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6750阅读
  • 2117回复

历史解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60楼 发表于: 2009-08-27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国古代四大神兽传说 [转帖]


  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印度本身是在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著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
  在四方的神灵中,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山海经中的龙都是用骑乘的,而跟他同类的蛇则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绕颈,显示出两者的不同来;不过在五方的五神却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样,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武是龟蛇之意)、青龙、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
  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而在道教兴起之后,这些四灵也被冠上了人名,便于人类称呼,青龙叫‘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称‘陵光’,玄武为‘执明’,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于夏朝是属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于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在古时后的中国,头有角的为公龙;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的为螭,古时玉佩常有大小双龙,仍称母子螭;龙的地位远高于印度。因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像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  
  而民间又有龙性淫旳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
  所谓龙生九子,都不像龙的说法,是这样的——
  大儿是叫囚牛:它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马头琴也可能是囚牛的变种。  
  二儿子是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  
  三儿是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瞭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 
  第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第五儿是狻猊:形似狮子。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它好安静、又爱烟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让它为佛门护法。 
  第六儿是霸下:又名赑屃,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第七儿是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第八儿是负屃:因它喜爱文学,故多安在石碑的两则。  
  么子是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在中国四圣兽中,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
  而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了。
  除了道教中的四灵包括了青龙白虎之外,连在风水师探勘墓地时,在地形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可以当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独特的称号,称之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装饰,在左右堂柱上绘有青龙百虎,以其镇压邪灵。而在道教兴起之后,龙虎被借用为道家炼丹的术语,就是指"铅汞、坎离、水火、阴阳",等的同意词。而道家炼丹分内外(内丹炼气,外丹炼丹药,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十分确定),内丹是就阴阳五行而言,龙阳,生于离,离属火,故云‘龙从火里出’,虎阴,生于坎,坎属水,故云‘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之后,一阴一阳,互相调和,称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种说法是,性属木,木代表东方,于卦为震,故比为青龙;情属金,金代表西方,于卦为兑,金白色,故喻为白虎。金能够克木,故情多损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气,使之交合为一,则金木无间,龙虎自伏而成丹,在人体中则以肝为龙、肾为虎,而外丹则仍取阴阳之意,以龙为铅,虎为汞。
  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可怕的东西,又是可敬的东西。可怕的是,它会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无比,能够避邪。而在一些古书中,如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抟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古人还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德至鸟兽。’
  最初的西天星神是熊和猫头鹰,但后因古羌族的图腾在由熊变为龙的时候。而又到黄帝的向东发展时,龙的图腾被带到东方,跟‘东方苍龙星座’合而为一,朱鸟则成了统一南方时凤图腾在天国的新居,因两大部族融合而终于成‘龙凤呈祥’。作为古代图腾是东凤而西龙,作为星象则是东苍龙而西朱鸟。到周朝以后,封建制度正式确立,五行思想也成熟,把天像重新划分,朱鸟放到了南方,和祝融火神一起崇拜了。而西方的就崇拜白虎。在部族斗争及迁移,西北方的龙向东移,东方的凤向南移,南方的虎向北移,全国显示一个大周转的观念运动。到汉代五行观念成了统一的思想,再补出玄武完成‘四方之神’的配套。
  在古时《史记.天宫书》‘东宫苍龙、南方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在这里的不是白虎,而是咸池。而咸池是主五谷的星,主秋季,因五谷是在秋天有收成的,所以就把它放在秋季,但它不是动物,如何能和龙、鸟、龟配成四灵呢?在《正义》:‘咸池三星在五车中,天演南,鱼鸟所扥也。’所以在宋代己提出质疑:‘苍龙、朱鸟、玄武、各总七宿而言之。至于咸池,则别一星,自在二十八宿之外。咸池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太阳洗浴之所。在《淮南子.天文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可见咸池原是羌人视为日出之处,咸池也就是碱水湖,应是岷山地区的芋个湖泊,或是青海。由此可证明原始人所崇拜的星宫天象尚没有青龙白虎的观念。在《礼记.礼运》所谓:‘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把不属于动物的咸池换成麒麟。后世有四灵有麟、四象有虎的习惯。
  又由于白虎是战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充扥世的,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父子等人。除此之外,白虎又被道教吸放,被神化起来,成为了各庙宇的门神。
  朱雀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朱雀是四灵之一,也和其他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在古籍的记载中凤是一种美丽的鸟类,而以它的歌声与仪态为百鸟之王,它能给人间带来祥瑞,同时也拥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特殊灵性,而由于它是‘羽虫’之长,所以和‘鳞虫’之长的龙在传说中就渐渐成了一对,一个变化多端,一个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辅相成的一对,更由于龙象征着至阳,而原来也有阴阳之分的凤(凤为雄,雌为凰)在跟龙相对之后就渐渐的成为纯阴的代表了。
  而凤凰它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的:红是凤、青则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
  而玄鸟的说法就是从《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它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中,就是殷商说的后代说自己的先袓-契是由玄鸟生下来的,建立强大的商朝。因此玄鸟就成了商人的始袓了。《史记.殷本记》也记了这段历史:‘殷契、母曰简狄,有绒氐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随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除了殷商之外,战国时的秦,满清的始袓和朝鲜新罗的始袓也是和仙女吞食玄鸟卵有关的。不论玄鸟或是凤凰,都是随道教的发展,而把它由一只雀鸟,或孔雀或山鸡等等...先变成一个半人半禽的、传人兵法的仙女到完全是人的仙女,都是随道教的发展的。
  而在北京过去就有三座专祀玄女的庙宇,叫九天娘娘庙、玄女庙。在北方和南方的地方也都有玄女庙。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它和其他三灵一样,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变成的:斗、牛、女、虚、危、室、壁。而古时后的人对玄武它的解释有以下的数种,‘玄武’即龟。《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玄武’乃龟蛇。《楚辞.远游》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玄武’为蛇合体、龟与蛇交。
  《文选》卷十五张衡《思玄赋》曰:‘玄武宿于壳中兮,腾蛇蜿蜒而自纠。’李善注云:‘龟与蛇交曰玄武。’《后汉书.王梁传》:‘《赤伏符》曰:‘王梁主衡作玄武。’’李贤注云:‘亡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玄武’为水神、北方之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帝览嬉>:‘北方玄武所生,...镇北方,主风雨。’
  但玄武被后世的道士们升级做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有别于其他三灵。其他的青龙和白虎,只做了山庙的门神,而朱鸟就成了又天玄女。
  玄武在宋代身价培增,并被人格化。这与宋代各帝推波助澜分不开。宋初太祖时,即有真武、天蓬等为天之大将的传说。未真宗天禧元年,在军营中发生了一件事。在《事物纪原》卷七载:‘营卒有见蛇者,军士因其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涌堂侧,汲不竭,民疾疫者,饮之多愈。’真宗听说此事,下诏就地建观,赐名‘祥源’。这大约是中国最早的真武庙。
  真武大帝的身世,后人多说是在隋炀帝时,玉帝将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于挣乐国皇后,厌恶尘世,舍位入武当山上修行,成功飞升,镇守北方,号曰:玄武。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61楼 发表于: 2009-08-27


 历史上中共一号机密背后的故事  [转帖]


1930年10月以后,中共中央秘书处在文书处理中开始出现了“存文组宣毛”的代号。其中,“组”是中央组织部,“宣”是中央宣传部,后改为特委,“毛”是共产国际。与之并列、列在首位的“文”——中央文库(中央地下档案库),一直湮没于历史的风雨中,鲜为人知。
从1930年秋开始,中央文库几经辗转,数易其手,在险恶的环境中存在将近20年,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为了这个堪称中共早期记忆的“一号机密”,一批英雄前仆后继地刻上了自己不朽的名字。
故事一 中央文库的首任主管“张老太爷”
1926年7月中共四届三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颁布的《组织问题议决案》指出:中央各部委要有确定的组织,“并应增设中央秘书处,以总揽中央各种技术工作”。据此,中央秘书处内设文书科、会计科和交通科。其中,文书科内又分为文件阅览、文件保管、文件油印密写及文件收发工作。
1927年10月,中共中央秘书处由武汉迁回上海后,各科工作人员居住的“联络点”改称为“处”。因此,文件保管处又称为二处,地址位于租界戈登路1141号(这就是“中央文库”的前身)。
保管处受文书科主任直接领导,负责集中管理中共中央及中央领导人工作中积累的全部需要留存的文件资料,并接收中共中央下发的文件和各地上报的文件。
随着中共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央与各地各级组织之间的往来频繁,然而上海的生存环境也一天天恶劣起来,中央各机关分散保存文件存在极大的风险。
为适应上海地下斗争的生存环境,中央秘书处做出新的规定:中央下发的文件和各地上报的文件,均实行“三套制”(一式三份),一份送共产国际代存,一份送文件保管处集中保存,一份呈请中央领导人批办。
1930年4月《中共中央对秘密工作给中央各部委同志信》再次强调:由于环境恶劣,各机关不宜保存文件,凡是“不需要的文件,必须随时送至保管处保存”。
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之后,精简机构,中央机关科以下的“处”一律取消。而此时,文件保管处已经集中了大约20余箱文件、资料,仍须长期安全保存。戈登路1141号当时还比较安全,暂不搬迁。
中国****第一座秘密档案库就此建立(中共内部习惯称之为“中央文库”),具体由中央秘书处文书科长张唯一负责。张唯一素以老成持重著称,在中共内部有“老太爷”的雅号。
1931年1月,周恩来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共中央秘密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直接指导中央文库的工作。工作中,他发现文件、资料一包一捆未加整理,当即指出“文件材料应分条理细,进行分类整理”。鉴于文库接收的档案只是流水账,随收随登记,根本没有区分来源,周恩来对秘书处负责人说:“你们可以找阿秋(瞿秋白)去谈谈,请他给写一个文件处理办法。”
其时,瞿秋白已经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故而能够较之“在位之人”更加超脱地思考未来。他很快起草了一份《文件处置办法》,明确周详地规定了中共中央应当收集、保管的文件资料的范围、内容,整理分类编目的原则、方法。
譬如,中央文件统一按四大编目入库保存:第一大类,最高机关决议及指示(或材料),包括共产国际对中国问题的议案、致中央或全党信,中国****全国大会及中央全会的议案以及记录;第二大类,中共中央对外宣言、告民众书等;第三大类,中共中央政治局记录及常委重要问题(政治及组织问题)记录;第四大类,中央决议及通告、宣传大纲(中**员个人致中央的重要信件)。这些档案“均按时日编”,“切记注明年月日,愈详愈好”。
在草案的最后,瞿秋白还加了一个“总注”:如可能,当然最理想的是每种两份,一份存阅(备调阅,即归还),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他更是在“将来”两字旁边打上了着重的圈点。
见到这份只有七大条的规定,周恩来马上批示,“试办下,看可否便当”。这份《文件处置办法》,也就成为了中共第一个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于是,文库工作人员从20余箱文件中拣出重要部分,重新分类存放,其余资料包括“事务性文件及小信”,均按《文件处置办法》“只须将内容简要的记入一本流水账,可随时毁去”进行了处置。
中央文库建立后,使用文件资料最多的是周恩来和瞿秋白。离开中央政治局后,瞿秋白将主要精力用于总结中共在工作上的历史经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常到中央文库查阅材料。
1931年初,为撰写悼念林育南、李求实的文章,周恩来也曾去文库查用文件。
1931年4月、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兼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中共总书记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中央文库不得不紧急转移。张唯一雇用了两辆黄包车,将文件分若干次运往法租界顺昌里自家小石库门楼内(具体门牌号数已经失传)。
故事二
为“特殊机密”献出生命的陈为人
1931年底周恩来前往中央苏区工作后,张唯一这时已奉调为中共上海执行局(后为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秘书处负责人,实在难以兼顾文库工作。经中共中央秘书处批准,调陈为人管理“一号机密”,由张唯一单线联系。
陈为人,1928年当选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928年底和1931年春,他在东北和上海两次被捕入狱,均经中共营救出狱。出狱休养一段时间后,陈为人接到了新任务——调他们夫妻去守护地下文库。
1932年正式接手文库后,陈为人将隐蔽在“老太爷”家的文件秘密搬运至自己家中,那是一栋独门的三层小楼房:第一层卧室兼客厅,第二层为卧室,第三层改为一个小阁楼,靠里墙二尺做了一堵木板墙,两墙当中存放文件。阁楼中间放了大火炉,平时整理过的文件碎片、书籍随手烧掉;一旦出现问题而又无法挽救时,一根火柴就可以实现夫妻俩“定以生命相护,宁可放火烧楼,与文件俱焚”的誓言。
按照1929年《中共中央关于秘密工作条例》的要求,中央文库对外要以“家庭化”的形式出现。陈为人是湖南人,因此他开设了一家湘绣店作为掩护,妻子韩慧英则在附近一所小学当教员。
陈为人白天做生意,晚上关上店门,上到三楼密室,关死窗户,拉严窗帘,在昏暗的台灯下通宵达旦地整理文件。他将密写在各种小说、报纸上的文件与信函抄录下来,把原来写在厚纸上的文件转抄到薄纸上,把大字改成小字,剪下文件四边的空白。这样,文库的存放能够尽量减小体积,进而缩小目标,避免敌人的耳目,便于保管和转移。
经过一段时间,全部文件重新整理装箱,共2万余件。打开箱子,最上面是陈为人手书的《开箱必读》,详列了查阅须知及全部目录,按文件形成的时间、地区、作者等分类编号,一目了然。
中央文库珍藏的是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早期最重要、最机密的文件资料。文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秘密工作纪律,独址居住,独立活动,不参加中共的会议,不参加示威游行、撒传单等公开活动。因此在同外界的联系上,由妻子韩慧芝负责,陈为人只是驻守档案库。为防不测,中共也只派一名领导与文库负责人单线联系。所以即使是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也没有几个知道“存文组宣毛”中的这个“文”在哪里。
1930年代,中共的活动据点频频遭到敌人破坏。在敌特、叛徒四处活动的险恶环境里,一遇情况有异,档案库必须立即转移。几年内陈为人夫妇不知搬了多少次家,有一次甚至搬到法租界霞飞路一白俄老妇人的楼上。老太婆的儿子是个巡捕,成天张牙舞爪地满街乱抓中**员,却不知他家楼上就住着真正的中**员。
1935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张唯一被捕。两天后,不明情况的韩慧芝按原计划前去接头,被守候在那里的特务逮捕。妻子没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来,陈为人明白一定是出事了,可是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营救亲人,而是如何安全火速地转移文库。
中共的秘密条例规定,存放档案必须是单幢房子。可要马上找到既安全又保密的库房实在不易,何况租赁单幢房子还得有铺保。一时之间,陈为人既不便找中共同志,也不能找外人。他想尽办法才找到小沙渡路合兴坊一幢免铺保的二层楼房,但每月30块银元的租金十分昂贵。当时,陈为人已经与中共失掉联系,断了经费来源,自己早已衣食无着,饥一顿饱一顿。但他化名张惠高,以木材行老板的身份,不顾一切地租了下来。
本来一家人生活就很清贫,现在他要孤身保管地下文库,还要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为了文库的安危,又不能出去工作,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陈为人只好典当衣物,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到最后,他把二楼上的家具几乎变卖一空,甚至铁皮罐头之类零星杂物都卖光了,可一楼的摆设仍维持着一个老板的“表面文章”。全家每天以两餐红薯或山芋粥充饥。为了不让房东察觉他家生活艰辛而引起怀疑,他常常盖上一片干鱼端到楼上吃,快到楼门口时怕孩子们看见,再把鱼片藏起来。就这样,那片干鱼片足足用了一个月之久。
在最困难的日子里,陈为人急得去找鲁迅帮忙,还靠进步知识青年李慕英到外面教书接济。但是掩护机关始终是个难题,最后不得已,他写信把在河北正定小学任教的妻妹韩慧如找来帮忙。
韩慧如眼前的姐夫除去身上穿的,一时不用的衣服都已卖掉,孩子穿的是抽了棉花的破背心;煤球数着用,楼下摆着绝对不能吃的月饼,一岁的婴儿常常以水代奶。当她明白了姐夫做的是何等“生意”,什么话都没有说,挑起了料理家务、照顾孩子的责任,并拿出自己积攒的300块银元。
为维持生计,陈为人总是天黑时出门买山芋,堆在亭子间里。可怜的是他的三个孩子,饥饿难熬。看到锅里剩下的那点粥哭闹着要吃。天真的孩子们哪里知道,那是他们的晚餐。陈为人“狠心”地说:“我们是吃点心,点心点心,就是点点心的,不要吃饱的。”陈为人看到孩子愁眉苦脸的样子,只有“苦中作乐”,转而高兴地提议:“吃完点心,我们是不是要运动一下?来,跳个舞吧。”他自己先跳,逗得孩子笑个不停。
面临着几年来最大的困难,除了翻晒文件和箱子,并在文件中夹上烟叶以防蛀防霉,陈为人寻找中共组织的心情更加迫切。他秘密找过一次何香凝,却被告知她门边有暗探,叮嘱不要再来。没其他办法,他只好用中共内部用过的联络暗语登寻人广告,还让韩慧如晚间一次次在马路两旁的电线杆上张贴贴子,“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以期引起中共地下党的注意。
1935年底,韩慧芝被释出狱。为了生计,韩家姐妹外出教书谋生,不想这却给陈为人带来了转机。在培明女中附小当教员的韩慧英,通过女中训育主任罗叔章,与上海的中共地下组织接上了关系。他们这才知道,受中共的委托,中央特科负责人徐强也在到处寻访陈为人。
1936年秋,陈为人终于与徐强接上关系。对这一次接头的情景,徐强记忆很深:“我见到为人,脸色苍白,身体十分瘦弱,正在吐血。他不敢借钱,又不敢找朋友帮忙,肩上的担子重啊!同我交谈明显地看出他很警惕。我几次问他的住址,他都不敢讲。”而从接头的小饭店归来,陈为人明显轻松了许多,还与孩子们说笑道:“爸爸今天总算吃饱了,把盘子都舔光了。”
陈为人早年在东北狱中就感染上了肺病,接手地下文库后,长期忍饥挨饿,缺医少药,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把萝卜当水果吃。眼见陈为人的肺病日趋严重,再独自担当重任,危险很大,为陈为人的身体也为了文库的安全,徐强决定立即转移全部文件。1936年底的一天,陈为人亲自押着两辆三轮车,把六箱档案并进四个大皮箱送到法租界顺昌里7号一幢石库门房子。接受文件箱的周小姐故意当众大声说道:“哎呀,张先生,这些破旧货你替我保管这么长时间,还劳你亲自送来,真过意不去。”她连声称谢,将两块银元塞进陈为人的怀里。
移交完文件,卸下了几年的重担,陈为人回到家中就吐着大口鲜血昏倒在地,半年之后病重不起。为了抢救他的生命,中共特意对韩慧英说:“只要能保住为人,需要用多少钱,就用多少钱。”可陈为人不忍中共在极端困难时期把少得可怜的经费浪费在自己身上,中共只好多次派医生到家里为他治病。无奈他沉疴日重,1937年3月12晚,年仅38岁的陈为人默默地走完了他的一生。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陈为人为革命烈士。
故事三在白色恐怖的涡流中不停辗转
从1937年起,中央文库由上海中共地下情报系统保管。
首先接替陈为人管理中央文库的是徐强和他的妻子李云,他俩将这个机密任务交给了中共地下党员周天宝。周天宝的姨夫是招商局官吏,顺昌里整条弄堂20多栋楼房都是他姨夫的私产。他姨妈独自住在顺昌里7号带花园天井的楼房里,档案箱就存放在她的二楼。周天宝则就近保管。
紧挨着顺昌里,后面是杜月笙、张啸林的公馆,都是上层有产者的家,不远处还有嵩山路巡捕房。将库址选在这样的地形环境,本来是相当安全的。哪知没过多久,7号院前面租给电影制片厂放胶片的房子不慎失火,连带也烧毁了7号楼房的一角。
周天宝抢救出文件,搬到自己的住处。可他那里同时又是中共地下秘密集会的联络点,来往人多。档案库再次转移,暂时存在邬裕昶皮件厂学徒工娄志美处。
1939年,徐强奉调延安,管理文库的重任由李云一人承担,但这不符合中央文库“家庭化”的管理原则。不久李云也奉调延安,文库交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接管,由负责情报工作的吴成方领导,委派刘钊临时管理中央文库。
1940年秋,由1927年加入中共的老地下工作者缪谷稔接任文库负责人。2万余件库藏,被当作“私人衣物”,运往英租界康脑脱路一幢独门小楼亭子间暂存。吴成方、缪谷稔与刘钊经常在一起商讨文库的管理工作,不想引起了房东老太的疑虑,借口乡下儿媳要来住,要求将东西搬走。缪谷稔立即与妻子一起,把4大箱档案分散包装,雇黄包车从市中心运到新闸路金家巷嘉运坊1839号自己的家中。
1942年春,交通员小郑被捕,文库又被临时转移至新闸路944弄过街楼亭子间。稍后小郑牺牲,所幸文库没有暴露。
保管地下文库责任重,风险大,生活特别清苦,不久,缪谷稔也因严重的肺病卧床不起,1944年病逝时还不到40岁。
故事四 迎来曙光的最长守护者陈来生
1942年夏,年仅23岁的陈来生接管地下文库。当时,正是日本侵略者最猖狂的时期,日伪宪兵、特务、巡警在街头巷尾布设明岗暗哨,在交通要道拉上铁丝网实行划地封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陈来生发动全家,用竹篮、面粉袋等简陋工具“小鱼钻网眼”,将2万余件文件顺利运到公共租界新闸路赓庆里,借了过街楼下面一棚屋的阁楼,将档案藏在新做的夹壁墙内,用手敲击也发现不了。
为了掩护看守同时又能贴补家用,陈来生在弄堂口摆了个炒货摊子,夜间两个弟弟就睡在阁楼上,寸步不离文库。
这种日子只过了两个多月,中共就注意到新库址的弄堂口人来人往,闲杂人员太多。于是,陈来生喘息未定,又要开始新迁移。
成都北路972弄3号西厢房清静安全,他向岳父借钱租下来,开了一家“向荣面坊”,转做卖面粉、切面生意。店里搭间阁楼,档案被沿墙整齐地从地板一直码到顶棚,再顺着“墙”外钉一层木板,木板上再糊报纸,又是一堵看不出来的夹壁墙。
陈来生最初接管档案库时,吴成方就告诉他,中共现在也很困难,要他自己设法解决经费问题。可陈家一贫如洗,怎么办?和当时上海几百万失业者一样,陈来生也带着家人跑单帮,在江湾镇黑市买几百斤生蚕豆,租锅灶炒熟后,全家人化装成小贩,秘密穿越日军封锁线,把豆子运到市内的小摊上出售。
在此期间,中央文库的文件多次被中共中央调用。
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赴南京,国共开始新一轮的谈判。当时,以中共谈判代表团团员的特殊身份,可以乘坐国民党方面的飞机往来于西安、重庆、南京之间。谈判间隙,周恩来牵挂着陷于上海多年的中央档案。他派代表团成员、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秘书长的刘少文亲去上海筹划全部库藏迁至延安的具体事宜。接到指令,陈来生马上买来两个航空皮箱,将第一批档案5000余份历史文件送到吴成方家,交由刘少文乘坐国民党专机,转道西安,送到延安,交由中央秘书处保存,编号“06”,意思是1946年收进的。
但是不久,国共谈判破裂,大规模内战开始,中共中央禁止乘国民党飞机携带文件。转移文库的计划只得暂时停止。
内战愈演愈烈,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中统特务在上海大肆捕杀中**员。陈来生心里明白,自己保护机要档案,随时有生命危险。他提前和家人打过招呼:“一旦我牺牲,解放后,你们要找中共部队最高指挥员,当着他的面打开宝库,不见不打开。”
1948年,吴成方因身份暴露迅速撤离上海,陈来生改由陈惠瑛领导。 1949年5月上海一解放,陈惠瑛就向市委第二书记刘晓汇报了中央文库的情况。
装包打捆统计几个月后,1949年9月初,陈来生亲自押着一辆胶轮车,将全部档案送到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由市委转交华东局办公厅。上海市委组织部当即开具证明:“兹收到陈来生同志自1942年7月起所负责保管的从中共诞生时起至抗战时止的各种文件、资料,计104包,共16箱”,“未受到霉烂、虫蛀、鼠咬等半点的损伤”。
9月18日,华东局办公厅收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批阅签发的电报:“大批中共的历史文件,十分宝贵,请你处即指定几个可靠同志,负责清理登记,装箱,并派专人护送,全部送来北平中央秘书处,对保存文件有功的人员,请你处先予奖励。”10月4日,上海市委公开发表嘉奖信,表彰陈来生安全保管中央文库的事迹,同时对其家属表示感谢。
1950年2月下旬,中共中央华东局将再次清点登记、仍分装16箱的中央文库全部文件运送至北京,交给中共中央秘书处。
至此,中央文库全部库藏移交给中共中央,中央文库遂告结束。
如今,这批涵盖了中共成立最初阶段政、军、工、农、团、妇等所有领域的原始档案,这批“比黄金还珍贵的宝贝”,这段珍贵无比的中共早期记忆原貌,完好无损地收藏于中央档案馆,无言地昭示着那些曾经为之贡献一切的英雄们!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62楼 发表于: 2009-08-27

