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海上大熊猫
中华白海豚是水栖哺乳动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白海豚属。 中华白海豚体长约220-250厘米,体重约250-235千克。身体浑圆,呈现优美的流线型体态。眼睛乌黑发亮,上、下颌的每侧都有32一36枚圆锥形的牙齿,齿列稀疏。吻部狭、尖而长,长度不到体长的十分之一。喙与额部之间被一道"V"形沟明显地隔开。脊椎骨相对较少,椎体较长。鳍肢上具有5指。全身都呈象牙色或乳白色,背部散布有许多细小的灰黑色斑点,有的腹部略带粉红色,短小的背鳍、细而圆的胸鳍和匀称的三角形尾鳍都是近似淡红色的棕灰色。
中华白海豚也是中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和淡水的白鳍豚、陆上的大熊猫、华南虎等都属同一保护级别。因而,人们称它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由于中华白海豚多生活在海洋近岸河口区,随着国家经济开发的进行,人类活动更加频繁,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世界自然保护同盟鲸类专家组主席Dr.S.Leatherwood称:“中华白海豚等海兽的濒危程度和保育难度不亚于大熊猫。” 中华白海豚以前在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都有分布,六十年代在厦门港随时可见,水产研究单位曾考虑作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1961年1-7月间,即在厦门西海域东渡、员当港等处捕捉了34只。八十年代后,由于围垦或淤积,这一区域已没有白海豚存在了。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时把中华白海豚选定为香港回归祖国吉祥物。而且,中华白海豚的名字被冠以神圣的“中华”二字。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中华白海豚这一物种在社会人群心理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假如物种灭绝,将会造成中国民众的心理创伤。可见,保护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因为物种本身的珍稀濒危性和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其实,对于台山的渔民而言,见到中华白海豚并非什么稀奇事,他们在海上作业中常会遇到调皮的白海豚追着渔船。
2004年10月,广东省人大和政协自然保护区考察团对台山中华白海豚市级保护区进行了视察,对保护区内中华白海豚的丰富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该年底,该保护区列入升格为省级保护区的工作计划,与此同时,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和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大襟岛设立了中华白海豚的野外观察站,开展台山海域中华白海豚的调查。
台山海区的白海豚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各个年龄段的个体都有,这在全国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打造省级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有着三大价值:
——科学价值。拟建的江门市台山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距离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100多公里,是距离珠江口种群最近的一个聚集种群。通过建立保护区,在这两个相邻种群中,研究它们的种群扩散、种群遗传交流、种群生存力等才成为可能。
——资源保护价值。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我国保护中华白海豚中的地位和价值极为重要,但目前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种群正承受越来越大的环境威胁,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如果通过在距离珠江口100多公里的江门台山海域建立另一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对于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是一个重要的种群和遗传的补充源,对于极为珍稀的濒危的野生动物物种采取这种“备份异地保存”的保护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和经济价值。江门市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与海洋大市的地位不相称。
这个周末,我跟着铜鼓的渔民在赤溪海域近距离观察白海豚,感觉特别兴奋。
在海里畅游



与渔民和谐相处

[此帖子已被 光之谷 在 2008-3-31 15:25:4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光之谷 在 2008-4-1 8:58:44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