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6817阅读
  • 2117回复

历史解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30楼 发表于: 2009-08-25


  咸丰死后:慈禧为何能在6天内扳倒权臣肃顺 [转帖]


早在奕䜣回京之前,两宫太后与肃顺等人发生矛盾的信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北京。在奕䜣的授意下,“北京派”的重要人物、内阁大学士周祖培首先采取了行动,他是三朝老臣,名望甚高,但和肃顺的矛盾极深。

清朝的时候,中央六部设立满汉双尚书制,当时肃顺和周祖培曾在户部分任满汉尚书。周祖培学识渊博,而且比肃顺年长20多岁,但肃顺为人专横,根本就不把周祖培这个汉尚书放在眼里,还时不时地对周祖培进行讽刺挖苦、排挤打击。有一次,部里文件已经由周祖培批阅过了,肃顺装作不知道,故意问:“这是谁批的啊?”办事的人低声说:“周中堂批过了。”肃顺鼻子一哼,骂道:“呸!不过是一帮吃干饭的混混,哪里懂什么公事?!”说完,肃顺竟然拿起笔就把周祖培的画诺全部钩掉。周祖培受此奇耻大辱,但慑于肃顺的淫威而不敢表露,最后被逼得没办法,只好请辞户部尚书这个有权有利的大肥缺而甘任有名无实的内阁大学士。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得知了慈禧和奕䜣的用意后,周祖培决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将肃顺等人扳倒。他首先授意自己的得意门生,时任山东道监察御使的董元醇写一篇《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的奏折,吹响了政变的第一声号角。

董元醇在奏折中提出两点极为重要的建议:一是皇帝年幼,国家又在危难中,皇太后应该出来权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预;二是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辅政,防止皇权旁落。

董元醇只是颗小棋子,这个奏折也只是棋局的开始而已。奏折意思很明显,就是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和恭亲王辅政造势,并以此来试探一下八大臣的态度。果不其然,董元醇的奏折到达热河后,就像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将两派政治力量的矛盾完全暴露无遗。

八大臣看过董元醇的奏折后,暴跳如雷:这等于是把权力从八大臣手里剥夺,转移到太后和亲王的手中,完全是和咸丰的遗诏对着干,和八大臣对着干!难道这个董元醇吃了豹子胆了,竟然敢置清朝祖制而不顾,自个把脑袋往阎王爷那里送?要知道,清朝历来严禁后妃、太监乃至亲王干政,敢在奏折中公开提议让太后垂帘听政和亲王辅政,这岂不是找死吗?是可忍,孰不可忍!

令肃顺等人感到震惊的是,董元醇这个公然违抗先帝遗诏的折子竟然被慈禧“留中不发”。八大臣心急火燎,他们立刻责成某军机章京拟定批驳董元醇奏折的谕旨,但初稿拟好后,八大臣之一的焦佑瀛觉得此稿语气平和,言辞不够激烈,于是便自己亲自捉刀写了一篇,其中对董元醇请求“皇太后垂帘听政和亲王参政”的建议用八个字大加批驳,即“是诚何心,尤不可行”,并要求对董元醇严加惩处。其他七大臣读后,交口称赞,不料此稿上去后,慈禧不予理会,仍旧将折子“留中不发”。

慈禧当时很冷静,她有意将董元醇的奏折“留中不发”,既表示对这个奏折的重视,又以此来试探一下八大臣的反应。果然,八大臣坐不住了,他们竟然不顾君臣礼节,向两宫太后反复催要。

被逼无奈之下,两宫太后抱着小皇帝,在八月十一日召见了八大臣,并要求将董元醇的奏章交由群臣共商。八大臣当然不是傻子,岂肯轻易答应!随即,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展开激烈的论辩,只见郑亲王端华满面怒容,言辞激烈,根本不把两宫太后放在眼里;军机大臣杜翰出言不逊,公然顶撞,口口声声称不能奉命;肃顺更是含讥带讽,轻蔑有加,称两宫太后不过是内宫中侍奉皇帝的女子,怎懂得什么军国大事?!

