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世界钢铁产量排名 附6大老牌工业国1900—1990钢产量数据[转帖]
2008年1月23日,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67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13.435亿吨,同比增长7.5%;其中中国钢铁产量为4.8966亿吨,同比增长15.7%,占全球产量36.4%。
中国钢铁产量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钢铁产量比排名2-8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等七个国家的总和还多!2007年中国净出口钢铁5488万吨,相当于印度全国的钢铁产量。
2007年中国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近两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三分之一,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将突破5亿吨大关,估计在5.2亿至5.4亿吨,增长幅度在6.3%至10.4%之间。
这种钢产量的迅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矿石支撑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还有中国的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另外也可以看到,以宝钢、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这些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通过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使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的综合能耗已经基本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上每吨钢消耗的综合能源标准煤是645公斤,而中国大型的和特大型的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是680公斤,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就是说中国的钢铁工业产量迅速增长,能耗、钢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钢铁产量一直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1980年,中国粗钢产量仅为3712万吨,分别是日本和美国的1/3和1/3略强。然而,30年后的今天,中国钢铁工业已成为世界巨人,无人能及。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将突破5亿吨。与此同时,日本与美国的粗钢产量仍将分别为1.2亿吨和1亿吨左右,与30年前的产量基本持平。
如此算来,当原先的世界最大钢铁工业国呈“水平状”发展的时候,中国的钢铁产量在近30年间猛增了13倍!目前,中国的钢铁产量分别已是日本和美国的5倍左右!更为壮观的是: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相当于世界前十大国的钢铁产量的总和!如果说,石油是工业化的血液,那么,可以说,钢铁是工业化的脊梁!大多数人认可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何时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将是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分水岭!
2007年钢产量世界前20名
中国大陆 48966万吨(相当于日本的4倍,美国的5倍,德国的10倍)
日 本 12020万吨
美 国 9721万吨
俄 罗 斯 7240万吨
印 度 5308万吨
韩 国 5137万吨
德 国 4855万吨
乌 克 兰 4283万吨
巴 西 3378万吨
意 大 利 3199万吨
土 耳 其 2576万吨
中国台湾 2045万吨
法 国 1925万吨
西 班 牙 1905万吨
墨 西 哥 1717万吨
加 拿 大 1638万吨
英 国 1430万吨
比 利 时 1069万吨
波 兰 1067万吨
伊 朗 1005万吨
5亿吨钢都用到哪里去了
中国钢材消费增长主要是由国内需求支撑,特别是建筑业。从建筑、机械、汽车、造船、铁道、石油、家电、集装箱等八大用钢行业来看,建筑用钢是最大的钢材消费行业,以总建筑规模每年20亿平方米左右,按平均直接消耗钢材每平方米50公斤计,每年需要钢材1亿吨。其次是机械,这八大行业用钢消费量基本占全国钢材消费量的70%以上。
建筑、机械、汽车、造船、铁道、石油、家电、集装箱等八大行业2005年需用钢材2.13亿吨,2010年需用钢材2.61亿吨。国产轿车几乎都使用了国产汽车钢板;国产钢材可以满足铁道用钢需求;国产建筑用钢可与世界先进水平媲美。
东部地区是全国钢材最大消费地区。东部地区建筑业使用钢材的消费量,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总和还要多20个百分点,基本上每年均占全国建筑业使用钢材消费量的61%-62%,中部地区占19%-20%,西部地区占18%-19%。可以看出,近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主要还是集中在东部。
2006年中国建筑用钢约1.8亿吨(相当于日本、美国钢铁产量的总和)
2004年机械行业用刚达到3500万吨
2007年汽车行业用钢达到1255万吨
2008年集装箱行业用钢将达到580万吨
