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6856阅读
  • 2117回复

历史解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90楼 发表于: 2009-08-23


“红色女间谍”骨灰由台送回大陆,墓碑只刻3个字[转帖]


  

  她曾被谢冰莹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牺牲时年仅28岁。  如花的年龄,她忍辱负重深入敌后,死后30多年,家人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在她的遗书中写着这样一段话:“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就让她在台湾吧!”铁骨铮铮,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今年清明节前夕,记者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河北师范大学校报上看到这样一则短小的报道,报道中的“她”就是萧明华。

  可是,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却发现有关萧明华的资料少之又少,由于她身份的特殊,很多知情人都对那段尘封的往事讳莫如深。记者只能通过零星的档案和报道,才得以大致还原这位红色女性的传奇一生。

  谨以此文,纪念共和国的无名英雄们,纪念那些信念高于生命的峥嵘岁月。

  清明时节雨,纷纷寄思念……

  “我愿意把我的一切献给党”

  1922年8月,萧明华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小学毕业后,她考入河南省立开封师范。

  抗战爆发,她随父母辗转到达重庆,1941年她从重庆师范学校毕业,当了小学教员。

  1943年秋,萧明华以优异成绩考入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

  抗战胜利后,萧明华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北平师院(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继续深造。在校期间,萧明华碰到了在重庆就认识的教育心理学教授朱芳春。那时,朱芳春已参加了我党的地下活动,他经常推荐给萧明华一些革命理论书籍,启发她的革命热情。

  此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北京如火如荼的爱国学生运动给了萧明华极大的教育和鼓舞。1947年9月,根据萧明华的表现,组织上决定吸收她加入朱芳春领导的地下工作小组。

  在有限的资料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朱芳春庄重地告诉萧明华,做情报工作是危险的,需要的不仅是热情,更要有坚定的意志,所以做出决定之前,你可以从容认真地考虑几天。

  萧明华陡然立起,坚定地说:“还想什么?!我早就想过多少遍了,请您转告组织,我愿意把我的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的革命事业,一个人能为人民的革命事业而死,就无愧于己,无愧于父母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萧明华即将毕业的时候,远在台湾大学担任国文系系主任的恩师台静农先生深知萧明华国语注音、语音应用的教学功力,几次写信殷切邀请萧明华到台湾任教。

  大陆解放在即,静农先生的邀请无疑是为去台开辟新战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反复考虑之后,萧明华向朱芳春道出这一设想,朱芳春立即向上级进行了汇报,党组织很快批准了萧明华的建议。

  1948年6月中旬,萧明华做好了赴台准备,她甚至放弃了毕业典礼。行前,她专程返回老家,探望年迈的双亲。

  此时萧明华的父亲已年近耄耋,母亲也早过了花甲。萧明华满含愧疚地对母亲说:“您和爸爸为我们吃了那么多的苦,我这个做女儿的,还没有好好地报答你们,不会怪我吧?”

  母亲轻抚女儿的双手说:“有你这样懂事的孩子,我这个做娘的就心满意足了。”

  黎明的前夜,肩负重任的萧明华藏起对亲人、对故土的眷恋,义无反顾地远赴海峡对面……

  六次送出重要情报

  初到台湾,为了工作的隐蔽,萧明华选择了去台湾师范学院任教,学校为她提供了一处僻静的院落作为宿舍。接着,萧明华又与《国语日报》社联系好了工作。

  至此,萧明华完成了来台工作的第一步——站稳脚跟。

  不久,她的领导兼老师——朱芳春,化名于非,也来到台湾,与萧明华以夫妻名义开展地下工作。

  1948年9月,他们利用台湾省政府举办的“社会科学研究会”,举办一些讲习班或讲座,由于非出面讲课,扩大社会影响,从中考察、培养革命骨干。

  在此基础上,于非与萧明华组建了“台湾新 Min Zhu 义青年联盟”,把讲习班中骨干组织起来,成立了读书会。

  此时革命形势的发展迅猛使得一些同志非常兴奋,一位同志在大学组织的合唱团中教唱《东方红》,歌声响彻整个校园。萧明华得知后,耐心地做这位同志的思想工作,告诫他,越是接近胜利,越不能放松警惕,不能冲昏头脑。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占领南京,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6月,于非回北平向组织汇报在台工作。上级组织指示他们为配合解放军的军事行动,要不惜任何代价,获取军事情报。

  任务和形势都发生了变化,萧明华和于非将“台新盟”转入地下。萧明华负责联络工作,并承担情报资料的保管、整理和密写。

  此外,她还不能耽误学校正常的教学、报社的编辑等工作,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本就瘦弱的萧明华身体更加单薄。同志们劝她注意营养和休息,她莞尔一笑:“既然我们已把生命置之度外,清贫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又算得了什么?”

  从1949年12月至1950年1月,短短两个月,他们排除困难,六次送出重要情报,对于解放我沿海诸岛,发挥了重大作用。

  大陆解放后,逃到台湾的蒋介石为了稳住风雨飘摇的统治,宣布全岛“戒严”,台湾岛立刻淹没在白色恐怖之中。

  地下工作面临空前的严峻考验。

  1950年2月4日,萧明华请三哥萧明柱到自己家中过生日,正当他们欢叙手足之情时,门外传来敲门声,两个陌生人借口请于非演讲,毫不客气地走进房间。萧明华临危不乱,面带微笑接待“客人”,陌生人没有发现异状,又没有找到于非,只好悻悻而去。萧明华立即关照哥哥多加小心,不管遇到什么事不要紧张,记住“我们只是兄妹关系,其他没有任何牵连”。

  哥哥走后,萧明华立即想办法与于非等联系,将已获得的情报送走。当战友劝她也避一避时,她摇摇头说:“我不能动,现在情况不明,我一动就暴露了。”

  两天后的深夜,萧明华在自己的宿舍被捕。

  被捕时,她从容镇定地在敌人眼皮底下,取下了搭在后窗外竹竿上的旗袍,发出了危险报警信号。

  “姐妹们,愿你们早日自由”

  萧明华被捕之初,被关押在人称“阎罗殿”的台湾“保安司令部保安处”。

  记者在一份材料中,看到这样的记载:

  “阎罗殿”里残暴的“小鬼”们对她施以电椅、老虎凳、捆绑吊打,五天五夜不许她睡觉,妄图使萧明华在长时间的疲劳中失去自制力,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判断,继而从她纤弱的身上得到情报。萧明华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经受了非人所能承受的煎熬。

  她对暴戾狡诈的敌人郑重地宣告:“我是一个拥护***、拥护革命、支持***推翻国 民 党反动统治的革命者。”

  一位曾在敌人看守所做勤杂工的人回忆说,他亲眼看到萧明华遭受到的kuxing,她双手被捆吊在梁上,虽满脸鲜血,双手双臂多处骨折,仍然坚强不屈,昏去醒来,也只是对那行刑的狱卒轻蔑地一笑。

  在这个年轻纤弱的女性面前,这位勤杂工汗颜自愧,很快找借口离开了那个魔窟。

  1950年11月7日夜,“军法处”看守所办公室的灯光又亮了。难友们都知道,那是敌人在为第二天的处决做准备,她们从看守对萧明华的恶劣态度,预感到她们喜爱的明姐将要远离。

  难友们紧紧地围在萧明华身边,低声哽咽着。萧明华明白难友们不舍的心思和情谊,她缓缓地站起来,走到窗边看一眼不远处的灯光,又坐在自己的铺位边,微笑着说:“我早有准备。不要紧,大家干自己的事情吧!”

  她拿出离开家时母亲送的黄杨木梳,因受暴刑,手指骨折,她早已不能自己梳头,只好请一直为自己梳头的难友小黄再梳最后一次。小黄流着眼泪,解开萧明华又黑又粗的长辫子小心梳理起来……

  萧明华打开自己的包袱,取出李清照的诗集,请难友小廖为大家读《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刚烈的诗句,伴着难友们的低声抽泣,萦绕在牢房中。

  11月8日凌晨,黑暗的牢房门打开了。

  萧明华沉静地站起来,整理好头发和衣装,同难友们告别:“永别了,姐妹们,愿你们早日自由!”她高昂着头站在戒备森严的军警中,听完“军事法庭”的“宣判”之后,她平静地坐下,从容不迫拿起笔,留下了给亲人的最后嘱托……

  随后,萧明华被凶恶的敌人绑上汽车,押往马场町刑场。在刑场的沙丘旁,执行的宪兵令她跪下,一向温和纤弱的萧明华突然挣脱两个宪兵的挟持,奋力奔向沙丘顶,昂首高呼口号……

  枪声响起,年仅28岁的萧明华倒在了沙丘顶上,双眸圆睁。

  我与华姑

  -本报记者周益

  在北京师范大学为纪念百年校庆而出版的《北师大英烈传》中,有一段萧明华烈士的生平简介,这是关于她的为数不多的公开资料。在这个简介中,记者了解到萧明华是父母最宝贝的幼女,在十五六岁时就成了家中的小主人,全家人都对她言听计从……这些跟她最后走上革命道路有什么关系?她的家人现在身居何处?采访中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了解到曾有一个人为萧明华烈士写过传记,而他就是萧明华的大侄子萧穆(原名萧宏志)。萧穆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前厂长,少将军衔,曾组织拍摄了《大决战》等多部革命军事巨片。

  4月1日,年近八旬的萧穆将军在家中告诉记者,他至今还保留着萧明华烈士与他的最后一次通信,在这封信中,除了对亲人的嘘寒问暖,最重要的是“华姑坚定了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决心”。

  她是祖父的掌上明珠

  在关于萧穆的介绍中,记者看到他的祖籍是广东省潮阳县(今潮阳市)歧北墟宅美村,那为什么萧明华和他都会出生在浙江嘉兴呢?

  萧穆告诉记者,清末,潮阳县就已经是一个著名的华侨县,因为地少人多,很多人不得不到外地去谋生存,有的去了海外,有的则投靠各地的同乡会。

  “我的祖父萧子山就是在那个时候去上海的,离开家乡时身上只带了8块银元。”萧穆说,“到上海后依然发现生活难以为继,祖父就把家搬到了离上海很近的浙江嘉兴,在那里做过杂工、厨师、水果商贩,最后经营手工织袜作坊,生活才渐渐安定起来。”

  萧穆的父辈均出生于嘉兴,他的父亲是家中老大。因为自己没什么文化,萧子山全力供自己的孩子读书。

  “除了一个叔叔和长年患病的大姑,包括我父亲在内的父辈大都读到了大学。”萧穆说,“萧明华是祖父最小的女儿,从小聪明伶俐,是祖父的掌上明珠,家里人都叫她‘华宝’。”

  抗战爆发时,萧子山的织袜作坊已经在帝国主义大型工业的挤压下破产,为避战火不做亡国奴,萧家历经千辛万苦,举家迁往大后方重庆。

  “我的父亲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华姑的学业其实是我父亲支持下完成的,因为她只比我大7岁,所以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要好。”萧穆说,“小时候的很多事我都不记得了,只知道当年中学开学时就是华姑送我去的。”

  1941年萧明华从重庆师范学校毕业,因为成绩优秀,被学校选送到在青木关举办的国语师资训练班,学习国语注音符号的应用和教学。

  “萧明华国语注音符号学得很好,甚至能用国语注音符号写文章,这就为她日后的经历埋下了伏笔。”萧穆说。

  根据当时的规定,中级师范毕业生必须任教两年方可继续深造。1943年秋,萧明华在当了两年小学教员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虽然四川白沙是个小城镇,但抗战期间,这里荟萃了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如许寿裳、台静农、李霁野、魏建功等。

