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6870阅读
  • 2117回复

历史解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85楼 发表于: 2009-08-22

中国史上一个最完美,评价最高的男人[转帖]


  外国朋友:
  1、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啥尔德于1955年在北京会见过周总理后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2、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亲自为周总理脱大衣,时间:1972年2月22日上午,地点: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3、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
  4、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加诺说:“毛主席真幸运,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我要是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就好了。”
  5、建国前,斯大林和米高扬也说过:“你们在筹建政府方面不会有麻烦,因为你们有现成的一位总理,周恩来。你们到哪里去找这样好的总理呢?”
  6、前苏联总理柯西金对毛主席说:“像周恩来这样的同志是无法战胜的,他是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家。”末了,他又补了一句:“前天美国报纸上登的。”
  7、前苏联总理柯西金在会见日本创价协会会长池田大作时说:“请你转告周总理,周总理是绝顶聪明的人,只要他在世一天,我们是不会进攻的,也不可能进攻的。”
  8、英国前外交大臣艾登对美国记者说:“你们早晚会知道,周恩来可不是平凡的人。”
  9、前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对西方记者说:“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周恩来打交道吧。”
  10、印度印中友协会长说:“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
  11、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说:“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12、西哈努克夫人莫尼克公主也说过:“周恩来是我唯一的偶像!”
  中国人:
  1、两弹元勋钱学森说:“许多党外人士说,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中国****的,相信周恩来才相信中国****的。”
  2、原国家主席李先念说:“中国****因为有周恩来而增添了光辉,中国人民因为有周恩来而增强了自豪感。”
  3、著名作家冰心老人说:“周恩来总理是十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4、胡耀邦同志于1984年瞻仰了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后题词:“全党楷模”。
  5、毛泽东主席于1974年在长沙对王洪文说:“对周恩来的任何攻击,必将遭到人民的坚决反对!”
  6、文革中当红卫兵向毛泽东主席提出批斗周恩来的要求时,他说:“好吧,让我也去陪斗吧!”
  7、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和蔡元培说:“周恩来先生的人格真是伟大!”
  8、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原北大校长马寅初说:“周恩来总理是最得民心的中国****员。”
  9、著名地质专家李四光曾说:“周恩来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胸怀宽阔,不计恩怨,广交朋友,用人唯贤,关心体贴,无微不至,为中国****团结了一大批人”。
  10、陈云、彭真、宋庆龄、叶剑英、罗瑞卿、余秋里、谷牧说:“没有周总理,‘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设想。”
  11、更多的人说:周恩来是中国****的楷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中国****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的优良作风和传统的化身,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辉典范、是人民的好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国民党高层军政要员也盛赞周恩来:
  12、李宗仁说:“周恩来作为国共和谈的首席代表,高瞻远瞩,立地生辉,抛开国共两党各自的信仰不说,仅以有这样的杰出领袖人物来看,中国****的胜利,也是天经地义的,顺乎情理!”
  13、阎锡山说:“周恩来乃神才也!周恩来先生的确是个大人才,我在国民党里没见过,国民党里没有这样的人才。”
  14、张治中说:“我的一切进步与我的老朋友周恩来的帮助、教育是分不开的,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情怀,他那广泛团结人的思想是国人学习的楷模。”
  16、于右任说:“周恩来的人格真是伟大”!
  17、冯玉祥评价说:“极精明细密,殊可敬可佩也”!见过周恩来后,在日记里写自己是吃饭太多。
  18、古耕虞说:“国民党把我往外推,中国****把我往里拉,其代表人物就是周恩来”。“是周恩来的力量,使我改变了对国共两党不偏不倚的立场,逐步*拢中国****”!
  19、国民党内传言:得周恩来者得天下,委员长若有周辅佐,何至于有今天的局面(重庆谈判)!
  联合国:
  周恩来死后,联合国降半旗(不是联合国旗降半,而是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国旗全降半旗)。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家死去的领袖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的到的,我也给降半旗。” 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86楼 发表于: 2009-08-22


沈安娜:这女人才是真正的NB女潜伏者[转帖]


 
沈安娜华明之夫妇1946年摄于南京
现年93岁的沈安娜面容慈祥,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她曾是****打入国民党内的一名谍报人员,11年战斗在国民党中央核心机关里。 宋美龄的新部下 1939年1月21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在重庆召开。主持人是蒋介石,沈安娜端坐在速记席上。这是沈安娜第一次见到蒋介石。此后,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全会都由沈安娜担任速记。蒋介石做梦也没想到,埋头记录的沈小姐,竟是中共情报员。 沈安娜潜伏在蒋介石身边的故事(组图)

1942年,中共南方局派来领导沈安娜、华明之的徐仲航被捕,他们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沈安娜回忆说:“那是我一生之中最艰苦的时期,我每天搜集到的情报,因没人来取,不得不又亲手销毁。”

1943年5月,沈安娜被安排为宋美龄的讲话做速记。每次速记前,她都会找出自己最好的旗袍穿上,因为“这样去见她才显得比较得体”。每次速记完,她都将速记符号翻译成文字,工整抄录,封面上还加上漂亮的美术字标题,宋美龄看了非常满意。 1946年3月,蒋介石连续两次召开最高军事会议,策划在半年内击溃八路军、新四军主力,会上还确定了军事部署和兵力调配。这些我党最需要的预警性战略部署情报,都被沈安娜用速记符号仔细地记录了下来,并迅速送到延安中共最高决策层。周恩来对于这一时期的重要情报,给予了“迅速、准确”四字口头嘉奖。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在那段日子里,蒋介石在国民党的高层决策会议上,讲到一些绝密问题时,会突然示意:“下面的话不要记。”这时,全场的人员都要停下笔来,沈安娜也不例外。但她把蒋介石的讲话牢牢记在心里,待到休息上厕所之际,再偷偷记录下来。 超级潜伏:蒋介石身边美女卧底今仍在(多图)

  获得嘉奖
1949年4月,上级领导指示沈安娜和华明之:不必随国民党南下了。他们悄然离开南京,回到上海。5月,上海解放,沈安娜长达15年的地下谍报生涯宣告结束。
1949年5月1日,中共中央情报部通电嘉奖了吴克坚领导下的情报系统工作人员,其中就包括沈安娜和华明之。
新中国成立后,沈安娜和华明之分别进入国家安全局和上海国家安全局工作。1983年,两人离休后,住在北京西郊。2003年,华明之去世。

《潜伏》原形找到:“翠萍”仍在世生活在天津
李克农中国历史上真正的NB潜伏者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87楼 发表于: 2009-08-22

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十位大人物[转帖]


 


1.商鞅    死因:五马分尸    

秦孝公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力跃于各国之首,商鞅功不可没。但他由于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物。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一代名臣,竟落得如此下场。
         
2.李斯    死因:腰斩    

李斯不仅是辅助秦王横扫天下的政治家,也是小篆的发明人,现在泰山石刻据说好多都是他的手笔,同时他的文章水平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家应该读过他的《谏逐客书》),鲁迅就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就这样一个大人物竟被指鹿为马的小人赵高陷害,被腰斩于咸阳。
 
3.韩非子    死因:毒死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也是“依法治国”的开山鼻祖。他的法家学说,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当时的李斯是宰相,但这个宰相肚子里撑得了船,却装不下一介书生韩非子,在秦王面前奸言两句,一杯毒酒,便让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法学家烟消云散了! 
        
4.韩信    死因:诛杀三族    

韩信是汉朝开国的第一功臣是无可争议的,但他到底有没有谋反实在是个难解之迷。可怜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千古名将,竟被小女人吕后斩之于长乐钟室,诛杀父、母、妻三族,只是成就了两个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5.晁错    死因:腰斩    

为了加强对地方势力的控制,汉景帝利用晁错“削藩”的建议打击了各地诸侯的势力;各地诸侯(历史叫“七国“)也不是吃醋的,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汉景帝看没法收拾了,只好拿出晁错做挡箭牌了。可怜晁错那天正高高兴兴去上班(上朝),就稀里糊涂地被腰斩了,遭殃的还有他的所有亲属,皆被处死弃市。 
        
6.岳飞    死因:缢首  

  岳飞的命运是注定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宋高宗想让他死,要是仗打赢了,迎回被金人俘虏的两个皇帝,他这个皇帝不就失业了;秦桧也想让他死,要是岳家军凯旋归来,他这个“鸽派”(“投降派”)宰相乌纱帽无论如何也是守不住的。两个掌大权的心有灵犀,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勒死了岳飞父子! 
      
7.刘伯温    死因:慢性中毒  

   人们常常将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事实上二人也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前看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刘伯温最终也没有逃出朱元璋的如勒佛手心。史书记载,刘伯温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药之后,病情加剧而死。许多人认为这是老朱借了胡惟庸的刀杀掉刘伯温的,不久之后,胡惟庸全家亦遭灭门之灾。 
        
8.解缙    死因:雪地冻死  

   单从对华夏文化的贡献来说,解缙的确是居功至伟、史无前例的。他主持编篡的《永乐大典》,3.7亿余字,2万多卷,是当时古今文化的集大成者。可惜的是,他精通天文地理三教九流,对政治却是一窍不通不懂ABC。结果被太子诬告,打入大牢,一天深夜被灌得酩酊大罪,拖入雪地,不明不白地死去。
         
9.方孝儒    死因:凌迟,灭十族  

   方孝儒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朱棣夺得皇位后要他投降并命他起草诏书,他却写了"燕贼篡位"四字!朱棣要灭其九族,他破口大骂,灭我十族又如何?人本有九族,何来第十族?朱棣横下一条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门生也列作一族,连同宗族合为“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
         
10.袁崇焕     死因: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将领,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抵御清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不幸遭奸佞陷害,致使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错杀袁崇焕,造成千古奇冤。更可悲的是,袁崇焕被处死时,竟被不明****的群众生咬活割······不忍去说。不明****却又满腔热情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88楼 发表于: 2009-08-22


毛泽东为何点名胡适为“罪大恶极帮凶” [转帖]


 
    胡适

  “我这个人,可以当皇帝,但不能当宰相”,这番话是胡适1948年在“行宪国大”期间讲的。何谓“行宪国大”?原来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11月25日通过了一部《中华民国宪法》,决定1947年1月1日颁布,同年12月25日正式实施,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宪政”巩固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在国际上树立“民主”形象,以争取更多的美援。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党又在南京召开了“行宪国民大会”(简称“行宪国大”),选举“总统”、“副总统”,“完成中华民国政府之组织”。会议期间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滑稽剧,而胡适在其中扮演了他生命史上最不光彩的角色。

  蒋介石让胡适当总统

  1948年3月29日,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即“行宪国大”)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开幕,胡适出席。30日,举行第一次预备会议,胡适任临时主席。当天早上,蒋介石对外交部长王世杰说,他考虑了很久,不愿当总统,但愿意担任行政院长。他想请胡适为总统候选人,要王世杰出面跟胡适洽商。下午3点,王世杰向胡适传达了蒋介石的意图,要胡适拿出勇气来。胡适在当天日记中写道:“我承认这是一个很聪明,很伟大的见解,可以一新国内外耳目。我也承认蒋公是很诚恳的……但我实无此勇气!”

  当天下午,胡适跟王世杰、周鲠生谈了3个多小时,仍没有自信。晚8时15分,王世杰前来听最后答覆,胡适终于表示接受,并补充说,蒋介石可以考虑更为适当的人选,如有阻力,可立即取消原议。他还说:“蒋总裁对我完全没有承诺的责任。”

  王世杰把胡适的上述态度转告蒋介石。蒋说:“很好,我当召集中央执监会议,由我提出。”

  然而,到了4月1日,胡适又有些迟疑,感到昨天的决定有些仓促,希望王世杰再向蒋介石表示:“昨天是责任心逼我接受,今天还是责任心逼我取消昨天的接受。”

  4月2日晚,蒋介石在官邸约见胡适,正式表示他将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提名胡适为总统候选人,他自己当行政院长。他又虚假地说,或者由他当总统,要胡适出任行政院长。胡适认为蒋介石的态度非常诚恳,令他感动,当即表示:“让蒋先生决定吧。”事后胡适得意地对曾担任他秘书的胡颂平说:“我这个人,可以当皇帝,但不能当宰相,现在这部宪法里,实权是在行政院,我可以当无为的总统,不能当有为的行政院长。”

  4月4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行宪国大”期间召开临时全体会议,讨论总统及副总统候选人的产生方式。蒋介石宣读了一份事先准备好的演说词,声明他绝不竞选总统,并提议由国民党提一个无党派的人出来候选,此人须具备五个条件。据胡适当天日记记载,这五个条件是:一、守法。二、有民主精神。三、对中国文化有了解。四、有民族思想,爱护国家,反对“叛乱”。五、对世界局势,国际关系,有明白的了解。胡适说,蒋介石在会上始终没有说出这位候选人的姓名,但在场与不在场的人都猜想说的就是胡适。

  蒋介石为什么想把总统的交椅让给胡适呢?

  根据当时宪法的第39条及第43条规定:“总统依法宣布戒严,须经立法院之通过或追认。及总统于立法院休会期间,依严重情况发布紧急命令后,须于一个月内提交立法院追认。如不同意,该紧急命令立即失效。”这就是说,总统行使权力必须受到立法院的约束,这当然是蒋介石不能接受的。据王世杰1948年2月10日日记记载:“蒋先生往庐山休息。临行前蒋先生语岳军(指当时的行政院院长张群),谓彼是否做总统尚须考虑。宪法中有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之语,因此总统如过分干涉行政院,则与宪法精神不合;但时局如此危险,蒋先生如无充分权力,将不能应付一切。此在蒋先生考虑之中。”可见蒋介石需要的是不受宪法限制的充分权力,他假借不当总统来扩张总统的实权完全是在“行宪国大”召开之前的预谋。

  在4月5日国民党中央常委会讨论总统候选人的会议上,张群忠实贯彻了蒋介石庐山谈话的精神。他直言不讳地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并不是总裁不愿意当总统,而是依据宪法规定,总统是一个虚位元首,所以他不愿意处于有职无权的地位。如果常委会能想出一个补救办法,规定在特定期间,赋予总统以紧急处置的权力,他还是要当总统的。”当天下午,中常会通过了张群提出的“赋予总统以紧急处理权”的建议,蒋介石于是欣然接受担任总统候选人。

  4月5日午饭后,蒋介石让王世杰将国民党中常委临时全体会议的情况通报胡适。蒋说,如果他仍然拒绝为总统候选人,一定会有别人出来竞选总统,那结果必定很坏。这样,蒋介石就取消了提名胡适为总统候选人的原议。胡适顺水推舟,跟吴稚辉、于右任、张伯苓等200余人联名提议蒋介石为首届总统候选人。

  不知是否跟被取消总统候选人提名有关,胡适此后生了3天病。4月8日晚8时,蒋介石请胡适到他的官邸吃晚饭表示慰抚,除宋美龄之外没有其他客人。蒋特意向胡适致歉,说他做了一生中对人最抱歉的一件事。他虚情假意地说,提名胡适竞选总统是他在牯岭考虑的结果,不幸党内没有纪律,他的决策行不通。胡适对蒋说:“党的最高干部敢反对总裁的主张,这是好事,不是坏事。”蒋介石再三表示要胡适出面另行组织政党。胡适说:“我不配组党,但建议国民党分化为两三个政党。”

  同年4月15日,由国大代表、东北元老莫德惠领衔,771名国大代表联名提出了一份《请制定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案》,明文规定“总统在动员戡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遇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得经行政院会议之议决,为紧急处置,不受宪法第39条或43条所规定程序之限制”。就是这个“临时条款”,赋予了蒋介石为所欲为的权力,他先后连任了5届“总统”,而台湾的“戒严”更长达40年。对这份“后果很严重”的提案,率先呼应的就是胡适。

