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6755阅读
  • 2117回复

历史解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25楼 发表于: 2009-08-15


太平天国在南京钟山的一次裸奔大会[转帖]

 

作者 黄守愚

近代史上,洪秀全算是一个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史学家们对他的评价,或贬或褒,众说纷纭。他与冯云山创立的“拜上帝教”,正如洪大全(焦亮)说的,类似于张角兄弟的太平道,张鲁的五斗米教等。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都能忽然口吐白沫,两眼翻白,披头散发,跳上窜下,讲“天话”,代表天父上帝与天兄耶稣降临人间,与凡人对话。“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并承诺建立人间天堂,将贫苦大众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一劳永逸脱离苦难,永享太平盛世。天堂里,“天下众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众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人人都是兄弟姐妹,男女平等,相亲相爱,没有仇恨,没有剥削,没有尊卑等级,没有贫富贵贱。“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似乎,陶渊明的“桃花源”也没如此美丽可爱。大凡诱人的,可爱而不可用;一般可用的,可恨而不诱人。

浮华谢幕,寂寞来临。美丽的背后,无不是丑陋。正如浓妆艳抹的“面子”掩饰着苍老的脸。那些试图建立人间天堂的人,往往是通往了奴役之路,恰恰建立的都是人间地狱。崇高而伟大的宣言总是在隐藏肮脏的过去,正如许多从良美女大都表示曾经过拒绝亿万富翁的包养,金钱、豪宅与名车都没打动她们追求纯洁爱情的坚贞信心,惊喜得那些男人好像祖宗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因为起得早捡了天上掉下来的宝贝。比中了800万的彩票还要兴奋,喜得连续几个夜晚都要失眠。

洪秀全出身贫寒,命运如同一只蚂蚁,随便就会被人踩死。他智商极差,四次赶考,都没考中一个秀才。翻读御制《天父诗》,实在不敢恭维这几百首打油诗,估计四百次也考不中秀才。因没有范进的运气,绝望之余发起癫来,口吐白沫,上跳下窜,升天觐见了“上帝”。从此,内心觉醒,“下下人有上上智”,要“解放”人类,种下了当“天王”、“太阳”的“回报”。

说来也有趣,自从唐朝以来,造反的大都是一些科举考试的失败者。譬如唐末黄巢、明末的牛金星、清末的洪秀全、冯云山。他们不甘于被马背上的伟人奴役,总想寻找天国的福音,带领“兄弟们”去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

洪秀全占领南京后,改其为“天京”,似乎准备轰轰烈烈地“替天行道”,兑现他向信徒承诺的永久的人间天堂。可是,这真相又是如何呢?不堪回首的那一幕,说来也滑稽。而“无处不均匀,无处不温饱”的伟大承诺,只是他们与清朝政府博弈的筹码,包藏祸心的美丽口号骗来无数信徒的支持,与憎恨统治者的人们达成统一战线,分化瓦解敌对方,达到获取权力之目的后,洪秀全并未去“解放”人类,而是住进了天王府,由2000多名女人侍候着,日夜淫乐。同样,杨秀清等诸王也是。

似乎,当时的那些劳苦信徒根本就没预料到会是一场更大的灾难,因太平天国实行男女分营,灭绝人伦,他们被禁止夫妻骨肉团聚与性交。《天条诗》:“第七天条:不好奸邪淫乱……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杂。凡男人女人奸淫者名为变怪,最大犯天条。”《禁律》:“凡夫妻私犯天条者,男女皆斩。”只有等到消灭清妖之后,夫妻才能性交。这些都算事小,但死在清军或太平军自家兄弟屠刀下,或被“点天灯”(从头到脚用棉絮捆绑浇油或硫磺烧死)、“五马分尸”,家破人亡,贡献自己的生命供上帝的儿子们淫乐就事大了。而与底层的可怜信众相比,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诸如洪秀全、杨秀清则饱享淫乐,不受约束。像洪秀全刚造反起事,就封了36名嫔妃。攻陷南京后,每逢寿诞,下面就向他“贡献”美女6人。天下“所有少妇美女俱备天王选用”,他因妻妾太多,无法记住姓名,只好编号,数字化管理,譬如第四十五妻、第五十八妻等。

洪秀全性格暴躁,自命为东方的“太阳”,至高无上,老婆则是“月亮”。与他上床提供性快乐的女人,为他洗澡的女人,为他穿衣戴冠的人,为他按摩肚子的人,等等,不能抬头看他,即是看他,只能看肩部、胸部以下,否则就是死。 第 197首诗:“起眼看主是逆天,不止半点罪万千。低头垂眼草虔对,为得丈夫敬倒天。”第237首诗:“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个大胆看眼上,怠慢尔王怠慢天。”在洪秀全看来,这是一个“智者踊跃”争取的能够受到天王恩幸、沐浴天王阳光雨露的好机会,当然应该感到无限的光荣和幸福。如洪秀全的第494首诗说:“草木接日得菲芳,臣下接日得荣光;智者踊跃接为福,因何草不接太阳?”(《太平天国》二,第499页)能够到伟大领袖天王身边来工作的女性们一定要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忠心地服从,好好地服务,以求获得天王怜惜,这就是第495首说的:“尔想爷哥夫主惜,好心遵旨就会惜。今朝遵旨今朝惜,永远遵旨永远惜。”(《太平天国》二,第499页)

依据第17首诗、第18首诗,女人不听话,不按规矩来,就要挨打。他对女人制定了“十该打”得条规:

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欢八该打。眼左望右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表情不是、笑也不是、哭也不是的作为准法律颁布的清规戒律的禁锢下,天国的妇女们真是左右为难,动辄得咎,稍有违犯,轻者杖责,重者“云中雪飞”与“五马分尸”。所谓“云中雪”,为刀之隐语;“云中雪飞”即斩首。太平天国的文书档案里留下了许多此类记载。仅对妇女而言,《天父诗》第116首即假借天兄耶稣下凡说:“咁多小婶有半点嫌弃怠慢我胞弟云中雪飞。”(这似乎不像诗,是否为非常前卫的散文诗?)又第357首说:“看尔想试云中雪,天情道理不识得;看尔想试五马分,因何大胆自作孽?”第370首说:“一个遵旨是真妻,一个逆旨是鬼迷。半点怠慢云中雪,后来结局尔就知。”第404首说:“头贴夫主坐本分,因何理事不殷勤?何不尽忠忘前修,遵爷圣旨得生存。”又第123首说:“几多因为一句话,五马分尸罪不赦。一言既出马难追,天法不饶怕不怕?”(分别见《太平天国》二,第450、481、483、487、451页)

洪秀全是“太阳”,是真理的化身,上帝的代言人,所以永远是正确的。第378首诗:“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读《天父诗》,总觉得如此面面俱到、喋喋不休的训教,管理好2000多名后宫女人,洪秀全绝对是一流的管理专家!那些用MBA管理情妇的贪官,比起洪大太阳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相形见拙,望尘莫及。

与洪秀全享有2000多名女人相比,杨秀清则更多,至少达到3000名。正如李后主夸耀“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美女像烧烤的叉子上的鱼有序排队等待接受皇恩沐浴。杨秀清在东王府修筑有一间密室,密室由一条悠长而黑暗的通道进入。“享受天恩”的女人们事先要脱光衣服,搜查身体,排队裸奔从暗道进入密室。《盾鼻随闻录》卷五:

杨逆造一精室,四围复壁,无寸隙光,白昼亦(须)秉烛入。宣淫时,将妇女在门外悉去其衣裤,裸无寸缕,防人行刺。(《太平天国》四,第399页)

杨秀清十分贪婪,赐福给鱼贯裸奔而来的美女之后,患有目疾,也像当年的副统帅林彪一样害怕见光,终年喜爱躲在幽暗的密室中干着不能见阳光的事情。众生有苦难,即是杨秀清有苦难,他要普度众生,将天堂的福音带给众生。有意思的是,本来就是他自己常年有病,如因酒色过度引起的目疾以及其他劳疾(如清末涤浮道人《金陵杂记》载:“杨逆又时患目疾。据医家密云:只缘色欲太重,致肝肾两亏,因有是疾也。”载《太平天国》四,第628页)等,却一定要说成是为了代替天国的众穷苦兄弟姐妹们生病赎罪,给自己自上尊号称为“赎病主”,以与西方基督教舍身救世的耶稣形象相联系。

一次,杨秀清因看中了洪秀全身边的四位女子朱九妹两大小及杨长妹、石汀兰,就故意发癫,谎称升天,代表上帝训话,剥夺到了四位美女。盛传一时的“女状元”(实际上,天朝没开女科)傅善祥,可能是一位才女,也沦为杨秀清的床上秘书。

《盾鼻随闻录》卷五:

重阳日,群贼在钟山设宴,取妇女数百人,尽去衣裤,驱逐下山,赤身裸体,无处躲藏。群贼在山顶观看,以为笑乐。(同上书,第403页)

此事使人联想起了欧洲中世纪罗马教廷的高级神职人员在教廷中举办的裸体舞会,还有最近发生在意大利政要在别墅举办的裸体聚会,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穷凶极恶的帝王贵胄喜爱的“肉阵”、“肉屏风”之类。似乎“人间天堂”是“自由”的,男女平等,人人可以发生性关系,人人都应该是裸体的,真实的,善良的,美丽的,穿衣服的人,反而是假、大、空,是耻辱。倒不知道性学博士李银河女士见到这则材料,有何感想?

古代,有在重阳日登高、赏菊、吃重阳糕、插茱萸、喝菊花酒等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之目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出,遍插茱萸少一人。” 多少有一点凄凉的感觉。而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虽然不无浪漫主义的情调,但与太平天国的重阳日裸奔大会相比,孟浩然、李白们太文人雅士了。

我们可以设想,重阳日,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秦日纲等一干人,边饮酒划拳,边听音乐,战鼓咚咚,号角齐鸣,天国的士兵们叫喊着,驱赶裸奔的女人们,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是不是一次胜利的裸奔大会?成功的裸奔大会?和谐的裸奔大会?团结的裸奔大会?这不是看足球比赛,美女粉丝们见到自己崇拜的球星获胜而兴奋得疯狂地裸奔。

事实上,比起南京钟山的这次裸奔大会来,太平军还做出了许多更为龌龊无耻的事情。其中,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占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的家乡道州时,有乱民将何氏刚刚去世一年的母亲廖氏的尸体从墓葬中挖出来,对尸体的口中撒尿, “复褫去下衣,取牡狗阳具纳其牝户之内,下体裸露,丑秽难堪”。(见《盾鼻随闻录》卷五,《太平天国》四,第401页)即砍下公狗的生殖器插入女尸下体,并裸露于外。实在是下流龌龊,惨不忍睹。当然,对于试图建立人间天堂的太平军来说,这又算什么呢?

日出月落,月落日出,太平天国已经过去150多年了,应该是盖棺定论的时候了。自称为“太阳”的洪秀全信誓旦旦地作出给劳苦大众建立人间天堂的美丽承诺,早已随着滚滚长江水而逝去。当然相信那些崇高而伟大的承诺的劳苦大众,也都早已化为泥土了。“太阳”是光明的象征,神圣而伟大,独一无二,它照亮人间,从大禹到周武王,从秦始皇到唐太宗,从成吉思汗到朱元璋,从努尔哈赤到洪秀全,“太阳”的光芒一直在照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尤其是“太阳”照耀着太平天国那次裸奔大会的时候,是不是更加光明呢?

正如没有人会记下那些裸奔女人的名字一样,草根的命运注定是悲哀的。历史留下一大堆史料,写的全是伟大人物的美丽承诺。正如巫师、道士口中的咒语,那是一种职业符码、法术。像湘西、黔东南一代主持“送猪”祭典的巫师苗巴岱、汉巴岱,口中念念有词:“把猪摆上祭坛,送到家先(祖先)的世界。”

在“太阳”底下,即使有张燧一样的“千百年眼”,你能抬头正视它吗?能看见光明吗?恐怕还是要去问问那自称为“太阳”的洪秀全。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26楼 发表于: 2009-08-15


 苏联创始人托洛茨基的悲剧 [转帖]


时间:2009/08/06 出处:网易历史
  托洛茨基的悲剧就是他面对的是无法逆转的官僚化趋势。

列夫·托洛茨基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原名列夫·达维多维奇·布隆施泰因,1879年生于沙俄赫尔松省(属于乌克兰)亚诺夫卡村一个犹太富农家庭。在敖德萨与工业城市尼古拉耶夫受中等教育,因参加革命活动于1898年1月被捕。在等待沙俄法庭判决的两年时间内,被关押在布特尔监狱,并举行了由拉比主持的按犹太宗教仪式进行的婚礼,与年长7岁的亚历山德拉·索科洛夫斯卡娅结婚。婚后索科洛夫斯卡娅跟随莱布·勃朗施坦去了伊尔库茨克省的流放地,1901年、1902年长女、次女出生。1902年夏天,列夫·布隆施泰因离开妻子与两个女儿,使用敖德萨一个叫“托洛茨基”狱友的护照逃离流放地。他的两个幼女后来由在故乡亚诺夫卡村生活富裕的祖父、祖母抚养长大。托洛茨基在萨马拉、基辅、哈尔科夫、波尔塔瓦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并给《火星报》撰稿。1902年年底去巴黎从事争取俄国侨民活动,并在英国伦敦加入了由普列汉诺夫、列宁、马尔托夫主持的《火星报》编辑部。1903年托洛茨基在巴黎结识了欧洲大银行家日沃托夫斯基的女儿纳塔丽娅·谢多娃。不久二人在巴黎结婚成为终身伴侣,在1906年与1908年生了两个儿子。

1903年7月托洛茨基以代表身份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后不久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个派别时,托洛茨基是孟什维克成员,并积极参加为马尔托夫主持领导的新《火星报》撰稿,称列宁为“马克西米利安·列宁”、批评列宁的路线是“雅各宾主义”。1904年9月托洛茨基宣布脱离与俄国自由派结盟的孟什维克。从此直到1917年托洛茨基一直是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之外的中间派。

1905年一得知沙俄即将爆发革命消息,托洛茨基立即于二月潜回,先在基辅,很快来到彼得堡从事报纸新闻工作推动革命形势发展,后以扬努夫斯基的化名当选为彼得堡工人苏维埃副主席,苏维埃主席被捕后,11月26日到12月3日当选为苏维埃主席。12月3日被捕,1906年被判终身流放。

1907年1月托洛茨基逃亡伦敦,开始了十年国外生涯。这时期托洛茨基的演讲和文章在设计革命运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上都同列宁进行论战。1913年托洛茨基在写给孟什维克领袖齐赫泽的信中这样写道“目前列宁主义的大厦整个建筑在谎言和伪证之上,包含着自身腐败的有毒因素”,“列宁是俄国工人运动中一切落后现象的职业得利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托洛茨基站在反战的国际主义一边,但反对列宁的“变现代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的主张,反对列宁提出的退出第二国际成立第三国际的主张。1916年9月,托洛茨基被法国政府驱逐,年底抵达美国,加入在纽约由布哈林主办的俄语报纸《新世界报》编辑部。

二月革命的消息传来后,1917年3月27日,托洛茨基离美回国,但被加拿大的英国当局扣留了一个月,后俄国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外交部长米留可夫要求英国政府释放托洛茨基。回国后,参加“区联派”。

之后由于公开表示支持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的主张而被临时政府逮捕入狱,入狱期间区联派加入布尔什维克,托洛茨基以第三高票当选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少列宁两票)、之后又当选布尔什维克第一届政治局委员,出狱后当选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是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历任外交人民委员、军事人民委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铁道人民委员。

1918年到1922年间,在苏联国内战争中组织、领导苏联红军与白军作战,对内战胜利和苏联反抗美国、英国、法国、波兰等十四国武装干涉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内战和武装干涉结束后,托洛茨基与布尔什维克中央组织策划了对波兰的反攻,结果在华沙城下遭到了巨大的失败。

流亡海外
在列宁病重和逝世期间,托洛茨基遭到了其他政治局委员的共同反对而逐渐失势;至1927年,因为他极力反对斯大林的独裁政策,主张世界革命而被开除出苏联共产党,斯大林大整肃后被流放、驱逐。先后流亡土耳其、法国、挪威和墨西哥。1938年,他在墨西哥与支持者创建了第四国际,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与斯大林的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对抗,但其在流亡期间仍不断为斯大林对他国的侵略进行辩护。他先是住在墨西哥左翼画家迪亚哥·利弗拉和芙烈达·卡萝夫妇的家中。因为和芙烈达有染而搬出,另找了一个附近的房子居住,其间躲过多次暗杀。1940年,在家中被他当作朋友的苏联情报单位特务拉蒙·麦卡德(Ramón Mercader)用冰斧杀害。

《我的生平》书影著有《不断革命》、《俄国革命史》、《文学与革命》、《他们的道德与我们的道德》、《我的生平》、、《被背叛的革命》、《共产国际纲领批判》、

《先知三部曲》是研究托洛茨基生平与思想最权威的著作。

人们知道十月革命,却不知道正是托洛茨基在列宁不在时直接领导了十月革命;人们知道苏联红军,却不知道托洛茨基是苏联红军的缔造者;人们知道新经济政策,却不知道新经济政策是托洛茨基最早提出的;人们知道斯大林是列宁的继任者,却不知道托洛茨基的地位原本仅次于列宁,他的肖像与列宁的肖像并排悬挂;人们知道《列宁全集》中文版共有60卷,却不知道《托洛茨基全集》竟达150卷之巨,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艺术、教育等等几乎一切领域……

1879年,列夫•托洛茨基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富农家庭,1896年开始参加工人运动,在革命过程中多次被捕入狱又多次侥幸脱逃。在十月革命前,他已是威震四海的领袖人物。苏俄建国初期,托洛茨基先后担任外交人民委员、海陆军人民委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期间,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为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立下了不朽功勋。列宁1922年12月23日至12月25日口授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中,认为托洛茨基是“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

托洛茨基在党的最高委员会上作最后陈词时警告各派说:斯大林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所有的反对派。……未来将有一系列血腥清洗。斯大林的胜利是短命的,而斯大林体制在某一天将会突然垮台,彻底崩溃,因为眼前的胜利过分依赖暴力。


历史让托洛茨基成为了先知: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大清洗”,将他的所有对手和盟友,通通送上了断头台;1991年,苏联解体了。

  列宁和托洛茨基的矛盾造就了斯大林。作为苏维埃体制下最杰出的三位领导人,在革命时期上可以容忍的分歧,在官僚体制下已发展为势同水火.列宁对这位杰出人物感到恐惧,他是随时会将自己拉下宝座的人.尽管在最重大的战略问题,他们最后总是保持一致.但托洛茨基才华太高,威望太大,对于一个集权体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这足以使他产生猜忌.

