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60阅读
  • 14回复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瑶琴
 
发帖
282
金钱
666
经验值
1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简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这样一本小册子所以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钱文忠先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呢?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还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大约成书于距今九百多年的宋朝。《三字经》来历无从精确考证,但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了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而且经后世学者不断增补,历久弥新。《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为“三百千”。值得注意的是,在“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获得了崇高的文化地位,被尊称为“经”。《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为素材,讲述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其中许多观念已融刻在中国人的思想血脉中,如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

  虽然在中国思想史上,人性的善恶没有定论,然而《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和期望。《三字经》一方面认为人本性是向善的,另一方面又强调后天环境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历史故事来印证成长及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比如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四人同是曹操的儿子,但由于成长经历不同,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完全不像兄弟。《三字经》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同时,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一心一意地去 经历,才会有所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价值观将影响孩子一生。首先,对于孩子道德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塑造、人格的健全,母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段《三字经》就讲述了孟母是如何三易其居以教育孟子的故事。另外,父亲往往就是孩子在家庭中无形的榜样,尤其在传统社会,父亲作为一家之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三字经》还讲述了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为什么都能考中科举的故事,这也就是成语五子登科的来源。但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亲所有的思想都是正确的,那么对于父亲的教诲,是不是无论对错都要统统接受?如果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钱文忠先生给出的答案是:“小杖受,大杖走。”

  《三字经》强调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而与其留给他千两黄金,不如留给他能让其安身立命的知识,给他创造一种受教育的机会,培养他对学习的渴望。应该让孩子产生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渴望。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儒家思想讲究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地位之高,从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就可以看出:上有天,下有地,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天地君亲,第五就是老师。尊崇教师体现的是对教育的重视。学生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刻苦学习的心态,领受知识和教育。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育。教书先生甚至可以责罚不认真读书的皇子。但是同样地,人非圣贤,为人师表者未必都合格,当教师有错误时该如何对待?我们现代人,又该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点呢?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穿越了历史的沧桑,至今仍然在教育孩子方面极具价值。《三字经》作者认为,应该趁着孩子年纪尚小、记忆力好的时候,督促其抓紧读书,尽早接触圣贤之书,这样对其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大有好处。按照传统的教育理论,13岁以前是学习的最佳年龄和黄金阶段,千万不能放松。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把教育孩子比作打磨玉器。“君子比德玉”,严是爱,宠是害,即使是美玉,也要下功夫雕琢。

  《三字经》强调应该从尊师、择友、习礼这三个方面着手,来开始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首先,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亲近良师。第二,古人强调朋友的重要性。儒家的学说一向认为,朋友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道德追求、共同人格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第三,古人还非常重视礼仪,中华民族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应该教孩子习礼仪,懂规矩。

  在现代中国社会,父母多对孩子宠爱备至,希望后代能够出人头地,但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古人教育孩子的方 法,对我们现代人能不能有所启迪?孩子究竟多大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如何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愿自觉的呢?钱文忠先生强调,我们要讲礼仪,要真正把握中国传统礼仪的精神实质。而我们的那么这种传承了千年之久的“礼”,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从这段《三字经》中可以看出,传统中国启蒙教育把孝悌之道作为最重要的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敬是中华民族最崇尚的道德品质。黄香就因为温席扇枕的事迹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对父母的孝敬缘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高贵或贫贱无关。宋朝黄庭坚虽然已居庙堂之高,但依然长期坚持清洗母亲的便桶。培养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对长辈的尊重,其实就是在培养他们对传统的尊重。

  同样,悌道也是古人评价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尊敬友爱兄长,一时容易,然而利之所在,最易使人忘形,把悌道融入思想中,贯穿在言行中,时时谦让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之所以传诵千百年,也正是因为它所提倡的悌道。孔融值得人称道的不仅仅是让梨的事迹,他很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在与当时鼎鼎有名的李膺的交往过程中,唇齿间的睿智让人们赞叹。然而却是让梨的小事得以传颂前年,成为家喻户晓的美谈,这足见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悌道的重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孝和悌是永恒的,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古人对于教育和学习讲究先后次序,“首孝弟,次见闻”,一个道德上残缺的人不会有大的成就,在端正态度、砥砺意志之后,才能真正开始学习。明白孝悌之道,算是为接受教育迈出了第一步,做好这些最基本的考量和准备以后,应该怎样开始学习呢?按照《三字经》的说法,传统中国的读书儿郎应该研修哪些知识呢?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在前几期节目中,钱文忠教授通过一连串生动的故事,与我们一起重温了古代日常礼仪规范,为我们揭示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三字经》的以上部分,强调的是在砥砺意志、端正态度之后,才能真正开始学习。那么,作为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接下来要教给孩子们哪些具体知识?传统中国人最应该掌握的学问是什么?在不分学科和课程的古代,《三字经》是如何把语文、数学、自然、历史这几类知识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在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刻道理?

  中国虽是人文大国,但从来没有忽视过对数学的教育。秦朝以前,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便规定贵族子弟六岁必须入学,至于学习内 容,有六艺之说,也就是说学生应该研习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功课。

  《三字经》就在简单的数字序列中,传达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表达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尤其是“三”这样一个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内涵。三是万物之母,三才指天、地、人。另外,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同样,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亲、师,这都是以“三”来说明观念、传达思想。

  重视人本,是传统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三”这个数字同样用来调节社会关系。三纲者,君臣义,父子轻,夫妇顺。《三字经》倡导温馨和谐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虽然在社会和家庭中,君臣、父子、夫妻的地位不同,但在人格上大家是平等的。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古人的这种教育智慧,让我们佩服和敬仰。钱文忠先生强调,千万不要以为《三字经》是很简单的一本书,它对传统的东西有自己的判断和抉择。如何进一步体会《三字经》的深刻内涵,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1913年,袁世凯在紫禁城称帝,国号洪宪。当他坐上皇帝宝座时,抬头突然发现,太和殿殿顶的蟠龙藻井中,神龙衔着一颗巨大的宝珠正对自己的头顶,袁世凯担心这宝珠掉下来砸住自己,所以叫人把宝座往后移了十几公分。然而民间流传,正是这一移,违反了“应乎中”的规矩,使得洪宪闹剧83天,袁世凯落得一个暴病而亡的下场。当然,袁世凯一命呜呼,没有能够如他所愿当上千秋万代的皇帝,当然不能用移动皇帝宝座来解释,然而这一故事却显示出了中国人把方位与政治命运相联系的传统思想。

  《三字经》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以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为基础。春夏秋冬为四时,东西南北为四方。我们的老祖先刚刚开始对自己居住地球的探索,认为地球是方的,而自己就居住在地球中央。中国人讲究顺应天意,往往把对自然界的认知,来对照解释社会所发生的事,比如用五行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发生和发展。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工具。他们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并用它们的相生相克,来解释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五行又与五数:一、二、三、四、五,五脏:肾、心、肝、肺、脾,五官:耳、舌、眼、鼻、唇,五情:惊、喜、怒、悲、忧以及五色:黑、赤、青、白、黄分别一一对应。五行学说甚至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一整套政治学说,如秦朝是水德,所以秦朝尚黑,按照数字“六”建置郡县,而汉朝是土德,所以尚黄,每个年号只使用五年等等。

  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时期甚至现在,都深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科学尚未发展的时代,古人会把各种事物与五行学说相联系。我们生活在现代,应该从中发现其合理的成份,体会古人用这种哲理性的思考去了解世界、解释世界的努力,但如果把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当作相信迷信的借口和依据,那么恐怕连古人都会嘲笑我们。那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神秘的五行学说对于现代人究竟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

  人们常用一句俗语“吹牛皮”来表示说大话,但实际上,现代人已经淡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吹牛皮”的本意没有这么简单,它与八音有关。这一集,钱文忠先生为我们讲述五、六、七、八、九这几个数字,但是与很多俗语一样,这些数字的文化内涵已经被许多现代人淡忘了。在五常、六谷、七情、八音、九族这些概念背后,其实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
  讲完了对自然界的认知,《三字经》就开始告诉人们应该怎样为人处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仁、义、礼、智、信,被合称为五常,与自然界的五种元素——五行相对应,五常的说法源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之所以把这五种道德准则叫做“常”,是因为古人认为它们应该是永恒的,超越一切时空限制的道德规范。《三字经》特别强调,五常的顺序不容紊乱,智和信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才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如果没有仁、义、礼为前提,没有对物质贪欲的控制,智和信反而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中国儒家文化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应该受到理智的制约,而制约的标准是“止乎礼”。一个合乎礼仪的社会才会和谐平稳、井井有条。古人用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将传统乐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叫作八音。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古人十分看重音乐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认为音乐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位,能够使人相互理解沟通,成为朋友。比如我们直到现在都还把最好的朋友叫作“知音”。
  在中国古代,“九”被认为是最具神秘色彩的数字。古人以九为大数,汉语中关于九的词汇也很多,比如九五至尊、九霄云外等等。然而在封建社会,还有一个词与九有关,那就是一个人如果犯了罪,就要株连九族,那么,这里的九族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呢?