  4月19日,“行宪国大”进行国民党执政以来的第一次总统选举,作为蒋介石陪衬的总统竞选人是国民党元老居正。当天出席代表2734名,蒋获2430票,得票率为88.9%;居正获269票,得票率为9.8%。这样蒋介石就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这位“总统”于1948年5月20日举行就职典礼之后,只在中国大陆执政了8个月。面对中共强大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在美国政府也希望蒋介石下台,转而支持李宗仁的情况下,蒋介石见大势已去,只得于1949年1月21日上午10时黯然“引退”。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蒋介石在“行宪国大”上一度想提名胡适为总统候选人,除了出于“以退为进 ”的谋略之外,还跟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息息相关。美国为了称霸全球,一直在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国民党于1946年召开的“制宪国大”就是在美国的竭力推动下召开的,但由于中国****和民盟拒绝参与,美国表示非常失望。美国政府既希望蒋介石按美国的自由民主模式制定宪法,也希望这位独裁者改革人事制度。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曾向蒋介石建议:一是在除行政院以外的政府机构中普遍地增补非国民党员;二是注重行政院的内部调整;三是短时期内集中实权于国民政府委员会。司徒雷登希望蒋介石按照美国的意图改组国民政府委员会,大量吸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由开明的无党派人士组成政治核心。在美国看来,胡适就是最符合西方民主标准的政治人物。美国总统杜鲁门曾经暗示:胡适是有利于拯救国民党颓势的总统人选。“行宪国大”召开期间,正值美国国会通过了以 4.63亿美元支持国民党政府进行内战的“援华法案”。蒋介石为了获取美国的经济援助,也不能不表面上应付一下美国。

  胡适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

  由于蒋介石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危机深重,美国政府逐渐将希望寄托于以李宗仁为代表的国民党非主流派,认为他们是新兴力量的代表。早在抗日战争期间,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就认为曾指挥台儿庄战役的李宗仁是“思想境界高尚的爱国者”,与对日本姑息迁就的蒋介石有所不同。1946年司徒雷登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之后,又向美国国务院递交报告,说“李宗仁的资望日高”,而“象征国民党统治的蒋介石,其资望已日趋式微甚至被视为过去的人物”。有了美国官方认可,李宗仁的底气倍增。1948年1月8日,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召开之前在北平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了竞选意向。胡适很了解司徒雷登及美国驻华使馆的意图,立即于1月11日写信给李宗仁表示支持——

  德邻先生:

  前天看报上记的先生愿作副总统候选人的消息,我很高兴。从前我曾做《中国公学运动会歌》,其第一章说:“健儿们!大家上前,只一人第一,要个个争先,胜固可意,败也欣然。健儿们!大家向前。”此中“只一人第一,要个个争先”,此意出于《新约.保罗遗札》。第一虽只有一个,还得大家加入赛跑,那个第一才是第一。我极佩服先生此举,故与此信,表示敬佩,并表示赞成。匆匆敬祝双安。

  胡适敬上

  三十七,一,十一早

  收信后,李宗仁复信表示感谢,并动员胡适也参加“大总统竞选”:

  适之先生:

  接到来信,先生对于我参加竞选副总统的热情与鼓励,非常感谢。我的参加竞选,恰如先生所说“ 第一虽只有一个,还得大家加入赛跑,那个第一才是第一”的意义。昨日北平《新生报》登载南京通讯,《假如蒋主席不参加竞选,谁能当选第一任大总统》一文中,有先生的名字。我以为蒋主席会竞选,而且以他的伟大人格与崇高勋望,当选的成分一定很高,但我觉得先生也应本着“大家加入赛跑”的意义,来参加大总统的竞选。此次是行宪后第一届大选,要多些人来参加,才能充分表现民主的精神,参加的候选人除了蒋主席之外,以学问声望论,先生不但应当仁不让,而且是义不容辞的。

  敬祝大安

  李宗仁 一月十四日

  然而,蒋介石最不愿意李宗仁在政坛上得势。因为李是桂系首领,属拥有军事力量的地方实力派。早在1927年,桂系就曾联合其他反蒋派系逼蒋介石下野。1929年,又爆发了真枪实弹的蒋桂战争。1930年和1936年,桂系还先后联合冯玉祥、阎锡山以及陈济棠共同反蒋。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桂系才貌合神离地皈依“蒋记中央”。所以,蒋介石口头上表示对李宗仁毫无成见,国民党员均可公开竞选,暗中却采用了多种手法,动员了多方面力量迫使李宗仁放弃竞选。蒋介石首先采取的措施是,让张群召集于右任、居正、程潜、吴忠信、陈果夫、孙科、丁维汾和李宗仁等人开会,由吴稚辉出面传达蒋介石的旨意,宣布副总统竞选由国民党内部提名,以统一全党意志,避免党内磨擦。但李宗仁严词反对,主张“一切应遵循宪法常规办理”。时任武汉行辕主任的程潜赞同李宗仁的意见。会议的决定,是由张群出面把不同观点反馈给蒋介石。接着,蒋介石亲自出马,逼李退选。在《李宗仁回忆录》中,记录了蒋、李之间一场剑拔弩张的对话:

  我说:“委员长(我有时仍称呼他委员长),我以前曾请礼卿、健生两兄来向你请示过,你说是自由竞选。那时你如果不赞成我参加,我是可以不发动竞选的。可是现在就很难从命了。”

  蒋先生说:“为什么呢?你说给我听。”

  我说:“正像个唱戏的,在我上台之前要我不唱是很容易的。如今已经粉墨登场,打锣鼓的,拉弦子的都已叮叮咚咚打了起来,马上就要开口而唱,台下观众正准备喝彩。你叫我如何能在锣鼓热闹声中忽而掉头逃到后台去呢……”

  蒋先生说:“你还是自动放弃的好,你必须放弃。”

  我沉默片刻说道:“委员长,这事很难办呀。”

  蒋先生说:“我是不支持你的。我不支持你,你还选得到?”

  这话使我恼火了,便说:“这倒很难说!”

  “你一定选不到。”蒋先生似乎也动气了。

  “你看吧!”我又不客气地反驳他说,“我可能选得到!”

  在这场不欢而散的谈话之后,蒋介石一方面召集黄埔系和CC系的心腹聚会,说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恰如一把匕首插到他心中,要求效忠他的人帮他拔出这柄匕首;另一方面,蒋又派宋美龄出面劝孙科竞选副总统。孙科是孙中山先生的哲嗣,又是广东人,既有影响,又可从李宗仁手里争得部分西南地区的选票。孙科时任握有实权的立法院院长,不愿争副总统的虚位,颇为犹豫。蒋只好亲自出马劝驾,不但允许他胜出之后仍兼立法院院长,而且承担其全部竞选费用。这样孙科就不再坚持了。此后,陆续参加副总统竞选的还有程潜、莫德惠、于右任、徐傅霖,一共6人。

  4月23日,“行宪国大”选举副总统:李宗仁得754票,孙科559票,程潜522票,于右任493票,莫德惠218票,徐傅霖214票。由于无人票数过半,后3名被淘汰,前3名进入第二轮选举。4月24日再选,李宗仁得1163票,孙科945 票,程潜616票,又均未获半数票,未能通过。当天,蒋介石示意程潜退选,劝说其支持者将票投给孙科。同时,与会的粤籍将领率领大批代表捣毁了攻击孙科的南京《救国日报》。当晚,黄绍竑建议李宗仁采取“以退为进”策略自动退选;孙科、程潜为表示清白,亦必相继退出。

  4月25日,程潜跟李宗仁采取同一步调,在南京各报发表弃选声明,并揭露国民党最高当局破坏民主,操纵选举,舆论一时大哗。孙科迫于压力,也只好于4月26日退出竞选。这一招果然奏效。蒋介石为避免“行宪国大”的选举流产,只好派人动员李宗仁等人继续参选。当天,由蒋介石授意,大会主席团推举胡适、于斌、曾宝荪,陈启天、孙亚夫5人为代表,对李宗仁等3人进行劝慰。结果李宗仁表示:“放弃竞选系个人权利,而是否接受余之放弃系大会之权。”孙科表示“唯大会决定是从”。程潜表示:“对于副总统竞选事,已决定接受大会之解决办法,在不影响党的团结,不增加行宪困难,有利于诸选举人之谅解的大前提下,个人不再坚持己见。”

  4月28日,胡适担任主席,第三次选举副总统。李宗仁得1156票,孙科1040票,程潜515票。当天与会代表共3045人,竞选者仍无人得票超过半数。程潜由于得票太少,依法退出。

  4月29日上午9时,大会第四次选举副总统。蒋介石在官邸屏息静听电台直播选举情形。结果,李宗仁以1438票击败了仅得1295票的孙科,成为第一届副总统。消息播出,气急败坏的蒋介石一脚踢翻了收音机,立即备车外出:先从官邸驶向中山陵,未入陵园即返回官邸;再开向陵园,又调头驶往汤山。

  5月1日上午,胡适、于斌、周钟岳、吴稚辉作为大会代表,迎接总统、副总统莅会接受当选证书。黑幕重重、丑闻不断的“行宪国大”历时44天终于闭幕。当天,毛泽东在致民革主席李济深和民盟中央常委沈钧儒的信中,宣布在目前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不仅业已成为必要,而且时机亦已成熟。

  蒋介石要胡适出任行政院长

  蒋介石出任总统后,接下来的工作是组阁,其中最重要的是物色行政院长的人选。对这一职位的争夺相对激烈。蒋介石最早相中的是张群,但5月21日立法委员投票时,何应钦得票最多,张群只好尴尬地辞职离开南京。何应钦知道这种结果有悖蒋介石的意愿,知难而退,于5月23日发表谈话,谢绝行政院长提名。5月24日,蒋介石以总统名义,提出“统(一)字第一号”咨文,送交立法院,提名前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字咏霓)任行政院院长,获立法院通过。胡适跟翁文灏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却不同意这一任命。他说:“总统谬采书生,用翁咏霓组阁。翁咏霓自在长沙撞车以后,思想不能集中。同时,他患得患失,不知进退,他对朋友嘻嘻嘻的一笑,没有诚意,而对部下则刻薄专断,他不能做行政院长。”翁上任后,面临国统区通货膨涨,物价狂涨(大米卖到了每斤36万元,玉米面每斤17万元),为了力挽颓局,翁文灏实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用以取代原来流通的法币和东北流通券,并限期收兑民间黄金、白银、银币、外币,结果造成了新的通货膨胀,迫使他11月2日在立法院召开的质询会上承认币制改革失败。胡适的判断不幸而言中。当陶希圣把胡适对翁文灏的评价告诉蒋介石之后,蒋表示:“好了,你现在就去北平请胡先生担任行政院长,所有政务委员与各部委首长的名单由他开,我不加干涉。”说完,蒋立即交代空军武官夏功权为陶希圣安排军用飞机,从南京飞往北平。陶希圣晚10点才抵达下榻的北京饭店,匆匆用餐后,又急速赶到东厂胡同的胡适寓所。不料胡适见他后即说:“你来的任务我已经知道了。这是美国大使馆及三两个教授的主张,这是万万做不得的。”又说:“我可以做总统,但不能做行政院长。这部宪法,既不是总统制,也不是内阁制。我如果做总统,就提名蒋先生为行政院长,造成一部内阁制的宪法。”胡适还再三表示:“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我一定与蒋先生站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孙科于11月26日接任了行政院院长之职。

  胡适成了“罪大恶极的帮凶”

  应该说,胡适在这次“行宪国大”上的种种表现,相当滑稽而拙劣,玷污了他素以爱惜羽毛自诩的学者的清白。即将在全国执政的中国****对此有什么反映呢?

  首先应该指出,中国****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胡适的统战态度——这种态度一直持续到了1956 年。1947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杨家沟中央会议上,提出“可叫胡适当个图书馆馆长”的设想。1948年11月,有关领导部门曾指示北平地下党做胡适的工作,争取他能够留下。汪子嵩、王汉斌对此已提供了回忆。胡适通过****电台的广播宣传也得知了这一消息。他一笑置之,说:“他们会用我吗?”

  另一方面,鉴于胡适于1948年12月16日被蒋介石派飞机接往南京,中共权威人士曾考虑是否将胡适列入战犯名单。据党史研究大家龚育之查证: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宣布了43个头等战犯名单,其中并无胡适。但1949年1月20日经毛泽东修改定稿的中共中央贺淮海战役胜利电文中指出:“现在南京城内尚有头等战犯……及其他罪大恶极的帮凶们,例如胡适、郑介民、叶秀峰等人,企图继续作恶。”可知中共中央至少已将胡适划入了“罪大恶极的帮凶”范畴。1949年1月26日新华社电称:国统区人民讨论战犯名单时,许多学生和教授认为必须包括战争鼓吹者胡适、于斌和叶青。1949年8月14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指出,为了侵略的必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数百万区别于旧式文人或士大夫的新式的大小知识分子……到了后来,帝国主义及中国的反动政府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毛泽东提到的“极少数人”中的第一个就是胡适。

  如果站在政治斗争的立场,毛泽东的上述评价并不过分,因为胡适不仅在“行宪国大“上带头支持莫德惠提出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戡乱”,就是消灭****);而且,1948年12月16**还跟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长谈,含泪进言,试图说服美国帮助蒋介石进行内战。他支持蒋介石不妥协地抵抗共产主义的立场,并表示自己“决心放弃学术事业而为国服务”。胡适万万没有料想到,12年后,他也吃了“戡乱”条例的苦头。他在《自由中国》杂志的朋友被扣上了“涉嫌叛乱”的罪名,有的竟锒铛入狱。此为后话。(来源:《百年潮》 2009年第4期)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89楼 发表于: 2009-08-22


回忆“早请示,晚汇报”和“忠字舞” [转帖]


 
  "汇报"、"请示"的基本程序是大家面对毛主席像站立,由一人“领读领唱”:"首先,让我们敬祝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 此时所有人同声高呼:"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同时大家将右手向右上方连挥三次,表示祝愿。
  摘自:《历史的进退:晚近旧事与集体记》 作者:雷颐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回忆“早请示,晚汇报”

  在政治一定要侵入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的"文革"中,"早请示,晚汇报"是有段时间内每天都要实行的一种政治活动、仪式,即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或工作、学习前要"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请示"这一天的工作、学习,一天工作结束后或上床睡觉前要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汇报"这一天的工作、学习情况。"晚汇报"最开始称为" 晚请罪",因为一天下来,工作、学习中肯定会有错误,耽误了革命工作,对不起伟大领袖,所以要"请罪"。但后来"上面"说"晚请罪"一词不太合适,带有宗教色彩,于是改称为"晚汇报"。

  据当时的表扬报道,有的家庭自觉每天早、晚都全家一起"早请示,晚汇报",但不论是否在家"请示"、"汇报"过,都必须参加单位、学校的集体"请示"、"汇报"。单位、学校的"请示"、"汇报"每天至少四次,即上午下午上下班、上学放学各一次,如在单位、学校食堂吃饭,每餐饭前都要有一次。但吃饭的时间总会有先有后,所以有些单位就变通规定可以自行按先后三三两两"请示"、"汇报",整个吃饭时间,"请示"、"汇报"不绝,煞是好看。单位、学校的"请示"、"汇报"基本是以车间、商店、处、室、班级、排、班为单位,有重大事件、活动时则以厂、校、连、营等为单位。总之,平时是以" 小单位"为单位,重要时刻是以"大单位"为单位。家庭妇女、社会青年等无业人员则要到居委会参加;体制虽不管这些人的饭碗,却要管这些人的政治,体制外的人也要被组织起来。用当时的话说,"专政"要落实到每一个角落,街道不能成为阶级敌人的防空洞。为了表示重视,有些单位还设置了专门的"忠字室"。

  "汇报"、"请示"的基本程序是大家面对毛主席像站立,右手拿《毛主席语录》放在胸前,由一人"领读领唱"(可能是单位的领导,也可能不是,仅因其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当然首先要"政治可靠"),先大声说道:"首先,让我们敬祝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 此时所有人同声高呼:"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同时大家将右手向右上方连挥三次,表示祝愿。然后,这位"领读"再大声说道:"敬祝他老人家的亲密战友林副统帅--"所有人此时同声高呼:"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众人右手亦同时向上连挥三次,表示祝愿。祝愿完了,就是唱颂歌,或《东方红》,或《大海航行靠舵手》,或《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唱完颂歌后,就是读毛主席语录,由"领读"大声说道:"让我们翻到《毛主席语录》第×页,第×段。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然后大家齐声朗读。至于读几段,并没有严格规定,往往是一到三段,所读内容尽可能结合当天工作或当前形势。