2006年造船行业用钢达到582万吨
2005年家电行业用钢达到525万吨
2004年铁路用钢达到360万吨
2005年中石化企业用钢160万吨
四川灾后重建需3700万吨钢材 3.7亿吨水泥
三峡工程用钢约50万吨
鸟巢体育场用钢约4.6万吨
目前,北京在建建筑超过一万幢
纽约时报: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工地
我国房屋建筑分为两大类,即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则又分为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目前,每年新建建筑面积大约20亿平方米,其中城市住宅5亿平方米至 6亿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4亿平方米至5亿平方米(主要在城市),农村住宅7亿平方米至 8亿平方米。这就是说,目前每年在城市要新增 8亿平方米至9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据预测,从 2000年到 2015年是我国民用建筑发展“鼎盛期”的中后期,到2015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此外,既有建筑量也相当巨大,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以每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计算,相当于还要再建造300万幢建筑物。
仅以北京市为例,2007年北京市各类房屋的开复工面积突破1亿平方米,这在中国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是空前的,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到2010年,北京市民用建筑总量达到近6.08亿平方米。
中国每年大约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全世界一半的建筑机械都在中国的各大工地上忙碌。
由此也不难解释,中国每年生产的5亿吨钢材、14亿吨水泥、2500万吨玻璃,以及200万台工程机械都用到哪里去了。
六大老牌工业国
(美、德、英、法、日、俄)
1900—1990钢产量数据
1900年:美国1035万吨,德国665万吨,英国498万吨,沙俄221万吨,法国159万吨,日本5万吨
1910年:美国2651万吨,德国1370万吨,英国648万吨,沙俄344万吨,法国341万吨,日本16万吨
1913年:美国3180万吨,德国1832万吨,英国778万吨,法国469万吨,沙俄423万吨,日本25万吨
1920年:美国4281万吨,英国921万吨,德国854万吨,法国271万吨,日本81万吨,苏联16万吨
1930年:美国4135万吨,德国1151万吨,法国944万吨,英国744万吨,苏联586万吨,日本229万吨)
1940年:美国6077万吨,德国1914万吨,苏联1832万吨,英国1318万吨,日本686万吨,法国441万吨
1950年:美国8785万吨,苏联2733万吨,英国1655万吨,西德1212万吨,法国865万吨,日本484万吨,中国大陆61万吨
1955年:美国10617万吨,苏联4527万吨,西德2134万吨,英国2011万吨,法国1263万吨,日本941万吨,中国大陆285万吨
1960年:美国9007万吨,苏联6529万吨,西德3410万吨,英国2500万吨,日本2248万吨,法国1730万吨,中国大陆1351万吨
1965年:美国11926万吨,苏联9100万吨,日本4116万吨,西德3682万吨,英国2744万吨,法国1960万吨,中国大陆1223万吨
1970年:美国11931万吨,苏联11589万吨,日本9332万吨,西德4504万吨,英国2831万吨,法国2377万吨,中国大陆1779万吨
1971年:苏联12064万吨,美国10927万吨,日本8856万吨,西德4031万吨,英国2421万吨,法国2284万吨,中国大陆2132万吨
1972年:苏联12559万吨,美国12088万吨,日本9690万吨,西德4371万吨,英国2542万吨,法国2405万吨,中国大陆2338万吨
1973年:美国13681万吨,苏联13148万吨,日本11932万吨,西德4952万吨,英国2665万吨,法国2527万吨,中国大陆2522万吨
1974年:苏联13621万吨,美国13220万吨,日本11713万吨,西德5323万吨,法国2702万吨,英国2238万吨,中国大陆2112万吨
1975年:苏联14133万吨,美国10582万吨,日本10231万吨,西德4042万吨,中国大陆2390万吨,法国2153万吨,英国1978万吨
1976年:苏联14480万吨,美国11612万吨,日本10740万吨,西德4242万吨,法国2322万吨,英国2240万吨,中国大陆2046万吨
1977年:苏联14670万吨,美国11370万吨,日本10241万吨,西德3899万吨,中国大陆2374万吨,法国2209万吨,英国2047万吨
1978年:苏联15140万吨,美国12432万吨,日本10211万吨,西德4125万吨,中国大陆3178万吨,法国2284万吨,英国2030万吨
1979年:苏联14910万吨,美国12369万吨,日本11175万吨,西德4604万吨,中国大陆3448万吨,法国2336万吨,英国2147万吨
1980年:苏联14798万吨,日本11140万吨,美国10146万吨,西德4384万吨,中国大陆3712万吨,法国2318万吨,英国1128万吨
1985年:苏联15467万吨,日本10528万吨,美国8006万吨,中国大陆4679万吨,西德4049万吨,法国1880万吨,英国1572万吨
1986年:苏联16055万吨,日本9828万吨,美国7403万吨,中国大陆5220万吨,西德3713万吨,法国1786万吨,英国1472万吨
1987年:苏联16189万吨,日本9851万吨,美国8088万吨,中国大陆5628万吨,西德3625万吨,法国1769万吨,英国1741万吨
1988年:苏联16307万吨,日本10568万吨,美国9176万吨,中国大陆5943万吨,西德4103万吨,法国1910万吨,英国1895万吨