分享到
离线余瑶琴
发帖
282
金钱
666
经验值
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12-26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现代人把交往的对象统称“朋友”,然而,在古人眼中,朋和友是需要严格区分的:同样类别的人是友,而只有具有同样操守、同样德行的人才可以叫做朋。友朋关系是十义的一种。所谓的十义,是指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处理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之间相互关系的恰当方式,具体的要求是父慈子孝、夫和妇随、兄友弟恭、朋谊有信、君敬臣忠。汉朝的赵孝、赵礼兄弟,在遭遇食人强盗的时候,竟然为了保护对方,争相赴死。这种兄友弟恭的事迹不但震撼了狰狞的强盗,还感动了天下,赵孝争死的故事也被传为美谈。在这十义当中,有一种关系与现代人的生活体验有一定距离,那就是古代的君臣关系。钱文忠先生通过孟子君敬臣忠的观念,为我们揭示了儒家文化提倡平和的人际关系。
  儒家文化认为,要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然后再做一个有知识的人,所以《三字经》先把应该怎样为人处世的道理阐述清楚,然后再教孩子们应该怎么读书。孩子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训诂和句读。训诂是指用现代语言解读古文,而句读就是用标点符号断句。因为早期的古文没有标点符号,便有人故意利用句读,把写作者的原意更改为成为自己的用意,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甚至留下许多笑谈,有的借此混口饭吃,也有的借此救了性命。
  明白了训诂和句读的重要性,孩子们开始读书了。古代的学生刚入学的时候,是从规矩开始学起的。不仅是对礼貌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人格的塑造。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古人认为汉字是神圣的,写字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字,更是一种对人的品格和性情的熏陶和磨炼,字写得如何,是和人的修养品德,密切相关的。那么,古代贵族子弟入学,首先要学习哪三种生活规范,学校都为他们开设了哪些课程呢?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谈及《论语》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时,人们总爱提到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名言随同赵普的故事被转述了千年,更多的人们却不知道,望文生义使大家根本上误解了这话的原意。那么,“半部论语治天下”真的是赵普说的吗?这句话原本 是什么意思呢?在讲述这句话以及《论语》的文化价值之前,钱文忠先生先从《论语》成书和孔子的三千弟子说起。

  《论语》是把孔子及其弟子听说的话编纂起来的集子。这种口耳相传、交叉论证的编纂方法与佛经类似。孔门弟子年龄相差极大,年龄最大的是子路,最小的是子张,他们相差三十多岁。孔门弟子分批进入师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批,这与孔子一生的命运有关:孔子早期的弟子,与孔子一样,都满怀政治热情,要用自己的学说去辅佐君王实行仁政,所以他们基本都是从政的,而直到中晚年,孔子郁郁不得志,潜心著书立说,所以这第二批弟子,几乎都是从事文化事业的。《论语》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它对我们这个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对我们有决定性的影响。

  而“半部《论语》治天下”被许多人认为是宋朝宰相赵普之语,但钱文忠先生认为,赵普并没有说过这句原话。赵普由于为起兵的赵匡胤出谋划策,从私塾先生一直做到了北宋的丞相。而赵匡胤总认为赵普学识不够,有一次竟拿毛笔给赵普画了个花脸,不久把他赶出了京城。几年后,赵普第二次出任宰相,面对人们对于他学识不足的风凉话,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本是一句解嘲的反语,但却被以讹传讹了一千多年。不过,正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让我们认识到,《论语》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而却不是一部万宝全书。《论语》究竟教给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的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智慧呢?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做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做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明朝皇帝朱元璋有一次读《孟子》,看到一句话时,他突然龙颜大怒,不但下令把《孟子》里面类似的话全部删去,而且命令马上把孟子撤出孔庙。而在他风烛残年的时候再读《孟子》,读到了另一句话,让左右吃惊并且不解的是,这次朱元璋竟然拍案叫绝、非常感动,即刻下令把孟子的牌位再搬回孔庙去,重新享受后人的献祭。朱元璋究竟读到了两句什么样的话,让他有如此匪夷所思的举动呢?
  第一句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他所倡导的仁政、爱民的治国理念,是“以德治国”的思想源泉之一。但是,在古代帝王中,难以接受这种思想的又何止朱元璋一个人。而朱元璋晚年读到的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孟子及他著作《孟子》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坎坷颠沛。
  与《孟子》不大相同,《中庸》原来只是一篇三千多字的小文章,但是宋朝大儒朱熹把它从《礼记》中提取出来,变成了单独的一部书,并且赋予了它极高的地位。人们认同,中庸思想已经融在了中国人的血液中,但大多数人并不明白中庸的真正内涵。《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著作,孔子去世后,儒家产生了八个主要的派别,而子思之儒就是八派中相当重要的一派。简单说来,“中庸”就是不走极端。不偏不倚,以一种比较持中的态度来处事,这是永恒的德行。
  《大学》提出了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这两个概念,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核心观念。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好自己的品行,这是最中间的一个环节。钱文忠先生认为,对于三纲领和八条目,我们今天怎么评价都不会过高。那么,什么是三纲领和八条目呢?宋代大儒朱熹又为什么会把《大学》列为《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书之首呢?




十一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汉朝末年,黄巾军遍地起义,宫廷里讨论要出兵镇压。朝中有位一向以怪诞闻名的大臣叫向栩,竟然提出不用出动一兵一卒,只用派一个将领到黄河上,朝着北面去朗诵《孝经》,叛贼自然就会被消灭了。《孝经》究竟是怎样一部经典,让向栩认为它有这么大的慑服力量?朗诵一本书真的能把起义军吓退吗?
  当然,这个历史上著名的“诵《孝经》以退黄巾”最后成了一场闹剧,向栩也因此被投入大狱,丢了性命。不过,对于如何用正当的方式去理解经典,这个故事倒是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钱先生曾经讲过,三字经最推崇孝道,把孝作为一切德行的根本。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推崇《孝经》者大有人在,而反对者也同样不在少数。一些思想独立的学者对于《孝经》的评价历来很低,甚至在十三经里《孝经》得到的评价是最低的,这和皇帝对于这部经典的倡导形成了鲜明对比。透过表象,人们体会到皇帝们弘扬孝道,本质上是为了推衍出忠君的思想。
  不光是《孝经》,诗、书、易、礼、春秋这样的经典同样有人持保留态度。这些经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熟读六经可以使人气质温厚,通达世事,端庄有礼,聪慧有为。然而,六经也不是完美的,《礼记?经解》就提到:“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假如学习不得法,假如我们对经典的理解有偏颇,那么六经有的时候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感悟哲理、汲取精华的同时警惕这些不良影响?


十二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开始焚书坑儒,要烧的主要是六国的档案材料,而《尚书》就是焚烧的重点。《尚书》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文献,记录的是六国的政府档案。秦朝的查书令很严酷,当时别说私藏六国史料,就是谈论《春秋》这样的书籍,也会被当街杀头。为了能保留《尚书》,许多读书人经历了不为人知的坎坷和辛酸,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凄凉故事。
  所以,《尚书》是古时候几代读书人担着杀头危险,躲过一场场浩劫,拼死保存下来的。西晋初年,战乱开始,《尚书》又一次散失。东晋建立后,一个叫梅赜的人进献了一部《尚书》,让世人喜出望外。我们今天看到的《尚书》就是以此为蓝本流传下来的。然而谁都没有想到,一些清朝初期的学者居然找到确切的证据证明保存至今的这部《尚书》是伪造的,但是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抛掉它。《尚书》的坎坷命运告诉我们,对传统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百倍珍惜,一部书得以流传下来是多么的艰难,所以摧残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罪孽。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礼教有利于人格的修养。孔子一生提倡克己复礼,就是希望恢复《周礼》,以建立有秩序的礼仪社会。《周礼》是中国第一部组织管理与典章制度专著。直到今天,我们政府的序列、组织管理体系的架构,还深受《周礼》的影响。《周礼》中一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被人们望文生义,误用了千年。其实《周礼》要告诉我们的精神实质恰恰是,礼法不应该把老百姓排除在外,不应该把老百姓放下不顾,刑法不应该优待或者照顾贵族官员。那么,这么重要的一部著作,为什么没有被列入四书五经之中呢?