可以想象当时的场面是何等的紧张。两个女人怎能说得过八个男人,她们每说出一句话,八大臣便用八句话盖过她们细小的声音。在偌大的殿堂中,八个壮硕男人声震殿瓦的咆哮声,把6岁的小皇帝载淳吓得哇哇直哭,一头钻进慈安太后的怀里,裤子都尿湿了。搞笑的是,小皇帝这时找的不是亲生母亲慈禧太后,而是慈安太后!

最后,肃顺等人干脆拂袖而去,并公然宣称:“今后请太后看奏章已经是多余了!”慈安和慈禧两个人当下就被气得两手发颤,浑身发抖,眼泪哗哗直流。

第二天,八大臣更加变本加厉,他们不等宣召便直接入宫和两宫太后大吵大闹,要求下发批驳董元醇的谕旨。在要求被拒绝后,八大臣就以“搁车”(罢工)相威胁——既不处理奏章,也不向太后移交。这一天,两宫太后发下文件,怡亲王载垣将之丢在一边,说:“不定是谁来看呢!”

八大臣这种让朝政瘫痪的过分做法,历朝历代都从没发生过,这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严重的政治事件,也为他们最后被惩杀埋下了伏笔。

在慈禧的眼里,八大臣至多不过是辅弼朝政的臣子,最高权力仍旧掌握在小皇帝之手;而在皇帝年龄尚小、不能亲政的时候,自然应当由两宫太后代为掌握。但肃顺等人却认为,他们是受先帝咸丰之命全权辅弼小皇帝的,先帝遗诏具有不可动摇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他们只对小皇帝负责而不必顾及他人,只要军国大事处理妥当,即无愧于先帝的托孤重任,谁要是反对这一制度安排,谁就是反对遗诏,反对先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双方一直僵持着,八大臣沉着脸,任由僚属将文件送进而绝不拆阅,任凭两宫太后催要也毫不理会。他们就是要用这个手段来向两宫太后表明:朝政实际上掌握在八大臣的手中,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只不过是象征性的;要是不听从他们安排的话,国家机器就别想运转下去。

在内宫,慈安和慈禧也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慈禧决意抗争到底,决不退让;而慈安则劝她暂时忍耐,等回到北京再说。慈禧思前想后,发现当时的热河已完全被肃顺一党控制,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慈禧最后只能服软,不得不把八大臣拟定公开批驳董元醇的谕旨下发。直到这时,肃顺等人才言笑如初、照常办事——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人,还想和我们八个男人斗?

在这次斗争中,八大臣大获全胜,两宫太后灰头土脸,遭受了重大羞辱。挫折之后,慈禧想起了奕䜣的话:“一切等回北京再说!”这时她心中的万丈怒火才逐渐平息,脸上也再次恢复了平静,绝不在八大臣面前流露出任何的不满。

“搁车”事件后,两宫太后仍旧每天召见八大臣并和原来一样批阅各地的奏折,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在危险重重的热河,两个女人以退为进,以时间换空间,亦不失为一步好棋。

人缘不好,可是关系到杀头的大问题

八大臣闯进内宫和两宫太后大吵大闹的消息传出后,并非肃顺一派的王公大臣们也激愤骚动了起来。老七醇郡王奕譞对于肃顺等人欺负寡嫂的恶劣行径极为愤怒,咬牙切齿地声称要等回到京城后再和他们算账,奕譞的五叔惠亲王绵愉则急忙喝止,让他不要乱说话。

