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陈云的孤苦岁月 [转帖]
不到5岁两次失去亲人,从小3次辍学,变得孤苦伶仃的陈云后来改姓过“廖”,舅父母视为己出,百般疼爱。在学生运动中,他初露锋芒——
江南水乡青浦,位于太湖平原东侧,形如彩蝶,因境内有青龙江,东部又有五浦(赵屯、大盈、顾会、盘龙、崧子)汇于吴淞江,故名。
1905年6月13日(农历乙巳年五月十一日),江苏省(今上海市)青浦县练塘镇下塘街西头一处前对街、后靠河的闵家小屋里传出“呱呱呱”婴孩的啼哭声,冲破茫茫夜色,长久地回荡在小镇的上空。这个新生的小男孩就是陈云。陈姓是练塘的“大姓”,沈、张、陈、王4姓在小镇上最多。
相传五代闵国高州刺吏章仔钧与其妻练夫人曾在此居住,故练塘镇又名“章练镇”。它成治较晚,最早由吴江、六和、青浦3县共管,辛亥革命一年后才划归青浦县管辖。练塘镇距青浦县城西南18公里,呈长方形,东西走向。练塘镇虽然面积不大,仅0365平方公里,但河塘甚多,东有泖河,南有大蒸塘,是有名的水乡。一条小河俗称三里塘,更是贯穿全镇而过。沿该河两岸则是镇中两条主要的并行街道,下塘街便在其中。
陈云出生不久即开始过早地领略着人间的悲苦。父亲陈梅堂,练塘本地人,是个纯朴善良的农民,深得大家的尊重。家里一无房产,二无田地,他除了租种些田地之外,有时还捉鱼摸蟹,或帮别人宰猪,靠辛勤的劳动和省吃俭用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母亲廖顺妹祖籍广东,其父曾任清朝水师舰长,参加过太平天国起义,身经百战,后在练塘镇落户,生有两男一女,她排行第二。
1895年,陈梅堂在26岁时与廖顺妹成亲。后生下一女,取名陈星,8年后,陈云出世。陈云两岁那年,父亲积劳成疾,无钱医治,终于抛妻别子离开人世。之后,廖顺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苦苦度日,家里靠替别人缝衣和帮佣为生,生活非常艰难,只能勉强维持而已。两年后,他的母亲也因操劳过度、贫病交加,终于因病不治,无可奈何地丢下两个孩子告别了这个冷酷的人世。
从此,幼小的陈云成了可怜的孤儿。人们常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对一个人来说,母爱始终是人世间最可贵的东西,而陈云年仅4岁多一点就失去了母爱,变得孤苦伶仃。
于是,年幼的陈云和姐姐被外婆领回下塘街的家里亲自照料。外婆告诉他们,不要哭,只要有外婆在,就有你们的饭吃!外婆为人厚道,性格开朗,处事果断。陈云的外公去世后,家里的事务均由她做主,她一直和儿子廖文光住在一起。
廖文光俗名龙相,温和善良,喜欢文艺,当时婚后膝下无子,后因裁缝生意清淡,改营小饭馆,勉强度日。1911年,陈云那慈祥的外婆终因年老体衰而去世,临终时老人特地把儿子、儿媳叫到床前:“你们结婚8年了,还没有孩子,就把外甥当作你们的亲骨肉吧,一定要抚养他们好好成人。这样,我和你顺妹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廖文光夫妇俩含着热泪,握着母亲的手拼命点头,哽咽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丧事完毕,廖文光按照母亲的遗愿正式把陈云作为廖家立嗣儿子,并让养子陈云改姓廖,名为陈云。不过,陈云仍叫廖文光为舅父。对此,陈云20多年后曾在一封信中对人说:“我是江苏人,出身于贫苦的家庭,5岁时父母均去世,依舅父而生。”他还在另外一个场合说过:“我出身在上海,从小失去父母,是舅父把我养大的。”
由于“廖陈云”这一称呼仅在陈云幼年时期局限于家乡有所使用,因此知道的人很少。1961年,已成为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的陈云回到家乡搞社会调查时,一天陈云正与随同人员查看猪圈,突然听见后面有人在大声喊:“廖陈云同志!”大家都感到很吃惊,特别是刚到陈云身边工作不久的同志都不知道在喊谁。陈云连忙回头一看,原来是住在公社集体食堂隔壁的一位老太太,她是小时候与陈云一起玩耍的伙伴,陈云当即上前热情招呼。人们这才明白过来,“廖陈云”原来就是“陈云”。
不幸的经历使陈云过早地成熟。他沉静、内向,常常一个人站在旁边看小伙伴们玩耍。稍大一些,他便主动帮舅母做家务,还经常到小饭馆干些杂活。他的沉静、懂事,深得舅父母的喜爱。廖文光夫妇对陈云姐弟俩十分照顾,尽管经济条件非常有限,但逢年过节,仍然要想办法给他们作件新衣服,平时家里有好吃的,都让孩子们先吃。
陈云8岁那年,舅舅送他到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私塾里不到10个学生,虽然读的是些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书,但由于陈云认真念书,用心写字,在这里他很快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他的毛笔字写得端正有力,私塾先生刘敏安甚为赞赏。过去,在私塾里教书的先生都是非常严厉的,尤其对那些不用心读书且功课又差的学生,经常是毫不留情地杖责、罚跪,因而使许多学生对先生都心怀敬畏。不过,陈云有些破例。由于他虚心好学,成绩优秀,又很听从先生的谆谆教导,因此刘敏安老先生格外喜欢他。不仅如此,刘老先生有时还专门为陈云深入浅出地讲授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使陈云受到很大的启发。这样一来,私塾里那套沿习已久的体罚制度,对陈云而言便形同虚设了。