  如果这位"领读"者不是单位领导,有时单位领导会根据当天工作事先告诉这位"领读"应读哪几段语录。如要开"批斗会",就读"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文质彬彬,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温良恭俭让……";如果要完成某项紧急任务,就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如果要整顿纪律,则少不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晚汇报" 时,所读大都是与批评、自我批评有关的语录。读完语录,活动才告结束。

  这是"请示"、"汇报"的基本程序、内容,各地、各单位往往会有增加。如很多地方、单位都增加了跳"忠字舞"一项。对此,葛剑雄先生的回忆十分生动。他在1968年冬得了急性阑尾炎,住院开刀后,只第一天早上经过说明情况被免去"早请示",但因负责此事的工宣队认为这不是大手术," 早请示"、"晚汇报"是关系到对毛主席忠不忠的态度问题,所以开刀当晚还是被迫到"忠字室"作"晚汇报"。以后每天的"请示"、"汇报"自不能免,每次在"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身体永远健康"后还要读大段毛主席语录、唱多首颂歌,差不多要二十多分钟。可怜刚动完手术的他每次只得尽量张大嘴以表示自己在念在唱,尽量压低声音以减轻腹部震动,同时将右手按在刀口上减轻疼痛。但跳"忠字舞"时就无法手捂刀口,而且跳来跳去身体必然震荡,刀口自然痛得厉害,幸得医生照顾,以刀口发炎、尚未愈合免去了跳"忠字舞"这一节。(葛剑雄:《病室忆旧》,《文汇报》,1997年11月2日)

  开刀住院都不能不"请示""汇报",可见对此要求之严格。而《人民日报》五七干校则要求在"晚汇报"的仪式结束后,还要写一天总结,曾参与《人民日报》创办、彼时尚被批斗的李庄先生回忆说:"早晨比较好办,对着毛主席像,排起队来,念几条语录,不外乎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类,用以规范全天的行动。难的是'晚汇报'。要写出书面材料,包括今天办了或遇到什么事情,当时有什么作为和想法(即林彪所说的'一闪念')。把这两条写清楚,已经不大容易。更难的是必须找一条对口的语录,看伟大领袖对这种事情的教导,要非常贴切,要对症下药。"(李庄:《三上干校》,《在"五七干校"的日子》,第126页)

  在农村,同样要求要以生产队或自然村为基本单位来"早请示,晚汇报"。但以我在农村插队几年的经历来看,农民毕竟"落后",实际上在大多数乡村很难长期执行,往往只是在有重大事件或工作组进村后,才会有象征性活动。

  有时,还会强要外宾也来这套"请示""汇报"。时任外交部阿尔巴尼亚语主要翻译的范承祚回忆,1968年初春,他奉命陪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纳塔奈利到天津参观访问,在这种"表忠心"、"献忠心"的场合,纳塔奈利也举手挥动《毛主席语录》,但是天津市外办的军代表让大使像中国人一样向毛主席像三鞠躬时,这位大使却不愿意。这位军代表便一再要范承祚"提醒"大使,但范氏认为不能强外宾所难,于是对军代表说:"人家对自己的领袖霍查都不行三鞠躬礼,为什么要对毛主席像三鞠躬呢?"军代表回答说:"霍查是一个国家的领袖,而毛主席是世界领袖。"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专门开会,要外交部"立即下指示,通知各地,以后不准让外宾搞'四大件'"。所谓"四大件",即唱《东方红》、读《毛主席语录》、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向毛主席像三鞠躬。(范承祚:《风范长记教诲长铭--回忆我给毛泽东、周恩来做翻译的岁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史资料》,2005年第4期,总第96期)

  然而时间一久,"早请示,晚汇报"还是渐渐流于形式,祝愿声、语录声和歌声越来越小、越来越快,右手上挥也变成轻轻一抬。陈四益先生当时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教师,他回忆说:"我至今记得'大师傅,惹不起'这句话,是因为不知道哪本书或哪篇文章里说,这是毛泽东在什么场合说过的,所以'文革'之时复旦大学的'小将'们将它发掘出来当作了'最高指示',每进食堂,都要念上一遍,然后'三呼'万岁。那原因是因为餐前念语录、呼万岁已成程式,而这段'指示'只有六个字,比其他长长的语录简洁得多。"(陈四益:《一个人与一句话》,《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6月9日)为了能尽快吃饭,居然能"发掘"出这样一条字数最少、其实不知真假的"语录",如此"务实"而又不触犯"天条",端的是"海派风格"最佳体现。

  1971年"9·13事件"后,周恩来总理乘势批判"极左",纠正了一些"左"的作法,源于部队的"早请示,晚汇报"终因"形式主义"渐停。但不久传达了"林彪的实质是极右"的"最高指示",批判"极左"被紧急叫停,而一再强调要继续"批右",强调要"反复辟",一些短暂被停的" 左"的作法又被称作不容否定的"新生事物"重新恢复。不过,"早请示,晚汇报"却没有恢复,或许因为在批判林彪罪行时有人指出:"永远健康"实际上就是" 万寿无疆";试想,一个人永远健康和万寿无疆有什么两样?不就是万寿无疆吗?所以"万寿无疆"是假,"永远健康"是真;这充分反映了林彪利用"早请示,晚汇报"妄想和伟大领袖毛主席平起平坐、急于篡夺最高领导权的狼子野心!

  不管怎样,免去了几年来一天数次的"请示""汇报",使"生活"的这短短时间终能摆脱政治无时无刻不在的管制缠绕,大家都有如释重负之感。

摘自:《历史的进退:晚近旧事与集体记》 作者:雷颐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90楼 发表于: 2009-08-22


“小平您好”横幅内幕 [转帖]


  
事件:1984年国庆游行

1984年10月1日,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游行队伍行进中突然展开一条“小平您好”的横幅,画面瞬间传遍全世界,并被新闻摄影记者牢牢地定格,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小平您好”这句话感情真挚,就像是对家人、对亲朋的问候,真真实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小平同志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

在经历了多年的造神运动后,人民终于把领袖放在了人的位置上。有人说,从“万岁,万万岁”到“小平您好”,将领袖人物从神坛拉向人间,这是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成熟。

那个画面瞬间传遍全世界,引起亿万中国人民强烈共鸣,成为20年挥之不去的难忘记忆。
  郭建崴:宿舍里七嘴八舌成就“小平您好”

  (郭建崴,“小平您好”横幅制作者之一,当年身着白大褂将横幅秘密携带入场。现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郭建崴,1963年12月生于山西大同。1985年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去华南农业大学教书,1990年北京大学生物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至今。

  1981年,我考上了北京大学生物系,金秋9月,不满18周岁的我跨进了梦寐以求的美丽燕园。因为我们那个时候,什么也不用发愁。不愁学费、不攀比吃穿、不愁工作,国家包分配,北大学生毕业分配的工作相对来说都不错。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政治气氛很活跃,年轻人的思维也很灵活。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活动。我们81级学生代表北大参加大学生方队游行。当年暑假,我们好像没有休几天,提前返校开始紧张的军训,练队列、喊口号、跳集体舞。当时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12周年,两个国家互派青年进行文化交流。国庆的晚上,在天安门广场上将举行盛大的群众联欢活动,中日青年联欢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我们要跳集体舞。

  进入9月份后,上面发了统一的服装,我记得很清楚,是蓝色的,还发了彩纸,让我们自己扎成花束,还有小彩旗。这期间,我们还参加了天安门广场游行的预演。9月30日晚上,我们几个在宿舍里扎花,当然心情都很兴奋。我们的宿舍是28号楼203房间,有常生、张志、杜杰、柳波、王新力和我。常生是北京人,本来是80级的学生,因为生病休学一年,就和我们同班了。休学期间,常生养成了练书法的好习惯,所以,经常写字,字写得也不错。

  我们边扎花边议论明天的活动。大家七嘴八舌,突然有人说:“明天的游行,我们能不能偷偷带点什么进去?能展现我们个性的东西?”常生于是就说:“我写点什么,做个横幅,让全世界看看我的书法。”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成。其实,当时的规定是非常严格的,不让私自带东西进入游行队伍中。北大的学生嘛,就是想与众不同,张扬一下个性而已。就我个人而言,参与这么一件在后来成为里程碑式的事件,在当时真的不像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说经过很深的思考,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很偶然。

  既然决定写点东西,那么,写什么呢?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主要还是围绕着大的形势。“振兴中华”被别人说过了,没有创意;“教育要改革”、“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等没有特色。一个个的口号被提出又被否定。隔壁宿舍的几个同学也加入进来,有栾晓峰、毛小洪、李禹、于宏实、郭庆滨等几位,女生佟丹也参与进来了。

  这时,有人提议表达一下对邓小平同志的感情,因为当时改革开放有几年了,成效显著。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人,没有改革开放,我们也上不了大学。我们想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爱戴之情。有人提出写“邓主席万岁!”(小平同志当时任中央军委主席),这种带有“文革”遗留的口号立马被大家否定了。最后决定直接问声好,就写“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您好”,但是又觉得句子长了点;就写“邓小平同志您好”。大家越是议论,越是胆大,把姓氏也省略掉,干脆直呼“小平同志您好”。于是,常生拿来一张纸,一时找不到那么大的毛笔,就用宿舍里擦桌子的抹布,卷成小棒棒,蘸着墨汁写下了“小平同志您好”六个大字。

  字写好了,怎样做成横幅呢?想来想去,只好用床单,把六个大字粘在上面。这时,大家一致瞄准了其中一位同学(好像是李禹的吧)的床单,因为比较新。这位同学边从床上撤床单边说:“这可是个新床单。”

  把六个大字往床单上一比画,床单不够长。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把‘同志’两个字也省去吧。”这句话一出来,本来很热闹的宿舍里,一下子静了下来。直接称呼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是不是有些不敬?要知道,在我们国家,对长辈、对领导是不习惯直接称名道姓的。再一想,这是对领袖的问候,没有别的意思,不至于上纲上线吧!于是,我们就把“小平您好”四个大字用订书机订在了床单上。

  条幅制作好了,怎么打出来?我们从几个宿舍找了三根长木杆,其中有拖把,把墩布头卸了,只留下棍子,把横幅绑在了杆子上。外面绕以彩带,顶端缀以纸花,横幅成了一把巨大的花束。

  忙完之后,大家立即休息。此时已是凌晨两点,离集合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

  10月1日凌晨4时,我穿上了实验室的白大褂,把横幅藏在了里面。我们乘坐大巴来到东皇城根集合,然后步行经过王府井,到达东长安街。这时,我偷偷将横幅交给了高个子同学(记不清是于宏实还是李禹了)。张志是班长排在第一个,杜杰、李禹、于宏实等几个紧随其后,大家用手上的纸花为他们做掩护。

  当北大学生方队走到天安门金水桥东华表时,常生、李禹、于宏实等同学一下子打开横幅,队伍欢腾起来。这个时候,我们的带队老师喊:“快跑,快跑!”于是,队伍便开始跑起来。跑过去之后,我的心咚咚在跳。后来有人说小平同志看到横幅笑了,我没看见。

  中央电视台的镜头本来先拍北大的游行队伍,横幅打开后,镜头转向清华,不过马上又转向北大,这时横幅全面展开,场面一片欢腾。整个过程前后顶多一分钟。

  可惜的是队伍过去之后就把横幅给扔掉了,没有保存下来。

  游行结束,我们坐上校车回到学校。晚上跳完集体舞后回到北大,我们还在议论这件事。这时,佟丹来到我们宿舍说,队伍游行时她弟弟正在一个路口上观看,听到几个警察在说北大这几个学生也太胆大了,要收拾他们。于是,我和常生、王新力几个连夜躲到在北京的家里或亲戚家了。

  过了几天,据说有新华社记者来北大生物系采访我们,老师一时很紧张,后来记者对他们说这是一件好事。那时信息不像现在这么快,后来才得知10月2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了我们举着“小平您好”横幅的照片,是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老师拍摄的。至此,我们心里才踏实下来。

  王东:好多新闻照片都是偶然拍到的

  (王东,《小平您好》照片拍摄者,原《人民日报》高级摄影记者)

  王东,1934年生于河北。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1951年到人民日报社工作。1964年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至1994年退休。参加过越南战争和唐山大地震的报道。《小平您好》照片荣获1984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最佳新闻照片奖和1984年全国好新闻作品特等奖。

  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当时人民日报社只有一个摄影记者名额,在9月30日下班的时候才拿到我的记者证。因为现场的摄影记者特别多,至少有三四百人(事后知道新华社就派了30多位摄影记者)。组织部门在天安门金水桥前搭了一个统一的台子,记者们都站在台子上,但是没有我的位置。

  在还没有拿下记者证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些准备,让汽车队的工人师傅做了一个两米高的台子,放在天安门金水桥南侧的地方。当时我的主要任务是拍党和国家领导人,用1000毫米的长镜头拍摄天安门城楼上的领导人,顺便用一个极普通的莱卡相机拍游行队伍。

  当大学生方队走过来时,他们个个欢腾跳跃,广场上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当北京大学方队经过观礼台时,队伍中突然打出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小平您好”四个大字。我“咔嚓咔嚓”地拍了两张,这个横幅就没有了,学生收起来,跑过去了。

  看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横幅,我的心怦怦地跳。因为当时对游行的规定是很严格的,不允许私自带东西。这个横幅的出现是违规的,所以只展示了几秒钟就收起来了,他们迅速跑过去了。

  拍到这个照片的记者很少。为什么少呢?相比游行中常规打出的几十米长的横幅,这个横幅太渺小了,展示的时间也短,以至于它几乎没有引起其他摄影记者的注意。再一个是因为在这之前是有预演的,我们都看过预演,预演里是没有这个横幅的。

  虽然是偶然间出现的横幅,但当时我心里隐隐约约地非常赞同“小平您好”这个口号。作为《人民日报》的摄影记者,我曾有多次机会为小平同志本人拍照。当时是小平同志主持工作,他恢复工作以后,不长的时间之内,我们国家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我们对小平同志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

  当天晚上,这个照片和其他的照片都洗出来了。《人民日报》要出一个国庆专刊,首先是为一版选照片,一版没有选上这张照片。这是可以预料的,因为作为头版上的照片,一些口号都是很正规的。“小平您好”,如此称呼党和国家领导人合适吗?当时编辑考虑得比较多,他们也认为挺好的,就是有点拿不准。

  二版主编是保育钧,他跟我要剩余的照片,他首先选中了这一张,他说这一张照片好,就用这一张。

  这张照片最早在1984年10月2日《人民日报》二版上刊登了。这张照片能够见报,还得感谢保育钧同志。保育钧后来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

  这张照片见报以后,《四川日报》总编辑许川,当时在北京高级党校学习,他首先给我打来电话,向我祝贺,说我拍了一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这是第一个对这张照片的反响。其他一些同志也对我说这张照片有意义。

  关于这张照片,我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事情。出主意、动手制作、秘密携带到天安门广场上展示,都是北大学生干的。我只是在天安门前用125分之1秒的速度把这个场面给定格在了胶片上,然后把它给洗出来送到人民日报社夜班编辑那里,就完成了我摄影记者的任务。事情就这么简单。这张照片能够面世,还得感谢《人民日报》编辑们的慧眼。

  1985年3月,即将大学毕业的北大生物系81级学生李禹(“小平您好”横幅执杆者之一)给我写信。他写道,“大家时常提起1984年的国庆游行,常提起‘小平您好’的横幅,我们非常想要几张照片留作纪念。敬请您能多给我们洗几张。”当时的几个参与人有的分配工作了,有的考上出国预备班了,李禹考上生物系研究生了。他们即将各奔东西,送给他们这张很有历史意义的照片是最好的毕业礼物。

