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719阅读
  • 195回复

玩玩《五言绝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35楼 发表于: 2015-09-08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赋》发表后,一些朋友发来短讯,对《虽胜犹惕》定性为《律绝》表示质疑,也和冬子君展开了讨论。〔详见http://www.75one.cn/columns.php?action=columns《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赋》 〕
       《虽胜犹惕》是用“律绝拗救”的手法写的。
                                
               八年抗战歌,大庆毋缷戈。
               夺我钓鱼岛,岂能容恶魔。
                    
        第一句: 八年抗战歌(仄平仄仄平) ,“八”是“入”声字,古人作诗常将“入”声字平仄混用,这一句的“八”字是以仄代平用。依据是:两鬓入秋浦〔仄仄仄平仄〕, 一朝飒已衰〔仄平仄仄平〕。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四首。注:“一”和“入”是入声字,以仄代平用。
        第二句: 大庆毋缷戈(仄仄平仄平)” ,是本句孤平自救,乃 “仄仄仄平平” 的另一固定格式。“仄仄平仄平”句是依据是:李白《劳劳亭》春风知别苦〔平平平仄仄〕,不遣杨柳青〔仄仄平仄平〕。冬子在17和18楼引用了现代著名诗人汪时健先生《笑天斋诗话:关于“平平仄仄平仄平”是否出律?》文章阐述。
        第三句: 夺我钓鱼岛(仄仄仄平仄)” 第3字原格是“平”声字,这里却用了“仄”声字,造成了孤平,第3字“钓”字拗了。拯救办法是在对句 “岂能容恶魔”的第3字,用(容)“平”声字救拗。
离线鲁非

发帖
1326
金钱
304316
经验值
75
只看该作者 136楼 发表于: 2015-09-08
   哈哈!! 仁兄建了个<<五言绝句>>诗台,本是两位诗词界俊杰充分表演的地方.仁兄略施小计,把个小冬子也拉上台, 让他也脱不了身.小冬子自不是写诗的料子,靠"估喳"和"博曚" ,居然让仁兄一下子开了窍. 由对律诗的拗救不甚了解到现在能利用"四声"来分析诗句,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的飞跃.
         " 孤平拗救"始作俑者,是清人王士祯, 再经后人推演,发展成律体诗创作的定律.而"仄平仄仄平"在王力老夫子论述下,成为五言律体诗避之还来不及的大忌. 而仁兄却以"入声字可代平"之说, 摩仿<<秋浦诗>>,扯李白的大旗,居然也能以"仄平仄仄平"作律诗,真叫鲁柴叹服!  
          李白的<<秋浦诗>>,有10句,8句,和6句的, 大都是五言绝句, 我错略读过,不全是合律的律绝, 因此我们也不能因为"入声字可代平"而断定那是一首律绝,而去摩仿它.何况李白的<<秋浦诗>>中也 有类似的诗,相应的地方没有用"入声字", 这说明仁兄这种摩仿没有必要,更不要提倡.
                                                   <<秋浦诗 >>其八 ___李白
                                             秋浦千重岭,车岭最奇  (水不是入声字)
                                  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离线梅裔庆

发帖
1082
金钱
325073
经验值
368
只看该作者 137楼 发表于: 2015-09-08
回 仁兄. 的帖子
仁兄.:
                       依韵和裔庆兄
               酬诗结缘二首
              
                 骚坛崇李杜,鄙下礼陶渊。
.......

      步仁兄《造詣深》
詩壇多墨士,造詣博深淵。
四海赞豪杰,追隨受敬怜。

     和詩仁兄《深缘》
泓海望無邊,忠情遠直連。
五洲寻騷友,律韻结深缘。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38楼 发表于: 2015-09-09
回 鲁非 的帖子
鲁非:
           李白的<<秋浦诗>>,有10句,8句,和6句的, 大都是五言绝句, 我错略读过,不全是合律的律绝, 因此我们也不能因为"入声字可代平"而断定那是一首律绝,而去摩仿它.何况李白的<<秋浦诗>>中也 有类似的诗,相应的地方没有用"入声字", 这说明仁兄这种摩仿没有必要,更不要提倡.
                                     <<秋浦诗 >>其八 ___李白
                              秋浦千重岭,车岭最奇  (水不是入声字)
                     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