  但他毕竟曾是一位革命者,而且他需要托洛茨基的才能,所以没有对托洛茨基做出太大的进攻。但至少必须做出限制,至少在他在位时不能有所逾越。而斯大林,列宁将他视为保障自己最高权力的工具,斯大林的作用就是限制托洛茨基,就是作为强有力的执行者。托洛茨基感觉到了这一点,在自己的自传中,他提到了斯大林不断被赋予权力,党机器的权力不断集中的的过程,也透露出列宁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政令行使的更为畅通.也就这样,斯大林开始掌握了党机器。

“当列宁还能从事斗争时,托洛茨基依靠列宁的支持,还有获胜的可能,甚至在列宁逝世后,他利用列宁交给他的“炸弹”,也仍有获胜的可能。但他却出于对“空位期”和党的分裂的顾虑,没有积极地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从而导致自己彻底的失败。当列宁已经决定撤消斯大林总的书记职务,开除其党羽奥尔忠尼启则和捷尔任斯基的党籍时,他还有所保留,仍希望斯大林能改过自新,希望最高领导层能竭诚合作。在他的对手们私下策划要在政治上把他搞垮时,他却令人不解地无所作为,竟然还去郊区打猎,以致染上使他丧失战斗力的疾病。托洛茨基这样做,也许是意识到力量对比悬殊,如他在自传中所说的,即便获得胜利,其结果能维持多久是颇成问题的。也许他是出于自信,象他这样能够准确地把握历史转折契机、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人,只要有机会,必将会东山再起。因此,他想进行一场长期斗争,从做青年工作入手。

  托洛茨基的政见、主张、性格乃至犹太人血统,都普遍引起了苏维埃官僚和保守派小资产阶级的反感和恐惧,他们都选择了斯大林,托洛茨基也终于意识到了这个曾帮他畅通无阻地行使政令的集权制,现在要置他于死地了。他确信只有不断革命才能实现抱负,只有民主才能将他的威望转化为现实的权力。他无法坐等布哈林的命运,他是托洛茨基!

  但他已经失去了最有利的时机,他藏匿了列宁交给他的重磅炸弹,他知道,即使曾与列宁合作夺取了一些阵地,也根本无法对抗官僚机器,他企图用妥协和沉默换取一席之地。可当他明白,要么反抗、要么被镇压时,他重新成为了托洛茨基。他将迎接自己的命运。被自己一手缔造的国家放逐,这是他的命运。

1940年,在家中被他当作朋友的苏联情报单位特务拉蒙·麦卡德(Ramón Mercader)用冰斧杀害。

托洛茨基在其著作中开始分析官僚化的社会基础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官僚阶层得以滋生

将斯大林看做一个群体的利益代表,一个官僚群体的最大工具,对社会背景的分析也更加详尽。

托洛茨基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是战时环境所迫,为了发展经济,必须恢复市场。什么意思呢?经济规律迫使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而官僚阶层也得以壮大起来。所以尽管还未完全表达出来,托洛茨基开始隐约察觉到苏联背后的经济力量。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27楼 发表于: 2009-08-15

总统临危,五粮液送救命恩人 [转帖]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么救命之恩将以何为报呢?在中国和秘鲁之间有着这样一段秘鲁政要以五粮液为礼物,送给救命恩人的故事。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 人口:2800余万人,是传统农矿业国,属拉美中等水平。矿产丰富,石油自给有余。

中秘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中国和秘鲁1971建交,双方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来自沈阳军区总医院的甘子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助秘鲁的针灸专家。他医术精湛,秘鲁托莱多总统因为胃痛邀请甘子义为他做按摩和点穴治疗。中国军医高超的手法很快就缓解了总统的病痛。总统为了表示感谢,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并用五粮液盛情款待。这些五粮液有着特殊的来历,它们是以国礼的的身份由胡主席送给托莱多总统的。

中国军医很快就成了秘鲁上流社会的传奇人物。很多军政要人请他保健治疗。81岁的退役上校塞萨尔?贝劳尼,是秘鲁政界德高望重的一位元老,他患震颤麻痹有5年多的时间,双手长时间震颤,平时连吃饭也受影响。当老人被介绍给中国军医后,甘子义采用针刺和耳针治疗两个疗程,老人的症状就完全消失。

几天后,贝劳尼老人给中国军医送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瓶珍藏了30多年的来自中国的五粮液白酒。原来,在中国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中,贝劳尼曾于1972年作为团长率秘鲁国家乒乓球队到中国参加世界乒乓球比赛。这瓶凝聚着中秘两国深厚友谊的五粮液是当年周恩来总理亲手赠送的。老人还把当时他跟周总理的合影送给中国军医留作纪念。

两代五粮液,寄托着中秘之间的友谊。虽然相隔几十年,不变的是五粮液香醇的口味和中秘之间真挚的友谊。五粮液是传递友谊的大使,是见证友谊的信物,是分享友谊的瑰宝。五粮液的高端品质代表了中必之间不变的友谊。两代五粮液的故事,历经多年却又历久弥新。这友谊就像是五粮液美酒,时间长了才能发掘出它真正的浓香,体现出其最纯的韵味。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28楼 发表于: 2009-08-15


二战美英援苏武器:1.8万架飞机 1.3万辆坦克[转帖]

 

二战期间,盟军向苏联提供了许多武器装备。二战结束后,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沃兹涅夫斯基曾表示,盟军援助的武器装备只占苏联生产总量的4%。然而,俄罗斯媒体不久前披露的资料表明,美英两国战时援助苏联的武器装备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援苏战机:18303架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起突然袭击。由于苏军防备不足,西部边境被突破,苏军大量武器装备被毁。据统计,开战头几天,苏联西部边境及其附近机场几乎全部遭到猛烈空袭,1000多架战机受损。战机是快速作战的主要兵器。苏军航空兵在西部大量受损直接影响同德军的对抗,不愿看到希特勒独霸欧洲的美英因此决定加强对苏联的军事援助。

当时,尚未正式参战的美国主要根据当年通过的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处于战争旋涡之中的英国因而成了第一个向苏联援助战斗机的国家。英国援助的战斗机为“飓风”,它配备有4门20毫米航炮和8挺机枪,可以携带454公斤炸弹实施轰炸。一些“飓风”战斗机还配备有当时极为先进的40毫米反坦克炮。

由于英国仍在作战,实力雄厚的美国逐渐成为援助苏联的主要国家。美国战机被拆卸后,一般由航母或其他船只运往苏联。航线主要有3条:一条通往东北部,一条通往西北部,还有一条通往南部。其中,最艰难的航线是从美国最靠近苏联的阿拉斯加出发,前往苏联东北沿海,再前往西伯利亚中部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二战期间,这条线路总共运送了大约8000架战机。其中,大约5000架为P-39和P-63战斗机,2000多架为A-20攻击机和B-25轰炸机,710架为C-47运输机。

美制战斗机的作战性能不亚于当时德军的战斗机。其中,P-39战斗机于1939年试飞,速度达625公里/小时,武器包括一门37毫米航炮和两挺12.7毫米机枪。A-20攻击机进行了装甲防护,可以投掷近一吨炸弹。B-25轰炸机可以携带2.3吨炸弹进行轰炸,配备了5挺机枪进行空战自卫。

据俄罗斯空军著名的历史学家莱贝德夫少将说,二战期间,盟军总共向苏联援助了18303架各型作战飞机,约占苏联生产战机总数的20%。其中,苏联海军航空兵接收了2158架美英战机。而为了推动苏联航空兵的作战,美英总共还提供了150万吨高质量的汽油,比苏联生产的总数还多。

苏联加速生产作战飞机后,用于制造机身的铝极为短缺,极大地影响了战机的生产。1941年8月,斯大林与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特使霍普金斯会谈时就明确表示:如果援助我国所需数量的铝,那么,我们将能够再战4年。到1942年11月,由于纳粹的入侵,苏联失去了战前铝生产能力的60%。为此,美国向苏联提供了32万吨铝,超过了苏联整个战争期间生产的总数。

援苏坦克:1.3万多辆

纳粹突袭苏联,使红军坦克遭受了惨重损失。据统计,在战争开始头几天里,红军就损失了数千辆坦克。坦克是地面作战的最重要兵器之一,直接关系到地面战的成败。为此,英美迅速展开了援助。其中,1941年8月,英国提供了MKⅡ“行囊”中型坦克。9月,英国援助了MKⅢ“圣瓦伦廷”轻型坦克。“行囊”坦克配备有两台柴油发动机,每台为68千瓦,配备了先进的光学瞄准具,防护装甲厚70~78毫米,可以使用40毫米火炮进行攻击作战。“圣瓦伦廷”坦克于1938年生产,配备了40毫米火炮,防护装甲厚达60毫米。此外,英国还向苏联提供了MKⅣ“丘吉尔”坦克。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开玩笑说:“以我名字命名的坦克的缺点比我还多。”

到1941年底,苏联已经从英国和美国获得了近1000辆坦克的援助。其中,英国为750辆,美国为180辆。当时,红军正进行艰难的地面战,因此,许多美英援助的坦克参加了地面激战,包括极为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等。

据统计,二战期间,苏联总共获得了美英1.3万多辆各型坦克。另外,苏联还使用美英等国提供的装甲钢制造了许多坦克。二战结束后,红军高级将领朱可夫曾对一位作家表示,如果没有美国的钢,我们能够生产那么多坦克吗?据统计,二战期间,盟国援助的装甲钢占苏联生产总数的一半左右。因此,在二战战场上,苏联红军许多自己生产的坦克用的就是美英援助的装甲钢。

援苏舰船:400多艘

盟国对苏联海军战舰的援助是在1941年底美国正式参战后开始的。美英向苏联海军援助了200艘鱼雷艇,使苏联海军沿海防御作战能力得到了提高。其中,苏联北方舰队1941年只有2艘鱼雷艇,但1945年战争结束时已达47艘。这些鱼雷艇最大航速达41节,配备有两个鱼雷管和一门20毫米自动防空炮。美国还向苏联提供了60艘小型猎潜艇。然而,这些猎潜艇因为没有搜索系统,只能用于沿海巡逻。

在扫雷方面,英国最先向苏联提供扫雷舰。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海军许多战舰被德军水雷炸沉,损失很大。英国提供的那些扫雷舰很管用,可以使用音响和电磁系统扫雷。当时,音响和电磁系统十分先进,苏联海军还没有如此先进的探测系统。后来,美国提供了77艘很先进的AM扫雷舰和UMS扫雷艇。其中,AM型为914吨,速度大约14节,艇体为钢结构,配备了音响探测系统,武器包括9门火炮。UMS为木质艇体,排水量只有350吨左右。

战争后期,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接收了43艘美国的登陆舰,准备对日本本土进行登陆作战。当时,苏联海军还没有登陆舰。然而,二战期间,苏联海军先后进行了100多次登陆战。美国援苏的登陆舰分两种———LCI和LCT。其中,LCI每艘可以运载212名士兵,LCT每艘可运载250名士兵。

二战期间,盟军援苏最大战舰是美国的“塔科马”级护卫舰,苏联总共获得了28艘。该型舰排水量为2270吨,航速为19节,巡航距离达1.5万公里,武器包括3门76毫米舰炮、2门40毫米舰炮和9门20毫米火炮。为了对付纳粹潜艇,该型舰配备了声呐系统和深水炸弹。

战争期间,美英还为苏联海军提供了1196部雷达和329部声呐。此外,盟国还向苏联提供了许多其他作战物资,包括42万多辆卡车和吉普车、8700多辆拖拉机、8218门防空炮、5800多门反坦克炮、4.7亿多发(枚)子弹(炮弹)、32万多吨炸药、1981辆机车和35万多台机床等。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29楼 发表于: 2009-08-15

血染金门岛:3个团9000余人全军覆没[转帖] 


  二五一团团长刘天祥最后一次同军前指通电说,我的生命不长了,为了革命没二话,祝首长好,新中国万岁!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刘团长的话还未说完,耳机内传来一阵爆炸声,刘团长光荣牺牲了。

  

  金门岛

  对于素有"小叶挺"之称的叶飞司令员来说,金门失利是他一生中最难忘却的经历。多年以后,他在回忆录中仍一再感叹:四个团一个营渡海消失了。九千壮士的血染红了海,染红了金门岛!

  叶飞说:"此役必胜"

  1949年10月中旬,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漳厦战役的胜利。厦门大捷对十兵团,特别对叶飞司令员是一次巨大的鼓舞。叶飞司令员应厦门市委的请求,命令十兵团由同安渡海进驻厦门,攻击金门的战斗交由第二十八军前线指挥部执行。

  素有"小叶挺"之称的叶飞司令员,由于被繁琐的地方工作牵制了大部分精力,未能像过去历次战役一样,亲自分析、检查、准备,面对韦国清政委的种种疑问,他说:"你太多虑了,我的大政委,厦门是敌人有永久性设防工事的要塞,守军是号称‘小白崇禧‘的汤恩伯集团,兵力充足,有海空军支援,都已被我军攻克,而金门岛乃弹丸之地,又没有什么坚固工事,守军名义上是一个兵团,实际上不过两万名残兵败将,说实话,要不是蒋介石严令固守,李良荣早在我军攻克厦门之际就弃岛南逃了。我用二十八军一个主力军,加二十九军的两个主力团攻金已绰绰有余了。我还是那句话:此役必胜!"

