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722阅读
  • 558回复

灌水专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65楼 发表于: 2009-08-13

删得掉的文字删不掉的秘密 [转帖]


“818(网络用语,扒一扒的意思)我们以前语文课本上被删改的文章吧! ”——这篇由网友“洞庭湖边的野草”发出的网帖,迅速成为5月份天涯社区灌水量最多的热帖。“洞庭”发现,高一课本里,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曾将点缀于荷叶之间的白花喻为“刚出浴的美人”,采莲少女荡舟出湖,原来不是“载歌载舞”,而是唱着艳歌去的,歌中唱道: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些轻度“涉黄”的细节一并被剪除。
“这些文章早在1950年代就已经删改好,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 ”人民教育出版社(下文简称 “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前主任庄文中说,“课文删改工作在叶老 (叶圣陶)一手主持下完成。 ”1949年解放后,叶圣陶被毛泽东指定为出版总署副署长兼人教社社长,主持新中国教材编写大局。

叶圣陶定下规矩。 “入选文章要加工,思想内容要加工,语言文字也要加工,”庄文中回忆说,“思想内容是排在第一位的,文章要符合时代标准。当时的首要标准是新民主主义,爱国主义,思想主流。 ”

当时入选课本的外国作品多选自苏联与欧美,与原文亦有很大出入。庄文中回忆,叶圣陶的严谨是出了名的,每改一篇外国作品,都会请一名翻译家、一名语言学家到人教社开小会,桌上摆着原文、译文,念一句,改一句。与主流思想相左的,改;语言不符合普通话语法的,改;篇幅过长的,还要改。

因为标准的严苛,当时大动干戈的删改非常普遍,被改文章的作者还都是当年中国文艺界的大腕——更确切地说——基本都是左翼文化圈内的大腕。改完后,叶圣陶逐一寄给作者,茅盾、巴金、丁玲等作者迅即一一回复,对修改表达感谢和敬意。“要知道,多少腕儿的处女作都是经叶老之手发表的。 ”庄文中说。

也有一丝毫毛都不能动的文章,譬如国家领导人和鲁迅的文章就不能改。朱德的《母亲的回忆》入选初中课文时曾引起过争议,编辑们认为标题有歧义,到底是谁的回忆?叶圣陶无权拍板,最后在请示中央有关部门后,获准改为《回忆我的母亲》。

1978年,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人教社组织重编中学课本。“文革”前的最后一套教材被直接淘汰,叶圣陶当年主持编选的经典文章恢复了三分之二,新鲜的文章占三分之一。

此时,经典文章并非原封不动地直接请回课本,个别当年被删的句子被悄然恢复。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早年入选时也被拿下了一句话——“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当年又是吃苹果又是和爱人散步的,太小资产阶级情调了,不够革命,叶老也赞同拿下,”人教社前编审张厚感说,“等到我们编课文时,吃苹果和散步已经不敏感了。 ”

此时的新编辑们对大家的作品已经秉持能不动就不动的原则了。 “一是谁都没有当年叶老的威望和地位,二是时代在慢慢宽松了,起码中宣部和教育部已经不再直接过问课文选编了。 ”

但是,仍有一些删节不可避免,“思想内容好”仍然是当时教材编写的首要标准,即便入选作品的作者甚至表达不满。张厚感在编辑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把“抽红锡包烟漂白了屋子”和“三个月不下楼不梳头”给删了,因为“这和1981年开始提倡的五讲四美太不搭调了”。

改稿送上门,臧老不太高兴,张厚感呵呵赔笑,赶紧指着文中一词“众物腾跃”说,“这个形容很漂亮,虽然讲的是桌子上东西太乱了,但我坚持保留。”臧老笑了,“哟,你看出味道了。 ”遂达成妥协。

九十年代后,虽然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仍然是编辑课本的核心标准,但编辑们已开始着重考虑文质兼美,酝酿部分删减内容的逐步恢复。2000年《荷塘月色》中雪藏多年的“出浴美人”终于解冻,登上了大雅之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摘自6月25日《南方周末》作者潘晓凌等)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66楼 发表于: 2009-08-14

 江堤下的渔民陆明才[转帖]


  渔民陆明才获得“镇江市人民奖章”

  沉船前救下三条命

  1995年5月27日半夜时分,陆明才突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老陆,

  江上翻船了!”陆明才在全村水性最好,心肠也最热;而且,他家那三间小屋就紧贴在江堤脚下,江上一有事故,人们首先就想到他,前些年,他已在江上救出了6条人命。

  江上风超过了7级,再加上雷雨交织,陆明才凭着几十年练就的好身手渐渐靠近了呼救者,那是一艘体量不小的铁壳运输船,船底上趴着3个人,已喊不出声音了。风浪中几经进退,陆明才终于抢在铁船沉没前把3人救了下来。

  船主袁孝清30多岁,湖北枝江人,船上满载着价值70多万元的货物,大清早从无锡出发,当天夜里就遇上了大风,船翻了,货沉了。还有3个人没上来。一个是他的妻子,另两个是船工。

  祸从天降,家破人亡,看着人家这个样子,陆明才心里也苦,但不能表现出来,不然人家就更站不直了。他只能帮这个两眼一抹黑的外地人多做点事,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因此,当束手无策的袁孝清突然跪在他面前叫他“爸爸”时,他郑重表示:“孩子,别怕,我帮你!”

  用儿子楼房贷款五万

  这里是长江下游一个名叫扬中的小岛,从地图上看,就像浮在水中的一片柳叶。陆明才就生活在这片柳叶上,种田、打渔、养猪,一年到头很忙碌也很快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成家了,住到镇上的楼房里去了,他和老伴仍住在江堤脚下。

  自从江里沉了一条运输船后,从湖北赶来处理后事的死者家属都聚集在陆明才的三间小屋里,吃、喝、拉、睡,还要烧纸、哭祭。陆明才和老伴徐兰英在厨房里睡地铺,把房间让给他们住。徐兰英一天到晚忙着给他们烧煮洗刷。所有的开支都从陆明才的口袋里往外掏,因为袁孝清几乎是赤条条地被救上来的,他口袋里没有钱。

  事故发生的次日,陆明才雇了一条船在江面上搜寻3个人的尸体。然后又带着袁孝清到海事局报案,联系打捞。一问就傻眼了,打捞费要5万元,而且要先缴钱,签下协议,再打捞。

  5万元从哪里来?只有贷款。但袁孝清是外地人,贷款要有本地人作担保,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财产作抵押。陆明才的3间小屋不值钱,如果要担保,必须要用儿子的楼房做抵押。

  农经会主任用圆珠笔敲打着贷款申请表提醒道:“5万元钱,你要承担全部风险的啊,如果他不还……”

  陆明才在回去的路上老是在想:袁孝清不会是那种人……

  于是,他半路上拐进了大儿子的家。老大没有拒绝他,只是在拿起笔时,抿着嘴唇狠狠地想了片刻——但到底还是签了。

  家里还有5000元现款,刚卖了一窝苗猪的钱,放在席子下面还没焐热,陆明才拿出来,连同农经会拿到的5万元一起给了袁孝清。5万元是给打捞队的,5000元用于应付杂七杂八的开支。

  接着,打捞死者、火化、祭奠,陆明才跟着袁孝清整天忙前忙后。袁孝清离开扬中时已是7月中旬,在这40多天里,他遭受了人生中最铭心刻骨的痛,但也因此结识了一个让他一想起来心头就感到温暖的好人。离别前,他和陆明才约定:到春节时,他一定带着两个女儿来扬中过年。

  灾难二度降临

  转眼到了年底,一直与陆明才音信不断的袁孝清突然像从人间蒸发了,不但没有一封信,连电话也没有。半个月以后,袁孝清的姐夫李友松来信说:袁孝清死了!还是翻船事故,这次是在洞庭湖。

  陆明才寝食难安、神思恍惚,常常站在江堤上向着上游呆呆地眺望:袁孝清死了,他的老母亲和两个女儿今后怎么过呢?老伴见他整天魂不守舍,就说:“要不你就到那边去看看。死者倒也罢了,孩子可怜啊!”