  新闻摄影是“失足恨”式的实践活动。新华社摄影部在总结国庆35周年宣传时说:“这次报道中的重大失误,是漏了北大学生高举‘小平您好’横幅游行的场面……”

  这张照片从1984年开始使用,几乎年年在全国报刊上、书上、画册上被刊用,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可见,“小平您好”这句话深得人心。

  摘自《大地》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91楼 发表于: 2009-08-22

蒋介石日记1919年 [转帖]


  
  作者:张秀章 分类:历史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1919年-【1月13日】

  报告进攻永泰始末情形,并请准陈总司令调回永春、安溪梁、丘两部队至长泰,亲自督操训讲,以图日有进步。一面条陈本支队根本改良办法,及全军编配整理方式,陈总司令不尽采用。

  1918年9月18日蒋介石第二次来到援闽粤军军中,晋升为粤军第二支队司令官。陈炯明拨给他一千人,命他驻守距漳州市北30里的长泰镇。9月20日,蒋介石在长泰举行粤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成立典礼。蒋介石按照古代出师行祭旗礼的仪式,亲自写了一篇祭告文,在典礼上宣读:“伏愿而今而后,战必胜,攻必克,统一中华,平定全亚,威振寰瀛,光耀两极,完成革命伟大之盛业,皆自神灵所赐也。”从这篇祭文中可以看出,此时当了司令的蒋介石,踌躇满志,要干一番事业了。

  1918年11月,粤军兵分两路,自漳州出发,以钳形阵势进取福建省会福州。11月19日,蒋介石率领第二支队的一千士兵,由长泰出发,向福州进军。12月2日占领嵩口。12月7日,蒋介石率队向福州市的门户永泰县城进发时,接到总司令部的停战命令。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休战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英腾出手来和日本争夺在中国的权益。为了打击亲日派军阀把持北京政府,美、英利用中国人民反对军阀混战的呼声,指责段祺瑞将日本的借款和武器用于内战,“劝告”北京政府与广东的军政府停战议和。段祺瑞也因日本寺内正毅内阁的倒台,新上台的原敬内阁不再支付“西原借款”,从而失去国务总理的职位。根据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孙中山也命令在福建同北洋军阀作战的粤军停战。

  蒋介石接到停战命令后,并没有执行,他认为“半月来挺进七百里之孤军”,“艰险备尝”,猝然停战,“功败垂成,几为心碎”。于是蒋介石继续进攻永泰。8日攻克永泰,10日蒋介石才发表停战命令。

  但是,福州北洋军阀的督军李厚基并不遵守停战协议,于12月15日集中优势兵力,突然向永泰进攻,蒋介石的守城军队争先逃遁,“敌军攻入城中,中正(蒋介石)只身冲围而出”。蒋介石说:在这次战役中,他遗失了过去6年间所记的日记,和自日本留学以来最爱读的军事书籍。

  1919年1月4日,蒋介石由永泰逃回漳州。15日陈炯明写给蒋介石一封信,向他表示永泰一战的严重失败“非关吾兄(蒋介石)处置之不当”,恳嘱蒋介石仍以第二支队司令官的身份,继续留在漳州的粤军总司令部内。

  附节陈炯明书

  得手书,具佩关怀大局,留心军务,其中亟须整顿准备者,当即如议办理,一时碍难进行者,姑俟大局稍定再举。此次挺进不能达目的,非关吾兄处置之不当,军事作战之不力,盖有种种主因,非战之罪也。……现我军虽撤退,然于军威无损,局面不摇,增者阅历,尚可为异日之受用,未见为失也。(1月15日)

  1919年-【2月19日】

  撰拟《废督裁兵议》

  正在巴黎会议高潮之际的1919年2月19日,蒋介石撰拟了一篇为中国建军目标的《废督裁兵议》。这是鉴于中国内乱纷争的症结在于为军阀代表的督军们穷兵黩武,为改变军阀林立的局面,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废止督军、整建兵制。其要点是这样的:

  “裁兵之法,当以征兵之制为则。使军队皆为国家之军队,则国家对于军队当设‘军政检定会’,以监督其军政。而以每省各选一本籍最高而有声望之军官组织之。凡关于增兵、裁兵、调兵、征兵以及其军费、军制与黜陟军官诸问题,皆须由其检定会认可以后,陆军部方可咨请国会表决,而后由陆军部执行,则陆军部纯为军事执行机关。今以监督之权,授之军政检定会;表决之权,归之于民意机关;执行之权,付诸陆军部。庶人民有参与军政之权,而兵权则不为武人所专擅,则国家有永久和平之望也。

  在粤军方面,其最大的难题也正是军制没有近代化。举例来说,就像因籍贯之不同而形成派系一点,在粤军中便有以陈炯明为中心的广东东江、惠州集团,以邓铿为中心的粤东集团,以许崇智为中心的福建集团,乃至响应革命的浙军等区分。由于派系意识作祟,而妨害到部队的领导统驭。”

  蒋介石为期对此等现象能有所改善,乃暂时耐心留在福建。6月间,接眷属就居厦门附近的鼓浪屿,精心研拟改革军队的具体计划。

  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举行期间,中国国内虽受到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没有打大仗;但军阀林立,各自拥兵自重,内战随时随地都可爆发。为此,蒋以军人的敏感,撰写了一篇《废督裁兵议》的论文,其中一些具体措施大可考究,但基本意思不错,那就是应“使军队皆为国家之军队”、“兵权不为武人所专擅,则国家有永久和平之望”。可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军队国家化”,蒋自己终其一生,也没有兑现!

  1919年-【5月4日】

  北京学生团三千余人,要求取消中日各项秘约,为外交示威运动。

  1991年的新年在停战中来临,虽然是当永泰战役的严重失败之后,但陈炯明表示“非关吾兄(蒋介石)处置不当”恳嘱继续留任,于是,蒋介石仍以第二支队司令官的身份留在漳州总司令部。

  不过战争业已结束,要做的事,只是营房和练兵场的设计工作。为此,蒋介石乃于3月间请假返回上海,晋谒孙中山请训。

  4月间,蒋介石母亲王太夫人由故乡奉化扶病来沪,蒋介石把她迎养于寓中。虽然只有不过两星期的短暂团聚,但母子朝夕共话家常,回忆不尽。约两个月的假期届满,蒋介石离开上海时,王太夫人流泪谆告:“在我还生存人世的时候,务必每年归省一次。……”接着又对身为一军之长应该注意的事作了如下的训诲:“在军供职,用人最宜小心。……”这两句话,蒋介石后来体会是非常有道理的教训。5月2日,返抵长泰第二支队司令部任所。

  两天之后,“五四运动”在北京发生。所谓“五四运动”,是国民愤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和会”中的列强各国,尤其是日本的强横态度,而爆发出来的群众行动。

  巴黎和会在这一年的1月18日开幕,有32个国家的代表参加。

  五四运动对孙中山也是一个推动。他这时在上海不再是闭门著书,“对外纷纭,殊不欲过问”了。他接见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发表赞助学生运动的演讲,积极营救被捕学生。

  为了适应当前的革命形势,孙中山决定改组中华革命党,于1919年10月10日发表公告,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加上“中国”二字,是表示区别于1912年的国民党)。废除了旧党章,订立了新规约。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政纲。孙中山准备用这个改组后的新党来继续领导革命。

  1919年-【6月21日】

  以陈总司令外宽内忌,难与共事,邓铿亦不加谅,志愿多违,愤然求去。乃致邓书以自明心迹,并邀转达。

  蒋介石回到福建,陈炯明仍命蒋介石率第二支队驻长泰。这时虽然与北洋军阀停战了,但地方上的土匪,也就是小军阀,为了从粤军手中夺地盘,不断地发生战争。蒋介石的一个营被土匪击溃,5月16日陈炯明调蒋到漳州粤军总司令部计划剿灭地方土匪。除了土匪捣乱以外,粤军中派系斗争日趋严重,形成了以陈炯明为首的惠州派,以邓仲元为首的粤东派和以许崇智为首的福建派。蒋介石不属任何一派,他深感备受排挤。这时,蒋母王氏命他把家眷接到身边。蒋介石就以安置眷属和要精心研究、拟订粤军改革计划为由,离开了漳州总司令部,到厦门鼓浪屿租赁了一所房子闲居起来。蒋介石在鼓浪屿并没有写什么军队改革计划,在6月21日,给参谋长邓仲元写了信,信中自我表白,对完成任务,自己做到了极限,对军队建设,自己注重军纪,锐意改革,反而招致排挤。用人不能自主,军费不得支持。在这封信上,蒋介石只抱怨,还没有提出辞职。

  附节致邓仲元书

  ……足下处事以谨慎,而转入固我,其病又坐狭隘偏急,然对于弟则仁已至矣,弟亦谓极足下海阔天空之量矣,然而犹以为未足任其翱翔也。足下对他人未必如弟也,他人亦未必如弟之能愿足下也。每闻人言,足下有伯夷之隘,所谓君子之过皆见之者非耶。此其故由于足下嫉恶过严,泾渭太分耳,弟亦时有此病,而转以规足下者,盖不忍知而不言、言而不尽也。老子以谄谀我者为贼,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愿我辈互相警戒,互相勉励,则寡过之道,为善之机,胥在乎是。弟虽不勇,然愿足下有以教我,则收友直之益多矣。(6月21日)

  1919年-【7月9日】

  再致邓参谋长书。

  7月4日,粤军发生内讧,浙江籍士兵与粤籍士兵发生枪击事件,互有伤亡。蒋介石于7月9日再次给邓仲元写信,信中认为粤军这样下去,“久之必有沈笃决裂,不可救药之一日”,他在粤军中所做一切工作,“皆不过为他人做嫁衣裳”。信中又列举了粤军种种弊端和自己遭受的排挤和诽谤,表示不“乐与小人争权利”,并说近来“耳鸣、脑晕、胃伤、腹泻不止”,要及时医治。请转告陈总司令,无论为公为私,皆不得不离职远避了。

  附节致邓仲元书

  上次在漳西陈个人去留问题,语悉由衷,想蒙鉴鬠。弟留连于本军者,已越一载,始以足下推毂之重,继以总座爱护之深,故敢竭尽驽钝效其驱驰,以助总座者助本党,公义私情所由来也。默察今之局势以及最近措施,非特无益于党,无利于国,而且无以以孙先生。如是而又欲恋其栈豆,自问初心,能无赧怍。弟自去年怫然而去,赧然而归,以常情论之,已属浅率,早为识者所刺讥。然揆之于情,度之于义,无所负疚,则悠悠之口,唯有付之一笑,亦奚足以容怀乎。又自永泰退回,以成败论事者多,卒致诽谤交作,雌黄沸腾。唯当时弟天君泰然,神明自若,此心此志,鬼神可鉴,故乃忍辱负重,含羞抱耻,示其大度,以冀万一之补救,尚无辞退之决心也。今则心劳力绌,自愧才不足以御下,德不足以服众,而又信不足以孚人,内无指挥之具,外乏应付之方,对本军不能补助毫末,在支队又难如愿设施。而犹依依不舍,则谓之素餐尸位顽钝无耻者可,即谓之患得患失鄙夫自待者,亦无不可。若长此以往,窃恐同入于争权夺利、盗名窃位者旋涡之中而不自觉耳。若此,则人将谓我以义始者以利终,其品格不几一落千丈乎。夫人熟不乐与君子共事业,然亦孰乐与小人争权利,况君子道消,小人道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历观往事,每每如此。若不于此时引退,以待将来排挤轧轹而后已,势不至丧失人格而不止,岂不大可哀乎。若夫本军之情状,则每况愈下矣。前之尾大不掉与麻木不仁者,咸成为痼疾,今之党派之争,区域之分者,又成为初症。痼疾以迁延不治,积之时日而更深,新症以讳疾忌医,自贻将来之伊戚,久之必有沈笃决裂不可救药之一日。弟据后果以溯前因,凡吾辈所设施者,皆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耳。言念及此,吾为自身惜,又为吾兄悲,窃谓本军现象,无论对对外,如再不摧陷廓清,则将来更难收拾。弟非不知因循可以渐图补缀,苟且可以弥缝一时,然而养痈贻患,其溃烂势所必至也。本军人数之多,百有余营,辟地之广,二十有余县,然而土匪作梗,安永失守,延宕二月,竟不能痛剿殄灭者,无他,军纪不振,军心不一,兄弟既有阋墙之争,外侮故无同心之御耳。今日本军所受之辱,不可谓不大,即使上下卧薪尝胆,发愤雪耻,犹虞不及。今乃不以为耻,不以为仇,而反以为友,是而可忍,孰不可忍也。盖弟因始谋不臧,威声不著,既不能出一将一卒以捍患,忝窃司令之名,曩以永春、安溪问题尚未解决,告辞恐近于规避,不料延宕至今,茫无头绪,未知了自何日,再四思维,顾弟一人之去留,毫无关系者也。因而思退之心益切,如一日不退职,精神多受一日苦痛,即职务亦多一日荒废。回防以来,耳鸣、脑晕、胃伤,腹泻不止,偶有思虑,则彻夜不寐,若非及时攻治,必在痼病。近日又有浙军关系,无论弟赴汕驻漳,双方浙军皆不安心,此次往厦。未见潘某之前,谣诼纷起,潘亦不明弟赴厦任务,诸多怀贰,及会晤之后,反复陈疏,其于公务虽能释然于怀,而对于弟个人之疑惧,终不能涣然冰消。不宁唯是,即弟在长泰,亦深为他啊所疑忌。故弟在粤军一日,人将以我有粤军为后援,非特弟个人受其排挤,即本军亦大受影响,故弟为公为私,皆不得不离职远避也。且第二支队司令部,以事实论之,形同赘疣,已无存在之必要。况自弟任事以来,军事毫无起色,饷需徒增糜费,人孰无良,能无愧色,揆厥致弊之由,计有二端。一、因现在部队关系太浅,既不能另自选将练兵,又不能如意整顿革新,平时或受抚循,临阵则不听指挥,欲图更张,则枝节横生,以是因循至于今日而不可复振。二、因支队组织之始,仓卒集事,旧日同事,无从召集,故部中人员,率多藜藿充饥,狗尾续貂,以致措置乖方,难收指臂之效。此皆弟朝夕引为憾事,急思改弦更张而不能得者也。如能于此时收束取消,则裁减之机关,即可节省一部分之开销,当此饷项奇绌之时,得此不无小补云尔。又有言者,本军今日最大之恶习,整顿为难,收敛无方,其敌由于各官长以保全地位,把持势力,孜孜以个人私利为怀,而不为本军全体着想也。即前之所谓痼疾与初症者,亦莫不由此而生,吾辈所为何事,岂可传染此症,深蹈此习,而不激扬提唱,以稍示吾辈之精神道德乎。故弟自愿首先取消所有名义权位,虽不能必其风动一时,然而于私心则庶可告尉也。至汕头事,对内则头绪纷繁,组织整理皆难措手,对外则性质复杂,应付交际无所适从,窃恐非弟才力所能胜任,有此种切,故弟朝夕所希望者,唯有息肩退休之一法而已。然而明知总座过爱,遽难邀准,今日辞退,若不挂印径行,则无论公呈私函,必无效果,徒著一层痕迹而已。但今日拂衣而去,不唯无以对上官,亦即无以对部下,且吾辈事业岂止于此,而来日方长,可以效力者正复不少,焉敢轻以自绝。故特缕述下怀,千祈为我恳切疏通,期在准予去职,俾得暂为休养,否则请暂委其权位轻易之事,以为退休过渡之张本,则始终成全之德,皆吾兄之所赐也。今日之言,自信披肝沥胆,应有尽有,毫无假饰于其间,然而形诸笔墨,已获不能忘形之耻,揆之友道,实有疚憾于心,是不能无所戚戚也。倘再见之公牍,则痕迹愈显,必若外人之揣测,有好事之徒,造谣作祟,因风掀浪于其间,则于所愿未遂,而情义已捐,是则获咎于吾兄者不更大乎。如兄不以外人视弟,尚请潜移默运于无形之中,不使外人注目,则幸矣。要知吾辈共事,不在于去留形式之间,唯在道与志如一日、则事业无限,报效有期,请以此意转告总座,俾弟早日休致,以遂区区之愿,则感激高谊于无涯矣。(7月9日)