从宝华峪陵寝的兴废看道光帝的性格[转帖]

 

(徐广源)

道光皇帝旻宁在位30年,终年69岁,在清朝诸帝中可以算得上享年较久、寿命较高的一位了。纵观道光帝的一生,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恪守祖宗成宪,另一个是崇尚节俭。然而,他营建自己的陵寝,前后竟用了15年之久,占了他在位时间的一半,在清帝中建陵用时最长;他的陵寝东建西迁,两建一拆在清帝中耗银最多。在建陵一事上暴露出了他的虚伪和犹柔寡断的性格特点。

(—)不遵祖训,劳民伤财。

道光皇帝从即位那一天起,就不厌其烦的反复表白自己处处“敬天法祖”、“恪守成宪”。他说:“规模制度、典册具存,朕何敢更易?一守成宪,犹恐不及,何好恶之有?(1)”他还说:“朕办理庶务,咸遵旧制。”(2)祖宗成宪成了他处理国家大事的基础和准绳,然而他在为自己卜择吉壤、营建陵寝一事上与他的表白大相径庭,显得十分虚伪。

清入关后不久,就把河北遵化昌瑞山一带划为皇家陵园,第一帝顺治和第二帝康熙先后葬在了那里。第三帝雍正改弦易辙,把他的陵寝建在了易县泰宁山下,从此出现了东陵和西陵两个陵园,这就为以后的清帝提出了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即以后陵寝应建在东陵,还是建在西陵?首先遇到这个难题的是第四帝乾隆。他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想出了一个兼顾东西两陵园关系的方法,他说:“向例皇帝登基后即应选择万年吉地。乾隆元年(1736年),朕诏登大宝,本欲于泰陵附近地方相建万年吉地,因思皇考陵寝在西,朕万年吉地设又近依皇考,万万年后,我子孙亦思近依祖父,俱选吉京西,则与东路孝陵、景陵日远日疏,不足以展孝思而申爱慕。是以朕万年吉地即建在东陵界内之胜水峪,若嗣皇帝及孙曾辈,因朕吉地在东择建,则又与泰陵疏隔,亦非似续相继之义。嗣皇帝万年吉地自应于西陵界内卜择,著各该衙门即遵照此旨,在泰陵附近地方敬谨选建。至朕孙缵承统绪时,其吉地又当建在东陵界内。我朝景远庞鴻,庆延瓜瓞,承承继继,各依昭穆次序,迭分东西,一脉相连,不致递推递远。且遵化、易州两处,山川深 邃,灵秀所钟,其中吉地甚多,亦可不必于他处另为选择,有妨小民田产,实为万世良法。我子孙惟当恪遵朕旨,溯源笃本,衍庆延禧,亿万斯年,相承勿替,此则我大清无疆之福也.”(3)我们把乾隆帝的这一方法简称为“昭穆相建”。乾隆帝唯恐他的后代子孙不按他的办法行事,此敕旨发出后两个月,他再一次重申了他的这一旨意:“前经降旨嗣后万年吉地当各依昭穆次序在东西陵界内分建,不必另卜他处。……遵化、易州两处山川灵秀宽广,其中吉地甚多。我子孙务须恪遵前训,永垂法守,断不必另择他处,有防民业!”(4)真可谓千叮咛,万嘱咐,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乾隆帝为了推行他的这一方法,不仅率先垂范,把自己的陵寝建在了东陵,而且还在西陵为自己的儿子嘉庆皇帝确定了万年吉地。

乾隆皇提出的“昭穆相建”确实是一个均衡东、西陵关系的良策,如果他的后代子孙能恪遵此旨,昭穆建陵,世世勿替,会省去无穷的麻烦。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光道皇帝是乾隆的孙子,39岁即位,就开始操办自己的百年后事,他明明知道皇祖有“昭穆相建”的谕旨,自己应在东陵择吉建陵,他却没有这样办,执意想在京西的王佐村营建陵寝。(5)道光帝为什么想把自己的陵寝建在王佐村呢?原来那里埋葬着与他共同生活了13年之久的结发之妻——孝穆皇后。道光帝想把王佐村的孝穆皇后的墓地改建成皇帝陵。他即位后就派大学士戴均元、户部尚书英和等人前往王佐村相度。道光帝这一公开违背祖训的做法遭到了群臣的强烈反对。大臣们一致要求道光帝“式遵祖训仍于胜水峪附近地方钦派大臣率同通晓堪舆之人敬谨选择,以昭慎重”。(6)大臣们并以“王佐村福地随龙水道既不合水法,又因碍于畚筑不能添建宝城,亦于体制未符”为理由,奉劝道光帝放弃在王佐村建陵的想法,道光帝见群臣意见名正言顺,句句在理,自觉心虚理亏,于是被迫改口说:“万年吉地仍按昭穆相建,所议甚是。皇祖高宗纯皇帝垂训,我朝景运庞鸿,继继承承,吉地依昭穆次序东西递建,洵为万世良法。朕自应恪遵成宪,于东陵界内选建万年吉地。”(7)经戴均元、穆克登额等人详加相度,并经道光帝的钦定,最后万年吉地确定在东陵界内的宝华峪,并于道光元年(1821年)十月十八日卯时开工。(8)宝华峪陵寝历经六个寒暑,于道光七年(1827年)秋全工告竣,同年九月将孝穆皇后葬入宝华峪陵寝地宫。

道光帝建陵一事按说至此可以暂告一段,就等道光帝百年之后了。始料不及的是,陵寝建成第二年,即道光八年(1828年),地宫里出现了渗水,因未设龙须沟,渗水滞留地宫,浸湿了孝穆皇后的棺椁。道光帝极为震怒,严惩了办工大臣。陵寝依山而建,地宫又深在地下,地宫里出现渗水并不奇怪。裕陵完工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当年地宫里就出现了渗水。乾隆帝经过反复思考,找到了渗水原因,于是将地宫“铺成一层,费无数工作,使得坚固。”(9)宝华峪地宫完全可以以裕陵为例,修补地宫。退一步讲,即使重建地宫,或在东陵界内另卜陵址,也要比搬到数百里之遥的西陵重建要节省得多,同时还不违背昭穆相建的祖训。当时确有一些有见识的大臣,提出就地修理地宫,或在东陵另卜陵址的建议。如署热河都统松筠就建议在“孝陵之右、裕陵东北一带,可否令精于堪舆之人详加履堪。”(10)道光帝却批道:“朕自有主见,徐为之。”(11)实际上是不想采纳。

宝华峪地宫出现渗水以后,道光帝以此为理由,废弃了刚刚建成一年的陵寝,派出了许多心腹重臣在遵化东陵及京畿一带重新相度万年吉地。经过3年的卜择,最后选中了西陵界内的龙泉峪,并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一月兴工,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成。

自道光帝把陵寝从东陵搬走后,清东陵界内又先后建起了2座皇帝陵、2座皇后陵和2座妃园寝。既然东陵还有如此之多的风水宝地,道光帝为什么不在东陵择建?乾隆帝一再告诚他的子孙断不可另择他处建陵,有防民业。可道光帝仍派多人赴丰润、平谷、房山、蓟州一带相度陵址。道光帝明明知道有“昭穆相建”的祖训,自己应该在东陵择吉,可他却非要搬到西陵重建不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恪守成宪”的“模范”皇帝有如此勇气去破坏祖训家法呢?道光皇帝在他的两首诗中泄露了天机,他在诗中说:“东望珠阜瞻依近,罔极恩慈慕萦。”“郁郁山川通王气,哀哀考妣近陵区.”他在诗的注释中说:“皇考仁宗睿皇帝、皇妣孝淑睿皇后奉安昌陵,山川王气,毓瑞钟祥。兹龙泉峪在昌陵之西,相去八里许,五云在望,一脉相承,子臣依恋之忱,庶符夙愿也。”(12)简言之,就是龙泉峪紧靠昌陵,可以长倚父母膝下,达到他“子随父葬”的夙愿。在建陵一事上,道光帝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他并不知悔。他在前面提到的御制诗中说:“毋谓重劳宜改卜,龙泉想是待于吾”,意思是说不要认为他的陵寝由东陵改建到西陵是劳民伤财,龙泉峪是上帝赐给他的,这是天意,因而是合情合理的。可见道光帝平日反复表白的“恪遵成宪”、“节俭”、“爱惜民力”完全是假的。

(二)改变祖陵传统形式,另创新陵制。

顺治皇帝的孝陵是清朝在关内营建的第一座皇帝陵,以后次第建起来的景陵、泰陵、裕陵、昌陵都以孝陵为模式,规制上没有重大改变。以“恪遵成宪”著称的道光皇帝本应更毫不迟疑地效仿前五陵规制营建自己的陵寝,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在兴建龙泉峪陵寝时,道光帝没有沿袭传统规制,而是自己独出心裁地另创了一种新规制。为什么要这样呢?他自己是这样说的:“朕于嘉庆二十三年随侍皇考仁宗睿皇帝巡幸盛京,恭谒祖陵,瞻仰桥山规制,实为万世法守。朕敬绍先型,谨遵前制。”⒀意思是说他的陵寝是仿照关外祖陵规制建的。事实上,龙泉峪陵寝既没有全部仿照关外祖陵规制,也没有完全摒弃关内五陵规制,而是东拼西凑,同时又加进了他的独创,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规制。道光十一年,龙泉峪吉地承修大臣穆彰阿等秉承道光帝旨意拟定了陵寝规制,绘图贴说,奏请钦定。道光帝阅后。作了局部改动。他兴奋之余,赋诗一首,其中一联是:“岂敢上沿诸制度,或能后有一规模。”⒁这就清楚地暴露了他创建新陵制的用意,原来他是希望改制后的自己的陵寝能够成为后世子孙们效仿的模式。明明是自己独创,却说模仿祖陵,这是道光帝虚伪性格的又一表现。

(三)只说缩减,回避增华。

道光帝在一系列建陵谕旨中,不厌其烦地说:“规制缩减”,“一切务从俭约”,“不许纷繁”,实际上又怎样呢?

诚然,龙泉峪陵寝在一些地方是缩减了规制,如裁撤了方城、明楼、二柱门、石像生;地宫由九券四门改为四券二门,不刻经文佛像;大殿由重檐五间改为单檐三间带回廊等。但在其他方面又增加了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陵寝门由传统的三座琉璃花门改为四柱三间的石牌坊。这座石牌坊仿木结构形式,完全用巨大的青白石构筑而成,用工之浩繁,花费之巨大,远远超过传统的三座琉璃花门。

隆恩殿及东西配殿的木构件全部使用珍贵的金丝楠木。这种木料极为珍贵,产于我国的川、广、云、贵等省的深山之中,产量很少,采运非常艰难。到了道光年间,楠木更为稀少,特别是大件木料极难寻觅。⒂在营建宝华峪道光陵时,木料大部分用的是采自东北吉林的黄松。而龙泉峪陵寝三殿的木料竟全部是楠木,仅此一项就不知要多耗费多少钱财、民力!

慕陵三殿的每块天花板上都用高浮雕手法雕刻一条云龙,龙头朝下,栩栩如生。举头上望,但见龙头济济,十分壮观。三殿的雀替上、隔扇的裙板上也都雕刻着半立体的云龙。据不完全统计,慕陵三殿的天花板、雀替、裙板上共雕刻姿态各异的云龙达1318条之多,⒃几乎成了龙的世界,令人惊叹不已。这种装饰不仅在明清两朝皇陵中独一无二,就是在紫禁城中也未见到。

干摆,俗称磨砖对缝,是最高级、最复杂、最费钱的一种砌墙工艺。陵寝、宫殿的围墙、山墙、后檐墙大都是下肩干摆,上身糙砖灰砌,然后抹泥、刷浆。以奢糜腐化著称的慈禧,在重修她的陵寝时也只是把三殿的山墙、檐墙改为干摆,而道光帝的慕陵不仅三殿墙体全部干摆,就连围墙和宫门的扇面墙也全部干摆。这种做法在明清两代皇陵中也无二例。这无疑又大大增加了建陵的费用。既想缩减又为何增华?可见道光帝所标榜的“黜华崇实”、务从俭约“是何等的虚伪!

(四)自定陵名。

按清朝陵寝制度,帝、后陵的名称应由嗣皇帝确定。可道光帝却不遵此制,而是自定陵名。道光帝把自己的陵寝硬说成是因仰慕关外祖陵规制而仿建的,因此,他很希望自己的陵寝将来能定名为“慕陵”,但又不便直说。他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方法。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三月,道光帝展谒西陵。他谒完泰陵、泰东陵、昌陵之后,便来到了龙泉峪陵寝。他挥笔写了一道早已想好的谕旨:“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迩,呜呼,其慕与慕也。”然后把18岁的皇四子奕詝(后来的咸丰皇帝)和17岁的皇六子奕訢召到御座旁,命他二人恭读这道谕旨。读罢,将谕旨藏在大殿东暖阁内。⒄咸丰帝即位后,反复诵读这道谕旨,再三思考其中含意,猛然醒悟,明白了皇父的用心,立即决定将龙泉峪陵寝命名为“慕陵”。

(五)不让建功德碑,却允许写碑文。

道光帝死时留下一条遗嘱,不让给他建圣德神碑和碑亭,理由是“实无称述之处”,不能与他的列祖列宗相比。但他又说:“嗣皇帝即欲撰作碑文,用申追慕,即可镌于宫门外之碑上……碑文亦不可以圣神功德字样率行加称。”⒅不让树碑立传,心中又有些不甘,明明知道儿皇帝在“追慕”文中会对其父大肆歌功颂德,但还装模做样地不让用圣神功德字样相称,其何等地虚伪!