要说起来,肃顺等人的行径确实恶劣,但这世上有三种人:第一种是没本事,有脾气;第二种是有本事,有脾气;第三种是有本事,没脾气。肃顺就是属于典型的第二种人。咸丰在的时候,他得到皇帝的重用,虽有能力,但脾气也坏,得罪的人着实不少。所谓“刚则易断”,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要说起来,肃顺也是没办法。在嘉庆、道光年间,朝政积弊已久。在肃顺等人的辅佐之下,咸丰即位后也力图重整朝纲,他首先将保位贪荣、遇事推诿的前朝重臣穆彰阿革职永不叙用;随后另一位重臣耆英遭到严惩,而肃顺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耆英曾在鸦片战争中代表清廷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损失了许多利权,咸丰即位后将他由一品大员降为六品小官。8年后,英法联军攻入天津,京师震惊,由于朝廷极度缺乏外交人员,耆英在惠亲王绵愉的举荐下再度被起用,前去天津谈判。不料在谈判过程中,耆英未经咸丰允准便擅自离开天津返回北京,咸丰帝得知后命人将耆英押进京。随后,恭亲王奕䜣、惇亲王奕誴奉命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共同审讯耆英。奕䜣等人将耆英定为绞监候,而时任理藩院尚书的肃顺力主将耆英即行正法,以振朝纲。最终,咸丰下令耆英自尽。

再如在咸丰年间的顺天科场舞弊案。当时的主考官柏葰颇有清廉之名,他曾经出使朝鲜,离任时朝鲜国王馈赠他5000两银子,柏葰盛情难却,只好携带回国,却交给了礼部备存,清廉之名为人所称道。

咸丰八年(1858年),柏葰出任顺天乡试主考官,发榜之日,镶白旗满洲附生平龄高中此次乡试的第七名举人,一时间舆论大哗。

这平龄何许人也?这位满洲大爷平时基本不读书,而是成天游手好闲,厮混于茶馆酒肆。平龄有一个爱好便是唱戏,而且颇具造诣,曾在戏院登台演出过,在京城算得上是一位知名“票友”。他这一中榜,立刻在读书人中间引起轩然大波,京城遍传“戏子亦高中矣!”

御史孟传金随即上奏朝廷,要求复查本次乡试的考卷。查下来的结果,果然是黑幕惊人:同考官邹石麟帮平龄改正七处错误;广东肇庆人罗鸿绎托请同乡兵部主事李鹤龄向同考官翰林院编修蒲安行贿,双方约定在考试时的第一篇文章用“也夫”二字结尾、第二篇用“而已矣”三字结尾、第三篇用“岂不惜哉”四字结尾、诗则用“帝泽”结尾。如此高明的舞弊术竟然使流传千年的“糊名”法失去了防弊作用。

身为主考官的柏葰在阅卷的时候本打算将罗鸿绎的试卷撤下淘汰,但同考官蒲安买通柏葰的家人靳祥,由靳祥对柏葰诱之以利,柏葰最后还是取中了罗鸿绎。发榜后,李鹤龄、蒲安和柏葰都得到了罗鸿绎的好处。

此事调查清楚后,肃顺报告咸丰说:“柏葰身为一品大员,取中行贿士子罗鸿绎,请拟斩立决。”咸丰因柏葰老成宿望,本打算从宽处理,但出于整顿吏治的考虑,最后还是听从了肃顺的意见。

按本朝惯例,一二品大员在临刑前一般会有格外恩典免死,即监斩官等待皇帝签发驾帖再作处断。柏葰当时也很镇定,他以为自己责任不大,皇上一定会免其一死,当时还对儿子说,皇上必有恩典,你先回家把被子等的生活用品拿来,待会要是判流放的话,就可以直接上路了。但后来见刑部尚书赵光一路痛哭而来,柏葰一瞧,脚底立刻发软,长叹道:“完了,完了。皇上断不肯如此,此必肃六从中作祟,我死不足惜,肃六他日亦必同我一样。”

这事还真让柏葰说对了,赵光等候驾帖时,咸丰有点迟疑,说:“罪无可逭,情有可原。”肃顺在旁说:“虽属情有可原,究竟罪无可逭。”咸丰仍旧犹豫不决,肃顺见咸丰下不了决心,干脆拿过朱笔代书,结果柏葰就这样送命了。这事,肃顺就做得有点绝了。