  1919年-【7月12日】

  呈请辞第二支队司令职。

  蒋介石于7月12日又向陈炯明寄去了请辞第二支队司令的呈文。上辞呈后,即避往屿寓,期间(两个多月),登山涉海,遍游鼓浪屿名胜古迹。还吟诗抒怀,感到“海天奇景,饱领无余,头脑胸襟,贮满新鲜空气”。这时,又突有浙粤两军士兵启衅,浙军攻入司令部之事,蒋介石闻之甚恼,且呈未批准,决驰回长泰,与其官长交涉。结果,得惩办祸首,赔偿损失,驻长浙军一律撤退。

  1919年-【10月25日】

  由沪启程,漫游日本。

  10月3日,蒋介石来到上海见孙中山,他向孙中山陈述辞职理由之后,提出要到欧美去留学三年,路费都已备齐。此时,孙中山正在进行改组中国国民党,希望他帮助工作,不要长期远离中国。蒋虽答应了孙中山的要求,没有去欧美留学,但在上海住着感到索然无趣,郁郁寡欢,“久思漫游日本”。于是就在10月25日早晨,又搭轮东渡日本。航行途中,蒋介石倚栏感叹:“迩来感慨身世,恍若有亡。倾东海之水,岂能涤我愁肠。”此时蒋氏为何这样消沉?原因即在福建作战一年,可谓出生**,本欲有番作为,到头来一事无成,辞职一走了之。当时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正处低潮,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也已临近尾声。新民主主义革命曙光,已经出现在中国的地平线上,这一点孙中山觉察到了,然而蒋介石却没有悟到。他感到长期以来境遇多不幸,虚度时光。这说明蒋对他所投身的革命失去了信心,他追悔莫及,故而有“倾东海之水”“涤我愁肠”之想头。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92楼 发表于: 2009-08-22

追寻“日本八路”松井实的故乡 [转帖]


  
  作者:萨苏 分类:历史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为在日华人媒体,《关西华文时报》编辑部受到中央电视台的委托,希望能够为一名埋葬在中国的“日本八路”寻找他亲人的消息。

  根据中国方面提供的资料,这名“日本八路”名叫松井实,死于1948年10月解放郑州之战,当时是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的一名医生。根据他在九纵政治部的老战友段绪德等人的回忆,松井实好像是在太行山抗战中俘虏的日本士兵,经过教育后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了反战同盟,成为“日本八路”。在中原野战军九纵有一个由五名日本人组成的医护小组,松井就在那里工作。

  除了松井当时的年龄在20-30岁之间,中国话比较流利,为人斯文,老家是京都以外,几乎没有别的线索。

  松井实的墓在郑州市烈士陵园,他的墓碑上方,刻有一颗代表解放军军人的五角星,这代表着他在死亡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名为军国主义效力的战俘,是中国方面对他的一种承认和原谅。

  今年是郑州战役结束六十周年,中国方面希望能够在这个纪念性的时间,为长眠在这里的这名“日本八路”,找到他故乡的消息,让他的亲人能够因此了解他最后的情况。

  因为这个原因,中国方面找到了《关西华文时报》。尽管以目前所知的线索进行寻找比较困难,但编辑部依然郑重接受了这项委托。

  对于寻找松井实先生的亲属这件事,最为有价值的线索大约就是他的故乡为京都。作为查找的开端,我们通过电话联系了京都市政府的有关部门,试图查证京都是否有过名叫松井实的日军官兵在中国战场失踪。然而,得到的消息有些令人沮丧——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曾经进行过一次户籍处理,将战争期间失踪的人员,统统作为“死亡”处理。这给寻找当时失踪人员的户籍带来极大的不便。因为这意味着当地已经没有失踪人员的档案,如果需要查找,必须将所有死亡人员与失踪人员进行甄别。京都方面的工作人员希望我们提供更多的线索,特别是松井实的出生年月日,如果有这一条线索,他们的工作将可以比较容易找到结果。

  《关西华文时报》一方面争取与国内有关部门联系,希望他们提供更多关于松井实的线索,另一方面,也没有放弃努力。

  记者在神户认识一位对日本战败时期情况比较了解的斋藤先生。斋藤先生对能够参加查找松井实亲属这件事感到很是重视。他立即与记者一起前往寻找一些他所知道的京都籍中国归国者,斋藤先生认为他们可能会对当时留在中国的京都籍日本人有所了解。

  在斋藤先生的帮助下,《关西华文时报》的记者找到了多名京都籍日本归国者或归国者二代,不幸的是没有人对于松井实这个名字有所印象。斋藤先生表示他会继续帮助寻找,并随时将所得线索与我交换。

  记者同日走访了位于柴岛的大阪中国归国者协会,这个协会的工作人员战后曾对中国归国者的返日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并发表过多篇关于中日战争问题的研究论文。

  通过与该处工作人员的电话联络,我们的寻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按照大阪中国归国者协会掌握的材料,松井实属于在太行山作战被俘日军的可能性很大。这是因为当时京都籍日军官兵大体隶属于两个师团,既甲种第十六师团和治安第六十二师团。这两个师团都曾经在华北和太行山区打过仗。

  根据松井的年龄判断,他更可能属于第六十二师团。这是因为,第十六师团在华北作战的时间只有1937年的下半年,由于华东方面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大本营11月将其调往南京战线。由于日军中军医都是军官编制,松井实应该是军官而不是士兵。按照当时十六师团军官的年龄推算,到1948年大多应该超过了30岁。而第六十二师团成立于1943年,其六十四旅团是京都师管区的预备役官兵组成的守备兵团,专门用于在山西东部和八路军等抗日武装作战,一直持续到1944年3月。由于当时日军在整个战场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它在太行山区作战的时间长,损失大。松井可能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被俘的。如果能找到这段时间六十二师团损失情况,可能会有所帮助。

  根据他们提供的材料,第六十二师团医院院长名叫熊城宽,军衔少佐。不过六十二师团最后在冲绳全军覆没,要寻找它的残余人员提供线索是很困难的。

  不过该协会也提出一条可能的查找路径——据他们所知,日本战败时残存在中国的京都籍的士兵,大多是通过京都府宫津市的舞鹤港返回日本的,舞鹤港当时先后接回了150万从中国归来的残军和平民。该会一名工作人员回忆,在舞鹤的“引扬纪念馆”,曾经见到一本资料,上面记录有各部队在中国死亡和失踪人员名册。他们对战后日军和平民在中国的情况,也有比较深刻的研究。

  10月12日,本报记者为寻找松井实先生的亲人线索,如约来到舞鹤引扬纪念馆,受到荒田直明副馆长的热情招待。

  《关西华文时报》记者在舞鹤引扬纪念馆门前,曾经为搜寻中国抗日先烈的资料走过很多路,为一名“日本八路”跑这样远,还是第一次。

  这里,果然存放着原始的失踪日军人员和眷属情况记录,印刷十分粗糙,但每一条记录都十分详细,包括姓名,职务,失踪时间地点和推测原因等。

  不幸的是,尽管笔者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查找,但最终没有找到松井实的姓名。

  但是,按照荒田馆长的说法,这份记录实际上是到港的日本人进行回忆的结果,所以无法确认其权威性,也不够全面。他认为这件事可以通过厚生省进行查找,因为许多户籍被作为“死亡”消除的归国者,都是通过厚生省确定了自己的身份。

  笔者按照荒田先生的要求填好表格,等待他们的好消息。

  在离开舞鹤引扬纪念馆的时候,俯瞰舞鹤湾,令人感慨万千。

  当年,这里是返回国内的日本人下船的地方。就在这里,演出了无数生离死别,抱头痛哭。

  他们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用刺刀曾经加于亚洲各国的苦难。

  死在郑州城下的松井实,会不会心中也存在着一个从舞鹤重归故乡的梦想呢?

  屹立在岸壁的“期盼的母亲与妻子”雕像,已经在那里站了20年。假如松井实的母亲和妻子战争结束时在人世,她们又在这里站过多久?

  其实,松井实死亡的具体日期,也是可以推算的。

  1948年10月22日,对郑州来说,是一个新生的日子。在经历了军阀之间的中原大战,抗战中的沦陷和激烈的内战之后,随着刘邓所部中原野战军占领郑州,这座城市终于告别了战乱的日子。按照战史记载,因守军孙元良部主力当时已经东调徐州,国民党所部对郑州的防御并不坚决,攻占这座省会城市的战斗只进行了不到一天。而其中双方作战最激烈的地点并不在市区,而是在黄河铁桥以南地区拦截撤逃的国民党军。

  然而,这样一场类似“西线无战事”的战斗,即便是胜利者,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解放军方面有94名官兵牺牲。

  由于这次战斗只经历了一天,所以松井的死亡时间,可以被锁定在10月22日当天。

  94条生命,在一场“轻松”的战斗中悄然逝去。

  忽然想到了《集结号》广告片头的那句话——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的。

  愿舞鹤引扬纪念馆前那尊和平少女的祈祷,成为永远的现实,那将远胜过让我们纪念每一个不朽的牺牲。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93楼 发表于: 2009-08-22

同时令斯大林和希特勒胆寒的人 [转帖]


  1940年8月20日,托洛茨基在书房里发出一声尖叫,杀手雅克松趁托洛茨基不备,用登山冰斧重重地砸在他的头上,托洛茨基的尖叫和顽强反抗使杀手未能再打第二下,随后,杀手被闻声赶来的警卫制服。第二天,8月21日晚7点25分,一代革命伟人、两次俄国革命(1905年革命和1917年十月革命)的领袖、红军的缔造者和统帅在与死神搏斗了22小时后逝世了。

  这次对托洛茨基的行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三个月前,还有过一次未遂的刺杀托洛茨基的行动。5月24日凌晨4点,二十多个身穿警察和士兵制服的人偷袭了在托洛茨基位于墨西哥城郊外科约阿坎住宅外边担负保卫工作的警察,未发一枪就制服了他们,然后走近大门,其中一人上前与值班警卫谢尔顿·哈特说了几句话,后者刚一开门,偷袭者便拥入院内,不费吹灰之力制服了熟睡的警卫们,刺客们在托洛茨基夫妇和他们的外孙(托洛茨基长女季娜伊达之子)的卧室周围架起机枪,对这两间卧室扫射达20分钟之久。在他们确信屋内人均已死亡,扔下了几颗燃烧弹和一颗重磅炸弹(没有爆炸)后,坐上停在院内的托洛茨基的两辆汽车,扬长而去。这场策划得如此精密的刺杀行动进行得如此顺利,射击的火力如此猛烈,在20分钟的时间内,仅对托洛茨基的卧室就发射了二百多发子弹,其中有一百多发打在托洛茨基的床上和床的周围。然而,只是由于托洛茨基夫妇和他们的外孙及时躲到床下而死里逃生,托洛茨基夫妇毫发未损,他们的外孙只是左脚受了轻伤,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难怪后来负责调查此案的墨西哥秘密警察首脑萨拉扎尔上校曾一度怀疑是托洛茨基自编自导了这次袭击,旨在给斯大林脸上抹黑。他下令逮捕了几个托洛茨基的警卫和秘书。在托洛茨基向墨西哥总统提出抗议后,警方的调查才转入正轨。事后查明,参预这次袭击的是墨西哥****员,其中有墨西哥著名画家、****员西凯罗斯。

  事隔三个月后,开始了本文开头叙述的那一幕。在这三个月中,托洛茨基的住宅院内虽然风平浪静,但刺杀他的准备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就是在此期间,死神在一步步地逼近托洛茨基。这个死神就是化名为雅克松的杀手,此人是西班牙****员、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简称格别乌,克格勃的前身)的特务,他的真实姓名是拉蒙·梅尔卡德斯。

  在格别乌的精心策划下,他早在1938年就结识了美国托派成员西尔维娅·阿奇洛芙。后者师从西德尼研究哲学,懂俄、法、西班牙三种文字,是托洛茨基非常倚重的秘书。西尔维娅·阿奇洛芙是老姑娘,年轻英俊、一掷千金的雅克松向她大献殷勤,使她很快坠入情网。起初,雅克松还只是通过西尔维娅·阿奇洛芙获取托洛茨基以及美国托派活动的情报。在5月24日刺杀行动失败后,雅克松才正式受命刺杀托洛茨基。5月28日,雅克松送托洛茨基的朋友罗斯默离开墨西哥,他借此机会第一次跨进托洛茨基住宅的大门,初次与托洛茨基见面。后来,托洛茨基示意他的夫人娜塔利娅邀请雅克松与阿奇洛芙同他们一起喝茶。据托洛茨基的卫士们回忆,从5月28日至8月20日之间,杀手进入这座院落只有三四次。8月17日,杀手巧妙地利用托洛茨基愿意亲自指导同志们提高理论写作水平的特点,请他指正文章。两人一起走进了托洛茨基的书房。尽管二人独处时,托洛茨基有所觉察,提出今后不再在家中接待雅克松。但在三天后,当雅克松再次请他修改文章时,他又一次与杀手一起走进了书房。

  后来,雅克松被判刑,在狱中关押了二十年,在此期间,他始终不肯暴露他的真实身份,坚持说他是因为看到了托洛茨基的反革命真面目,才痛下杀手的。但后来的事实揭露了有关雅克松(梅尔卡德斯)的****。1960年刑满释放后,他马上前往苏联,据克格勃高官苏道普拉托夫说,克格勃主席谢列平亲自接见他,授予他苏联英雄勋章,安排他任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他住一套四居室的宽敞住宅,还有两套别墅,他的工资相当于退休将军。1975年,他前往古巴任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顾问,1978年去世,遗体秘密运回莫斯科。

  1994年,当年负责刺杀托洛茨基工作的格别乌高官苏道普拉托夫的回忆录由小布朗出版公司出版,其中揭示了策划、组织这次刺杀活动的内幕。苏道普拉托夫回忆说,在大清洗的末期、即1939年初,他随时准备被捕。3月的一天,内务人民委员部头子贝利亚召见他,带他前往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的办公室。在那里任命他为海外谍报处副处长,专门负责消灭托洛茨基的工作,为此他可以动用格别乌的全部资源。贝利亚说,必须在一年之内干掉托洛茨基,理由是战争爆发是不可避免的,托派组织的活动严重影响了各国****的反战、保卫苏联的活动。斯大林在接见中说,托洛茨基是托派运动中惟一的政治人物,一旦把他除掉,托派运动将不复存在。最后斯大林还说,刺杀托洛茨基的行动如果成功,党永远不会忘记所有参预这次行动的人,不仅是他们本人,还有他们的亲属都将终身得到党的照顾。从梅尔卡德斯的命运来看,赫鲁晓夫还是践行了斯大林当年的承诺。然而负责这次行动的苏道普拉托夫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斯大林死后,在贝利亚垮台并被枪毙后,他作为贝利亚的党羽身陷囹圄多年。据苏道普拉托夫说,格别乌为那次未成功的刺杀活动拨款30万美元。袭击失败后,斯大林再次召见苏道普拉托夫,重申他此前对消灭托洛茨基的意义的分析。他说,一旦除掉托洛茨基,托派运动就将不复存在,我们就用不着再为对付托派分子花一分钱了。

  斯大林的话只说对了一半。无疑,杀死托洛茨基对第四国际是一个重创。不仅对第四国际、对布尔什维克、对苏联,托洛茨基都是一个不可取代的人物。但第四国际并不像斯大林所预言的那样,它在托洛茨基逝世后并没有消亡,这个运动推出了像厄恩斯特·曼德尔这样的理论家、思想家,虽然它没有像十月革命那样掀起波澜壮阔的历史潮流,但在今天共产主义运动的低谷时期,它却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近年来法国大选中的左派的胜利主要是第四国际的胜利,它在反对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的运动中发出了越来越响亮的声音。只不过国内鲜有人知罢了。

  刺杀托洛茨基行动的过程、杀手的命运以及这次刺杀行动的高层策划的内幕大致就是这样。

  但在刺杀托洛茨基事件的背后,还是有令人产生疑问的地方。从上引斯大林和贝利亚的话来看,似乎除掉托洛茨基是为了消灭托派运动,而这一运动严重地干扰了各国****的反战和保卫苏联的活动。照这种说法,好像第四国际已经成了气候,可以与苏联支持的各国****抗衡了。如果托派运动真的如此强大,那它也不会无力保护自己的领袖。伊萨克·多伊彻在其《先知三部曲》最后一卷《流亡的先知》中说,各国托派组织只是一些小的宗派组织,它们处于各国政府和官方****的双重打击之下,没有经费,也没有行动能力,却有无穷无尽的内部争吵。托洛茨基在其自己办的《反对派通报》上发表的不少文章就是为了平息这些争论,使内部团结起来。从他为第四国际撰写的纲领来看,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自己的观点,批判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错误政策和路线。而且托洛茨基的批判均是为了更好地保卫苏联。在苏联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冲突中,托洛茨基始终旗帜鲜明地支持苏联,无论哪个反对派组织、无论哪个反对派成员,只要违背这个立场,他都立即与之决裂。这样一个以宣传工作为主的国际组织,与其说会妨碍各国****反对战争、保卫苏联,还不如说有利于它们完成这个任务。

  更何况此时的托洛茨基已经被斯大林逼到大洋彼岸的闭塞的南美国家墨西哥。早在1934年,他与苏联国内反对派的联系就已经被彻底割断。在大清洗开始后,他的支持者(无论是投降了的妥协派,还是仍在监狱中和流放地的不妥协者)中的绝大多数被枪毙。他的声音和文章已经不能传入苏联。因为任何敢于携带托洛茨基文章入境者,一旦被发现,都格杀勿论。

  一个是远在天边的流亡者,他只有为数不多的追随者。另一个是掌握苏联这样一个大国的党政军大权的独裁者,而且还有惟他马首是瞻的世界各国****。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何必非得赶尽杀绝呢?