1989年:苏联16009万吨,日本10790万吨,美国8772万吨,中国大陆6159万吨,西德4108万吨,法国1931万吨,英国1874万吨
1990年:苏联15442万吨(俄罗斯8962万吨),日本11033万吨,美国8972万吨,中国大陆6635万吨,德国4084万吨,法国1802万,英国1724万吨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八钢公司第一炼钢厂炼钢车间
1950-2007年新中国历年钢产量数据
(单位:万吨)
年份 钢产量 比上年增加 增长率
1950 61 45 2.8倍
1951 90 29 47.5%
1952 135 45 50.0%
1953 177 42 31.1%
1954 223 46 26.0%
1955 285 62 27.8%
1956 447 162 56.8%
1957 535 88 19.7%
1958 800 265 49.5%
1959 1122 322 40.3%
1960 1351 229 20.4%
1961 870 -481 -35.6%
1962 667 -203 -23.3%
1963 762 95 14.2%
1964 964 202 26.5%
1965 1223 259 26.9%
1966 1532 309 25.3%
1967 1029 -503 -32.8%
1968 904 -125 -12.1%
1969 1333 429 47.5%
1970 1779 446 33.5%
1971 2132 353 19.8%
1972 2338 206 9.7%
1973 2522 184 7.9%
1974 2112 -410 -16.3%
1975 2390 278 13.2%
1976 2046 -344 -14.4%
1977 2374 328 16.0%
1978 3178 804 33.9%
1979 3448 270 8.5%
1980 3712 264 7.7%
1981 3560 -152 -4.1%
1982 3716 156 4.4%
1983 4002 286 7.7%
1984 4347 345 8.6%
1985 4679 332 7.6%
1986 5220 541 11.6%
1987 5628 408 7.8%
1988 5943 315 5.6%
1989 6159 216 3.6%
1990 6635 476 7.7%
1991 7100 465 7.0%
1992 8094 994 14.0%
1993 8956 862 10.6%
1994 9261 305 3.4%
1995 9536 275 3.0%
1996 10124 588 6.2%
1997 10894 770 7.6%
1998 11559 665 6.1%
1999 12426 867 7.5%
2000 12850 424 3.4%
2001 15163 2313 18.0%
2002 18237 3074 20.3%
2003 22234 3997 21.9%
2004 28291 6057 27.2%
2005 35310 7019 24.8%
2006 42266 6956 19.7%
2007 48966 6700 15.9%
2007年中国钢铁企业排名
企业名称 营业收入
上海宝钢集团 2277亿元
中钢集团 1235亿元
江苏沙钢集团 1155亿元
太原钢铁集团 1003亿元
唐山钢铁集团 872亿元
武汉钢铁集团 825亿元
鞍山钢铁集团 815亿元
莱芜钢铁集团 587亿元
马钢集团 518亿元
济钢集团 510亿元
国产高强度钢制造的核潜艇
鸟巢体育场使用了4.6万吨国产高强度钢材
世界最长钢箱梁悬索桥——西堠门大桥
西堠门大桥是连接浙江舟山本岛与宁波的舟山连岛工程五座跨海大桥中技术要求最高的特大型跨海桥梁,主桥为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5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钢箱梁悬索桥,全长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二、国内第一,但钢箱梁悬索长度为世界第一。设计通航等级3万吨、使用年限100年。
作为大桥生命线的两根主缆,每根长约2880米,重约10614吨。每根主缆均有169股通长索股,单根索股重约62.2吨,由127根直径为5.25毫米的高强镀锌钢丝组成。该钢丝极限抗拉强度1770MPa,为目前世界上桥梁建设中最高。
把总重30000多吨的126段钢箱梁从海面吊装到约50米的空中准确到位,更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每个标准梁段长18米,宽36米,高3.51米。最大梁段吊装重量约为360吨。
2008年4月3日,中国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顺利交付。LNG运输船被视为货运船中的“极品”,其技术含量和制造难度是所有船舶中最高的,目前世界上只有日、韩等少数造船业发达国家能够制造,与豪华邮轮并称世界造船“皇冠上的两颗明珠”。中国造船业历经七年艰苦攻关,于二00四年底开工建造LNG船。LNG是将气态天然气冷却至零下一百六十三摄氏度加工而成的液态燃料,体积较气态缩小约六百二十倍,具有杂质含量少、运输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宝钢首次向代表世界造船最高水平的LNG船整船供货,总量达五点三万吨,由此打破了国外顶级船板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局面。
神舟七号宇宙飞船使用的高温合金材料由新冶钢研制,新冶钢是中国最大特种钢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生产材料定点单位。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第一颗洲际导弹的发射;从神舟一号到嫦娥一号的升空新冶钢都提供了关键材料。新冶钢的前身是大冶钢厂,2007年年产值突破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