  我二十八军前线指挥部受命攻金后,开始了渡海作战准备工作。然而,由于国民党从大陆沿海撤退时,对渔民的船只大肆破坏和掠夺,所剩渔船寥寥无几。这使我军准备渡海作战船只发生困难,直到10月24日才搜集到集中一次可航渡3个团约3000人的船只,这离下达的进攻金门作战的总攻时间已推迟了4天。

  由于无法筹措到一次性航渡6个团部队的船只,第二十八军前指作出了如下预想:第一梯队登陆3个团,纵使有部分损失,船只返回时第二梯队、第三梯队还可以再航渡3个团,这样总共可有6个团大约13000人登陆。

  但始料不及的是,这些新筹措的船只上的船员大多是外地人,对航道不熟,又未经统一施训,故指挥调度十分困难。也未考虑敌情和海情的变化以及敌人随时可能增援,更未考虑国民党海、空军较为强大的作战能力。况且,在厦门之战结束时,金门守军已经得到了胡琏兵团十八军的增援,岛上国民党总兵力已达30000人。

  第一梯队成功登陆

  24日深夜潮涨之时,由二十八军八十二师二四四团、八十四师二五一团和二十九军八十五师二五三团组成的进攻金门第一梯队,分别从莲河、大橙岛、后村等地启航。由于渡海前各部队没有进行协同演练,所以,登陆船队一离开码头,即与上级指挥所失去联系,而且在航渡中遭到国民党炮火拦截时,登陆船队间又缺乏协同作战的经验,一些船只在航渡中即被打散。

  尽管如此,我第一梯队的3支登陆部队在25日凌晨2点分别登陆成功。左翼二四四团在金门岛琼林、兰厝间登陆成功,抓获国民党官兵100余人,占领了敌十多个碉堡;中路的二五一团先头营在金门岛西北部的安歧以北、林厝以东顺利登陆后,后续营的登陆却遭到敌炮火的猛烈袭击,伤亡近1/3;右翼二五三团在西北角的古宁头、林厝间顺利登陆后,随即向敌发起进攻,于拂晓前攻占了古宁头滩头阵地。

  第一梯队登陆成功之前,二十八军前指已分别安排了3名军部参谋负责组织船队返航。临行前,该军副军长握着3位参谋的手说:"你们别无其他任务,你们的任务就是组织和督促船队抵滩登陆后迅速返航,切记!切记!一定要迅速返航!"可是,登陆部队成功登陆之后,船队却没有返航。

  原来,第一梯队船只登陆时,在早晨2点钟左右,是涨潮的最高峰,国民党军原先设在海滩的障碍物多被潮水覆盖,许多船只冲到障碍物的上面,船底被挂住了,部队被迫在障碍物中下水,而船只却一时难以动弹,加上当时敌人的火力较猛,船工们纷纷躲避,各船抵滩也有先有后,等到我军攻占了滩头阵地后,将到处藏身的船工召回返航时,大海已开始退潮,而且退得极快,不一会儿,潮水已经退到10米开外。

  这几十艘返航的船只在离开金门岛时,又遭到敌滩头的排炮袭击,不少船只被击沉、击伤。后来,船队遇到国民党海军军舰的拦截,从古宁头返航的船队莫名其妙地误驶入敌军舰潜伏区,后又被我军情报船误当成国民党的增援船队,竟离奇地被我军布置在厦门岛、石码一线的远程炮群全部击沉。

  25日上午6时,萧锋副军长、八十五师师长兼政委朱云谦等心急如焚。已经放亮的天空下,留下了一片惨烈的景象:指挥员们隔海看到了在敌军轰炸和炮击中燃烧的船只,原定运送11000人登岛作战的第二、第三梯队计划已经难以实施。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向兵团领导请求立即派船只支援,可此时哪里还有什么船只?

  惨烈的金门攻守战

  我军的强打猛攻给国民党的守军以极大的杀伤,为了保住台湾岛的前沿阵地,为了给台湾岛留下一个屏障,蒋介石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金门岛。25日凌晨4点,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黎玉玺少将受命率舰队旗舰"太平"号,自澎湖基地开往金门岛增援。黎玉玺到达金门之前,已令驻守金门岛的国民党海军进行海上封锁。同时,胡琏兵团的十八军一一八师、十九军十四师、十九师五十二团和十一师的一个团,在坦克和炮兵的配合下于25日凌晨从料罗湾登陆。当时,解放军登陆部队离滩头阵地已达十多里路,胡琏看到这一情况,下死命令将该兵团主力十八军投入战斗,来了个反包围,又派迂回部队占领了解放军滩头阵地,切断解放军后撤的退路,并用炮火将解放军登陆部队因潮水退却而搁浅的船只全部击毁。

  解放军二四四团长邢永生,带领全团战友一直顽强战斗到25日中午12点,在全团官兵大多牺牲的情况下仍坚守阵地。二五一团的主力则一直与敌激战到下午3点,之后突出重围,与古宁头的二五三团会合。二五一团副团长冯绍堂带领固守林厝的两班战士,苦战了整整9个小时,打退了敌人的7次进攻,后来为保存实力,也主动突围到古宁头与二五三团会合。

  我3支登陆部队在敌强**的情况下,一齐会合至古宁头与敌激战。整整一天一夜,我军滴水未进,而数倍于我的敌人则仗着人多势众,不断地轮换着包围解放军登陆官兵。就这样,战斗一直坚持到25日的黄昏,官兵们借助夜幕才又赢得了一个有利的作战时机。至此,解放军3个团的登陆兵力已损失半数以上,据岛上步话机的报道,第二四四团仅剩700多人,第二五一团剩下1200多人,第二五三团剩余人数较多,但弹药却十分缺乏。而国民党军队在黄昏前又投入较多兵力,企图将解放军首批登陆部队全部歼灭于古宁头,后被解放军借助夜幕打退。

  弹尽粮绝攻击失利

  整个金门岛战役,10月25日晚至26日天亮前的一夜,是决定整个战斗成败的关键。当时,面对隔海的金门岛,我十兵团和二十八军前指的指挥员心急如焚。十兵团领导机关一面研究作战对策,一面再度派人搜罗船只。虽经多方努力,所汇集的船只只够载送4个连的兵力。二十八军前指决定由第二四六团团长孙玉秀,率领该团两个连及二五九团两个连,增援金门第一梯队登陆部队,并决定由孙玉秀负责整个登陆部队的指挥。

  25日夜间,国民党部队最为担心的就是解放军进行增援,因此派飞机在海面上巡逻,并投掷了大量的照明弹。"太平"号旗舰也率两艘炮艇往返巡行于古宁头以北的海面上,拦截一切从大陆来的船只,并不断向大陆及古宁头方向炮击。面对如此困境,孙玉秀带领4个连的官兵,不顾炮火袭击,机动灵活,利用夜幕的掩护躲过了国民党海空军的巡查,终于在25日凌晨3时分别在湖尾乡和古宁头登陆成功。

  4个连分成两部分,从湖尾乡登陆的孙玉秀带领有二四六团的两个连,一登陆即歼灭了国民党军1个营,随后又向双乳山一带推进,并积极与第一梯队取得联系。从古宁头登陆的二五九团的两个连,一上岸就走进被国民党部队封锁了的区域,他们只得利用火力占领了几个碉堡,然后依据这些碉堡顽强抗击了整整一天,直到26日夜间弹尽粮绝而失利。

  26日凌晨,我第二梯队登陆的孙玉秀与第一梯队登陆部队取得了联系。不过,由于第二梯队增援人数实在太少,众寡悬殊且四面受敌而无法改变战局。26日,是我进攻金门岛极为悲壮的一天。天亮后,岛上的情况急剧恶化,经过休整的国民党驻岛主力部队,又一次在海空军掩护下向古宁头、林厝、埔头一带猛烈反扑。据当天上午接到登陆部队传来的报告称,我二五一团、二五三团现存人数不过数百人!

  26日上午,胡琏兵团赶到金门,和汤恩伯等一起到前线督战。国民党步兵对古宁头久攻不下,胡琏、汤恩伯等要求台湾派飞机对村中建筑猛轰狂炸,再用坦克炮和火箭筒逐一抵近民房射击。

  26日深夜,早已弹尽粮绝、两昼夜未进粒米的我登陆部队已难以支持,孙玉秀、邢永生、刘天祥、田志春、徐博、陈利华在一个山沟里举行了临时作战会议,鉴于我军登陆的10个营已伤亡5000多人,已没有完整的连和营,决定将所存部队分为几股打游击,同敌人周旋到底。22时,二十八军前指在毫无办法可施的情况下,电告登陆部队,为保存最后一分力量,希望前线各级指战员机动灵活,从岛上各个角落,利用敌人或群众的竹木筏及船只,成批或单个越海撤回大陆,我们沿海各地将派出船只、兵力、火器接应和抢救撤回的人员。26日深夜之后,二十八军前指与登陆部队的联系逐渐中断。27日凌晨,我二五三团团长徐博来电说,该团一营600多官兵已在古宁头全部牺牲,剩余的150多人和二四四团的70多人正准备到海边找船,这是二五三团最后一次来电,之后,就音讯杳无了。二五一团团长刘天祥最后一次同军前指通电说,我的生命不长了,为了革命没二话,祝首长好,新中国万岁!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刘团长的话还未说完,耳机内传来一阵爆炸声,刘团长光荣牺牲了。

  26日午夜,我登陆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向北突围,在海边寻船未获的情况下朝东南方向转移,准备到山区与敌人长期周旋,以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27日上午,这部分官兵被敌发现,随即突围至双乳山附近。接下来再度与敌遭遇,激战中,我官兵又一次完成突围。然而,我完成突围的官兵遭到了国民党海军军舰的炮击,这些军舰绕到古宁头北面海上,用舰炮向地面炮火射击不到的死角轰击,在敌海陆武器的夹击下,有武器的官兵一直战至牺牲,没有弹药的官兵被俘。至27日上午10点,金门战斗基本结束。

  金门战斗结束,我少数突围成功的官兵仍坚持在山区打游击战,一直到28日下午,我军官兵仍在山崖、浅滩处与敌军周旋,在二四六团团长孙玉秀的带领下,悄然到达沙头。遗憾的是,在沙头附近再度被国民党军队合围,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孙玉秀负伤后自尽,其余战士全部被俘。我二四四团团长邢永生负重伤后被国民党军队包围,被俘后不久即牺牲。我二五一团团长刘天祥牺牲后,政委田志春率50人打游击,终因弹尽粮绝被俘。我二五三团政委陈利华在打游击中被包围,战至最后牺牲。另据台湾出版的战史称,二五三团团长徐博隐藏在山洞一个多月,靠夜间出来到农田中挖番薯过活,后经国民党部队反复搜山而被俘。至此,我登陆部队包括船工、民夫在内的9086人,除部分被俘外,大都壮烈牺牲。

  叶飞含痛请求处罚

  金门之战的失利,引起了全军、全国的震动,这次失败在我军战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过去战史上几次失利如长征中的湘江之战、红军西路军的失败及皖南事变损失人数也不少,但却没有一次是全军覆没,而这一次,却损失了全部投入作战的3个团9000多人!金门失利后的第二天,二十八军副军长萧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色惨白、失声痛哭地来到兵团叶飞司令员的办公室。叶飞司令员惨痛地对他们说:"哭什么,哭解决不了问题,现在你们应该鼓励士气,准备再攻金门!这次失利,我身为兵团司令员,由我负责,你们回去吧。"萧锋、李曼村刚刚离开叶飞司令员的办公室,叶飞就收到了第三野战军的批评:"查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最大者,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轻敌和急躁所致。"同时,要求十兵团"将此次经验教训深加检讨"。

  11月1日,十兵团党委扩大会在厦门老虎山洞召开。叶飞在会后给陈毅司令员起草电报,并报中央请求处分。毛泽东当时表示:"金门失利,不是处分的问题,而是要接受教训的问题。"11月8日,毛泽东又提出:"以3个团去打敌人3个军,后援不继,全部被敌歼灭,这是解放战争三年多以来第一次不应有的损失。"中央军委同时命令叶飞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准备再次攻金。1950年,美国悍然入侵朝鲜,毛泽东决定停止解决金门的任务,集中全力剿匪。这样,叶飞将军和我十兵团的将士失去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摘自:《文史月刊》2002年第5期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30楼 发表于: 2009-08-15

叶永烈:越南人眼中的邓小平[转帖] 


    一转眼,中越之间那场不愉快的战争,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

  在越南,我发现越南人对于邓小平,有着极其错综复杂的心情:三十年前的那场自卫反击战争,是邓小平决策的,越南人心知肚明。然而,今天越南的“革新开放”方针,又是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那里借鉴而来的,越南人崇敬邓小平。

  中越两国是世界上如今仅存的四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越南、朝鲜、古巴)中的两个,而且都先后走上了改革(越南叫“革新”)之路:中国在邓小平领导下,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改革开放,对越南产生极大的震撼和影响。一九八六年,越共“六大”决定进行革新开放。

  在越南,我处处感受到越南人民对胡志明主席的崇敬之情。胡志明是越南共产党、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越南人民军的缔造者,是越南伟大的抗法、抗美战争的领导者。胡志明主席与毛泽东主席缔结了越南与中国两国的深厚友谊。胡志明主席的诗“越中友谊深,同志加兄弟”,曾经传颂一时。在毛泽东主席的主持下,中国人民不仅先后参加了越南的抗法、抗美战争,而且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六年,给予越南二百亿美元的援助。

  在越南芒街一家类似于中国友谊商店的对外商场里,我见到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的合影。当我举起照相机,一位小女孩跑了过来,在照片前伸出手指,做了个“V”字。咔嚓一声,我拍下了一帧非常满意的照片。

  历史走过曲折的路。胡志明主席在一九六九年不幸去世之后,继任者黎笋不仅思想保守,拒绝改革,导致越南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且走上亲苏反华的道路,导致中越之间发生那场不该发生的战争。黎笋在一九八五年七月去世之后,长征担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力主革新。在长征主持下,一九八六年召开了历史性的越共“六大”,从此越南走上革新开放之路,并逐步与中国改善关系。

  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东欧易帜,给了越共内部“亲苏反华”派以致命的打击。就在这一年,越南与中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越南从学习苏联转为注重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当年,越南就出版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收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诸多讲话。一九九二年,越文版《邓小平文选》出版。从此,中国与越南重建两党、两国的友好关系。

  

  我很高兴在越南见到挂着胡志明与邓小平的合影,立即拍了下来。

  中国与越南,山连山,水连水。越南是很值得一看的国家,就连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也把越南称为“一生中必须看一次的地方”。

  越南是美丽的国家。

  越南有着足以与桂林山水媲美的下龙湾“海上桂林”;

  越南有着头戴斗笠、身材苗条、穿着越式旗袍俏丽的京族姑娘;

  越南有着丰盛的、出口量占世界第二的大米;

  越南有着淡黄、浅绿、蔚蓝、粉红的靓丽的法国风格建筑……

  长长的越南国土呈S字形,两端宽而中间窄,极像越南妇女常用的挑担,中间的山脉是扁担,而两端是南北青翠肥沃的平原———北方是红河平原,南方是湄公河平原。

  越南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越南是中国的南方邻国。对于中国人而言,越南值得一看,还在于中越两国国情相近。

  越南是一个饱受战争苦难的国家,在二十世纪经历了三场战争。越南与美国的战争持续了八年,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三年,以美军的失败而告终。好在美国也承认自己在越南进行了一场失败而又错误的战争,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曾经拍摄了为越战失败而建立的纪念碑,表现陷入越南泥潭、浑身水湿的困倦的美国军队。

  其实,美国人是继法国人之后,陷进越南泥潭的。法国殖民者在一八八五年入侵越南,然后又法国占领高棉、寮国,把三国都沦为殖民地,统称“法属印度支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了越南。一九四五年八月,在日本投降后第三天,胡志明率领八百名越南解放军进入河内,占领了河内。九月二日胡志明在河内宣布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法国仍企图统治越南,派出军队进入越南。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九日,胡志明主席代表越南民主共和国向法国宣战,从此开始了八年艰苦的抗法战争。

  一九五四年五月一日至七日,越军发起总攻,击落、击毁法军飞机六十二架。弹尽粮绝的法国军队向越南解放军投降。法军指挥官卡斯特里准将及其全部参谋人员都被越南解放军俘获。越南人民军获得奠边府战役的巨大胜利。

  越南在二十世纪对法国、美国所进行的两场“八年抗战”,是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斗争,得到了兄弟的中国人民的全力支持。众多的中国战士的鲜血洒在越南反法、反美的战斗中。然而,在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至三月十六日,中国与越南这“山连山、水连水”的友好邻邦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战争。

  我记得,当时在中越战争中失去一条腿的一位战士,有很好的歌喉。当他坐着轮椅在上海一所大学演唱《血染的风采》时,一位大学生尖锐地问他:“中国和越南毕竟是兄弟。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和越南一定会友好。到了那时候,你作何感想?”那位歌手一时竟然答不上来……

  中越两国人民的兄弟友谊,毕竟化解了一时的龃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越边境还能偶然听见零星的冷枪声,但是如今,我却踏上了越南的热土。

  在芒街街头,我见到并排挂着越南国旗和越南共产党党旗。越南共产党是越南的执政党,诞生于一九三○年二月三日,同年十月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一九五一年二月,改名为越南劳动党。一九七六年十二月,重新恢复最初的名字,即越南共产党。

  大约是地处中越边境的缘故,芒街许多商店的招牌上除了写越文之外,还写着中文。芒街的这家宾馆,既写越文,也写英文“HOTEL”,还写中文“皇侠宾馆”四字,来了个“越、英、中”三结合!