        估计清人王士祯也是根据唐诗共同特点的总结, 才作出" 孤平拗救"的论断。既然我们今天要学习写作律诗,就不能放异对唐诗的探考、研讨和临摩,而象耕牛一样任由林夫子、王夫子牽着鼻子走。
       糖份对人体养肝是不可缺少的营养,他王力有糖尿病,对蔗糖当然是避之还来不及的大忌!我和你鲁夫子没有糖尿病,怎么就不敢吃蔗糖?
       李夫子的《秋浦诗 》其八
,其本格应该是: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特别指出的是第三句 “天倾欲堕石” 第三字“欲”,正好又是个入声字。
        “秋”、“” 可否有相互拗救的商量余地呢?能否给它为第六种拗救名份?
离线鲁非

发帖
1326
金钱
304316
经验值
75
只看该作者 139楼 发表于: 2015-09-09

  Re仁兄(138楼)

  仁兄指岀: [[李夫子的《秋浦诗 》其八,其本格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秋”、“水” 可否有相互拗救的商量余地呢?能否给它为第六种拗救名份?]]  
                      我猜他意思是出句第一个字本"仄"用了"平", 对句则第一个字本"平"用"仄"去救出句,这样
           (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正好乎合拗救的规则了.但别忘了,我们一般说的对句拗救,是出
                       句拗了,对句去救,施救后的对句不能自己又成为拗句. 一般拗救有如下几 种:                                          
                       (A)单拗,也叫本句自救: (平平仄平仄)
                       (B)双拗: 出句(平仄仄仄仄)或(仄仄仄仄仄), 或(仄仄平仄仄)对句用(平平平仄平)
                       (C)孤平拗救: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也称小拗,有学者称可救可不救.
                       (D)下三仄:     (平平仄仄仄)可不救.
                       (E)条件特殊句: (仄仄平仄平). 第二个字应是入声字,可不救(至今诗词界尚末形成共
                            识)  
                          楼主的本楼是7月30日落成的.可以说,一个月之前,在这里活动的所有人对律诗的拗救
                 不能说是好熟识的了,我自已也曾作过错误的演译.  可以说我们是一起探讨,共同进步的.
                 楼主是同学网上一位律体诗多产的作者之一,有了拗救的基础, 就能更加扩阔律诗创
                  作路子,丰富了律诗的表达能力,祈待有更优秀作品的岀现.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40楼 发表于: 2015-09-10
回 鲁非 的帖子
鲁非:
  Re仁兄(138楼)
      (A)单拗,也叫本句自救: (平平仄平仄)
      (B)双拗:出句(平仄仄仄仄)或(仄仄仄仄仄), 或(仄仄平仄仄)对句用(平平平仄平)
      (C)孤平拗救: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也称小拗,有学者称可救可不救.
      (D)下三仄:    (平平仄仄仄)可不救.
      (E)条件特殊句:(仄仄平仄平). 第二个字应是入声字,可不救(至今诗词界尚末形成共识)  
.......

       “(E)条件特殊句: (仄仄平仄平). 第二个字应是入声字,可不救(至今诗词界尚末形成共识) ”红色字这句话可以删除吗?
       著名中国语言学家王力前辈可能发觉到“仄庂平仄平”用现代音符唱诗不是那么流畅,对出句“平平仄平仄”拗救以及“仄庂平仄平”本句自救或不救缄口不言,采取了消极回避的态度。他的消极回避态度显然是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支持。我猜测他注意到唐人写诗常用“仄庂平仄平”句型而不救,但用在现代音符唱诗又不是那么流畅,作为资深的中国语言学家既不能推翻前人的格律遗产,又不可自打咀巴,消极回避是他最明智选择。
       台湾现代著名诗人林正三先生则提出:(仄仄平仄平)作为 别成一种之音节,上二字必当用入声,此关于音节之至理, 学者不可不知也林正三先生只注意到古人的律诗常将“入”声字平仄混用,但他忽略了古人的律诗将“入”声字当作平声,那就是平声格;将“入”声字当作仄声,那就是仄声格,决不能一格两声。如:“春风知别苦平平平仄仄,不杨柳仄仄平仄”。“觉”是入声字,将觉”变成平声字使用,其格式是这样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它岂不失去了对和联?在李白律绝的 “仄仄平仄平”句第二字几乎全是上声和去声字,难于找到入声字。本人认为林正三先生此论断不可取纳。
       我们学写诗,目的是承传先人遗产。还是汪时健先生问得切题,“仄仄平仄平”句古人能用,为什么今人不能用?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41楼 发表于: 2015-09-10
回 鲁非 的帖子
鲁非:
         (C)孤平拗救: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也称小拗,有学者称可救可不救.
.......   