  第二天傍晚,陆明才坐长途汽车颠簸了30多个小时赶往湖北省枝江。在七星路一间简陋的小屋里,陆明才见到了袁孝清76岁的母亲和两个放学回来的孩子。陆明才把两个孩子揽在怀里,给她们擦去眼泪,然后带着她们上了大街。

  苹果喜欢不喜欢?香蕉呢?噢,菠萝……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苹果、香蕉、菠萝,一路买过去,为的是从她们脸上看到几缕笑容。

  乡亲们告诉陆明才,袁孝清人死了,却留下了44万元债务,作为抵押品,房子已被银行查封。他两个女儿今后恐怕上学也成问题了。

  陆明才一夜辗转难眠。临走前,他留下400元作回去的路费,把其余的1300元全都给了奶奶,并且郑重承诺:“孝清也是我的儿子,袁军袁玲也是我的孙女,今后,我供养她们上学,一直上到大学毕业——你们别担心,我有钱。”

  攒钱寄学费

  江里的鱼越来越少,但陆明才的小船出港次数却越来越多了,即使天气不好,他也不肯歇着。捕到的鱼,不管大小,也不管贵贱,他自己一条也舍不得吃,全部拿到市场上去卖掉,把钱一点一点地攒起来,寄到枝江去。

  汇款要到八桥镇上的邮局去,去得多了,邮局里的人都认识他了。不仅认识,还掌握了他汇款的档期:开学前夕,春节前夕,还有两个孩子的生日前夕。有时,他们发现老人的汇款不在档期,便问:“老陆,今天汇款是什么主题?”陆明才便喜滋滋地告诉他们:“孩子考得好——一根棒两只桃子哩,奖励奖励。”

  有一次,汇款的档期到了,可钱还没有筹齐,陆明才只得忍痛把半大的苗猪卖了。苗猪才一个多月,正是见风长的时候,老伴说,就像把女儿卖给人家做童养媳,心疼哩。陆明才说:苗猪卖了可以再养,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就补不回来了。

  再见“有钱”爷爷

  转眼之间,6年过去了。

  2002年3月的一天,袁军鼓起勇气给江苏电视台的《情感之旅》栏目打电话,希望能帮她们姐妹俩圆一个梦:再见一见江苏那个一直帮助她们、抚养她们的好心的陆爷爷。电视台随即来到枝江采访了姐妹俩,还把她们带到南京。尔后在电视台的安排下,陆明才和老伴也来到了南京。

  在演播大厅,主持人问袁军:“在你的想象中,陆爷爷家是什么样子的?”

  袁军想了想:“陆爷爷说过,他有钱……”大屏幕上随即播放了记者去陆明才家拍摄的场景:三间低矮的小屋前,两位老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在屋门口吃午饭,桌上只有一碗自己腌的咸菜。阳光洒在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两个孩子泪水潸然而下……

  古稀之年的“仪式感”

  2008年秋,陆明才70岁了,还患了中风症,他再也不能到江上打渔了。袁军和袁玲听到消息,坚决不要他再寄钱了,说她们可以勤工俭学做家教。陆明才想来想去,觉得女孩子出去做家教,一早一晚的,总让人放不下心。再说两个孩子都快毕业了,一百里路已经走了九十里,怎么说也得将革命进行到底。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老人不好说的,那就是,他和老伴平时省吃俭用地攒下几个钱,然后跑几里路到八桥邮局去,在工作人员赞赏的目光下办理手续,汇给两个远方的孩子。长期以来,这种“仪式感”对老人很重要,因为价值并不在于钱本身,而在于心里的那份牵挂。在很多时候,幸福其实就是一种牵挂的权利,陆明才老人很珍惜这份权利。

  2005年,袁军考上了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妹妹袁玲考取了武汉大学。

  2009年的春节陆明才过得很开心,连同袁军和袁玲,他的5个孙辈团团围绕在他膝下,最大的23岁,最小的21岁,风华正茂,而且都是大学生。他有时想,如果这5个中间有一个没有考取大学,他心里肯定不能平衡。手心手背,无论哪一个都不行。

  (《新民晚报》6.14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67楼 发表于: 2009-08-14

一个见义勇为者的绝望生活[转帖]


  2007年12月16日傍晚,北京上地桥边北风很大。一间20平方米的驴肉火烧店里,客人不多。陕西汉子赵荣利在这里打工做厨师,但没签合同。

  争吵突然发生了。当时,赵荣利正在切土豆,一个男子猛地从外边跑了进来,抄起案上的菜刀砍向座位上另两个男人,身高1.75米的赵荣利蹿了上去,伸出了右手。菜刀“铛”的一声掉在
地上。在一片惊叫声里,赵荣利看到鲜血正从右手喷出来。

  医生在诊断书上写的是“右桡骨筋突骨折、多发肌腱断裂”。

  平日,赵荣利每月能从1000多块钱工资里省出几百块来。他打算攒到35岁就回家,“风风光光地办一场喜酒”。然而受伤以后,女朋友离开了他,老板也辞退了他。

  受伤后,赵荣利在医院住了12天,花掉了东拼西凑借来的21756.49元。到第13天,他盯着账单上的“天文数字”,火一个劲儿往上冒。趁没人注意,他拖着还没好的右手,溜出了医院。

  行凶的张旭东被判入狱两年半,并赔偿1.5万元。但张旭东表示:“我死也拿不出来啊。”而从头至尾,两名被救者都没有出现过。

  2008年初,经朋友指点,赵荣利怀揣着法院出具的“见义勇为司法鉴定书”,战战兢兢地来到了海淀区民政局,申请“见义勇为救助”。不巧的是,他提出申请的时间,恰好超过时限一天。

  失业之后,赵荣利在鼓楼大街一个老式住宅区找了份看大门的工作。但不久,他的右手开始溃烂,保安队长挥挥手:“走吧。”

  这个见义勇为者的生活越来越潦倒,受伤欠的债还没还上。没有地方住,他睡在东直门的天桥下,每晚和一堆流浪汉争抢位置。白天工闲的时候,他举着木棍,拎着磨起毛的蛇皮袋,和附近的拾荒者一起,去居民小区垃圾桶里捡塑料瓶和废纸。

  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因为没钱,植入右手手腕的那截钢筋迟迟没有取出。医生警告他,一旦肌肉组织和钢筋粘连,“不仅局部会病变,整个右手都会残废”。