  萧穆说:“因为华姑的成绩非常优秀,给台静农等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江上遇险,沉着冷静不让须眉

  抗战胜利后,萧家又开始跟着回迁,途中在长江上发生的一件事让萧穆至今记忆犹新。

  因为找了关系,萧家坐的是新式的江河号铁壳轮船,起初一路倒也悠闲,全家有说有笑。当轮船行驶到巫山县附近的时候,迎面来了一艘国 民 党的运粮船,船上有荷枪实弹的押运士兵。因为那段水路江面狭窄,水流湍急,那艘运粮船被水流带偏了航道,两船眼看着就要相撞。

  因为双方的速度都很快,而运粮船是木船,相撞后吃亏的肯定是它。运粮船上的士兵急忙向轮船开枪,逼迫轮船转向。枪声一响,船上人都惊惶失措,乱成一团。

  “就在全家慌乱的时候,小姑却异常冷静,连忙嘱咐大家不要乱动。最后,我们的轮船因为躲避那运粮船而触礁搁浅,因为之前有小姑的安抚,我们家人才没有在船体倾斜时受伤。”萧穆说,“接着,小姑又指挥我和表妹组成生力军,把全家安全送到岸上,祖母就是她背着上岸的。当别的人家在为丢失的财物而大呼小叫的时候,我们家竟然一点没有损失。”

  等全家安全上岸后,萧明华带着萧穆到巫山县城中找好旅馆,直到深夜,一家人终于狼狈不堪地安顿了下来。

  “我当时又累又困,在旅馆外找到个竹椅就坐下睡着了。但是不一会儿,小姑过来叫醒我,说屋外露水重,晚上容易着凉,要我进屋去睡。睡眼惺忪中,我看到小姑依然在忙里忙外。”萧穆说,“她的沉着冷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家人回到南京后,萧穆的祖父希望落叶归根,回潮阳老家去住,萧穆的父亲因为工作的缘故离不开南京。于是,送父母回老家的重任又落到了才24岁的萧明华身上。

  “华姑把祖父送回潮阳后,就立即去了北京读书,想不到当时的分别竟然成了永别。”萧穆说。

  归来兮

  当萧明华去北京读书后,萧穆只能通过书信与华姑联系,学习、生活、理想,他都愿意跟她交流。在华姑的来信中,萧穆得知萧明华毕业后,应恩师台静农先生的邀请,将去台湾工作。

  萧穆说:“台湾因长期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下,强制将‘日语’定为‘国语’,当地居民一般讲闽南话和客家话,语言不能相通。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语言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我小姑在父母的熏陶下会说潮州话,而潮州话跟闽南话比较接近。为了在台湾推广国语,有着语言优势的小姑就成了合适的赴台人选。 ”

  “小姑到台湾后,我和她依然保持通信,有时候她还会寄照片回来。有一次她寄回一张与男人的合影,信上说这是他们的结婚照,我们一向知道她独立自主,所以家人都祝福她。”萧穆说,“后来我们才知道,她其实没有结婚,那张照片其实是三个人的合影,她的身边还有一个人,但被她剪去了。”

  “我和小姑的最后一次通信是在1949年,我的信是在南京解放前寄出的,她的回信是南京解放后来的,之后我们就不能再通信了。”萧穆说,“我在写给小姑的信中,谈了自己对前途的迷茫。小姑在回信时大大地鼓励了我,她特别支持我去参加革命。于是,收到信不久,我就参加了解放军。”

  1951年,远在重庆的叔叔突然叫萧穆和父母去重庆一聚。“我们到了以后,才知道叔叔是要告诉我们,华姑去年被国 民 党枪**。”萧穆说完,沉默了很长时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组织上追认华姑为革命烈士。”萧穆说,“这时,我们家才知道华姑去台湾是做情报工作的,直到被捕的最后一刻还向同志们发出了警报。她的战友和同事,同时也是我叔叔的好朋友朱芳春老师告诉我,他当时正是收到警报才幸免遇难。”

  “后来,她骨灰被送回了内地,被安葬在了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她的墓碑上的字是朱老题的,墓碑的背面没有写她的生平,”萧穆说,“只有三个字……”

  这三个字是——“归来兮”!

  暗夜哭声

  -本报记者李诚

  20世纪50年代,台湾一片白色恐怖,国 民 党当局军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有29407件,受难人大概有14万人。萧明华烈士牺牲所引发的案件被台湾当局称作“于非案”,除了萧明华壮烈牺牲外,还牵扯进了很多平民。

  台湾导演洪维健今年58岁。他曾是云集秦汉、刘若英等众多影星拍摄的电影《南京大屠杀》的编剧,1950年因为“于非案”,他的父亲洪世鼎、母亲朱瑜受到牵连,双双被逮捕入狱。

  被逮捕的时候,洪世鼎28岁,朱瑜24岁,他们新婚仅仅四个月,而洪维健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出生后就被母亲带在狱中生活。

  2008年4月1日,记者联系上了洪维健导演。回忆起当年往事,他唏嘘不已,他说:“母亲告诉我,当时她和萧明华关在一起。1950年11月8日,也就是我出生前22天,一大早萧明华身赴刑场,母亲听后,饱受惊吓不能自已。”

  “有史以来最大的匪谍案”

  为了纪念他和家人的这段亲身经历,2003年,洪维健拍了一部纪录片,取名为《暗夜哭声》。

  洪维健告诉记者:“这部纪录片以我母亲囚禁10年,父亲坐牢13年的经历,还包括我在牢里出生,陪母亲坐牢5年的痛苦感受,把台湾人民当年的悲情伤痛,作了最彻底的一系列控诉。”

  在这部纪录片里,洪维健从父母的被捕,引出了当年轰动台湾省的“于非案”。

  洪维健说:“于非案一开始是1950年调查局接到情报,在台湾省新店文山中学发现赤色刊物。当时调查局就怀疑和《国语日报》编辑于非有关联,随即展开大规模的抓人。”

  “于非在‘台湾社会处’还开设过心理学的讲座,后来只要是参加过讲座的,都被牵扯进去,我父母就是其中之一。”洪维健说。

  在他执导的《暗夜哭声》开头,有这样的一段独白:

  “事情要从我父母亲被捕入狱讲起,1950年5月22日我母亲被捕入狱,3天后5月25日我父亲跟着被捕,他们牵涉的案子叫作‘于非匪谍案’,全案一共有15个人被抓,3个半月后9月5日判刑确定。

  “于非的‘妻子’萧明华,还有3个铁路局员工,被判定意图非法颠覆‘政府’,所以都处死刑。其他的人被判刑10、13、15年不等。”

  “11月8日枪决萧明华四人还只是前奏。”洪维健说,“后来又是大规模的抓人,1951年6月28日,‘国防部政治部’主任蒋经国主持召开了中外记者会,宣布侦破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匪谍案。报纸上说抓到了106人,但判决书上列名为57个人,19人在记者会召开的第二天就被执行死刑,其他38人的刑期长短不一。”

  洪维健把台湾省的1950年,称之为“人人自危的白色恐怖时期”。

  “多少母亲,长夜哭泣”

  “‘于非案’是典型的冤案。”时至今日,洪维健还是很气愤,“它毁了多少善良的百姓,毁了多少和睦的家庭。”

  洪维健说他也是案件的受害者之一。

  “我的外婆,因为女儿和女婿才结婚四个月,就突然失踪——被捕入狱,她到处哭喊着求援,不到三个月就哭瞎了右眼。

  “母亲怀着我入狱,5个多月后,保外就医生下我,然后因为需要哺乳,我又回到牢里。一岁以后,母亲转移监狱,我回到外婆身边,直到六岁又把我送回去跟着母亲,前后在牢里待了5年。

  “狱里生活苦不堪言,失去自由不说,饭菜都非常地难咽,我在里面就这样度过了童年。”

  洪维健的父母分别于1960和1963年出狱。

  “即使出来后,父母还是饱受歧视。”洪维健说,“不停地被当地管区的警员骚扰,他们还借机乱拿家中财物;逢年过节,父母还要送礼或送红包来笼络那些警察,以求得平静生活……”

  这种影响甚至扩展到了下一代,洪维健在学生时期,就因为父母有坐牢的案底,“害怕被发现,过得非常不愉快”。

  洪维健把“这段惨痛的经历”,都忠实记录在纪录片《暗夜哭声》中。

  他在片子里还提到,绿岛(台湾当局用来关押犯人的一个小岛)将军岩西侧的人权纪念碑刻上了作家柏杨的诗:“在那个时代,多少母亲,为她们囚禁在这个岛上的孩子,长夜哭泣。”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91楼 发表于: 2009-08-23

中国史上最大面额钞票:60亿元 [转帖]


 

1949年在新疆发行的面额为60亿元的纸币


名词解释:60亿元,中国史上最大面额钞票,同时也是世界上面值最大的一张纸币。诞生于国民党统治后期,由当时新疆省银行发行。当时通货膨胀极其严重,在当时的上海市场上只能买到70余粒米。

60亿元在50年前仅仅可以买到一盒火柴,其价值在今天却值成千上万元。这枚中国货币史上面额最大的“新疆省银行60亿元”是众多专题收藏者梦寐以求的藏品,民间却难得一见。目前市场上可找到的“60亿元”仅为一两枚,全品卖价为16000~18000元。

  官钱局出现于清代

官钱局出现于清代,是朝廷官办的金融机构。上世纪20年代,全国各省改组官钱局,建立省银行。新疆省就在1929年停办了新疆官钱局,并于1930年成立新疆省银行,后改为新疆商业银行,为统一新疆币制于1939年发行新币1000万元。至1949年,累计发行新币657216249亿元。发行的新币多为大面额纸钞,包括600万元、3000万元、6000万元、6亿元、30亿元等。

1949年5月10日,中国货币史上钞票面额空前的巨额纸币——60亿元新币横空出世,仅5月10日~5月29日不到20天里,60亿元面额的新币就发行了288000000亿元!

