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2951阅读
  • 1080回复

正市街的阿哥阿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吴港

发帖
769
金钱
857
经验值
933
只看该作者 1035楼 发表于: 2008-06-28
谢谢方唐兄,自由兄对我的剪贴有兴趣,那文章只是简略的介绍台城,也不知道准确性有多少,下面是其连结,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
http://club.dayoo.com/read.dy?b=lhzq&t=44245&i=44245&p=2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1036楼 发表于: 2008-06-30

吴港:
谢谢方唐兄,自由兄对我的剪贴有兴趣,那文章只是简略的介绍台城,也不知道准确性有多少,下面是其连结,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

    吴港兄弟, 我也成多次的试过打开这个网页, 但总是没法打开, 很想了解一下过去的台城还有台城的来历, 我也知到当年的台城只是几条很破烂的街和房子而已, 后来自从流洋在外的华侨陆续的回来起建房子和归侨的进入经商, 你看台城所建的房子真的有各国的特色! 中西方的结合!  有着小广州之称的台城!

离线吴港

发帖
769
金钱
857
经验值
933
只看该作者 1037楼 发表于: 2008-07-01
可惜,版面已经关闭了。
离线CAN1348
发帖
7
金钱
7
经验值
7
只看该作者 1038楼 发表于: 2008-07-18

台城“小广州”期待重现辉煌

<div class=wr><div class=zhujiang><div class=zhujiang1></div><div class=jinghua>登录论坛登录 发表话题发表 我的帐户设置 站内短信短信 在线人数 在线人数 </div><div class=clear> </div></div></div><!-- 内容 -->

举报 链接 <!-- 短信 -->回复<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etObjectAttribute(document.getElementById('notice_44245'), 'href', document.getElementById('notice_44245').href+escape(document.getElementById('link_44245').href));//--></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headImg = 'headImg_44245';//--></script> <div>

    台城作为台山县城,建城已有500多年,20世纪初期,侨资的大量涌入使它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步入辉煌期,中西交融的建筑风格,繁荣一时的侨乡经济,使台城享有“小广州”美誉,实现了华侨富乡的梦想……旧城骑楼见证了往日繁华,韵味犹存的骑楼会见证另一段辉煌吗?
    台城原名宁城,其旧城范围由三部分组成,即旧县城、西门圩和西宁市,大体是由环城北大道、台东路、环城南路、通济路、西南路围成的中间区域,细看老城区地图,形状像是一颗花生。漫步台城旧城,犹如走进了建筑艺术的殿堂,每一条街就是一个建筑的博物馆,汇集了众多风格各异的骑楼,然而,随着风雨的洗刷,一些建筑物变得凋零破败。 
    台城旧城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和欧美风格的巧妙结合,在中国县城建设中别具一格。台西路步行街、通济路、革新路、桔园路等地的洋楼具有代表性,旧城内每条街道骑楼均千姿百态,露出万国风情,有的气势恢宏,有的轻巧飘逸,阳台有希腊、罗马、西班牙等国建筑风格,争妍斗艳;顶饰千变万化,有西方建筑中经常采用的山花装饰,有的呈三角形、长方形,有的呈圆孔型、曲线行,还有各种灰塑图案,十分精致。 
    台城的街道大多呈“丁”字形,取“人丁兴旺”之意,街道中的骑楼式建筑大都是三层,商铺一般为长23米、宽5米的骑楼,外建有约2.5米宽的走廊,让行人遮风避雨、防晒。在这些建筑中,许多都采取砖木结构或混合结构,楼房的屋顶是中国传统的硬山顶、砖墙瓦顶,房顶是瓦面金字顶,前方有女儿墙,加入柱式、拱券、山花、壁雕等建筑装饰手法,既保留中国建筑使用瓦面房冬暖夏凉的优点,又有欧美式美观大方的风格。因地制宜的台山旧城区摆脱了传统地方民居的形式脱颖而出,创造出新的建筑风格,因此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据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这样的建筑格局,是1924年至1929年完成的。这得益于孙中山特许台山实行地方自治、丰厚的侨汇和新宁铁路强大的运输力量。   
    台城的历史始于新宁县的设立,新宁县建于1499年,旧县城大体是今天环城北路、环城西路和环城南路所围成的一个三角之地,当时没有城墙,“取木为排栅为之”,城内只有居民四五十家,均是简陋的茅屋,直到1511年,因为新宁城已经破败不堪,城墙重修,用砖筑墙,城中仅有9条街道,即今天的城东路、县前路、中山路、正市街、青云路、东云路、南门路、草朗街、健康路。新宁筑城后,人口增多,市场繁荣,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设立西门圩(今通济路、光兴路、西岩路、南塘路、和平路、三台路一带)。到光绪年间,台山华侨越来越多,商业日渐发达,旧城、西门圩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经济需要,乃由华侨集资建立西宁市(由今天的南昌街、西荣街、中和街、北盛街、东华街构成,蕴含“昌盛荣华”之意),至此,台城城区规模雏形初现。 
    二十世纪初,台山每年的侨汇已经超过了1000万美元,到1937年达到了1.8亿美元,占了当年全国侨汇的三分之一,具有很强的消费力。新宁铁路通车后,台城变为侨乡的一个交通枢纽,外地的农副产品、日用百货、建筑材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台山,四乡云集,商业繁荣。
    为了适应侨乡经济的发展,台山县县长刘栽甫于1924年3月3日呈请孙中山特许台山试行地方自治,这样,台山县政府的权限大大高于全国各县,改造城区有了权力上和财政上的有力保证。刘栽甫委派工务局局长谭铁肩实行城区改造工程,拆城墙、辟马路、筑骑楼,在拆毁城墙的基础上设立新的街道: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以及环城北路,使旧城区与城外的西门圩、西宁市连成一片,而且还开辟了通济路、光兴路、南塘路以及北塘路等新马路。由于孙中山的授权,使台山县政府能强制推行拆城墙、扩马路、拆平房的建设计划。又由于侨汇丰厚,使各商户有充足的资金建筑美不胜收的楼房。更由于新宁铁路运力充足,大量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能迅速运入,台山城如期以全新的面貌面世。
    与此同时,著名华侨黄笏南在完成台山县立中学新校舍建设任务后,与国外华侨发起成立光兴公司,集资25万元,历时12年,将原来西门圩破旧的平房进行改建。当时,有华侨仿照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爱群大厦,在通济路建造了一个小型的“爱群大厦”。城区、西门圩改造后,城区新马路开阔平坦,布局合理,茶楼酒店、金铺银号、华洋杂货、油糖酒米等商铺林立,客商云集,台城成了当时国内闻名的消费城市,人称“小广州”。   

