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到钓位钓了段时间,无鱼上钩或开始有鱼而后来没鱼吃饵时应怎样应对,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有时并不是每个钓位都有鱼但如果钓位水情理想的话(特别是旁边的钓位都有鱼上钩),那我们就要找其他的原因!
1.要先改变当前的钓组,一般情况下可能由于钓组太笨重而使后面进食的鱼产生戒心(越往后进食的鱼一般吃饵越小心越有经验)。
2.钓棚不适合后来水情的变化(如涨潮或退潮后产生的影响)。
针对上面1所述,一般做法是把大号波换成小号波,或者把小波钓组的脚线夹铅全部上移到主线转环附近,令主线下水稳定后,钓饵会带着脚线再往下沉从而使饵在水中变得很自然,搜索面也变得更寛,鱼吃饵也更加利落。但有时这样做之后仍会出现信号反应迟钝的问题,那时因为把脚线铅全部的重量都移到了主线转环附近时,由于那位置的铅实在太重,在有流的冲击下钓组会形成一个折角,当鱼吃饵时浮标显示出来的信号会变得模糊,不能对应饵做出及时反应,很多时候就会出现跑鱼或断线。这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把铅的重量换成相等浮力的“水中”,因“水中"的水阻较大,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折角,但这样不要忘记把钓棚设得深些,因同等距离斜线总会比直线长,钓组由于"水中"作用也会比原来变得倾斜。
如果这样解决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在这基础上把钓组调的更灵敏些,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水中”下面十公分左右加上一粒5号的夹铅,令浮波没入水表面,这是如有一点小的吃饵动作,你都能通过浮标反应出来(小鱼闹饵或对象鱼吃饵甚至鱼饵摩擦到石头都很清楚)。
有一次浮波信号不好时,采用这种方法连上几条可入箱的鱼,那次基本上是浮波一动,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这调漂法不适合大涌或大流钓。
还有一种方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流急时我们在钓组上方60公分左右夹粒2B左右的铅(当然主线上面也应减去2B),利用这粒铅贴底而行,这样因流的作用,钓饵还是会走在铅的前面,照样也会中鱼(虽然钓饵并不那么自然,但也值得一试),如果不喜欢麻烦,可直接把钓棚增加一米左右深度,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钓鱼本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我们要在和鱼较量中体会那种过程的乐趣,当我们不是仅为获鱼而去钓鱼时,那么我们会更多去尝试新的东西新的钓法,这样才能进步的更快,钓的更开心!
以上是我的一点愚见,水平有限,如有不对之处,希望大家给与指教,谢谢!
大家注意:未成年少女不能吃,未成年小鱼也不能吃,不能拿啊。哈哈……


[此帖子已被 空穴来风 在 2008-5-6 19:33:2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空穴来风 在 2008-5-7 3:17:1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空穴来风 在 2008-5-7 3:24:0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空穴来风 在 2008-5-7 4:04:50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