       本人浅见,仄仄仄平仄 句,若第3字是“入”声字,可以不救;若第3字是“上”声字或“去”声字,就一定要救了。
       平平平仄平 句非救不可。

离线冬子

发帖
1215
金钱
61503
经验值
48
只看该作者 142楼 发表于: 2015-09-10
     仁兄伯伯走得太远了!

           <<秋浦歌>>其四__李白 [[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    仄仄仄仄 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虽胜犹惕>>_____仁兄[[八年抗战歌,大庆毋缷戈。  夺我钓鱼岛,岂能容恶魔。]]
                                                      (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    
       一个月前, 仁兄对律诗的拗救还没有太多的了解.显然仁兄的出格"律诗"是摩仿李白的<<秋
    浦歌>>写出来的.
            李白的<<秋浦歌>>首联出句和对句都不是律句. 因此李白的诗
     是古绝而不是律绝. (仄仄平仄平)还被视为拗句,因此仁兄的<<虽胜犹惕>>也不可能是律绝.
                  (仄平仄仄平)犯孤平,对于律诗是大忌, 但却是古诗的宠儿.<<秋浦歌>>有14首绝句,
         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两首有(仄平仄仄平)的句子, 这也是最好的证明. 我认为仁兄伯伯还是
     不要过度的发挥,免得造成混乱为好.  



[ 此帖被冬子在2015-09-10 16:30重新编辑 ]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43楼 发表于: 2015-09-10
        转台湾著名诗人林正三先生《兼论古体诗之平仄》
              
        古体诗之有平仄之论,始于清人之【师友诗传录】,及王士祯之【渔洋诗话】。其后有赵执信之【声调谱】,翁方纲之【古诗平仄论】及【五、七言平仄举隅】,董文涣之【声调四谱图说】等,迭有论述。翁方纲于【古诗平仄论序】中云:「诗家为古诗无弗谐平仄者,无弗谐平仄则无所事论已,古诗平仄之有论也,自渔洋先生始」。昔刘大勤问于王渔洋云:「古诗虽异于律,然每句之间,亦必平仄均匀,读之始响亮,其用平仄之法,于无定式中,亦有定式否?」渔洋答曰:「毋论古、律、正体、拗体皆有其天然音节,所谓天籁也。唐、宋、元、明诸大家,无一字不谐,是无定式中有定式矣」。又云:「古诗乃于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
        有清一代之诗论家,自汉、魏、六朝以及唐人之作品中去探索分析,从而寻出一些规律,以为五,七古之平仄,总以每句之后三字为主,尤以五言之第三字及七言之第五字,最须重视。若句末之字为平声字,则五言之第三字或七言之第五字,皆以用平声字为宜。反之若句末为仄声字,则五言之第三字或七言之第五字,亦以用仄声字为原则。准此,则每句后三字之平仄谱式有四:「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押平声韵者,以「平平平」一式最常见,前人称之为「三平调」。此四式即为古体诗之声调。其与律诗之声调,可说迥然不同。此外另有几个原则,亦须        注意:
        一:押平韵之古诗,出句以用仄声字为原则。
        二:七古句中,如第四字为平声,则第六字宜用仄声。
        三:古绝大都以押仄韵为主,然间亦有押平韵者。
        四:不宜入律,如出句入律,则对句宜避免入律;对句入律,则出句宜避免入律。
        五:不怕犯孤平,盖孤平可避免入律。
        六:仄韵到底者,间用律句无妨,因用仄韵者,已非近体诗。
        七:换韵者亦非近体,杂用律句亦无碍。
        八:古诗中宜少用五平或七平之句,然五仄或七仄之句则较常见。盖五平或七平之句,在声调上缺少变化,而仄声中尚有上、去、入之分。如出句为五平,则对句宜用四仄或五仄以救之。如「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等是。
离线梅裔庆