十三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礼记》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很多中国人虽然没有读过这部书,但由于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在有意无意地使用着书中的词汇和成语,比如“瑕不掩瑜”、“放之四海而皆准”、“至死不变”、“诚以正 心”、“格格不入”、“不共戴天”等都语出《礼记》。《礼记》里的观念与思想,就是通过这些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成语,深深地刻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待人接物和立身处世。
  常听很多现代人说自己不读诗,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新婚燕尔”,“忧心忡忡”,“辗转反侧”,“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等,这些被我们司空见惯的成语都来源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许多诗歌反映了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毫无疑问,《诗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然而《诗经》的价值可远不止此。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按照传统的方式读过《诗经》,但是人们的文化血液当中就有《诗经》。所以钱先生认为,《诗经》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融化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之中。《诗经》中的诗歌,不仅语言凝练优美,而且记载了周朝诸侯国所发生的许多故事。比如《新台》和《二子乘舟》两首诗是如何对卫宣公荒淫无耻的行为进行嘲讽的,钱文忠教授又是如何对这两首诗进行解读的?
十四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西周最后一代天下的共主是恶名昭著的周幽王,他为了博得宠妃褒姒的一笑,竟然不惜用通报战事的烽火,来戏弄拱卫京都的诸侯,美人最终是笑了,然而昏庸无道的周幽王彻底失去了天子的信用,最后导致国破身亡的结局。周幽王之死,带来的是天下的大乱。东周时期,天子成为傀儡,整个中国失去了统一的象征,陷入绵延的战火当中。而随统一大势一起远去的,还有诗歌的精神。孔子认为《诗经》的精神是非常美好的,所以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但是天下大乱后,孔子绝望地看到,《诗经》中美好的精神随着统一大势一起消亡了。孔子作为一介文人,对于分崩离析的社会没有回天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编订《春秋》。
  “春秋”一词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失。古人的称谓背后,常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孔子用词极其讲究,其“春秋笔法”是指是用寥寥几笔最精炼,表面上最不带个人好恶色彩的文字,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结论。孔子《春秋》中一个字的评语,既可以表彰伟人,也可以将乱臣贼子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正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孔子作《春秋》,用心良苦,寓意深刻。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从《春秋》之中感悟到孔子对那个时代中各种事件的鲜明态度。《春秋》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麟经》。当年,孔子见到被猎杀的麒麟为什么会抱头痛哭,从此停笔《春秋》了呢?又为什么说这个故事标志着中国一个时代的结束呢?《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这三大《春秋》的注家又各有什么特点呢?



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春秋中期,中国的文化史上发生一场巨大的变动——学在官府变成了学在民间。那时各种学问在民间开始传播,到了战国时代,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民间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著作,议论政治、鞭辟时事、激扬文字,由此掀起了中国文化史上洸洋恣肆的一页——百家争鸣。
  《三字经》作为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在将儒家的经典全部讲完以后,开始向我们介绍先秦诸子的思想。先秦诸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代表人物,而“百家”是指成名成家之家,并不是指流派。诸子百家各抒己见,言论观点各不相同,尤其是对于一些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尤以儒、道、墨、法、名五家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他们的思想不仅体现人文主义关怀,同时还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另外,墨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几何学、物理学、光学、工程技术等都有重要贡献。而法家始终用一双冷眼直面人生,管子、商鞅、韩非等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变法使秦国由当时中国西北一个并不算强大的诸侯国率先发展壮大,为其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础。韩非同样是集法家大成的人物,他的理论对今天的说服学也有巨大贡献。另外诸子百家中,还有一家尤以诡辩见长,那就是名家。他们的言论常令人瞠目结舌、哭笑不得,就连被称为语言巨匠的庄子也甘拜下风。比如惠施的“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和“白狗黑”,名家的思想证明了中国曾经一度有非常发达的逻辑精神。那么,《三字经》对经史子集中的“子”有怎样独到的看法呢?




离线余瑶琴
发帖
282
金钱
666
经验值
1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12-26
                                        十六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三字经》告诉我们,读书求学必须遵守次第,要先通读儒家的经典之后,方可涉猎诸子百家的内容,接下来, 《三字经》就向我们推荐了诸子中五位重要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荀子、杨雄、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荀子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级人物,时人尊称他为荀卿,后来为了避汉宣帝的讳,也有写成孙卿的。值得玩味的是,身为儒家的荀子,却教出了两位法家的学生——韩非和李斯。研究了荀子的思想脉络之后,不难得出结论。荀子虽儒家继承人,但并没有盲目地将儒家学说全盘接收,反而将其融会贯通、加以发挥,提出性恶论。荀子提倡制天命而用之、法后王等思想,赞成用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来治理国家。另外,荀子把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地位的重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杨雄(扬雄)在今天虽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在当时他却享有盛誉。司马光曾经将杨子的著作和孟子、荀子加以比较,足见其学说价值之高。杨雄是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他之所以被历史掩藏,主要原因是朱熹六个字的评语给杨雄以致命一击——“莽大夫杨雄死”。对其人品的否定,使得杨雄在中国文化史上被快速遗忘。但钱先生认为,杨雄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还是应该有其一席之地的。
  接下来提到了文中子,他本名王通,潜心研究孔子思想,主张振兴儒学。虽年纪轻轻,却辞官著书,志向高远。但是这样的一位少年才俊,却不幸英年早逝。就凭借着在人世间短短的38年,这位文中子就奠定了自己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那么,这五子的代表学说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三字经》的作者会对他们如此重视?他们的思想对于后世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十七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三字经》中的五子,都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而老子和庄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更加显赫。正如老子与孔子同时代,庄子与孟子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孔孟是儒家文化的代表,老庄则是道家文化的代表。
  关于老庄,民间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在中国传统中,老子几乎是个神仙,他一生下来就是白头发、白胡子,在娘胎里待了81年的男孩。传说老子辞职打算隐居之前,走到函谷关,应函谷关吏尹喜子的再三央求,口授《道德经》。《道德经》仅五千余言,但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自韩非子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道德经》的译注本不下千种。《道德经》不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开始引起世界上许多著名学者的关注。
  庄子写文章的方式和先秦诸子都不大一样,他大量使用寓言。庄子的思想像水一般地流淌,很难被人断章取义,而且一则则小故事发人深省,使得庄子的思想不容易被历史淹没。比如庄周梦蝶的故事是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庄子借梦和觉,来比喻死和生。生死是庄子对人生的体会中最深刻的内容之一。庄子认为生与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处境,应该顺应变化,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精神自由,不受限制。不要太在意俗世的名利,因为人在追名逐利的同时,无形中给自己绑上了锁链,失去的是自由。所以庄子的学问和儒家的学说,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成为一种互补的一种形态,使得中国文化传统呈现出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
  那么老庄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我们现代人,都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呢?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庄的道家思想对中国的知识分子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十八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三字经》以凝炼的语言,记载了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关于中华民族的起源有许多神话传说,比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等。读历史时,要掌握一套能够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把读史转换成为一种有益的活动,而不仅仅是隔行看热闹。《三字经》中的历史,是从被称为三皇的伏羲,神农和黄帝讲起的。钱先生认为:我们因为认可一个共同的人类起源的历史,我们才是一个民族。
  具体说来,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从伏羲开始。伏羲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从流传下来的伏羲和女娲交尾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远古的传说中,伏羲和女娲都是龙身人首,他们兄妹二人成婚,生下了许多儿女,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伏羲在传说中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他根据天地间阴阳之间的变化创制了八卦,成为后来《易经》的基础。另外,他教会人们织网打鱼,倡导男聘女嫁,创造书契用于记事等等。
  如果说伏羲代表了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那么神农就标志着人类从渔猎和采集的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神农在传说中是我们农业,医药、中医的发明者,在中国民间,仍然广泛流传着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黄帝是三皇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的一位,他不仅是三皇之一,而且也是五帝之首。黄帝战胜蚩尤,最终成为华夏民族共同的君主,统一了中国各部落。黄帝的主要的功绩在于推算历法,发明数学,训练正规军队并编定了五音十二律。那么为什么这三个人为什么会被尊称为三皇?

  


十九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三皇五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三字经》接下来向我们介绍三皇五帝中的其中两位——尧和舜。千百年来岁月更迭,但是尧和舜这两位上古时代的圣王,却一直留在华夏民族的记忆中。现在人们常常用“尧天舜日”来比喻太平盛世。用尧舜之治来作为后世德政的典范。
  尧的出生神异,其母梦到赤龙而怀孕产子。千百年来,凡属史籍经典、民间传说,对尧无不颂扬。尧既是伦理道德方面的理想人格典范,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君主楷模。尧的时代,天下安宁、政治清明、世风祥和,协和万邦,整个华夏民族一片太平盛世。他非常礼贤下士,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的故事,而最为中国传统所称道的,是尧选择了传贤不传子。
  经过三年全面的考察,尧决定把王位禅让给舜。舜虽贵为一代圣王,但他却遭遇过常人无法承受的生活磨砺,他成长于社会下层,不但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还屡次遭受父亲和继母的暗害,几次险些丧命。舜执政以后的一系列重大政治活动对后来有很大的影响,比如重新修订历法、祭祀天地和山川群神,以及对五种刑罚的规定。舜和尧一样,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共同推崇的古昔圣王。他同样选择让贤而不世袭,选拔当时威望最高的禹成为继任者,那么舜又有哪些过人之处?在那遥远的尧舜时代,曾经发生过哪些故事?关于尧舜,历史上,还流传着哪些神奇的传说?




二十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大禹和尧舜一样,是历代人们尊崇的圣王,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尤其在儒家的传统中是一个理想的君主。大禹得到了孔子的盛赞。大禹最有名的事迹是治水,大禹治水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核心话题,具有一种永久的核心价值。大禹的功迹在后世人们当中口耳相传,大家以故事传说的方式,表达了对大禹的无比敬仰。据说,大禹在新婚的第四天就离开家门出去治水了,“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他公而忘私精神的具体写照;科学的治水方法,体现了大禹丰富的劳动智慧。正因为大禹治水有大功,所以被当时的四方部落共同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然而,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首领,对于如何处理他的后事,竟留下了“衣裘三领,桐棺三寸,坟高三尺,勿伤农田”的遗言。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万世敬仰的先贤圣王。
  夏、商、周三代并一个统一的一个国家,当时中华大地上,三千多个小国林立。只不过夏、商、周的国力比较强大,所以受到别的小国的拥戴,起到主持公道、领袖群龙的作用。按照黄帝直至尧舜以来的传统,王位的更替一直采用推举贤能的方式,也就是禅让制,包括大禹也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德操,才走上了王位。然而到了大禹即将离世的时候,禅让制度被打破了,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夏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虽然他很有本事,但极度地荒淫残忍,让他把夏朝带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他宠幸爱妃,开了中国历代昏君“女色误国”的先河,而妹喜也成了断送夏王朝的“红颜祸水”,成为夏桀的替罪羊之一。在大禹之后,家天下具体怎样取代了禅让制?
  



