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类无出处,无考证的转载文章,有时真的好象天要塌下来。因为大多数都是很片面从一些表象入手,似是而非的引伸开去,耸人听闻。
如一个印度工程师的说法能代表什么?印度就街道清洁美观,人手一书?人们上街时作其他事,不一定就是其他时间不读书。如“大革命”时,人手一书,天天读,时时读,也不就是有文化的表现。
北美大地到处都是被人称为“垃圾食品”的快餐店而且很好生意,不等于人们健康水平日益低下,出不了奥运冠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蕴决定她的命运和未来,回顾历史,不少国家挺过各种天灾人祸持续发展,各个时期的表征,不管繁盛或衰败,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能够维系于深沉文化传统,自我反思更新,脱骨换胎,持续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才能不断传承换代。中国三千年的历史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我们关心下一代的成长,首先要做到的,是问自己多频繁上图书馆,有多大的兴趣接触新事物,独立思考,学习新东西,以身作则教育子女和下一代。国内一些有识人士在坚持提倡“国学”育人,那也是一个可贵的努力。这种从自身做起,从周围做起的一步一脚印的做法,才是值得提倡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