在户部舞弊案中,肃顺得罪的人更多。太平军起事后,朝廷军费激增,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清廷设立宝钞处及官钱局强制发行纸币并鼓铸大钱,而许多商人与户部官员相互勾结,从中舞弊贪污。时任户部尚书的肃顺下令查账,结果仓场侍郎崇伦、科布多参赞大臣熙麟等人被抄没家产。案件尚未结案,户部忽然失火,肃顺认为这是有人想借此毁灭相关账目而实施的人为纵火,于是反加大了审案的力度。

此案查下来,前后两任户部汉人尚书翁心存(翁同龢的父亲)、周祖培都受到降革处分,翁心存愤而辞官,周祖培饱受挫辱。另外,在此案中被抄没家产的商人及相关官吏有上百家,数百人受到严惩。

由于肃顺屡兴大狱,用刑过严,弄得大家对他又恨又怕,人人切齿。更有甚者,肃顺对自己满人也极为蔑视,这也导致了满洲亲贵对其恨之入骨。据说,肃顺主政时对待满人官员极为粗暴,视同奴隶般喝来唤去,但他对待大部分汉员却很谦恭,还跟人说:“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们那支笔厉害得很。”搞笑的是,就连受贿,肃顺也只收满人而不收汉人的。在他的周围,后来倒是罗致了不少有才学的汉人,如高心夔、曾国藩、胡林翼等人,都受到了肃顺的青睐和提拔。

在咸丰驾崩后,当时的政治势力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肃顺为中心的八大臣等人,他们当时主要在热河;另一派是以奕䜣为核心的北京派,主要人物包括豫亲王义道、军机大臣文祥、大学士桂良、大学士贾桢、协办大学士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刑部尚书赵光等人。由于肃顺等人树敌太多,北京的大臣就几乎都倒向了奕䜣一派。

更要命的是,肃顺等人没有得到实力派将领的支持,就连当时护送咸丰帝灵柩的胜保,这位握有重兵的将领也反对肃顺。对于这点,肃顺也不是不了解,他也试图拉拢一些实力派将领如僧格林沁为自己撑腰,但因为多年的人品太差,无人支持,甚至他提携过的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对于这场政治风暴,也都持观望态度。

据说,肃顺的门人王闿运亲自到曾国藩帐中游说,试图拉拢,但曾国藩在听完后,用手渍茶水在桌上写了个“妄”字。而在慈禧太后等人回宫的途中,一直是荣禄的军队保护,京畿一带,则完全是胜保的军队。

可惜的是,肃顺等人自以为遗诏在手,万事大吉,他们对日渐逼近的危险竟然浑然不觉,这就怪不得谁了。

遗诏不是上方宝剑,教条主义害人害己

九月二十三日,咸丰的灵柩开始起运回京。

按照惯例,小皇帝应该每天恭送咸丰的梓宫(灵柩)起运,然后从间道抄近路赶到梓宫当天计划停放的地方,恭候灵驾的到来。但是,慈禧不同意这样的安排,她说小皇帝载淳年纪太小,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于是要求八大臣做出变通之法。

八大臣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玄妙之处。他们经过商议后,决定让小皇帝和两宫太后在二十三日恭送咸丰梓宫运上灵车后,由载垣和端华等人扈从沿小路先行回北京,等到咸丰的梓宫到京城东华门外后,小皇帝再行跪迎;至于咸丰的灵柩,则由肃顺等人从大道后发,如此以来,八大臣便分成了两个队伍。

八大臣的这个安排,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他们的最终失败。小皇帝、两宫太后与肃顺等人护送梓宫的队伍分开行走,这使慈禧等人可以提前一至两天到达京城,这对于政变来说,时间已经是非常充裕了,因为奕䜣等人早已在京城布置妥当。更致命的是,护送小皇帝和两宫太后的载垣和端华等人与团队核心肃顺分离后,他们虽然可以提前进京,但这两人缺乏应变的能力,这也促使了他们的垮台。

二十三日清晨,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载淳到咸丰的梓宫前奠酒,在目送梓宫运出热河行宫的大门后,这一路人便直接向北京进发,而肃顺等人则护送着咸丰的梓宫沿着大道慢慢回京。