二十一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在《三字经》通俗简明的语言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里短短的十二个字,讲述了一个朝代六百年的盛衰兴亡。汤为人宽厚仁爱,擅长于在人群当中识拔人才。汤大胆起用伊尹,也正是在伊尹的协助下,商一举灭夏。革命胜利后,商汤对待夏桀的态度,再次表现了他的宽厚仁爱;而他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也让我们再次想起大禹的薄葬爱民。正因为有了汤这样一位圣明君王,商朝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贤明的商汤成功建立了商朝,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殷商文化。然而历史却惊人地相似,五百多年后,商朝出现了一个和夏桀一样的暴君纣王。商纣王虽然知识渊博,身材高大威猛,但沉迷于女色,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还极度残忍,炮烙之刑和活剖比干两件事,让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千古恶名。
  然而,任何人物都不是非黑即白,商纣王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现在学术界一些学者认为,商纣王开发山东、长江流域等地,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他反对神权,改革旧风俗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商纣王还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大量提拔新人;另外,在某种程度上,他是统一中国的一位先驱。
  在三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殷商文化,也创立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在当时,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正在兴起,古希腊的迈锡尼的文明也在崛起。那么商朝是如何与这些西方文明交相辉映,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呢?

  




离线余瑶琴
发帖
282
金钱
666
经验值
14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12-27
                                      二十二


  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商纣王昏庸无道,激起了各诸侯国的不满,而这时在西北有一个小国农业发达、民风淳朴、国君仁爱、兄弟相让的小国渐渐崛起,这就是周国。周文王不仅以仁爱治国,而且广招天下贤士,他给后世留下来的最珍贵的财富就是杰出的人才和仁义的名声,这些人才当中最有名的有两个——周公旦和姜太公。周公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在儒家的传统当中被称为元圣。孔子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恢复周礼,而周公在孔子的心目中,几乎就是周礼的代表,可见周公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姜太公则更负盛名。

  中国有句俗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拿一根没有鱼饵的铁针,在离水三尺高的地方日日“垂钓”。姜太公钓鱼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并得到周文王的重用。后来周文王真的去请姜太公了,这还不算,还应要求亲自拉车。传说周文王二话不说,拉起车子就走,然而过了不久,体力不支,听了下来,姜太公便说:我数着呢,今天你拉了800步,好,我保你周朝800年。这个民间的故事传说,是为了印证周朝天下800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没有任何一种文明,有如此漫长的明确纪年。

  周王朝建立起来以后,也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事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元前841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著名的共和元年。我们今天的国号还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这两个字最早就源于公元前841年的这个年号。“共和”的本意是,由一些大臣共同执政,求得一种和谐与和平。

  从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有明确纪年的年代,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对世界文明史的巨大贡献。那么根据史料记载,周朝后来还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二十三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点燃了报警的烽火台,各国诸侯以为敌人入侵,马上带兵赶来勤王,到了之后才发现受了骗。后来犬戎真的来进攻了,周幽王又点起烽火台,但各国诸侯都不再来了。结果周幽王被杀,都城变成一片废墟。犬戎撤走后,各诸侯立原太子为周平王,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史称东周。此时的周朝虽然还存在,但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各诸侯国争相称霸,战火四起,所以历史上把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齐恒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重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日渐强大,成为众诸侯国的领军式人物。齐恒公重用贤臣管仲,国家日渐昌盛富强,于是齐恒公当上了春秋五霸之首。

  但是功成名就的齐恒公,开始喜欢并重用那些不择手段讨好君主的奸妄小人,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重,齐桓公就问他,说群臣当中,谁能够替代您做相国?管仲的回答是,了解臣下的,没有人比得过君主啊。齐桓公问,易牙如何?那个易牙怎么样?管仲的回答是,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这易牙不行的,管仲一下看到底了,你不合人情,要么就是虚伪,要么就是疯癫。虚伪的人怎么可以为相?疯子更不能为相,管仲就这个回答。齐桓公又问,开方如何?又问另外一个人,还有一个奸臣。管仲说,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也不行。他又问另外一个人,竖刁如何?这竖刁什么人大家知道,他为了讨好齐桓公,自己把自己给阉割了,为了表明我忠于你皇上,想让我干嘛都行,这么一个人啊。所以管仲说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

  管仲十分清楚地看到,这种不择手段讨好君主的人,不仅个人品德恶劣,而且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卑鄙目的。这样的小人一旦执掌大权,那将是人民的灾难,国家的末日。但是齐恒公被这三个小人讨好得非常舒服,并因此失去了判断力,他不听管仲之言,重用了这三个小人,结果不仅国家分裂,自己也被活活饿死。可见重用什么样的人,对于一个国家是多么重要!春秋五霸的第二位霸主宋襄公认为,自己想当霸主,是为了辅佐周天子,平息战乱,让天下太平。却不知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争霸本身,就已经意味着战争了。宋襄公高举仁义的大旗,结果被楚军打得大败,但正由于宋襄公的仁义,国力弱小,又始终没有能够真正成为霸主的宋襄公,能够名列春秋五霸之中。

  

二十四

  上一集节目中,钱文忠教授已经为我们介绍了春秋五霸中的前两位,齐桓公、宋襄公、那么,其他的三位霸主,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他们都有哪些精彩的人生经历?他们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又是什么样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霸主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晋文公重耳,最初还是以贵族公子自居,心安理得地接收着齐国的礼遇,乐不思蜀、安于现状。

  但是,在妻子齐姜以及大臣们的努力之下,晋文公只好离开了齐国,他们先到了曹国,那么,曹国的国君对他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曹国国君的行为,让重耳感到无比羞辱,同时也让重耳尝到了寄人篱下的辛酸。重耳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曹国,继续流亡生涯。后来他到了楚国,当时的楚成王,虽然也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但却问重耳,准备将来如何报答楚国?

  那么重耳会怎么回答他呢?重耳经历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颠沛流离、寄人篱下、背井离乡、但是在这种近乎逃难式的生活中,让这个贵族公子也得到了锻炼,坚定了他复国图霸的心志,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重新回到自己的国家,当上了国君,并最终称霸天下。中国民间的寒食节和清明节,就与晋文公有关,那么,这两个节日的由来是什么?秦穆公不仅是晋文公的岳父,而且也是在他的帮助下,晋文公才当上了晋国国君。秦穆公身为一代霸主,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招贤纳士、任人唯贤,对于人才总是倍加爱惜。那么,秦穆公是怎样渴求人才的?历史上又流传着哪些,关于秦穆公求贤的故事呢?春秋时代各国国君,都在招兵买马,招贤纳士,增强国力。而在那个时代有一种人才最被看重,那就是相马的高手。因为只有很好地改良马种,才能提高国家的作战和运输能力。但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今,伯乐年事已高,不能再帮助秦穆公相马了,所以秦穆公希望伯乐能给他推荐一个人,那么,伯乐会向他推荐谁呢?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而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个成语“一鸣惊人”,说的也就是这位楚庄王。但是,在楚庄王称霸以前,他却是一个贪玩的君王,那么,他是怎样当上霸主的呢?“一鸣惊人”的典故,又说的是什么故事呢?

  

二十五

  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异军突起,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这也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赢秦氏,始兼并”。实际上,秦国的统一事业是从秦孝公开始的。为什么?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到了秦始皇已经六代人,整整六代。就在这六代人当中,秦国积聚了强大的实力。

  当然,秦国统一天下的伟业是在秦始皇、秦王嬴政手上完成的。《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讲,秦始皇是异人之子,但是,同样的一部《史记》,在《吕不韦列传》当中说,吕不韦出于政治的野心,把已经怀孕的自己的一个侍妾赵氏,献给了异人。

  那么这句话说起来,那当然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同样一部《史记》里,就留下了两种说法。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的身世之谜,有种种说法,但每一个说法中都提到了一个关键性的人物,那就是吕不韦。那么,吕不韦是个什么人?钱文忠教授又将如何为我们讲述,这个吕不韦呢?

  秦统一六国后,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帝王制时代。秦始皇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那么,皇帝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秦始皇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字呢?从公元前的230年开始,嬴政采取了远交近攻,分化离间这样的策略,发动了攻灭六国之战。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很多诸侯国一直在反抗,一直在抗拒秦朝的统一,正面战场打不过,那么就来黑的,什么黑的?为了阻止秦灭六国,六国子民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刺秦行动。

  比如荆柯刺秦王,现在也有大片,有电影,来重现这一段悲壮的历史,那么在历史上,除了荆轲刺秦王之外,还有什么人也参与过刺秦?这位刺客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怎样一步步实施刺秦计划的?秦始皇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秦始皇之所以自称“始皇帝”,就是希望他所打下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

  但是三字经告诉我们,秦始皇的皇位只传了二世,就开始了楚汉之争,那么秦帝国是怎么灭亡的?秦始皇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秦始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人们对他褒贬不一,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有人却说他是千古罪人,那么,秦始皇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会让人们对他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呢?