</div>作者附带的图片
离线CAN1348
发帖
7
金钱
7
经验值
7
只看该作者 1039楼 发表于: 2008-07-19

 

[此帖子已被 CAN1348 在 2008-8-20 13:21:07 编辑过]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1040楼 发表于: 2008-07-21
CAN1348:

台城“小广州”期待重现辉煌

<div class=wr><div class=zhujiang><div class=zhujiang1></div><div class=jinghua>登录论坛登录 发表话题发表 我的帐户设置 站内短信短信 在线人数 在线人数 </div><div class=clear> </div></div></div><!-- 内容 -->

举报 链接 <!-- 短信 -->回复<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etObjectAttribute(document.getElementById('notice_44245'), 'href', document.getElementById('notice_44245').href+escape(document.getElementById('link_44245').href));//--></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headImg = 'headImg_44245';//--></script> <div>

    台城作为台山县城,建城已有500多年,20世纪初期,侨资的大量涌入使它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步入辉煌期,中西交融的建筑风格,繁荣一时的侨乡经济,使台城享有“小广州”美誉,实现了华侨富乡的梦想……旧城骑楼见证了往日繁华,韵味犹存的骑楼会见证另一段辉煌吗?
    台城原名宁城,其旧城范围由三部分组成,即旧县城、西门圩和西宁市,大体是由环城北大道、台东路、环城南路、通济路、西南路围成的中间区域,细看老城区地图,形状像是一颗花生。漫步台城旧城,犹如走进了建筑艺术的殿堂,每一条街就是一个建筑的博物馆,汇集了众多风格各异的骑楼,然而,随着风雨的洗刷,一些建筑物变得凋零破败。 
    台城旧城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和欧美风格的巧妙结合,在中国县城建设中别具一格。台西路步行街、通济路、革新路、桔园路等地的洋楼具有代表性,旧城内每条街道骑楼均千姿百态,露出万国风情,有的气势恢宏,有的轻巧飘逸,阳台有希腊、罗马、西班牙等国建筑风格,争妍斗艳;顶饰千变万化,有西方建筑中经常采用的山花装饰,有的呈三角形、长方形,有的呈圆孔型、曲线行,还有各种灰塑图案,十分精致。 
    台城的街道大多呈“丁”字形,取“人丁兴旺”之意,街道中的骑楼式建筑大都是三层,商铺一般为长23米、宽5米的骑楼,外建有约2.5米宽的走廊,让行人遮风避雨、防晒。在这些建筑中,许多都采取砖木结构或混合结构,楼房的屋顶是中国传统的硬山顶、砖墙瓦顶,房顶是瓦面金字顶,前方有女儿墙,加入柱式、拱券、山花、壁雕等建筑装饰手法,既保留中国建筑使用瓦面房冬暖夏凉的优点,又有欧美式美观大方的风格。因地制宜的台山旧城区摆脱了传统地方民居的形式脱颖而出,创造出新的建筑风格,因此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据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这样的建筑格局,是1924年至1929年完成的。这得益于孙中山特许台山实行地方自治、丰厚的侨汇和新宁铁路强大的运输力量。   
    台城的历史始于新宁县的设立,新宁县建于1499年,旧县城大体是今天环城北路、环城西路和环城南路所围成的一个三角之地,当时没有城墙,“取木为排栅为之”,城内只有居民四五十家,均是简陋的茅屋,直到1511年,因为新宁城已经破败不堪,城墙重修,用砖筑墙,城中仅有9条街道,即今天的城东路、县前路、中山路、正市街、青云路、东云路、南门路、草朗街、健康路。新宁筑城后,人口增多,市场繁荣,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设立西门圩(今通济路、光兴路、西岩路、南塘路、和平路、三台路一带)。到光绪年间,台山华侨越来越多,商业日渐发达,旧城、西门圩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经济需要,乃由华侨集资建立西宁市(由今天的南昌街、西荣街、中和街、北盛街、东华街构成,蕴含“昌盛荣华”之意),至此,台城城区规模雏形初现。 
    二十世纪初,台山每年的侨汇已经超过了1000万美元,到1937年达到了1.8亿美元,占了当年全国侨汇的三分之一,具有很强的消费力。新宁铁路通车后,台城变为侨乡的一个交通枢纽,外地的农副产品、日用百货、建筑材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台山,四乡云集,商业繁荣。
    为了适应侨乡经济的发展,台山县县长刘栽甫于1924年3月3日呈请孙中山特许台山试行地方自治,这样,台山县政府的权限大大高于全国各县,改造城区有了权力上和财政上的有力保证。刘栽甫委派工务局局长谭铁肩实行城区改造工程,拆城墙、辟马路、筑骑楼,在拆毁城墙的基础上设立新的街道: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以及环城北路,使旧城区与城外的西门圩、西宁市连成一片,而且还开辟了通济路、光兴路、南塘路以及北塘路等新马路。由于孙中山的授权,使台山县政府能强制推行拆城墙、扩马路、拆平房的建设计划。又由于侨汇丰厚,使各商户有充足的资金建筑美不胜收的楼房。更由于新宁铁路运力充足,大量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能迅速运入,台山城如期以全新的面貌面世。
    与此同时,著名华侨黄笏南在完成台山县立中学新校舍建设任务后,与国外华侨发起成立光兴公司,集资25万元,历时12年,将原来西门圩破旧的平房进行改建。当时,有华侨仿照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爱群大厦,在通济路建造了一个小型的“爱群大厦”。城区、西门圩改造后,城区新马路开阔平坦,布局合理,茶楼酒店、金铺银号、华洋杂货、油糖酒米等商铺林立,客商云集,台城成了当时国内闻名的消费城市,人称“小广州”。   

