曾经的浮月村的豪宅,自然碉楼的主人,也就是按现在说法,也肯定是属于所谓土豪系列了。
p5
p6
p7 在村里,往村四面,照过去,都是肥沃的农田上,生长出来的绿色的水稻,它是希望,它是丰收,它是绿色的盛宴,
二)耸立在绿色丛中的,那一栋栋碉楼,精美如画,醇厚如酒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三)晚上,摄影大师,徐兴老师,举办了摄影后期制作的讲座(以下这两张图片,由台山摄影学会人员所拍)
p34
p35
(注:2015年6月13日,清晨,随徐兴老师,及一众摄影大师,驱车,到斗山浮月村,拍摄浮月洋楼;今次得大师指导,兼遇上阳光灿烂,故所拍碉楼,特别漂亮,感觉不错,感谢这样的好时光,这样的好拍摄,这样的好同伴同游,以此博文珍藏这样的好记忆。谢谢!) (本文原文发布在新浪博客上)
[ 此帖被土不致远在2016-01-15 19:2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