二十六

  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秦朝在刚刚建立十几年的时候,就已经走到了尽头。人们不堪暴政、揭竿而起,各地义军风起云涌,在揭竿而起的抗秦大军中,项羽和刘邦的军队逐渐成为两支主力,最终推翻了秦朝。那么接下来,为了争夺天下,两支友军很快就变成了敌人,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马上拉开了序幕。

  这其中到底都有哪些曲折呢?论实力,刘邦绝对无法跟项羽相比,可是刘邦却敢于向西楚霸王发起挑战,其实,就是敢于向皇帝宝座发起挑战。刘邦首先用离间计让项羽失去了自己的智囊谋士,接着又不断地扰乱项羽的部署,慢慢地改变了局势。

  那么,刘邦到底是怎样扭转了被动局面呢?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终于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虽然有句话叫“成者王侯败者贼”,但后世的人们,却给予了失败者项羽更多的赞赏和同情,这是为什么?对于刘邦和项羽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和行为,钱文忠教授会如何解读呢?

  虽然刘邦得到了天下,但是在一开始,却未必都得到了民心。汉朝建立后,仍有不少人不肯向刘邦俯首称臣,其中还演绎出了悲壮刚烈的一幕,至今震撼人心。这又是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

  对刘邦人品德行的失望,应该是田横不愿俯首称臣的原因之一。但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在崇尚忠义高于生命的那个时代,田横和他的部下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惊世之举呢?

  


二十七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汉朝建立后,经过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开疆拓土,汉朝进入了鼎盛时期。但表面的繁荣难以掩盖朝廷内部的混乱。在宦官和外戚不断的相互残杀中,一个手段极其高超的伪君子出现了,他就是王莽。王莽是怎样欺骗了那么多人的呢?永始的元年也就是公元前的16年王莽受封为新都侯,他得到了一个爵位。公元前的8年,他接着他的三位伯叔之后,他们家还是他母亲早死他叔叔伯伯都很厉害,出任了大司马。那一年王莽38岁。

  第二年,汉成帝薨。皇帝死叫薨,皇帝死法都跟咱本不一样,要么叫崩,要么叫薨,他不叫死。那么汉成帝死了,汉哀帝基位,汉哀帝即位以后那一样,因为汉哀帝即位以后因为他的母亲姓丁,所以姓丁的外戚开始权倾朝野,王莽是王政君那边的外戚啊,所以他就隐居新野,王莽一看,风头不对,搞不过人家,就躲起来了。而这个期间,王莽又做了一件事情,一片叫好,万众归心,王莽的儿子杀死了家奴,当时这种大官家里的家奴,真的比牲口都多,杀了就杀了,怎么了?当然,国家法律是有一定规定的,不能随便杀家奴,但是杀了你又怎么呢?王莽居然逼迫儿子自杀,偿命。虽然他的儿子应该杀人偿命,但为了给自己树立一个圣人般的形象,王莽却不惜失去亲生儿子。在当时,能够如此狠心的人,也必定有着常人不具备的野心。而这个假圣人,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野心的呢?新朝建立了,王莽的真实面目也暴露无遗。

  虽然王莽费尽心思后登上了帝位,但天下百姓却不承认他这个皇帝,大家依然认为,王莽是窃取了皇帝宝座,江山仍然是刘家的。因而,天下的刘氏家族肯定不甘大权旁落,当然要奋起争夺。刘秀身先士卒奋勇拼杀,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打了一个大胜仗,彻底动摇了王莽新朝的根基。然而,为了王位,在这些联合反抗王莽的义军队伍之间,却始终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包括刘秀都几次差点被害,但他却能敏锐把握机会、从容化解。

  那么,新朝灭亡后,刘秀又是怎样当上了皇帝呢?刘秀推翻了王莽的新朝,恢复了汉室江山,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然而,他的雄才大略却无法在子孙中代代相传,几代以后,朝廷再次出现危机。那么,这个曾经被伪君子王莽拦腰斩断的大汉王朝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二十八

  魏吴蜀,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两汉历时400年,在这段时期,中国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世界的文明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汉末国运衰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已经成为一个傀儡。此时的中国又起战火,以曹操为首的魏国,以孙权为首的吴国和以刘备为首的蜀国,都企图一统天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但是《三字经》中,为什么把魏吴蜀三国的相争,称作是:争汉鼎呢?魏吴蜀三国为争夺天下混战多年,最后虽然曹魏打败了孙权和刘备,但却被司马氏家族篡夺了权力,司马氏篡位后自立王朝,史称晋朝。晋朝又攻灭了偏安一隅的蜀汉,终于统一了中国,正应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但是司马氏的晋朝,又能维持多久呢?

  如果晋朝在统一中国之后,能够励精图治,养息民生,也是天下百姓之大幸。因为中原大地历经多年战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然而晋武帝夺得天下之后,不顾百姓疾苦,只图自己享乐。那么晋惠帝继位之后,又做了些什么荒唐事?这样的人当皇帝,晋朝的天下能坐得稳吗?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而十六国是指前后出现的十六个割据政权,他们之间以极残忍的手段攻来打去,杀人如麻,使中国北方又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而逃到南方的晋朝王族在南京建都,是为东晋。

  至此,中国再次形成南北分裂的格局,史称南北朝。刘裕原为东晋的大将军,他篡得帝位后,竟把东晋的皇帝满门杀光。但只过了60年,刘裕的禁军首领萧道成篡位,变宋为齐,又把刘裕子孙满门杀光。这正应了民间所说的,一报还一报!然而仅仅过了24年,萧道成的齐朝,又变成了梁朝。那么这位也姓萧的梁武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梁武帝的皇位是篡夺来的,所以怕别人也篡他的权,患了严重的疑心病,用各种方法害死了许多功臣,由此可见,早年的梁武帝是相当残忍的,但也许梁武帝对早年的行径心有愧疚,后来开始信佛。历史上笃信佛教的皇帝很多,但是像梁武帝这样信佛的皇帝,却是绝无仅有的,那么梁武帝信佛,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梁武帝死后仅仅8年,萧姓的天下就又被篡夺了,这就是南朝宋齐梁陈中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宋朝皇帝姓刘,齐梁两朝皇帝都姓萧,而这第四位皇帝,姓和国号相同,姓陈为陈朝。宋齐梁三个朝代都是短命的,那么陈朝的命运,会如何呢?

  


离线广东科普

发帖
378
金钱
2049
经验值
18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2-27
★★★★★您可能在学习落实弟子规的时候会遇到种种问题
【有问必答】陈大惠老师,钟茂森博士,蔡礼旭老师,胡小林老师,彭鑫博士贡献   http://www.fjspw.org/dzg/zt/ask.html
【儒释道电视台】24小时播放净空法师及钟茂森博士,蔡礼旭老师,周泳杉等老师们的开示   http://www.amtb.org.tw/tvchannel/play-1-revised.htm
★★★★★请您触动一下手指转发,让更多的人受益!感恩您!祈愿世界和平,风调雨顺,众生皆安康!
春风又绿江南岸,直唤波心弄舟人。
因缘兴谢,挚爱依旧。(不迷心自明,不染心自净)。。。。祝愿認識東方文明的友人:人生幸福美满!
离线余瑶琴
发帖
282
金钱
666
经验值
1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2-27
好多谢广东科普的观点与提供。。问好。我并不是谁的弟子,“传统文化”栏是不能出有关的贴子吗?


★★★★★请您触动一下手指转发,让更多的人受益!感恩您!祈愿世界和平,风调雨顺,众生皆安康!