(《中国青年报》6.17 周凯莉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68楼 发表于: 2009-08-14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转帖]


    作者:陈煜、钱跃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5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初听起来不大好懂的句子,挂在许多人嘴边。

  它源自作家张贤亮的一部小说。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一出,反响巨大,争议也大。

  之所以如此,除了作品大胆地(也是第一次在当代严肃文学中)描写了健康的性以外,还由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只有在不断创造中获得新生。

  同样,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作者用“卢梭忏悔录”式的自白阐述了一个精神和肉体都出现“阳痿”的章永麟的内心世界,展现了灵与肉的搏斗,展现了人的潜意识。

  作者喊出了“女人永远得不到她所创造的男人”的强音,正是对自己从前作品的悖逆。

  批评的声音有很多种,其中有些批评在当今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变化来看,已经不再算什么了。比如有一位女评论家对张贤亮这部作品中对性的描写以及幻想予以了比较激烈的批评。

  另外还有人对章永麟这个人物持否定态度,记得一篇批评文章的题目就是《章永麟是个伪君子》。关于章永麟这个人物,很多人的批评集中在他在对待黄香久的决绝态度上,批评他的伪君子性格,批评他的爱情观,甚至批评章永麟的人格。

  这说明,这篇小说引起的反响,已不限于文化,而是社会道德。

  巴金支持了这部小说。

  “上世纪80年代,作家张贤亮在《收获》上发表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遭到了批评。巴金看过小说后,说没什么大问题,并鼓励年轻的作家多有创作新意。”(《一颗最热的心 一颗最亮的星》,《上海壹周》2006年10月20日)

  1992年,当时已经是宁夏文联主席兼宁夏作协主席的张贤亮,“下海”经营镇北堡西部影城。

  涉及敏感性题材的,不止张贤亮。阮芳赋的《性知识手册》和吴阶平的《性医学》出版,也掀起波澜。

  吴阶平在《性医学》中指出:“‘处女膜’除了作为一道坚固的组织带封闭阴道口以外,无其它作用”。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69楼 发表于: 2009-08-14

鲁迅买房[转帖]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4年。这期间,他曾先后两次买房。有人对鲁迅买房的过程进行了考证,发现一个令人“惊诧”的问题,当时的鲁迅,只用三个月的工资,就能在北京买到一套很不错的住房。
  
1912年5月鲁迅从南京来到北京以后,一直住在绍兴会馆。到1919年,他和二弟周作人共同筹资,买下了北京

新街口八道弯11号的一套住宅。这是一套典型的“三进”大四合院,前后三个院落,有21间坐北朝南的正房,还有几间厢房。

  在八道弯居住了4年之后,鲁迅和周作人因家庭生活产生矛盾,搬了出来。接着,鲁迅又在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胡同21号买了一套房子,即现在的北京鲁迅博物馆。这也是一个小四合院,占地400平方米。院内有3间南房、3间北房、东西各两小间厢房。

  第一次买房,花费4000银圆,约合现在的人民币16万元。在当时,这个房价并不算低。但鲁迅在教育部当科长,每月薪金是300银圆。周作人在北京大学当教授,每月薪金是240银圆。再加上兄弟俩写作的稿费和翻译费,每月收入都在600银圆以上。

  第二次买房,花了800银圆。加上改造和维修,不超1000银圆。鲁迅月薪金300银圆,折合人民币1万元左右。

  为此有人惊叹,鲁迅3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一套400平米的院子。而现在我们3年的工资,也买不了半套住宅楼。于是,羡慕鲁迅,抱怨房价。但静下心来分析,就会发现,鲁迅买房与我们买房,有很多的不可比之处。

  那时,像鲁迅一样一个月能挣300银圆的,北京又有几人?据《鲁迅日记》记载,他家雇佣一个女工,月薪只有2至3银圆。而在北大图书馆打工的毛泽东,月薪也仅为8银圆。

  比起鲁迅,我们幸运多了。因为现在的很多人,能力没有鲁迅强,贡献没有鲁迅大,但却能够住上比鲁迅更大更好的房子。可见,时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生活富足了。

(《团结报》6.13汪金友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70楼 发表于: 2009-08-14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搞载人航天[转帖]


中国到底搞不搞载人航天?这个话题引发了七年的激烈论战。李鸣生的长篇报告文学《千古一梦——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江西人民出版社和百花洲出版社联合出版)披露了内情。现摘编如下。

1992年1月8日,中央专委召开第五次会议,专门研究中国载人航天问题。这次专委会由李鹏主持。中央专委经过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立即发展我国的载人航天很有必要,而且应当从载人飞船起步;但还要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再作一次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二百余名专家接到通知后,迅速秘密云集北京,即刻展开论证工作。然而,接下来不久,中国自己的一次发射,让这二百多名专家惊出一身冷汗:1992年3月22日,中国在西昌发射场发射“长二捆”大型运载火箭。“长二捆”火箭是准备改进后用于发射载人飞船的,已被专家们写进了论证报告,此次发射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载人飞船的命运。结果,“点火”命令下达后,“长二捆”火箭咕嘟了几下,便一屁股坐回发射架上,一个劲儿地冒烟,就是不升天。

“长二捆”火箭发射失利后,航天界气氛紧张,风云突变,尽管航空航天部两位部长主动向中央写了检查,专家们也很快查找到了火箭故障的原因,但反对载人飞船工程上马的“风声”还是很快“刮”了起来。

“风声”很快也“刮”到了论证会场,二百余名专家的内心自然有了微妙变化;会场气氛也明显出现异常。有的专家的心里忐忑不安,先前那份踏实的感觉好像一下去了不少;有的专家睡不好觉,满脑子里都在画着一个个的问号;有的专家担心中央会改变决心,夜半三更,竟跑到航天部林宗棠和刘纪原两位部长的办公室,打听“内幕情况”。直至两位部长来到专家论证会场,请大家放心,二百多名专家的心这才踏实了许多。

然而,要拿出一个保证中央满意并通过的载人航天方案,谈何容易!

难就难在,方案要好,花钱要少。此前预算出来的经费,只能是一个大概。而这次专家组一算,包括基建费用至少需要90个亿!也就是说,超出了最初预算的两倍!

专家们很清楚,要搞载人飞船,没有相当数量的经费做保证,根本无法进行;同时也明白,国家口袋里就那么多钱,要想通过方案,唯一的办法就是每个系统、每个环节都抠着算——能省一分是一分,能省一元是一元。他们中不少人都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搞“两弹一星”时,每个部门的经费预算做得相当精细,最典型的是第一枚导弹的研究规划经费预算,居然精确到了一元钱!这是1956年9月15日聂荣臻给周恩来的一份工作报告中留下的数字。这份报告的原件是这样写的:关于导弹管理局及导弹研究院所需要房子,已经习仲勋同志批准今年在西郊先建2.5000万平方米,房屋造价连同移民、移坟、赔偿、管理、勘探设计等费用,共计需款344.055万元……为便于教学和工作准备,急需购置一部教学仪器、技术图书和一笔开办费,初步计算约需27.1541万元……妥否,请批示。请注意,这笔经费的最末一位数字,是一元钱!据说分管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元帅最初审计到这笔预算报告时,感动得流出了热泪,他说,哪怕从我们工资袋里抠,也要给科学家们多抠出几块钱来搞科研!