  中国游客大批进入越南,占越南的外国游客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街上,我见到一辆大巴,上面并排挂着中国和越南的国旗,象征着中越友好。我当即把镜头对准了这两面红色、黄星的国旗。

  芒街的中心,流淌着一条歌龙河。河上架着一座大桥。据当地朋友告知,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的中国”援建的。我注意到,他在提到中国时,前面加上了“毛泽东”。在越南人民心目中,毛泽东就像胡伯伯(越南人通常称胡志明主席为“胡伯伯)一样,是中越友谊的缔造者。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六年,中国给越南的援助总共达二百亿美元。中国的援越抗美物资,直到一九九八年,越南还在使用着。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31楼 发表于: 2009-08-16

满清王朝灭亡的三大前兆[转帖] 


    来源:猫眼社区

  近来,国内网上流传民国时跨越政学两界著名学者于右任的一篇文章----《亡国三恶因》,于右任列有三点大清必然会灭亡的原因。于右任先生的《亡国三恶因》发表于《民立报》上,全文百余字,至今已近百年,如今重读此文,深感当年于右任之远见卓识,确非常人所能及。好在文章长,现录全文如下,以供人们分析研究。

  民穷财尽,社会破产,国家破产。国有金,吝不与人,为他人藏。此其一。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此其二。宫中、府中、梦中,此哭中、彼笑中,外人窥伺中、霄小拨弄中,国际侦探金钱运动中,一举一动,一黜一陟,堕其术中。此其三。

  以上于右任所说三点,非常具体而清楚地说明了清王朝灭亡的原因。其实不只是清王朝,任何一个政权,无论他多么貌似强大,只要具备了上述三点,决不会逃出灭亡的命运。

  第一,说的是老百姓贫穷,读不起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物价飞涨,社会呈败落之象。老百姓为什么贫穷?因为"国有金,吝不与人",财富不往普通人手里流动,国家与民众争利。财产归权贵私有,日夜不停地盗卖国家资源。劳苦民众虽竭尽劳作,所得不足以维持生计,两极分化严重。

  第二,行善的不能受到褒扬,作恶的不能受到制止,社会道德急剧下滑。官员虽多,但不作为,忙于吃喝嫖赌,聚敛财富,使"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善恶本人兼而有之,好的社会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坏的社会制度却把好人变坏。所以于右任说"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其实都是制度造成的。其中的"化"、"使"两个动词很生动地说明了官员普遍贪腐、社会道德败坏原因。

  第三,说的是腐败政权只能用卖国的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贫富不均、两极分化、财产聚于权贵之家,才会有"此哭中、彼笑中"的现象。"外人"指列强,"窥伺"中华大地,伺机捞起好处;"霄小"指内奸,挑动拨弄,出卖国家利益。搞金钱外交,用通商拉拢外国政要"助纣为虐",维持其祸国殃民的统治。"侦探"渗透国外华人社区,"金钱"收买外国政要,甚至行为举止,罢免升迁,都以金钱利益为动因,用这样方法维持其统治岂能不使社会败亡?

  于右任从以上三点看到了一个政权必然灭亡的趋势,结果被他说中了,这篇文章发表后不到一年,貌似强大无比,繁荣昌盛的满清"盛世"就轰然倒台了。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君子见微而知著。如果不能根据一些现象而分析出时局的走势,知识分子也就徒具"知识"之名。鼠目尚有寸光,动物尚能在大难来临之际有所警觉,现在一些号称有知识的"饱学"之士,眼睛只盯在利益上,想到的就是自己一家人的幸福安逸,甚至连"鼠目寸光"都不能做到,连动物本能都不具备,就更不用说象于右任一样为时局把脉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奇怪,有些东西你越是想得到,就越是得不到。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甚至为了一点利益出卖人格良心的人,为独裁者唱赞歌,到头来不仅得不到想要的利益,还会把自己搭进去,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同样,当政者迷恋特权,以为只要牢牢掌握暴力和谎言,就能使江山永固,子孙万代永享奴役别人的幸福,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得到接受民众审判的下场。

  于右任是清朝举人,记者,诗人,书法家,政治家。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长江大都督。后追随孙中山,先后任审计院长、监察院长等职务。内战后随蒋去了台湾,1964年去世。80年代有人写文章,说于右任是让蒋逼着去台湾的。现在看来这个说法不会是真的,于右任大智大慧,料时局如所亲见,于民族危亡之秋挺身而出,置一身而系天下之安危,实为社会之大贤。后来读书人与之相比,能不有愧?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32楼 发表于: 2009-08-16

前东德军司令:1990年未动一枪一弹解散军队[转帖]


前东德军司令:1990年未动一枪一弹解散军队

他未动一枪一弹将当时华约各国中装备最精良的一支军队解散,并且使之和平融入西德联邦军队组成现在的德国国防军,而这种完美结果,在人类历史上也是鲜有的事件。

霍夫曼将军的传奇有三:一、他未动一枪一弹将当时华约各国中装备最精良的一支军队解散,并且使之和平融入西德联邦军队组成现在的德国国防军,而这种完美结果,在人类历史上也是鲜有的事件。其二、柏林墙及其倒塌的因由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谜团,而霍夫曼将军又是能为1989年11月9日提供证词的见证人。其三、二战以后世界仅三个国家即东西德、南北朝鲜和中国存在着分离问题,霍夫曼将军亲历的和平统一,将不失为一块可能在将来帮助中国人的 “他山之石”。

特奥多尔·霍夫曼(Theodor Hoffmann),退役海军上将,1935年2月27日生于德国古斯泰维尔的一个农业工人家庭,1952年参加东德人民军海军,先后担任舰队参谋长、司令、海军副参谋长、副司令、司令,1989年11月18日出任莫德罗政府的最后一任军职国防部长,1990年4月起任国家人民军总司令。在两德统一的前三天,即1990年9月30日退出现役。

柏林墙倒塌时,我和我的同事毫不知情,谁也不知道是谁下达的命令

周易(以下简称周):您第一次见到柏林墙是什么时候?

霍夫曼将军(以下简称霍):第一次从远处看是1970年代,而到近前看柏林墙已是1989年当上国防部长以后,那时候柏林墙已经开放了。

周:柏林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霍:不同时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1961年这堵墙刚建时觉得这堵墙能够阻止那些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外逃,会给东德带来繁荣,而这一点也在短时期内得到了证实,并且保住了东德这样一个国家的存在,同时使得美国与苏联的利益得到明确的划分。柏林墙对东德来讲并不是强大的标志,而是比较弱小的标志,因为这个国家的情况如果很好的话,人民就不会外逃。当1989年我看到柏林墙打开时人们欢天喜地的情形,我就开始问自己——这堵墙究竟对我们有什么用处?!这堵墙给人们带来了痛苦。

周:在柏林墙倒塌之前,您是否有什么预感,事前是否做了一些准备?事后又有什么遗憾?

霍:之前我和我的同事完全不知情,当时的军队领导人正在开会,电视上就说柏林墙倒塌了,当时边防军的士兵没有接到任何命令,所以他们必须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边防军就给我们打电话询问是否有开放柏林墙的命令?到底是谁下的命令,我们也不知道。我自己觉得与西德的边境打开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当时很多东德人通过波兰、捷克逃往西德,这给那些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当时也没有别的什么选择,只有允许他们暂时到西德去,当然是希望他们再回来的。

周:在柏林墙倒塌之前,德共高层与军方对民众的力量如何判断?你们当时料想到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霍:当时军队和政府的领导人都没有正确认识民众的情绪,因为群众的抗议示威事件发生在民德国庆40周年之前,在40周年国庆期间,原本打算展示东德40年所取得的成果,而政府所要办的这种展示与民众的经历和感受不相符合。我们想到了这种可能,就是用军队来对付抗议的民众。我和很多人一样,都希望来一场民主改革,而这种改革还必须对民众有益,包括对那些上街游行的人,他们最初的出发点也都是想让民主德国变得更完善。如果当时我不相信我们自己能做到改变东德人民生活这点的话,我就不会接任国防部长。我当时的信念就是会使东德变得更好,使军队成为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

周:在发出解散人民军、和平统一德国这道命令时,您是否考虑过自己的个人前途?

霍:我当时很少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命运,因为当时我承担着对整个国家人民和军队命运的责任,我的个人利益是置于人民利益之下的。

周:两德统一后,对那些当年在柏林墙值勤时曾射杀过平民的前东德军人进行了审判,对此您作何评价?

霍:值勤的前民德边防军士兵看到有人越境,首先应该发出警告,如果越境的那个人不听警告继续前行的话,士兵可以向他开枪,但应尽量不把他打死。这些士兵的行为是按照规定进行的,而那些规定又是国际上通用的。另外,还有一点必须补充的是,当时边防军士兵也有被射杀的,也就是说边境上的形势非常复杂,民德的法律规定公民不能随便离境,可在审判柏林墙值勤士兵时,法官却说民德不应该制订这样的法律,这便是矛盾的焦点。这些法官还讲,这些边防军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居住地的自由,可这种公民权利在过去民德的法律中并没有规定。

周:我对将军您在两德统一中的和平壮举深表敬意,之所以反复询问,其目的就是对历史负责,希望将军能理解。

霍:事件都是客观发生的,可是怎样评价就不同了,如何评价总是按照一个国家的政治动向来评价的,我完全不指望在西德的电影或者节目中,东德人民军会扮演一个正面的形象,甚至连东德人民军放弃武装和平统一的行动,西德的媒体也会横加指责。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一个搞法律的专家指出,在两德统一时,如果东德人民军当时起来用武力阻止的话,那么给他们定罪就无话可讲。

周:最终历史是会有这种结论的,这是不容置疑的。

霍:哈哈哈!我相信在20年或者30年后人们对此评价会与今天的评价完全不同,可是我已经活不到那一天了。

周:在两德统一之后,您是否受到德国当局的审查?

霍:审没审查不知道,但是没有过任何法律上的询问,可能也对我进行过调查,但是没有什么具体问题。

周:您现在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霍: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就是当时自己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因为后来一些东德人受到了审判,士兵也受到歧视,我不得不考虑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但直到今天我仍认为自己是对的,因为除此别无选择。但在德国也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前东德军队应该用武力来阻止东德的消失。我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前东德的变故并不是从1989年开始的,而是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孕育了。

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两德的统一,虽然是绝对多数德国民众的意愿,可少数人利益也受到了伤害,可您当时的决定促进了德国的进步。

霍:这究竟是不是一种进步,还得看看再说。我觉得前东欧国家都退回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不是进步还很难说。我一再坚持自己的看法:支持东德的转折和社会变革,确保这一变革的和平进程,乃是正确之举。同样正确的是:当民主德国越来越多的民众希望立即统一时,绝对应当有意识地走上德国统一的道路,并提出自己对此的设想和建议。

这样做之所以正确,其理由十分简单:军队不可能也不愿意违背人民的意愿。东德武装力量的成员均对“国家人民军”的称谓十分珍视。社会内部体制的转变,本不是人民军的任务,人民军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去适应这些变化。当统一进程开始后,人民军必须努力参与这一进程。

曾经服务于民主德国政府的人不应该受到指责,如果要指责的话,就该指责当明显知道政府在犯错误时保持沉默的人。

周:您现在隶属于什么单位?具体还有什么福利待遇或医疗保险?在哪里领取?

霍:首先我已经退休了,不属于任何一个单位。我的养老金是从统一后的德国的一个专门发放养老金的机构获得的。我退休金的12%是要用来支付医疗保险费用的,另外6%的医疗保险费用是由国家支付的。

周:如果前东德不解体的话,您从正常的德共高级干部位置上离休,会有什么样待遇?

霍:如果东德不解体,情况不发生变化的话,我不可能当上国防部长,还会继续当海军总司令的。

周:就按海军总司令的职位退休,您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霍:退休金大约和现在的差不太多,但用过去那份退休金生活质量会比现在高得多。

周:目前这种情况是否会使您感到失落?

霍:东德若存在的话,虽然我个人会生活得更好,但现在丰富的生活用品在东德时用我的退休金就很难买得到,因为物资短缺,很多东西用钱根本就买不到的,我也很难象现在这样自由出国旅行。

周:这么说您还是赞同两德统一的?

霍:当然,可以这样说。虽然我是百分之百赞成两德统一,但是我觉得现在对于过去曾在东德政府和军队里工作过的人员,还有对科学家的一些歧视应该停止。

周:据我所知,在两德统一后,还有相当数量的前东德人民军士兵继续在军队服役,他们目前的现状如何?

霍:这些人的待遇是不同的,主要和年龄有关,他们当中有少部分人被联邦军队接收,而这部分人的生活就过得不错。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目前在经济流通领域里工作,他们都很勤奋,有组织纪律性,也比较能干,得到了雇主的认可。另外很大一部分目前已经退休,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人过得也还不错,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要求和过去西德军队士兵享受同样的待遇,因为他们也是德国的军人。

周:我从您的中文版新作《最后一道命令》中看到,您一直在为原东德人民军在两德统一后遭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呼吁,您能否简单讲一下曾经分别在东德和西德服役过的军人退休后待遇有何差异?

霍:现在联邦军中服役的士兵,既有前西德军人,也有人民军士兵,但他们的待遇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即原来人民军的士兵在现役中只能获得前西德士兵收入的86%,退休后的退休金也要比原西德士兵的少得多;其次,东德军官们用原来的头衔退休都不被许可,因为把他们划分成为曾为外国服役的那么一类人;其三便是国家人民军的历史被歪曲,过去在人民军中所获得的资格证书等也不被承认。

周:如果前东德人民军的将士在两德统一后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长此以往的话将对德国社会有何负面影响?最坏能到什么程度?

霍:不但是军队的士兵们受到不公正待遇,其它前东德公民也受到了不公正对待,这一点肯定会对两德统一带来不良影响。

周:直接后果或者隐患是什么?

霍:不是所有德国人都觉得自己是平等的,有些人会感到自己被视为二等公民。

周:我以为就是因为有像您和您的部下这样的军人,在当时用自己的理性、良知和对和平与自由的高度认同,才在不流血情况下,使前东德人民用自己的双脚从容地在和平与非暴力的前提下做出了独立选择。

霍:谢谢。尽管在最后的时刻东德人民不想要这样一个国家了,但是在1949年成立这个国家时,人们希望它成为一个反法西斯、爱好和平的国度,同时和周边国家也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原民主德国没有歧视过任何一个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从来没有发动过战争,从这个角度来讲,曾经服务过民主德国政府的人不应该受到别人的指责。如果人们要指责的话也只能指责一点,那就是人们明显知道政府在犯错误时,他们沉默了。

周:通过对您的新作《最后一道命令》的阅读和短暂的接触,了解到您是一位非常有教养、爱好和平,对自由、民主理念有很深认同感的将军,您在两德统一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不能请您谈一谈那个过程?

霍:如果要看那段历史,不能只看民主德国发生的事情,而是要看整个华沙条约缔约国所发生的事情,当时几乎所有的华沙条约缔约国都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民主德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两德必须统一,而且是在和平不流血的情况下实现统一,并设想建立一个条约共同体。其第一步就是建立两德间的邦联,但是在1990年3月的选举之后,由于当时领导人失去了民众的信任,这种进程就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步骤开始了,东德的领导层已很少能对此进程施加影响。

当领导人距离人民越来越远时,当他们对现实和公民需求的关注越来越淡漠,甚至于极其荒唐地背离社会科学基本原理一意孤行时,只需在火药桶内投入区区一个火星,便可以引发广大东德公民的公愤。这一场景发生于1989年夏秋之际。我想军队是人民的一部分,军人的情绪和人民的呼声并没有什么不同,当时军队中的将士都决定尊重并服从人民的意愿。我作为国防部长的任务,就是让军队在和平的前提之下融入两德统一之中,可我当时并没想到后来会受到不公正待遇,但即使在当时能想到会遭到今天这种待遇的话,在那时也是别无选择了。事后我和原东德的一些领导人在一块儿聊天时,常常会问他们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会有更好的选择,大家的回答是一致的:没有,根本再无别的选择。这就是说,在当时,德国统一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

让人们客观地看待历史,这就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

周:霍夫曼将军,请您介绍一下您目前在德国的生活情况,今后有什么愿望和打算?

霍: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一边休息还一边工作,现在给前东德的一家小公司做事,帮助他们打开俄罗斯的市场,因为我和前苏联有很多联系,自己也会俄语,现在就是利用这些关系和俄语的优势在工作着。同时我还经常应邀参加一些集会并发表演讲,我觉得应该把这段历史(柏林墙倒塌和两德合并)的真相告诉人们,让人们知道当时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等等。主要是要告诉大家,无论如何战争都不是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方法,虽然我以后不再工作了,但是还将集中精力参加这种(演讲、撰文)政治性的活动,我想把我的感受和经验告诉下一代人。我现在和夫人、两个孩子和孙子、孙女生活在一起,我想和我的家人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也许以后还到各地旅行一下。

周:您以前来过中国吗?