发帖
10422
金钱
27623
经验值
535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2-27
好,漫漫读解.
离线余瑶琴
发帖
282
金钱
666
经验值
1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2-27
                           二十九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西晋灭亡,东晋退守长江以南之后,中原地区陷入了五胡十六国的混战之中,最后是鲜卑族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北魏虽是鲜卑族统治,但是当地的老百姓大部分还是汉族人,孝文帝看到了汉文化的先进性,决心进行汉化改革,他第一步要做的事,就是迁都。孝文帝巧用计谋,终于把国都迁到了洛阳,以洛阳为国都,不仅有利用控制整个中原地区,而且也可以更多地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更有利于汉化改革的进行。那么孝文帝下一步,又进行了哪些移风易俗的汉化改革,而这些改革,给北魏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北魏时期佛教盛行,在那个时期开始修建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珍贵遗产。但是也许因为修建石窟花资巨大,孝文帝改革后形成的强盛国力开始衰弱,北魏又出现了分裂。那么北魏是怎么分裂成东西两个部分的?他们之间的争斗,又怎样对盛行的佛教,带来了一次毁灭性的灾难呢?
  佛教自从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多次大的盛衰,几乎每一次,都是出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原因。北周把僧人都还了俗,得到了大量的兵力和劳动力,国力开始强盛起来,于是举兵灭掉了北齐。那么北齐在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它被北周灭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冯小怜只是一个侍女,她是怎么牺牲自己,用什么办法去解决昏庸皇帝齐后主的好色问题的?而钱文忠教授又为什么说,冯小怜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侍女?后来北齐的亡国,又和这个冯小怜有着什么直接的关系呢?冯小怜的出现,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齐后主更加沉溺于酒色之中。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北齐》,就形象地描写了齐后主和冯小怜的荒淫无耻:“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由此可见,齐后主宠幸冯小怜,是北齐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诗中的玉体横陈又是怎么回事呢?像南北朝时期的许多朝代一样,北齐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在那个混战的年代,多少人为争一个皇位,兵戎相见,残忍撕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是,即使争得帝王之位,又能坐得几载江山?北齐被北周灭掉了,那么北周的皇帝,会如何对待亡国之君,齐后主呢?
                                     三十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朝时期,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到了统一的和平年代。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隋朝的历时非常短暂,前后只经历了两朝皇帝,一个是隋文帝,一个是隋炀帝,那么作为开国皇帝的隋文帝,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为什么要把国号定名为隋呢?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这也就应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但是,由于经历了数百年的分裂,民生困苦,国库空虚,百废待兴。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刚刚恢复统一的国家,隋文帝都会采取哪些治理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后世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隋文帝在位期间,政治安定,民生富庶,史称“开皇之治”。
  但就是这样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却是一个怕老婆的人,那么,隋文帝的老婆是个什么样的人,隋文帝为什么会惧怕她呢?又会惧怕到什么程度呢?历朝历代,皇帝贵为九五至尊,后宫的佳丽又何止三千。但是,偏偏这个隋文帝是个模范丈夫,出了名的怕老婆,所以很多事情,都会顺着独孤皇后。甚至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隋文帝也听信了独孤皇后的话,最终酿成了一场悲剧,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隋文帝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隋炀帝杨广,杀父弑兄、荒淫残暴、生活奢靡,弄得民不聊生,民怨鼎沸,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但也有人认为,隋炀帝继位以后,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还是应该肯定的。那么,隋炀帝都在哪些地方做出了贡献?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样一位皇帝,对此钱文忠教授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由于隋炀帝的暴行,把一个繁荣强大的隋王朝,弄得支离破碎,终于土崩瓦解了。然而历史好像开了一个玩笑。当年隋炀帝是靠政变上台,结果他又在政变中被杀。而杀害他的人,又恰恰是当年,被隋炀帝的父亲隋文帝谋害的,宇文家族后裔。那么,历史上关于隋炀帝的死,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三十一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隋朝末年,变乱四起,隋王朝摇摇欲坠。而当时李渊虽贵为皇亲国戚,却仍然无法打消隋炀帝对他的猜忌。为求自保,李渊决定起兵,但是,起兵反隋是件大事,稍有不慎,就会遭灭门之灾。那么,李渊会如何谋划此事呢?李渊称帝,结束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开创了大唐王朝三百年的基业。
  然而,就在天下初定,唐王朝建立不久的时候,李渊的皇帝位坐的并不安稳,皇室内部矛盾重重,最终引发了了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那么这一政变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李建成是太子,名正言顺地应该继承皇位。而李世民虽只是个秦王,但是,为唐朝东征西杀立下赫赫战功,由他继承皇位也无可厚非。可以说,秦王李世民对于太子李建成构成了极大地威胁,那么,太子李建成将会怎样对待他这位功勋卓著的弟弟呢?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将会展开怎样的权力斗争呢?李建成毕竟是李渊立的太子,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权力斗争中,身为父亲的李渊还是向着太子李建成。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完全改变了局势,那么,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太子谋反案,几乎使李建成失去太子位,李渊甚至亲口说出要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的话,但是很快,李渊就察觉到太子谋反案,是李世民一手策划的阴谋。李渊又改口不立李世民为太子了。李渊犹豫不决的态度,更进一步激化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的矛盾。那么,李建成为保住他的太子之位,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虽然是胜利者,但是这却是一场充满着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手足相残的人间悲剧。李世民为夺皇位,已将自己的两个亲兄弟杀死,那么,对于自己的父亲李渊,李世民又会怎么办呢?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间,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三字经》的作者,又将如何为我们描述这样一段历史?




三十二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唐太宗李世民夺取皇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而唐太宗李世民最为后人称赞的,就是他能够善于纳谏。唐太宗李世民清醒地认识到,皇帝掌握着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很容易独断专行。历朝历代的教训已经说明,如果皇帝毫无节制地独断专行,最终必将导致亡国的结局,所以李世民鼓励大臣们,要经常提出意见和建议,而最敢于向李世民直言进谏的,就是唐朝著名的宰相魏征,那么魏征是怎样成为李世民的宰相的呢?
  魏征的刚直不阿使李世民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马上任命魏征为,专门负责给皇上提意见的建议大夫,魏征果然尽忠职守,勇于纳谏,李世民并不顾虑魏征曾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不久又把魏征提到了宰相的位置上。那么魏征是怎样向李世民纳谏的?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又是否能够听得进去呢?魏征纳谏虽说是以国家社稷为重,一片忠心耿耿,但忠言逆耳,普通人尚且不愿意听到批评意见呢,更何况是贵为皇帝的唐太宗李世民。魏征经常犯颜直谏,李世民有没有受不了的时候?
  而一旦有一天皇帝真的发怒了,魏征会不会惹来杀身之祸呢?唐太宗虽是一个明君,但毕竟是一个皇帝,俗话说,伴君如伴虎,魏征生前虽然得到了,唐太宗最高的礼遇,但魏征死了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唐太宗为什么要把魏征的墓碑推倒呢?唐太宗李世民和宰相魏征的关系,是中国封建帝王制时,最理想的君臣关系,正是因为唐太宗的善于纳谏和魏征的勇于进谏,使得当时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开创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那么唐朝的第二个盛世,开元之治是谁开创的呢?开元之治造就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中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商业繁荣,国力强盛,世界各国都派来使臣,到当时的长安朝贡,长安城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但是公元755年,盛唐开始走向衰落。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唐朝的由盛转衰呢?杨玉环与西施,貂婵,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据说这四大美人都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那么这个杨玉环,到底有多么美丽?为什么唐玄宗会对她如此宠爱,而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又为什么会导致盛唐的衰落呢?

  

三十三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创造了唐朝历史上的第二个盛世,开元之治,也使得唐朝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然而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唐玄宗晚年对杨贵妃过度宠爱,杨贵妃的家人便趁机开始把持朝政,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无才无德,却依靠杨贵妃的关系,坐上了当朝宰相之位,杨国忠重用亲党,拉帮结派,杨家的权势越来越大。造成了外戚专权,朝纲混乱。其实唐朝的由盛转衰,是由众多因素所造成的,但是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过度宠爱,毕竟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而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了,但唐朝从此由盛转衰,终于在农民起义的战争中,结束了三百年的统治。那么最终是谁灭了唐朝?唐朝之后的五代又有什么特点呢?
  朱温出身贫寒,没有读过书,他参加农民起义后,又归降了唐朝,当时的皇帝唐僖宗,对朱温大加赏赐,加官封爵,委以重任,并给他赐名朱全忠,实指望他能忠于朝廷,没想到,正是朱温最后灭掉了唐朝,自立朝廷为后梁,那么朱温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后梁又为何如此短命呢?朱温没有读过书,完全不讲什么仁义礼智信,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在战场上杀人如麻,当了皇帝之后,更是为所欲为,朱温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恶名,还不仅仅因为他的狡诈残忍,更是因为他的荒淫无度,那么朱温当了皇帝之后,荒淫到什么程度,又落得一个什么下场呢?《三字经》告诉我们,后梁是被后唐所灭,建立后唐的,是唐朝时晋王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唐末军阀混战时,李克用父子曾与朱温多次交战,后来朱温自立朝廷,当了皇帝,李克用父子一直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公元908年,李克用病逝,李存勖承袭晋王位,并最终灭了后梁,建立后唐,那么李存勖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李存勖从小英勇善战,他不负父命,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嘱,灭掉了后梁,建立了后唐,成为开国之君。但是当上了皇帝以后,李存勖则完全不懂得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可见,一个勇敢的将军,未必是一个明智的君主。那么李存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离线余瑶琴
发帖
282
金钱
666
经验值
1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12-27











三十四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在上一讲里,钱文忠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和后唐的历史,后梁皇帝朱温的荒淫,和后唐皇帝李存勖的荒唐,都草草地断送了自己的江山。他们不能以史为鉴,不能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不能体恤百姓,不能遵守天地正道,因而也逃脱不了可悲的下场。那么,五代时期其它三个小朝廷又都是什么样的命运?还会有哪些荒唐国君出现?
  在后唐灭亡以后,接着登上五代第三个皇朝,也就是晋朝的皇位的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背着两重臭名的这么一个皇帝,石敬瑭,哪两重臭名呢?一个,儿皇帝。第二,汉奸卖国贼。这是石敬瑭身上背着两个罪名。
  石敬瑭是公元892年出生,942年死了,是五代后晋的高祖,当然他就是晋朝的创立者。关于石敬瑭的评价,历来分歧很大,多数人批评他,甘当儿皇帝,指责他是一个汉奸卖国贼。但是,也有一些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现在看来,对石敬瑭的评价不太全面。他割让国土给契丹,的确造成了严重的历史后果,但是石敬瑭在稳定中原的社会秩序,发展中原的社会生产,健全典章制度等等方面,也确实
  做了不少的贡献。就算是处理和契丹的关系,石敬瑭也并不是一味地屈从,有的时候他也维护了中原的利益。
  石敬瑭根据《旧五代史》讲,他是太原人,而且呢,他的祖先还的确是在春秋的魏国,以及在汉朝都当过大夫,当过丞相的人,那么应该说他是汉人,他是汉族人。而由于汉末,汉朝的末年,我们知道,董卓进来了嘛,关中大乱,所以这一支石氏子孙就流亡到了西北,居住在哪里呢?甘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张掖,石敬瑭就是这一支的后人。不过,这一支很早就被胡化了,他可能是汉族,但是汉朝末年就移居到了西北,几百年以后,大概石敬瑭也不觉得自己是汉族了。所以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石敬瑭应该算是沙陀人,沙陀人是个什么人呢?沙陀人是突厥人和回鹘人,就是维吾尔族祖先的,沙陀人就是突厥人和回鹘人的一个分支部落,世世代代居住在今天中国新疆境内,这是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因为和周围的游牧部落争夺,争夺水草,连年战争,向东迁移,受到了唐王朝的接纳和庇护,就被安置在山西大同附近。
  那么,又是谁结束了这种战火不断、分崩离析的历史局面?