这枚巨额纸币正面上方有“新疆省银行”字样,左边是孙中山头像,右边有“陆拾億圆”字样,下写“折合金元券一萬元”。在十多年拍卖市场上出现“新疆省银行60亿元”纸币的次数不出10次,价格最高者出现在2004年北京华辰和2005年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成交价均为6600元,品相均为九品。

记者从市场了解到,新疆省银行60亿元极为少见,至今只出现2次。目前有商家持有,全品叫价高达16000元~18000元。30亿元全品价格也需要1万元以上;而品相极差的价格悬殊巨大,仅为1000~2000元。

据悉,广东集币群中有部分专题收藏民国纸币或大面额纸币的收藏者对新疆省银行60亿元情有独钟,但由于存世量极少,市场上往往一货难求。

新疆省银行60亿元市场拍卖情况表

  拍卖行 拍卖时间 成交价(元)

  中国嘉德 2005-11-05 6600

  北京华辰 2004-05-16 6600

  北京诚轩 2008-11-08 4480

  中国嘉德 2003-07-12 2750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92楼 发表于: 2009-08-23

并蒂于汉宫的罂粟花 [转帖]


   

  作者:杨闻宇 分类:历史 出版社:崇文书局

  赵飞燕、赵合德是一对双胞胎姊妹,母亲姑苏郡主是刘邦之子刘建的孙女。郡主的丈夫是江都中尉赵曼。出身如此高贵,而生父却是音乐家冯万金。冯经常出入赵家,与郡主勾搭而怀孕,郡主怀孕不敢告诉丈夫,回娘家生下这对姊妹;出生后不敢收养,“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汉书》卷97下)。冯万金死后,阳阿公主(史书未见其名)的管家赵临,又收养了赵氏姊妹。

  阳阿公主的管家是在两姊妹14岁时才将其收养的,收养之前,冯万金穷困抑郁,只教小姊妹学习了些歌舞卖艺为生,自己早早的病故了。她二人白天卖艺,晚上为集市上打点草鞋。有一天买到二斤米回家时,天降大雨,到家时干柴也淋湿了,二人只好脱下湿衣,紧紧地搂抱在一起互相取暖。姐姐名叫宜主,妹妹叫合德,妹妹醒来时,发现仅有的一条薄被全都裹在了自己身上,姐姐赤条条地蜷缩在旁边……二人被赵临收养,成了阳阿公主家的舞伎,宜主苦练轻功,跳起舞来如仙女一般,阳阿公主特别喜爱这个女子,把宜主改名为飞燕。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的一天,成帝刘骜与富平侯张放到了阳阿公主家,宴席之间,“自为太子时,以好色闻”(《资治通鉴》卷30)的刘骜“见飞燕而悦之”,一下为其俏丽容颜及优美舞姿给迷住了,阳阿公主在轻快的舞乐声中说道:“她是我府中的歌伎,陛下若不嫌,我把她献给陛下。”飞燕跪下谢恩,被轻车载回未央宫,封为婕妤。

  飞燕入宫后,“大幸”,她有了病,成帝就先含一口药,口对口地送到飞燕嘴里,而且不时赏给她珍珠财宝。由于飞燕得宠,阳阿公主对合德也格外照顾,合德能经常由此得到一些宫里的消息,内心很羡慕宫中的生活。

  有一天,阳阿公主对合德很客气,合德说道:“我们当年流落街头,全靠公主收留;姐姐能进宫,也靠公主安排。我不知该如何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公主笑了:“你跟飞燕一样漂亮。有了机会,我会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几句的。”

  果真,阳阿公主去富平侯那里称道了合德的美妙。张放知道成帝喜欢美女,就建议成帝将合德也迎进宫中,但刘骜却怕飞燕生气,有点犹豫。一天,成帝终于是按捺不住了,偷偷地派人去迎合德入宫。合德见到使者,却说出这么几句:“请转告陛下,合德早想入宫,只是,不敢同姐姐共同侍奉皇上。”

  这欲擒故纵的一手,弄得成帝欲迎合德的欲望更强烈了。一天,他问飞燕:“你在宫中没一个亲人,感到寂寞吧?”

  “有陛下相陪,我不寂寞。”

  “朕听说你有个妹妹,我打算把她也接迎进宫,跟你做个。”

  飞燕陷入了思索:成帝现有许皇后、班婕妤,班婕妤已有身孕,自己虽然得宠,却迟迟未能怀孕,别说皇后的宝座难及,现在这个地位也未必稳当。合德是亲妹妹,进到宫里总能帮自己一把。她终于说道:“陛下,你替我着想,我当然盼望妹妹进宫了。”

  合德接到姐姐的旨意,阳阿公主前来道喜:“我不明白,上次陛下派人接你,你怎么推辞?”合德笑道:“越是难得的东西人越珍惜,轻易到手的东西很不值钱——这是人之常情。”

  合德入宫,也被封为婕妤,双凤戏龙,刘骜与姊妹二人形影不离。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说,赵飞燕“体轻弱腰,善行步进退”;赵合德则“弱骨丰肌,尤工笑语”。每当成帝与合德一起淫乐时,称其玉体为“温柔乡”。许皇后、班婕妤呢?二人“皆失宠,稀复进见”。

  飞燕与合德皆未怀孕,二人都很着急。班婕妤生了个皇子,又夭折了,赵氏姊妹心里称快。现在她二人只需要对付许皇后了。“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婕妤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汉书》卷97下)。不分青红皂白的刘骜便废了许皇后,脑子略为清醒的班婕妤“恐久见危”,只好以“共养太后长信宫”为由,伤感地离开了后宫。

  “许后之废也,上欲立赵婕妤”。然而,成帝的母亲王太后(即王莽的姑妈王政君)以赵氏姐妹“所出微甚”为由,不同意立飞燕为皇后。合德为了姐姐当上皇后,对成帝说道:“我姐妹从小与父母失散,我母亲是江都王的女儿,我和姐姐早就姓赵,陛下可以封赵曼为侯。”成帝答应了合德之请求,合德又用重金收买了皇太后姐姐的儿子、权倾朝野、深为太后信赖的淳于长,淳于长不时在王太后那里吹风,夸赞飞燕贤惠,王太后也只好同意立飞燕为后了。

  合德念及当年姐姐对自己的疼爱,极力协助姐姐争取皇后之位,就这样,赵飞燕终于成为六宫之首,即孝成皇后。

  后宫里的斗争与政坛上一样,从来都是一浪推一浪的。“皇后既立,后宠少衰,而弟绝幸,为昭仪”。汉时,昭仪的地位仅次于皇后,比宰相的地位还要高些。合德被封为昭仪,官位在姐姐之下,实得宠幸却居于姐姐之上。纠纷矛盾之形成,自然难免。

  姊妹二人能歌善舞,每逢饮宴,飞燕当先,而且能站在侍者的水晶盘上舞个天花乱坠。但次数多了,成帝便喊停。而合德轻歌曼舞,适可而止,成帝反感到意犹未尽,妙不可言。

  合德有时在夜里闭上房门,点起蜡烛,入巨盆洗浴,成帝隔门缝偷看,雾腾腾里光洁如玉的胴体仿佛朝霞里的莲花,成帝觉得很有味道。飞燕知道后,也在夜里燃烛而浴,让侍女请成帝来欣赏,成帝在房中热得通体冒汗,赤祼的飞燕又瘦如麻秆儿,他站起身就回到合德的昭阳馆去了。飞燕委屈,伤心落泪。

  实在气不过,飞燕有次把一口痰“呸”地吐在合德身上,合德反而笑道:“小时节我常把姐姐的衣服弄脏,姐姐从来也没骂过我。”一句话,说得飞燕低下了头。

  合德气量宽宏,成帝常常临幸昭阳馆,飞燕便向成帝请求别置一室,不准外人擅入,她要祈祷早降贵子,成帝同意了。其实,是飞燕对成帝彻底失望了,她开始勾引宫廷乐师冯无方。祈祷之求,只是与人“幽会”的托词。飞燕在侍郎、宫奴中专寻多子的人幽会,想生个儿子,可仍是不见怀孕。宫中一些人尝得了凤体之乐,常在酒酣饭饱时含含蓄蓄地以此为艳事美谈。

  让赵氏姐妹最发愁的,是姊妹俩“卒皆无子”。为了巩固专宠,合德对其他女人生下的皇子横加迫害。元延元年(前12年),成帝幸临过的曹姓宫女生下儿子后,合德假借刘骜名义,当即要将曹氏关押并处死其子,曹氏不得不自杀身亡,出世仅11天的婴儿也被合德指使人害死。次年,刘骜幸临过的一位许氏生下一子,刘骜得知许美人生下一子,极为高兴。合德闻讯,质问刘骜:“你常哄我说从皇后(即飞燕)处来,怎么许美人会生下你的儿子?这样哄我,是不是要立许美人为皇后?”说罢,“以手自捣,以头击壁户柱,从床上自投地,啼泣不肯食”(《汉书》卷97下)。她寻死觅活,比飞燕可厉害多了,这样闹腾的结果,最后仍是刘骜妥协,弄死了可怜的婴儿。

  《资治通鉴》记载,对于合德得宠,当时一般人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一个名叫淖方成的女官,有一次站在刘骜身后,唾着口水骂道:“此祸水也,灭火必矣!”形容漂亮女性为“祸水”,或许即源于此。

  绥和元年(前8年),刘骜侄子、被他收为养子的定陶王刘欣,通过奶奶傅太后出面贿赂赵氏姊妹,很快被立为皇太子。翌年初春的一天,“素强,无疾病”的刘骜起床后弯身穿袜子时,忽然倒下,“不能言,昼漏上十刻而崩”。刘骜猝死,朝野议论纷纷,“民间归罪赵昭仪”。皇太后马上召来娘家侄儿,时任大司马的王莽,让他查明成帝死因。迫于众怒,合德在昭阳馆自缢。这一年,她刚过30岁。

  刘欣登上皇位,即汉哀帝。哀帝多次保护赵飞燕。元寿二年(前1年),哀帝驾崩,飞燕被废为庶人,一天夜里,也自缢而亡。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93楼 发表于: 2009-08-23

知青爸爸接生记[转帖]


1969年,我们上山下乡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县一个离城市几十公里的偏僻小山村。几十个长沙知青分散插队落户在十几个生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我们的青春。

诗经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天天耳鬓厮磨地生活在一起,难免日久生情,迸发出爱情的火花。邻队的知青小童和小余就是这样恋爱结婚并孕育出爱情结晶的。

一个大雨滂沱的晚上,年轻的准妈妈小余提前临产了。她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准爸爸小童慌张地冒雨叫来我队的两个女知青帮忙。两个女知青都不到20岁,哪里见过生儿育女的大场面?瞪着痛苦万分的产妇束手无策。我们几个男知青在房外听到房内产妇的哭叫,却帮不上忙。要去请医生,公社卫生院有三十几里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而且要翻两座大山,过一道只有独木桥的深涧,白天都难走,何况这样的雨夜。小童本来准备过两天把妻子送到公社卫生院去,可哪里想到孩子会提前来到人世。

小余的叫声越来越大,房内的两个女知青发出尖叫:“哎呀!孩子的头露出来了,怎么办呀?”小余声嘶力竭地叫着“救命”昏了过去。小童在屋外早已心急如焚,此时一听妻子叫救命,心一横,不顾一切冲进屋,厉声叫两个女知青准备热水,自己动手给妻子接生。

我们几个男知青在屋外帮小童捏着一把汗:他哪会接生?搞不好会送了一大一小两条命。那几十分钟时间,我们仿佛等了几个世纪。“哇!”一声惊天动地的哭声打破了沉寂,屋内传来两个女知青兴奋的声音:“生出来了!生出来了!”良久,满头大汗的小童走出房来,他疲惫的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是个漂亮的小女知青,我当爸爸了!”所有在场的知青一齐欢呼起来:“一个小生命诞生了,我们的知青队伍又增加新成员了。”

小童更是兴奋得不能自已,平时性格内向不喜多言的他,此刻滔滔不绝地说:“真的是幸运!孩子的胎位正,是顺产,所以安全地生出来了。要是难产,那可就不好说了,这也是天意。我妈妈是妇产科医生,家里尽是这方面的书,妈妈也时不时在家里跟爸爸讲些他们医院里的事。我们在一边听多了,耳濡目染,也多少知道了一些接生方面的基本知识。想不到今天会用得上,真是万幸呀!这也多亏了小余勇敢,竟然敢让我这个外行帮她接生。下回你们哪个女知青要生孩子,就来请我。”他的话刚出口,羞得女知青们面红耳赤,揪着他粉拳如雨。

摘自《新天地》雪松/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94楼 发表于: 2009-08-24

施陶芬贝格:永存争议的“刺杀希特勒”行动[转帖]

 