霍:我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最后一道命令》这本书中文版的出版,才使我有机会来到中国。中国人民给我和我的夫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中国各界人士和我所进行的开放而友好的直接对话,以及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北京这座城市大大地超过了我的想象,我想象中的北京是一个历史和文化名城,没想到它也非常现代化,我希望中国的这种良好发展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希望中国人民的生活能继续得到改善。

周:请您简单地向中国读者介绍一下您的《最后一道命令》这本书?同时再就此对中国读者讲几句话。

霍:这部书讲的是德国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包括了德国统一前一年的时间里发生的事件,德国统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这里叙说的是在当时非常复杂的历史时段里,人民军和人民军的领导人是如何做出各种决定和如何保证两德统一能在和平的前提下进行,这本书既表达了人们的失望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的希望,这本书对两德统一的历史来说很重要,它会让人们客观地看待历史,也为其它国家的人们评判当时东德人民军的做法是对是错提供了一手资料,这就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33楼 发表于: 2009-08-16

一场令周恩来震怒的外交风波[转帖]


    1969年3月初,当时主持外交部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部长姬鹏飞,为抵京履新的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罗博接风洗尘,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馆参赞泽契·阿果利等使馆外交官员应邀赴宴。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等出席作陪。

  席间,宾主频频举杯,欢快异常。姬鹏飞、乔冠华作为东道主,更是热情异常。乔冠华早在30年代就有“酒仙”的雅号,今天难得有如此开怀畅饮的时候。为人谨慎的罗博大使却不敢造次,浅尝辄止。毕竟是新官上任,不能失态。而人高马大的阿果利倒显得非常活跃。他似乎没有料到姬、乔这两员“酒场”骁将的英雄酒量,自己根本就不是对手,更何况又是“二对一”,没有几个回合,阿果利就抵挡不住,颓然败下阵来。

  散席后,喝得醉醺醺的阿果利钻进了小轿车,向外交公寓驶去。当轿车沿着东长安街行至灯光较暗的建国门外大街时,一个无辜的中国工人倒在了阿果利的车轮之下。

  阿尔巴尼亚最高领导层获悉此事,立即下令调回阿果利。

  姬鹏飞的宴请活动以及阿果利开车肇事的情况自然都上了外交部的值班简报。不过,简报的编辑对酒后驾车等要害问题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所以,周恩来一直不明此事的前因后果。

  3月23日下午5时半,周恩来在北京饭店会见罗博,对阿果利车祸肇事就事论事:“交通事故总是难免的。”在场担任总理译员的范承祚内心很不平静。了解此事详情的范承祚认为,此事不仅人命关天,而且涉及两国关系,作为当事人和目击者,自己有责任向总理汇报实情。

  获悉真相后,周总理震怒了,他马上召集姬鹏飞、乔冠华等当事人开会,狠狠地批评了姬、乔等有关负责人,并责成他们在一个会议上作深刻检查。

  “事后为什么不立即报告?为什么隔了两个礼拜才告诉我?”周恩来大声责问,甚至连他一向信任、欣赏的韩叙也未能幸免挨批,“如果我处在你礼宾司负责人的位置,就会专门要一辆车陪送阿果利参赞回外交公寓。怎么能让人家醉酒后驾车回去呢?”

  周恩来对垂首不语的外交部领导厉声言道:“你们外交部,看着阿果利过量饮酒不仅不劝阻,反而一再劝酒。阿果利是在中国,又是我们的客人,出了事,责任主要在我们。作为外交官,特别是你们几位领导同志,喝酒一定要有节制,喝多了容易误事……”周恩来的语气开始缓和下来,再一次重申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外交人员有关规章守则:各种外交场合,外交官饮酒不得超过自己酒量的1/3。

  3月28日,周恩来接见罗博、阿果利,商谈阿果利酒后开车撞死一中国工人的事件。周总理说:“我喝酒也是有教训的,主要有四次:一、1925年在黄埔军校,那时是搞统一战线,蒋介石的军官们因我结婚要我请客,灌了我;二、1938年在武汉也是搞(抗日)统一战线,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前黄埔军校的我的学生灌了我;三、在重庆还有过一次;四、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夕,赫鲁晓夫在莫斯科灌了我。这几次,都是别有用心灌我的。所以,在1965年我下了决心,把喝了30年的酒戒了。多喝酒,既伤害身体,又会造成政治错误。”

  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说得阿果利心头热乎乎的。末了,周恩来再三向罗博大使表示,此事责任在我外交部有关负责同志。因车祸不幸死亡的工人同志善后事宜由中方负责处理。也请阿外交部不要处分即将奉召回国的阿果利。但是,阿方坚决不收回成命。

  同年5月1日晚,周恩来得悉阿果利偕夫人已在当天离京转道上海,他立即派乔冠华和译员范承祚飞赴上海,陪同阿果利夫妇在沪、杭游览一周。阿果利夫妇在上海得知此事后,对周恩来总理充满了感激之情。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34楼 发表于: 2009-08-16


揭密:东德间谍潜伏42年[转帖]


    1967年,被子弹击中后脑的欧内索格躺在一名妇女臂弯中,这张照片触动了无数人的。

  库拉斯今年81岁,这张照片摄于今年5月27日。

  该证件显示,库拉斯是东德共产党的一员。

  我愿意将自己的全部贡献给党。——库拉斯1964年被批准加入东德的德国统一社会党

  我应该为此感到羞耻吗?即使我真的为东德秘密警察机构工作过又如何呢?有什么用呢,已经发生的一切都不会改变。——库拉斯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1967年6月2日晚,26岁的德国学生本诺·欧内索格前往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参加一场抗议伊朗国王来访的示威游行活动。这是欧内索格平生第一次参加学生游行,也是最后一次。

  一名西柏林便衣警察———卡尔·海因茨·库拉斯,声称受到示威学生的威胁,射杀了手无寸铁的本诺·欧内索格,事后被无罪释放。

  无辜学生的死亡和警察无罪释放立即点燃了学生的怒火,催生了上世纪70年代极左翼组织“红军旅”的恐怖暗杀活动,影响了整整一代德国人。

  然而,最新解密的档案披露了令人惊讶的内幕:被认为是“法西斯侩子手”的库拉斯是东德国家安全局安插在西柏林警察局的间谍。这一发现令德国举国哗然,人们不禁反思,如果当初知道制造血案的是一名东德间谍,年轻人的愤怒是否会转向?历史的进程是否会有所改变?

  卡尔·海因茨·库拉斯,这位81岁的老人,在柏林生活了二十多年。他常常倚靠在房间的铁门上,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啜饮,偶尔烂醉如泥,妻子也拿他没办法。不高兴时,他会大声骂人,而对自己的间谍生涯,他缄口不提。但是,最新解密的档案又一次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人们不仅记得他那改变德国进程的“致命一枪”,更惊叹于他作为东德间谍在西德的“潜伏风云”。

  自愿成为东德间谍

  库拉斯的秘密生涯始于1955年4月19日。那一天,这位西德警察前往东德执政党“德国社会统一党”总部,对守卫说,他希望“和国家安全部的代表取得联系”。库拉斯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受到接见。

  库拉斯说,他对西柏林的政治发展感到失望,愿意为东德效劳,他相信东德能创造一个更好的德国。

  经过一番冗长的交谈,库拉斯被招募为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秘密警察组织(Stasi)的一员,但继续留在西德的警察队伍中,伺机提供情报。

  当年4月26日,库拉斯和东德情报人员第二次会面。他用一手漂亮的字体写下了“决心书”,上面写着“尽管我在政治上未受训练,但我相信东德选择的道路代表着正确的方向。为加入这一进程,我将忠诚地向安全部代表汇报与西德警察有关的情报……我的情报将署名为‘奥托·博尔’。”

  警局内大展拳脚套情报

  此后的12年里,化名“奥托·博尔”的库拉斯为东德秘密警察组织提供了大量情报,如西柏林警察内部的人员名单、人事调动、部门运作情况、在火车站设置的警察办公室草图和东德的叛变者名单等。

  他在警察局四处结交朋友,套取情报,并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装了一套秘密电台,甚至将窃听器装到警察局上司的办公室。他把一个微型照相机藏到走廊的壁架里,晚上偷偷用它拍摄文件情报。

  尽管如此,库拉斯却很好地掩饰了自己,甚至赢得了“勤勉”和“热心”的美誉,获准将官方文件带回家。他迅速得到西德的重用,升到警方“第一特别调查组”任职,还被委派了重要任务———截获东德秘密警察组织的通信情报。

  为了使“潜伏”生涯更加稳固,在东德上级的授意下,库拉斯加入了西德的社会民主党。实际上,库拉斯已经在1964年被批准加入东德的德国统一社会党。

  此外,他被指派了一项代号为“罗密欧行动”的任务,即争取与警察首长的秘书结婚。不过,数次试探后,库拉斯感到完全不可能和那位女士发生任何“罗曼史”。他在报告中说:“我对她完全没有感觉,如果这项任务不是‘非常必须’完成,我希望放弃。”

  总体而言,库拉斯的情报可信度高、叙述详尽、他本人对情报工作全心投入。他的“忠诚”也换得大量报酬,期间他总共获得2万马克———这在当时的西柏林可是一笔大数目。

  枪击大学生断送间谍生涯

  然而,库拉斯的双重身份一直困扰着他。身穿西柏林警服,库拉斯不得不对他的东德同志们使用残酷手段。作为第一特别调查组的核心成员,他常常参加审讯那些被捕的东德间谍。每次经历这些内心和行动的矛盾挣扎后,库拉斯总是异常沮丧,只得到酒馆买醉,去射击场练枪来消解。据说,他喜欢收集枪支,是一名神枪手。

  库拉斯的秘密接头人、代号“洛蒂”的中年妇女在1965年1月26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博尔(库拉斯)跟我说了一些疑惑,因为他不得不逮捕一些民主德国的同志。我鼓励他保持工作的稳定状态,即使逮捕一些人也没有关系,这是为了获得更重要的情报。”

  不过,1967年,当库拉斯将枪口对准示威学生本诺·欧内索格时,他显然表现得过了火。

  尽管许多人认为,他是故意在西德制造动荡和不满,但是库拉斯不承认枪击行动受到了东德秘密警察组织的指使。在东德警察的解密报告中,对这起枪击案的描述也是“一场不幸的意外”。

  枪击事件后,东德秘密警察机构便切断了和库拉斯的一切联系。此后,库拉斯两度被起诉犯有谋杀罪,但都被判无罪释放。

  在几度谍海沉浮后,他曾为之效力的机构都抛弃了他。1971年,人们曾在一个公园里发现了醉倒的库拉斯,身上只有一把刀和一个箱子,箱子里装着他的枪支。

  如今这位耄耋老人仍然声称他是“误杀”欧内索格,承认自己加入过东德共产党,但否认自己的间谍身份。“我应该为此感到羞耻吗?即使我真的为东德秘密警察机构工作过又如何呢?有什么用呢,已经发生的一切都不会改变。”库拉斯说。

  反思

  库拉斯“潜伏”伤害了谁?

  库拉斯射杀欧内索格的那一枪,一直被认为是“改变德国时代进程”的一枪。库拉斯身份的披露,引起了德国全社会的激辩,愤怒的人甚至要求剥夺库拉斯的退休金,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他不应得到全套的国家福利”。

  上世纪60年代的东德和西德仍是两大阵营的冷战前线。欧内索格死后,政府控制的媒体封杀了消息,库拉斯被无罪释放,这一切成为左翼学生的集结爆发点,战后西德最激进好战的极左翼恐怖组织“红军旅”成立。

  “红军旅”三十年间共犯下34次谋杀案,制造多起银行抢劫案与血腥爆炸攻击,造成了34**亡和无数人受伤,受害者包括西门子公司总裁贝库茨、德意志银行行长赫尔豪森等政商界要人。1977年,由于“红军旅”和境外极端恐怖组织勾结,导致联邦德国发生大规模的社会危机,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史称“德意志之秋”。

  库拉斯身份的披露促使无数德国人开始思考,当初所有的激进行为是不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上?如果他们知道库拉斯受到“社会主义理想”而非“纳粹思想”的驱使而行动,是否还会有那般强烈的反应?

  德国媒体称,如果当时库拉斯的东德间谍身份被调查出来,西德当局就不会包庇他,库拉斯很可能被判有罪,从而平息学生们的怒火。不过,无论库拉斯的真实身份是什么,都无法改变当时左翼学生明显的反现代社会情绪。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35楼 发表于: 2009-08-16

从垮掉到对外:俄国青年问题[转帖]


  普京发表“允许危机下的合法抗议活动”讲话之后,当局与反对派的“街头较量”已不可避免。在克宫前反普京大游行及“5·9”胜利日、“6·12”国庆日等关键时刻,青年人是否依然整体支持普京,将是衡量现政府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本文来源: 南风窗 作者:方 亮

  4月27日,在喀山市举行的一场俄罗斯足球超级联赛上,一些年轻球迷打出了“生日快乐!爷爷!120!”的标语。这一画面在俄罗斯引起了极大反响。因为这个曾在二战的硝烟中浴血奋战的民族十分清楚谁在这个时候过120岁的生日,这个人便是希特勒。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引起全国性反响的俄罗斯青年并没有被逮捕,甚至没有警察上来阻止他们的行为。

  俄自由派媒体《独立报》文章指出,在过去如果有人为希特勒张目,只需要跟他提伟大的卫国战争,他马上就会闭嘴,“而现在,你再跟眼下这些年轻人提那场战争,他们会说如果苏联和纳粹德国联手,那么莫斯科早就统治欧洲了”。

  暂时无法判断《独立报》的说法是否夸大,但这篇文章中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俄青年法西斯化,却是世界皆知的事实。臭名昭著的光头党早已让俄罗斯成了许多外国人眼中的恐怖之地,而一群光头小青年集体行纳粹礼的照片也成了法西斯化的俄国青年的真实写照。

  作为最迅速也最直接体现社会变化的群体,青年的堕落反映了俄罗斯社会转轨的巨大代价。

  混乱年代的印记

  1991年,在开过第22次全会后,苏联共青团正式解散。距离俄下一个有影响的青年组织的建立还有14年。所以,共青团的解散对于俄国青年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发展来说必定是一件大事。

  2008年10月,共青团建团90周年纪念活动在全俄境内展开,人们用各种方式纪念那段“充满集体主义乐趣”的年代。现任俄加里宁格勒州州长格里高利·波斯回忆说:“共青团对我来说不是一个政治组织,而是一个生活的大课堂。我十分怀念同伙伴们不仅一块犯错也一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年代。在这个大课堂里,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和生活的理想。”

  从波斯的描述中可以感觉到,苏联共青团组织的各种劳动很像中国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人们回忆起这段时光时,总是淡化其政治色彩而强调它对人生的影响。而戈尔巴乔夫未能收住缰绳的改革,带来了对共产党及其一切附属物的批判。尽管人人承认共青团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组织而且承担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但是狂热的思潮还是淹没了人们的理性。在苏联共青团第22次全会上,这个1亿苏联青年的“人生课堂”被匆忙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正如美国“垮掉的一代”一样,俄罗斯始自戈尔巴乔夫终于普京的将近20年的混乱,带给这一代青年的是价值观指导的缺失、生活的困窘(我国著名俄罗斯问题学者陆南泉曾于这个时期在莫斯科做访问学者,他称当时晚上根本买不到一点东西吃,只能饿着)和家庭教育的无力(许多家长做数份兼职以维持家用,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曾让普京流泪的电影《12怒汉》中反映了这段历史)。可以想象得到,在这种社会和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必定充满了扭曲。正如《生意人报》的一名记者所言,那是一个许多成年人因忍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成天酗酒甚至选择自杀的年代;孩子们就更加不幸了,他们要一辈子携带这个时代的印记。

  笔者留学俄罗斯时亲眼看到这一代俄罗斯青年人的堕落。在路边、海边和街心花园里随处可见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聚在一起酗酒、笑骂。没人敢半夜上街,笔者和同学偶尔几次夜里出去,看到的是一群群小流氓像港片里的黑手党一样聚会,从他们身边经过时入耳的是肮脏的咒骂声。这些无所事事的青年年龄均在20岁上下,正好是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后俄罗斯最混乱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试想这一代青年成为俄罗斯主人的时候,他们将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看待世界?