1992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终于完成了。 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审议《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报告。会议由中共总书记江泽民主持。

讨论到经费问题时,会场气氛出现高潮。一位政治局常委问,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目前最大的困难到底是什么?

工程论证组组长王永志说,搞载人飞船在技术上没什么问题,主要的是经费问题。

李瑞环说,如果经费出现问题,不管想什么办法,也要搞载人飞船!还有几位常委说,载人航天是一件大事,即便砸锅卖铁也要搞!

经费问题由于此前已经反复有过多次议论,所以很快形成决议。但当讨论到载人航天工程中另外几个重大问题时,会议表现出相当的谨慎。载人航天的事到底干不干,江泽民一个一个地征求意见。王永志也说,开会途中,薄一波还特意离开座位,来到我的身边,拍着我的肩膀,悄悄问了我一句:王永志同志啊,我们中国搞载人航天,到底行不行啊?我拉着薄老的手说:薄老,您就放心吧,行,肯定行!薄老这才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最后,会议正式批准了《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报告,批准了我国发展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设想。由于中央批准载人航天工程的时间是1992年9月21日,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秘密代号叫——“9·21工程”!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71楼 发表于: 2009-08-14


吴冠中的吝啬与慷慨[转帖]


吴冠中先生在艺术领域中的成就和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但抛开专业之外,他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

吴先生从不讲究吃穿,物质生活特别简单。在作品进入市场后,吴先生完全有条件改善现有的“生活质量”,可吴先生现在的住所不过百平方米,几年前还是水泥地,是孩子把他哄出来做了最简单的装修。他有一间自称袖珍的画室,大概十几平方米,画大画始终铺在地上,一边画一边卷,许多中小彩墨画和油画多在这里画的。

不了解吴冠中先生的人往往认为他一毛不拔,向他索画是不可能的事。其实不是这样,过去《美术》杂志有一个摄影师老付经常给吴先生翻拍作品,吴先生主动给他一张尺幅很大的彩墨精品,画得特别精彩。后来老付的爱人生病,经济困难想把画卖了,征求吴先生的意见,吴先生很高兴地说:好,能起作用就好。像这样给朋友送画的事经常有,但是他从来没有为了自己打通关系给别人送画。

1996年全国政协第八届四次会上,我写了一个关于 “建议建立吴冠中美术馆”的提案,征求吴冠中的意见时被否。吴先生说:“我不修那个庙。历史是无情的,等**了以后所有的权力、地位、名气等光环都没有了,这个时候艺术作品自身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上世纪90年代末,吴先生从西班牙回来,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委拉斯凯支、戈雅、毕加索、米罗、高蒂的主要代表作品都留在了自己的祖国,而他们的艺术却是属于全世界的。一向视画如命的他,近两年把自己一生的代表作品无偿捐给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他这一举措得到了夫人和三个孩子的全力支持。

吴冠中说:“我不怀疑自己捐赠的作品中有一些可能将来被历史和人民淘汰,我唯一的目的是作品能够真正走到人民中去,接受人民的评判。”这使我想起了60年前,他回国前写给吴大羽信中的话:“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赶快回去,从头做起。 ”

(摘自6月23日 《人民日报》作者赵士英)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72楼 发表于: 2009-08-14

做个聪明的小丑[转帖]


  2009年07月03日 本文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埃塞俄比亚有句谚语,“当伟大的统治者经过的时候,明智的农民会深深地鞠躬,并默默地放屁。”60年来,从餐桌围炉,到手机网络,讥讽、调侃政治人物的笑话,粮食断绝时也从未断绝。但在舞台上,钱越多,赵本山们就越嘲讽弱者不嘲讽强者。范伟们就只忽悠江湖,不指向庙堂。郭德纲们也只贬低道德,不贬低政治。他们不是小丑,而是在努力扮演一个蹩脚的小丑。滑稽列传写到现在,实在写不下去。马季先生当年说“宇宙牌香烟”,还带着一股启蒙时代风尘仆仆的味。略微结合了天桥上的相声和西方的talkshow,一炮而红,也一炮而猝。先生去世后好事者作“滑稽列传之马季列传”,其中两句令我扼腕:“然季之术讽刺者寡,而颂扬者多,沉积既久,渐亦为人所轻。季显知时移势迁,非独力堪支,遂乃垂钓京师之北,退求一己之安逸。”

  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久已离开舞台。他弟兄劝他复出,一起看了香港的talkshow节目“栋笃笑”。许冠文和黄子华,每天在电视上嘲讽时政人物,惟妙惟肖,优雅的刻薄大有英伦之风。尚未成为特首的曾荫权,坐在下面,脸上阴晴不定,手上使劲鼓掌。周立波看了说,其实我能做得更好。于是有了今年红遍上海滩、一票难求的“笑侃三十年”。

  虽然段子参差不齐,但分头调侃布什和温家宝被扔鞋典故,立场褒贬不定,风格庄谐不分,脸上要笑不笑,首开了这个国家60年来小丑戏仿领袖之先河。其他瑕疵都不重要,周立波说,他的“海派清口”的特点,就是关注时事。制片人说,只要我们避开政治、宗教的敏感话题就没问题。这是古人的滑稽列传绝种多年后在上海的复燃。上海的正副市长,也效法曾荫权看“栋笃笑”去美琪大戏院听清口。周立波不是用上海话,而是用对现实的嘲讽,尝试将自己与当代所有笑星,区分开来。

  小丑的任务就是在台上放屁,虽然放得还不够响。但这恰好也是中国滑稽列传和英美talkshow的差异。“滑稽”的原意是指转壶吐酒,一泻而下,不中断,不梗阻。可以有两重解释,一是出口成章,应对自如;二是言论自由,不阉割,不屏蔽。所以针对滑稽这个词,也有两种口若悬河,一种是言论自由的产物,一种是言论不自由的帮凶。

  上海学者李天纲说,赵本山可以不谈政治,周立波不能不谈政治。但就如齐国的淳于髡、楚国的优孟、慈禧跟前的刘赶三,谈政治要有小丑的聪明,先唾面自干,谁要和小丑较真,就不是一个民主问题,而是一个智商问题。我很小就看过刘赶三的故事。说他在台上演皇帝,瞥见光绪站在慈禧背后,就拖足腔调,指着光绪说:“我这个假皇帝还有座儿呢,你这个真皇帝啊,连个座儿都没有。”全场吓得大气不出,过了好一会儿,慈禧才慢悠悠地说,“给皇帝摆个座儿吧。”

  自古只有滑稽演员,有这个特权。所以当了笑星不放屁,就如蹲着茅坑不拉屎,都极不仗义,因为直言批评风险实在更大。当年邓拓在《燕山夜话》中说,有次京城干旱,皇帝问为何郊区有雨都城无雨。一个叫申渐高的弄臣答曰,“雨怕抽税,不敢入城。”邓拓说,时代不同了,今天不需要拐弯抹角。说完,就进了牛棚。