以上几例足以说明道光帝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


犹柔寡断、反复无常是道光帝的又一性格特点,这在他建陵一事上同样有诸多表现。

(一) 吉地选在何处,举棋不定。

前面已经讲过,最初道光帝是想把王佐村的孝穆皇后墓地改建为他的陵寝,经大臣们反对,才被迫改在东陵界内的宝华峪。宝华峪陵寝地宫出现渗水后,又曾在东陵一带踏勘过,随后又派出多人到丰润、房山、蓟县、平谷、易县等州县卜择,最后以易县龙泉峪“不独龙脉蜿蜒,且咫尺昌陵,得遂依依膝下之素志”⒆而中选。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在选择陵址上他没有一个坚定的态度,处于游移不定之间。

(二) 反复变改奉移、奉安日期。

道光七年(1827年)秋,宝华峪道光陵、妃园寝及许家峪公主园寝全工告竣,道光帝决定将葬在王佐村的孝穆皇后、皇长女端悯固伦公主和暂安在静安庄静安庄的二公主、平贵人、皇二子棺椁迁葬东陵。经钦天监择吉,孝穆皇后、端悯固伦公主于九月十六日起送。并将这个日期通知了有关各衙门。没过几天,道光帝谕令,将平贵人等起送日期改为九月十四日。⒇

宝华峪地宫出现渗水后,将孝穆皇后梓宫从地宫移出,道光帝初步决定将梓宫暂安于妃园寝享殿,通知东陵守护大臣做好准备,并派总管内务府大臣敬征、阿尔邦阿办理此事。正当敬征等二人紧张筹办奉移暂安事宜之际,四月十五日、十六日连续接到由驿站递交来的军机处廷寄谕旨,原来道光帝改变了主意,决定将孝穆皇后梓宫改在宝华峪大殿暂安。(21)

道光九年(1829年)四月十三日,道光帝谕内阁:“著于五月初四日寅时先奉移孝穆皇后梓宫暂安宝华峪正殿,是日午时再移请神牌于东配殿。”(22)刚过两天,又改为“五月初四日奉移孝穆皇后梓宫、神牌著俱用寅时,先将神牌安奉宝华峪东配殿,再移梓宫安奉正殿”(23)。

道光十五年(1835年),西陵境内的龙泉峪陵寝建成。决定于九月初七日奉移孝穆皇后梓宫往西陵,(24)以后又将奉移日期改为八月二十日。

孝穆、孝慎二皇后梓宫原定于道光十五年九月二十一日举行奉安礼,葬入地宫,以后又改为十二月十一日举行奉安礼。

(三) 多次调换办理奉移,奉安事宜的大臣。

仅以孝穆皇后,孝慎皇后梓宫奉移西陵为例。道光十四年(1834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道光帝“命惇亲王绵恺、工部尚书王引之、礼部右侍郎文庆敬谨承办孝穆皇后梓宫至龙泉峪典礼”(25)。

道光十五年(1835年)正月二十一日又“添派工部尚书敬征恭办奉移孝穆皇后梓宫至龙泉峪典礼“。(26)

道光十五年闰月六月二十四日又,“添派工部右侍郎赛尚阿恭办孝穆皇后梓宫至龙泉峪事宜”。(27)

道光十五年七月初二日又“添派礼部尚书恩铭恭办奉移孝穆皇后梓宫典礼”。(28)

道光十五年七月十八日,又颁谕旨:“本年孝穆皇后梓宫由宝华峪奉移龙泉峪,所有前派赛尚阿一切差使著改派工部尚书何凌汉敬谨承办。”(29)

道光十五年八月初三日,内阁又奉上谕:“本年八月孝穆皇后梓宫奉移龙泉峪,所有沿途芦殿内步军统领衙门应行预备激桶差使,前派赛尚阿督率照料,著改派礼部尚书恩铭。”(30)

(四)反复调换相度吉地大臣。

道光八年(1828年),发现宝华峪地宫出现渗水后,道光帝随即派出许多大臣到京畿附近各地重新相度万年吉地,直到道光十年(1830年)夏季尚未找到一个遂心的佳壤,道光帝很是着急。为了加紧办理此事,他认为必须“事权归一,斯责无旁贷”,于是,于道光十年闰四月二十四日下令,将“所有相度之事著责成禧恩、耆英、那彦成三人公同经理”。(31)一个月后,即六月初一日,道光帝又将那彦成撤回,“著派敬征会同禧恩、耆英专司其事”。(32)三个月后,即九月初五日,道光帝又谕军机大臣等:“禧恩、耆英著即回京,所有相度事宜,著敬征会同容照、奕经详细履勘。”(33)在短短的4个月时间内,原派的禧恩、耆英、那彦成3人全部被换掉。可是道光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的一道上谕中又说:“禧恩等于西陵红椿内选勘万年吉地,朕本日亲临阅看,形势甚合朕意,著名为龙泉峪。”这说明,在道光十年九月初五日让敬征、容照、奕经专司相度之后,又派出了禧恩继续相度万年吉地。反反复复,真是令人捉摸不定。

(五)因临时变更,七公主葬地至今不明。
许家峪的端悯固伦公主园寝内,道光十一年(1831年)又葬入了皇三子。皇七女早殇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道光帝决定将皇七女也葬入端悯固伦公主园寝内。京师总管内务府通知东陵内务府在这座公主园寝内添建砖池一座(葬人的坑,用砖砌成池状),估算用工料银1833两8钱1厘(34)。 不知是什么原因,道光帝又改变了主意,并未将七公主葬在这座公主园寝内,七公主葬于何处至今尚不清楚。

(六)明令不让建方城明楼,死后又后悔。
道光帝为了表示自己俭约,在营建龙泉峪陵寝时,裁撤了方城明楼,可是后来道光帝在遗嘱中又说:“万年后著于明楼碑上镌刻大清某某皇帝清汉之文,碑阴即可镌刻陵名。”(35)道光皇帝明明知道自己的陵寝未建方城明楼,自然无碑石之设,为什么他还这样说呢?不言而喻,道光帝是后悔了,因为陵寝规制是自己设计批准的,不好意思再让添建,只得采取这种隐晦方法让嗣皇帝补建。这既说明了道光帝的虚伪,也反映了他办事反复无常 。新即位的咸丰皇帝读了他皇父的朱笔遗谕以后,明白了其中的用意,于是派大臣去办理添建慕陵方城、明楼工程事宜,很快制定出了设计方案,绘出了施工图纸。这张图纸现仍珍藏于国家图书馆(36)。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添建方城明楼工程没有付诸实施。

道光的虚伪、犹柔寡断有时竟到了反复无常、蛮不讲理的程度。道光十年(1830年)闰四月二十四日的一道谕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谕旨中说:“朕御极之初,因孝穆皇后安厝王佐村已阅十年,即欲就该处形势改建 万年吉地,特派戴均元等带领熟谙堪舆之人前往相度。旋据覆奏,王佐村丈尺规模不符定制,地亦未臻全美,仍请另择吉壤,以昭慎重。嗣经戴均元等勘定宝华峪,开工经营。地势既非美善,工程又不坚固……”(37)这段谕旨说明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把万年吉地改在东陵择建,道光帝是不情愿的,是被迫的,因而他当时所说的“所议甚是”和“询为万世良法”是口不应心,是假话。二是,宝华峪虽然未经道光帝亲临阅视,但戴均元等已将那里的形势绘图贴说,向道光帝作了详尽奏报,道光帝为慎重起见,又派当时的礼部右侍郎吴煊、工部左侍郎穆彰阿带领精通风水的人员前往宝华峪详慎复勘,最后经道光帝亲自批准。在宝华峪陵寝施工当中,道光五年(1825年)二月,他曾亲临时实地阅视工程。当时不仅未提出任何异议,还重赏了办工大臣官员。(38)但道光帝却说宝华峪“地势既非善美”,不满意那里的风水形势时,想把责任推到戴均元等人身上。三是,道光帝在护送孝穆皇后梓宫入葬宝华峪地宫时,曾详细阅视了宝华峪形势和陵寝工程,他“见万年吉地工程坚固完整”,龙心大悦,对办工大臣官员再一次大“见万年吉地工程坚固完整”,龙心大悦,对办工大臣官员再一次大加奖赏。(39)可是这次又说“工程又不坚固”,真是出尔,反复无常。

道光帝在御制诗的注释中说:“予因宝华峪办理不善,规制又拂朕意,不能不改图吉壤。”道光帝把陵寝的搬迁理由归结为工程不善和规制不称心。其实,地宫出现渗水既可以就地维修,也可以在东陵界内择地另建,完全不必拆迁西陵。营建宝华峪陵寝和营建其他帝陵一样,事前要把图纸、烫样呈交皇帝审阅,御批后方能动工。道光帝对他的陵寝更是异乎寻常地关注,从地宫的装修到石像生形体的大小,从享殿的举架高矮到井台上是否起建亭座,从二柱门的裁撤到门窗饰件上是否镀金,他都详加指示,一一过问,面面俱到,宝华峪陵寝完全可以说是道光帝亲自设计的。事故出现了,却说“规制又拂朕意”,想委过于人,翻云覆雨,蛮不讲理。

道光八年(1828年)九月初,宝华峪陵寝地宫发现渗水,初八日道光帝令敬征“再行详细查勘,必须查出存水之由方好修理”(40)。十个月后,即道光九年七月初五日,道光帝却对建议修理地宫的大臣大加指责、讥笑,他说:“尚云设法修理者,不知是何肺腑?可笑之至。”(41)道光帝自己说修理可以,别人要说修理就是别有用心,蛮横无理到了何种地步!


仅通过以上在建陵方面的事例就足以看出道光帝虚伪、犹柔寡断、反复无常的性格特点。其实在他一生的各个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尤其是在他处理国家大事上更有许多给国家带来了损害的事例。

道光帝即位初,踌躇满志,颇有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即位伊始,他就发出了整顿官场陋规的谕令。谕令一出,便遇到了许多大臣的强烈反对之声,道光帝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而是赶紧鸣锣收兵,对反对自己的大臣反而进行奖赏,对首倡此议的大臣英和却进行了惩处。

在禁止鸦片烟一事上,起初道光帝也主张严禁,并重用禁烟最有力的林则徐。可是当英军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威胁到他的统治时,他动摇了,又将林则徐革职并发配边疆效力赎罪。

批准《中英南京条约》更是活脱脱地勾画出了道光帝犹柔寡断的性格。史料描述了道光帝指令签约前的情景:“上退朝后,负手于便殿阶上,一日夜未尝暂息,侍者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上忽顿足长叹,旋入殿,以朱笔草草书一纸,封缄甚固……盖即谕和诸臣画押订约之廷谕也。”(42)

道光帝的四位皇后以外,还有妃嫔16位。妃嫔因犯有过失而升降,不足为奇,历朝历代皆有,但为数不多。而道光的16位妃嫔中,竟有11位有升降的经历,而且差不多都是大幅度地升降,甚至是反复升降,比如彤贵妃舒穆噜氏,初入宫为贵人,正当她红极一时最受宠幸之时,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九月初十日,不知何因,突然又降为贵人,连降三级。直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才着逐步又升为贵妃。这都反映了道光帝的喜怒不定、反复无党的性格。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63楼 发表于: 2009-08-27


美外交官为蒋家父子立传博得一片称赞[转帖]


傅建中:美外交官陶涵为蒋家父子分别立传

2009-02-27

蒋介石先生无论生前或死后,都是毁多于誉的,尤其民进党执政后,几乎要把他打入第十九层地狱;可是蒋的功过,不是民进党说了算的。毕竟他是世界级的人物,再说如果不是蒋介石当年决定迁台,恐怕民进党诸公早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下的顺民了。当然这不是说蒋带给台湾人民的一些苦难可以一笔勾销。

蒋介石的霉运似乎已经到了谷底,终于否极泰来。君不见立法院已决议中正纪念堂恢复原来的名称,总统府已指示在七月以前中正纪念堂重新挂牌。就在此时,哈佛大学推出由美国外交官和中国专家陶涵(John Taylor)执笔的蒋介石英文传记。书尚未上市,已在美国学界博得一片好评。

著名哈佛大学史学教授柯伟林(William Kirby)对蒋传的评价是:「蒋介石的故事是如此巨大、複杂,和近代中国的历史如此密不可分,以致一直没能有一本好的传记问世。现在陶涵终于写出一本这位二十世纪主要领袖人物极为生动、可读的传记,捕捉了蒋的一生和他所处的时代,这是比从前任何英文着作都好的一本。」

其他美国知名中国学者如沙特(Robert Sutter)、蓝普顿(David Lampton)、黎安友(Andrew Nathan)等都对这本蒋传给予高度评价,他们也都对蒋在近代中国的重要地位深深肯定。沙特说蒋是二十世纪全球政治中「顶天立地的人物」(towering figure);黎安友说陶涵的蒋传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是「权威之作」(the authoritative work);蓝普顿指蒋为台湾那个「受困的岛奠定了民主统治」的基石。

陶涵上世纪六十年代派驻台湾,在美国大使馆担任二等秘书,之前在台中的美国务院华语学校唸了二年中文,故不仅熟悉台湾事务,中文也有相当程度,在他长达三十馀年的外交生涯,也曾任职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和美驻北京大使馆政治参事。二十一年前蒋经国过世后,美国在台协会的创始人丁大卫(David Dean)一直想为蒋经国立传,并大力推荐他的同僚好友陶涵承乏此事,后商得中国时报创办人余纪忠先生赞助,陶涵费时五年,终于写出一本对蒋经国颇为正面、而又深受西方学界重视的传记,于二○○○年由哈佛大学出版。

由于在写蒋经国传过程中,陶涵蒐集了大量有关蒋的资料和文献,认为足可写一本老蒋的传,而坊间已有的英文蒋传多不够全面、尤乏学术价值。因为《蒋经国传》颇为成功,哈大出版社决预付一笔版税支持陶涵写蒋介石传。
?
陶涵承认写蒋氏父子的传,父传比子传挑战性大多了,最后完成的《蒋委员长》一书(英文书名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厚达七百六十页,单是注解就超过二千个,堪称皇皇巨着。为了蒋传的撰写,陶涵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能找到的有关蒋生平的资料或档案,他都不放过。存放在胡佛研究所前二年才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宋子文文件以及秦孝仪编的十二册《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是主要参考文献。中共已开放的档桉、存放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一九二○到四○年代的档案,都是极有价值的史料,并有新的发现。

例如陶涵说,周恩来给共产国际的报告揭露,抗战初期中共八路军的伤亡,仅佔中国军队伤亡数的百分之三而已,即使到了四○年代,也不过百分之十,这和中共宣传国军不抗日,只对付共军的说法大相迳庭,也戳穿了史迪威和杜克曼(Barbara Tuchman)等美国人诬衊蒋不抗日的谎言。至于台独份子把蒋列为「二二八事件」的元凶,陶涵认为是过甚其词。他比对有关「二二八事件」始末的档案文件,所得结论是:陈仪是始作俑者,要负主要责任。但不容讳言的,蒋对整个事变所造成的杀戮悲剧,确实有重责大任。

陶涵毫不迟疑的表示,蒋介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是无法抹煞的。他深信苟无日本侵略和苏联阴谋助中共叛乱,蒋介石肯定会成为「现代中国之父」。说到苏联暗助中共,陶涵透露他在共产国际的档案中,看到中共开始「长征」前后,史达林曾资助中共四百万墨西哥银元,在当时这是一笔巨款,对中共能在「长征」中存活和后来在延安重生,发挥了关键作用。

陶涵颇为自豪的说,他所写的蒋传,虽不敢自诩是权威之作,但确实是蒋毕生事功及其所处时代最完整的传记,也是一本忠实客观的传,可算得上英文说的critical biography,具有高度的说服力与可信性。

在哈佛出版陶涵的蒋传之前,英文的蒋介石传有范毕(Jonathan Fenby)的China’s Generalissimo and the Nation He Lost,柯如齐(Brian Crozier)与前香港大公报记者周榆瑞合写的The Man Who Lost China,以及美籍英国作家斐恩(Robert Payne)的Chiang Kai-shek。

上述的英文蒋传当普通读物尚可,但非严谨之作,不可能传世。至于中国人董显光、熊式一用英文写的蒋传,在西方人看来是歌功颂德的使徒圣传(hagiography)。

比较说来,陶涵的蒋传,确是蒋介石逝世三十四年后,第一本探讨他生平的认真之作,应该经得起史家和时间的考验。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64楼 发表于: 2009-08-27


史上最牛-123次辞职“未遂”的宰相 [转帖]


  宰相下台无外乎两种途径——主动走人和被炒鱿鱼,但是在明朝中期的时候却有一位首相既不是被皇帝削官,也不是辞职获得批准,而是靠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下台的。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递交辞呈最多的首相——李廷机。
  
  如果说明朝最好对付的皇帝是明穆宗隆庆,那么最不好对付的就是他的儿子明神宗万历,因为他身上有件比杀人如麻的朱元璋和朱棣更可怕的武器——懒。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九月十六日起,这位皇帝就开始罢工,三十多年如一日地窝在巴掌大的紫禁城里冬眠。其间,大臣们无论怎么恳求、谩骂、抱怨还是造谣,万历同志就像一颗锤不扁、蒸不烂、煮不透的铜豌豆一样,就是不上班,不见大臣,不办公。官员们毕竟是臣子,就算再有胆子,也不能跑进后宫把皇帝大人拖出来批斗。所以有明一朝,万历是最让大臣们头大的皇帝。皇帝的专职工作是治理国家,他不工作,国家肯定乱套。万历统治下的明朝一天比一天糟糕,最明显的一个情况就是“人滞于官、官曹空虚”,即官员任免工作大面积瘫痪。该升官的的升不了官,该退休的退不了休,该补员的补不了员。到万历四十七年,中央九部中只有户部和通政司有部长,刑部和工部由其他部门兼职代管,吏部、礼部和兵部只有公章没有人,督察院和大理寺最狠,没人上班也就算了,连公章都丢了。
  
  本文的主人公李廷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场的。李廷机,字尔张,号九我,晋江新门外浮桥(今属鲤城区)人,生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他从小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在万历十一年的全国大考中,高中全国第二名的榜眼。其实以他的本事应该中状元,可惜运气不好,碰上了明朝最会和稀泥的宰相申时行。申时行觉得全国的考生就属太医院的朱国祚顺眼,就把状元的帽子丢给了他,让李廷机肚子里的满腹经纶变成了满腹怨气。
  
  好在此后李廷机的人品不坏,官风清廉,没有因为一顶状元帽子报复社会。他在南京任职期间,严厉打击各种乱收费现象,同时鼓励经商,把这里原本北海瑞搞得一片狼藉的商品经济重新振兴了起来。负责浙江会试期间,他严肃考风,坚决杜绝考场作弊,为国家选举了一批像模像样的高素质人才。调入中央主管礼部时,他还想尽办法为部员搞福利,把部门每年省下的经费拿出来给下属买房子,通过高福利促使他们廉洁奉公。最难得的是,他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大善人,只要碰见乞讨人员就发钱。结果被惯坏的乞丐们每天都在他的宰相府门口蹲点,一见他出门就成群结队地上去伸手要钱。此外,他对京城的公共设施也特别上心,考场旧了财政拨款,公署破了财政拨款,就连庙破了他也财政拨款。李廷机大概是慷慨过了头,倒他退休时自己家一贫如洗,完全和光腚的海瑞有一拼。
  
  也许正是他的这份清正廉洁感动了懒虫万历。万历三十四年,他被提拔为首相,进入内阁供职。不入阁不知道,一入阁吓一跳,中央九部全部官员加一起31 人,空缺竟达24人!这还不算下面跑腿的小娄娄们。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在拿一个人的薪水,干两个人的活。更难办的是全国各地每天都有成千上百份奏折送来,等着万历同志批阅。但是懒惰的万历看都不看,让成堆成堆的奏折躺在皇宫里和自己睡觉,当时有个流行的说法叫“留中”。工作难也就算了,可恨的是当时东林党已经成了气候,他们一心想让李三才、郭正域两人做宰相。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帮人成天写奏折、泼口水,给李廷机洗淋浴。李廷机不像万历那么脸皮厚,挨了几个月骂就抗不住了,拍拍屁股地上辞呈准备走人。他原本估计皇帝大人懒点,得交个三五份才能批下来。所以为了早点办完手续,他要让皇帝看到自己辞职的决心。为此,他把房子捐给穷人,让全家老小卷铺盖先走,自己则一个人跑到庙里凑合住了下来。
  