  “列宁领导十二月党人起义”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言,社会发生动荡或灾难时,人的一些阴暗本能会自动表现出来,一些庸才也会十分活跃。相比于共青团时期,混乱时期的俄国青年缺少了价值观方面的强力介入,于是除了与自由、民主和私有化有关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一些杂乱无章的思潮也趁机侵入,而历史虚无主义和拜金主义也在这个时期成了年轻人的时尚。

  2007年,俄罗斯科学与高等学府委员会对圣彼得堡市的113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被问及什么是自己的理想形象或模仿对象这一问题时,诸如保尔·柯察金、朱可夫和伊万·苏萨宁等俄罗斯英雄人物鲜有人青睐,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投机商人、黑手党老大等等。在被问及心目中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50%的学生选择了“金钱”。

  如果说共青团解体后的14年里青年们没有了思想上的引导者,那么也不尽然。电视等被俄罗斯寡头们控制的大众媒体便充当了这么一个角色。在另一次关于电视给俄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什么的调查中,62%的人选择了“拜金”,46.3%的人选择了“不择手段达到目的”,30.5%的人选择了“暴力和犯罪”,19%的人选择了“自私自利”。俄罗斯电视台每晚10时以后集体播放三级片,由此可见一斑。

  政治转型和经济转轨带来的资本主义思潮的入侵让人无法抵挡,连后期的共青团都成了寡头和新一代俄罗斯权贵的大本营,就更不用说当时还不谙世事的普通青年。由此带来的是青年的“无知化”。

  一位长期从事青年教育的老教授撰文痛陈青年素质的降低,他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事情。在一次考试中,一个女大学生回答一个历史问题时说道:“列宁领导了十二月党人起义,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起义失败了。”老教授写道,我一直看着她的眼睛,她没开玩笑。

  同样,在一些类似中国“超女”和“青年歌手大赛”的电视活动中,一些青年们背不出普希金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哪怕一个完整的句子。这些都让俄罗斯社会感到尴尬。

  民族主义的低龄伸张

  思想的空洞、价值观的扭曲和知识的匮乏,这些成了相当一部分俄罗斯青年的真实状态。于是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被提了出来,用什么占领青年的思想高地?

  这个关乎国家未来的大问题在普京任内得到了顺势而为的解决。之所以称作“顺势而为”,是因为一个从衰败中走出的昔日大国难免要伸张自己的民族主义情绪,而这种情绪在青年人身上往往体现得最为直接,再加上俄民族性格中的极端性,以及部分政客的煽动,俄罗斯青年的极端民族主义化甚至法西斯化,就愈发呈现出灾难性的特点。可是普京政府非但没有采取得力措施约束青年人的行为,反而对其网开一面,利用这种情绪去对抗共产党的旧意识形态和西方鼓捣的颜色革命浪潮,这就成全了民族主义的低龄伸张。

  作为俄青年法西斯化的急先锋,俄光头党的种种罪行已经无须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俄高层对待这种风潮的态度。正如这次给希特勒过生日事件没有受到警察阻止一样,俄政府对光头党的打击十分不力。据悉,在今年年初发生了莫斯科大学校园内中国留学生被捅18刀还被摘掉肝脏的事件之后,莫大校方召开了各国留学生代表参加的会议并增加了巡逻警力,但收效并不明显,光头党夺命案此后又数度发生。笔者的朋友从莫大留学归国后称,连警方都已经麻木,因为政治层面尚没有推动解决该问题的强大动力。

  在这种动力缺失的同时,光头党的害人手段正日趋残忍,砍头、泼硫酸等以前没有过的手段都被用上了。光头党已经在网站上发出号召,要求党员们在5月5日发动针对外国人的“屠杀”,其嚣张气焰简直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可是人们尚未在打击光头党的行动中看到类似俄警镇压远东反政府抗议人群时拿出的力度。

  说到底,政客们需要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普京上台后倡导建立主流价值体系,爱国主义成为其核心。但一个不能明说的东西就是,民间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与这种爱国主义有着某种同质性,这种同质性对普京及其由军官和间谍组成的强力政权来说有着一种“鱼水关系”。所以,法西斯化在俄罗斯愈发猖獗。

  新青年团体的崛起

  2005年被称为俄罗斯青年组织的“元年”。在这一年,亲执政党的“纳什”和“青年近卫军”等组织相继成立。从目前的发展看,这些组织都能获得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除了俄财政部在联邦专项计划名义下向其拨款,许多大公司也十分热衷于向它们捐款。同时,“纳什”的一些青年领导人已经进入“统一俄罗斯党”的领导人行列中,这也显示了那些大公司的眼光。而且,这些组织的结构和严密性愈发健全。在一次“纳什”组织的“招新”活动中,“考官”问一位希望加入的女大学生:“你知道普京之路是什么吗?”“你知道普京都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吗?”从这些问题中,已经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该组织的宗旨。

  建立这一系列组织的直接动机来源于防止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式的颜色革命在俄罗斯重演。在克里姆林宫的思维中,大学生构成了上述两次革命的主力,并且在俄国内,也有“波拉”、“保卫”和“不与普京同行”等一批反政府青年组织不时上街扰乱视听,所以必须控制大学生,让这股力量为我所用。被称为“青年组织之父”、现已担任俄联邦青年问题部长的雅凯门科在“纳什”组织的成立大会上称:“在你们之前有一个‘失败的一代’,你们不能成为同样的一代人。”这个“失败的一代”指的就是从1991年共青团解散到2005年新青年组织成立这14年间成长起来的一批人,或者说其成长期没有经历普京时代的一批人。

  近来,“纳什”、“青年近卫军”、“欧亚青年联盟”、“地方的”、“年轻的俄罗斯”等团体不断组织各种活动,对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政府表示支持。如在不久前的反政府风潮中,“纳什”和“青年近卫军”都组织了支持政府的游行。同时它们也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外向性”的表达,比如组织人去爱沙尼亚保护苏军烈士铜像,包围波罗的海三国驻俄使馆等。

  2007年4月,爱沙尼亚政府决定将苏军烈士墓移走,引起当地俄罗斯族居民强烈不满,结果1200多人在抗议政府的行动中被捕,50多人受伤。在俄罗斯国内,事发之日被称为“铜像之夜”。之后,“纳什”不断参与保卫波罗的海三国苏军烈士铜像的行动,而且每年4月都会举行纪念活动。一些活跃分子已经被三国海关列入黑名单,以阻止他们入境。

  日前,俄联邦青年问题部长雅凯门科在圣彼得堡的一次讲话中称:“现在,我们的组织还仅仅是全国性质的,今后我们要将其发展到国际领域……我们要向敌视我们的西方进军!”实际上,在雅凯门科这番讲话之前,“纳什”等组织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外向性”,而俄政府解决青年问题的那种“顺势而为”态度,也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俄罗斯,目前年龄在14岁至30岁的青年共380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7%,这个庞大的群体正引起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从“纳什”和“青年近卫军”等团体的发展道路看,爱国主义是其发展的主要纲领,而对现政府的支持是其获得物质和精神支持的主渠道。作为今后解决青年问题的主要方法,俄政府正计划在中央和地方层次上设立青年人政府和青年人议会。这其中,普京的侄女维拉·普京娜极有可能领导圣彼得堡的青年人政府。

  2009年是俄罗斯“青年年”,在普京总理年初发表“允许危机下的合法抗议活动”讲话之后,当局与反对派的“街头较量”已不可避免。而在克宫前反普京大游行及“5·9”胜利日、“6·12”国庆日等关键时刻,青年人是否依然整体支持普京,将是衡量现政府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36楼 发表于: 2009-08-16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援助[转帖]


巴基斯坦是这样援助中国的,为了节省运输机的空间,多载些救灾物质,随队的医疗队拆了座椅,以这样的姿势飞往中国救灾... ...
   “我父亲告诉我,当全世界都遗弃我们的时候,中国人把最好的东西自己不用,送给我们,我们才打败了侵略者,我愿意捐助一切,愿意去救人!”得知中国发生地震后,一位巴基斯坦网友写下了这样的留言。而类似的表态,这些天在巴基斯坦人中并不鲜见。
    
    “中国兄弟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就提供什么东西。”地震发生两天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即亲临中国驻巴大使馆,向中国人民表示亲切慰问。穆沙拉夫说,两年前巴基斯坦遭遇南亚大地震袭击后,中国的援助令巴基斯坦人民“记忆犹新”。
    这个将“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坚定盟友”写在小学课本上的国家,这一次几乎倾尽所有。
    
    5月16日早晨,两架C-130运输机从拉瓦尔品第的空军基地升空,满载价值约9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飞赴中国。同一天,巴基斯坦红新月会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5万美元。
    巴基斯坦人民生活并不富裕,却在第一时间慷慨解囊,这在巴红新月会代理主席哈尼夫看来并不奇怪:“为中国兄弟,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帮忙!”5月27日,由28名巴基斯坦医生和辅助医疗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抵达中国。
    为解决灾民临时居住问题,从5月19日至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连续三次请求国际社会支援帐篷。获悉这一消息后,巴基斯坦政府迅速行动,连续向中国地震灾区捐赠帐篷。细心的中国人发现,巴捐助中国的帐篷数量精确到了十位数,达到22260顶,而在分批运送时,甚至精确到了个位数。原因是,巴基斯坦这次动用了国家战略储备的所有帐篷!
    巴基斯坦人的兄弟情谊,令无数中国人感动不已。“我还能说什么,一个国家能做到把储备的所有帐篷捐给中国,这已经超越了友谊。”“怪不得大家经常说巴基斯坦是兄弟,说实在的,很多兄弟都做不到这一点。”
“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对于巴基斯坦的首批医疗队赴甘肃地震灾区进行救援,中国有关接待部门非常重视,也希望能为他们做好生活方面的安排。为此,国内专门向中国驻巴使馆询问巴基斯坦医疗队的饮食安排问题。
巴外交部东亚司司长马钉汗告诉中国驻巴使馆政务参赞姚敬,巴基斯坦医疗队自己会带一些简单的食品,尽量不给灾区增加麻烦和负担。
“不用操心医疗队的吃饭、接待问题,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马钉汗说。

“不要谈钱”

急灾区之所急。巴基斯坦在中国地震发生后共提供了两万多顶帐篷。中国驻巴使馆非常清楚,这些帐篷对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巴基斯坦来说是笔很大的开销,所以希望以中方购买的方式送给灾区。但是经过几次询问,巴基斯坦国家减灾局主席法鲁克和其他巴方官员都拒绝透露帐篷的价格。
“这些帐篷是救灾用的,是我们心意的表达,”法鲁克说。

“巴方说:‘这些援助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中国兄弟以前帮助我们的时候,跟我们要过钱吗?’听到这里我眼泪都出来了,”一位使馆工作人员动情地说。

姚敬介绍说,根据市面价格,一顶帐篷一般约在200美元左右。光是帐篷一项,巴基斯坦的捐赠价值就达到了400多万美元。

搬光战备帐篷
巴基斯坦是全球向中国灾区捐赠帐篷最多的国家之一。两万多顶帐篷不是个小数目。 巴go-vern-ment在提出捐赠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太多,而是把救灾放在了第一位,举全国之力为中国地震灾区抽调帐篷。这些承载着巴基斯坦人民深情厚谊的帐篷源源不断地从伊斯兰堡、卡拉奇、拉合尔等城市运往中国灾区。
在伊斯兰堡装运帐篷时,竟然把战略储备仓库里的帐篷全部搬光了。

喀喇昆仑公路上的爱心传递
巴基斯坦提供救灾帐篷后,运输又成为了问题。毕竟,巴方运输机每架次只能运送不过二三百顶帐篷。为此,使馆和巴方经过协商决定,大部分帐篷通过喀喇昆仑公路——中巴友谊公路运输。

喀喇昆仑公路平均海拔高,路况复杂。5月21日,16辆集装箱卡车从伊斯兰堡启运。由于在巴方境内距红其拉甫口岸50公里处的冰川融化,中巴友谊公路被冲毁,淹没路段达一公里,运送救灾物资的货车无法通行。
经过中国新疆路桥公司和巴方工程人员的连夜紧急抢修,道路最终恢复了通车。历时4天跋涉,这支车队终于抵达中国的红其拉甫口岸,在大雪中和等候在那里的中方人员举行了交接仪式。
截至记者发稿时,还有巴方运送帐篷的车队行进在泥石流多发的中巴友谊公路上,进行着千里爱心传递。

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

在巴基斯坦奉献爱心、体现友谊的援助中国地震灾区的行动中,来自当地的华侨华人、中资公司、留学生和巴民众等各方力量的支持不可或缺。

为了将大批帐篷尽快运往灾区,中国移动巴基斯坦分公司、华为巴基斯坦分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自愿提出要求,共同出资,从中国上海 一家公司包了5架次飞机,协助运送帐篷。 当地的运输公司纳兹姆接到运送帐篷的请求后,没有考虑任何困难,立即答应以成本价负责运输。在帐篷启运的前一天夜里,纳兹姆彻夜不眠,现场指挥装车,连妻子住院都没有时间去探望。

在巴基斯坦援助中国地震灾区的行动中,最常听到巴基斯坦官员或民众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希望能为中国兄弟做些什么。(新华网 )


195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但那个时候巴国还是亲美国家,所以双方关系并没有较大的突破,趋于冷淡,到1965年,印巴第二次战争期间,巴国被美国抛弃,军事上处于劣势,关键时刻,中国除了为巴基斯坦提供了飞机,坦克大炮外, 毛主席几乎决定派兵增援巴基斯坦,挽救了巴基斯坦,帮巴基斯坦保住了巴占克什米尔地区。而做为巴国方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遭到外部封锁的困难时期,是巴基斯坦为中国提供了通往世界的空中走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是巴基斯坦为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架起了桥梁,还有在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合法权利上,巴国也做出了不少贡献。可以说中巴友谊是经历了历史的考验的。说句题外话,国内很多人对朝鲜感觉良好,说是鲜血铸就的友谊,可那是我们这么想的,在朝鲜国内,伟大的金太阳才是他们的救世主,志愿军在他们眼里只是一支在侧面打了打伏击的小部队,想想都伤心,可恨至极也。
参考资料:
http://zhishi.baidu.com/zhishi/183369.html

相互帮助 巴基斯坦当年比中国有很多优势 比如可以容易得获得西方武器和技术 包括美国的战机和法国的潜艇 意大利的电子设备 各种导弹等等 民航业也同国际比较接轨 所以初期在民航等方面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但是西方大多不可靠 巴基斯坦吃过这个亏 为了拉拢印度 美国曾经扣留或者暂缓提供很多装备给巴基斯坦 而中国曾经战胜过印度并且在巴基斯坦岌岌可危的情况下 为巴基斯坦提供了歼六和歼七战机 那个时候印度已经将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中肢解了出去妄图彻底吞并巴基斯坦 中国的及时帮助 导致巴基斯坦避免了亡国 至今歼七仍然被巴基斯坦空军重视 将其命名为“空中哨兵” 寓意着他保护了巴基斯坦的天空

从那以后 中巴关系日益加深 包括哈里德坦克 枭龙战机 都是中国专门为巴基斯坦设计的 并且专门为其培训人员 建设生产厂 这些装备都实现了巴基斯坦自行生产 而且中国还允许巴基斯坦生产这些装备出口创汇 这导致巴基斯坦比印度在军工上有更大优势

巴基斯坦也投桃报李 据说宋级潜艇的很多技术 就是巴基斯坦曲线支援中国的法国潜艇的技术 包括法国装备的幻影和F16 台湾也装备着 所以可以肯定 现在中国很熟悉这些飞机的性能 台湾空军很被动 而且 巴基斯坦还开放自己的港口 允许中国建设石油管道这样来自中东的石油就不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 可以直接从巴基斯坦输入中国 这帮了中国很大忙

当然 最近 最明显的就是两国地震时候的相互帮助 据说这次巴基斯坦动用了全国战略储备支援中国 很让我们感动我们当年也是第一时间帮助巴基斯坦 不过最近总是风闻 现在有很多在中国的巴基斯坦人反映 中国人普遍对他们的态度比较傲慢 把他们和印度人一样当作来自边远穷国的民众 所以很轻视 这让我们很惭愧 其实我们本来应该对他们保持像他们对我们一样的尊重 无奈 中国人太多 愚弱势力的人也太多