在经过五天的跋涉后,慈禧一行于二十八日抵达京郊石槽。未等进城,慈禧便召见了在此等候多时的奕䜣,详细商谈政变的具体程序。二十九日午后,两顶黑布轿子抵达了北京德胜门,前面一顶是慈安太后带着小皇帝载淳,后面一顶则是慈禧太后单乘。在奕䜣的安排下,北京留守的王公大臣们都在道旁跪迎,而两宫太后则按原定计划,声泪俱下地向留京的众大臣控诉了肃顺等人欺侮她们孤儿寡母的恶劣行径。

女人的柔弱是很容易得到同情和支持的,加上肃顺得罪的人太多,大多数大臣在奕䜣和周祖培的鼓噪下,很快倒向了两宫太后。在随后的朝议中,两宫太后历数了肃顺、载垣和端华的种种跋扈之行,矛头直指八大臣。

在奕䜣的暗示下,周祖培公报私仇、故作愤懑:“太后为何不将他们(八大臣)治罪?”二位太后装作不解,明知故问:“先帝遗诏任命他们为赞襄王大臣,能治罪吗?”周祖培哂然一笑:“皇太后可先降旨解除他们的官职,再治罪不迟。”慈禧不假思索,抢先点头:“好,就这么办!”

于是奕䜣把早写好的治罪诏书奉上,两宫太后盖印,要治八大臣的罪。这时,载垣和端华两人闻讯赶来,他们见奕䜣等人都在宫内,十分意外,便大声质问道:“你们这些外廷臣子,怎么可以擅自入内?”奕䜣冷笑一声:“皇上有诏。”载垣和端华大怒,说:“我辈未入,诏从何来?”(意思是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写诏书。)

奕䜣冷冷一笑,向身边的侍卫们一挥手,载垣和端华后退一步,怒斥道:“谁敢动手?”话音未落,宫廷侍卫们已经上前将两人按倒在地,像捆猪一样捆了送宗人府关押——他们才不管是谁的诏书呢!

在被押送出宫门的时候,载垣和端华还眼巴巴地指望着自己的随从在那等候,届时还有获救的机会;不料到门口一看,随从们连一点影子都没有了。原来,这些人早已被奕䜣派人给驱散了。事情到了这一步,载垣和端华仰天长叹,方知大势已去:他们把咸丰的遗诏当做上方宝剑,实在是太天真、太幼稚了!这种愚蠢的教条主义错误,最后反误了卿家性命!

就在当天晚上,肃顺护送咸丰的灵柩驻于密云县的时候,醇郡王奕譞和睿亲王仁寿已经带着大队亲兵赶来,他们在解除了肃顺随从的武装后,随即一脚踹开肃顺的卧室大门,这时肃顺居然还横卧在床上与他的两个小妾调笑。随后,肃顺也被送到宗人府关押。一日之内,三个首犯全部擒拿归案。

肃顺在宗人府见到载垣和端华后,怒道:“真后悔没早治此贱婢(慈禧)!你们要是早听了我的话,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端华说:“事情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载垣则抱怨道:“我当时真不该听你的话!”原来,肃顺曾计划暗中谋害慈禧,但遭到了端华和载垣的反对。妇人之仁,终成大错。

慈禧和奕䜣导演的整个政变,从计划到实施也不过用了三天时间,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据某京师官员记载,政变当天(九月三十日)上午,乌云密布,天色阴沉,风声不止,到中午才风开云散。天意如此!

八大臣最后的结果是:载垣、端华赐令自尽,肃顺被判斩立决;其余五人,景寿因是额驸(咸丰的姐夫),被革职但保留公爵;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均革职,尚属从宽处理;肃顺和当年顺天科场舞弊案的柏葰一样,被斩于市口。柏葰被杀前曾说,“肃六他日亦必同我一样”,冥冥之中竟有报应!