  五份辞呈交上去了,万历没反应。李廷机毫不气馁,又写了五份,万历依然没反应。李廷机火了,继续写,写他五十份,就不信万历不给批。就这样,可怜的李廷机在破庙里住了整整五年,写了123封辞呈,其结果是皇帝的批条没得到,反倒得到一个“庙祝阁老”的绰号。最后,李廷机彻底崩溃了,索性自己把自己解雇,顶着抗旨的罪名、冒着杀头的危险,自作主张跑回福建老家去了。幸运的是,万历同志连追究都懒得追究,任他去了。四年后,贫困潦倒的李廷机病逝,万历这个时候罕见地勤快了一次,赐赠他少保头衔,谥“文节”。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65楼 发表于: 2009-08-27

 鲜为人知的八岔岛事件:中国民兵击沉苏联巡逻艇[转帖]


  黑龙江省同江市境内的八岔岛是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新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但是现在很少人记得或者知道,1969年7月8日在这个岛屿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边界武装冲突,一艘前苏联的船艇被中国民兵击沉。

  一、八岔岛事件后中苏政府的迅速反应

  1969年7月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右上角全文刊登了一份昨天中国外交部给苏联驻华使馆的照会,对苏联政府指使苏边防军在当日入侵中国领土八岔岛地区挑起武装冲突,向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中国的照会简略叙述了事件经过:“1969年7月8日上午8时30分,苏联边防部队乘坐两艘船艇,侵入中国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中国领土八岔岛地区,8时40分上岛,并且毫无道理地向正在岛上生产的中国居民和民兵开枪射击。我民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把入侵者赶出中国领土。10时40分,苏联炮艇一艘侵入八岔岛附近地区,向该岛进行疯狂射击。16时20分,苏联炮艇两艘又侵入上述地区,苏边防军并上岛将我民房烧毁。11时20分到16时20分,飞机6架次侵入该岛和中国岸上八岔村上空低空盘旋,进行威胁。”

  苏联方面也在7月8日当天向中国递交照会,就“一批武装的中国人”“侵入苏联国境”,“隐蔽”在八岔岛的“苏联部分”,向苏联河运人员进行“武装袭击”一事,向中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7月9日莫斯科时间10点47分,塔斯社称“中国的农民”是“根据双方的协议被准许在这个俄国的岛从事耕种”的;过了一个多小时,塔斯社改称“中国的农民”是“根据双方的协议被准许在这个岛的俄国部分从事耕种”的,和苏联的抗议照会对该岛归属问题的口径保持了一致。无论是苏联方面的抗议照会还是塔斯社的消息,实际上都承认在八岔岛上和苏联人员发生武装冲突的中国人不是中国边防军,而是“一批武装的”“中国的农民”,和中国政府声明中描述的进行自卫反击的“居民和民兵”的身份一致,事实上这批武装的中国农民中有不少是知青。

  由于是3月珍宝岛中苏激战以来中苏间又一次武装冲突,震惊海外。不仅当时中国的好友阿尔巴尼亚的《人民之声报》、《团结报》等发表了谴责“苏修新沙皇”侵犯中国八岔岛地区的新罪行的文章,西方记者也开始打听冲突的规模和事态发展的新动向,因为中苏双方在事发当天就一个以前未提起过的岛屿上的冲突互发抗议照会,在1969年的中苏外交交涉中也是极其罕见的。迅速的反应充分表明了事态的严重性。
 
我在黑龙江插队时也听人讲述过这个事件,印象里也有我们知青拿手榴弹炸沉了一艘苏联巡逻艇的传说。但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犹豫再三没有把这个事件写入“老知青们的故事”(1996年在网上发布了前六章,以后陆续增补修改)里。

  一是八岔岛发生的武装冲突事后看来只是个偶发事件,位于合江地区(现为佳木斯地区)的八岔岛不象珍宝岛、吴八老岛、七里沁岛那样是个中苏长时间武装冲突和争斗不停的热点地区,所以插队在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我对这个事件发生的地点比较模糊,乃至遗忘。

  二是八岔岛事件中的知青民兵代表虽然曾经作为英雄在群众大会上宣讲过和苏军斗争的事迹,因为种种原因后来就不再提起大肆宣传,所以我把它和1969年7月初呼玛吴八老岛上的知青民兵没有主动攻击因入侵搁浅在我岛边的苏联炮艇一事以及知青罗以民拿手雷吓退苏联炮艇的故事混淆起来了,认为知青炸沉苏联巡逻艇的这种匪夷所思几乎是天方夜谭故事可能仅仅是一相情愿的未经证实的传说而已。

  二、关于八岔岛武装冲突事件的各种描述

  1960—1970年代,中苏两国边界东段的争端和冲突主要是围绕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上岛屿的归属展开的。1922年中苏两国确定了共管黑龙江航道的事宜,但苏联从1920年代开始,占领了一些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岛屿如抚远三角洲(黑瞎子岛)等,和中方发生过冲突。东北沦陷后,1937年,因中国采金工人在黑龙江上我瑷珲县境内的干岔子岛被苏方赶走,日伪军队和苏军交火,击沉苏炮艇一艘,后确认该岛屿属于中国。尤其是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东北进行暂时军事管制后,趁机把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边界线画到中国一侧的岸边,在个别地方竟然画在中国的江岸上,从而将应该属于中国的700多个岛屿中的600多个(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以及相应的水域等画入苏联地图或苏军的警戒区内,对进入这些地区从事生产活动的中国居民使用武力驱赶,甚至进行抓捕或开枪射击。中苏双方对这些岛屿的归属问题,已经有了争议。1949年以后的中苏友好时期,苏方也利用了我方长期不设边防的状况,经常进入中国岛屿作业。在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恶化后,冲突逐渐升级加剧,不断出现流血事件乃至兵戎相见。
 

在界江航行管理上,苏方违反有关协定,以中方没有技术和能力为借口,长期剥夺中方对航标的设置和管理权,并在一些中国岛屿上设立航标,而且是由苏方人员上岛进行维护管理。1954年9月,在联合检查航道时,中方代表王凤岐第一次向中苏航行联合委员会苏方代表提出:主航道中方一侧中国岛屿上苏方所设的全部航标应交由中方管理和维护,要求将黑龙江中游主航道我侧苏方设置航标的岛屿编号交给我方。苏方对后者表示同意,但以后又避及此事。这也是黑龙江上中苏纷争不断的原因之一。

  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一方面主张和平谈判、反对诉诸武力,另一方面也积极备战,毫不示弱。而1968年12月毛泽东要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在黑龙江又起到了加强边防的作用。1969年3月9日,一列载了1200名杭州知青专列路过哈尔滨前往合江地区。各地知青来到中苏边境地区后,立即被编入民兵进行军事训练。

  1969年5月开江后,知青和老乡遵照上级指示,陆续登上黑龙江上一些属于中国管辖但和苏联边防军发生过冲突的岛屿,一面种地抓鱼坚持生产,一面暗中携带武器站岗放哨保卫边疆。携带武器不是为了进攻和袭击对岸的苏联边防军,而是为了防备苏联边防军的武装入侵、挑衅或者绑架抓人。按照当时的思路,登上“争议岛”的民兵所携带武器应该都用麻袋、衣服等做了遮盖,这样可避免刺激苏方,因为苏方有时对“中国农民”登上一些“争议岛”采取默认的态度。如果苏方人员也想登上“争议岛”时,对岸苏联边防瞭望哨看见的大概就是一群种地农民,看到的赤手空拳的男女青年也不过十六、七岁,以为他们比普通老百姓更容易欺侮,就容易放松警惕。苏联方面可能对大批刚到的京沪津杭及黑龙江本省插队知青的动态和情绪缺乏深入了解。
 

 在黑龙江东部靠近抚远三角洲的同江县的八岔岛、董喀叭亮子岛上因为过去发生过苏联边防军上岛驱赶中国居民离岛的争端,在毛泽东“要准备打仗”的号召下,上级也要求来自杭州的男女知青武装民兵参加登岛行动。登上八岔岛的民兵人数和枪支不详,董喀叭亮子岛上的民兵有20多人,除了有一些仿苏制53式7.62mm步骑枪外,另携带仿苏制德普型53式7.62mm轻机枪一挺。他们在岛上生产劳动时,还有人划船在岛周边水域打鱼,负责联络警戒。很多知青是怀着保卫边疆的激情而来的,正盼着要有个表现自己英勇气概的机会,带着武器枪支上岛,更让他们热血沸腾,结果7月8日在八岔岛上真的和苏联边防人员打了一仗。这是珍宝岛冲突以来的又一场双方都开枪的武装冲突,不同的是发起自卫还击的不是中国边防军而是中国民兵,还有知识青年,甚至有女知青。

  八岔岛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今同江市八岔乡西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国一侧,在八岔赫哲族乡境内(当时应该属于抚远县管辖)。由14岛组成,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总面积约45.6平方公里。要比0.74平方公里的珍宝岛、1.6平方公里的吴八老岛大得多。八岔岛事件发生后,中方的照会强烈谴责了苏联边防人员在中国领土上的武装挑衅,苏方的照会则声称是中国人的“武装袭击”了上岛的苏联河运人员。1993年编辑的《黑龙江省志·军事志》开始透露出冲突发生的内幕。“1969年7月8日8时,苏联边防军两艘汽艇进入同江县所属八岔岛中方水域,进行所谓‘维护航标’作业。当地民兵前去制止,劝其退出中国领土。苏方人员竟无理开枪。中方民兵被迫进行自卫还击,击沉苏艇1艘”,承认冲突和航标设置有关,公开了曾经击沉苏联汽艇一艘的事实。

  从中方事后公布的一份示意图来看,苏联边防人员是在八岔岛主岛东北角和中国民兵发生了冲突。8点40分,苏联边防军和航标维护人员上岛作业后,正在岛上劳动的中国民兵当然要前去制止。那时的知青受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鼓舞,士气高涨,恰好遇到苏联边防人员入侵中国领土,自然会情绪激动地先进行说理斗争,还有一部分人在后面拿出了原先遮盖住的步枪和反坦克手雷、手榴弹等做了战斗准备。苏联边防军见蜂拥而来的中方人员较多,便先开枪射击威慑。对在所谓的“争议岛”上劳动的中国居民开枪警告射击,是苏联边防军在驱赶中国老百姓时常用的手法,屡屡奏效。哪知道这次碰到的不是普通的中国农民,而是经过军事训练的有武装的知识青年民兵。

  见苏联人开枪动手了,担任警戒保卫的中国民兵在未接到任何命令也无法请示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立即开火还击,力图消灭一切来犯之敌。苏联边防人员措手不及,只好边打边撤,混战中,一艘苏联汽艇被中国民兵击沉。究竟是被子弹击中要害部分起火沉没还是被手雷炸毁,《黑龙江省志·军事志》没有详叙,苏方人员伤亡情况也不详。
 

【八岔岛事件】

  《党员之友》2003年第12期刊登的原杭州知青罗以民写的《黑龙江一九六九》还透露出一个鲜为人知的情况,“1969年7月8日凌晨,距克巴亮子60公里外的同江县八岔岛又发生了一场战斗。我国驻岛民兵击沉了苏方一艘入侵的巡逻艇,并生擒一人后迅速撤离该岛”。由于交战中苏方一艘汽艇被击沉,至少一名人员失踪,苏方随后开始了报复行动。10时40分,匆匆赶来的一艘苏联炮艇对八岔岛进行了长达六分钟的机枪扫射和炮火攻击,苏军直升飞机也多次飞临附近的八岔村上空盘旋威胁。下午16时20分,苏军炮艇多艘载大批军人登岛搜索,最后老羞成怒烧毁了岛上的中国民房和大批树木,火势持续到深夜。至21时,两艘苏联炮艇仍封锁住我内河—八岔河水道出口。苏联边防部队在事件发生后的9、10两日,派入我八岔岛地区的炮艇达39艘次,直升飞机10余架次,军人100多名。中方对苏军入境、兵临村前的武装挑衅没有进行武力阻击,避免了冲突的进一步升级。

  实际上让苏联边防军恼火丢脸的还有一件事,7月8日,在距八岔岛60公里外的中国董喀叭亮子岛附近水域,他们的一艘武装巡逻艇居然遭到了中国渔民的“武力威胁”的羞辱。

  7月8日上午,并不知晓八岔岛发生了武装冲突的同江县三村公社三村大队的杭州知青罗以民与同学王祖荣和往常一样,暗中携带步骑枪两支、手榴弹8颗、反坦克手雷1枚,以打鱼为掩护,划平底船下江巡逻。一艘前后配备14.5毫米高射机枪的苏联巡逻艇入侵我方水域,向他们驶来,似乎有挑衅抓人的企图。两位知青不约而同地把暗藏的手雷和手榴弹都从船舱舱板下拿了出来。罗以民说:“我在前棹,飞快地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手雷引信,把平时分装的手雷组合好。我又把4颗手榴弹盖全部拧掉,2颗插在腰间,2颗拉出拉火环,搁在舱板上,步枪里的5发子弹是早就压好了的。我对王祖荣说:如果炮艇敢停船抓人,等它一靠近,我们就突然扔手雷,再加一颗手榴弹,把它打瘫痪,如果咱们的手雷没打准,就蹬翻小船,跳水游回去”。尽管苏联巡逻艇围着他们小船高速转了好几圈,由于平时训练有素,小船船头始终朝着苏艇,未被苏艇掀起浪波掀翻。罗以民看苏艇越来越靠近,“炮艇上的苏军士兵似乎没有多少战斗准备,前后高射机枪的枪衣也没脱,两个士兵甚至还光着上身。艇首站着一个军官,手里提着一个小铁锚,看来他也是想在靠近我船时将铁锚扔上小船把我们拖走。以往他们曾多次用这样的办法来抓中国人。他的铁锚比我的手雷重得多,他需要靠得更近”。两船距离将近40米时,罗以民右手扔掉了一只前棹,举起了手雷,亮出了要拼个你死我活的战斗姿态。“突然,那个军官看见了我手里的手雷,立刻喊了一声,扭头就往船舱里跑,那两个光膀子的士兵也连滚带爬地钻进了船舱。那炮艇立刻一溜烟跑远了”。我方边防哨所里的人员通过高倍望远镜已经把这一触即发的斗智斗勇场面记录在案,罗以民后来被黑龙江军区合江军分区通令嘉奖。他的事迹在当时在边境地区是广为人知的。
 
 我当时听到的传说似乎是以上八岔岛冲突和罗以民经历的合版演义。1969年7月8日,苏联两艘巡逻艇靠上了八岔岛,苏联边防军和戴大盖帽的人员下船登岛,正在岛上的劳动执勤的知青民兵立即上前阻止,苏军见我人多势众,先开枪威胁警告,岸上的民兵没有严格遵循中央军委规定的我方必须在两次鸣枪警告无效,苏方又打死打伤我方人员时才可以自卫还击的斗争政策,在苏方开枪后立即开火回击,打了苏方一个措手不及,最后把入侵者赶出了八岔岛。枪响后在周围水域打鱼的知青民兵也迅速划到了苏联汽艇附近进行阻击,很准确地把手雷扔到了企图逃跑的苏联巡逻艇舱里,炸沉了这艘船,苏方死伤多人。还有一说称,当时中国民兵兵分三拨,一拨赤手空拳进行说理斗争,一拨持枪进行保卫,另一拨直奔江边苏巡逻艇准备断其后路,形成了包围圈,听到枪声,就把手雷扔进了苏联巡逻艇。至于生擒苏军一人的事则没有印象。

  后来因为证实这批进入八岔岛的苏方人员中确实有航标工作者,不仅在外交上惹了麻烦,而且引来了苏联的大报复。所以上级认为这次以多胜少的武装自卫反击是过火失策的,1970年以后就很少作为成功的战例提起,甚至鲜为人知。

  三、八岔岛武装冲突事件的反思

  根据当时的中苏两方的照会和事后中国的记载及耳闻者的叙述,我们有必要对八岔岛的武装冲突事件做一些分析。

  (1)八岔岛武装冲突是一个由历史遗留问题触发的偶然事件,并非中苏双方政府精心策划、蓄意制造。

  如前所述,苏方在中方岛屿上“维护航标”是历史遗留问题,中方一直在寻求合理解决的途径。但即使在发生过多次激烈斗殴后的吴八老岛,1968年9月苏航标艇越境放下工作人员进行航标灯维护时,中方民兵也没有采取过激行动,只是通过翻译向苏航标人员说明这是中国领土,也不和他们身体发生“亲密接触”,在周围监视但并不干涉他们的正常工作,倒也平安无事,因为给航标艇护航的苏联炮艇没有入侵,苏联边防军人也没有登岛。但这次苏联边防军人不仅直接护送航标人员上八岔岛,并且先开枪则激化了矛盾。在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苏边境东段正处于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和不信任时期,中方民兵把越境并开枪射击的苏联军人和“航标维护”人员统统视为侵略者也是符合当时的思维逻辑的。
 
 中国方面之所以要派民兵甚至是十六七岁的男女知青而不是正规军人到黑龙江上所谓的“争议岛”上作业,既是边境政治斗争的重要一环,要向对方表明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退让的决心,也是一种避免冲突升级、不准备诉诸武力解决争端的姿态。由于此前在黑龙江和新疆地区发生了多起苏联边防军绑架中国居民的流血事件,八岔岛上中国民兵暗中携带的枪支弹药主要是自卫壮胆有所防备,用来对付少数苏联边防人员的挑衅或许会有威慑作用,一旦面临苏联边防正规军的大规模攻击,民兵那些旧型号武器如有效射程仅400米、手动单发53式7.62mm步骑枪不会构成很大的火力威胁,除了撤退以外别无他路。而且1968年中央军委制订的边防斗争政策明确规定,无论发生任何情况,决不能先打第一枪。“如苏方向我开枪,我应当场向苏方提出最强烈抗议,并鸣枪警告。当我两次警告无效,打死打伤我方人员时,我边防部队可以开枪实行自卫还击;采取上述任何一种自卫措施,都要掌握‘先礼后兵’的精神,并把还击行动控制在我境内”,在当时是反复强调,传达到每个武装民兵的。所以说中方绝无可能要预谋用民兵在八岔岛伏击苏军,挑起武装冲突。

  中方当时的策略是,不主动在“争议岛”上攻击入侵苏联边防军,而是在岸上建立反侵略战斗村,等苏军入侵后再开打。当时吴八老岛地区的三合村民兵在村前沿江一线构筑了长达615米的环形交通壕和战壕,构筑各种轻武器火力发射点131个,防炮隐蔽部22个,在临江住户的房屋下面挖掘互相连通的地道500余米,1969年9月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命名为“三合战斗村”,作为典型向边境地区推广。

  苏方在珍宝岛事件以后一直寻机报复,制造事端。苏联边防军自1969年开始未敢贸然登上黑龙江北部冲突的热点地区----呼玛县吴八老岛,可能是过去在岛上和中国民兵冲突吃过亏,也可能是通过间谍知道在我岸上后方阵地上有准备和入侵苏军战斗的数千人的野战军部队(苏方从4月8日至5月1日先后3次派遣武装间谍特务周德庆潜入呼玛县一带,搜集边境地区的军事情报。),改用在苏岸上向我射击的武装挑衅方式,让我方无可奈何。5月12日,和苏军有过多次交手的呼玛知青山秋林正赶着一辆装有暗藏手雷枪支、民兵武器弹药的马车在岛上行进时,对岸苏军突然从卡里诺夫卡哨所等多处火力点用机枪向他射击,子弹就擦着他耳边飞过,烤得他耳朵发热。枪声惊毛的马拉着车狂奔江边,山秋林临危不惧,勒缰拽马,脸部、双手鲜血直流,终于在马车即将冲入江前征服了惊马,顺利地将马车拉入低洼安全地带进行隐蔽。据统计,从5月12日至9月6日,苏方几乎每天都在苏联岸上用轻重机枪向吴八老岛和附近的三合村射击,共进行2160个点射,1363个单发,共8191发子弹,射击最大纵深约1000多米,并在5月15日打死了在吴八老岛上巡逻的19岁的中国边防战士任久林,我方则按照沈阳军区等上级指示未予任何还击,并暂停了边防军上岛的正常巡逻,只是在5月24日的《人民日报》上刊发了一张显示吴八老岛上的社员在及时播种的照片。即使在7月初,面对一艘入侵我方水域,在吴八老岛下游300米沙滩上搁浅的炮艇,我民兵和边防军都能严格遵守上级指示,绝不先开枪开炮,最后让该艇自行退出我方境内。
 