   近日,由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刺杀希特勒》在全球上映。在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中,阿汤哥扮演的“刺客”原型,便是几十年间备受争议的德国军官——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

  
   从“信徒”到“背叛”

  1907年11月15日,施陶芬贝格出生在德国南部小城叶廷根的一个贵族家庭。但随着德国一战的失败,施陶芬贝格家族的奢华生活也随之结束。于是,与当时大多数贵族子弟一样,施陶芬贝格选择了用从军来振兴家族和国家的道路。

  1933年,希特勒上台。年轻的施陶芬贝格被纳粹所宣扬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和希特勒的“个人魅力”所迷惑。1936年,施陶芬贝格全家迁往柏林,在柏林军事学院深造3年后,施陶芬贝格被调至德军总参谋部。

  在德国进攻波兰揭开二战序幕之前,施陶芬贝格第一次接触到“反抗力量”—— 一个由一些不满希特勒统治的德国军官组成的秘密组织。在随后的两年内,希特勒的“闪电战”横扫欧洲,无人能出其右。这时,施陶芬贝格虽然对希特勒的狂妄自大非常不满,但他对刺杀希特勒是否能够改变德国的未来并不确定。

  1943年初,施陶芬贝格被派往北非突尼斯。在英军战机的一次低空轰炸中,施陶芬贝格失去了左眼和右手,左手也仅剩下三个手指。在德国疗养的过程中,倍受伤病所累的施陶芬贝格“倒希”信念愈发坚定。不过,骨子里流淌着军人热血的施陶芬贝格还是希望先赢得战争,然后在凯旋之际再清除希特勒。

  随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德军将领普遍意识到败局已定,但希特勒仍在孤注一掷地做着决一死战的准备。施陶芬贝格和“反抗力量”意识到——除掉希特勒是唯一可以与盟军进行谈判的条件!

  命运的捉弄

  1944年7月11日,第一次机会来了。施陶芬贝格携带一枚炸弹,与希特勒和戈林在一起待了半小时。但由于施陶芬贝格试将纳粹三魔头(希特勒、希姆莱、戈林)同时杀死,当时希姆莱不在场,所以刺杀计划终止。

  第二次机会是在7月15日,希姆莱和戈林都不在场。施陶芬贝格离开房间打电话通知伙伴:虽然只有希特勒一人,他也决定启动炸弹。可是当他返回会议室时,希特勒已经离开。

  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被要求到希特勒藏身的地堡“狼穴”报告关于编组新的“人民步兵师”的进展情况。这一次,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炸死希特勒。

  12时,施陶芬贝格走进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的办公室。凯特尔告诉他,因为墨索里尼要在14时30分到达,原定13时召开的会议提前到12时30分。时间已所剩无几了。左眼失明,只有3个手指的施陶芬贝格匆忙躲进厕所,开始组装炸弹。盛夏的高温加上过分紧张,使施陶芬贝格的动作变得迟缓。在凯特尔不断的催促下,他只好把原定的两枚炸弹减为一枚,定时装置设为12分钟。

  施陶芬贝格换下湿透的衬衫,匆忙赶到会场。他原以为会议会在地下室里举行——地下室的墙是钢筋混凝土,墙上无窗,炸弹的威力会非常集中。可是他却被领进了一座木屋。炸弹在这里的威力将大打折扣。

  会议已经开始。希特勒正座在桌子一边的中央,背对着门,一边听着汇报,一边摆弄着他的放大镜。桌子四周还站着20来个军官。施陶芬贝格把皮包放在桌子下面,离希特勒约两米远。然后找借口溜了出去。

  他身旁的一位军官俯身到桌上,想更清楚地看地图,发现施陶芬贝格那只鼓鼓囊囊的皮包碍事,就用一只手把它拣起来放到桌子那个厚厚底座的外侧。这位军官不经意的举动,却改写了人类之后的历史……

  12时42分,随着一声轰天巨响,炸弹爆炸!24名与会者中4人当场死亡,但爆炸的一刻,希特勒正趴到桌面上看地图,厚重的橡木桌子挡住了炸弹的威力。希特勒侥幸逃过一劫,仅烧伤了大腿、烧焦了头发、震坏了耳膜。

  炸弹爆炸后,施陶芬贝格宣布夺取政权!然而,几个小时后,施陶芬贝格“反抗力量”得到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消息——希特勒没死!

  36岁的施陶芬贝格最终被拘捕并处以死刑。他的尸体还被党卫军头子希姆莱挖出焚烧,并把骨灰撒入污水中。

  是“英雄”还是“叛徒”

  施陶芬贝格的儿子回忆起当年父亲被处决的情形:“我感觉就像晴天霹雳。我不停地问,为什么要暗杀元首?母亲说,为了德国,父亲必须这样做。我当时并不理解母亲这番话的含义……”

  当时,不能理解施陶芬贝格的人,何止他的儿子?许多经过纳粹“洗脑”的德国民众相信德国会赢得战争,于是把他当成“叛徒”。时过境迁,在逐渐洗刷掉战争痕迹后的德国,有无数街道、学校、广场甚至火车站均以“施陶芬贝格”命名,但对他的评价依旧褒贬不一。

  德国前总统约翰内斯·劳在1994年曾这样说:“不要把1944年7月20日的那些人视为英雄,而应把他们作为在矛盾中的人去理解……”2004年7月20日,德国却为这次未遂的暗杀行动举行了60周年纪念活动。施罗德称赞“施陶芬贝格等德军军官为所有德国人做出了榜样”。

  施陶芬贝格曾经说过,他们将保留边界原状,其中包括根据1937年希特勒和前苏联条约德国从波兰攫取的大片土地……施陶芬贝格与“反抗力量”刺杀希特勒的初衷是夺取政权,增加与盟军谈判的筹码,进而全力对抗前苏联。可见,即便刺杀计划成功,二战也不会早日结束,历史舞台上无非又换了一套演员阵容而已。

  也许,施陶芬贝格只是一件“被动”的衣服,在60多年后让一些人用来遮盖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最值得讽刺的是,刺杀希特勒的主谋,B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达尔却由于“坦白从宽”活到了战后,还靠鼓吹“隆美尔领导他刺杀希特勒”荣升西德陆军总长,北约中欧地面部队司令。

  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刺客”施陶芬贝格的勇气与决心都值得人敬佩——在那个最黑暗的年代,在邪恶的轴心中迸发出反抗的火花,是多么的不易与艰辛!

  (《三月风》2009年第4期 钟非凡文)

[转帖] 又一个12月26日。我们这种年纪的人,遇到这个日子,会很自然想起这是一位伟人的生日,当年高呼“毛主席万岁”的情景又浮现眼前。这个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毛主席也辞世31年了,可是,有些事情是永远不会遗忘,也不应该被遗忘的。

  当年高呼“万岁”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是谁首先把这个2000年前封建帝王的专称,移植、安放在****领袖头上的。及至最近读到一篇文章,才知道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是彭真!

  据曾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兼北京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李雪峰回忆,当十年动乱即将开始,彭真就要落难的时候,一次看见彭真发火,态度激昂,大声说:“谁是第一个喊叫万岁的!”证明历史上是他先喊主席万岁的。但是,尽管是彭真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但依然未能摆脱首批被打倒、惨遭十年残酷迫害的命运。

  大概至今没有人考证过彭真是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喊出的这第一声“毛主席万岁”的,但事实上这“万岁”声曾春雷般在中国上空炸响、滚动,延续过多少年。同时,也无人能知道,当彭真在****自己的监狱里呆了9年半的那些日子里,是否曾反思甚至后悔当初带头喊出的第一声“万岁”,但事实是他在受尽磨难,重新出山,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委员长之后,领导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宪法、国家机构、民事、刑事、诉讼程序、经济、涉外等方面的基本的重要法律,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据说他曾对人感叹:“解放前,我在国民党监狱坐了6年牢;解放后,我在自己人的监狱里坐了9年半牢。这是我们党不重视法治的报应啊!”

  如今,这沉重的一页已经翻了过去,我们再也不必、也不愿高呼“万岁”了。但历史留给我们的是惨痛的教训、无尽的思考。法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封建历史漫长的国度是何等重要!

  或许是巧合,但巧合中的必然是毋庸置疑的。就在今天--12月26日的报纸上,发表了胡锦涛总书记昨天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的讲话,其中有这么几句:“要坚持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引政法工作”,“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也就在今天――2007年12月26日上午9时9分,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4周年,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与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联合推出的“毛主席纪念堂专题网页”正式开通。不再呼喊“万岁”的我们,还是在纪念毛泽东,但希望在这个网页上,时刻写着:“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这应该是对他的最好纪念。而其实,这又何尝不是这位伟人自己的意愿呢?

  (怡然 原题:今天我们不再高呼“万岁”)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95楼 发表于: 2009-08-24

闻风丧胆 惨绝人寰---中外七大酷刑[转帖]

  
疑神疑鬼 头顶钻洞
  
  人类学家在欧洲和南美洲曾发现大量被钻孔的头骨,其历史可追溯到7000至2700 年前。头骨中的孔是由人造石器钻出来的。专家们称,这种仪式应用于成年男性。这种仪式虽然流传广泛却极其恐怖,而且仍是人类学中最难破解的谜题之一。是什么人做了这些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或许这是史前的一种酷刑?
  
  最近的研究表明,除了可能引起的痛苦外,这种做法还称不上一种真正的酷刑。西班牙格拉纳达(Granada)大学的研究员告诉我们,毫无麻醉的钻孔过程序要持续大约10-15分钟,然而大部分(据研究约占70%左右) 头骨被钻孔的人却能够神奇地幸存下来。截至目前最能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头骨钻孔”其实是一种神秘的仪式。然而它的目的却始终是一个谜。
  
  
  
  中国特色 老虎凳
  
  老虎凳是中国特有的酷刑,属于反关节酷刑的一种。该刑常见于各类影视作品,阴险至极。受刑者双手反绑,呈坐姿被固定在一条长凳上,大腿部位以绳索绑紧,用刑时受刑者脚下被不断垫进砖块,疼痛难忍。
  
  老虎凳的作用在于牵拉受刑者腿部的关节韧带,并造成膝关节脱臼。据史料记载,受刑者坐老虎凳一般垫上3块砖时就会大汗淋漓,5块砖时膝关节完全脱臼,人会昏厥。施刑者通常每加一块砖后会暂停一会,令受难者的痛苦持续一段时间后再加重用刑力度。
  
  女性在接受此刑时痛苦比男性更甚。他们的韧带通常比男性柔软,所以往往要加到6块砖时才昏厥,有过这样的记载:施刑者在受难者昏厥苏醒后,将受刑者从老虎凳上解下来,再由两个身强力壮的施刑者架着她强行跑步,以增加她膝关节的痛苦!
  