由于为人严苛,肃顺的群众基础极差。在被押赴刑场的途中,有许多因科考案和户部舞弊案受到牵连的人听说要杀肃顺,都一路跟着去看热闹,他们一边高呼:“肃老六,你也有今天!”一边拿泥巴瓦砾往肃顺的囚车上扔。不一会,肃顺的身上和脸上全是泥巴,面目全非,不可辨认。

临刑之前,肃顺仍对慈禧骂不绝口,为了防止他说出更难听的话,刽子手以刀背筑其口,肃顺齿舌皆烂,犹喷血大骂不止;侩子手令肃顺跪,肃顺却挺立拒绝,最后在被大铁柄打断腿的情况下才扑地受刑,此人脾性之刚烈,亦属罕见。

就在政变的当天,两道奏章同时送到两宫太后的手中。一道是大学士贾桢、大学士周祖培、户部尚书沈兆霖和刑部尚书赵光联名上奏;另一道是护送咸丰灵柩的将领胜保——两道奏章都是请求两宫太后早日垂帘听政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令载垣和端华自尽并将肃顺斩立决后,朝中一些大臣人心惶惶,生怕慈禧和奕䜣等人会进一步追究,大搞株连,危及自己的前途命运乃至身家性命。但令他们吃惊的是,这次政变除了处置了八大臣外,其余也只处分了其他六名与肃顺来往密切的官员和相关太监。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人受到牵连。慈禧的做法,和肃顺当权时动辄就是惩处几十乃至上百家的动静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从肃顺等人家中抄得书信及账簿的时候,很多曾与肃顺等人书信来往的人都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但让人叫绝的是,慈禧命令将这些书信及账簿一把火全部烧掉,如同当年的曹操所为。这一举措,不仅为慈禧赢得了“恩泽惠下”的好名声,也着实体现了慈禧政治权谋的好手段。

某清宫词说:“北狩经年跸路长,鼎湖弓剑黯滦阳;两宫夜半披封事,玉玺亲钤同道堂。”通过一系列的斗争与政变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两个年轻的女人终于走出她们的深宫,并走向了男人们的权力场。由于当时八大臣给小皇帝拟定的年号是“祺祥”,所以历史上把这次政变称为“祺祥政变”,而这年是辛酉年,因此也被叫做“辛酉政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31楼 发表于: 2009-08-25


古代官职一览 - 珍藏版 [转帖]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官员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

  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品 级 官 职

  -------------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从二品 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时,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 督察院左,右副都于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从三品 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 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员.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 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知州

  从五品 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使,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 省知州.

  正六品 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房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 县知县,各省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赞,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士,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丞,外 县知县,各府学授.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 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士,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 谕.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笔贴士,县主簿.

  从九品 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

  未入流 京,外县典吏,驿丞,和泊所所官

  武官的品级及职务如下:

  品 级 官 职

  ------------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 将军,督统,提督

  正二品 副督统,总兵

  从二品 副将

  正三品 参将

  从三品 游击

  正四品 都司

  从四品 城门领

  正五品 守备

  从五品 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 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 卫千总

  正七品 把总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 外委把总

  从九品 额外外委

  武官无未入流

  中央官部分

  官 职 称呼

  -----------------

  大学士 中堂

  吏部尚书 天官、冢宰

  礼部尚书 大宗伯

  户部尚书 大司徒,大司农

  邢部尚书 大司寇

  兵部尚书 大司马

  工部尚书 大司空

  左都御使 总宪

  右都御使 副宪

  通政使 银台

  御使 都老爷

  郎中、员外朗 部郎,郎官

  主事 主政

  -----------------

  地方官部分

  官 职 称呼

  -----------

  总督 制军,制台,制宪,都宪,部堂

  巡抚 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抚宪,部院

  学政 学台,学宪

  布政使 藩台,方伯,东司

  按察使 臬(音NIE)台,廉访,西司

  知府 太守,皇堂,五马

  知州 牧,刺史

  知县 令,令尹

  -----------

  武官部分

  官职 称呼

  ---------

  提督 军门,提台

  总兵 总镇,镇台

  副将 协镇,协台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32楼 发表于: 2009-08-25


皇后娘娘的婚前体检秘史[转帖]