虽然在八岔岛事件发生之前,苏方有过多次进入黑龙江上我方岛屿的大规模挑衅行动。如1969年5月14日,苏边防部队乘交通艇、炮艇、巡逻艇各1艘侵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我侧爱辉县女雅通岛。1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由一军官带领登岛,包围了正在该岛劳动的幸福公社小黑河大队9名社员,打伤我方社员2人,将4人绑架去苏,扣留达8天之久。5月28日中午,苏联40多名武装军人分乘3艘炮艇,在直升飞机的配合下,侵入黑龙江主航道我侧抚远大夹信子岛,将正在岛上休息的我抚远镇10名渔民强行绑架,并抢走我渔船4只。

  但据我分析,种种迹象表明,苏方7月8日进入八岔岛前可能并没有形成一个蓄意挑起武装冲突的行动计划。

  第一,装载“航标维护”人员和边防军人的苏联船只不是炮艇而是汽艇,但汽艇究竟是属于民用的航标艇还是属于苏联边防军的军用船只,目前的我掌握的资料无法说明。不过这两艘汽艇的乘员人数肯定有限,如果预谋挑起事端,根据苏军活动规律,至少要有炮艇或者巡逻艇作掩护,并且配备相当数量的武装人员。所以中方7月8日照会用了一个很巧妙的外交修饰“苏联边防部队乘坐两艘船艇”,既没有回避这两艘汽艇不是炮艇的事实,也指出了在“船艇”上有苏联边防部队的武装人员,回避了“船艇”全体乘员的人数和身份。7月15日《人民日报》上的新华社消息则就苏方关于八岔岛的归属问题矛盾之处加以揭露,并没有质疑苏方提出的有河运人员被卷入事件说法的真实性。

  第二,苏汽艇被中方击沉时,附近没有苏联护航炮艇游弋。等第一艘炮艇赶到八岔岛对我岛进行攻击已经是1个多小时后了,中国民兵早已安全撤回岸上,苏方直到下午才聚集了多艘舰艇及大批军人上岛进行搜索和报复。所以中方后来一直没有提出在这次冲突中我方人员的伤亡情况,在中国政府1969年8月19日向苏联政府的抗议照会中,八岔岛事件仍为苏联政府指使苏联军人“挑起的武装冲突事件”,和6月10日苏联军队在新疆“制造的流血事件”、8月13日苏联政府在新疆铁列克提地区“挑起的严重流血事件”有所区别。罗以民所称的事件中生擒苏方人员一事目前未见其它资料证实。
 

 第三,在7月8日的上午,有苏联一艘巡逻艇(当时有人把这种前后装有高射机枪的巡逻艇也称之为炮艇)远在60公里外的董喀叭亮子岛附近水域对中国小船进行绑架威胁,但从其“前后高射机枪的枪衣也没脱”的状态看,不过是平日飞扬跋扈惯了的挑衅。如果苏方真要在八岔岛寻衅,就不会让这艘巡逻艇在此闲逛恶作剧,险遭中国民兵的手雷攻击。

  第四,估计苏方通过瞭望哨确认八岔岛上没有中国正规部队埋伏,也不准备在岛上以多围少绑架驱赶中国居民,所以错误地认为派几个武装军人拿枪保护“航标维护”人员就可完成作业,碰见来说理的中国人,开几枪吓唬一下,中国老百姓肯定会象往常一样退却,绝对没有想到中国那些暗藏枪支弹药的十六七岁男女青年,居然有如此勇敢的精神和敏捷的反应、巧妙的战术和良好的作战能力,初次体验了中国的“人民战争”打法,丢了面子。

  (2)八岔岛武装冲突事件带来的影响

  八岔岛事件以后,中苏双方在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下,都在当天迅速地向对方提出了抗议照会,可见双方政府都把八岔岛事件视为珍宝岛冲突后的又一个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前兆。苏联方面此后迅速把冲突的焦点移向中苏边境西段,精心策划,于8月13日在新疆铁列克提地区成功地实施了他们的“先发制人”报复行为,捞回了面子。

  在中苏边境东段黑龙江地区,八岔岛事件却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在中苏两国总理北京机场会晤后,紧张局势有所缓解。

  首先是涉及航标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减少了摩擦冲突发生的可能性。1970年开始,中国航标部门先后接管了我侧44个岛屿上123座原由苏联管理的岸标,拆除了苏联设置的航标,设置了中国制造的航标,还接管了自建国初期以来苏联以中国无技术能力设置管理为借口在主航道中国一侧设置和管理的浮标。

  其次,苏联对中国居民在一些所谓有“争议”中国岛屿上的生产采取了默认和不干涉的态度,经过协商,如1970年2月5日苏方同意中方居民在黑河地区境内23个岛屿上进行生产作业,但仍坚持这些岛屿是苏联的领土。
 

 第三,苏联边防军尽量避免了和中国知青民兵的直接冲突。八岔岛事件后,尽管也发生过多起苏联边防军绑架和殴打中国居民的事件和苏军舰艇撞沉我军巡逻艇的挑衅事件,但几乎没有看到和听到苏方专门越境绑架殴打知青民兵的材料。1970年代,我所在的生产队有4名身穿绿棉袄的知青在黑龙江上误越过主航道进入苏境,发现情况赶过来的苏边防巡逻队也只是在几十米之外停车喊话,远距离监视知青返回中国岸边,没有开枪警告,也没有进行驱赶。

  第四,八岔岛事件在《黑龙江省地方志·军事志》中和吴八老岛等事件一起被定性为“边境地区反干涉反挑衅斗争”的“战事”,肯定了中国民兵和知青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战斗能力。但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不同,八岔岛的自卫反击是中国知青民兵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的擅自行动,从外交上来看是失策的。中方在事件发生后在八岔岛地区面对苏联的武装挑衅和威胁,听任苏军上岛搜索放火,而没有调动部队进行武装阻击,并且及时将在其它岛上(吴八老岛除外)劳动的所有居民和民兵撤回,避免了冲突的升级和事态的扩大,所采取的忍让克制态度也是冷静和明智的。为防止违纪现象的发生和避免大规模武装冲突,中国方面在事后加强了边境斗争的政策、策略和纪律教育,反复强调不能随意开枪射击苏联越境人员和车辆、船艇和飞机,不能让一颗子弹飞到对岸苏联领土上;未接命令不能开枪还击,要“有理、有利、有节”。中方在以后几年的一系列登“争议岛”显示主权的行动中,严令禁止上岛人员尤其是知青携带枪支弹药和匕首,防止偶发事件加剧冲突。所以在1970年以后,中苏边境东段黑龙江地区再也没有出现过双方交火激战的武装冲突。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66楼 发表于: 2009-08-27

毛泽东怎样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转帖]


《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
作者:李锐

   毛泽东当初是怎样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让我们 
   先看看他本人的有关说法。
   关于学生时代读书情况,毛泽东晚年的一次谈话作过这
样的概括:“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七年资本主义的
书。”
   关于自幼成长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据刘斐回忆,毛泽
东晚年曾对他说:“我是从农村生长出来的孩子,小时候读过
私塾,读过孔孟的书,也信过神,母亲生病也去求过神佛保
佑哩!旧社会的东西对我都产生过影响。有段时间受到梁启
超办的《新民丛报》的影响,觉得改良主义也不错,想向资
本主义找出路,走西方富国强兵的路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马列主义传入中国,我才接受马克思主义。我们青年时代一
批朋友去法国勤工俭学,我没有去,打定主意走自己的路。”
当谈到唯心主义把个人神化的错误时,他特别强调说:“哪里
有什么生而知之的圣人呀!我也从逐步认识社会,走上革命
道路的,最主要的是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
   关于学校生活结束时的思想状况,1936年他同斯诺谈话
时,这样说道:“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
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我对‘19世纪的民  
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抱有一些模糊的热情,
但是我是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我的政治思
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最早的社会经验也是在这里取得
的。”
   那么,是怎样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呢?同斯诺谈话中他说: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
章。我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极少数共产主义文献的中
文本。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
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
译的《****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
书;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
史》。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
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
克思主义者了。”
   毛泽东究竟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上述摘引大体回
答了具体时间,主观条件,客观原因,及其关键所在。现在
就这些方面,作些综合性的扼要说明。
   毛泽东是一个在湖南闭塞山村长大的农家子弟(不是书
香子弟),自幼参加田间劳动,目睹和经历了贫穷、饥寒、失
学、欺侮和种种的不公正。经过同父亲的斗争,直到16岁,
才得以读完六年私塾。读孔夫子的书没有兴趣,但天分高,会
读书,能背诵如流。他最喜欢读的是中国历史小说,许多故
事都熟记在心。描写造反英雄的《水浒传》,使他神往;对长
沙“抢米事件”中无辜者的镇压,使他悲愤;只要力所能及, 
他总是像他母亲一样,援助受苦的穷人。为力争继续求学,反
抗了父亲的安排,他才得以走出家门,先到邻县湘乡一所新
式高小,读了半年“洋学”。这时接受了梁启超变法维新的影
响,尤其是“欲维新我国,当先维新我民”的《新民说》的
影响。从而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辛亥革命前夕,他
自作主张来到长沙继续求学,这是晚清以来新旧斗争特别剧
烈的地方。当武昌起义,湖南响应时,他立即剪辫从军,过
了半年士兵生活。在军营中养成了每天看报的习惯,直到上
井冈山从未中断。这就说明,毛泽东一生造反者的气质,最
初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形成的。  
   退出兵营后,由于文章写得好,以第一名考取省立中学,
但不愿受束缚的性格,难于习惯呆板的课堂生活,半年后即
退出学校,在省立图书馆自修了半年。他贪婪地阅读西方各
种新书,爱读严复译的名著,尤其是《天演论》。于是进一步
接受了“尊今叛古、尊民叛君”的进化论思想。毛自己回忆:
“这是我学习历史最有价值的半年”。可是父亲不支持儿子这
种自由行为。20岁,毛泽东终于又以第一名考取了不收学膳
费的省立第一师范。      
   从1913年到1918年,他在这个学校读了五年半。这时
正是世界大战和中国军阀混战的年代,湖南三次为北洋军阀
统治,成为南北拉锯的战场,课堂也是不平静的。当年,这
是一所办得好的“新式”学校,有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
这样一批思想进步、道德高尚的好老师,学生多出身贫寒,读
书用功。一批不满现状力求上进的同学,与学贯中西的杨昌
济来往密切,师生之间,切磋问难,交换心得,如鱼得水。 
   毛泽东是一个特殊的学生,仍以自修社会科学为主。在
这个学校的前期,毛泽东很重视“国学”即中国古典经籍的
研究,这主要是指他说的“孔夫子的书”,包括孔孟儒家和宋
明理学的学说,也有墨家、道家和佛家的学说。这是中国几
千年封建文化的主体。毛泽东对这些古籍的熟悉,翻开《毛
泽东选集》便知,有关成语典故触目皆是,总不下几百条。由
于时代(国家存亡之秋)和地域(湖南“湘学”传统)的关
系,在国学方面,毛泽东深受从王船山、颜习斋、曾国藩、谭
嗣同直到老师杨昌济的影响,其最根本处在于重视理想和道
德力量,讲究“立志”“修身”的理学精神,同时又重视经验、
重视实际、重视行动、重视“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的经
世致用的实践精神。
  《新青年》出版之后,毛泽东和他的朋友成为这个刊物热
心的读者,他进一步接受了“德赛二先生”(民主与科学)的
熏陶。于是“胡适和陈独秀代替了康有为和梁启超,一时成
为我的楷模”。他还向该刊投稿,参加了《新青年》的战斗行
列。从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中,他在这个学校的
后期,特别喜欢哲学,手抄杨昌济翻译尚未出版的《西洋哲
学史》七大本;尤其以批判精神读了德国康德派哲学家泡尔
生10万字的《伦理学原理》,批注达12000余字。这些书引
导他的世界观由儒家的唯心主义转向心物二元论;而且在
“物质不灭”这类批语中,已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至于自然
观上的唯物主义则更为明显。由于早已从中外古今学说的参
照中得到启迪,加之自己坚持体育锻炼等实践经验的体会,关
于辩证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在批语和文章中(发表于
 《新青年》的长文《体育之研究》),就表现得更为自觉了。
   在第一师范五年半以自学为主的学习生活中,毛泽东勤
奋读书,独立思考,从不作书本的奴隶,而是真正眼到、心
到、手到;他读过的书多是打满各种记号,密布批语;所写
的读书笔记共积有一大网篮。
   除开读书外,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天天仔细读
报,特别关注时事,常向同学们解释时局的发展,头头是道,
被誉为“时事通”。反对袁世凯称帝时,他做了卓有成效的宣
传活动。他的忧国忧民之心,被朋友们称为“身无半文,心
忧天下。”他主持学友会,锻炼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活跃各种
课外活动。他创办工人夜校,精心为失学工人服务。在南北
军阀混战、一次长沙城短暂真空时,他领导同学护校,竟缴
了一支溃军的枪械,同学们以双关语戏称他为“毛奇”。 
   他喜欢漫游,要读无字书,“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学之”;
为多了解社会实情,一个暑假,以“打秋风”送字方式,不
带一文钱,与好友萧子升周游洞庭湖滨五个县。此外,他还
带动同窗和朋友,实行冷浴、冬泳和露宿等抵抗自然外力的
活动,有意识作“野蛮其体魄”的锻炼。这些方面,说明毛
泽东在求学时期,就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书生,而是一个知
行结合、凡事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毛泽东在学校时,没有机会接触纯粹讲唯物主义的书本,
他只能从教科书和课外读物所涉及的古今中外各种唯心主义
和二元论哲学中,以及从《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和个
性解放的思潮中,加以分析、批判和选择,以树立自己的人
生观和世界观。当时他认为哲学是一切事物的“大本大源”,
既是“宇宙真理”,又是“思想道德”。“思想主人之心,道德
范人之行。”他强调一个人要确立信仰和志向,首先要研究哲
学和伦理学。他认为人生目的在“实现自我”,极力主张“身
心并完”,“发达自己身体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从而十分
强调个人主观意志的能动作用,即“个人精神主义”,追求
“独立所有”的道德完美境界。基于夸大个人主观意志的作用,
谭嗣同和杨昌济都弘扬“心之力”的作用,毛泽东以“心之
力”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唯心主义的老师对此文奖掖备至,
打了一百分。这种从学生时代形成的“改造世界”、“舍我其
谁”的唯心观念的积极意义在于:用自己的理想唤醒国人,变
化民质,来改造这个旧世界。这个从学生时代形成的观念,似
乎贯穿他一生。
   毛泽东当年这种探究大本大源的另一思想特征,来自他
年青时所掌握的辩证法,即认为运动、抗争为宇宙人生的普
遍规律。他从体育之研究,人皆乐“动”,而得出“天地盖唯
有动而已”这一理论观点,认为“动”是天地身心的本性。他
对一切差异、对立、冲突,不仅持肯定态度,而且持喜爱态
度;自然界水力、风力因遇地势之抵阻,而益增其奔猛怒号;
战国、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他的结论是:
“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生
所喜也。”不断运动,顽强奋斗,克服外界抵抗,实现自我,
成了他身心存在不可缺少的一大需要。他在早年的日记中写
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
其乐无穷!”看来也并非单纯从身体锻炼得来的偶感,也是经
过深思熟虑的本源思想,并且是一贯身体力行,也为后来历  
史证明的他的人格个性的一个特点。     
   有感于国家的危亡和追求个人的进步,毛泽东和同窗好
友蔡和森、萧子升、萧子暲兄弟、陈昌、张昆弟、罗学瓒等
十五六人,都深受杨昌济老师影响,再加上校外好友罗章龙,
他们都具有“一种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都有一种共同的
感想,就是“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如何达到这种目的?
他们感到急待讨论的是“个人生活向上”的问题。从1915年
到1917年冬,他们“有遇必讨论,有讨论必及这类问题。讨
论的情形至款密,讨论大概在百次以上。”最后的结论,就是
“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于是新民学会于
1918年毛泽东毕业前夕的4月正式成立。学会的宗旨为“革
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1920年学会宗旨改为
“改造中国,改造世界”。会员最多时达七八十人。学会为中
国****的建立起了打基础的作用,其中30多人成为中国共
产党的早期党员。       
   1918年初夏,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从上述情况
可以作这样的总结:有两个方面为他尔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和
从事艰巨的革命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是他自己的学
识才具、革命气质和思想方向,已经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
尤其是知行结合的实践精神。二是,他不是单枪匹马孤军奋
斗,而是结合了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一个进步的团体,
共同追求真理,共同从事战斗。        
   毕业之后,恰遇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毛泽东和一群学
会会员第一次来到北京,这是他久已向往的地方。十多个会
员前后两批到法国去了,他决心留在国内,潜心研究中西学 
说,探求救国救民之道,并为学会打好基础。在北京停留的
半年使他眼界大开,进一步了解到俄国和欧洲革命的情况,以
及国内政治和思想界的新形势。他结识了陈独秀和李大钊,接
触了许多思想激进的人物;吸收了许多新的思想,也包括马
克思主义的粗线条知识;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交结了
许多思想先进的青年朋友,脑中装满了许多社会实际问题。其
间最为震动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人们看到新的曙光,
感到中国会有新的出路。毛泽东自己回忆这半年的生活说:
“政治的兴趣继续增加,思想越来越激进。”后来他在《论人
民民主专政》中说,“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
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十月革命帮助
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俄国人的路
——这就是结论。”这可以看作是对他本人思想历程的叙述。
   毛泽东带着许多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动经验,于1919年4
月回到长沙。五四运动爆发了,他立即投入这场反帝反封建
的伟大革命斗争。他通过学会会员积极领导了湖南学生和各
界的爱国运动,这一革命实践,标志毛泽东伟大革命生涯的
开始,也是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他主编的四
期《湘江评论》,充满了反帝反封建的反叛精神。他自己共写
了大小40来篇文章,尤其是《民众的大联合》长文,在全国
发生了影响。这个刊物被封闭之后,他继续利用其他报刊,发
表了许多批判旧社会,鼓吹新思想的文章。
   综观毛泽东在五四运动那几个月内写的文章,唯物主义
思想大大前进了一步,集中表现在崇尚科学与民主,反对迷
信盲从,反对以孔子为中心的守旧思想。他认为办事情,研  
究问题,都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要“研究事实和
真理”;要敢于“狂妄”,要敢于打破各种强权和独断,不能
“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这些文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
本原理,也有了某种初步的认识。在他撰写的《湘江评论》的
创刊宣言中,提出吃饭问题是人类生活最根本的问题:“世界
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后来在《学生之工作》一文
中,还明确指出:“社会制度之大端为经济制度”。这可以说
明,毛泽东已开始注意到经济生活和经济制度在整个社会生
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所
赖以维持自己的特殊利益,剥削多数贫民的公开利益者”,无
非就是“知识”、“金钱”和“武力”这样一些法宝。他们同
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是“贫富”、“智愚”、“强弱”根本不同
的阶级。“几个人享福,千万人要哭,实业愈发达,要哭的人
愈多”。许多文章很注意用经济原因去分析西方国家的政治情
况,认为罢工与社会革命都是经济原因引起的。帝国主义国
家在殖民地国家,“连空气阳光都专利起来”。这也说明,他
已认识到经济关系对人们的政治地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已
初步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说明社会与国家间的对立。显
然,这里有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他在总结巴黎和会文章
的结尾,还预言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设有战争,就是
阶级战争”。他满腔热情地讴歌当时各国人民汹涌澎湃的革命
斗争;尤其欢呼“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
立了委办政府,红军东驰南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
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
   由于毛泽东开始走向唯物主义并以此观察社会历史,也 
就必然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及其历史作用。他总结辛亥
革命失败的教训,不过是一些留学生、哥老会和新军在活动,
“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这是一个伟大的觉醒。这
样,读《伦理学原理》时冥思苦想的唯心主义,“圣贤豪杰”
同“愚人”、“小人”,教化与拯救的关系,就让位于“民众的
大联合”这一改造国家社会的根本力量了。当年世所公认的
《民众的大联合》这篇重要文章,标志毛泽东已开始用不成熟
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并且
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吹起了最初的一声
号角。
   毛泽东这时还分不清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等非马克
思主义间的原则区别,因而他曾幻想“呼声革命”,“温和的
手段”的革命,也赞成“多研究些问题”,但这两种世界观的
斗争谁胜谁负的问题,已在《湘江评论》上露出端倪,显示
出了必然的趋势:即对封建主义的痛恨,对资本主义的排斥,
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在1919年7月14日出版的《湘江评
论》创刊号上的宣言及《炸弹暴举》等文章中,可以看出在
“呼声革命”与“阶级战争”之间,作者本人思想的这种矛盾,
这种趋势。虽然杜威的“实验主义”,克鲁泡特金的“社会互
助论”,托尔斯泰的“泛劳动论”,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
义”,民主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这个“大杂烩”还相当色彩
缤纷萦于脑际,但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的阶级斗争和
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不断对毛泽东起着“东
风压到西风”的作用。
   湖南五四运动的直接继续是驱张运动,即驱逐北洋军阀  
张敬尧出湖南。毛泽东和新民学会会员积极策动和领导了这
个运动,他们手无寸铁,却不畏强暴,敢于“秀才造反”。1919
年12月,毛泽东率领湖南人民代表团等,义正辞严地赴北京
请愿:“张毒不去,湘无宁日”,震动了北京政府,造成全国
声势,使这个盘踞湖南三年臭名远扬的皖系军阀,终于在南
北军阀对峙形势变化中,从湖南败走。   
   经过群众的火热的革命斗争实践后,时间只隔了一年多,
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同第一次相比,不仅身份不同——刚
出校的学生和全省公民代表,思想状况也起了唯心论向唯物
论的变化——开始了世界观的“根本的转变”。他利用第二次
到北京的机会,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
验,向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请教,尽可能找这方面的书籍阅
读,从而思索为改造中国当前“最急切”、“最重大”的问题。
他决心走俄国人的路,接受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谁要
是仅仅承认阶级斗争,那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承
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
义者”(《国家与革命》)。前面已经说过,毛泽东自己谈到,
促成他下决心确定方向的,是受了三本书的影响。1941年在
延安的一次讲话中,他又谈到这一情况:  
  “记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
争》,陈望道翻译的《****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
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
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可是
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
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  
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
   毛泽东是1920年4月离开北京到上海去的。陈望道所译
《****宣言》是1920年8月出版的,他如果是在北京时读
到此书,可能是罗章龙等人以“亢慕义斋”名义翻译的油印
本,那时他同罗章龙等北大左翼学生交往很密。他读的究竟
是哪一个译本,不必深究,他自述从这书受到深刻影响,却
是毫无疑义的。《宣言》开宗明义所说的,“到目前为止一切
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成了毛泽东毕生服膺的格
言。 
  《阶级斗争》是恽代英所译,原本是考茨基的《〈爱尔福
特纲领〉解说》。列宁对这书评价甚高,他在《给农村贫农》
这部著作中阐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的前身)纲
领的时候,推荐了考茨基的这部著作作为参考书。恽代英将
中译本书名改为《阶级斗争》,毛泽东就从这本书中加深了他
对于阶级斗争的知识和信仰。
   英国柯卡普著、辟司增订的《社会主义史》,李季译。蔡
元培在译本序言中说:
  “克氏、辟氏都是英国人,自然是稳健派,所以对以前的
社会主义,很有消极的批评,又如辩护家庭;辩护宗教;辩
护中央与地方政府;甚至辩护英国的殖民政策。读的人一定
有嫌他们不彻底的。”看来蔡序所说是符合事实的。例如书中
说:“从现在过渡到社会主义时代,……一定是渐进,必先做
一番预备功夫,使大多数人民的知识、道德、习惯和组织,都
合于一种更高的社会经济生活。”这正是费边社会主义的观
点,蔡序所说的稳健派,其实就是费边派。费边社会主义思  
想,大约就如同英国工党的政府和政策,与马克思恩格斯论
述的社会主义思想根本不同。恩格斯说:“费边派是一伙野心
家,不过他们有相当清醒的头脑,懂得社会主义变革必不可
免,但是他们又不肯把这个艰苦的事业交给粗鲁的无产阶级
去做,所以他们惯于自己出来领导无产阶级。害怕革命,这
就是他们的基本原则。”这些同马克思论证的科学社会主义是
有着极大差别的。看来,毛泽东只是从这本书中接触到社会
主义运动的历史材料,引起他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67楼 发表于: 2009-08-27