三十五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周王朝的将军赵匡胤接受了所谓的禅让,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又经过一番征战讨伐,消灭了其它各个小国,五十多年的战乱纷争局面,终于得到了控制,汉族政权得到了基本的统一。然而,皇帝赵匡胤却更加忧心忡忡,那么,他最大的担心是什么?为什么说他的死是一个历史疑案?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也就是赵匡胤,皇帝的位置还没坐稳,就御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儿,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给镇压下去。为了这件事情,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召见自己这位主要的谋士,就跟他商量。他就问赵普,从唐末以来,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百姓,这到底怎么回事?这到底什么一个道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赵普讲,陛下,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是因为,藩镇手中的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全部收到朝廷来,把军队收归中央,这不就天下太平了吗?宋太祖连连点头,说得好,说得好。赵普又进一步对宋太祖讲,现在的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个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这两个人什么人啊?就是替赵匡胤打开开封城门那两个人。赵匡胤率兵出去,这两个大将替他留在朝廷,看住朝廷的人,所以应该是赵匡胤很亲信的人,所以赵匡胤一听,哎,不会不会,这两个人是我的老部下,是我的老朋友,怎么会反对我呢?赵普就说了一段很深沉的话。说我不担心他们叛变,但是根据我的观察,这两个人没有什么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我怕他们身不由主啊。赵匡胤一听,咚咚咚咚敲自己的脑袋,哎哟哟,亏得你提醒我,亏得你提醒我。过了几天,赵匡胤就在宫里举行宴会,请几位老将喝酒,这个事情发生在公元961年。赵匡胤就举起一杯酒,请大家干杯,敬大家一杯。皇帝说这么一段话,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今天这个皇位,但是你们哪里知道,做皇帝有很大的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你们各位老朋友说,我当上皇帝以后一年多,我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啊。
  那么,又是什么人推翻了北宋的政权?而南宋君臣之间又为什么会制造出一桩千古冤案呢?





三十六

  “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

  
惜金如墨的《三字经》,打破常规用了六句来介绍元朝。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那么,这个曾经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如何灭掉南宋王朝的?而元世祖忽必烈又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又为什么要把国号定为“元”?这个“元”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它的出处又取自哪里?
  《三字经》中讲到“有宋世”,就是说在元朝建立之初,南宋王朝并没有灭亡,在年幼的南宋皇帝身边,依然还剩下几个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大臣。这其中就有文天祥。他的一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那么,文天祥为什么能够写下,这气壮山河的千古绝句?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挫折?
  南宋末年,国势衰微,偏安一隅,整个王朝摇摇欲坠。面对元朝军队的摧枯拉朽之势,南宋王朝已经苦苦支撑了将近半个世纪,现在根本无力抵抗,而南宋的大部分官员,更是抱着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想法。那么,南宋王朝的这些官员们,为什么会如此惧怕元朝军队?
  元朝的军队已经兵临城下,文天祥希望能够通过谈判来刺探军情。但这无疑是羊入虎口,文天祥被元军大将伯颜,扣在了军中。然而此时,他所为之效忠,为之拼命的南宋朝廷,是根本不可能来解救他的。那么,身陷囹圄的文天祥,又该怎么脱身呢?
  文天祥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元军的进攻。这也使得元军对文天祥另眼相看。因此元军不愿杀死文天祥,他们希望文天祥能够归顺元朝。但是文天祥宁可选择自杀也不会投降。为此,元军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劝降攻势,这其中不乏元朝的重臣以及元朝皇帝忽必烈本人,他们甚至还让被俘的南宋皇帝,也来劝降文天祥。那么,劝降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文天祥面对着这些劝降者,他会怎么办呢?
  宋王朝大势已去,英雄的壮志也没能阻挡住蒙古铁骑。元朝的建立,使中国又回到了大一统的时代,这也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一同灭,并中国”那么蒙古人建立元朝以后,都给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三十七

  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

  
《三字经》讲完了元朝之后,开始讲述明朝。元末各处的反元斗争,遍地而起。这时由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而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同时他也是继汉朝刘邦之后的,又一位平民皇帝。所不同的是刘邦是布衣登帝位,而朱元璋是和尚做皇帝。那么,《三字经》中的“明太祖,久亲师”,是什么意思?
  元朝末年朝政腐败,又遭天灾人祸,瘟疫流行,弄得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而就在当时,朱元璋一家也难逃厄运。为了活命,朱元璋只得再次去到庙里做和尚。可是朱元璋生性顽劣,对于庙里的清规戒律,他能做到言听计从吗?朱元璋在庙里做和尚的这段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朱元璋出身卑微,从小孤苦伶仃,四处逃难,尝尽了世间炎凉,因此从小性格中,就有一种“不甘为人下”的倔强。因此,在他加入红巾军不久,就成为了一名将帅,此时的朱元璋就有了自立为王的想法,但是,他身边的一位谋士跟他说了一句话,朱元璋就改变了想法。那么,这位谋士是谁?他跟朱元璋说了些什么?
  《三字经》对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描述,特别强调了三个字“久亲师”,说明朱元璋长期亲率军队作战,其实说的也就 是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那么,朱元璋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他的皇帝梦呢?
  世事难料,谁能预测到,当年随朱元璋出生**、驰骋沙场,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最终都成了他的阶下囚、刀下鬼。其实纵观历史,有多少功臣命丧君主之手,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已经不是新鲜之举。但是,朱元璋诛杀功臣 ,仅仅是因为他权利欲望膨胀吗?还是其中另有隐情?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要大批诛杀功臣呢?
  朱元璋从小受尽磨难,深知百姓疾苦。所以,他对贪官污吏的强取豪夺、鱼肉百姓的行为,深恶痛绝。因此在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之后,他就发誓要铲除贪污腐败,杀尽天下贪官。为了增加震慑力度,朱元璋还设置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政策。那么,这是一项什么政策?朱元璋又是怎样来惩治这些贪官污吏的呢?





三十八

  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

  明太祖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曾是一个横笛牛背的小牧童,游走四方的小行僧,但他参加红巾军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经过十几年的征战讨伐,朱元璋终于当上了皇帝。由于朱元璋的特殊经历,既造就了他坚毅果敢的作风,也养成了他多疑猜忌的性格。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严刑厉法,他亲自掌控锦衣卫,严密监视着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大臣们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朱元璋是一个开国之君,历经磨难,坚毅果敢,但他为什么如此多疑猜忌呢?
  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改国号为建文。建文帝朱允炆从小是受儒家思想教育长大的,他与朱元璋的性格完全不同。那么《三字经》中所说的,传建文,方四祀是怎么回事?建文帝登上帝位之后,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燕王朱棣的性格非常像朱元璋,而且朱元璋也曾有心把皇位传给朱棣,所以朱棣对皇帝之位早就窥视已久。建文帝当 然知道朱棣的野心,所以要实行削藩,但是朱棣先下手为强,借口靖难起兵,那么建文帝会怎么对付朱棣呢?
  明太祖把皇位传给建文帝后,仅仅四年的时间,就被叔父朱棣篡夺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但当时明朝的文臣儒士们认为,朱棣篡权夺位,实属不仁不义,所以拒不投降,那么朱棣是怎么对待这些文臣儒士的呢?
  方孝孺为忠于建文帝,宁死不肯归顺朱棣,而为此牵连了家族门生八百多人被诛杀丧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惨案。而建文帝的下落,则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悬案。城破之时,皇宫之内大火熊熊,那么建文帝是真的在大火中自焚而亡了,还是在战乱中改装出逃了呢?
  有关建文帝的下落,在民间和学术界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至今仍然还是一个谜。朱棣当上皇帝之后,改年号为永乐,那么《三字经》中的迁北京,永乐嗣。又是什么意思呢?
  明成祖朱棣登上帝位的方式,虽然为文人儒士所不齿,但是朱棣称帝后,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还是做出了贡献的。那么朱棣还做了哪些事情?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又都是什么样的呢?