1914年,廖文光把陈云送到练塘贻善初等小学读书。陈云对学校的语文、数学、手工、体育等课程感到很新奇,很好学。他每天很早起床,在店堂里读书、写字。小伙伴们找他玩,他如果没有做完功课,坚决不去。邻居们常用陈云勤奋学习的精神教育子女,要他们以陈云为榜样。
学校老师对他十分器重,同学们也很乐意和他往来。但是,陈云是一个很谦虚的孩子,他从不因学习成绩优秀而在人们面前趾高气扬,洋洋自得。恰恰相反,他品行端正,待人诚恳,特别是对那些家境贫寒的同学,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因而深受同学们的信赖。陈云自幼喜爱文艺,尤其喜欢评弹和江南丝竹。幼年时,舅舅就常带他到离家不远的长春园书场听书,回家后就给舅母学讲一遍。上学以后,陈云仍然利用课余时间到镇上的书场听书。有时还和好友一起到城隍庙西头的隐真道院去学拉二胡和吹箫。陈云多年后在与艺术界领导谈及评弹的作用时,还曾提及这一段经历。他回忆道:“我10岁前就听书,先是跟我舅舅去听,听上瘾了,有时候大人不去,就一个人自己去听,到现在60多年了。”他诙谐地说:“我是听戤壁书(注:指在书场不花钱或花不起钱,听白书,一般都是站在墙边,将身靠在墙上听书)出身,听‘英烈’(注:俏皮话,指悄悄地站在阴暗处听,取‘阴立’的谐音)的。”
陈云小学毕业后,因舅舅廖文光又得一子,生活更加拮据,无力继续供他读书,陈云便辍学在家,在舅舅的小饭馆做杂工。小饭馆虽然面积不大,仅够摆下区区3张桌子、几条长凳,但却被勤劳的主人每天打扫得十分清洁亮堂。舅父负责采购、记帐,舅母心灵手巧,负责厨房掌勺,炒的虽是家常菜,却烹调有道,色香味俱全。陈云姐弟俩则帮助干些洗菜、送菜、打扫卫生之类的杂活。在一家人的辛勤操持和乡亲们的照顾下,廖家的生活总算可以勉强维持下去。
在舅舅的小饭馆里打杂时,陈云还照看身体有病的表弟廖霓云。每当陈云看见小伙伴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心里总是十分羡慕。但他知道自己是因为家里穷才上不起学的,因此从未抱怨过。舅父每每看到聪明、懂事的陈云,实在不忍就此误了他的学业,但又苦于经济困难而一愁莫展。
一天,饭馆的一位常客、当地比较有名望的进步教育家、练塘首届公立颜安国民小学校长杜衡伯先生来到饭馆,看到陈云在灶旁烧火,就和他闲聊起来,并关切地询问起陈云的身世。在交谈过程中,杜衡伯发现陈云口齿伶俐,记忆力好,初等小学的知识对答如流,很是吃惊,于是喜爱上了这个小孩。当得知陈云因家境贫寒而无力继续学业后,深为惋惜,便向廖文光主动提出,要免费收陈云到颜安小学高小部读书。杜衡伯的真诚和慷慨,使廖文光非常感动,便同意让陈云到颜安小学继续学习。
1915年秋,陈云来到练塘颜安小学就读。他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更加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凭着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并且连年获品学兼优奖状。他能把《古文观止》中的著名篇章倒背如流,毛笔字写得也十分漂亮。他从不死读书,除了抓紧时间学习课堂知识之外,他还喜欢读各种各样的课外书,从中接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
这一年,陈星和本镇一商店的职员王福生结婚,廖文光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热热闹闹地为他们张罗着办了喜事,还将新房安置在了家中。后来,陈星夫妇开了一个茶馆聊以维生,不久顺利生下一女。
为了让陈云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好谋求生计。1917年夏,家里经济稍有缓和,廖文光硬是从牙缝里抠出来攒下钱,把陈云从颜安小学转到距练塘镇40多里的青浦县立乙种商业学校读书,并得到了舅母的弟弟刘福和的资助。该校除开一般高小课程外,主科为商科和农科,传授的是简单的劳动生产知识和技能。在这里,陈云学了一手好珠算,还初步学会了写帐册,粗略接触到财务会计等方面的知识。但只学了一个多月,又因经济原因辍学回家,继续在舅舅的店中做小伙计。
1918年,13岁的陈云又返回母校颜安小学高小部上学。在这里,陈云的思想还受到了一位名叫张子谦的老师的影响。张先生是个进步的爱国人士,他不仅讲课语言流畅、生动活泼,而且经常向学生们介绍近代历史故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谭嗣同舍生取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等。每当这时,陈云总是听得特别认真,笔记记得一丝不苟,有时还提出问题请老师解答。张老师也格外喜欢班上这位出身贫苦、聪明又勤奋刻苦的好学生,有时在课余还与陈云谈心,交流思想,共同讨论。陈云从他那里懂得了什么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什么是封建主义的剥削等等,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油然而生。