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转帖]


    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  1937年7月17日

 蒋介石


  中国正在外求和平,内求统一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芦沟
桥事变,不但我举国民众悲愤不止,世界舆论也都异常震惊。
此事发展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
福之所系。诸位关心国难,对此事件,当然是特别关切,兹
将关于此事件之几点要义,为诸君坦白说明之。
  第一、中国民族本是酷爱和平,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
来主张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本年2月三中全会宣言,于
此更有明确的宣示。近两年来的对日外交,一秉此旨,向前
努力,希望把过去各种轨外的乱态,统统纳入外交的正轨,去
谋正当解决,这种苦心与事实,国内大都可共见。我常觉得,
我们要应付国难,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我们是弱国,
对自己国家力量要有忠实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的需
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是
此理。前年五全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根本绝
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跟着今年二月中全会对于“最后关头”的解释,充分表示我
们对于和平的爱护。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
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
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
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
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 
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
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第二、这次芦沟桥事件发生以后,或有人以为是偶然突
发的,但一月来对方舆论,或外交上直接间接的表示,都使
我们觉到事变发生的征兆。而且在事变发生的前后,还传播
著种种的新闻,说是什么要扩大塘沽协定的范围,要扩大冀
东伪组织,要驱逐第二十九军,要逼迫宋哲元离开,诸如此
类的传闻,不胜枚举。可想见这一次事件,并不是偶然。从
这次事变的经过,知道人家处心积虑的谋我之亟,和平已非
轻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要求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军队无
限制的出入于我们的国土,而我们本国军队反要忍受限制,不
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在,或是人家向中国军队开枪,而我
们不能还枪。换言之,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已快
要临到这极人世悲惨之境地。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
无法忍受的。我们的东四省失陷,已有了6年之久,继之以
塘沽协定,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芦沟桥。如果芦
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末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
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
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
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芦沟桥
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
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第三、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
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
战,是应付最后关头,逼不得已的办法。我们全国国民必能
信任政府已在整个的准备中,因为我们是弱国,又因为拥护
和平是我们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
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
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
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
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
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第四、芦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
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
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
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但是我们的立场有极明
显的四点:(一)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
(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
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
任人要求撤换;(四)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
的约束。这四点立场,是弱国外交最低限度,如果对方犹能
设身处地为东方民族作一个远大的打算,不想促成两国关系
达于最后关头,不愿造成中日两国世代永远的仇恨,对于我
们这最低限度之立场,应该不致于漠视。 
  总之,政府对于芦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
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
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
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
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
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
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
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
回到各地,将此意转达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
这是兄弟所恳切期待的。
  
  (《文汇年刊》1939年5月初版)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68楼 发表于: 2009-08-27

香港大学生上街反贪促生廉政公署 [转帖]


  一点五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廉政公署,这是香港人的口头禅,也是香港人的信念:社会的纯净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在“透明国际”的排行榜上,香港持续位居亚洲第一,为她的母国——中国赢得了巨大的国际荣誉。

  香港并非天生是一块被腐败遗忘的净壤,“富而思源”,香港今天的廉洁,与香港大学生上街反贪的历史功勋是分不开的,正如中国近代史“揭开新的一页”、与北师大同学率先走出校门分不开一样。

  1973年,英籍总警司葛柏被发现拥有430多万港元来历不明的财产,但在办案组行动之前,葛柏利用职务之便逃离香港。

  消息传出之后,香港大学生在一小撮“港内外敌对势力”的煽动下,悍然上街游行,并打出了“反贪污、捉葛柏”、“官员腐败,民众何辜”、“何不幸生为香港人”等标语。大学生们上街反贪受到到香港市民的热烈欢迎,许多香港市民主动混同于“大学生”,上街流窜,摇旗呐喊,一如过年。

  大学生们不经批准、擅自上街游行的卑鄙行径,很快惊动了港府,也让部分港府官员情绪变得极不稳定。时任港督的麦理浩决定召开高端会议,商讨对策。

  “鹰派”认为,大学生街严重影响到香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影响到港英政府之间的鱼水关系,必须严厉予以取缔。“鸽派”则肯定学生的爱港热情,强调要区别对待,胁从不问。在具体方案上,部分人主张“就事论事”,严惩葛柏,但不能搞“扩大化”,以免官员“人人自危”。也有人呼吁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腐败问题,以收拾民心。

  港督麦理浩最后拍板:委任百里渠爵士成立调查委员会,彻查葛柏逃脱的原因以及检讨当时的反贪工作。正是这个百里渠,在随后的报告里,建议建立一个独立的反贪机构,“以挽回公众信心,否则政府永远是被民众质疑与声讨的对象”。

  其后,《百里渠报告》公开发表,并于1974年2月15日成立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这个部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效的反贪机构之一。

  随着5000年来最高盛世的冉冉建立,“葛柏级”的贪官在中国屡见不鲜,2008年,此伏彼起的贪官们甚至创造了“人平贪污880多万元”的历史最好记录,然而至今中国的“反腐倡廉”却总是只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个中缘故,我越来越认同这样一个观点:“领导搞腐败,人民有责任”。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69楼 发表于: 2009-08-27


中国从未领兵打仗的神秘将军 [转帖]


一九五五年国庆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他戴上了金灿灿的上将军衔。他是这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五十二名将军中唯一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毛泽东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授予了他。建国后,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的特务。”
  
  逝世后,各界公祭,周恩来主祭,极尽哀荣。
  
  悼词中,提及并肩战斗的先逝者,非同寻常。
  
  生前,他是中共八届中央委员,职务是中共中央部长和中央军委部长,外交部副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但却可以列席党的最高层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他去世后,祭礼极为隆重。
  
  主祭;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致悼词。
  
  骨灰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号院正中大殿的正面,和后来去世的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的骨灰相邻。这里是存放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骨灰的地方。他,凭何功勋有这等隆重的祭礼,获得这样特殊的哀荣?悼词中有这样不寻常的一段话:“李克农同志是我党我军政治保卫工作的组织者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坚强勇敢地同敌人进行了斗争,同为革命而壮烈牺牲了的钱壮飞、胡底同志一起,对保卫党中央领导机关作出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说:李克农等人对党是有大功劳的。
  
  这份悼词,这个评价,是党中央对他们特殊功勋的追思、褒扬,将载入史册。
  
  美国中央情报局获悉李克农去世的消息后,欣喜不已,宣布休假三天,以庆贺强有力的对手消失了。这个举动在中央情报局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毛泽东第一次赴苏访问。李克农一直护送到中苏边境满洲里。李克农除了谈工作,还陪毛泽东聊天,讲故事说笑话。李克农完全是一个事业型的革命家,当然也不放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讲讲情报工作。
  
  一天早饭后,李克农笑着问毛泽东:主席,你知道美国总统每天上班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毛泽东笑着“哦”了一声,来了兴趣。他没说下去,看着李克农,等待下文。李克农说:他的第一件事是看情报要点,否则,这一天不知该说什么话,办什么事了。 毛泽东猜透了李克农的弦外之音,故意绕着圈子说:我和美国总统不同,是随来随看,不怕多,只怕少。你这个克农,还要给我上课?好,这回去莫斯科,还要和斯大林唠叨你们那摊子事呢。
  
  毛泽东和斯大林商谈了情报合作的事情。
  
  李克农奉命访苏,研究合作的具体事宜。
  
  苏联情报专家来了。他们的观点、做法和中国很不同。尤其对公开情报如何取,李克农赞赏并实行的基本做法是95%从大量公开出版的报刊资料及有关报告中分析而得。只有5%靠秘密情报手段获得。苏联情报专家却卑视公开情报,嘲笑说公开情报不如克格勃手段获得的有价值,而且层次太低。要李克农按照苏联那一套去做。
  
  李克农不同意。矛盾由此产生了。
  
  在一次会议上,苏联专家揶揄公开情报是用来搪塞中央的遮羞布,没有真东西。苏联专家洋洋自得地说:用金钱、美女加毒药,才能获得货真价实的情报……李克农一拍桌子站起身,打断苏联专家的话:你不要再讲下去了,我们过去没有这样干,今后也不会这样干!我们主要靠交朋友、做政治思想工作,有时也用一些金钱,但只是辅助手段。
  
  在向苏联“一边倒”的年代里,维护中苏友好关系,一切尊重“老大哥”、“向老大哥学习”是政治原则。李克农竟当面顶撞,这还真是要有胆量和魄力的.
  
  在中苏情报合作的年月里,毛泽东要李克农对苏联专家毫无保留,即使是最核心的机密也要讲。好比脱裤子,全身光溜溜的,让人家看个够。
  
  对毛泽东的指示,即使有不同看法也要执行。
  
  苏联专家似乎很关心中国的情报工作。一个一个部门的听汇报,作记录。在中苏关系破裂前夕显得格外认真,记录也特别详细,并且立即送回莫斯科。
  
  李克农一一看在眼里。他对脱裤子有一个通俗又精辟的说法:浑身脱得光光,肉体暴露无遗,心里的秘密,只要不吐出口,你就看不到,也就不知道。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情报专家以为满载而归。事实上,我国的情报工作未受多大损失!李克农是否留了一手?
朝鲜战争。美国人被迫坐下来谈判,又不甘心坐下来。谈谈打打,假谈真打。自一九五一年七月十日上午,谈判开始起延续两年之久。
  
  战争爆发后,李克农曾给朝鲜提供过不少情报。得到毛泽东的夸奖:李克农干得不错。
  
  毛泽东在考虑中国参加谈判班子人选时,首先想到了李克农,并要李克农坐镇开城。他对李克农说:是我点了你的将。此时,李克农正犯哮喘病,时好时发,平日常用药物控制病情,要想入睡非打吗啡不可。可毛主席并不知道这个情况。李克农思之再三,怕贻误大事,把自己的病情向毛主席作了实事求是的报告。
  
  毛泽东反复权衡,最后仍然决定要李克农去。
  
  李克农忠心耿耿,抱病出征。他原以为不用多久,连大衣都不准备带。谁知一去两年,靠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他竟然顶了下来。
  
  一九五一年七月四日,毛泽东致电金日成,报文第一句话开宗明义:我方是此次谈判的主人。
  
  中朝两国商定:对外以朝鲜人民军为主。实际上谈判第一线由李克农主持。
  
  毛泽东又指派柴成文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联络官。
  
  谈判桌上无戏言。字字句句都得反复斟酌。面对世界头号帝国主义,要在谈判中取胜决非易事。此次谈判,中朝联合,还有一个国际关系。首席代表是朝鲜人民军南日大将。必须既要沟通,又要尊重,倍为复杂。
  
  谈判班子分为一、二、三线。一线直接出面谈判。乔冠华、柴成文为二线。柴成文是联络官,往返联系。李克农隐居三线,掌握全盘。直接与毛泽东、周恩来和金日成电文往返。有时一天十几份,工作极为繁重,李克农常常边开会边大把大把服药。 李克农和彭德怀,一个打得坚决,毫不手软;一个谈得耐心,针锋相对丝毫不让。
  
  当谈到交换战俘问题时,美国提出无理要求并采取拖延手法。谈判桌上互相对峙。沉默的对峙。
  这轮谈判,从下午2时半开始,由美方主持。沉默。沉默。双方互相目视对方。这是一种高度紧张的精神战,一场意志、毅力、耐忍力、克制力的对抗。
  
  韩、美代表目光游移了。
  
  中朝代表的眼神中透出了焦躁。
  
  柴成文悄悄离开会场,来向李克农请示怎么办?
  
  李克农此时也在默坐沉思。他眼皮不抬地在一张纸上写了三个字:坐下去。纸条在中朝代表手中默默地传递。似灵丹妙药。代表们一个个挺直起腰板,稳坐不动。一双双眼中透出冷冽,逼视对手。论坐功,中国人自从融化佛教的打坐禅功以后,已经悟出了其中真谛,造就了深厚的功底。朝鲜代表似乎也受了感染。中朝代表稳坐不动,状如石雕。比起石雕又有令人悚然的目光。
  
  沉默持续了一百三十二分钟。
  
  美国人顶不住了。宣布休会。
  
  相对无言的一百三十二分钟,恐怕创下了谈判史上沉默最长的记录了。
  
  中国人民是有耐心的。同样,中国人也有以快制胜的绝招。
  
  轮到中朝代表主持会谈。朝鲜首席代表宣布会议开始,双方代表刚刚落座,又马上宣布休会。只用了二十五秒。弄得美国人频频耸肩晃脑,连声“NO、NO”一副惊讶莫名之状。拖是谈判中的技巧,快也是一种谈判技巧。
  
  李克农对此两种方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弄得美国人自叹弗如。他们敬畏李克农了。 当进入签字阶段时,李克农提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美国人连连叫好。平时谈判,不许新闻记者进入会常这次则不然,允许记者进入会常李克农想起一个多月前是预定的签字日期。然而李承晚制造了一起扣留战俘事件,致使推迟签字。现在李承晚集团会不会耍别的花招呢?比如派刺客乔妆记者混入会场制造事端?万一对双方司令员的任何一位进行行刺,后果将不堪设想,这类事件古往今来,在重要的政治仪式中屡见不鲜。于是他提出一个双方司令官不到现场签字的办法,即先由双方首席谈判代表签字并立即生效,然后各自向自己的司令官送签互换的文本。1953年7月26日,停战协定签字的前一天,李克农的方案一提出,美方很快接受。这是条约签字形式上不寻常的作法.
  