  看来,斯大林下决心除掉托洛茨基是另有隐情的。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见不得人的目的,在斯大林身上是屡见不鲜的。斯大林的真实目的何在?斯大林对托洛茨基的评价可能会泄露点天机。斯大林认为,在革命风云际会时,托洛茨基就能够叱咤风云,而在革命低潮时,他就失去力量,不知所措。这句话只对了一半,即它的前半句。正是这前半句,透露出斯大林除掉托洛茨基的真实意图。后半句纯属胡说。从1923年起,托洛茨基一直身处逆境,开始时是遭到除他和列宁之外的所有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的排挤,此后逐渐被解除了军事人民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的职务,直至被开除出党、流放,最后被驱逐出国。此后他几乎是只身面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法西斯的仇恨,处于苏联和第三国际的铺天盖地的诽谤、咒骂、攻击之下,但他毫不沮丧,以大无畏的精神把这场力量悬殊的斗争进行到底,直到惨死在刺客的冰镐之下。

  虽然后来斯大林说过,除了列宁之外,谁也不可能在十月革命中起特殊作用。但说这句话是出于排挤托洛茨基的派别斗争的需要,并没说出历史****。对此斯大林是心知肚明。他当然不会忘记,1917年5月托洛茨基才加入布尔什维克,就马上进入决策核心,在列宁不能公开露面(为躲避临时政府的追捕)、布尔什维克上层部分反对起义(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部分消极观望(斯大林本人也包括在内)的情况下,是他一手领导了十月革命。斯大林同样不会忘记,在内战期间,是托洛茨基缔造了红军,并率领这支军队经过三年浴血奋战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白军,挫败了外国军队的武装干涉,捍卫了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而二十世纪的革命是与战争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不会有十月革命,连二月革命也不会爆发。斯大林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即将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否会引发一场新的革命?是否会危及他的独裁统治?对此他绝不能掉以轻心。他深知他与托洛茨基的区别:他的成功靠的是手中掌握的权力,靠的是无原则的勾结、耍阴谋诡计,单凭这些宫廷斗争的伎俩,是无法在阶级斗争的战场上、在与资本主义世界的斗争中取胜的。斯大林在党内斗争中获胜后,在指导国内建设以及各国****的国际革命斗争中,是一连串失败的记录。领导革命、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品质:对斗争形势发展的准确预见,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有利时机的果敢、大智大勇以及正确的战略、灵活机动的策略等。而这些正是托洛茨基的强项。这些革命领袖的素质,在三十年代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中更彰显出它们的力量。斯大林心里清楚,他近十几年来领导革命和建设中的每一个失败和失算,都可能是托洛茨基留在革命史册上的辉煌的一页。尤其令他愤怒的是,他对国内外政策的每个重大调整都遭到托洛茨基的批判,每次他都抱着输红了眼的赌徒心理:该托洛茨基失误一次了。然而历史就像是托洛茨基的同谋一样,一次机会也没有给他。就是在被他牢牢控制的苏联,他战胜托洛茨基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在他无法控制的国际舞台上,除了在肉体上消灭托洛茨基外,他再也没有其他取胜之路。这个远在天边的流亡者让他不得安宁。战争可能会引发摧枯拉朽的革命风暴,而这场风暴不仅会消灭法西斯、推翻欧洲资本主义世界,也可能会摧毁他在苏联国内的独裁统治。

  无独有偶,另一个独裁者希特勒也惧怕托洛茨基。法国驻第三帝国大使罗贝尔·库隆德回忆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与希特勒有一次谈话,希特勒吹嘘他的军队和他在未来的战争中将获得的伟大胜利。大使给他泼了盆冷水,说战争引起的社会动荡和革命可能把交战国政府卷入漩涡,最后的胜利者可能是托洛茨基。希特勒一听此话,就像心口挨了一拳似地跳了起来,尖声喊道,这种可能性正是法国和英国最好不要与第三帝国作对的又一个原因(《流亡的先知》,第555页)。

  这个孤独的流亡者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却能使两个掌握着绝对权力的独裁者胆战心惊,这就是托洛茨基的力量之所在。无论是他率领千军万马,还是孤独一人,都令他的敌人胆寒。这大概才是斯大林决心在战争爆发前除掉他的真正原因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斯大林在把托洛茨基驱逐出苏联近十年后才决心要除掉他。实际上,托洛茨基被驱逐出苏联后,始终生活在格别乌的阴影下。以无孔不入的格别乌的力量,刺杀托洛茨基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任务。在托洛茨基流亡土耳其期间,斯大林甚至可以假手大量流亡在土耳其的白卫军残部除掉托洛茨基,这些人对打败他们的红军统帅怀有刻骨的仇恨。斯大林为什么要把这个决定推迟10年呢?

  谜底可能在斯大林的私人图书馆中可以找到。《托洛茨基政治肖像》作者沃尔科戈诺夫说,他曾参观过这个图书馆,其中有一个专供斯大林本人使用的房间,里面全是托洛茨基的著作和文章,托洛茨基在流亡期间的著作、书信和文章以及全部《反对派通报》在这里应有尽有,而且是格别乌特务专门搞来的。据沃尔科戈诺夫说,其中的大多数页面上都留下了总书记粗粗的铅笔道,证明总书记不仅阅读过这些文章,而且还看得相当仔细。在《流亡的先知》中,也记述了格别乌盗窃托洛茨基档案的活动。

  再结合当时的历史,就可以找到斯大林迟迟不杀托洛茨基的原因了。托洛茨基在党内素有解决问题的能手之称,而且往往是出奇制胜。据《先知三部曲》的作者伊萨克·多伊彻说,甚至在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之后,在遇到棘手问题时,在中央委员会会议厅中还能听到人们低声说,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的名和父称,以这种方式称呼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对此会是什么看法?斯大林在其与布哈林一起推行的所谓新经济政策陷入绝境后,照搬了部分托洛茨基的经济建设方针,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纵观1923~1940年间斯大林所有方针政策的重大转折,都有剽窃托洛茨基思想之嫌。这当然不是说斯大林推行的就是托洛茨基的政策。斯大林的所有剽窃都经过了粗暴的官僚主义的改造,而且往往用的不是地方。托洛茨基曾十分形象地嘲弄说,斯大林就像俄国民间故事中的傻瓜伊万,他在婚礼上哭丧,在丧礼上贺喜,因而处处碰壁。

  原来,斯大林迟迟不杀托洛茨基的原因,就是他还有自知之明,知道他还需要托洛茨基的智慧。但这不能明说,要把它们藏在一间小屋里,悄悄地看,默默地记。要不是担心迫在眉睫的战争可能诱发革命,并危及到自己的独裁统治的话,斯大林可能还会让托洛茨基再多活几年。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94楼 发表于: 2009-08-22

1969年阳明山车祸:重创蒋介石 [转帖]


阳明山车祸:重创蒋介石心脏瓣膜

发生于1969年9月16日下午的一场蒋介石座车车祸事件,无疑是国民党政权播迁台湾以来,蒋介石安全警卫工作最荒唐的一次失误。这次车祸事件,给蒋介石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其严重的后遗症,蒋介石就是从1969年秋天这场意外事件后,身体逐渐走下坡。
1969年9月16日上午,蒋介石还神采奕奕地主持了军事会谈,台军高级将领都出席了那天在阳明山举行的会谈。照例,会谈在“读训”(宣读蒋介石写的训词)声中结束。下午,会谈进行分组讨论议题,蒋介石一向不参加分组讨论,而由与会将领分别举行。所以,大约中午12点半左右,蒋介石即离席,回阳明山官邸(即现在已开放的草山行馆)吃中饭、休息(按:蒋介石每年过完端午节,入夏之后,即从士林官邸搬至阳明山官邸避暑)。

依蒋介石生活作息安排,中午喝过午茶、吃过点心,约摸下午4点钟前后,如果天气允许,会和宋美龄坐车到台北近郊兜风,这是他行之多年的“散心”形式。

这天下午5点,其座车刚要结束兜风行程,从山下回到阳明山官邸,当车队上坡沿着阳明山仰德大道前进,到岭头、永福附近地方,刚好有一辆下山开往市区的公路局客运班车,停在永福附近一处站牌,等候乘客上车。这时阳明山军事会谈分组会议刚散会,军用汽车一辆接一辆鱼贯下山,风驰电掣,每部军车车速都几乎超过60公里。车上的司机老爷和将军们,经过一天会议,早就归心似箭,恨不得早点离开阳明山,下山吃晚饭。

当车队的“先导车”——即第一辆的开道车,驶过一道大弯,走到那部停靠在路边的公路局客运班车前面两三百米左右,忽然发现有一部军用吉普车,猛然从公路局客运班车左后方超车窜出,迎面朝“先导车”疾驶而来。

座车司机误踩油门,蒋介石身受重创

“先导车”的司机反应极为机警,当下立刻踩刹车,吉普车刚好擦身而过幸未撞及,“先导车”司机嘴里正要脱口咒骂,就在这一秒钟之间,紧跟在“先导车” 后方的蒋介石座车司机徐达生,或许是一时分神,也或许是紧张过度,明明见到“先导车”踩刹车了,自己原本也应该急踩刹车的,却错把油门踩到底,轰然一声,整部坐车硬生生朝“先导车”的后车厢撞个正着。蒋介石座车的车头和“先导车”后车厢,都撞了个大窟窿。

撞车瞬间,蒋介石坐在座车右后座的座位上,正倚着拐杖闭目养神。坐在座车左后座的宋美龄,则是习惯性地跷着二郎腿假寐。早年台湾尚未有座车需系安全带的规定,何况“总统”座车安全绝对没有顾虑,两个老人压根儿也没想到要系座位上的安全带。更糟的是,凯迪拉克七人座大轿车原本空间就很大,为了考量蒋介石的舒适度,让其双腿在车内可以伸缩自如,座车内拆掉了多余座位,因此前后座距离,有一两米长度,这使得撞击能量和力度相对加大。

座车追撞突发于一两秒钟内,完全猝不及防,蒋介石身体就像一只瞬间弹出的皮球,正面直冲驾驶座后侧隔板。由于冲撞力道过猛,嘴巴、胸部、下部,都受到强力冲击,蒋介石嘴唇肉和嘴里的假牙两相挤压,嘴唇当场撞出血来,胸部更是一阵闷痛,蒋介石顿时感觉天旋地转,待他回过神来,但闻宋美龄当场疼得大叫,71岁的宋美龄,颈部剧烈受创,双腿膝盖创伤尤其严重,幸未骨折,是不幸中的大幸。

坐在“随一车”的代理侍卫长孔令晟将军,见司机徐达生闯下大祸,连忙下车查看情况,当他见到座车引擎室凹陷了一个大窟窿,车内的蒋介石、宋美龄两人痛得面色如土,惊觉大事不妙,当下第一要务是紧急送蒋介石夫妇到“荣民总医院”,其次随即通知蒋经国,并拿起无线电紧急命令宪兵单位,封锁阳明山仰德大道,以及“总统府”沿线,盘查所有开往“总统府”及国防部的军用吉普车。

两天后,查出了那天超车的吉普车,和师长的姓名,师长的官位不保,开车的司机也移送军法处分。令官邸和侍卫人员私下议论纷纷的是,追撞事件明明是座车司机徐达生心神不专或者紧张过度,误把油门当刹车踩造成的,直接肇事者徐达生竟然丝毫未受当局处分,照常在士林官邸负责开车。

宋美龄听从孔令伟的意见,主张宽恕徐达生。宋美龄说:“错不在徐达生,应该饶恕他的无心之过。”

最倒霉的是,侍从部门竟由代理侍卫长孔令晟一人背黑锅,受到“停升一年”的处分。

蒋介石心脏受创,“御医”蒙在鼓里

蒋介石夫妇被送到“荣总”急救后,医师初步诊察,仅只发觉蒋介石受的是外伤,主要是嘴唇小范围撕裂伤,胸部无明显伤痕,事后蒋介石也不觉胸部有任何不适,所以压根没想到胸腔或心脏受伤的问题。倒是千金贵体的宋美龄,从仰德大道出事现场,一路叫疼。医生、护士为了应付老太太,冲进冲出,忙成一团。侍卫长、侍卫官则全部排成一排,站在病房外低头认错,不敢吭声。随后赶到的蒋经国,一旁唉声叹气,频频摇头。

事实上宋美龄除了腿部和膝盖略有拉伤,身体其他部位及内脏反倒毫发未损。蒋介石嘴巴上讲没事,事后证明他的胸腔心脏部位受创极重,内伤造成他数个月之后,心脏发生扩大现象的病源。

几个礼拜之后,蒋介石发觉体力大不如前,起先未以为意,后来猛然省察,方知车祸后遗症阴影逐渐笼罩他的健康。

永福车祸,减我阳寿20年

1969年冬天,亦即阳明山车祸后3个月左右,某日,台军“一级上将”薛岳(抗日名将),从台湾南部寓所到士林官邸探望蒋介石,蒋介石在士林官邸大客厅语气低沉地告诉薛岳:“今年夏天阳明山车祸以后,我身体大不如前。”蒋介石向薛岳抱怨,自己走路都觉得比以前吃力。

1970年春上,蒋介石在台湾花莲“青山招待所”度假,严家淦“副总统”到青山探视蒋介石,似知来日无多,他心情郁闷地说:“永福车祸,减我阳寿20年。”(永福是阳明山车祸发生的地点)说出这句感触良深的话,证明那场车祸对蒋介石身体健康的严重斲伤。

1969年夏天之前,蒋介石一年难得感冒一次,即便感冒,亦不过流点鼻涕,过一两天即痊愈,然而,车祸过后,病痛不断。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95楼 发表于: 2009-08-22

中国皇室婚姻史奇迹:唯一修成金婚的皇后[转帖]


  
如果说古代最危险的职业是皇帝,那么最最危险的职业就是皇后。这是因为皇帝虽然随时会被别人砍头,但他们也可以随时砍别人的头,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是终身制。而皇后都是聘用制,不仅要面临全天下女人的竞争,还要面对一个变心比变脸还快的丈夫,她们本人却永远没有变心的权力。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时间在位的皇帝很多,长时间在位的皇后却很少,能走完金婚的皇后就更少,少到了只有一个,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