  
  
  绝非SM 鞭挞
  
  一直以来,鞭打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酷刑。用于实施鞭刑的工具,是边缘非常锋利的硬牛皮带。受刑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臀部以及背部——这里的肉很厚,不至于将人打死,却绝对够疼 。时至今日,我们知道位于亚洲的文明国家,狮城,新加坡仍然在使用鞭刑。
  
  鞭刑的方便之处,首先在于对工具的要求不高,只要一根鞭子就好,实在没有鞭子,柳条、绳子、皮带、电话线等等都可以,如果是在家里,这个范围还能够扩展到衣架、筷子以及书本杂志之类随手能够抄起的任何一件东西。比如在杂志的某编辑家里就曾长时间使用的竹制衣架,弹性极好,绝对属于实施鞭刑的上佳之选。
  
  鞭刑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占地面积不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把犯人捆绑扎实,随时享受用刑的乐趣。
  
  
  
  耸人听闻 虎豹嬉春
  
  行刑时,将女囚与猫鼠同困于麻包袋中,向其中抛入点燃的炮竹,受惊的猫鼠会撕咬女囚将至遍体鳞伤,而后施刑者将在其伤口上淋洒盐水……类似的刑罚见于古代欧洲对基督徒的酷刑。不同的是,施刑者将一口大铁锅扣在受刑者的腹部,锅里关着几只活蹦乱跳的老鼠。然后他们给铁锅加热,闷在锅里的老鼠会迫不及待地要逃出来,以致挖穿受刑者的肚皮。
  
  
  
  苦辱兼具 水落石出
  
  用水灌进受刑者的肚子,使对方肚胀如鼓,仍不停灌注,并不时大力压迫受刑者的腹部或用脚大力践踏,使受刑者呕吐,再灌……如是者三四次后,受刑者将七孔流水,痛苦不堪……记得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曾经写过一部书,回忆当年天桥老艺人们的艰难经历,其中就记录过这么一段。具体是哪个老艺人记不清,但当时他受的就是这种刑罚,行刑时还有几个鬼子不停地踩在他的肚皮上,最后不堪痛苦而死。
  
  
  
  古已有之 过山龙  
  
  李伯元的《活地狱》对此刑如此记载:“是叫锡匠打一个弯曲的管子,扯直了要够二丈多长,把犯人赤剥了,用管子浑身上下盘了起来,除掉心口及下部两处。锡管子上边开一个大口,下边开一个小口,用百沸的滚水,从这头浇进去,周流满身,从那头淌出去。这个开水,却不可间断。”貌似以前看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中,杨乃武也险些遭受此刑,想来这简直不是受刑,等同枪毙!
  
  
  
  浑身发毛 骑驴
  
  这种刑罚不少人听说过。受刑者被脱光衣服,骑在一个顶端锋利如刀的倒V字形装置上,有时甚至会在受刑者的四肢挂一些重物。这种花活儿似乎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偶有表现,至今仍然被一些心理上具有虐待倾向的人喜好。但据说在西班牙的军队里,直到20世纪这还是他们的“家法”!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96楼 发表于: 2009-08-24

“不须放屁”:毛泽东最搞笑的一句词!  [转帖]


 

  小孟来了之后,主席与她有说有笑。饭后茶余,花园小径的散步,卧室客厅里的谈天,显得十分和谐,主席常常把小孟逗得开怀大笑。多一点幽默,生活中就多一些欢乐的音符。

  “孟夫子,来,我给你讲个故事。”主席喜欢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她。

  小孟把沙发椅向主席的身边搬近一些,主席操着难懂但还能让人听懂的湖南话,给小孟讲起来。此时的小孟,就像几岁时,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一样,听得那么专心,那么入迷。

  “有一个人,从自己脖子上捏下一个虱子,害怕别人嫌脏,赶忙扔到地下说:‘我当是一个虱子呢,原来不是个虱子!’另一个人马上捡起来说:‘我当不是个虱子,原来是个虱子!’”

  小孟听完了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瞪着她那清澈如水的大眼,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似地发问了:

  “这个故事有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好听。”

  “傻丫头,你什么都不懂噢,这就是说,告诉我们要讲实话嘛,虚伪的人真是可笑。”

  小孟听了恍然大悟,于是她也觉得这样的小故事很有意思。“主席,再给我讲一个,你看看我能不能猜出什么意思。”

  主席又给小孟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有一天,乾隆皇帝和一个大臣来到一个庙里,迎面是个大肚子弥勒佛。乾隆便问大臣,弥勒佛为什么对着我笑啊,那大臣说,这是‘佛见佛笑’。乾隆听了很高兴,当他往佛的侧面走几步之后,又回头一看,见弥勒佛正对着那大臣笑呢,于是便又问那大臣:‘弥勒佛为什么也对你笑呢?’那大臣赶紧回答说:‘他笑我今生不能成佛。’”

  小孟听到这里,咯咯地笑起来,急忙说:“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这是讲那个大臣会拍马屁。”

  主席点头称赞:“进步很快嘛,好聪明的丫头!”就是这样,主席高兴的时候,常常给小孟讲着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讲起来是那样轻松、自然,透出一种强烈的幽默感。

  这天,主席把诗刊杂志要发表的他的两首词的清样,拿给小孟,对她说:“小孟,请你把这两首词读给我听听。”

  小孟拿过来,也不先看一遍,马上就读起来:

  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

  鲲鹏展翅,

  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

  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

  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

  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

  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

  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

  小孟用高声快速地读了起来,当她读到“不须放屁”这句的时候,她扑哧一下笑出声来。“主席,您写不许放屁,可您今天放了28个屁。我都给您数着呢。”

  “噢,你还给我记着黑账。”主席也笑了。

  “活人哪个不放屁,屁,人之气也,五谷杂粮之气也。放屁者洋洋得意,闻屁者垂头丧气。”

  小孟听了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

  小孟边笑边说:“那您为什么在词里还写上‘不许放屁’?”

  “两回事情嘛,孟夫子。”(摘自:《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97楼 发表于: 2009-08-24

中共一大代表的人数谜团 [转帖]


  在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人数这一问题上,亲历者的回忆往往相互龃龉,甚至同一个人的回忆因为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不同,就此形成“一大谜团”。几十年来,相关研究者爬梳考证,新说丛出,某些方面至今仍难有一致的结论。
一大代表人数的几种说法

  1921年参加中国****第一次大会
的代表,对于这第一次的重要性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再说当时代表的党员才50多人,会议是在秘密状态下召开的。客观地说,起码在当年没有人能预测到这个党会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第一次的重要性随着党的地位的提高,才愈益加重了其砝码。那么,这个第一次的代表也因之有了不同寻常的位置。代表人数是13人、12人、11人、10人,才在多年之后随之出现。

  几十年以后,经过党史专家的考证,终于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结论:当时的代表为13人,他们是张国焘、刘仁静(代表北京),王尽美、邓恩铭(代表济南),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武汉),李达、李汉俊(代表上海),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陈公博、包惠僧(代表广州),周佛海(代表日本)。再加上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参加会议者共15人。这个过程并不像说起来这么简单,其中尤以12人说的影响最大也最广泛。

  12人说的来源有多个,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张国焘,另一个是共产国际的报告。毛泽东在1936年秋同斯诺谈话时,说参加一大的代表是12人,但没有列出代表名单。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前夕,毛泽东又说是12人。这个时候,毛泽东在党内已确立了真正的领袖地位,他的说法也就带上了权威的意味。

  在此之前,周佛海于1927年发表的《逃出了赤都武汉》中说,参加会议的代表是13人,并给出了除两位济南代表之外的名单。1936年,陈潭秋在莫斯科写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中,也说是13人,并给出了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的名字。这两份回忆加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代表名单,可惜在毛泽东谈话之后,13人的说法就靠后了。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里也说是12人,且在列出的名单里去掉了何叔衡。为什么是何叔衡?他给出的理由让人啼笑皆非,他认为何是位“冬烘先生”,对共产主义完全无知,并说,他因为听不懂大家讨论的内容,提前离开了。

  在1959年之前,董必武一直坚持13位代表的说法,还给出了13位代表的名字。在1959年的时候,他看到了中央档案馆送给他的苏共移交的共产国际关于一大的报告,里面说代表人数是12人,他就表示愿意放弃13人的这个意见。可据后来的考证,共产国际的报告是将陈公博排除在外了。原因是陈公博没有参加在南湖的闭幕会议,上报国际的闭幕会议决议自然没有他的名字。董必武是受了这个材料的影响,有没有毛泽东确认12人说的影响,恐怕难以排除。

  11人的说法,则将两位山东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排除在外。原因是他们当时都是中学生,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0人说的理由是,何叔衡提前走了。在遭到法租界警探的搜查之后,会议转到嘉兴南湖继续进行,李汉俊、陈公博又未能赴会,最后的代表是10人。

为什么焦点集中在包惠僧身上

  李达在1949年前后写的自传里,给出的代表名单里排除了包惠僧。他写道:“包惠僧并不是由地方党组织推选到上海出席的代表……7月1日晚上开会的时候,包也随代表们开会去了,代表们也没去拒绝他,这是事实。因为当时并不知道组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但代表们并不承认他是代表。事后,包惠僧自称是广州党组织的代表,这不是事实。广州代表只有陈公博一人。”

  按照李达的解释,包惠僧确实参加了会议,但又不是代表。董必武说包惠僧是一个新闻记者,是列席的,不是代表。另有人解释说,包惠僧是作为陈独秀的私人代表参加一大的,算不上正式代表。在1969年的中共九大上,毛泽东在讲话中也明确排除了包惠僧。这么一来,12人说几乎成了不可易移的真理。

  那么,为什么焦点集中在包惠僧身上呢?其中的原因确实耐人寻味。首先一点是为了证明毛泽东12人说得正确;其次是因为包惠僧后来有过长期的脱党行为,并在新中国成立势所必然的时候,仍在观望;再次,是不是其中含有个人恩怨的因素,仍然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另外,是不是包含对陈独秀不来参加会议,且说包惠僧可以代表自己有反感?

  关于包惠僧的代表资格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正如李达所说,当时并没有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因此根本就不存在代表资格问题。当时,李达、李汉俊在上海发出与会通知的时候,只是让各地的小组派出两位代表,并没有指定由谁参加,只要是小组派出的与会者无疑就是当然的代表。有人说包惠僧来自武汉,这没错,但只要广州推荐他参加会议,他就是广州的代表。这一点,除了海外代表一人,其他各地方小组的代表都是二人,就可以很清楚地得出结论。

  (《谁主沉浮》 孟醒著 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98楼 发表于: 2009-08-24


“大恶霸”刘文彩的真实历史[转帖]


    四川大地主刘文彩第五房姨太太

  在当代中国历史上,1958年是个不平常的年头。这一年,大跃进正紧锣密鼓。

  与急剧恶化的经济形势相对应,阶级斗争之风愈刮愈烈。

  一个北风呼啸的早上,一队青年工人肩扛铁锤钢钎,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公社钢铁厂开出,直奔金井村一片叫作"三埂四梁"的开阔地,向坐落在这里的一座豪华巨大的坟茔发起"总攻"。到了第三天,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欢呼声中,"建昌花板"特制的馆材终于从椭圆形墓穴里露出了"真容"。只见它宽大坚固,虽已入土十年,仍光亮如新。掀开棺盖,但见死者仰天而卧,寿衣非常结实,用刀子戳都很难戳开,棺材中塞了许多蚕丝绒,这时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熊熊火焰使激动的人群更加无法自持,他们一拥而上,把棺材主人从墓穴中抛出来,抛到杂草丛生的河滩上......

  在毁墓过程中,守墓人刘清山尚健在。这位老人出身贫农,按说根红叶正,但他却完全无法理解毁墓掘尸这一革命行动。固执的老人忠于职守,跑前跑后地劝说阻止激动的人群,他当然是白费心思。四天后,又气又急的刘清山老人便死在了墓旁。

  被从墓穴抛出来的是大地主刘文彩。尸首被抛出后,在风雨中一天天腐烂,只剩得几根白骨。据说白骨被人用衣服包了,悄悄掩埋在至今未披露的一个神秘的地方。腾出来的上好棺材,被用来安葬守墓人刘清山;绣花鞋和鞋尖上的宝珠不翼而飞,一直踪影皆无。

  九泉之下的刘文彩,就这样开始了他被"发现"、被"创造"的历史。

  破土而出的刘文彩,马上便登台亮相,成了一具政治恐龙———这恐怕是几十年来,中国形形色色的政治恐龙中,最奇特、最长寿的一具政治恐龙。.