三十九

  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三字经》在讲完了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之后,结束了中国历史这一部分。迨崇祯,煤山逝。《三字经》告诉我们,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是在煤山自缢身亡的。煤山就是现在北京的景山。通过《三字经》中所讲到的历史,我们发现,几乎每一个亡国的皇帝,不是暴君就是昏君,但是为什么钱文忠教授认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并不是一个很糟糕的皇帝?那么崇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三字经》中的迨崇祯,煤山逝。就是说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而最后是死在煤山的。崇祯从16岁登基,就开始励精图治,但是如此勤政节俭的一位皇帝,怎么会成为亡国之君的呢?
  由于明朝的多位皇帝长期不理朝政,造成了宦官奸臣专权,崇祯继位后,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解决了大宦官魏忠贤。但此时北方的清兵屡屡进犯,对明朝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清兵最惧怕的,就是被誉为,大明长城的守关将领袁崇焕,那么崇祯为什么要处死袁崇焕,而自毁长城呢?
  袁崇焕,一个让所有清兵心惊胆寒的将军,最后却死在了自己所效忠的崇祯皇帝之手,明史中记载 “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而崇祯的多疑善变和刚愎自用,还造成了另外一位大将军的冤死,导致了崇祯最终的煤山自缢,那么这员大将又是谁呢?
  崇祯的多疑善变和刚愎自用,害死了明朝能够抗御内忧外患的两员大将,结果李自成杀进北京,崇祯只得留下血诏,自缢身亡。混乱之中,清兵又乘机入关占领了京城,虽然明朝的军民奋起抗清,但明朝已经亡势定矣。
  《三字经》只用了两百多字,就讲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从人类起源,到朝代更替,从开国皇帝,到亡国之君,从领先世界,到落后挨打,历朝历代的兴衰,都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历史?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历史呢?




四十

  《三字经》作为一部蒙学经典,在梳理完中国历史之后,开始进入最后一个部分。通过介绍一些具体生动的,古人勤学的故事,来告诉人们作为一个求学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遵循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而这其中就提到了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学有大成,后世都尊称他为“孔圣人”,而《三字经》中所提到的这个项橐,只不过是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那么,孔子为什么要拜他为师?这个叫项橐的孩子,有什么过人之处?《三字经》又为什么要向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孔子就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像孔子这样一位学有大成的尊者,尚且能够做到不耻下问、不忘勤学,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三字经》作为一部蒙学经典,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在端正了学习态度之后,开始告诉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坚持?《三字经》又给我们举了什么例子呢?
  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继位,仍然想用赵普为宰相,可是却有人说赵普的坏话,说他只会读《论语》。而赵普的回应是,我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祖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治天下。故此“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句美谈。一部《论语》不到两万字,而赵普却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来读它,赵普从《论语》中,都读到了什么呢?
  赵普虽身居高官,但仍手不释卷,苦读《论语》,他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三字经》用了六个字“彼既仕,学且勤”,来强调即使事业有成的人,也不能停止学习。其实,很多人都明白学习的重要,也懂得学无止境、业精于勤的道理,但是有些人却还是会借口说,自己没有读书的条件,而逃避学习。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三字经》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 此帖被余瑶琴在2010-12-28 00:07重新编辑 ]
离线余瑶琴
发帖
282
金钱
666
经验值
1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12-28



四十一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三字经》在明确了学习的态度之后,开始向我们介绍几个古人苦读求学的故事,以激励后学者的斗志,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这其中就提到一些,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成语,比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头悬梁锥刺股,经常被人们作为刻苦学习的榜样而广为传颂,可是人们对于悬梁刺股的主人公,却知之甚少,那么悬梁刺股讲述的是关于谁的故事呢?在现代社会,发愤读书是必要的,但是勤奋一定要用这种毁伤肢体的方式来彰显吗?对于悬梁刺股这种过于极端的行为,我们又该怎样看待?《三字经》中所提到的这些古人的励志故事,对于今天的现代人还能否适用?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中国有句古话,自古寒门出英才,为什么越是家境贫寒的人学习越刻苦,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三字经》中所提到的囊萤映雪,又是讲述的关于谁的故事?
  囊萤映雪,一夏一冬,《三字经》的作者,选取故事的角度独具匠心,意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也不能停止追求知识的脚步。古人尚且能够做到,更何况是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但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人会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没有时间读书,那么关于这个问题,《三字经》的作者,又会通过什么样的故事来给我们以启迪呢?
  朱买臣一边打柴一边读书,最终学有所成,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像这样一个发愤读书的成功典范,往往会在民间演绎出很多关于他的故事。而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成语,覆水难收,说得就是这个朱买臣,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隋末的农民起义军中,有一支战斗力最强的队伍瓦岗军,而这支队伍的首领就是李密。那么李密是怎么加入瓦岗军的?而《三字经》中所提到的“如挂角”,是一个关于他什么时候的故事?这与他加入农民起义军又有什么联系?李密在加入瓦岗军之前又是做什么的?



四十二

  苏老泉27岁开始求学,晋平公年近70了,还在读书学习,由此可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但是梁灏82岁中状元的事,是真的吗?
  《三字经》是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在长期的流传中,经多人修改补充,这也可能就是出现误差的原因。梁灏82岁中状元,可能就是民间的一个误传。但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梁灏为什么会被民间传颂?他还有什么其他的独特之处吗?
  像梁灏、梁固这样的父子状元,在中国历史上确实罕见,也许正因为此,梁灏才被收入《三字经》中,虽然年龄上弄错了,但也让我们了解到一对父子状元的故事。虽然《三字经》认为,学习不分年龄,但年幼而聪明好学的,就更加被称赞,那么《三字经》中所提到的莹和泌,又是怎样的两个神童呢?
  只有七岁的李泌,突然被一个陌生人抱住,还被扛起来跑离家门,他会有什么反应呢?而小李泌见到唐玄宗之后,又是如何以棋为诗,表现出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呢?
  《三字经》在讲完了两个神童之后,又列举了蔡文姬和谢道韫两个女子的故事。蔡文姬和谢道韫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但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么代表着中国传统思想的《三字经》,为什么会收入两个女子的故事呢?
  蔡文姬博学多艺,但却命运坎坷,在经历过丧夫、丧父,又被匈奴掠走的悲惨遭遇之后,她的第三次婚姻,是否能美满幸福呢?而蔡文姬一生所经历的离乱忧伤,对于她的文学艺术创作,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蔡文姬不仅才艺卓越,而且心地善良,丈夫董祀虽然对她并不好,但是当董祀遭遇杀身之祸时,蔡文姬不顾嫌隙,蓬首跣足来向曹操求情,那么曹操是否能够完全赦免董祀呢?
  




四十三

  我们大家对于谢道韫,远不如对蔡文姬那么熟悉,但是谢道韫的才华,确实可以和蔡文姬齐名,蔡文姬六岁能辩琴,而谢道韫自幼善吟诗。但是蔡文姬的命运坎坷,一生三嫁,那么同为才女的谢道韫,她的婚姻会怎么样呢?
  《三字经》在列举了两位才女的故事之后,最后又讲了唐朝刘晏的故事。刘晏也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他少年聪慧,七岁就做了一个官,官职为太子正字,那么太子正字是一个什么官职?刘晏又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呢?
  刘晏小小年纪便如此才华横溢,那么他长大之后会怎么样呢?我们知道许多小神童长大之后,好像并无过人之处,那么神童刘晏后来是否一直才华超群?他小小年纪就有了官职,那么长大之后官至何位?他的一生,又是否会一帆风顺呢?
  刘晏少年得志,七岁为官,聪慧超群才华横溢,最难得的是,他成人之后,仍然勤奋学习兢兢业业,为国家社稷尽职尽责,身为掌管财政的高官,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但如此清廉,如此勤政的刘晏,为什么会遇害而亡,死于非命呢?
  《三字经》到这里就结束了。钱文忠教授认为,《三字经》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教育的必要性,和应该学习的内容,第二部分讲了中国几千的文明史,第三部分以众多勤学的例子,强调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三字经》在最后的结束语中强调,给孩子留下多少金银财宝,都不如教子一经。那么个”经”指的是什么?这个典故,又出自什么地方呢?
  韦贤久居相位,退休时皇帝又赏赐他百斤黄金,但韦贤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他把这些财富留给子孙享用,金山银山也有吃光花完的那一天,所以他只是用这些钱,为子孙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让子孙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这才有了后来父子丞相的美谈。也因此留下了:遗(wei)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的颜语。那么这条颜语,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离线余瑶琴
发帖
282
金钱
666
经验值
14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12-28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
  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
  复汉土,民国兴。

  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离线余瑶琴
发帖
282
金钱
666
经验值
1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1-01



历史是一面镜!
离线年年有余

发帖
2583
金钱
19628
经验值
28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1-14
重温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了解不浅,谢谢余瑶琴学友上传,希望再接再厉发表更多中华文化的资料,让更多学友得到受益。
附上孔子的一句名言:“ 见贤思齐,见不贤则省也
業精於勤荒於嬉
行成於思毁於随
离线余瑶琴
发帖
282
金钱
666
经验值
14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2-23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说者留其名。。

谢谢年年有余学友的支持与鼓励,并表示敬意!

离线幸福快车

发帖
249
金钱
20591
经验值
35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4-05-28
重温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了解不浅,谢谢余瑶琴学友上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