  一九六二年二月十一日夜,张爱萍将军惊悉李克农去世的消息,悲思涌动,辗转床第,终于披农而起,铺纸挥毫,作诗志哀:“铁虎”原来是纸虎,板门店里伏山姆。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70楼 发表于: 2009-08-27

阅读千字文  [转帖]


  望于江湖

    《千字文》是1500年前的作品,作者周兴嗣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进行排列组合,写出了一篇音韵谐美、朗朗上口的四言长诗。从这一千字中,能够看到中国文化的完整轮廓,称的上是世界上最为袖珍的百科全书。

  作者以幽默的文笔,用别开生面的历史典故解读《千字文》,本文摘选一二,以飨读者。

  《千字文》第十九句

  龙师火帝

  龙,古代传说中一种神异动物,有鳞、有角、有须;能兴云作雨,能走,能飞,能游泳。《说文》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有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啊!在古生物学中,龙是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行动物,比如恐龙。在现在的网络用语中,“恐龙”已经迅速进化,成为那些长得比较有创意的女性的代名词。

  师,原来是用来表示众多之意的,《尔雅》中说:“师,众也。”从古代开始,“师”就作为军队编制的一级,《说文》中还把一个师的人数给明确了:“师,二千五百人为师。”泛指军队,或指民众。后来引申用于尊称长辈、首领、专业人才,或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火,这是个极其常用的字,意思很多,不详细说了。

  帝,本来是一个花蒂的模样:上面是花的子房,中间像花萼,下垂是雌雄花蕊。后来这个字的意思完全变了味、走了调:用来指宗教或神话中主宰万物的神,以及现实中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凡间老大。《说文》解释说:“帝,王天下之号也。”

  这句的四个字分开解释并不合适,因为“龙师”和“火帝”是对两个人的称呼:龙师是伏羲氏,火帝是燧人氏。

  

  传说伏羲是个打猎的高手,当时人们还不会农耕,只能靠打猎维持生活,而打猎的本事也不高,常常是忙了一天连一只野鸡都逮不到,还经常有人被老虎逮去改善生活,于是打猎高手伏羲就教大家如何又快又好地打猎、抓鱼,并驯化了一些动物,大力发展畜牧业,让大家在什么也打不到的时候也不至于挨饿。

  燧人氏的拿手绝活是钻木取火。火可是个好东西,史前人类对黑暗的恐惧比我们可厉害多了,要是在黑夜里能看到一点火光,比现在的人买彩票中了五百万还高兴。有光亮,就意味着有希望,就意味着能吃到滋滋冒油的红烧肉便当,就意味着能暖暖和和安安全全地睡个好觉。但当时的火种太难得了,好不容易碰上雷击树木起火,就赶紧把宝贝火种保护起来,派专人看管,还给负责看管火种的人封了个官职:祝融。当燧人氏展示了取火的绝活之后,人民群众可乐坏了,以后需要用火时,就可以按照燧人氏教的办法,找块木头铆足了劲儿钻去吧,只要有把子好力气,随时随地,火光四溢。

  龙师火帝,实际上就是最早着手解决人们温饱这两大基本生存问题的人。

  第二十句 鸟官人皇

  鸟,繁体为“鸟”,如果写成小篆,你会发现这就是一只活脱脱的鸟儿,鸟身、鸟眼、鸟毛、鸟腿,一应俱全。《说文》中的解释是:“鸟,长尾禽总名也。”后来因为鸟与一些雄性动物的某个重要部位有点像,就被发展成为骂人的粗话,如鸟事,指坏事情;鸟人,指瞎胡闹或捣乱的人。

  官,两张嘴表示能吃能喝,这样的人戴上宝盖帽子,不就是一个“官”吗?实际上可不是这样乱解释的,以宝盖覆众人,表示对群众进行治理,指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或属于国家、公家的东西。

  人,最简单的字之一,却是最复杂的一种动物,太复杂了,没办法解释。我们都是人吧?自己解释一下自己吧。

  皇,本来是指天的。《诗经·大雅·文王》中有“思皇多士”一句,这里“皇”就是天的意思。古人为了表示对统治者和神的景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就把“皇”作为君主及神的尊称。

  鸟官,指以鸟为官职名称,出自《左传·昭公十七年》中的一段记载:“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我高祖少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郯子是郯国的当权派,自称为少氏后代。郯子来朝见鲁昭公,昭公问他:“听说你老祖宗少氏用鸟名作为官职,用什么不好非用鸟,这是为什么啊?”郯子说:“我老祖宗少氏当老大那时候,有凤鸟到此一游,百年难遇,大吉大利啊!于是就以鸟纪事,各部门领导干部都以鸟命名。”

  考古研究表明,少氏是以鸟类为图腾的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本着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原则,把各部落信仰的鸟作为分配权限和职能的官衔,来共同管理联盟事务。

  根据正史记载:黄帝当老大时,“有凤鸟集”,“或鸣于庭”;少登位时,“有凤鸟之瑞”;帝喾掌权时,“凤凰鼓翼而舞”;尧成为最高统治者时,“凤凰在庭”;舜接班时,“凤凰巢于庭”。这些记载你可以从二十五史中的“符瑞志”部分查到。

  这个凤鸟真是既勤快又善解人意啊,碰上有人当老大就飞来助兴,不用接送,不讲吃住,不要出场费,比现在搞个什么庆典要请演员、名模来走穴都容易。你知道什么是牵强附会了吧?为了烘托出吉祥喜庆的气氛,正史也摆脱不了这些虚招子。用虚构的凤鸟来烘托气氛,可比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之类的场面高级多了,又透着那么有档次。

  后来的朝代也有以鸟来表示官职的。前面说过“衣冠禽兽”这一成语,明代官员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鸟,品级不同,绣的鸟也不同: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读“希翅”音,一种形似鸳鸯而稍大的水鸟,多紫色,雌雄偶游,亦称“紫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谁是几品官一看衣服就知道了,清清楚楚。

  第二十五句 吊民伐罪

  吊,即,是一个人拉弓射的样子。(读“增”音)是什么东西呢?是古代用来射鸟的短箭。这是一种专用箭,最大特点是箭尾拴着一根长丝绳。用一般的箭射中鸟之后,不知道鸟会掉到哪里去,可能被别人捡了便宜。用来射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射中鸟之后把丝绳往回一拉,鸟就被收回来了。

  “吊”的本义表示悼念死者——这和射鸟的箭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说文》中是这样解释的:“,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禽。”,即“驱”。据说在远古时候,人死了就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又怕让秃鹫之类的腐食性动物吃掉,怎么办呢?亲友就都带着弓箭来帮助驱赶。

  在这句里,“吊”引申为慰问,吊民,就是慰问广大劳苦民众。

  伐,指用戈砍人的脑袋,砍杀之意,后来引申为讨伐、进攻,再进一步引申为自我吹嘘、自我夸耀、穷显摆。伐罪,就是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吊民伐罪”这个成语,最初是孟子老先生提出的,在《孟子》中曾两次表达过这个意思。《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孟子·滕文公下》又把这些话简单重复了一次。

  孟子这番话的大意是这样的:说商汤反抗夏桀的反动统治,带兵东征,西面的老百姓不高兴了;带兵南征,北面的老百姓不高兴了。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大家都盼着商汤赶紧来解放自己,说为什么不先打我呢?我皮好痒啊!老百姓盼商汤的大军如同久旱盼甘露、他乡盼老乡、高考盼录取、新郎盼新娘一样。商汤大军来到的时候,市场上人们照样做买卖,耕地的还在那赶牛。商汤推翻反动统治、解放老百姓的行为,恰似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呀,老百姓都乐疯了!

  根据孟子的描述,暴政下的老百姓对外来新兴力量是十分期待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人权和主权的态度:商汤征讨夏桀,明显是干涉别国内政嘛,可是老百姓却持欢迎的态度,看来当时的老百姓是很重视人权的,对国家主权却显得漠不关心。

  那么“干涉别国内政”的力量真的是为了“吊民伐罪”这么高尚的目标而战吗?多数不是这样的,特别是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之后,涌现出了很多以“吊民伐罪”为幌子和口号的武装暴动者,最终目标还是为那个至高无上的皇权。

  第二十七句 坐朝问道

  坐,是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有人说了:什么坐啊,这不就是跪吗?实际上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跪也是双膝着地,但臀部与脚跟还是要保持一定距离的,当臀部离开脚跟,挺身直腰,才称“长跪”或“跽”。

  按照我国古俗坐姿,双脚是不能伸到体前来的,那是粗俗无礼的表现,直到“五胡乱华”时期,少数民族的垂足坐及蹲踞等坐姿由于其随意性和舒适性而开始流行,席地起居的古俗坐姿慢慢被遗弃了。”到了北宋时期,垂足坐已成人们日常的坐姿,而深受唐文化影响的日本,至今还保留着我国的古俗坐姿。个人认为古俗坐姿还是有好处的,既能增强膝关节的力量,又能有效预防痔疮。“坐”字的意思也已经随着习惯的变化而变化,现泛指以臀部着物的止息方式。

  朝,从这个字的构成来看,太阳还没出来,在草里头藏着呢,而月亮还统治着半边天空,表示早晨。这个时候该干什么?可不是睡懒觉的大好时光,古人没现代人这么会享受。《礼记·内则》中说:“昧爽而朝。”昧爽就是黎明,朝,指向父母请安。《说文解字注笺》中说:“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意思是说早晨省亲,儿子儿媳向父母、公婆请安。古代臣见君也为“朝”,做名词时指朝廷或朝堂。

  问,最初是周代诸侯国间的一种礼节。

  道,这个字的意思很多,这里指治理国家的方略。

  这句的意思是:君臣在朝堂上一起坐着商谈治国方略。

  大臣能在朝堂上和皇帝一起坐着说话吗?当然能,但后来不行了,这个变化始于宋太祖赵匡胤。

  第二十八句 垂拱平章

  这句是由《尚书·武成》中“敦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及《尚书·尧典》中的“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两句中的两个关键词组成的。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

  垂,就是下垂、垂挂,你站在那里衣服自然下垂,要是不想让胳膊酸疼,手就别总举着了,也要自然下垂,但手的下垂要有讲究,就是要“拱”着。什么样的姿势才叫“拱”呢?《说文》的解释是:“拱,敛手也”,其注还说:“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拱手的基本要领是左手掌心盖在右手手背而轻握,自然下垂于身前。在行拜礼(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后来才演变为下跪叩头)的时候更要讲究,手不能乱拱,碰到好事的时候,比如参加人家的婚礼,行拜礼的基本原则是男左女右,如果弄反了可不得了,不被人家乱棍打出才怪。

  “垂拱”这个词主要是用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的。上古时期的帝王都是面南背北站着听政,所以才有垂拱之说。后来的帝王觉得站着太累,就自作主张坐下了,也没有人敢不让他坐,“垂拱”一词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变成了称颂帝王无为而治的官话、套话、拍马屁专用语,还曾经被唐代一个傀儡皇帝当过年号。

  平章,《辞海》的解释是辨别、彰明、品评和筹商的意思。在《尚书》中“平章百姓”这句里,应该为“辨别彰明”之意。那个时候的“百姓”与现在的意思差别比较大,郑玄笺注《诗经》说“百姓,百官族姓也”,“百姓”是古代对官员贵族的总称,而那些无权无势的平民统称为“黎民”或者“庶民”,直到战国以后,“百姓”才被用来泛指不居官位的人。“平章百姓”其实就是帝王考察分辨百官优劣,选任人才,这是古代帝王建立社会伦理秩序的重要手段,深为后世儒家所推崇。从唐代开始,“平章”这个词一度成为某个官职名称的一部分。

  这一句和上一句是并列兼承接的关系,大致可以这样解释:帝王有条不紊地处理政务,考察任用百官。

   (摘自《一个古代公务员的短信息:下班读读千字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71楼 发表于: 2009-08-27

海外体坛趣事 [转帖]


  □ 钟明 编著

    怪异身体特征造就奥运冠军

  体育明星获得骄人成绩,也许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训练刻苦,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大都具有怪异的身体特征。运动学家指出,生物学特征如今是决定

  运动员命运的巨大因素。8枚游泳奥运金牌获得者菲尔普斯有一双特大的脚掌,能像鳍状肢一样推动他在水中有力地前进。他身高1.93米,但双臂平伸时,两只中指间的距离是2.01米,大大异于常人。另外,菲尔普斯的身体处理乳酸的速度很快。乳酸是一种让肌肉疼痛的物质。比赛结束后,大部分的游泳运动员每升血液中的乳酸量是10至15毫摩尔,而菲尔普斯打破世界纪录后,每升血中的乳酸含量仅为5.6毫摩尔。大部分的游泳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需要至少半个小时才能恢复体力,而菲尔普斯仅需10分钟就能恢复,可以马上参加下一场比赛。

  4次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英国划艇运动员马修·平森特有一个特大号的肺,肺活量有8.5升,是正常人肺活量的两倍还多,这也是平森特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飞机足球赛

  1984年,意大利两支高空球队在热那亚城上空举行了高空足球赛。双方各备一架飞机,球门是由两只悬浮在800米高空的巨型氢气球做成,两个球门之间宽50米,双方驾驶员施展高超的超低空飞行技术,当飞机掠过球门边时,机舱里的球员不失时机地把球从机窗里“射”向球门,成千上万的观众为飞行员的高超飞行技术和精彩的进球欢呼喝彩,整个比赛共进行了7分钟。

  1对11的足球赛

  在丹麦的温西利德城,曾有过一场奇特的足球赛,一方上场11人,而另一方只有l人。

  原来,撒鲁姆俱乐部队参加比赛记错了比赛时间。比赛开始时只有守门员奥力逊赶来,他请求裁判员把比赛时间再延迟l0分钟,未被获准,并被告知:如不想弃权,那就由他l人先上场。奥力逊于是上场了,随着裁判的哨响,比赛开始了。奥力逊想的就是如何拖延比赛时间,等待队友的到来。他一个大脚把球踢到了场外的观众席上,然后飞也似地退回自己的球门,在接连几分钟内,奥力逊使尽浑身解数,奋力抵抗对方10名队员的进攻,只要一得球,就一个大脚把球开到远远的观众席上。不久,他的队友们就赶来了,此时奥力逊仅仅失了l球。

  撒鲁姆的队员们看到浑身是汗的奥力逊,为他顽强的精神所感动,马上全力投入比赛,最后反以3:1战胜了对方。

  棋赛中的烟雾战

  

  目前在棋类比赛中还没有禁止吸烟的规定,这样一来,不吸烟的选手遇到吸烟的选手可就不好受了。面对一阵阵烟雾飘来,躲吧,影响看棋思考,不躲吧,又呛得难受。如果对手再把向对方喷烟作为一种干扰战术,那可就更不好办了。

  韩国围棋选手郑寿铉八段就常为受烟呛而烦恼,他为此想出个办法,每逢遇到吸烟的对手,就带一台微型电扇,只要对方一吸烟,他就打开电扇,将徐徐的风吹向“烟源”,这样就免受了烟呛之苦,对方也难以用喷烟的干扰战术了。

  身为韩国围棋协会会长的郑寿铉是棋界禁烟派的领袖,他主张棋手应该在对局室外吸烟,禁止在对局室内吸烟,对这一提议,韩国围棋界正在讨论。有趣的是韩国围棋顶尖人物曹薰铉九段则极力反对禁烟,他下一局棋要吸上三至四包烟,袅袅烟雾不断地飘向对方是他常用的“烟雾战”。事实上,使用微型电扇的第一人是韩国的车敏洙四段,他目前活跃在美国棋坛。车四段也是禁烟派的中坚人物。l990年,他打进“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赛的八强,也许就是得益于他携带的微型电扇阻挡了对方的“烟雾战”吧。

  成绩随“竿”而进

  撑竿跳高是田径比赛中技术性很强又很惊险的项目。运动员使用什么竿则是影响成绩好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历次奥运会以及其他重大国际比赛上,日本撑竿跳高运动员都取得了好成绩,令其他国家的运动员羡慕不已。原来,那时撑竿跳高所用的竿都是竹竿,日本竹资源丰富,盛产世界上独有的高强度、高韧性的竹子。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带来了日本撑竿跳高的黄金时代。

  但是,到了50年代,金属撑竿开始取代竹竿,因为金属竿本身材料质地均匀且不易弯曲。美国运动员德比斯用金属竿创造出4.83米的世界纪录,这标志着日本撑竿跳高黄金时代的结束。但是,金属竿一统天下近20年,撑竿跳高的世界纪录进展缓慢,只提高了6厘米。

  真正给撑竿跳高插上翅膀、使之腾飞的还是玻璃纤维竿。玻璃纤维竿具有竹竿、金属竿共有的优点,又能克服金属竿在插地时冲击力大的缺点。l960年,美国的尤尔塞斯用玻璃纤维竿跳过了4.98米的高度,打破了“人的体力不能跳过4.87米”的极限说。而如今,撑竿跳高的世界最高成绩已经达到了6.14米。

  其实,凭人体的弹跳力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6米的,在撑竿跳高中,运动员是利用助跑速度和体重将玻璃纤维竿压弯,然后利用竿的回弹力将人体高高弹起越过横杆的。

  美国的“吝啬鬼”大赛

  美国一本综合性周刊举办了一次“吝啬鬼”大赛,3位吝啬鬼夺得了冠、亚、季军。

  冠军被兰尼·希尼斯获取。晚上,他必定驾车来到一小镇银行,在银行门口的地上搜索,希望能拾到硬币或纸币。这位吝啬冠军还有一举,他上厕所消耗的手纸比正常人少得多。更离谱的是,他会不时到快餐店门口,拾取丢弃的纸巾,冲洗晾干后自己再使用。

  柏力·荷治荣获亚军。每当朋友生日,他就把朋友带到商店,请朋友自己选一张喜爱的生日贺卡。选定后,他就向寿星朋友读出祝福语然后将贺卡放回商店原位,并不购买。

  季军被荷伦摘取。他结婚13年,从未带太太到影院看过电影。有一天,他突然向太太提议欣赏露天电影。原来,荷伦在自己的车头上摆放了一部从垃圾堆拾来的、经过一番修理的破电视,当时正在播放一部陈年旧片。

  用拳头钓鱼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钓鱼活动有点不可思议,那里是用拳头作钓饵进行垂钓的,钓的是当地头扁身壮、牙嘴利、满身带刺的鲇鱼,大鱼可重达l8千克。当鱼儿把拳头咬着后,把手一提,另一只手便把上钩的鱼捉住了。雌鲇鱼通常在河底泥土中挖洞产卵,钓者需跳进河中,把拳头伸进鲇鱼洞内,当它张大嘴巴咬着拳头时,钓者立即用另一只手捏着它的尾巴,把鱼拔起摔在地上。这种钓鱼法讲究眼疾手快,而且有一定危险,随时可能会被鲇鱼咬伤或刺伤。过去人们钓鱼时多赤手空拳上阵,如今都戴上棉手套作保护了。

  “加油”一词的由来

  1907年,历史上第一次汽车拉力赛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观众热情高涨,对即将产生的冠军拭目以待。跑在最前面的是意大利法拉利车队的5号车。当5号车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突然熄火,观众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上,无数人都在为这位车手着急,这时,被誉为“赛车之父”的意大利人恩佐·法拉利先生连忙问身边的助手,为什么会突然熄火,助手称:“大概是耗油太多,赛车没有油了。”恩佐·法拉利先生异常生气,语无伦次,大叫:“你们……加油……”四周的观众们一听,以为这是恩佐·法拉利先生对自己车队车手的一种鼓励方式,于是也跟着恩佐·法拉利先生大叫,“加油、加油……”自此以后,“加油”便成了赛车场上对赛车手的一种独特的鼓励方式。

  后来,随着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关注与重视,为赛车手“加油”的这种独特方式渐渐沿用到比赛场上,喊“加油”便成为观众对参赛选手呐喊助威的全世界流行的一种方式了。

  “比基尼”泳装的由来

  “比基尼”泳装世界闻名,被誉为20世纪世界服装界最伟大的“发明”。它的来历与一个叫比基尼的小岛有关。

  1946年之前,比基尼只是一个地名——杜鲁门总统批准进行核弹试爆的小岛的名称。那一年上半年,女人只敢穿着立领、平脚的紧紧包裹着身体的泳衣到海边游泳,沙滩景象是乌黑一片。

  1946年6月30日,美国在比基尼岛进行了原子弹试验爆炸,该岛马上成为世人瞩目之地。比基尼岛原子弹爆炸后的第18天,法国人路易斯·里尔德在巴黎推出了一款由3块布和4条带子组成的泳装。这种世界上遮掩身体面积最小的泳衣,通过胸罩护住乳房,背部除绳带外几乎全裸,三角裤衩的胯部尽量上提,最大幅度地露出了臀腿胯部。它形式简便、小巧玲珑,仅用了不足30英寸布料,揉成一团可装入一个火柴盒中。

  这种泳装的推出在当时服装界震动很大。由于其覆盖面积小,穿上后近似全裸,故而使当时巴黎的许多专业时装模特儿都望而生畏。然而,一位名叫米查尔·伯娜蒂妮的脱衣舞女却勇敢地向传统观念挑战,在一家游泳池边穿上比基尼,让记者照相。