1919年,美、英、法、日、意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也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然而,这次会议不仅拒绝了中国提出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正义要求,反而决定由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各项特权。软弱无能的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集会游行,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止21条”、“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由此,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迅即在神州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这便是著名的“五四运动”。
反帝爱国运动的浪潮很快波及到全国各地,也传到陈云家乡,青浦县的青年学生和爱国群众立即云集响应。5月9日,青浦各校师生响应全国学联的号召,举行示威游行,愤怒声讨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11日,青浦县教育会又发动全县各学校罢课3天,师生们纷纷走上街头宣讲国耻。商界亦不甘落伍,相继罢市,抵制日货,声援学生运动。一时间,青浦县的爱国运动风起云涌。
此时,练塘镇上举行了罢市示威,陈云所在的学校也受到了影响。爱国运动的浪潮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再也不能坐在教室里心平气和地念书了。陈云和同学们一起,在张子谦老师的带领下,组成童子军、救国十人团和宣传队,走出校园,奔赴街头、乡村。在镇上进行演讲和表演短剧,号召人们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贼,抵制日货,不当亡国奴。一次,陈云在一个茶馆里演讲,他慷慨陈辞,越讲越激动,脚一蹬,将桌子上的茶壶都给碰翻了。他的义正词严和炽热的爱国情怀,强烈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茶馆里不时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据陈云少年时期的同学回忆,陈云与同学们在练塘镇附近的乡村游行、演讲时,一遍又一遍地呼吁乡亲们不要吃日本产的干贝,不穿东洋纱织的洋布,不玩用日本原料做的赛璐珞玩具。他们稚嫩的声音、慷慨的言辞、满腔的义愤,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有些人还情不自禁地跟着陈云和同学们振臂高呼“打倒袁世凯卖国贼”、“收回青岛”、“不要做东亚病夫”等口号。他们还利用表演短剧进行宣传活动,以更为通俗和形象化的语言来教育当地的群众。他曾在一出名叫《叶名琛》(叶名琛是清末两广总督,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时不抵抗,最后城陷被俘,死于印度)的话剧中扮演了一个角色。
颜安小学校在这次爱国运动中所用的宣传经费都是陈云和同学们自筹的。他们把平时各自攒下来的零用钱都捐献出来,买纸张,做小旗,写标语。不仅如此,陈云和同学们还发起成立了爱国贮金会,并走上街头募捐,为反日宣传活动筹款。通过这场反帝爱国运动,陈云非凡的组织才能已经显露出来,在同学们中有较高的威信,并成为颜安小学在这场爱国运动中的核心人物。这时,他立志报国的思想渐渐在心底萌发。
这年5月,陈云高小毕业,何去何从成为摆在陈云面前的一大问题。当然,回家去帮舅父料理店务是最容易想到的一条路。但从小把陈云当作自己孩子抚养的廖文光不愿如此,担心会耽误陈云的前程。熟悉与了解陈云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此非常惋惜,张老师也非常着急。11月,张老师的弟弟张子恭回家探亲,他当时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张子谦灵机一动,就将陈云的情况向弟弟作了详细介绍,请他帮助想想办法。张子恭听了哥哥的介绍之后,也很热心此事,提议不妨让陈云这次就随他回到商务印书馆去,先当学徒工,待慢慢适应后再图发展。这样一来,可以解决经济自立问题,也可利用在印书馆工作的方便继续学习、多看些书,另外在市区工作的发展机会可能要多一些。
廖文光和陈云听了以后,都非常感激,出去可能很苦,但对穷家孩子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这总不失为一条出路吧。这年11月26日,从没有远离过故乡的陈云与亲人依依惜别,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只身来到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人虽然离开了故里,但陈云一直十分感激当年杜衡伯校长的义举与张子谦老师的知遇之恩,常回忆起曾在颜安小学学习的时光及小学培养在自己生命中所占的份量。据悉:1921年,从颜安小学毕业已两年的陈云和部分同学集资,为杜衡伯校长树了石碑,并在石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以资永久纪念。1955年5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云到南方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时,特地返乡访问了母校颜安小学。1986年,他得知母校希望他题写校名之后,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欣然挥毫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