  地主庄园陈列馆筹备委员会于1958年11月正式挂牌,筹备工作至此完全走上正轨,每天都有穿中山装梳分头的人夹着公文包进出庄园大门,搜集和整理刘文彩资料。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备,1959年春节,地主庄园陈列馆开门迎客。

  这次开门迎客为非正式展出,共设十九个展室,展出内容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奢侈生活,二是官僚、恶霸、军阀、土匪、封建会门五位一体的社会关系,最后是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刑具。

  奢侈生活方面,布置了刘文彩的中、西式客堂各一间,大小敞厅各一个,刘文彩寝室、刘文彩长子刘元龙寝室、刘文彩姨太太王玉清寝室及吸烟室、衣物室、餐具用具室、珠宝玉器室、金银室、瓷器室、古玩室、字画室各一间;还布置了所谓"善堂"和"寿堂"。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99楼 发表于: 2009-08-24

龙虎风云戏貂蝉[转帖]

  

  作者:杨闻宇 出版社:崇文书局

  对貂蝉其人,史料记载很简略。《三国志·吕布传》里只有一句:“布与卓侍婢私通。”《资治通鉴》里引用了这句话。《三国志·关羽传》里有一段注提到:曹操与刘备合围吕布于下邳,关羽禀告曹操,求娶吕布之妻,曹操应允了;下邳将破时,关羽又一次向曹操提这档子事,曹操忽然间起了疑心,破城后,曹操先派人迎看,见吕布妻有异色,遂背弃了对关羽的最初许诺,自己将吕布妻笑纳受用了。

  由上述情况看来,貂蝉作为董卓侍婢,吕布之妻,姿色明显是超乎寻常的。正像从险恶山道上周周折折走下来的人,大为欣赏河畔水湄摇曳多姿的花柳那样,从血火中厮杀出来的人,格外向往女性的美丽与温柔。董卓、吕布、关羽、曹操,这些风云中的强手上将皆着迷于貂蝉,难怪这个连姓名也语焉不详的女子在后世1800年的反复筛选中进入了“四大美女”的行列。

  貂蝉之誉满天下,究其最闪光的亮点,是因为她成功地实施了连环计。作为董卓侍婢,在司徒王允的导演下,她在董卓与其义子吕布之间巧相周旋。在吕布眼里,她对他情有独钟,可惜是董卓强行霸占着她;而在董卓目中,是吕布在放肆地调戏自己的爱婢,终于导致二人火并,董卓之专权土崩瓦解。

  在《三国演义》及元杂剧《云锦堂美女连环计》中,施行连环计这一招是一致的,诸种戏曲里的《小宴》、《连环计》、《凤仪亭》,名目各异,演出的也都是这么回事。

  至于貂蝉的结局,就很不一致了。有的谓其姓任,山西忻州木耳村人,原已与吕布成亲,汉灵帝选宫女时选入宫中,因执掌貂蝉冠而得名;不久,汉灵帝将其赐给丁建阳,丁将其转配义子吕布,小夫妻得以团圆;后来夫妻战场失散,貂蝉流入丞相府,成了王允的养女。有一天她偶见吕布骑马过街,遂暗中焚香祝祷,祈求重聚。王允偶见其焚香暗祝,这才引出巧施连环计的念头。有的人认为,白门楼吕布被杀之后,貂蝉落入乱世枭雄曹操手里,收进了铜雀台自为享用。也有人说是曹操为笼络关羽,终将貂蝉赐赠,貂蝉也真心爱着关羽,而关羽的最初想法又变了,变成了“美色祸英雄”之疑云,欲杀之而不忍,貂蝉最后削发为尼,远却红尘,青灯伴老。

  不论怎么说,吕布、董卓、曹操、关羽都喜爱貂蝉,倒是应了张学良晚年在美国夏威夷说的一句话:“自古英雄皆好色,不好色者非英雄。”这是一个经历非凡的百岁老人在谢世前夕说的话,他似乎感觉出来了,伟人、英雄之好色,古今中外都属于一个耐人寻味的哲学命题,“殆天意,非人力”,仿佛是造物主深谋远虑的一项安排。

  陆游诗云:“长安貂蝉多,死去谁复还?”这里的貂蝉,指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饰物,被诗人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这位任姓女子入宫之后,因执掌貂蝉冠而得名,并由此而变成了武夫与权贵之间争权夺势而撕来扯去的一个牺牲品,权势之争注定了她只能是悲剧性的结局。一朵艳丽的鲜花不幸被历史老人扔进了汹涌湍急的流水里,上下翻卷簸荡一通之后,终于被揉搓成碎瓣儿,纷乱而没。花有香氛,其香氛不散,化成了艺术素材。流传下来的有关的戏曲剧目,其所以盛演不衰,也因为貂蝉凭仗自己天赋的姿色与聪慧的性格所实施的连环计,在重大的政治角逐中利用了人性中最为隐秘的成分,这在中外历史上是任谁也无从复制的一页。

  有人声称:“战争让女人走开。”其实,女人是走不开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风云里四雄逐貂蝉,致使战争这幕活剧反而上演得更为有声有色。倘若从另一角度去看,战争又是个其大无比的牢笼,处于那样(命运将其置于牢笼之中)的时代,谁也别想挣扎出来。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000楼 发表于: 2009-08-24

祖阮优劣[转帖]


  

  作者:耕斋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着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喜欢评判人物,这是国人的一大嗜好,自古已然,千年不废。你看这里又对晋代的祖士少和阮遥集两人作了一番比较。

  如看“硬件”,两人的确难分伯仲: 官阶相当,各为豫州、广州刺史;都出名门,一个是“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名将祖逖之弟,一个是竹林七贤阮咸的儿子、阮籍的从孙;就连嗜好也有点相似,祖好财物,阮好木底鞋子。虽然这种对物质的搜求都是人生之累,但两人的嗜好已很久远了,别人也难说谁对谁错。有人去看祖兄,见他正在打理得到的财物,客人来了,还未能收拾好。祖连忙将剩下的两只小竹箱藏到身后,但嘴里在应付客人,心中还在惦记着背后的财物。而有人去看阮兄,见他正在吹着火往屐上涂蜡,口中感叹着:“不晓得一生能穿几双鞋呀!”一副想得很开的神色。

  同样喜好收藏,但前者痴迷,后者通达,祖、阮两人境界的高下,一下子就分出来了。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001楼 发表于: 2009-08-24

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鲜为人知的信,直言“浮夸是害人之本” [转帖]


  

  作者:王凡 东平 分类:纪实文学 出版社:中**史出版社

    12、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鲜为人知的信,直言“浮夸是害人之本”

  但令人遗憾的是,接踵而来的,就是1957年的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大跃进”浪潮,全国再度泛滥起一股更“左”的思潮。

  特别是“大跃进”中,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风盛行一时。报纸上不断出现放“高产卫星”的报道,什么“小麦亩产达到7300多斤”,“水稻亩产达到3.6万斤”等等,河北徐水县人民公社亩产超万斤的消息,还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新闻。

  头脑清醒的王观澜不信这些消息,他随邓子恢副总理驱车前往徐水,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两人不约而同地认为情况很不正常。王观澜说:“亩产几万斤,不可能,也不符合当前的科学水平。”

  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王观澜再次表示:“这是主观愿望啊!有些东西,不要说科学知识,连农业常识都没有了!”他从中央苏区起就搞农村工作,熟悉农业,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深知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风祸国殃民,危害极大,不可等闲视之。

  当时王观澜正在读高中的女儿海燕,看了报纸上的宣传,十分兴奋。回到家中,就把这些“大跃进”的新闻讲给爸爸听。

  没想到爸爸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反问了她一句,“这些新闻可信吗?”女儿海燕这下被弄糊涂了。她迷惑地悄悄问妈妈,爸爸是不是有点“右”,徐明清告诉女儿,爸爸从来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就在这年秋天,王观澜家种的花生丰收了。为了从实际出发教育孩子,他让儿子、女儿把花生都挖出来,称一称,然后算算亩产多少斤。算完后,王观澜问海燕,“你看,如果一亩地真能产上万斤,不是要从地上铺起一尺多厚,你相信吗?”

  接着他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不能把良好的主观愿望,去代替实际的科学知识。你们今后切忌不要浮夸,任何时候都得保持冷静,老老实实地做人。”

  1961年春节前,王观澜应邀到中南海怀仁堂参加一个文艺晚会,正好遇上毛泽东。两位相识30年的老战友相见,分外高兴,毛泽东拉着王观澜的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询问他的身体情况及徐明清和孩子们的情况。然后,毛泽东开玩笑地说:“进城以后,你不来看我了,咱们疏远了。”

  王观澜也说,您太忙了,也不像在江西和延安时见面那么方便了!的确,进城后,王观澜与毛泽东的联系并不紧密,当时全国上下涌动着一股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之风,王观澜对此十分冷静,不跟风,不吹捧,他曾说,“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但他是人,不是神。”

  这次与毛泽东见面,让王观澜的内心难以平静。他几次想向毛泽东反映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但又感到不是合适的场合,几次欲言又止。回到家里,他反复思量,觉得还是通过写信反映情况比较好。

  于是他和徐明清商议,以徐明清的名义并执笔,他俩共同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直抒己见,痛陈时弊。信的内容如下:

  主席:

  昨天晚上,观澜见到主席,主席还记得明清,我很感激,也很感动。观澜病重时,主席给以极大的关怀、帮助,我们才有今天。毛主席的英明伟大,在中国革命中的舵师作用,将永载史册。

  最近一段时间,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精神苦闷。一些字义、概念都模糊了:左和右、真和假、是和非、快和慢、好和坏、内和外、敌和我、公和私、上和下、大和小、进和退、黑和白……。广西二三千,震动那么大,如果二三万、二三十万、二三百万,或者数目更大,面积更广,又将怎样呢?浮夸是害人之本,欺骗是万恶之源。主席处世英明,处处争取主动。我的海燕已闭经4个月了,李讷怎样?李讷应改为毛讷了吧!

  此致

  敬礼!

  明清

  1961年1月25日

  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仍十分严峻,王观澜也考虑到了这封信可能引起的后果。

  信写好后,他郑重地把三个都是党员的儿女叫在一起,说明了为什么要给毛主席写这封信。王观澜说,说真话,可能会受到打击。但为了人民,为了国家,我们一定要反映真实情况。我是****员,豁出去了,最多丢官。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如受到了打击,不要害怕。”

  这封信,并没有直接寄给毛泽东,因考虑到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并担心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当作普通信访处理。王观澜特意让徐明清套了三个信封,最外边的信封写的叶子龙收,中间的信封写的江青收,最里边的信封才写的是毛泽东亲收。这封信几经辗转,终于送到了毛泽东那里。

  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三天后,毛泽东亲自从中南海给王观澜打来电话说“信收到了,谢谢!”