</div>作者附带的图片

[/quot

   多谢你了!CAN1348, 给了我们古老台山的来由, 老实说我也曾去过好多的城市, 但想找到一个这么有建筑特色的完美城市真的没有, 台城的旧城区真的很有保留它的完整, 保留它的旧貌是很有必要的, 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一个古建筑城市!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1041楼 发表于: 2008-09-12
   正市街的各位街坊: 中秋节快乐!
离线方唐

发帖
902
金钱
1547
经验值
612
只看该作者 1042楼 发表于: 2008-09-14
衷心祝愿正市街的街坊们: 中秋节快乐!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1043楼 发表于: 2009-01-15
       新春将至, 在此我也为各位街坊送上美好的祝福! 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来: 身体健康! 心想事成! 读书的小街坊就__学业进步! 步步高升! 在工作的街坊就__工作顺利! 升官兼加人工! 再希忘明年世界和平! 经济稳定! 还有出入平安! 一帆风顺! 总之猪笼入水! 想穷样就有穷样啦!
离线平凡人

发帖
6665
金钱
13547
经验值
5267
只看该作者 1044楼 发表于: 2009-01-25

离线笑逐颜开

发帖
1863
金钱
17494
经验值
1238
只看该作者 1045楼 发表于: 2009-01-28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1046楼 发表于: 2009-01-28

  哎呀! 我们的平凡大哥过街来拜年了! 我们又怎能使佢空手而归呢?  笑逐颜开街坊, 快乃过来帮手整番担糍等平凡哥哥回村啦! 各位街坊, 自由大哥在这里向各位拱手拜年了! 祝各位街坊一年好过一年! 牛年大旺! 牛气冲天! 做声意的: 生意兴隆! 一本万利! 盘满钵满! 猪笼入水! 做工的: 工作顺利! 心想事成! 年年加薪! 家庭幸福! 老人家就: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仔女孝顺! 儿孙满堂!

离线BigPaul

发帖
3368
金钱
3925
经验值
3096
只看该作者 1047楼 发表于: 2009-03-28

哎又話!正市街冚屋哇!61號系阿谁屋企呀?系呆旧时(50號)的对面,应该是工程队至大门楼之间吧。

http://75one.taishan.com/bbsxp/ShowPost.asp?ThreadID=21412

希望老街坊居民冇亊!

离线假洋鬼子
发帖
229
金钱
230
经验值
230
只看该作者 1048楼 发表于: 2009-03-29
好象系弼仪住过那层楼
离线笑逐颜开

发帖
1863
金钱
17494
经验值
1238
只看该作者 1049楼 发表于: 2009-03-30
是11号,居正门口至南门头饼仔铺这边,居正隔两间才对,好似是孖女以前的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