  周立波调侃上海的磁悬浮,说我们花了100亿,解决了30公里的交通难问题。随后就用招牌式的假严肃,夸奖政府眼光长远。周立波是个聪明的小丑。但这一路上,他还能走多远呢?若这时代称得上伟大,他的海派清口就有可能不像上海滑稽戏一样,“始于江湖,毁于庙堂”。

  Talkshow却是另一种传统,幽默之后依然直言,灵巧如蛇也锐利如刀,如旧约中先知的角色。和滑稽列传相比,是两种说话的极端。如大卫王害死了自己手下,娶了人家老婆。先知拿单来见他,先说一个故事:城里有一个富户、一个穷人。富户有许多牛羊,穷人除了一只小母羊羔,别无所有。有个客人来到富户家里,富户却舍不得杀自己的牛羊,去取了那穷人的羊羔,杀了给客人吃。大卫王听完大怒,说我指着神起誓,行这事的人该死。于是先知一翻脸,指着君王的鼻子说,“ 这个人就是你。”

  这就是先知和滑稽的区别。说到底,知识分子若不敢做先知,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小丑来赌一把?所以放下身段,欣赏周立波,笑侃30年的衣食住行,偶尔擦枪走火,放个响屁。你除了感恩,又能说什么?就如一家媒体说,人民已忘了先知是什么意思,人民需要周立波。

  只是“清口”也有两种解释,一是清心、优雅,不自我贬低,二是自我阉割与审查。前者是剧场版,后者是删节版。当赵本山克隆出小沈阳后,周立波的走红,有望扭转当代小丑文化的方向,从嘲讽弱者转向嘲讽强者;从媚俗转向刺秦;从忽悠百姓转向针砭时弊;从央视的形式主义方言转向舞台的地方主义本位。

  广大的民间,胜过周立波的大有人在。如西安作家狄马擅长搜罗未经删节的民歌,经他的陕西腔一唱,每每语惊四座。我爱狄马唱的一首情歌,这是自古以来不被庙堂污染的真正声音,幽默之中,有令人尊敬的价值观:

  “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风,老祖宗留下个人爱人。天上的星星成对对,人人都有个干妹妹。”这是前两段,狄马说,意思是男女相爱,天赋人权。

  “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忘了娘老子忘不了你。宁让皇上的江山乱,不要咱俩的关系断。”这是后两段。我说,意思是婚姻盟约,优先于一切垂直关系,也优先于国家大事。改革30年,开始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家庭复兴,现在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家庭衰败。可怜我们既缺乏聪明的小丑,更缺乏勇敢的先知。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73楼 发表于: 2009-08-15

摘除大部分内脏仍能存活 人体十个最疯狂事实[转帖]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了,可是,人体实在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似乎有解也解不完的谜团。当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己身体的了解越来越多。有很多发现还会令你大吃一惊。

  1.手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还记得戴文·萨瓦1999年主演的《制造偶像的手》吗?这是一部喜剧惊悚片,它讲述了一名青少年的手被别人控制,成为一件杀人工具。显然这部影片建立在一定的真实之上。《制造偶像的手》跟“异己手综合征”一样,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神经紊乱疾病,这种患者的手好像不受主观意识支配,自己有了思想。该症状是由大脑内侧前区的运动神经受损引起,通常在经过大脑手术、中风或大脑传染病后会患异己手综合征。

  患者既不能控制“异己手”的运动,也不清楚自己的手将会做什么。存在这种症状的人经常感觉身体跟手没有连接在一起,感觉好像手不是身体的一部分。因此患者意识不到异己手有时产生的一些复杂动作,例如将衣扣解开,或利用工具将衣服撕成碎片。然而目前还没有治疗“异己手综合征”的方法,不过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给这只异己手提供一个可以把玩的东西,让它分神,避免做任何对患者有害的事情。

  2.摘除大部分内脏仍能存活

  虽然人体可能看起来非常脆弱,但是你的身体比你认为的更加强壮。人即使摘除了脾、胃、一个肾、一叶肺、75%的肝、80%的肠和盆骨以及腹股沟区域的几乎所有器官后,照样能存活下去。

  3.心脏有力的收缩压足以让血液喷出30英尺远

  4.死后勃起

  人们经常将这种死亡勃起称做“盎格鲁人欲望”。这是一种死后勃起,当男性站立死亡或脸向下死亡时,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要身体保持这个姿势,死后勃起现象就不会减弱。

  这种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呢?男人活着时,心脏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他死后,这个机制会停止工作,血液开始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血液将流到身体最低部位,导致该部位出现肿胀现象。因此,如果男人是站着死亡,血液将流向两条腿,聚集在足部。产生的压力导致足内的血管和组织膨胀,以储存更多血液。随着时间推移,血液会升至躯干,由于重力作用,血液将努力流向较低部位,这样它们就会聚集到阴茎内(此时腿部已经充满血液)。最终导致阴茎(由勃起组织组成)充满血液,发生膨胀现象。

  5.每分钟体内有3亿个细胞死亡

  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很多,但实际上它还不足每天身体内被取代的细胞总数的0.0001%。每天体内大约有10万亿到50万亿个细胞被新陈代谢。

  6.心脏病更有可能在周一发作

  苏格兰实施的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发现,在周一因心脏病发作死亡的人数比一周中的其他几天高20%。该研究建议,“周一高峰”可能是由周末大量饮酒和与工作有关的压力造成的,大家一定知道“蓝色星期一”的说法。

  7.婴儿比成人的骨骼多

  婴儿出生时,身体有300块骨骼。当他们成人后,体内仅剩206块骨骼。这是因为那些较小的骨骼最终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强壮的单一骨骼。

  8.头发几乎坚不可摧

  头发的腐烂速度非常慢,除了将它烧掉以外,你几乎无法将它清除干净。“探索频道” 曾播放过一部有关金字塔和木乃伊的纪录片,那些木乃伊身上已经没有肉,事实上除了骨骼和头发外,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头发看起来很容易受损,但它不能被严寒、气候变化、水和其他自然力摧毁,幷且它对很多种酸和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具有抵抗力。

  9.没有食品可以活下来,但不睡眠活不下来

  你就像需要食物一样需要睡眠。很多人忽略了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不知道人类没有食物比没有睡眠活的时间要长。在只有水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们平均能存活1到2个月,根据个体的体脂肪和其他因素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存活时间的长短也各不相同。但是几夜不睡觉,就会使一个人的基本性格和心理发生变化。世界上最长的不睡时间吉尼斯纪录是264小时。在那项试验结束时,兰迪·加德纳已经无法说话,只会产生幻觉。不过科学家表示,坚持长时间不睡觉非常危险。

  10.你有人中

  鼻子和上嘴唇之间的凹槽的中间区域被称作人中。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不清楚这个凹槽除了能让人类进行更大幅度的唇部运动外,还有哪些特殊用途。但是古希腊人认为人中是人体最具有刺激性的部位之一。 (来源:现代快报)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74楼 发表于: 2009-08-15


超女辱骂中国军人!!军人道歉![转帖]