  吴氏出生在公元1114年,原本她与赵构是八杆子打不着的,然而北宋王朝的不幸却间接造就了她本人的幸运。在她12岁那年,即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刚刚灭掉辽国的金国派兵大举南侵,兵锋直指北宋的都城开封。

  她未来的丈夫赵构当时还只是皇帝的弟弟康王,临危之际奉哥哥宋钦宗之命,与张邦昌一起出使金国求和。这时的赵构已经有了正房邢秉懿和两位侧室田春罗、姜醉媚,以及五个女儿,求和是国家大事,不能拖家带口,所以赵构的一家老小就留在了自己在开封的王府里。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他们一家再次团聚的时候已是下辈子。

  赵构同志当时19岁,政治上还是个中学生的水平,领命之后一根筋似的想早点见到金兵统帅,希望磕几个头把人家磕回去。可惜金国人不是土地爷而是狼,对此北宋宗泽有清楚的认识,所以当赵构同学路过他的辖地磁州(今河北省磁县)时,就苦口婆心地劝阻道:“金朝要你去议和,这是骗人的把戏,他们已经兵临城下了,求和还有什么用,你此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总之一句话,赵构此去就是那打狗的肉包子。宗大人一个人出动不算,当地百姓也拖家带口一起上,硬生生地拦住了他的马,不让他北去。面对这帮“刁民”,赵构同学动摇了,害怕自己真的成了包子,死在金国,便停下来驻扎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自称河北兵马大元帅。

  过了一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终于攻陷汴京,北宋政权宣告结束,宋朝皇帝、大臣、宗室、新科状元等三四千人全部做了俘虏,包括赵构的一家八口。不过好在赵构同学还在,于是北宋王朝就有了续集——南宋,他在当时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即位,又康王殿下升职成了皇帝陛下,年号“建炎”。而他的倒霉哥哥宋钦宗和倒霉老爹宋徽宗就升职成了太上皇和太皇太上皇。

  作为续集,南宋的开头部分延续了上集结尾时的惊魂落魄。赵构同学刚刚即位,金兵就本着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打了过来。眼看小命不保,赵构同学则遵循“递进我退,敌退我不追”的原则一路南逃,过起了四处流窜的生活。

  跑了好多地儿,死了好多马,丢了好多拨大臣,赵构总算是在杭州安了家。房子有了,可是家里不能一个生活呀,于是赵构又开始充实后宫。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128年,吴氏被他挑中进了皇宫。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吴氏的年龄虽然还只是个初一学生,但胆量却比大学生赵构同志大多了。当时的南宋朝廷外有金国强兵压境,内有兵痞、刁民时不时地捣乱,赵构指不定哪天就为国捐躯了,整天过的比通缉犯还难受。

  这时的吴氏为了保护丈夫,身披铠甲钢盔,腰挎宝刀,整天跟随赵构身边充当临时保镖。可以想象,美貌超群的身形配上保家卫国的一腔正气,吴氏当年是多么的英姿飒爽。而赵构那个时候最缺的就是安全感,对于能给自己安全感的吴氏他自己会记在心里。

  1142年前后,金兵再次发动对南宋的大规模入侵,赵构吓得一度入海避敌,途中还写信给金兵统帅,请求给予怜悯。和以往一样,吴氏依旧坚定地守在他的身边。在从定海转赴昌国的途中,赵构念于她的功劳,封为和义郡夫人,跟着到了越州又迸封才人。此后,吴氏在舞刀的同时,开始博览群书,刻苦学习,不久就晋升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之所以没有升为皇后,是因为赵构心中还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元配——邢氏。

  邢秉懿被俘的时候已经身怀有孕,可惜在押往北方的途中不慎坠马流产。然而祸不单行,金国侵略者一点没有怜悯之心,她刚刚小产没几天,金国的盖天大王就要强占邢秉懿,绝望中的她差点自尽。赵构作了皇帝后,金国政府为了极尽羞辱,又把他的生母韦贤妃、妻室邢秉懿以及其两个女儿赵佛佑、赵神佑等,统统送到官营妓院中。

  这种惨无人道的羞辱直到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才结束,邢秉懿等人被送至五国城与宋徽宗等人一起安置。这段时间中,宋徽宗派遣大臣曹勋偷偷逃回南方去见赵构,并让其带上沾有自己眼泪的一方手帕。一旁的邢秉懿思夫心切,也脱下一只金耳环交给曹勋,请他转交给赵构。赵构见到耳环后,回想当初夫妻恩爱的情景,自然悲从心中来。于是他遥册邢秉懿为皇后。

  可惜注定红颜薄命的邢秉懿没等到重逢的一天,就于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去逝。而赵构直到绍兴十二年(1142年)要迎回生母韦贤妃时,才得知邢秉懿已死,此时中宫已经虚位长达十六年。坦率地讲,作为皇帝赵构对百姓并没有多少爱心,但作为丈夫,他对邢秉懿却是十分尽心,为了祭奠这位发妻,他专门罢工数天(专业术语辍朝)。此后时常思念,对吴氏也不加掩饰。

  好在吴氏贤惠,她不仅不吃醋,还对归来的韦太后(即前文的韦贤妃)孝顺有佳,亲自伺候起居,恪尽一个儿媳的孝道。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吃了那么多年苦的韦太后突然见到这么一个乖巧的儿媳,心里自然欣慰不已。经过她的一番劝慰,赵构终于于公元1143年正式册立吴氏为皇后。

  之后两口子恩恩爱爱,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公元1162年,赵构在一片不满声中禅位于宋孝宗,吴氏被尊为寿圣太上皇后。退休了赵构身体一直硬朗,活到直到公元1187年**。从1128年入洞房,到1187年男方病死,吴氏和赵构稳稳携手走完了一个金婚又9年,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皇室婚姻史上的一个奇迹。公元1197年,在寡居十年之后,吴氏病死,终年八十三岁,谥号“宪圣慈烈皇后”,葬永思陵。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96楼 发表于: 2009-08-23

曾与北宋、辽国三足鼎立的西夏因何不入正史 [转帖]


  北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一个以独立王朝身份卓然而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开始出现在中国西北的历史版图上。

  在纵观西夏历史时,最令我惊讶的是,它以弱小的实力,在长达190年的时间内,曾先后与同时代的宋、辽、金相抗衡,创造了独特的民族辉煌。不幸的是,它最终也没能逃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宿命,在蒙古大军的铁蹄下,这个王朝连同它的辉煌与梦想,统统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

  正史中很少有关于西夏的记载,这使西夏成为一个完全被遗忘的王朝,朦胧而神秘。

  屠城背后的****

  大漠长烟,沧海桑田,时光用最温柔也最残酷的方式摩挲着历史,无论何其强大的王朝,其兴衰也仿佛只在弹指一挥间。

  从夏景帝李元昊开始,西夏共出现10位皇帝。李元昊开国之初,能征好战,智勇过人,戎马一生,称雄一时。到了13世纪初,在蒙古军队的强劲攻势下,西夏已是英雄末路,到了夏末帝时代,这个民族的高贵头颅被蒙古人锋利的马刀齐刷刷地斩下。

  同时,伴随西夏政权消失的还有西夏的文字、文化和历史,至于西夏的名字,蒙古大军也采取了“消灭”的措施,将西夏改称“宁夏”——意思是“安宁西夏”,这种相对含蓄的消灭方式,使我今天对宁夏的熟知远胜于西夏。此外,蒙古军队还将讲党项语、穿党项族服装、行其风俗者一律杀灭,西夏文明因此戛然消亡。那么,西夏诸地果真全部灭亡于屠城吗?

  就这个问题,西夏专家史金波教授的回答是:这只是一个方面。他认为,党项之所以消亡,更重要的原因是,西夏亡国后,党项族作为非主体民族,处于弱势地位,在逐渐被同化的过程中走向消亡。

  史书记载,西夏曾建有雄伟的宫殿、寺庙,但至今已荡然无存,仅留下断壁残碑和碑上日渐模糊的文字。走在交错的碑林中,触摸碑文上的西夏文字,字形方整,“乍视,字皆可识;熟视,无一字可识”,因为它源于汉字却又完全别于汉字。模仿这些字迹笔画,拓写到本子上,拿回北京向同事们展示,均连呼“天书!天书!”

  在夹缝中崛起的党项族

  西夏之所以神秘,与它没有“修史”有很大关系。元朝史官修了《宋史》、《辽史》、《金史》,唯独没有修《西夏史》。原因是,在宋、辽、金、西夏4个政权中,西夏势力相对较小,曾先后向其他3个政权俯首称臣。另外,西夏的语言文字较为难懂,修西夏史具有一定难度。

  追本溯源,西夏远祖是我国西北赫赫有名的羌族。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便有关于他们的记载。发展到东汉,西夏已是有150多个部落的民族,居住在今天以青海海晏县西为中心,包括四川西北部和甘肃西部的广大地区,各自逐水而居,不相统属。西部与吐蕃相邻,西北部是吐谷浑部落。

  隋末唐初,党项羌异军突起,逐步强大起来,“东至松州,西接叶护,南界春桑,北临吐浑,有地三千余里”。通过不断兼并,党项羌形成了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拓跋氏等8个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大。

  唐末,由于黄巢起义中,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等率部助唐有功,被册封为夏国公,赐姓李,并赐封其所率军队为定难军,统领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今陕西米脂、靖边等地)。

  进入北宋以后,党项人依附当时最强大的北宋政权,继续拥有定难节度使的名号。公元982年,诏书放在了时任定难节度使党项人首领李继捧的面前。按照诏书,李继捧被迫交出祖上留下的夏、绥、银、宥、静五州,随后带领王公贵族们举族内迁开封任职。

  这对于党项人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党项人由割据一方到成为一个独立王国的梦想,差点胎死腹中。

  但历史并未朝着宋太宗的想象发展。宋太宗将李继捧养在京城,却漏掉了另外一条大鱼,那就是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

  李继迁以葬母为名,轻易逃脱了宋人的控制,来到党项人的聚集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召集旧部,积蓄力量,依附当时北方迅速强大起来的契丹辽,与北宋对抗。为取得与宋对抗的优势,辽对李继迁大加支持,把宗师义女嫁给李继迁,并助予战马3000匹,结成同盟。

  公元997年,宋太宗病死,宋真宗即位后,立即下诏将李继迁梦寐以求的夏、绥、银、宥、静五州归还,还额外赐予李继迁夏州刺史、定难节度使的头衔。

  李继迁和他的党项人,在契丹辽和宋朝的夹缝中重新开启建立独立王国的春秋大梦。但由于不听部下苦劝,李继迁在接受吐蕃首领潘罗支的诈降时为重箭所伤,年仅40岁的他于次年一月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人世。

  建立独立王国的荣耀也不属于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父亲去世后,他在辽宋的夹缝中同样以战争为手段,经苦心经营,确立了和辽、宋在政治、军事上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在其称帝梦想即将实现时,却因疾病骤然而逝。

  而党项人的下一任首领李元昊,在历经了祖父、父亲两代人的奋斗后,愈加坚定了建国信心。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登基称帝,党项人的千年建国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番族:称谓背后有玄机

  在对西夏建国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后,我曾一度认为,西夏是由党项羌中最强大的部落拓跋氏建立起来的王朝。但近来我发现一些史料中却表明,西夏的主体民族与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拓跋氏关系密切。

  实际上,西夏的主体民族,也可以说统治民族为“番”,音“弥”,即党项族。据历史资料看,西夏番族的社会习俗,如衣着、发式、婚姻、丧葬、复仇等方面都与羌系民族相近。《隋书·党项传》中记载,番族先民在北迁之前,“织牦牛尾为屋”,“牧养牦牛、羊、猪以供食”。西夏番族历来放牧牦牛,这是他们与羌系民族同系的例证。

  虽然西夏的主体民族是番族(党项羌),但番族也表现出历史上多种民族成分的融汇现象,比如,他们与鲜卑之间关系密切。西夏番族中有鲜卑的成分。在西夏文《杂字》“番姓”中有“西壁”一姓,汉文史料中也记载西夏有西壁氏。在西夏人翻译唐代类书《书林》时,就用“西壁”译“鲜卑”这一族称。可见,“西壁”即“鲜卑”,鲜卑已从族称演化为番族的一个姓氏。

  但鲜卑氏与旧时的鲜卑族相比,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他们长期与番族共同生活,已为番族同化。同时,鲜卑对番族也有影响,我查看了一份记录西夏民族世系的西夏文书,其中有早期番族与鲜卑族结为姻亲的记载。

  另外,元昊为突出民族特点,也为日后称帝做准备,一改银州、夏州诸羌旧俗,效法鲜卑族的秃发习俗。

  《宋史》及相关史料记载元昊“圆面高准,身长五尺余”。元代党项人后裔余阙记载当时的党项人,均面色黎黑,善骑射,有身长至八九尺者。可见,党项人大致的特征是:圆脸、高鼻、体壮,大多身材高大,与我们今天对北方汉子的审美观点大致相同。不过,当党项人与其他族人发生姻亲关系后,他们的习俗及相貌特征是否有所改变呢?

  随着西夏文物越来越多地呈现于世,相信诸多问题都会得到解答。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97楼 发表于: 2009-08-23

美军是怎样“俘虏”记者的 [转帖]


美军的宣传战失败了

新闻媒体一向是令美军高层头痛的“大头佛”。前线的事情还忙不过来,一群记者还不停地在后面戳脊梁骨,一会儿说美军草菅人命,一会儿说士兵作战不力,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过去每到开战时刻,美军上下就“防火防盗防记者”,但是这种对记者的抵触似乎效果并不好。

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新闻检查,没有几个记者得到允许去现场深入报道这场战争。CNN与《纽约时报》等媒体只能自行挖掘新闻。现代传媒不会放过任何能带来巨大效益的热点。如果从正常渠道无法获取信息,受众的目光将会投向能提供相关资讯的传媒,而不会更多地考虑传媒的立场。结果有一段时间,美国电视台播出的战斗图像全都来自半岛电视台,观众看到的多是美军轰炸造成平民伤亡的场面。半岛电视台独家播放了本·拉登的多次书面和录像讲话之后,全球媒体更是趋之若鹜。这不仅使得半岛电视台的收视率直线上升,也使塔利班与本·拉登的宣传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显然,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的宣传战失败了。

“嵌入媒体”让记者失去发言权

到了伊拉克战争时,美军决定改变策略,实施一种名为“嵌入媒体”的战法,让记者“嵌入”军队,与部队同吃、同住、同行,可以随士兵一起行动,亲自体验一线战争,而且发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独家新闻”。当然,记者可以涉及哪些情况并加以报道、不得涉及哪些情况以及材料何时可以公开也有严格的规定。

事实证明,这种看似开放自由的政策反而收到了比严厉审查更好的效果。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国防部允许六百多名记者随军采访,其中20%来自美国境外。他们被分配到美国陆军、空军、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

由于“嵌入”的记者自始至终跟着一个军事单位一起行动,一起经历战火,建立起同志般的感情,记者都把自己当成了军队中的一员。这样一来,他们当然就不能客观地进行报道,难免会有倾向性。

与前线士兵站在一起的记者们目睹了士兵们面对的困境,他们报道的伊拉克“敢死队员”躲在妇女和儿童身后向陆战队员开枪,利用清真寺、医院和学校存放武器弹药等新闻,客观上都帮了英美军队的忙。当美军在检查站向一辆拒绝停下的伊拉克人驾驶的车子开枪的时候,“嵌入”的记者如实报道了这件事,但同时也指出了美军鉴别敌方军民有多么艰难。当美军士兵舍雷尔·奇尔德斯死在伊拉克的土地上时,法新社随军记者同时发回了一则生动的人道主义故事:一位名叫特里维迪的医生在知晓几个负伤的伊拉克士兵是致奇尔德斯死亡的“凶手”时,仍然奋力挽救他们的生命。

“嵌入”就意味着记者要与所在部队的士兵同吃同住,他们就失去了独立性,至少不能独立观察,也不能客观地进行报道。他们不仅要接受许多审查,而且会受到许多限制,什么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全由军方说了算,记者几乎没有发言权。

