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7阅读
  • 2回复

砚边絮语——我的试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2-03
过去在网上看见别人将买回来的墨条左试右试,既有些羡慕也觉无聊。1997年,我也买了一堆八十年代后期的屯胡与上庄老胡,并磨掉三斤左右,除留于几根较大的及送书友外,全出掉了。数年前,又买了几斤墨,用了少许,又留下几根体积大的,余下的又出了。只是我从未学别人那样分浓淡去试墨,仅是习字。
最近又买了不少墨条,也重新参考了一些关于墨的资料,虽然也磨掉半斤了,但仍未去细致试墨。因为试墨涉及砚的材质、水质、磨墨习惯、纸质、天气等,太过琐碎了。
我常用的是50块钱左右的歙砚,觉得下墨还可以。至于发墨,网上不少人称端砚中的老坑怎么好怎么好,我觉得多属言过其实,砚质细嫩一点,表面光滑一点,磨时轻一点,水质适合,下墨虽慢一些,发墨肯定不错。相对而言,发墨是指磨出来后的墨的微粒在水中进一步分解,也就是说,水质在其中的作用甚至高出砚质,这就没必要强调那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老坑了。
练习的量远远大于所谓创作,除废报纸外,机制毛边纸也不贵,数元一刀,每次都买上数十刀,写完再买;至于所谓创作,用中低端宣纸即可——我是普通爱好者,我是写字而不是印钞票。亦因如此,我拿自来水来磨墨,而所买的墨条虽以二三十年前的为主,但其中除个别超过30元/两外,余者约10元/两(比买红星或一得阁墨汁还要便宜)。说到底,写字的用墨没那么讲究,那些超过30元/两的,主要是好奇心作怪而已。
在磨墨过程中,我对墨条好坏的定义很简单:胶要轻(这不成问题,大都有二三十年了),无沙或少沙,下墨要快(相对同一块砚而言)。至于墨色浓度,除非是中高档宣纸,一般还真不必讲究。
今晚还是那个砚,还是自来水,还是机制毛边纸和5元1支的加健中白云,墨用的是卖家所说的油烟仿古墨,下墨快,偶有微沙,跟自己其它墨比起来,给个中评。临的是《元煒墓志》,以轻松为主调书写。
这就是我的试墨。
2019.2.3
4条评分贡献值+1银元+3金钱+5经验值+1
勤能补拙 银元 +3 优秀文章,支持!祝新年快乐! 2019-02-03
勤能补拙 贡献值 +1 优秀文章,支持!祝新年快乐! 2019-02-03
勤能补拙 经验值 +1 优秀文章,支持!祝新年快乐! 2019-02-03
勤能补拙 金钱 +5 优秀文章,支持!祝新年快乐! 2019-02-03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老友火丙

发帖
9393
金钱
600052
经验值
85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2-03
离线勤能补拙

发帖
39388
金钱
119
经验值
519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2-03
优秀文章,支持!祝新年快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