  由于此泳装对世人的震动不亚于比基尼岛上所进行的原子弹爆炸,故被称为“比基尼”泳装。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比基尼泳装一直成为女性时尚服饰的标志。

  体育场为何南北朝向

  正规体育场都是南北朝向,这是为什么呢?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国际体育组织要求运动场地方向的主要依据。以北半球为例,中午12时以前,太阳光从体育场的东面向西面照射;中午12点以后,太阳光从运动场的西面向东面照射。这对于自北向南或自南向北跑动的运动员来说都是“侧光”,从而避免了阳光直射入眼。

  因此,世界各国在修建体育场地时,总是将体育场的纵轴线顺着南北向,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太阳光直射和反射引起晃眼、刺眼等不利因素。

  跑步为什么逆时针方向跑

  1912年,国际田联成立之际,把赛跑的方向统一定为以左手为内侧,即左转弯,并列入田联规则,沿用至今。为什么跑步要规定逆时针方向呢?有如下几个原因:

  其一,人的心脏位于身体左侧,所以重心容易偏左,向左转弯比较容易。

  其二,人类的双脚,左右各有其作用,左脚起支持作用(支持重心),右脚起运动作用(掌握方向和速度)。因重心偏于左脚,所以用右脚蹬地面来增加速度与力量。如很多的起跳(跳远、跳高)都是这样。

  唯一可以“合法”服禁药的运动员

  定期服用禁药还能参加正式比赛,全世界只有一位运动员可以享受这种待遇,他就是德国足球甲级联赛不来梅队的克罗地亚前锋克拉什尼奇。

  克拉什尼奇如今已成为传奇人物。他在2007年3月接受第二次换肾手术(2006年的第一次手术失败)后没有退役,而是开始了艰苦的恢复训练。最初他每天只能慢跑l0分钟,以后慢慢加大运动量,足足花了9个月时间才具备参加正式比赛的体能。克拉什尼奇付出的代价还不只这些:他不能喝酒,不能吃汉堡等油腻食物,甚至不能在阳光下逗留超过4小时,否则身体就会过度疲劳。每周他还要接受一次复杂的血液检查,以确保安全。

  2008年3月,克拉什尼奇的身体出现了微小的排异反应。如果想继续踢球,他必须服用免疫抑制剂。这是一种国际反兴奋剂组织明文规定的违禁药物。但是,克拉什尼奇对抗病魔坚持比赛的事迹感动了整个欧洲足坛。

  国际反兴奋剂组织经过调查认定,克拉什尼奇的情况属于特例,免疫抑制剂不会增强他的体能,只是维持正常的运动机能,因此他可以服用这种药物后参加比赛。

   (摘自《海外体坛趣闻》,金盾出版社2008年6月版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72楼 发表于: 2009-08-27


 胡乔木出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转帖]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胡乔木除了为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文件之外,还曾为周恩来总理起草重要文件。谷羽回忆说:

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他为总理起草1956年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报告。随着国内建设形势的变化,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政策也有新的发展。五十年代前期,知识分子经受了许多锻炼,政治上有很大的进步。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成为中央领导同志关注的问题。当时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决定在1956年初召集一次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中央专门成立了”知识分子问题十人小组”,负责准备工作。乔木受总理委托,起草总理在会上的报告。那大约是在1955年下半年。

乔木接受这个任务的那一阵子,心情特别好,全身心地投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之中。乔木在过去协助起草有关的中央文件时,总理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一些思想观点对乔木早有启发,在这个问题上,他和总理有很多共同的认识。此前中央又组织了对知识分子问题的一系列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丰富的材料。乔木在家里把那些重要的材料和文件摆了一长条桌,仔细翻阅,着手起草。他没日没夜地伏案工作。常常是我一觉醒来,他的书桌上的灯光还亮着,他还在忙碌。正如他的诗中描写的那样,“心头光映案前灯”。大约忙了两个多月,到11月份起草工作有了眉目。这时总理经常让乔木到他那里去,商讨起草报告中的各种问题。过了1956年元旦,报告的草稿出来了。总理又多次召集乔木和其他部门的负责同志及”十人小组”的同志,反复讨论。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确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记得在正式开会前的一天凌晨,他从总理那里谈了一夜回到家,很高兴地告诉我:”对知识分子的定性问题,总理的意见通过了!”我知道,乔木在起草过程中,根据总理的指示,在报告中提出中国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部分”已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点。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多少年来,特别是建国初几年,总是把知识分子看作附在剥削阶级皮上的毛,这个报告的新提法,实际上是给知识分子解脱了”剥削阶级”的帽子,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我就是在当时那种加强科学技术工作的形势下,调到中科院工作的。

1956年9月15日下午,一次盛大的历史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此时,离1945年的中共“七大”已经整整十一年了。

为着起草中共“八大”文件——毛泽东的《开幕词》、刘少奇的《政治报告》、周恩来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等,毛泽东的三位秘书处于高度忙碌之中。

就在大会召开的前一天,毛泽东还给三位秘书写了这么一封信——

伯达、乔木、家英同志:

(一)“党的领导”部分,看了一遍,可用,估计不会有太多的修改了。但是一定还会有一些修改。我们都要睡觉。你们在上午十二时以前改好后,直接交尚昆付翻译和付印。

(二)开幕词又作了一些修改,已去打清样送你们,请再加斟酌,于下午交我为盼!

毛泽东

9月14日上午六时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所致开幕词,最初由陈伯达起草,毛泽东阅后不满意,以为“扯得太远”,改由田家英另起一稿。

胡乔木主要忙于和陈伯达一起起草政治报告。另外也协助周恩来修改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在中共“八大”,胡乔木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紧接着,在中共“八大”闭幕的翌日——9月28日,召开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会议选举新的中央领导机构,胡乔木当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当时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是:邓小平、彭真、王稼祥、谭震林、谭政、黄克诚、李雪峰。

候补书记为:刘澜涛、杨尚昆、胡乔木。

从此,胡乔木参加中央核心会议,不再是列席者,而是出席者了。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73楼 发表于: 2009-08-27


“美国通”唐明照[转帖]


作者:吴东平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唐明照其人

唐明照(1910—1998),杰出的外交家。曾任《美洲华侨时报》社长与总编、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长、美国****中央中国局书记、中联部副秘书长、联合国副秘书长以及中联部顾问等职。原名唐锡朝,广东恩平人。1910年出生在塘龙村的一个华侨家庭。20世纪20年代初,少年时代的唐明照随父母移居美国旧金山,在那里念完了小学和初中。为了让孩子永远不忘记自己的祖国,父母将唐明照送回祖国,于1927年进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在这里唐明照和他未来的妻子——在南开女中就读的张希先女士相识。南开中学毕业后,唐明照以优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由于天资聪慧,学习刻苦,不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九一八”事变后,还是学生的唐明照就参加了革命,并于同年加入中国****。1933年,唐明照中断了在清华大学的学习,赴美留学,进入美国名牌大学——加州大学历史系,研读西方近代史。在此期间唐明照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还先后担任了美国****加州大学的支部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等职。1938年,唐明照完成了在加州大学的学业后,出任纽约华侨洗衣馆联会的英文干事,在这里他与张希先女士结为伉俪,并以这一职业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在纽约,唐明照与冀贡泉(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之父)共同创办了《美洲华侨时报》,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该报自创办之日起,就在旅美侨胞中作了大量的革命宣传工作,那时,不少华侨儿女就是读了《美洲华侨时报》上的文章后,毅然回到祖国,投入到革命队伍之中的。在异国的土地上,唐明照为了党的事业,长期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奉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受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了避免麦克锡主义的迫害,唐明照携带妻子和女儿秘密回到祖国。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执掌外交部期间,他广泛搜求外交人才,因此刚从美国回来的唐明照得以进入外交部工作。那时中美关系处于冰河时期,唐明照主要从事中美等地区的民间外交和中共中央的对外联络工作,他的出色工作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多次肯定。

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唐明照在以乔冠华、黄华为正、副团长的出席26届联大的中国代表团中任副代表。1972年,这位被外交界誉为“美国通”的唐明照先生荣幸地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自此,他就成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首任副秘书长,具体负责联合国的政治事务,非殖民化及托管地的工作。

唐明照先生的夫人张希先女士是广东开平人,不过她于1910年出生在广州。祖父是一位医术精湛的老中医,早年只身漂洋过海到北美大陆谋生,父亲张襄培少年时代跟着祖父学习中医,后来也来到美国与祖父一起在加尼福利亚开了一家医院。一段时期之后,父亲的兴趣转向了农业,开始种植美国产的芦笋。由于张希先的父亲办事精明,人也很勤奋,很快便成了美国西部加尼福利亚颇有名气的芦笋种植主。我国种植芦笋就是从张希先的父亲张襄培的种植园里引进的。不久,母亲带着小希先也来到了美国。

当张希先在加尼福利亚读完了小学后,父母为了让子女永远记住祖国,决定将她送回国读书。此时,正好南开大学的校长张伯苓先生来到美国,在华侨中开展募捐,张襄培与张伯苓谈及女儿张希先回国读书的事,张伯苓建议他将女儿送到南开女中读书,就这样14岁的张希先进入南开女中,毕业后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幼教专业学习。其后,张希先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幼教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38年,张希先与唐明照在纽约结婚。婚后生有二女,长女唐闻生,次女唐建文。两个女儿均继承父业,供职于联合国总部,她们都是出色的外交人才。

  长女唐闻生:“可以竞选美国总统”

唐闻生(1943—  ),著名的外交家。历任外交部美洲、大洋洲司副司长,《中国时报》副总编辑,铁道部外事局局长,中国侨联副主席以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她是外交部里至今进入中央委员的惟一女性。唐闻生是原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先生的大“千金”。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假道巴基斯坦秘密访华时,唐闻生任翻译。基辛格在一次与她的交谈中,得知她出生在美国纽约时,便调侃唐闻生说:“依照美国法律,你可以竞选美国总统。”在“文革”十年期间,唐闻生和担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毛泽东的姨侄女王海容一起被人称为“孪生姐妹”,她们两人在外交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她和王海容、齐宗华、罗旭及章含之等曾被誉为我国外交部的“五朵金花。”

唐闻生1943年3月的一天,降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一家普通的产院里。她出生时,按照预产期已经推迟了好几天。当她的母亲怀着未出生的她,正在收拾行李及婴儿用品准备上医院时,她那任职于联合国的丈夫——唐明照刚刚从印度回到美国,一下飞机便给她打来了电话。此时,她忍住腹中的疼痛,没有能与丈夫倾吐衷肠,只简短地说了两句话,并告诉丈夫唐明照说:“我要上医院了。”说完,便挂上了电话。几个小时后,当唐明照赶到医院时,产房里传来了一阵清脆、响亮的婴儿的啼哭声。他知道,这就是自己盼望的孩子来到了人间。唐闻生出生几天后,父亲唐明照和张希先要为她取名字时,打趣地说,这孩子“闻父归而生”,就叫她“闻生”吧。

唐闻生6岁时,父母便将她送进纽约的一所很有名的“小红屋小学”,在这里她只学习了两年的时间,1950年的秋天,少年唐闻生便跟随父母回到了出生以来就未曾到过的伟大祖国首都——北京,插入北京东城区明明小学三年级继续自己的学习。两年半后,品学兼优的唐闻生考入北京市的重点中学北师大女附中。1962年,高中毕业后,唐闻生再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北京外国语学院。在这里,唐闻生的语言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她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学完了5年的课程。很快,唐闻生便成为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高材生,闻名全校。此时,周总理派跟随自己10余年的第五任英语翻译冀朝铸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为外交部物色高级翻译人才,当冀朝铸一踏进京郊的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校园时,几乎是一眼便看中了活泼可爱的英语系的高材生唐闻生。1965年的暮春时分,唐闻生便迈着轻捷的步伐,跨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大门,开始了她辉煌的外交生涯。只几年的工夫,唐闻生便脱颖而出,成为继冀朝铸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最优秀的英语翻译之一。从此,唐闻生便成为经常跟随在周恩来和毛泽东身边的贴身高级翻译官。不过,人们并不知道,当初唐闻生得知自己要给毛泽东主席当翻译时,吓得几乎晕了过去。

1971年6月中旬,即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的前半个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会堂福建厅会见并宴请《纽约时报》的总编辑西摩·托平和《每日新闻》的社长廉·阿特伍德等美国媒体和人士时,冀朝铸和唐闻生分坐在周恩来总理两边。宴会开始时,周总理首先向客人表示歉意,因为健康原因不能喝酒,他说:“喝了30年的酒,现在戒酒了。”但是,在整个宴会之中,周恩来总理却一直端着酒杯,向美国客人敬酒,自己也喝个不停。坐在一旁的冀朝铸看见这种情况不知如何是好,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出面阻止,也会无济于事。而唐闻生的内心十分焦急,因为她在为总理的健康而担心。一直到宴会快结束时,周恩来又端起了一杯酒,唐闻生再也按捺不住了,立刻站了起来,当着众位宾客的面,神情有几分严肃地对总理说:“总理,您不能再喝了!”酒兴上的周恩来,此时哪里还记得自己的身体,便不顾唐闻生的反对,一口气喝下了手中的这杯酒。从这件事可见唐闻生办事的那股认真劲,以及她那天真直率的性格。

然而,周恩来总理对唐闻生在翻译中的失误也毫不留情。那还是在“文革”期间的事。一次,周恩来总理偕夫人邓颖超接见外宾,见面时,主宾双方都各自介绍一下自己的身份。“文革”期间,“夫人”一词在当时也被看作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东西,一概禁止使用。人们都几乎千篇一律地使用“同志”相称,在对外交交往中也莫不如此。在这种场合,如果用“同志”代替“夫人”显然有些辞不达意。按中方人员的习惯,则是用“爱人”一词代替“夫人”。此时,唐闻生觉得无论是用“同志”还是用“爱人”表达“夫人”都不准确。这一下,可难倒了翻译唐闻生。她绞尽脑汁,在英文词典里也难得找到恰当的词来表达,慌乱之中,唐闻生就权且用了“Lorer”来代替。懂英语的周恩来立刻有些不满地连声说:“NO!NO!我和邓颖超女士结婚快50年了,怎么能用‘Lorer’呢?”大家都知道“Lorer”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恋人”、“情人”,唐闻生也知道这样译显然不恰当,只有不好意思地望着总理笑了。

唐闻生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可说是无可挑剔,然而作为历史悠久的汉语内容之博大精深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难以比拟的。即使是知识再渊博、语言能力再强的人,翻译起来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20世纪70年代初期,毛泽东一次在自己中南海的书房里接见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与斯诺的谈话快结束时,毛泽东用了一句中国的歇后语“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来形容自己的性格。唐闻生一听,照直译来,懂得汉语的斯诺则错误理解成为“毛泽东是一个手执雨伞云游世界的孤僧”。在场的唐闻生一听慌了手脚,但是一时不知如何翻译是好。不过瑕不掩玉,唐闻生在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近10年翻译工作,其翻译可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无可挑剔的境界,唐闻生也在中国外交政坛上成了名噪一时的人物。

粉碎“四人帮”后,唐闻生的名字和形象突然从各大媒体上消失了,在经历了8年冷落沉寂之后的唐闻生与她的“孪生姐妹”王海容同时复出。她于1984年出任中国惟一的一家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副总编辑,1986年奉调出任铁道部外事局局长,1999年调任中国侨联副主席至今。而今,年过花甲的她仍然活跃在侨务工作战线上,踏踏实实地前进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父亲唐明照于1998年去世后,“云英未嫁”的她仍然与母亲住在一起,与昔日的姐妹——王海容毗邻而居。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74楼 发表于: 2009-08-27


陈凯歌:我曾恨我父亲 [转帖]


我意识到我并不被信任是在一次作文课之后,我被叫到班主任面前,她用两根手指拎起我的作文簿说:你爸爸不是****员。

我从小学到中学都是认真念书的孩子,成绩也好,老师同学,两者都有赞誉,就有些自命不凡。家境自幼不错,没有衣食之忧,只有一些阳光下的浪漫和感叹,真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父母方面,以为他们都是当然的****员,所以张老师的话不啻是晴天响雷。其实即使情形相同,换了别人也未必看得很重,当时迷乱我的,主要是我本身日益增长的虚荣心。

我的父母过去未同我谈起这件事,造成我以为他们都是党员的错觉,本来很自然。一来我还小,二来也没有遇到父母非要对子女表白的事情。

张老师是每天都见的,我记不住她眼镜后面的眼睛。她从来不大笑,表情永远同时透出两重意思:责备和原谅。她的习惯之一是随身带一个小笔记本,和人谈话时打开来看一眼,又立即合上。她几乎不教课,是专职的班主任。

她对我说:“你爸爸不是****员。但是,你不要背家庭包袱。你学习努力,成绩也好。但是,不要骄傲。注意克服小资产阶级动摇性。领导上还是信任你的。 ”

为这件事,张老师去了我家一次。她和母亲的谈话显然不愉快。之后,母亲平静地对我说:“你爸爸希望成为****员,他还不是,并不是错误,我们过去没有同你说,因为你还小。大了,自然就明白了。 ”这件事发生在一九六六年初春。

到了五月桃李已经缤纷的时候,母亲却突然把我叫到身边。我不见父亲已经很久。他曾去农村参加“四清”运动一年,回来变了一个人,又黑又瘦。我考取四中,他很高兴,买了钢笔作礼物,又在我的日记本上写了勉励的话。不久前,他和许多人一起去学习,住在一个叫社会主义学院的地方。母亲收拾了一包衣物食品,犹豫了一下说:“你去看看爸爸。把这个带给他。告诉他,把问题同组织上讲清楚。要相信党。你回来我再跟你谈。 ”母亲当时抱病在家,她患心脏病已有十年。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怎样骑过北京柳絮飘飞的街道,思绪像阳光下的景物一样模糊。我的耳边总是母亲的声音:把问题同组织上讲清楚。——张老师的话并非没有根据。父亲确实有问题。是什么问题呢?我突然明白:明天的生活将不一样。就像小时候举起存钱的瓦罐,“啪”地一声摔得粉碎,硬币滚了一地。

社会主义学院是一座大楼,我是在门前的传达室中见到父亲的。比起刚从农村回来,他竟又憔悴了许多。由我把母亲的话转达给他,大概使他很难堪,他沉着脸,许久才说:“告诉你妈妈,我的问题早已向组织上交代过了。我没有新的问题。我相信党。你要照顾妈妈。妹妹好吗?你要好好学习。 ”

在看过父亲后的那个春夜,我从母亲那儿得知,父亲在一九三九年十九岁时,参加过国民党。母亲解释说,父亲参加国民党,完全出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爱国热忱。当时国民党是执政党。来自东南沿海的父亲甚至没有听说过****。她在头一次对我讲起抗战后反对国民党腐败的经历之后说:“这件事组织早有结论。这是历史,你没有经历过,不容易懂。今天告诉你,希望你能理解。”我相信母亲的话,但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我开始恨我的父亲。在父亲的问题上,我选择了自私。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害得失。看清这一点本来不难,可当我的良知匍匐在地的时候,是被无数灿烂的经幡环绕着的:“出身是不能选择的,道路是可以选择的。 ”“忠于革命,就要与反动家庭划清界限……”借口是现成的,为什么还要去费神面对自己呢?许多年之后我常常想:在一个拼命宣扬“舍己为人”的社会里,当我作出这样的选择时甚少犹豫,究竟这个教育是完全失败了,还是过分成功了呢?我并不惊讶:我的骄傲和自信原来如此脆弱,它与旗帜和口号联在一起时以为自己就是壮观的海洋,一旦敲碎,露出来的小小一粒却并不是珠。

在那个春夜作出的决定是:我要革命。我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我会怎样再次面对父亲。下一次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在怒吼声中和许多人站在一起,弯着腰,头颅几乎碰到膝盖。 (摘自《陈凯歌自传第一部:我的青春回忆录》作者陈凯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