一个当时在场的非粉丝的目击纪录   知道那武警为什么打她不~~~(原话)      武警: 对不起,小姐,请出示出入证,      唐大小姐回头斜眼一看,不理      武警跑过去:对不起,没有出入证这不可以进入,请出示出入证.      唐大小姐:走开,你们这些看门狗,我有急死,误了时间你们这些狗能担当得起吗?      武警:请放尊重点,你有再大的事,没有出入证我们都不会让你进去的. 上前拉住她)      唐大小姐:拿开你的狗爪子(一脚踢过去)     武警实在忍不了侮辱了,手抓住她的肩膀往前一推,这一推是成45度角向下推,武警力气都比较大,一推就推的她往地上摔了一角,脸刚好撞在地上 一个新浪网友的留言 打唐笑的战士,山东人,20岁,姓胡。当时唐笑要进入湖南广电大楼,小胡请她出示证件,唐笑不予理睬,继续往里面走,小胡将她挡住,唐笑张口骂了句“看门狗”,并用手中的提包击打小胡,小胡此时仍然只是告诉唐笑没有证件不能进去,这个过程中,小胡挡住唐笑,唐笑又执意要进去,两人不免有身体接触,直到唐笑一腿踢到了小胡的裆部,小胡此时也不冷静扇了唐笑两耳光......事后,对事情的经过,广电保卫部门和武警中队详细询问了两个当事人,唐笑和小胡都在记录上签了字!   然而,当面对媒体,面对网络的时候,唐笑摆出了一副弱者的形象!是的,唐笑在体能,力量,性别上是绝对的弱者,但是唐笑拥有舆论的强势,拥有行政权利上的强势,而小胡只是一个小小的武警战士!他所在的部队在舆论的压力下,为了社会的和谐,只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处理这个事情!小胡面临的很可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处分,这个处分,已经足以让他在部队的一切梦想破灭!这就是两者真正的强弱对比.   让人悲哀的是,在整个事件中,许多人怀着同情"弱者"的慈悲,或是出于粉丝的狂热,对我们的武警战士进行着口诛笔伐!或许他们觉得是非并不重要,或者因为当前社会面上颠倒是非的事情太多,但是他们在这个事情上的态度已经让所有的军人和曾经身为军人的老兵心寒了——难道我们保卫的就是人民,这就是我们用热血和青春保卫的人民!让我们有所安慰的是:在这场舆论战中,还有许多人公正公平地看待评价了这件事。   我们现在的部队,或许有这样,那样的腐败或者危机,但是当洪水,非典,战争来临的时候,第一个站起来直面危机的,永远是我们的军人,我们最广大的战士胸腔的热血仍在,我们军队80年形成的军魂还在。也许就在这个夏天,小胡就要和许许多多的武警战士一起,走上长沙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保护那些侮辱她,蔑视她,执意要处分他的长沙女人!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仍唱后庭花,很多事情不能用一种娱乐的态度去轻佻地评论!当许许多多国人不辨是非,仅仅出于自身好恶,指责一位恪尽职守的哨兵的时候,一场民族的危机是不是正在悄然酝酿呢? 看看他们的帽徽,他们都是武警 强烈鄙视这种行为,不声讨唐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当天晚上 电视台 高层领导 带着武警战士和中队长还有这名战士竟然到 唐笑住的酒店相唐笑道歉~~~~这是什么 世界 事后 有关部门 还传出消息说是要开除着名 忠于职守的武警战士 真是可笑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75楼 发表于: 2009-08-16

中国人一生中可能要办的80个证件[转帖]


我国是个办证大国。深入地将中国人一生所需的证件归类,大体可分为家庭婚姻类、身份类、学习工作类、迁徙旅行类、财产相关类以及其他,共80个证件。
  正因为需办证件较多,这催生了庞大的靠办假证谋生的群体,“大伙要办的证件多,于是就滋生出特有的办证产业。在公交车站、厕所、树干、栏杆、天桥、地面等公共场所,均有‘办证:×××’的鲜明广告。”与此相对,帖主还介绍说,美国人一生只需办理一个社保号,即可解决所有问题,堪称“一号通”。
  虽然其所列举的证件种类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是将80个证件分门别类放到一起,效果确实十分“骇人”。网民调侃说:“按现在这办证速度,最快一年一张计算的话,估计还没办完就可以直接领‘死亡证’了。”看到一生竟要这么多张纸才能证明自己,不禁令人感叹:“真可谓有纸走遍天下,无纸寸步难行。”


家庭婚姻类
  1、准生证
  2、初婚初育证
  3、婚检证
  4、妊娠诊断证
  5、出生证
  6、计划生育证
  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
  8、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9、预防接种证
  10、健康证
  11、结婚证
  12、涉外婚姻证明
  13、新婚培训证
  14、婚育培训合格证
  15、计划生育保健服务证
  16、节育证,又称上环证
  17、离婚证
  18、单身证明
  19、领养证
  20、未婚证

迁徙旅行类
  21、生存证明
  22、火化证和安葬证
  23、死亡证
  24、养老保险证

身份类
25、户口本
  26、身份证
  27、三侨生证明
  28、军人证
  29、团员证
  30、党员证
  31、公务员证
  32、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33、老人证
  34、残疾证
  35、无犯罪证明
  36、离休证和退休证

学习工作类
  37、学生证
  38、毕业证
  39、学位证
  40、报到证
  41、在读证明
  42、贷款证明
  43、借书证
  44、英语四六级证
  45、上岗证
  46、职业资格证
  47、工作证
  48、从业资格证
  49、执业资格证
  50、教师资格证
  51、社保证
  52、下岗证
  53、失业证
  54、离职证明
  55、驾驶证
  56、护照
  57、边境证
  58、港澳通行证
  59、出境证件
  60、居住证和暂住证
  61、特区边防证
  62、外出务工证

财产相关类
  63、房产证和土地证
  64、房屋他项权证
  65、国有土地使用证
  66、土地使用证和契税证
  67、行驶证
  68、养路费证
  69、营运证
  70、营业执照
  71、经营许可证

其他类
  72、税务登记证
  73、卫生许可证
  74、消防许可证
  75、收入证明
  76、贫困证明
  77、献血证
  78、游泳证
  79、气象证明
  80、宠物证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76楼 发表于: 2009-08-16

女孩自购仪器 绘制碳排量地图[转帖]


绘制中国第一幅碳排放量地图,指导人们选择更健康的生活环境。这是“乐活族”女孩王穹涯立下的大

志。3个多月以来,她利用工作之余,跑遍北京各大社区、标志性建筑,测试碳排放量,并用言行影响着

身边人的环保习惯。

  一个掌上游戏机大小的液晶屏仪器,是王穹涯每天随身携带的秘密武器——碳排测试仪。这是她千

辛万苦在网上淘到的,并且价格不菲。测试仪可以敏感探测到一万个空气单位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