发帖
1082
金钱
325073
经验值
368
只看该作者 144楼 发表于: 2015-09-10
            三 人 有 我 師

          同  研  意  不  移  ,
          共  奋  願  坚  持  。
          百  友  怀  情  義  ,
          三  人  有  我  師  。
离线冬子

发帖
1215
金钱
61503
经验值
48
只看该作者 145楼 发表于: 2015-09-11
        仁兄转了林的<<兼论古体诗之平仄>>,我好怀疑仁兄伯伯有没有读懂?  我们说律诗的格律, 讲拗救,只是"初级阶段",
而仁兄却钻进牛角尖里去,走不出来.林文明明说的是古诗, 仁兄却拿来为他自己的"出格律诗"作根据,难怪过去仁兄常常分不清那是律绝, 那又是古绝了.
        林正三先生的书没读过, 案头上倒有王力的<<古体诗律学>> 冬子刁顽,也读不大懂. 仁兄伯伯欲"百尺杆头,再进一步" ,是不是也好好读读这本书.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46楼 发表于: 2015-09-11
回 梅裔庆 的帖子
梅裔庆:
                  三 人 有 我 師
                                    
                同  研  意  不  移  ,
                共  奋  願  坚  持  。
                百  友  怀  情  義  ,
                三  人  有  我  師  。
.......

                             依韵古绝和裔庆兄
                         能者为师
                            
             情投莫转志。韧性须坚持。
             侠豪同结義。能者尊为師。
离线冬子

发帖
1215
金钱
61503
经验值
48
只看该作者 147楼 发表于: 2015-09-11

  仁兄曾写道: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十三首:“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第一句和第三句犯孤平。奇怪的是他又坚持<<秋浦歌>>14首绝句是律绝, 我们不妨看看是不是律绝?
          <<秋浦歌>>13  __李白  
        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仄仄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 此帖被冬子在2015-09-12 02:54重新编辑 ]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48楼 发表于: 2015-09-12
冬子.:
     仁兄曾写道: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十三首:“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第一句和第三句犯孤平。奇怪的是他又坚持<<秋浦歌>>14首绝句是律绝, 我们不妨看看是不是律绝?
          <<秋浦歌>>13  __李白  

        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仄仄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呵呵! 你小子又钻牛角尖了。
        我没有说过李白的《秋浦歌》第13首是律绝。
        李白的《秋浦歌》共17首,我认为《秋浦歌》第4首是律绝。除了作者本人充实说明之外,谁也不能武断,要允许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我在欣赏唐诗中,发现古人作诗可将''"声字平仄混用,因而认定《秋浦歌》第4首是律绝:
                                      
           两鬓秋浦 仄仄仄平仄〔本格是仄仄平仄〕,
           朝飒已衰 平仄仄平本格是平仄仄平〕。
           猿声催白发 平平平仄仄〔本格是平平仄仄〕,
           长短尽成丝 平仄仄平平〔本格是仄仄平平〕。
                                      
       注: 红色字可平可仄;  绿色字是''"声字作平声用,因而 ''"字和 ''" 字应为平声格
离线梅裔庆

发帖
1082
金钱
325073
经验值
368
只看该作者 149楼 发表于: 2015-09-13
回 仁兄. 的帖子
仁兄.:
                             依韵古绝和裔庆兄
                         能者为师
                            
             情投莫转志。韧性须坚持。
.......

           依韻仁兄《尊師》
                吟詩错自知,
                争論勿相持。
                律韻悠揚遠,
                深情怀念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