  知晓了毛泽东对信的态度,王观澜夫妇这才放了心。特别是王观澜,兴奋得几夜都没睡好觉。

  徐明清记得,大概是在1962年初,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的前夕,有一天晚上,9点多了,毛泽东打电话来,请王观澜去钓鱼台一趟。王观澜回来说,主席那天站在门口迎接他,特别客气。两个老战友一直谈到很晚。

  不久后,毛泽东就提出,全党要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他说,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最近几年,调查做得少了,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这个人就是官做大了,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很少了。请同志们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他还说,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那么急,可能要搞半个世纪。今后搞几年慢吞吞,指标不要那么高,不要务虚名而招实祸。

  王观澜夫妇目睹了毛泽东胸襟坦荡,重视老战友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正视问题,采取果断措施,纠正错误,迅速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的做法,深受鼓舞,也对未来愈加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以后,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逆境,王观澜都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不唯心,不唯上,只唯实”。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002楼 发表于: 2009-08-24

陈伯达是怎样成为毛泽东秘书的 [转帖]


延安初识毛泽东

  1937年,陈伯达带着妻儿,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一次偶然的机会,陈伯达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那是一次由毛泽东参加的理论座谈会,讨论孙中山的思想。会上,对孙中山思想的阶级性发生了争论。一种意见说,孙中山的思想属于小资产阶级;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孙中
山的思想属于民族资产阶级。

  毛泽东仔细倾听双方争论。就在争论愈发激烈的时候,陈伯达发言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加以阐述。他说:“我认为,孙中山的思想有两个两重性:既包括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又包含民族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陈伯达发言完毕,毛泽东站了起来,很高兴地说:“刚才陈伯达同志的发言很好,很恰当地分析了孙中山思想的阶级属性问题……”散会之后,毛泽东把陈伯达留下来,问了一些关于他的情况。

  当天傍晚,毛泽东派人通知陈伯达,要他赶到机关合作社食堂吃晚饭。陈伯达急急忙忙地赶去,到了那里才明白,毛泽东宴请了一位美国记者,毛泽东对陈伯达说:“今天顺便也请你,请你和美国客人。”这次请客很简单,毛泽东、翻译、美国记者、陈伯达四人同桌而餐。起初,毛泽东跟美国客人说了一些客套话。后来,他得知陈伯达在北平中国大学开过先秦诸子课,而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哲学也饶有兴趣。这样,他们之间便有了共同的话题,越谈越投机,竟把美国客人撂在一边。这一天,成了陈伯达人生的转折点。

与毛泽东讨论古代哲学

  被毛泽东看中之后,陈伯达不再坐冷板凳了。经毛泽东提议,陈伯达在延安举办中国古代哲学讲座。每一次讲座,毛泽东差不多都去听。毛泽东一去,许多人也跟着去。虽然陈伯达的话难懂,听久了,也慢慢听惯了。很快,陈伯达在延安理论界有了名声。1938年秋,延安成立“新哲学会”,陈伯达成了这个学术团体的领头人,执笔写了《新哲学会缘起》,发表于1938年9月《解放》周刊。1939年1月,陈伯达写出《墨子哲学思想》一文,恭恭敬敬面呈毛泽东,请求毛给予指正。毛泽东很细致地读完《墨子哲学思想》,亲笔给陈伯达复了一封信:

  伯达同志:

  《墨子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有几点个别的意见,写在另纸,用供参考,不过是望文生义的感想,没有研究的根据的。

  敬礼

  毛泽东

二月一日夜

  毛泽东的书信很短,但《墨子哲学思想》引起了他极大兴趣。虽然复了信,他仍觉得意犹未尽,便又写了好几页纸的意见附在信后。陈伯达所擅长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正是毛泽东当时思索的热点。陈伯达见毛泽东对他的文章如此看重,于是又向毛泽东呈上他写的《孔子的哲学思想》和《老子的哲学思想》两篇文稿。毛泽东读后,兴致很浓,于1939年2月20日写了一封更长的信致张闻天转告陈伯达。在这封信中,毛泽东详细地写了七点意见,针对陈伯达的文章,谈了自己对孔子哲学思想的看法。陈伯达收信后,当即遵照毛泽东的意见作了修改,再呈毛泽东。

  1939年2月22日,毛泽东又写一封信致张闻天转告陈伯达:伯达同志的文章看了,改处都好。但尚有下列意见,请转伯达同志考虑。……是否有当,请兄及陈同志斟酌。在这封信中,毛泽东又补充了三点意见。

一步步爬上高层

  借助于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探讨,借助于呈送文章向毛泽东请教,陈伯达与毛泽东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1939年,毛泽东提名,调陈伯达到毛泽东办公室工作。

  陈伯达调任的职务是“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副秘书长”。而当时毛泽东为中央军委主席,因此陈伯达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办公室副秘书长。

  毛泽东给陈伯达拟定了四项任务,即四个研究课题:《抗战中的军事》、《抗战中的政治》、《抗战中的教育》、《抗战中的经济》。在毛泽东的直接指导下,陈伯达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陈伯达说,是毛泽东帮助了他,把他的研究工作的注意力从古代转向现实生活。从此陈伯达便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

  中央研究院成立后,成为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不久的陈伯达出任秘书长兼中国问题研究室主任。后来,中央政治研究室成立,陈伯达被任命为主任。虽然职务在不断变动,但陈伯达一直没有脱离做毛泽东的政治秘书这一最重要的职务。倚仗毛泽东的信任,陈伯达很快进入中共高层,尽管他的职务并不很高,但他所处岗位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陈伯达以后能够飞黄腾达,起点便是毛泽东秘书这一职务。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003楼 发表于: 2009-08-24


《小团圆》的命运流转[转帖]


张爱玲一直试图向人们剖析自己,但她的挚友和身后的社会都选择了拒绝。30多年后,却是一个与她并不相干的人为她实现了。4月8日,张爱玲《小团圆》在大陆出版。对此,赞赏者有之,声讨者也有之。

改变命运的6页长信

  1952年,张爱玲移居香港,为了维持生活,
她应聘到美国新闻处做翻译。

  彼时,张爱玲已经名气不小。同在新闻处做翻译的邝文美看到张的名字惊喜不已。后来,同样是上海人的两人成了要好的同事。

  这时的张爱玲正处于人生与创作的低潮期,每日深居简出,连旧时文坛之友也不见,默默无闻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那段时间,邝文美常陪张爱玲在女青年会的小房间里聊天,但每到晚上7点多,张爱玲便会催邝文美回家陪家人。

  邝文美的丈夫宋淇也与张爱玲交好,他毕业于燕京大学比较文学系,与周汝昌、赵冈等人并称七大《红楼梦》专家。是他把张爱玲引进电影界,开拓了她写剧本的路子。

  1955年,张爱玲搭乘邮轮离开香港,前往美国,到码头送行的只有宋淇夫妇。船一到日本,她就寄出一封6页长信,向宋淇夫妇诉说离别之情。

  正是这种信赖,让张爱玲到了美国,也一直保持着与宋淇夫妇的通信,持续了40余年。在信中她不仅沟通稿件,商量出版事宜,就连做件旗袍,都要与邝文美在信中商量尺寸。那段时间,宋淇夫妇相当于张爱玲在大陆的文学顾问与经纪人。张爱玲赴美后的作品,大部分经手于宋淇夫妇。

  张爱玲与美国剧作家赖雅结婚后,两人无正式的工作,生活拮据。张爱玲几次到香港来做一些写剧本的工作,有时困窘到连回程的路费都掏不出,借住在宋淇家,又害了眼病,无钱医治,皆由宋淇夫妇资助。

  1967年,张爱玲第二任丈夫去世,1973年,她定居洛杉矶,忙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1975年7月18日开始,她突然给宋淇夫妇连去多封信,表示她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小团圆》,信中她并不讳言说写书动机与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有直接关系。

  匆匆几个月,18万字的书稿就寄到宋宅。宋淇于1976年4月28日给张爱玲去了一封6页的长信,表示对这本书稿内容的种种担忧。其一这本书自传性质过于明显,怕在彼时政治气氛下的台湾,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做出攻击;其二,影射胡兰成也过于明显,而此时胡兰成正在台湾寻求翻身,这不是正给了他大出风头的良机?

  宋淇提出,此书必须大改才有可能出版,否则他与台湾皇冠出版社的平鑫涛都不愿就此自毁长城。

  宋淇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20世纪70年代,张爱玲在台湾的名气居高不下。1974年,胡兰成到台湾文化学院任教,两年后在台湾再版《今生今世》,不仅在文中大谈张爱玲,连书的扉页上都拿张爱玲做广告,“较劲道,比本领,他彻底被击败了。但是,他赢得了一代佳人的垂青……”

  一个叫唐文标的人,还收集到了所有上海沦陷时期有关张爱玲的出版资料,出版了一册383页厚的《张爱玲资料大全集》。

  从那时开始,人们似乎在乎张爱玲本身,更甚于在乎她的书了,研究张爱玲的人越来越多。但彼时的社会宽容度并未有太大改变。此时若推出一部高度自传性质的小说,宋淇担心会引起轩然大波,再加上胡兰成的推波助澜,怕张爱玲连最后一块中文市场都丢了。

  长期独自生活,自觉不熟悉政治,内心也忧虑引起风波的张爱玲听取了宋淇的意见,开始着手修改,这一改就是20年,直到1993、1994年,她仍与宋淇通信,讨论这本书的修改。

  而《小团圆》不能发表,对张爱玲打击很大,她几乎放弃了小说的写作。进入90年代,她的精神每况愈下,总感觉自己随时会死去。于是1992年3月12日,她在给宋淇的信中,附上了遗嘱正本,“所有遗产赠给宋淇与邝文美夫妇;遗体立即火化,骨灰撒在任何无人居住的地方。”随后在附随的信上张爱玲还提及“《小团圆》小说要销毁”。

  3年后,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孤独去世。她的遗物是40个装满文稿、书信、证件与生活用品的箱子。这些遗物飘洋过海,到达她指定的继承人——香港的宋淇夫妇手中。

  宋淇在次年也匆匆离世,据儿子宋以朗的叙述,邝文美迟迟没决定《小团圆》的去向,患得患失,只把手稿搁在一旁。到了2007年,邝文美也去世了,并未对《小团圆》有交代。

宋以朗,“不相关”的出版人

  宋以朗真正是个事外之人,他至今没认真看过张爱玲的作品,对张爱玲并不“感冒”——不过是他父母的一个老朋友而已。

  他留美30年,念到统计学博士,是个标准的理科生。曾任全球第二大统计公司KMR的顾问,目前供职于一家媒体调查公司任分析员。之前他在美国的生活,像个牛仔一样到处漂泊,至今单身。因为母亲邝文美病重,2003年底他返港照顾母亲。直到母亲去世,他成了张爱玲遗产继承行使人,他才逐渐进入张爱玲的世界,开始关注那些遗物,此前对他来说那不过是些破箱子。

  在整理张的遗物过程中,他不断发现大量被忽略的文稿。2008年底,他偶然发现长篇散文《重返边城》的中文版手稿,署名“张爱玲”。这在近年已少有遗作发现的“张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前,人们一直以为《重返边城》只有英文版。随后他又发现了从未发表过的英文小说《易经》和《坠塔》。到底那些遗物中还隐藏着多少文稿,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今年1月,内地著名研究张爱玲的学者陈子善跟宋以朗见过一次面,两人在闲聊中,宋以朗把她母亲当年整理的、几段张爱玲说的话给陈子善看,很是精彩,陈子善当时随口说了一句:“这个材料很好,你整理出来是不是想公开发表啊?”宋以朗回答:“现在这个东西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有更重要的东西要发表。”陈子善很敏感,马上追问:是不是《小团圆》?宋以朗笑而不答,表示,“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我现在能说的就是,我做出这个决定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个决定。”