两国的关系是有两国发展的需要决定的(因为国家的关系是有力量和利益决定的) 不光是由一个政府领导人的态度决定的
中国和巴基斯坦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一直不好而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关系也一直紧张(中印战争的原因)中国需要一个能制衡印度的国家作为朋友 而巴基斯坦也这么想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嘛!所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好尽管中国一直说和巴基斯坦这么好不是针对印度 但很显然就是这么回事再说中国和巴基斯坦距离很近这也是地缘政治的要求
但是中国和印度同时和平崛起 这就要求中国和印度要增进交流 合作
07年的中印联合军事行动 就可以看出两国有意打破历史坚冰 前不久印度总理 辛格访问中国 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而中印的进一步友好发展将可能带来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的降温(仅是本人推测 不足为信) 可能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不再会像原先那么好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我国的国家之一。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进展顺利。
(一)中巴建交初期,由于巴是西方阵营的盟国,与我关系较为冷淡。两国间交往较少,仅保持一般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巴总理穆·阿里举行了两次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两国总理的会谈对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万隆会议后,两国高层往来逐渐增多。1956年10月,巴总理苏拉瓦底应邀正式访华。12月,周恩来总理访巴。一年内两国总理的成功互访,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
(二)1957至1969年是中巴关系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这期间两国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巴从对华敌视国家变为对华友好国家,揭开了中巴关系的新篇章。
从1957至1960年,巴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以及台湾、西藏等问题上追随西方,两国政治关系受挫。1961年,巴政府在改善中巴关系上迈出了一步,在联大会议表决恢复我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投票赞成。1962年,两国通过友好谈判就中巴边界位置和走向达成原则协议。1963年3月,两国签订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巴。同年12月,巴总统阿尤布·汗访华。 1966年3月,刘少奇主席访巴。1965至1971年,巴在历届联大都作为提案国,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三)70年代的中巴关系稳定发展,两国政府和人民间的友好合作不断加深。
1970年11月,巴总统叶海亚·汗应邀访华。佐·阿·布托当政期间于1972年、1974年、1976年三次访华。1974年11月,中国民航北京----卡拉奇----巴黎航线开航。齐亚·哈克执政后于1977年12月访华。
(四)80年代,中巴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巩固和发展。
1980年5月,巴总统齐亚·哈克访华。1981年6月,中国总理访巴。1982年8月,两国签署开放中巴交界的红其拉甫山口的议定书。同年10 月,齐亚·哈克总统再次访华。1984年3月,李先念主席访巴。1985年11月,巴总理居内久访华。1987年6月,中国总理再次访巴。1988年5 月,居内久总理再度访华。1989年2月,贝·布托总理访华。11月,李鹏总理访巴。
(五)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巨变,但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中巴友好合作关系却未受到国际风云变幻的影响,继续向前发展。
1990年5月,万里委员长访巴。同年9月,巴总统伊沙克·汗访华,并作为主宾参加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1991年2月,巴总理谢里夫访华。同年10 月,杨尚昆主席访巴。1992年10月,谢里夫总理再度访华。1993年12月,李瑞环主席访巴。同月,贝·布托总理再次访华。1994年12月,巴总统莱加里访华。1995年9月,贝·布托总理作为中国政府的特邀嘉宾出席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同年11月,乔石委员长访巴。1996年 12月,江泽民主席应邀对巴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是中巴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两国领导人确定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还在巴发表了题为“世代睦邻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中国的南亚政策。1997年4月,巴总统莱加里访华。1998年2月,谢里夫总理访华。 1999年4月,李鹏委员长访巴。同年6月,谢里夫总理再次访华。2000年1月,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5月,巴基斯坦外秘哈克来华参加两国外交部年度磋商。7月,唐家璇外长应邀对巴进行正式访问。 9月,江主席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会见了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
(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双方高层接触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2001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两国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5月,朱镕基总理应邀访巴。12月,穆沙拉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1年 12月和2002年2月,江泽民主席先后两次与穆沙拉夫总统通电话,双方就“9·11”事件后的国际形势交换了意见。2002年1月,穆沙拉夫总统在赴尼泊尔出席“南盟”峰会途中过境北京。3月,吴邦国副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巴,并出席中巴合作建设的瓜达尔港口项目开工仪式。5月,唐家璇外长访巴。6月初,江泽民主席在阿拉木图“亚信”峰会期间会晤了穆沙拉夫总统。6月底,巴外交国务部长哈克访华。8月初,穆沙拉夫总统在访问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后过境北京。2003年3月,巴总理贾迈利正式访华。11月,穆沙拉夫总统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关于中巴双边合作发展方向的联合宣言”。12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合作
中巴两国从50年代初起就建立了贸易关系,开展了贸易业务。1963年1月,两国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1982年10月,成立了中巴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进展。特别自90年代以来中巴进出口额增长较快,2003年两国贸易额突破2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三、文化、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1、中巴文化交流
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友好相处,保持着密切的文化往来。建交后,两国即互派文化团组访问和举办展览。1965年3月,中巴两国政府代表在拉瓦尔品第签订了文化协定,并于该年第一次签署了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2003年穆沙拉夫总统访华时,中巴签署了2004-2006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迄今共签署了10 个执行计划。
2、中巴科技合作
我国与巴基斯坦的科技交往始于60年代。多年来,中巴科技合作顺利并富有成效。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中巴科技合作也不断走向深入。从较为分散的单项交流发展到科技联委会等规模性的政府间科技合作。自1976年中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以来,两国政府已举行了15次会议,双方共签订了417个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

我们能为巴基斯坦人民做什么呢?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37楼 发表于: 2009-08-16


宫女口述:慈禧西逃前处死珍妃真相[转帖]


  “逃跑是在光绪二十六年,即庚子年七月二十一日(1900年8月15日)的早晨,也就是俗话说——闹义和团的那一年。”老宫女一边回忆,一边慢慢地说,“虽然这事已经过了40多年,大致我还能记得。

  “我记得,头一天,那是七月二十日的下午,睡醒午觉的时候。——我相信记得很清楚。老太后在屋子里睡午觉,宫里静悄悄的,像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出逃的迹象。这天正巧是我当差。

  “我还要絮叨几句。这一年是我第二次回到宫里来,太后对我格外开恩,所以我特别小心,不争宠,不拔尖,死心塌地伺候老太后。宫里变样了,春苓子、小翠已经离开宫了,老伙伴只剩下小娟子。小娟子不知替我说了多少好话,老太后才点头让我回宫来,当然不是她一个人的力量,所以我对小娟子也特别感激。说句实在话,我心甘情愿听小娟子的调遣,因为她聪明、直爽,没有歪心眼。那时她是宫里的大拿(掌事儿的),我是她的副手。

  “在宫里头我们只知道脚尖前的一点小事,其他大事丝毫也不知道。老太后有好多天不到园子里去了,和往常不大一样。到二十日前两三天,听小太监告诉我们,得力的太监在顺贞门里,御花园两边,都扛着枪戒备起来了。问为什么,说也不说。我们也风闻外头闹二毛子(教民),但谁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小娟子暗地里嘱咐我,这几天要格外留神,看老太后整天板着脸,一丝笑容也没有,嘴角向左边歪得更厉害了,这是心里头憋着气的象征,不定几时爆炸。当侍女的,都提心吊胆,小心侍侯,免得碰到点子上自找倒霉。

  “那一天下午,我和往常一样,陪侍在寝宫里,背靠寝宫的西墙坐在金砖的地上,面对着门口。这是侍寝的规矩。老太后头朝西睡,我离老太后的龙也就只有二尺远。在老太后寝宫里当差是不许没有人样子的,要恭恭敬敬地盘着腿,眯着眼,伸着耳朵,凝神屏气地倾听着帐子里的声音。……

  “突然,老太后坐起来了,撩开帐子。平常撩帐子的事是侍女干的,今天很意外,吓了我一跳。我赶紧拍暗号,招呼其他的人。老太后匆匆洗完脸,烟也没吸,一杯奉上的水镇菠萝也没吃,一声没吩咐,迳自走出了乐寿堂(这是宫里的乐寿堂,在外东路,是老太后当时居住的地方,不是颐和园的乐寿堂),就往北走。我匆忙地跟着。我心里有点发毛,急忙暗地里去通知小娟子。小娟子也跑来了,我们跟随太后走到西廊子中间,老太后说:“你们不用伺候。”这是老太后午睡醒来的第一句话。我们眼看着老太后自个往北走,快下台阶的时候,见有个太监请跪安,和老太后说话。这个太监也没陪着老太后走,他背向着我们,瞧着老太后单身进了颐和轩。

  “农历七月的天气,午后闷热闷热的,大约有半个多时辰,老太后由颐和轩出来了,铁青着脸皮,一句话也不说。我们是在廊子上迎老太后回来的。

  “其实,就在这一天,这个时候,这个地点,老太后赐死了珍妃,她让人把珍妃推到颐和轩后边井里去了。我们当时并不知道,晚上便有人偷偷地传说。后来虽然知道了,我们更不敢多说一句话。

  “我所知道的事就是这些。

  “时间悄悄地流逝,人世不断地喧腾,经过改朝换代,到了民国初年,我们说话都没有什么忌讳的时候,有一年正月,崔玉贵到我家来串门,闲谈起这件事,他还有些愤愤不平,说老太后对他亏心,耍鬼花样。现在我把当时崔玉贵和我说话的情况,大致给描绘一下。也不见得全是原话了,让我慢慢地想,慢慢地说。

  “崔玉贵,我们叫他崔回事的,不称崔总管,免得和李莲英李总管之名重复。他在辛丑回銮以后,被撵出宫,一直住在鼓楼后边一个庙里。庙里住着好多出宫的太监。他觉得在这里住着方便,不受拘束。这也就是崔玉贵为人还不错的明证——他当过二总管,如果当初他亏待了太监,决不敢在这里住,舌头底下压死人,大家伙骂也把他骂跑了,可他能在太监堆里住下去,足见他的人缘是很好的。他一直没有家眷,过着单身生活,所以也没有牵挂。经常的活动是起早贪黑地练武,摔打(锻炼)自己的身子。

  “我那时住在北池子孟公府,梳头刘的后人住在奶子府中间,桂公爷(桂祥,老太后的娘家兄弟)住在大方家胡同西口里头。崔玉贵是桂公爷的干儿子,也就是隆裕皇后的干兄弟,所以他在宫里很红,因为有桂公爷做靠山。按太监的行话说,叫钻桂公爷的裤裆。他到桂公爷家来来往往,要经过我们两家门口。民国以来,崔玉贵是个恋旧的人,过年过节都到桂公爷家里照个面,虽然桂公爷不在世了,但他不愿意落下个‘人在人情在,**两丢开’的话柄。为了表示不忘旧,他常常是先直接到桂公爷家去,由大方家胡同出来时就遛达遛达。他是练武的人,不爱坐车。他顺路先到奶子府刘家,歇歇腿儿,就来到我家,这是他必经之路。也常在我家吃便饭,他和老刘(刘太监,老宫女的‘丈夫’)从前都一起伺候过光绪爷(戊戌前,老太后派崔去监视过光绪),又都是冀南的小同乡(崔是河间人,刘是宁晋人),人不亲土亲,再说,同是一个笼子里出来的,坐在一起也有话说。他饭量大,嘴馋,又是北方人,爱吃山东菜,40多岁的人了,一大盘红烧海参小膀蹄,吃得盘光碗净,,然后抹抹嘴唇,笑着说‘我又可以三天不吃饭了。’接茬跟老刘拉起乡谈来,说‘咱们冀南不是有句俗话吗,叫吃一席,饱一集,一集是五天,我说三天还说少了呢!’老刘说,‘您当过寿膳房总管,什么好的没吃过。’他说,‘那时吃着揪心,这时吃着舒心。’

  “他是个爽快人,办事讲究干净利索,也有些抢阳斗胜的味儿,好逞能露脸。当时在宫里年纪又轻,所以宫里的小太监背后管他叫小罗成。但他是个阳面上的人,绝不使阴损坏。因此太监都怕他,但不提防他。他也比较有骨气。他和李莲英面和心不和,自从被撵出宫以后,他从没求过李莲英。就是他的徒弟,有名的小德张,可以说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在隆裕时代红得发紫,他也从不张口。用他自己的话说,‘时运不济,抱着胳臂一忍,谁也不求’,很有冀南人的倔劲。他常到后门桥估衣店里去喝茶。这家估衣店是专收买宫里东西的,掌柜的把他当圣人看待,但他从来也不花他们的钱。从后门桥往东南,不太远,就是大佛寺,荣寿公主的府就在那儿,内里熟人很多,但他从不登她的门儿。

  “他好打扮成武教师爷模样。正月到我家来,头上戴一顶海龙拔针的软胎帽子,毛茸茸的活像蒙古猎人。一瞧就知道是大内的东西。海龙是比水獭还要大的海兽,皮毛比水獭不知要高贵多少倍。这种海兽不到大雪以后皮毛上不长银针,必须到了节气,银针才长出来。厚厚的油黑发亮的绒毛,长出一层三寸来长像雪一样的银针,只有海参崴进贡,别处是没有的,宫里叫‘(崴)子货’。他穿着黑缎团龙暗花的马褂,前胸后背各是一副团龙,不到民国是不许穿的,两寸高的紫貂领子,俗话说‘金顶朝珠挂紫貂’,过去不是入过翰林院的人,是不许穿紫貂的。领子向外微微地翻着,一大片毛露在外头,这叫出锋的领子。衬着一件深湖色的木机春绸的皮袍,应时当令的银狐嗉筒子,前后摆襟清清楚楚地露着圆圆的狐肷。银狐嗉是银狐脖子底下的毛,狐狸身上以这儿的毛最长,但又最轻。狐狸前腋下有两个旋涡,也是毛最厚最好看的地方,割下来做成像钱一样的圆圈,这叫做狐肷。穿狐嗉并不算多高贵,穿狐嗉而带狐肷,那穿狐皮衣服就算到家了。他下身是玄色春绸棉裤,裤脚往后一抿,用两根蓝飘带一系,脚底下一双两道梁的满帮云头的粉底大缎子棉鞋。往上身一看,很神气,往下身一看,很匪气,这大概也足可以代表崔玉贵的为人了吧。他常常自嘲地说:‘我是猴坐金銮殿,把我摆多高贵的地位,也不会是人样子。’穿着王爷的打扮,摇摇摆摆在大街上步行,这在北京城崔玉贵可能是独一份了。

  “崔玉贵也确实是好样的:将近50岁的人了,腰不塌,背不驼,脸膛红扑扑的,两个太阳穴鼓着,跟其他的太监就是不一样。他常在嘴边上的话:‘我活着就活个痛快!’别的太监到40岁开外早成了弯勾大虾米啦。他对自己管得很严,不吸烟不喝酒,左手经常握着一个浅红玛瑙的鼻烟壶,右手拇指上套着个翡翠搬指(也写作班指,原八旗勇士拉硬弓时特意用皮套把拇指保护起来,以后成为武士特殊装饰)。他说:‘用这搬指管着我,免得我右手管闲事。’练武的人能管住自己的手,是很不容易的。

  “我在这里再添几句闲话。当太监的妻子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太监心毒,没度量,嫉心最强,又心眼多,而且尽歪心眼。老刘平常绝不让我跟男人说话,更不许我上街,也不许我走亲戚串街坊。我就像在盒子里生活一样,只有崔玉贵来了,我们能坐在一起谈谈话。一来是他知道我们底细,二来老刘佩服他。我们俩都尊敬地管他叫崔大叔,他也大马金刀地管我叫侄媳妇。就这样,我们谈起了老太后出走前后的事。

  “他愤愤地把鼻烟壶往桌子上一拍,说:‘老太后亏心。那时候累得我脚不沾地。外头闹二毛子,第一件事是把护卫内宫的事交给我了。我黑夜白天得不到觉睡,万一有了疏忽,我是掉脑袋的罪。第二件事,我是内廷回事的头儿,外头又乱糟糟,一天叫起(召见大臣)不知有多少遍。外头军机处的事,我要奏上去,里头的话我要传出去,我又是老太后的耳朵,又是老太后的嘴,里里外外地跑,一件事砸了锅,脑袋就得搬家,越忙越得沉住气,一个人能多大的精气神?七月二十日那天中午,我想乘着老太后传膳的机会,传完膳老太后有片刻嗽口吸烟的时间,就在这时候请膳牌子最合适(膳牌子是在太后或皇上吃饭时,军机处的牌子上写好请求进见的人名,由内廷总管用盘子盛好呈上,听凭太后、皇上安排见谁不见谁)。牌子是薄薄的竹片,约五寸多长,三分之一用绿漆漆了顶部,三分之二用粉涂白了,写上请求进见的官职。也俗称绿头牌子。这是我细心的地方,当着老太后的面把膳牌请走,心明眼亮,免得有麻烦。这是我份内的差事,我特别小心。就在这时候,老太后吩咐我,说要在未正时刻召见珍妃,让她在颐和轩候驾,派我去传旨。’说到这,崔玉贵激动起来了,高喉咙大嗓门地嚷着。