  “哔哔哔”,在一家咖啡馆内,王穹涯手中的测试仪发出了报警音。“这是因为碳排超过了1000,

可能因为开着空调,空气不流通的缘故。” 王穹涯解释说,在她的测试记录中,一般小区的室外碳排在

400左右,住户室内在350左右。按照相关标准,400以下的碳排,人类感觉比较舒适。超过2000的碳排环

境,就不适合人长期生活。王穹涯见识过的最高一次碳排,是在一辆空调巴士上,当时人特别多,碳排

竟高达2750。

  “地铁是碳排最低的一种出行方式,建议大家都能选择公共交通,因为开私家车用油100升所排出的

二氧化碳,需要种三棵大树才能抵消。而目前我国每个家庭一年平均排放二氧化碳2.7吨,为抵消这些碳

排放,每个家庭一年需要种植24棵树。” 王穹涯说,在她测试时,经常有不明白的市民过来看热闹,她

就会不失时机地向大家解释减低碳排的好处。

  在王穹涯的环保博客里,不少环保爱好者都在关注她的碳排测试进展。她说自己经常逛国外的环保

论坛,知道国外有很多人在做与碳排放相关的保护工作,她也希望自己能带动更多的人追求环保的“乐

活”生活方式。

  目前王穹涯的测试已经完成一大半了,她准备将每个地标的测试结果用文图结合的方式标注,通过

网络发布,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能直观地看到碳排放量低的“绿色地区”。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77楼 发表于: 2009-08-16


 矿泉水新标10月执行 首次严限潜在致癌物溴酸盐[转帖]


  2009年03月19日 来源:南方日报 吴旦颖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近日发布《饮用天然矿泉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两个国家标准,其中对溴酸盐含量作出规定,最高不得超过0.01mg/L,与世界卫生组织的限定值一致。同时增加了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3项微生物指标。

  严格限定澳酸盐等致癌物

  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两个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08)实施时间为2009年10月1日,《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8538-2008)实施时间为2009年4月1日。该标准最大的亮点在于增加了溴酸盐及三项致病菌指标,同时删除了菌落总数。

  据了解,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已经10多年没有修改,其中并没有溴酸盐含量这一块内容。旧标准是1987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地质矿产部、卫生部和轻工部等三部制定和发布实施的,曾于1995年进行过一次修订,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它是矿泉水或山泉水等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生成的副产物。在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所规定的饮水中,溴酸盐最高允许浓度在0.01mg/L以内。我国矿泉水新标准中该项指标已与国际一致。

  广东省瓶装饮用水行业协会会长罗坦表示,新标准虽删除了菌落总数,但更强调了致病菌,增加了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3项微生物指标,实际上对矿泉水的生产质量管理和检验要求更严格。检测费将会有所增加。

  或大幅提升生产门槛

  根据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05年~2008年,菌落总数超标是导致饮用水产品抽检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而正因为菌落总数限定严格,致使众矿泉水企业为控制菌落总数而加大臭氧投放量,也增大了致癌物溴酸盐产生的几率。

  记者从多家水企获悉,如要在10月1日前达到新标要求,必须先进行设备的改造,根据企业规模,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因此,业内人士分析,新标准不仅是新增溴酸盐和三个致病指标那么简单,不少企业认为新国标的实施极有可能导致行业大洗牌。同时不排除有水企为降低成本而转型生产纯净水。

  据悉,现在大多数矿泉水企业都为溴酸盐而头痛。一方面设备的改良最少也要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主要看企业规模的大小。同时,企业的工艺、设备、技术、检测仪器都要调整改造,包括标签的修改等。目前还没有一个很成熟的、大家公认的方法来解决。

  据了解,由于溴酸盐是臭氧杀菌的副产物,臭氧是公认最有效的消毒方法,用什么技术来取代臭氧杀菌成为难题。据业内人士透露,新的可行的消毒方法还在“实验阶段”。

  小资料

  溴酸盐限值为什么是0.01mg/L

  对于矿泉水中溴酸盐限值,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未作规定,其他国家有的有规定,有的没有规定,有规定的也不尽一致,如欧盟规定为0.003mg/L,美国规定为0.01mg/L。由于早期我国很少使用臭氧对水进行消毒,因此,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未制定溴酸盐限量要求。但近年来,矿泉水企业普遍采用臭氧杀菌工艺,致使溴酸盐现象凸显出来。2006年,国家标准委下达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并对矿泉水中溴酸盐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参照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对溴酸盐限值的规定,将国家标准中溴酸盐限值初定为0.01mg/L。 (责任编辑:施晓娟)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78楼 发表于: 2009-08-17

汉文化在日本的地位[转帖]


在日本生活一段时间,一次和日本政府的公务员一起出差,我问起日本公务员为何很重视汉学,对方回答说:第一,日本传统认为汉学是衡量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指标。至今如果在日本访问,会发现日本人致辞中,无论是来自四书五经还是来自唐诗,总会带上一两句中国古文,以此表示自己也属于文化人。尽管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政治、文化上全面倒向西方,但在修养方面,依然保留了传统的看法。所以,多少要懂汉学,是日本政府保证招上来的公务员有一定素质,而不是社会流氓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二,日本传统认为汉学包含着重要实用的管理方法。自古以来,就将其视为治世之术。因此,认为公务员懂得较多的汉学,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和完成自身的职责。

在2008年日本警察官招聘考试中,其《警察官录取考试习题集-----日本公务员考试2008年版》中,其考试内容从数理化到经济哲学竟然包罗万象,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考试内容中占了相当高的比例。在思想和哲学方面则偏重儒家、道家思想的介绍。在历史方面,从张骞出使西域到红巾军起义,从班固的《汉书》到义和团运动,都标明是考试的出题范围。在选择题里有一道这样的题目:罢除百家,独尊儒术,是出自中国历史上的哪位皇帝?选择答案是秦始皇、汉文帝、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在文学、艺术方面,其深度令人惊讶,在古文的阅读理解里,竟然有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样的文字,就是中国学生来解,只怕也难做到人人高分。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79楼 发表于: 2009-08-17

 绝不倒下--海伦娜和梅特森[转帖]


    飞来横祸

  一个美丽的春天,金色的阳光将塞内加尔的桑塔姆草原照耀得诗意无比,海伦娜和梅特森终于如愿以偿地在西部非洲这块神奇的地方举行了他们期待已久的婚礼。来自芬兰的海伦娜和来自丹麦的梅特森相识于一次在瑞典召开的国际性环保大会,他们在那里一见钟情,很快爱得如胶似漆。这一次,海伦娜和梅特森随丹麦的一支环境保护小分队来到了塞内加尔的桑塔姆草原,准备拍摄一组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专辑;同时,两人还打算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按照奇趣的非洲风俗举行婚礼,让他俩的爱情更加具有浪漫多姿的色彩。
  新婚的那天晚上,都兴奋得睡不着觉,他俩相拥坐在帐篷外,望着天上的熠熠闪烁的繁星,感受着沁人心脾的草原花香,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多美的地方啊,也许我们应该在这里留下一些浪漫的纪念!”梅特森将海伦娜紧紧地搂在怀里说,“海伦娜,我们明天就去拍一卷新婚专辑,怎么样?”“好哇!”海伦娜觉得梅特森的想法真是棒极了,她高兴地跳了起来。
  第二天,梅特森和海伦娜征得队长的同意后,就离开队伍,驾着一辆吉普车出发了,他们答应队长在黄昏前赶回环保队的大本营。梅特森坐在前面的驾驶室里,而海伦娜则坐在后座将手臂伸出车窗外尽情地拍摄。为了拍出一些特殊的画面,海伦娜要梅特森猛踩油门,把车速开到极限。
  突然,一头正在和母鹿玩耍的幼鹿无意间跑到了吉普车前,“小心!”还没等海伦娜的惊呼声落地,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吉普车翻了个四脚朝天。原来因为右边站着幼鹿,梅特森只能向左猛打方向盘,但他没有想到左边齐腰深的草丛里竟藏着一块巨大的岩石。吉普车已被撞得严重变形,梅特森被卡在驾驶室里身负重伤,海伦娜则昏倒在后座上。
  也不知昏迷了多久,一股刺鼻的汽油味将海伦娜驱醒。海伦娜挣扎着爬出吉普车,她看到梅特森俯身趴在已扭成一团麻花状的方向盘上,身下则有大摊的鲜血。“梅特森!”海伦娜哭喊着爱人的名字,但他似乎已经虚弱至极,只呻吟了一声就完全失去了知觉。海伦娜想要站起来,可当她轻轻一动,右小腿立刻传来了一阵钻心的疼痛。原来,海伦娜的右腿已经断了。她下意识地用手去摸,伤口正在流血,鲜血沾满了她的手掌。
  面对突如其来的惨祸,海伦娜一下子失去了主张,她伤心地趴在地上痛哭起来,她现在倒不是担心自己的腿伤,而是担心梅特森的安危。浓烈的汽油味和因为短路引起的电线火花使海伦娜猛然意识到,她必须立刻将梅特森扶出危险之地。否则,随时可能爆炸的吉普车将令他俩粉身碎骨。想到这儿,海伦娜用手背抹去了脸上的泪水,拖着断腿努力地向梅特森爬去……