  陈子善后来告诉记者,研究多年,他一直以为手稿不见了。而大陆文化学者止庵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和文章中呼吁,《小团圆》应该出版。

  宋以朗接手张爱玲遗产后,大部分人都建议他不要销毁。

  于是,他开始阅读上一代人在40年内的通信,他们写了超过600封信,长达40万字。在其中,他找到了《小团圆》的来龙去脉,同时他还发现,虽然1992年在遗嘱附信中表示要销毁,但之后,张爱玲还与皇冠两位编辑就出版问题又有讨论。

  皇冠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张爱玲的系列文集。一直出到第14本,每一本书上都有《小团圆》的预告。到第15本时,恰逢张爱玲去世,预告就去掉了。

  宋以朗决定冒险出版《小团圆》,他把根据写在了前言中,“当年若非宋淇把关,指出胡兰成与台湾政治情况的问题,《小团圆》早已在1976年发表了。既然这些问题在今天已不再存在,我便决定直接发表当时的原稿,不作任何删改。”

  《小团圆》由此与公众见面,迟到了33年,阴差阳错,令人唏嘘。

迟来的《小团圆》震荡

  今年2月23日,台湾香港陆续出版了《小团圆》,内地版虽然4月8日发售,但许多人已通过各种渠道看到了港版,这本书引起两岸三地的震动,宋以朗迅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小说果然被大量的张迷对号入座,天涯社区八卦江湖里,一直有张迷发贴“雷叹”《小团圆》之八卦,其中关于张爱玲家中同性恋、乱伦恋等种种事情让人大跌眼镜,直呼这本书把张爱玲写得太直白,破坏了张爱玲多年来如女神一般的形象。

  因张爱玲曾表示销毁此书的意图,宋以朗被打上了“背叛”之名。

  声讨派中的代表人物、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张小虹,公开倡议大家拒买、拒读、拒评《小团圆》,聊表对张爱玲写作生涯最基本的敬意。

  然而,更多的张学研究者表示了对宋以朗此举的击节赞赏。陈子善的态度比宋以朗更加坚决,哪怕这真的是遗嘱,他认为也应该发表。

  既往的张爱玲研究都是基于一些少得可怜的公开文献,资料最详尽的竟然是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无怪乎,张爱玲这么着急出版《小团圆》。

  止庵是内地版的校订顾问,他最早看到《小团圆》,看罢第一感觉就是——做张学研究的一些人要比较为难了。

  《小团圆》有个特点,以女主角九莉的心理活动为主,对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其他人物,只采取外观的活动记录。也就是说,这是一部记述大量张爱玲内心活动的小说,从中能看出她对这些人物的好恶。

  这就给“张学”研究者们带来一个难题,对于过去多年既有的文献资料,是信还是不信呢?而回头看《小团圆》,也不能完全当作张爱玲的自传来看。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两边无法求证的状态。

(《中国新闻周刊》4.13 孙冉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004楼 发表于: 2009-08-24

大字报在中国的兴衰史[转帖]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这20余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上共贴出了多少张大字报,恐怕是永远无法统计出来了。遥想当年,稍微能识文断字的人,没写过大字报者,或许不会很多;没看过大字报者,更是寥若晨星。大字报成了这些年间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何谓大字报?《现代汉语词典》上没有条文,洋洋千万字的《汉语大词典》上没有解释,修订后的《辞海》、《辞源》上也查不到。是这些著名辞典的编纂者们的无意疏忽,还是实在无法作出解释而弃之不录,不得而知。

  大字报产生于何时?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农村推广大字报的好处后说:“中国自子产时就产生了大字报。”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人,如果这样的话,大字报的历史可谓久矣。从其形式上讲,古代的揭帖与大字报颇为相似。揭帖者,就是张贴的启事。要追根溯源,大字报真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大字报的盛行,始于1957年那场后来被称为“严重扩大化”的反右派运动。

  最早出现大字报的高校是北京大学。

  5月19日清晨,第一张大字报出现在北大大饭厅灰色的墙壁上,内容是质问北大团委出席共青团三大的北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可惜,这张大字报在当时的报刊书籍中都没有登录下来,使我们今天无法知晓它的全文。接着,哲学系的龙英华也贴出了一张大字报,建议在墙上开辟一个民主园地来展开争鸣,协助整风。

  随之,一张一张的大字报相继贴了出来。这一天,后来被北大的学子们称为“五一九运动”。

  大字报不仅颜色是五颜六色,有红的、绿的,也有用旧报纸写的;形式也五花八门,短文、杂文、口号、对联、漫画,不一而足。

  在反右派斗争中,伴随大字报的广泛使用而产生的是大辩论;在大辩论中,大字报又常常被用来作为辩论的手段。加上在此之前出现的大鸣、大放,于是,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四大”,在高等学校和党政机关中被广泛使用。这样,人为地造成了全国性的政治紧张和不稳定状态。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在运动中的广泛使用,是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右派分子“向党进攻工具”的大字报,在反右派运动中却成了反击右派“进攻”的武器,并且得到了最高领导人的一再肯定,甚至被赞扬为是“一种极其有用的新式武器”。此后,在整改、“双反”(反浪费、反保守)、“大跃进”运动中,大字报得到了广泛使用。当时的宣传舆论工具也对大字报的功效一再推崇,大字报的作用被吹得神乎其神、玄而又玄,在那个创造神话的年代制造出一件又一件滑稽的事情来。

  “大跃进”运动之后,大字报曾一度沉寂了好几年的时间。然而,“文化大革命”之后,自北京大学的聂元梓等人贴出所谓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开始,大字报的狂飙再次席卷中国。在“文化大革命”这个大动乱的年代里,大字报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悲剧,一桩又一桩冤案。个别人因为写了一张“革命”大字报而飞黄腾达、青云直上,而包括国家主席在内的许多人则被大字报诬陷为“叛徒”、“特务”、“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等被打倒在地,并踏上一只脚,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所谓“文化大革命”,同“四大”(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分不开的。“文化大革命”为“四大”的使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四大”又使“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动乱局面不断加剧。事实证明,大字报看上去有利于揭露矛盾,实际上容易被一小撮野心家、阴谋家所利用,当做篡党夺权的工具。以大字报为中心的“四大”,不但没有发扬民主,反而使民主与法制都受到严重破坏,造成了全国范围的大动乱。当年流行一句颇为自我安慰的话,叫做“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前半句很快实现,后半句却成了空中楼阁。当年还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文化大革命’看起来是乱了自己,其实是乱了敌人”。实际上,不论是“看起来”,还是“其实”都是地地道道地乱了自己,真正的敌人躲在旁边,他们才高兴中国大乱呢!

  大字报表面上看来谁都可以使用,但事实绝非如此,且不说那些已被划出人民队伍之外的所谓“牛鬼蛇神”没有张贴大字报的权利,就是对“文化大革命”有不同看法,对权倾一时的中央文革小组稍有不满,或对有些掌了权的“造反”新贵有些看不惯,但还是位列于人民内部的人,一旦把自己的看法、不满用大字报表达出来,顷刻之间就变成了“反革命分子”,发配到了“地、富、反、坏、右”的行列中去了。在“文化大革命”中,人民代表选出的堂堂国家主席,在受到诬陷的时候,贴出一份答辩的大字报,不是贬眼之间被撕成了碎片么?

  大字报的最主要功能,一是揭露,二是批判,前者可以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后者可以随意上纲上线,乱扣帽子。不论哪一种功能,基本表现方式都是片面和不实之词,容不得被揭露、被批判者的申辩与反驳。所谓用大字报的方式开展大辩论,实则是大批判,大量的冤假错案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字报几乎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先是以语录开篇(当然是择其所需),接着写一通形势大好,然后笔锋一转,抓住被征讨者的只言片语,或断章取义,或张冠李戴,或无中生有,或牵强附会,再佐以“砸烂”、“横扫”等“革命”语言,随意上纲上线,任意口诛笔伐,欲置被征讨者于死地而后快,用当时的时髦语言说就是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其永世不得翻身”。可以说“文化大革命”导致了大字报的恶性发展,而大字报的恶性发展,又加剧了“文化大革命”的大动乱局面.


  大字报所产生的各种消极作用,除了其本身这种形式不足取外,更主要的是由于它被用来发动政治运动,进行政治斗争,成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手段。而这种政治运动,又是在“左”的指导思想下发动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大字报除了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破坏人民内部的团结外,很难起到什么好的作用。至于“文化大革命”中那些直接受命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大字报,更是他们打倒老一辈革命家,实现其篡党夺权阴谋的工具。

  大字报表面上是发动群众,发扬民主,实际上是利用群众,压制民主。大字报的盛行,与中国政治舞台上大刮“左”风是密不可分的。什么时候“左”病厉害,什么时候大字报便行情猛涨;什么时候“左”的东西有所收敛,什么时候大字报便萧条不景气。一部大字报兴衰史,就是一部“左”病对中国的危害史。

  诚然,在个别问题上,大字报发挥过积极作用,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字报也曾被人们利用来作为反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武器。但是,大字报作为所谓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四大”的最主要方式,从总体上讲,其消极和破坏作用,要远远大过它的积极作用。

  到了1975年,大字报已成了强弩之末的时候,却被写进了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对“文化大革命”反思的深化,大字报的弊端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在1980年的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谭震林在书面发言中深刻指出了大字报这种“大民主”的本质。他说:“‘四大’根本没有民主的意义,而是文革小组强有力的棍棒。文革小组需要打击谁,一夜之间满城大字报。受到大字报揭发、批判、打击的同志,个人任何辩论的大字报,不管写了几张,是贴不出去的,即使贴上了,也立即被别的大字报所覆盖。因此,不能说它是‘大民主’,不能说取消‘四大’,就取消了‘大民主’。”

  1980年1月中旬,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做了《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在讲到“四大”问题时,他指出:

  “四大”,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这是载在宪法上的。现在把历史的经验总结一下,不能不承认,这个“四大”的做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从来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应该让群众有充分的权利和机会,表达他们对领导的负责的批评和积极的建议,但是“大鸣大放”这些做法显然不适宜于达到这个目的。因此,宪法有关“四大”的条文,根据长期实践,根据大多数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党中央准备提请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审议,把它取消。

  在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议,取消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规定。

  这年4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一个星期的会议中,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取消“四大”的建议,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在这些人大常委中,对“四大”的危害可谓有切身的体会,谈起当年那些“炮轰”、“勒令”的大字报,委员们会依旧心有余悸,不寒而栗。

  在发言中,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杨秀峰,从法律的角度阐述了取消“四大”的四条理由: 一、宪法中已经明确写明“公民有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这些规定保障了公民应该享有的民主权利;而“四大”却相反,妨碍了公民应当得到的正当的民主权利。二
  、把“四大”写进宪法中,使少数坏人在法律上有了可乘之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四大”的旗号,制造事端,向无产阶级进攻,妄图推翻****的领导。三、把“四大”写上宪法,会使一些人利用来大搞派性,制造混乱,破坏正常的工作、生产、教学和生活秩序,不利于四化建设。四、搞“四大”容易泄露党和国家的重要机密。从“文化大革命”到“西单墙”,一些坏人正是利用大字报泄露了不少党和国家的核心机密。

  参加会议的人大常委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赞同取消“四大”,提请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决定。

  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出决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取消所谓“四大”的规定。

  1982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的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这部宪法中,有关“四大”的条文彻底消失了。

  大字报终于成了历史的陈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