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163阅读
  • 172回复

你为什么喜欢用“红卫中学”而不用“台山侨中”的校名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祝员外
发帖
19
金钱
19
经验值
19
只看该作者 120楼 发表于: 2006-05-25

钟兄忧村忧民,员外支持.

四眼弟血气方刚,不知世道艰险.

萝卜有靠山,当然无所畏惧.

玫瑰花还是先问问四哥,才表支持.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121楼 发表于: 2006-05-25
员外大人,顾名思义萝卜长在土里,靠山就是大地~
离线祝员外
发帖
19
金钱
19
经验值
19
只看该作者 122楼 发表于: 2006-05-25
引用
原文由 祝员外 发表于 2006-5-25 16:20:18 :

钟兄忧村忧民,员外支持.

四眼弟血气方刚,不知世道艰险.

萝卜有靠山,当然无所畏惧.

玫瑰花还是先问问四哥,才表支持.


往事未必如烟,员外所言如有得罪,望能谅解.

[此帖子已被 祝员外 在 2006-5-25 16:41:04 编辑过]


发帖
3216
金钱
418
经验值
2567
只看该作者 123楼 发表于: 2006-05-25
哥,围村的工纠尧要找你谈话了,赶快出走吧!
离线老同学
发帖
125
金钱
183
经验值
186
只看该作者 124楼 发表于: 2006-05-26
引用:

原文由 四眼光头佬 发表于 2006-5-7 1:45:36 :

初中毕业升高一时,红卫中学发生震惊全省的悲惨事件:“六女蒙难”!

大概是在1975年署假期间吧(具体时间78届的同学最清楚),由于天大旱,同学们要积极进行抗旱,也就要经常性地到铁燕水库担水淋甘蔗花生等农作物,在水库边打水时,有位初二的女同学

[此帖子已被 四眼光头佬 在 2006-5-8 23:57:36 编辑过]

"摆事實,讲道理",沒有事實依據,一切就沒意義,更毋談道理了。

  1. 願與四眼哥哥再論"事實":   照哥哥在貼子所言,事發時,同學們在打水淋甘蔗(即在勞動中),那麼應是因"工"殉"職"了。請問哥哥,這是事實的眞相嗎?答案是:非也!正是谬之毫厘,誤之千里。以上貼子是在作故事作文章嗎?

      2.   恭請哥哥可否就"事件"的始末、善後處理(及夲欄115贴)等事實作充分的調查,將结果逐一客觀地在此               公告,讓全體同學、网友能有詳實的了解。不然,就有哗眾取宠或造謠惑眾之嫌了。

       3.   其實,"红衛中學"或"台山僑中"祇是名字不同,却是同一所中學,在不同時期為社會默默耕耘、作育英   

            オ罢了,這是不争的事實。請不要再為某一目的而继續臆造事實, 請尊重事實,尊重歷史。得罪了,黄同   

             學。                                

离线钟跃民
发帖
1151
金钱
18
经验值
1168
只看该作者 125楼 发表于: 2006-05-26
引用
原文由 四眼光头佬 发表于 2006-5-25 19:36:44 :
哥,围村的工纠尧要找你谈话了,赶快出走吧!

四眼光頭佬,你還嫩,很多事都系人云你亦云.你都唔去了解下躍民個底細.某几十年來又怕過誰呀?     學校名系歷史問題.但嚷著平反某事件,大肆鼓動村民"大橫額標語""示威請愿"又算唔算帶有政冶色彩?

    