  生死守候

  海伦娜终于忍着疼痛爬到了梅特森的身边,她一寸一寸地把梅特森拖出车外,移到一个离吉普车约两百米远相对安全的位置停了下来。海伦娜将自己身上的衣服撕成一条一条的碎布,包扎好梅特森头上和自己腿上的伤口。做好了这一切,海伦娜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她想,如果队长发现他俩天黑后还没有回营地,一定会派人来寻找的。
  不久,随着一声巨响,吉普车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虽然没有直接伤及已离出事现场较远的海伦娜和梅特森,但却将梅特森已包扎好的伤口又震裂了,鲜血再次如泉水般涌出。海伦娜一边用碎布条紧紧地缠着梅特森的伤口,一边默默地向上帝祈祷着他俩能安然渡过这场可怕的劫难。
  突然,几声尖锐的啸叫划破长空,海伦娜睁眼一看,不由吓得魂飞魄散:一群巨大的秃鹫像轰炸机一样正俯身向他俩猛冲过来!海伦娜知道,桑塔姆草原上的秃鹫展翅体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10公斤,它们素有草原清道夫之称,上百只秃鹫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将一头死去的野牛啃啄得只剩下白森森的骨头。没容海伦娜细想,一只秃鹫已趴在了梅特森的腿上,狠狠地啄了他一口。还没等海伦娜反应过来,梅特森的胳膊又被另一只秃鹫啄了一口。随着鲜血的涌出,梅特森浑身痉挛了一下。那几只秃鹫像受到了惊吓似的呼啦啦一齐飞上了天空,更多的秃鹫则在半空中尖叫着盘旋。看见梅特森不再动弹,又有几只秃鹫俯冲下来,它们丑陋的秃头上一双可怕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梅特森。准备再次发起疯狂的进攻。
  海伦娜终于明白,原来这群秃鹫把梅特森当成了“尸体”了!秃鹫并不杀生,它们从不攻击活着的生物,只吃各种不幸死亡的动物尸体,梅特森的昏迷不醒使它们误以为他死了,而海伦娜却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海伦娜一只手把梅特森搂在怀里,一只手不停地挥舞着,试图驱赶走这些讨厌的家伙。但狡猾的秃鹫只是后退了数步。站在草丛里用一种固执的眼光紧紧盯着梅特森,很快,一只等得不耐烦的秃鹫腾空而起,飞了过来,啄向梅特森的小腿。海伦娜朝它大声吆喝着,但它只闪避了一下又开始撕咬。“先锋者”的成功经验诱使更多的秃鹫加入到疯狂的抢食行列,它们一只接一只地俯冲下来……海伦娜见嘴喊不管用,忙用拳头和腿踢打着落在身边的秃鹫,但那条断腿的钻心的疼痛使她很快就失去了抵抗能力。
  看见心爱的丈夫被秃鹫撕咬得遍体鳞伤,海伦娜伤心欲绝,她猛地扑在丈夫的身体上,秃鹫顿时受惊飞散。但它们并没有飞远,而是落在附近的草地上虎视眈眈盯着“猎物”,并时不时地蹿过来瞅空子啄上一两口,让海伦娜防不胜防。
  在海伦娜体重的压迫下,梅特森全身的伤口都在加速渗血。海伦娜知道,如果再这样压着不放,丈夫的伤情将更加恶化,很可能因为流血过多或呼吸衰竭而死亡。她必须寻找别的办法使梅特森远离凶猛的秃鹫,然后等待大本营的救援。海伦娜一边驱逐着秃鹫,一边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对策。

  沐血同行

  海伦娜终于意识到,因为秃鹫是不吃活物的,只有使梅特森站立起来行走,使秃鹫认为他是活着的。才有可能摆脱进一步的袭击。海伦娜轻轻地呼唤着梅特森的名字,但他丝毫没有反应。看到秃鹫群随时都可能大规模扑上来撕咬。心急如焚的海伦娜猛地扶着梅特森站起,然而她的右脚刚一接触地面就疼得哆嗦起来,她只好将全身的重心移到左腿上,右腿在草地上拖拽。海伦娜咬紧嘴唇,左手握住梅特森搭在她脖子上的胳膊,右臂扶住他的身体,一步一步地挪着。
  因为自始至终处于昏迷状态,梅特森自身丝毫不能用力,这样一来,他的体重完全压在海伦娜的身上。海伦娜没走几步她就瘫软在草地上:同时,海伦娜听到自己断骨的位置又传来一声脆响,剧痛几乎使她昏死过去。然而,海伦娜一倒下,梅特森又遭到了那些秃鹫无情地撕咬。海伦娜只得再次忍着疼痛站起来,扶着梅特森不停地往前走,秃鹫又“哗啦”一声散去,但它们紧紧跟着两人在低空盘旋,时刻寻找着下手的机会。
  梅特森的身体实在太沉了。有一瞬间,精疲力竭的她甚至想到了放弃。她想起了他俩在星空下许下的山盟海誓,她顿时为自己脑海里掠过的放弃的念头而羞耻。“我绝不能倒下,绝不能失去心爱的丈夫!”望着在低空久久盘旋不肯散去的秃鹫群,海伦娜在心里一遍遍呼喊,“梅特森,请你以爱的名义给我力量吧!”
  海伦娜深吸了一口气,扶着梅特森站起来,她每往前跨出一步,断骨处的伤口就不停地伴着剧痛向外冒血。绿色的草原上,随着两人的足迹所至,一串串鲜血点缀成行。海伦娜每一次倒下去,又艰难地站起来,就这么一次、两次、三次……
  夕阳西下,海伦娜搀扶着昏迷不醒的梅特森,就这样在玫瑰色的落日余晖中沐血同行。终于,在天刚刚擦黑的时候,海伦娜隐隐约约地听到了远处传来汽车的轰鸣声……

  摘自《家庭主妇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