  “‘我就犯嘀咕了,召见妃子例来是两个人的差事,单独一个人不能领妃子出宫,这是宫廷的规矩。我想应该找一个人陪着,免得出错。乐寿堂这片地方,派差事的事归陈全福管,我虽然奉了懿旨,但水大也不能漫过船去,我应该找陈全福商量一下。陈全福毕竟是个老当差的,有经验,他对我说:这差事既然吩咐您一个人办,您就不要敲锣打鼓,但又不能没规矩,现在在颐和轩管事的是王德环,您可以约他一块去,名正言顺,因为老太后点了颐和轩的名了,将来也有话说。我想他说的在理。

  “‘景祺阁北头有一个单独的小院,名东北三所,正门一直关着。上边有内务府的十字封条,人进出走西边的腰子门。我们去的时候,门也关着,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我们敲开了门,告诉守门的一个老太监,请珍小主接旨。

  “‘这里就是所谓的冷宫。我是第一次到这里来,也是这辈子最末一回。后来我跟多年的老太监打听,东北三所和南三所,这都是明朝奶母养老的地方。奶母有了功,老了,不忍打发出去,就在这些地方住,并不荒凉。珍妃住北房三间最西头的屋子,屋门由外倒锁着,窗户有一扇是活的,吃饭、洗脸都是由下人从窗户递进去,同下人不许交谈。没人交谈,这是最苦闷的事。吃的是普通下人的饭。一天有两次倒马桶。由两个老太监轮流监视,这两个老太监无疑都是老太后的人。最苦的是遇到节日、忌日、初一、十五,老太监还要奉旨申斥,这是由老太监代表老太后,列数珍妃的罪过,指着鼻子、脸申斥,让珍妃跪在地下敬听,指定申斥是在吃午饭的时间举行。申斥完了以后,珍妃必须向上叩首谢恩。这是最严厉的家法了。别人都在愉快地过节日,而她却在受折磨。试想,在吃饭以前,跪着听完申斥,还要磕头谢恩,这能吃得下饭吗?珍妃在接旨以前,是不愿意蓬头垢面见我们的,必须给她留下一段梳理工夫。由东北三所出来,经一段路才能到颐和轩。我在前边引路,王德环在后边伺候。我们伺候主子向例不许走甬路中间,一前一后在甬路旁边走。小主一个人走在甬路中间,一张清水脸儿,头上两把头摘去了两边的络子,淡青色的绸子长旗袍,脚底下是普通的墨绿色的缎鞋(不许穿莲花底),这是一幅戴罪的妃嫔的装束。她始终一言不发,大概她也很清楚,等待她的不会是什么幸运的事

  “‘到了颐和轩,老太后已经端坐在那里了。我进前请跪安复旨,说珍小主奉旨到。我用眼一瞧,颐和轩里一个侍女也没有,空落落的只有老太后一个人坐在那里,我很奇怪。

  “‘珍小主进前叩头,道吉祥,完了,就一直跪在地下,低头听训。这时屋子静得掉地下一根针都能听得清楚。

  “‘老太后直截了当地说:“洋人要打进城里来了。外头乱糟糟,谁也保不定怎么样,万一受到了污辱,那就丢尽了皇家的脸,也对不起列祖列宗,你应当明白。”话说得很坚决。老太后下巴扬着,眼连瞧也不瞧珍妃,静等回话。

  “‘珍妃愣了一下’说:“我明白,不曾给祖宗丢人。”

  “‘太后说:“你年轻,容易惹事!我们要避一避,带你走不方便。”

  “‘珍妃说:“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

  “‘就这几句话戳了老太后的心窝子了,老太后马上把脸一翻,大声呵斥说:“你死在临头,还敢胡说。”

  “‘珍妃说:“我没有应死的罪!”

  “‘老太后说:“不管你有罪没罪,也得死!”

  “‘珍妃说:“我要见皇上一面。皇上没让我死!”

  “‘太后说:“皇上也救不了你。把她扔到井里头去。来人哪!”

  “‘就这样,我和王德环一起连揪带推,把珍妃推到贞顺门内的井里。珍妃自始至终嚷着要见皇上!最后大声喊:“皇上,来世再报恩啦!”

  “‘我敢说,这是老太后深思熟虑要除掉珍妃,并不是在逃跑前,心慌意乱,匆匆忙忙,一生气,下令把她推下井的。

  “‘我不会忘掉那一段事,那是我一生经历的最惨的一段往事。回想过去,很佩服25岁的珍妃,说出话来比刀子都锋利,死在临头,一点也不打颤——“我罪不该死!”“皇上没让我死!”“你们爱逃跑不逃跑,但皇帝不应该跑!”——这三句话说得多在理,噎得老太后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只能耍蛮。在冷宫里待了三年之久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了不起。

  “‘你们知道,我是提前由西安回来的。把老太后迎回宫里来,不到三天,老太后就把我撵出宫来了。老太后说,她当时并没有把珍妃推到井里的心,只在气头上说,不听话就把她扔到井里去,是崔玉贵逞能硬把珍妃扔下去的,所以看见崔就生气、伤心。因此她把我硬撵出宫来。后来桂公爷说,哪个庙里没有屈死鬼呢!听了这话,我还能说什么呢?自从西安回来后,老太后对洋人就变了脾气了,不是当初见了洋人,让洋人硬磕头的时候了,而是学会了见了洋人的公使夫人笑着脸,拉拉手了。把珍妃推到井里的事,洋人是都知道的,为了转转面子,就将罪扣在我的头上了。这就是老太后亏心的地方。说她亏心并没有说她对我狠心,到底还留我一条小命,如果要拿我抵偿,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想起来,我也后怕。自从离开宫以后,再也不敢沾宫的边,我怕把小命搭上。听桂公爷说,撵我出宫,是荣寿公主给出的主意,这个主更不好惹。’崔玉贵的话就说到这儿。

  慈禧接见外国公使夫人“在逃亡的路上,我看到了光绪,眼睛像死羊一样,呆呆的。”

  听完了老宫女叙说珍妃遇害的事,不禁使我低头长叹。珍妃所以在冷宫里忍辱等了三年,无非是盼望光绪好起来,自己也跟着好起来,“但愿天家千万岁,此身何必恨长门”,只求光绪能好,在冷宫里忍几年也算不了什么!当双方困难时期,彼此隔离,“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她和光绪的心情,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在老太后那样的凶狠压迫下,光绪又怎能好起来呢?只能喟叹“朕还不如汉献帝”罢了(光绪在瀛台被困时,看《三国演义》自己嗟叹的话)。做了30年的皇帝,连自己唯一知心的女人都庇护不了,“噤若寒蝉”,死了爱妃问都不敢问一声,也真让人可怜了。过去唐朝李商隐曾讥讽唐明皇说:“可怜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玄宗当了40多年的皇上,到后来被迫在马嵬坡让杨玉环自缢身亡,还不如莫愁嫁到卢家能够白头偕老。这虽与光绪的性质完全不同,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吧!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到光绪身边,备受恩宠,也曾经发过这样的痴问:“皇上这样地对待我,不怕别人猜忌我吗?”光绪很自负地说:“我是皇上,谁又敢把你怎么样呢?”(见德龄《光绪秘记》)单纯的光绪把一切估计得太简单了,这正像搞戊戌变法一样,对政局的估计太简单,可怜只落得在逃亡路上用纸画个大乌龟,写上袁世凯的名字,粘在墙上,以筷子当箭,射上几箭,然后取下剪碎以泄忿罢了。堂堂天子,万般无奈。(见吴永《庚子西狩丛谈》)我们对清代宫廷的事,不可能十分了了,珍妃井但大致可以推想得出来:当时宫里后妃论聪明才智,有政治头脑的,可以说非珍妃莫属了,将来宠擅六宫,是绝对无疑的。但与老太后政见不合,留下此人,终成祸患,一有机会非置之死地不可。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预先砍去光绪的左右手,免得慈悲生祸患,到将来树叶落在树底下,后悔也就来不及了。老太后对这件事是预谋已久的。我赞成崔玉贵的话,“绝不是临跑前仓促之间的举动”。如果说因为珍妃年轻貌美,怕招惹是非,丢了皇家的体面,那么庆亲王的女儿四格格,比珍妃还年轻,也是出名的漂亮,也可以说是金枝玉叶吧,为什么带着她跑到西安呢?前后一对比,老太后的心事是昭然若揭的。过去看小说,看到宋太祖这样的一段事:大将曹彬奉命兵伐江南,江南小朝廷李煜赶紧派使臣来问原因,并说:“我们没有礼貌不周的地方呀,为什么兴兵讨伐我们呢?”赵匡胤很直率地说:“大丈夫榻旁岂容他人鼾睡。”(《宋史》、《新五代史》记李煜遣使奉表求朝廷缓师,宋廷“不报”“不答”)这大概就是珍妃致死的原因吧!——历史是容许人联想的。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38楼 发表于: 2009-08-16


罗马与波斯长达400年的战争[转帖]


231年,阿尔达希尔一世致书罗马皇帝塞维鲁,要求罗马势力退出亚洲,长达400年的罗马波斯战争正式开始。

232年,萨珊波斯同罗马交锋,打败罗马军队,并通过和约获得亚美尼亚。

公元260年,萨波尔一世同罗马帝国军队交战,大败罗马军,并俘虏罗马帝国皇帝瓦勒良。至今在帕赛波利斯附近仍留存着纪念这次胜利的摩崖石刻,它以巨幅浮雕表现瓦勒良跪着为萨波尔一世骑马上鞍垫脚的情景。这次战争后,萨珊一度占有小亚东北部的卡帕多细亚。但萨珊与罗马之争一如安息王国时期呈拉锯之势。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等都曾率军远征波斯,但未取得显著战果。

公元286年,罗马煽动亚美尼亚起事,萨珊被迫撤退,以后又丧失底格里斯河以西之地。375年以后,罗马帝国忙于应付哥特人等日耳曼蛮族的入侵而无暇东顾,波斯也因抵御匈奴人的侵扰无力继续向罗马挑战。

公元395年,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为便于管辖而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在经历了包括匈奴和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复侵袭之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拜占庭遂成为唯一的罗马人帝国--实际上他们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继续占有巴尔干半岛、小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上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利比亚等地区,是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公元487年,萨珊波斯的科巴德一世上台执政。他指挥由波斯人、匈奴人和阿拉伯人组成的联军从拜占庭帝国手中夺走了上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

公元502年,联军又围攻阿米达城,经80天鏖战,攻陷该城,后又连续击败拜占庭军队的反击。505年,双方媾和,拜占庭以1000磅黄金为代价复得阿米达城,双方维持原有边界,处于和平状态20年。

公元527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一世去世,其外甥查士丁尼继位,即有名的查士丁尼一世。为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版图,他对内厉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积极向东、西两个方向举兵扩张。他向东方的征讨重开了罗马波斯战争。在以后的100多年内,拜占庭与萨珊波斯之间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争霸战争。

第一次战争:公元528-531年。527年,刚刚继位的查士丁尼一世就任命22岁的贝利撒留为东征大元帅。528年,波斯先发制人,命大将扎基西斯率3万大军向拜占庭军发动猛烈进攻,在529年的尼亚比斯首次战役中击败贝利撒留,并直扑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战略重镇德拉城。530年的德拉城战役,波斯大军全军溃败,后来从叙利亚沙漠方向发动的多次进攻也在贝利撒留的巧妙反击下失败。531年,双方在卡尔基斯会战,波斯打退了贝利撒留的进攻。532年双方媾和,拜占庭撤回德拉城驻军,向波斯支付1000磅黄金。

第二次战争:公元540-545年。540年,库斯鲁一世率大军从首都泰西封出发,对拜占庭的幼发拉底防线发动突然袭击,先后攻下希拉波利斯、卡尔基斯,直捣叙利亚首都安条克。经过激烈战斗,波斯攻下该城,并大肆烧杀抢掠。543年,乘拜占庭内讧之机,库斯鲁一世进占亚美尼亚,全歼了前来进攻的3万拜占庭大军。544年,库斯鲁再次亲征上美索不达米亚,围攻首府尼德撒城数月之久,但未果而撤。545年,双方缔结5年停战协定,拜占庭收复波斯占领的全部领土,支付赎金2000磅黄金。

第三次战争:公元549-562年。547年,库斯鲁一世率8万大军进占科尔奇斯王国,并攻陷拜军的庇特拉要塞。549年,查士丁尼一世应科尔奇斯人的邀请,派大军进攻庇特拉要塞。经过3年断断续续的攻战,拜占庭军队夺回庇特拉要塞,波斯军伤亡惨重。此战之后,双方在高加索山麓又进行了6年的拉锯战。拜占庭先赢后输,波斯军队连续获胜。

555年,法息斯河口一战,拜占庭军队背水一战,向轻敌冒进的波斯军队发起反攻,消灭敌1万余人,大获全胜。562年双方再次媾和,波斯放弃对科尔奇斯的领土要求,拜占庭每年向波斯支付黄金1.8万磅,有效期50年。

第四次战争:公元571-591年。571年,查士丁尼二世停止向波斯支付年金,库斯鲁一世以敌人毁约为名率军进攻德拉城,经5个月的厮杀破城而入。索得黄金4万磅后,波斯撤军。589年,波斯发生内乱,拜占庭皇帝莫里斯派7万大军援助库斯鲁二世夺取王位。591年,拜军在幼发拉底河畔击败波斯军,杀掉篡位者,攻陷泰西封,扶库斯鲁二世登上波斯王位。波斯则将亚美尼亚的大部分和伊比利亚的一半割让给拜占庭,并订立“永久和平协定”。

第五次战争:公元603-631年。库斯鲁二世乘拜占庭内乱之机于606年率大军西征,战火又起。波斯军经过9个月战斗攻陷德拉城。608年,波斯分两路大军西进,一路攻占帕多西亚、比西尼亚、卡拉奇亚,另一路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威胁君士坦丁堡。这时,拜占庭内战方酣。波斯大军长驱直入,609年攻下叙利亚,611年再下安条克,613年攻下耶路撒冷城,并把该城洗劫一空。616年,巴夏·巴尔兹又率波斯大军侵入埃及,攻陷亚历山大里亚,到619年征服整个埃及。同时,另一支大军出征小亚细亚,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再次威胁君士坦丁堡。至此,波斯版图达到极点,萨珊的势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峰。617年,波斯军又一次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蛮族共同进攻君士坦丁堡。

公元620年,巴尔兹从埃及赶到卡尔西顿,参加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在海上攻势受挫后,双方达成休战协定。利用休战之机,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做好了各种准备。622年,他亲率大军避开正面敌人,乘军舰出其不意地在小亚细亚的伊索斯港登陆波斯军慌忙派军火速赶往伊索斯。双方在卡帕多西亚遭遇。拜军大败波军,乘胜收复失地,占领科尔奇斯、亚美尼亚、美地亚。至625年,希拉克略平定小亚细亚西部。

公元626年至627年双方继续征战不停。628年,波斯发生政变。631年,科巴德二世与拜占庭议和:波斯归还历代侵占的拜占庭领土、释放战俘、归还抢自耶路撒冷的“圣十字架”,归还抢自拜占庭的一切财物,偿还数年军费。波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罗马波斯战争历经400年,双方交战数百次。战争结果虽然波斯失败,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拉锯战,战争的结果只不过恢复了交战双方的战前状态罢了。罗马波斯战争严重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力量。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力量由此大大削弱,后来竟无力抵御蛮族和阿拉伯人的入侵,为它的最终衰亡埋下了隐患。波斯经此长期战争更是元气大伤,大厦根基动摇,20年后的651年,萨珊波斯被阿拉伯帝国灭亡。可以说,历时4个世纪的罗马波斯战争加速了罗马帝国特别是拜占庭帝国衰亡的步伐,也为萨珊波斯敲响了丧钟。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539楼 发表于: 2009-08-16


黄埔军校的七位政治部主任[转帖]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始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通称为黄埔军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筹建之初,军校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政治部主任是党代表的参谋长,特殊情况下可行党代表职权。政治部从1924年5月25日成立到1927年4月15日蒋介石背叛革命杀害共产党人止,存在近三年,前后有戴季陶、邵元冲、周恩来、卜士奇、包惠僧、邵力子、熊雄等七人任政治部主任。他们都是时代的风云人物,但各自的经历和人生,却是十分不同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