发帖
3216
金钱
418
经验值
2567
只看该作者 126楼 发表于: 2006-05-27

老同学,你好!
    我想更清晰地明白你的意思,容许我作出下面剖析:
    1、我未能准确地判断你是否认为红卫中学有或没有发生过“六女蒙难”事件,如果你认为有,就不可能说我在“作故事作文章”。如果你认为没有,就不存在着我的报道失实,“谬之毫厘,誤之千里”的前提条件。但你两个方面都说到了,所以,我未能准确地判断你的意思,按你的回贴的意思,我理解应为:你也是认为红卫中学确实发生过“六女蒙难”事件的,但是我的报道是失实的!
    2、你建议我就“事件”的始末、善後處理(及夲欄115贴)等事實作充分的調查,將结果逐一客觀地在此公告,讓全體同學、网友能有詳實的了解。不然,就有哗眾取宠或造謠惑眾之嫌了。也即是说,你确实认为红卫中学是曾发生过“六女蒙难”事件,只不过是由于我的失实披露,将意外的事件说成是因"工"殉"職"。
    3、“同一所中學,在不同時期為社會默默耕耘、作育英才罢了,這是不争的事實。不要再為某一目的而继續臆造事實, 請尊重事實,尊重歷史。”是指责我的动机背后是有着某一“目的”的。
    老同学,我以上的剖析整理没有违背你原意吧,如果与你的意思相背,请你再复贴后讨论,如果没有则进行以下的讨论。
    未作正式回复之前,我想问一问,老同学是不是红卫中学的学生,如果不是,那你对事件只能从本贴的字里行间来了解,这样的话,我先向你道歉,由于在本贴中,我的第16贴有头无尾,令你费解,对不起,是我的过错;如果你是红卫中学的学生,是不是75届至78届其中之一的同学?如果不是,就有可能对“六女蒙难”事件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记忆,就算知道有其事,但是可能了解得未够详细;如果是,欢迎你对我下面的回复作出更正。如果以上都不是,可否请问你是否现在在“台山侨中”工作,为何要问你是否在“台山侨中”工作的原因是想回应就关于[某一“目的”]的,但我相信你不是在“台山侨中”工作!因为你的回贴是繁体中文,而且该繁体中文系统的版本在大陆是不通用的,个别的字是不能进行正常的繁简体转换,如“夲欄”的夲字,因此,我更相信你是在海外,但未知是不是红卫中学毕业的(本文不讨论台山侨中毕业的学生,因为此事件在学校恢复台山侨中校名后就没有被提过,所以在恢复台山侨中校名后毕业的学生全然不知此事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们出于对母校的维护发出就算是“得罪”的言词,我绝不介意)。

(未完待续)

离线红袖添香

发帖
48
金钱
53
经验值
52
只看该作者 127楼 发表于: 2006-05-28

各位的讨论很好,让大家可更进一步了解红卫中学的历史,一两个人的语言评说是无法改变历史事实的.

老同学,看你和四眼光头佬的语言对立,真像是侨中的耳目似的.


发帖
3216
金钱
418
经验值
2567
只看该作者 128楼 发表于: 2006-05-28

奉老同学命,我仅如下回复:
         我在第16贴的原贴中提到“大概是在1975年署假期间吧(具体时间78届的同学最清楚)”,为免再“臆造事實”,我再向红卫中学78届的同学了解情况,
        事件的始未是:1975年7月5日(星期六),已在铁燕农场驻场劳动学习一周的初一5班、初一6班两个班的同学,按照农场的安排,中午饭后,初一6班的同学回城轮休,初一5班的同学留驻,待初一6班的同学回场后再回城轮休。
        留驻的初一5班的同学晚饭后,正常地到水库去洗澡(天气当时很炎热),一般是男同学下水洗澡,女同学用水桶到水库边打水提到冲凉房轮候洗澡。
        女同学们在邝素玲老师的带领下,到水库边来打水了,惨剧也就在这时发生,一位女同学在打水时,因水库边的黄泥土太滑,不慎滑掉到水里去了!说时迟那时快,在旁一同打水的女同学都惊呼救人,一位同学并伸手去拉掉下水的那位同学,其他女同学赶快再拉这位去施救的同学,但,因水库边的黄泥已湿了水都很滑,结果,在先伸手施救的女同学在拉住掉水的同学后,站立不稳,又滑掉下水了,更惨的是随后拉住这位同学的其余4位女同学和邝素玲老师也因站立不稳,连扯带拖,也都滑掉下水去,这时掉下水共有7位同学和老师了,其余女同学惊惶失措,也不敢再伸手去,而且,掉下水的七人都不会游水!迅速沉入水中,也不可能伸手去了,谭胜利级组长是男老师,一般情况下不会到女性打水区去的,听到女同学们的惊呼,知出事了,马上赶到现场,只见这时水中仅一位女同学半浮半沉,马上用竹竿伸到该同学前面,把这位同学拉了上来,但其余6位同学和老师却都沉入水中不见踪影,谭胜利老师不会游水,不敢冒冒然跳入水底救人,其他男同学赶到后,即跳下水去摸索救人,但此时天时已黑,几次摸索都未能摸到沉下水中的6位同学和老师,这个打水的位置是一个象码头一样的地形,是以前开挖水库挖泥方的泥口,边沿有4-5米的落差,具体大概为边长6米,深4-5米,男同学下水摸索是在掉入水中的附近区域,但沉入水中的6位同学和老师是互相紧抱挣离了该区域以外的位置,但当时的危急的情形下是不清楚这些情况的,于是谭胜利老师当即决定,未放弃继续由熟悉水性的同学下水摸索,同时立即派两位强壮有力的男同学以最快的速度骑单车飞快地奔到距铁燕农场最近的附城公社安步大队的大队部去打电话,向学校和上级报告情况。
        学校和上级及县革委知道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专业人员下水,将落水的6位同学和老师打涝上来,原来,第1位掉入水中的同学在水底的一处,而另外的4位同学和邝素玲老师在水底的另一处,而且这5人是紧紧的互抱一团的。全部落水的同学和老师都不熟水性,在水下又没有吃水,都是窒息而死的,如果她们吃水(即不闭气而吸入水),就有可能是半浮半沉的状态,被救的可能性就大一些,也如果她们不是紧紧地抱作一团,也有可能是半浮半沉状态,而且各人在水中挣扎的情况不同,有可能会挣扎地半浮上水,被岸上的人发现的可能也大一些,如果吃水后遇溺时间不太长,救上岸后压出腹中的水再挤压心脏进行人工呼吸也有救生的可能,可惜的是,在水中遇溺,她们是本能地抓住任何东西都不放手啊,又闭气不吸入水,结果都因窒息而死,痛失了被救生的可能了。