获得舆论战主动权的秘诀

他们的眼界变窄了,他们报道的范围也缩小了,他们只歌颂美军士兵的勇敢,他们只报道美军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他们只披露美军士兵遇到了自杀式炸弹的袭击以及伊拉克人的诈降、欺骗和陷阱。美国观众和读者看到和听到的几乎全是美军怎么怎么样,整个战争中伊拉克人民几乎没有出现在美国的媒体上,只是到了美军占领巴格达时才出现了伊拉克人民的镜头,那是作为人民热烈欢迎美军到来的画面出现的,他们举行胜利游行,欢迎他们的“解放者”。

最新的一项新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嵌入”在伊拉克作战的美军部队的记者发回的电视报道就像一本“轶闻轶事故事集”,细节丰富但是经常缺乏观点,不能发人深省。在他们的电视新闻中没有发现一点血腥,没有任何一个报道描述了被武器击中而受伤的人。

国际政治中有一个秘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那就加入它。五角大楼的“嵌入”战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你不能让媒体收声,或者不能使它按照你的口径报道,那就邀请它加入。美军通过“提供便利”的方式使世界主要媒体的记者附庸于军队,设定战争报道口径,从而获得舆论战的主动权。(摘自《读者·原创版》第5期作者张凯峰)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98楼 发表于: 2009-08-23

开国中将夫妇遇刺时 警卫员竟在和保姆通奸 [转帖]


上世纪70年代开国中将谭甫仁夫妇在自己家里遭遇刺客,但警卫员竟闭门不出,一个吓得穿不上裤子,另一个竟然正在和保姆通奸,可谓旷世奇闻。
1971年2月,周恩来总理阅毕昆明军区呈上的《关于谭甫仁同志遇害经过初步调查报告》后,心情沉重地作了重要批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此乃建国以来最糟糕的警卫人员。要引以为戒!”
1973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他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倾全力整顿军队。当时,笔者在昆明军区工作,曾了解有关所说“建国以来最糟糕的警卫人员”的情况,特作如下记述:
1970年12月17日凌晨,地处闹市区的原昆明军区大院42号院内,接连传出了几声枪响。昆明军区政委谭甫仁被凶手枪杀,身上共中3弹:颈部、肩胛部和胸部各一,其中胸部一弹从心脏旁穿透。谭血流如注,立扑于地。

暗杀发生后,周总理也大为吃惊,当即指示:“要火速组织抢救谭甫仁。案子很可能是内部人干的,要抓紧时间破案,重点是军区机关内部;成立专案组,由周兴同志负责,公安部派人协助。”
周总理亲自安排北京专家急飞昆明实施抢救。后终因谭伤势过重,救治无效死亡,时间是当日中午12时许。谭甫仁1910年出生,去世时正好60岁。同时被暗杀的,还有其夫人王里岩。
在20世纪70年代,这类恶性事件绝无仅有。将军喋血,全国震惊!
谭甫仁,广东仁化人。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建国后任武汉军区第二政委,工程兵政委。1955年授中将军衔。原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将军的儿子多年后回忆说:“我去过谭甫仁叔叔家,那是一个典型的军队高级干部住的小楼,我很难想象这个有着高墙围绕、总有警卫站岗的小院,怎么会有人进去开枪杀人。从我记事起,我就是在这种格局的小楼里居住的,一般都是一层住家属和会客,二楼供首长办公。楼的前面都是空地和草坪。和我家的司令小楼不同,我家的是解放初期盖起的,而谭这一座是解放后公私合营时充公的大资本家杨希辰的小别墅。”

凶手王自正原名王志政,河南内黄人,富农出身。作为一个现役军人,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呢?原来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进攻中原后,其堂兄曾带领一个“还乡团”对老家的村庄反攻倒算,枪杀了村武委会主任,王自正参与了这次的杀人行动。后来他逃往他乡参加了解放军,改王志政为王自正。1970年初,王自正被提升为昆明军区政治部保卫副科长,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得意,便因家乡告发历史问题而被送到俘管所隔离审查。王自正决心鱼死网破。他在笔记中列下了好几个要杀害的人的名字,包括军区副司令员陈康、鲁瑞林、田维扬等。权衡之后他写道:“不如杀谭甫仁,影响更大,发泄心头之恨。”任保卫部副科长的王自正,对于军区内部情况,对首长及首长住宅的情况,包括活动规律、房屋结构,甚至主房、副房的布置等等,均了如指掌。再有,军区保卫部保存枪械的保密室没有明锁,只要知道密码,就可以开锁取枪。王兼过多年的枪械保管员,密码早稔熟于心。于是,这个隐藏在昆明军区心脏里的杀人狂魔,毫不费事地从保卫部偷出了两枝手枪,而且又并不费事地就进入了谭甫仁壁垒森严的住宅。
谭甫仁的住宅共有5个警卫员,前门2人,后边3人。那时候“备战备荒为人民”,部队正搞“千里野营拉练”,这里的警卫员也被拉去3人。这给凶犯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凶犯深夜跳进谭甫仁的深宅大院,径直敲响了应该是谭甫仁居住的主卧。那一晚,谭恰恰没有住在自己的屋里,是夫人闻声起床开的门。手枪子弹已经上膛,凶手直逼王里岩:“谭甫仁在什么地方?”
王里岩回答:“不知道。”
凶手急眼遍搜屋子,见谭甫仁果然不在,于是开枪把谭甫仁夫人射杀。
凌晨5时许,军区大院里绝对安静。这枪声是惊天动地的。手枪既已抠动,凶手接下来显然是准备逃走的。那一晚,谭甫仁住在旁边另一间屋里,听见枪声,便往外跑,急呼警卫员。事实上,枪声已经响过,宁静已经打破。如果谭甫仁当时闭门不出,对方是不会,也不可能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搜寻的。谭的自动现身,定然让凶手喜出望外了。王自正立即跟上,在谭甫仁身后紧追不舍。出生**的将军在和平年代过得太久,已经忘记武器是自己的第二生命,已经没有随身佩枪的习惯,已经本能地把警卫员视为可靠的盾牌,所以他直奔附属平房敲打警卫员的房门。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警卫员的门偏偏不开!
谭甫仁的这两个警卫员为何都不开门呢?这正如周总理所说,因为他们都是“建国以来最糟糕的警卫人员”。
警卫员都是18岁的小伙子,莫非他们瞌睡太大?可问题是:枪声已经响了,而且首长已把门敲得山响,瞌睡再大也不至不被吵醒吧?
****是:其中一个警卫员吓得不敢出来。案发后对该警卫员进行了审查,他说他当时确实已经醒了,而且他确实也听见了枪声——正是因为听见了枪响,他害怕了。他说,这些年没仗打,当和平兵,听见动了真家伙就吓得全身发抖,两条腿直往一只裤筒里塞。另一个警卫员则是做了非常荒唐的事情:当时他正和一个比他大30岁的保姆在一间屋里姘居。房门“砰砰”山响,他以为有人捉奸呢——那年月通奸的事,罪名可大着呢,他不敢开门。
总之,一切条件都为凶手准备停当。窄窄的小天井里,谭甫仁已无处可逃,凶手王自正非常从容地对将军进行了射击。

后来,经严密追查,王自正自知逃脱无望,便将枪口对准太阳穴,抠动枪机,把最后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事后检证,凶手自杀所用手枪,正是保卫部被盗的两枝手枪中的一枝。
“文化大革命”中,尽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调门很高,但是由于一切秩序被打乱,一切规章制度被取消,结果,在军区核心的地方居然发生了这种不可思议的震惊全国的事件。教训深刻啊!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899楼 发表于: 2009-08-23

蒋介石的子孙后代[转帖]


  

  作者:李永铭 范小方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蒋介石一生与四个女人正式生活过。1901年,他14岁,遵母命与大他四岁的毛福梅结婚。毛氏曾为陪他读书,进县城的新式女子学校读过一年多。她是蒋经国的生母。1913年,蒋介石收姚冶诚为侧室,1921年再纳陈洁如。但这两个人都未能与蒋长期同居。1927年12月,蒋介石登报声明与毛氏离婚,与宋美龄结婚。一般人所传这是一次政治联姻,其实两人的婚姻非常美满,甚至可以说最终成就了蒋介石的一生。宋美龄曾有过一次小产。

  就蒋氏家族而言,成功立业并光宗耀祖者是蒋介石,可谓蒋家第一代。第二代是蒋经国、蒋纬国两兄弟。第三代系指蒋氏兄弟所生的子女。蒋经国与蒋方良夫妇有三子一女,即长子蒋孝文,长女蒋孝章,次子蒋孝武,三子蒋孝勇。此外还有蒋经国与章亚若生下的一对孪生兄弟章孝严和章孝慈。蒋纬国为蒋介石的养子,但蒋家待如亲生。蒋纬国膝下只有一个儿子蒋孝刚。蒋家第三代成家立业后,各自走着自己所选择的人生道路。

  蒋孝文于1935年12月4日出生在苏联,由于生长在“天下第一家”,自幼受到太多人的奉承、纵容和拍马屁,从而养成许多不良习气,吃喝嫖赌,无所不能。由于生活极度糜烂,导致意识力的丧失,肢体也处于瘫痪状态。虽经多次抢救肢体得以恢复,但神经错乱,俨然成为一个废人。在蒋经国去世一年多后,蒋孝文病逝于台北。蒋孝文和妻子徐乃锦于1961年生下女儿蒋友梅。徐乃锦对女儿要求一向很严,经常告诫她要忘掉自己特殊的家庭背景,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生活能力。蒋友梅求知欲、事业心、责任心都很强,是蒋家第四代的佼佼者。她在英国剑桥大学拿到国际商贸理论的学位后,到渣打银行任职。尔后再次回到剑桥,攻读艺术学,成为一名画家。1996年,她与英国人逸恩结婚,1998年有了他们的女儿。逸恩虽出身贵族家庭,但从事保险业且事业有成。

  蒋孝章于1936年生于苏联,第二年便回到中国。她从小聪敏伶俐,深得蒋介石夫妇的喜爱。蒋孝章在留美国期间,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与大她十多岁的台湾前“国防部长”俞大维之子俞扬和于1961年结婚,并于次年生下独生子俞祖声。俞扬和从空军退伍后一直经商,远离政治,与蒋经国的关系比较冷淡,也很少回台湾探亲。

  蒋孝武于1945年生于奉化老家。他毕业于德国慕尼黑政治学院,并在读书期间与一位瑞士华裔女子汪长诗结婚。回国后,主要从事文化事业,并且在文化界崭露头角。从1976年后,他开始涉足情报工作,并担任“国家安全会议”执行秘书。蒋孝武的政治行情曾一度看好,但因“江南事件”影响,特别是其父死后,国民党政权的“本土化”、“非蒋化”的影响,蒋孝武的政治前途遭到彻底的封杀。在外放新加坡、日本返台后即病逝,年仅46岁。蒋孝武与汪长诗生有一对儿女,即蒋友兰和蒋友松。后来两人性格不合离婚,蒋孝武再娶了蔡惠媚。蔡为照顾丈夫的孩子,没有再生育。蒋友兰和蒋友松均毕业于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国际经济系。蒋友松在旧金山创办一家投资公司并成功上市,蒋友兰也在香港经商并有所发展。

  蒋孝勇生于蒋家王朝在大陆崩溃的前夜,即1948年10月27日。次年,迁居到台湾。中学毕业后进入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蒋介石对这个孙子期望很高,指望他能成为一名军人,能够担当“光复国土”的重任。可惜的是,蒋孝勇在学习期间不慎足踝受重伤。随后,他转到台湾大学政治系学习,毕业后经营实业。蒋经国死后,蒋孝勇举家迁离台湾,远避加拿大,后来又移居美国。1996年初,蒋孝勇查出已到癌症晚期。为了寻找中医治疗方法,他在家人陪同下于7月下旬来到北京,得到有关医疗机构的认真检查与医治。他还回到奉化老家访问,祭奠先人。12月底,蒋孝勇去世。他与夫人方智怡有三子,其中第三子蒋友青生于移居加拿大后。两个大孩子蒋友柏、蒋友常在台湾与加拿大读完中学,后入美国纽约大学学习信息管理。以后,他们运用自己所学,在旧金山电脑市场上打拼,将业务发展到欧洲。

  在蒋家第三代中,章孝严和章孝慈经历最为曲折、坎坷并且又是最“争气”的,所以为台湾各界人士普遍看好。

  章孝严大学毕业后,参加“外交官”考试,成绩优秀,从此,走上了职业外交官的生涯。曾先后担任驻美“大使馆”秘书,北美司科长、司长等职务,1986年被提升为“外交部次长”,一度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秘书长。1992年转任国民党中央侨务委员会委员长,是国民党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2005年2月,章孝严悄悄完成了身份证改姓程序,自3月2日起,正式更名为“蒋孝严”。近年来,已过花甲之年的蒋孝严经常往返于海峡两岸,为“三通”与两岸交流做了不少具体工作。他与夫人黄美伦生有惠兰、惠芸二女与万安一子。长女惠兰在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后,到美国波士顿大学从事电影制片研究。拿到学位后返回台湾,进入电影界。她导演的处女作《小百无禁忌》在2000年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得到国际影评人奖入围资格、“金摄影奖”的前三名。第二年,该片又获邀出席爱丁堡国际电影展。

  弟弟章孝慈对政治不太感兴趣,醉心于治学,全心从事法学研究。从海外回国后,长期在东吴大学执教,研究成果累累,先后担任过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教务长、副校长、校长,也是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1993年8月,章孝慈作为蒋氏家庭的成员,首次进入大陆。生前,他曾多次回大陆进行学术交流。由于生活在学术圈中,一生清贫,晚年重病后竟无力支付医疗费用,靠社会捐助走完他的最后人生。他与夫人赵申德有子女二人,章劲松与章友菊均继承父志,以法律为专业。

  蒋经国逝世后,蒋纬国在蒋氏家族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且被认为是一位对社会各阶层最具“亲和力”的人。可惜的是,在党内权力角逐中,他被李登辉所打败。蒋纬国晚年多病,但他对海峡两岸的政治非常关心。他反对“台独”,希望祖国早日统一。

  蒋纬国的结发妻子石静宜去世后,又与邱爱伦结婚,并于1962年生下了独生子蒋孝刚。蒋孝刚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学位期间,他与侄女蒋友梅一样,从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潜心学习,是公认的高才生。毕业后,前往美国,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拿到了律师执照,在纽约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蒋孝刚与王倚惠结婚后,育有一子一女蒋友捷、蒋友涓。

  蒋家后代有许多晚辈是先于宋美龄去世的。第二代蒋经国、蒋纬国,第三代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章孝慈都已作古,人丁凋零,不胜凄凉。

  蒋经国曾希望通过“梅兰菊”、“松柏常青”的涵义,绵延蒋家第四代的命脉。第四代长男蒋友松2002年在美国同徐子菱结婚时,当时尚在人世的宋美龄发去了贺电。徐子菱在三藩市生下一个女儿,取名Josephine。蒋友柏也于2002年和台湾影星林姮怡结婚,次年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为蒋得曦。

  蒋家第四代子孙目前大多从商或学习艺术,在文化、艺术界发展,几无人涉足政治,除了蒋孝严、章孝慈子女留在台湾工作学习之外,其他的子孙大都散居海外。仅蒋孝严今天依然活跃在台湾政坛。

  如今,由于最高统治权的转移,蒋家的门庭已经冷落,蒋介石的子孙后代经过痛苦的沉思,已经走出了心理的阴影,努力地寻觅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方庆秋、张宪文:《蒋介石全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肖黎、马宝珠、吕延涛:《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男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解力父、冯光:《蒋氏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张同新、何仲山:《从南京到台北》,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

  文思:《我所知道的蒋介石》,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何虎生:《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

  陈红民、赵兴胜、韩文宁:《台湾风雨(蒋家王朝之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谭一青:《蒋介石与美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窦应泰:《蒋氏家庭第四代》,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

  (执笔:操龙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