        这就是我了解到的事件的始未,如有错误,请老同学更正批评。
     
(未完待续)

离线玫瑰花

发帖
12133
金钱
120422
经验值
50748
只看该作者 129楼 发表于: 2006-05-29
四眼光头佬说的"六女事件"跟我们读书时说的情况基本一样.
离线荧火虫
发帖
249
金钱
257
经验值
257
只看该作者 130楼 发表于: 2006-05-29

各位好!荧火虫也上来凑热闹.很喜欢"红袖添香"的名字,爷爷常念唐诗,其中就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您好,红姐姐(妹妹).

四眼叔叔好,我姐也和我讲过红卫中学,事实和你讲的出入不大.我化了一段时间细心拜读了你的贴,有许多动人故事,但可惜我和姐都不明白,你到底想证明什么.论据论证都有了,你的论点是什么,你想立什么论呢.不信你自已回头读一读,恕荧火虫才疏学浅,谢谢!

离线小花猪
发帖
18
金钱
18
经验值
18
只看该作者 131楼 发表于: 2006-05-29
荧火虫小妹妹: 没见你几天,好想你哟.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这都是大人的事呀,我们以后跟老鸡伯伯去通济河玩水时注意安全就是了.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132楼 发表于: 2006-05-29
 哈哈哈哈.......... 有多了一只入笼的 。 居士总是以 --- -- 腰间别着两只死老鼠,冒充打猎人 ,在围村招摇撞骗。想不到随手扔了一块烂蕉皮都会有收获 :
 
引用
原文由 白晕居士 发表于 2006-5-20 15:29:46 :
 原来有句  成语   是  听人摆布 。 这是 成语 , 不是 词语。


原來是不學無術,什么“听人擺布”是成語,慳D啦,當心笑甩阿叔隻大牙!
----------------------------
是成语, 是词语, 在网络上查找极为容易。 这就是查找成语的网址   http://www.kingsnet.biz/asp/chengyu/  这网址早在 4月26日, 居士就在围村贴出来了。 有了这个可以查找, 证实的网址, 还是指鹿为马, 分明是 扔烂蕉皮 。阿居士  以冒充打猎人为乐, 当然也就有以  入笼为傲, 入笼为荣者。
 下面的这一段 短片 , 也是一场颇为精彩的撩癫狗游戏, 观看完毕之后, 会有一种曾似相识的感觉: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joke&MsgID=165798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133楼 发表于: 2006-05-29
 青蛙跳井(阱)的内容极为丰富。

发帖
3216
金钱
418
经验值
2567
只看该作者 134楼 发表于: 2006-05-29
词 目听人穿鼻
发 音tīng rén chuān bí
释 义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出 处《南史·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白晕居士,我按你说网址查询,键入“听”字,出现了一大堆有“听”字的成语,但没有“听人摆布”这句成语,键入“听人”两个字后,仅出现“听人穿鼻”这句成语,再双击这句成语,出现上述解释。

白晕居士,错就错了,要勇于承认,如死不认错,反取相反效果,知耻近乎勇啊!

 

[此帖子已被 四眼光头佬 在 2006-5-29 2:50:46 编辑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