 

    我国古代为皇帝立正妻(即“皇后”),有一条极严格的婚前体检制度。

  《汉杂事秘辛》载记:东汉桓帝要立大将军梁商的女儿梁女莹为皇后。未成婚前,

  桓帝派吴婀女官来到梁府。一进门先观察梁女莹的走路姿势。接着,便跟梁商大将军一家说:要请梁女莹进闺房,脱衣仔细检查女公子身体的各部位。

    出身豪门贵族的千金梁女莹死不依,吴婀无奈,只得出示“尚方宝剑”,吓唬说:这是皇上的圣旨,也是皇家选后的规矩。企望当皇后的梁女莹,才勉强走入闺房接受检查。

  吴婀女宫先检查梁女莹的乳腺,看有没有肿瘤包块;同时又用鼻子嗅嗅有没有狐臭,有没有鼻炎气味。接下去检查的是:看看肚脐的形状深浅、肩膀的宽厚、腰围、臂的弹性、大小腿肤色、长度以及手掌十指、脚板平凹与十脚趾的颜色,最后是妇科检查及病史询问。

    全部未见异常,又重新检查五官与头发浓密及颜色,查耳朵、齿、鼻梁、眼、眉。最后让梁女莹三呼“万岁”,以检查声带发音如何。
  
   公元147年(桓帝建和元年)六月,梁女莹正式入宫;八月立为皇后。这,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我国古代皇后最早的一例婚前检查。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33楼 发表于: 2009-08-25


驸马都是状元吗? [转帖]


  驸马都是状元吗?中国古代最传奇的十大状元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现摘录其中十位,以飨读者。

 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

  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郑颢是唐会昌三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
  
   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对他说:“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对他说:“状元已经有人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裴思谦厚着脸皮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说:“既然如此,我要见裴秀才。”裴说:“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让他当了状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
  
 
  相扑扑出的状元——王嗣宗

  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谁为第一?太祖实在犯难。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相扑),胜者为状元。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结果陈识倒地,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

  
  最自信的状元——胡旦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 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属第一
  
   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最悲惨的状元——陈安

  明太祖朱元璋年间,福建闽县人陈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巧的是,这次中进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榜一公布,北方士子不服。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贬斥北方士子。朱元璋大怒,命张信、陈安等12人复查。这时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这本来莫须有的事,可是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下场极为悲惨。
  
 
  最受人推崇的状元——康海

  明孝宗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 “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赞不绝口,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的气,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气,第二名孙清便是一个。他对众人说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强多了。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时的文章,叹服。跑到康海家里,对着他拜了半天,称自己甘愿为徒。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使康海名扬天下,朝野景慕,争一睹其风采。能与康海家沾上点边的,都引以为自豪。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康海的文章如此令人推崇,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看到那篇变今绝古的奇文了。

   富有传奇色彩的状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在他中状元之前,浙江民间便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

  
  能吃的状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与他同榜的探花做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自此,“饽饽状元”李蟠传遍士林。
  
   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于4月 26日举行的殿试。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

  当夜,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当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无不嗟叹。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34楼 发表于: 2009-08-25


各国政脑因酒而出现的尴尬 [转帖]


  丘吉尔非常喜欢喝酒,每餐必饮。他白天一般喝红葡萄酒,晚餐时要喝一瓶香槟,饭后还要喝波特酒,这之后是白兰地,最后在睡前还要再来一杯马提尼。他曾经说过,“如果不喝酒,那就不能算是一顿完整的饭”。
  1899年,丘吉尔曾以战地记者的身份随军赴南非采访。他在行李中携带了60瓶酒。
  在二战中的一次会议上,斯大林邀请丘吉尔共进晚餐。当时,唯一作陪的是斯大林的翻译。宾主两人大吃大喝到次日凌晨3时。丘吉尔第二天上午醒来时,完全想不起昨晚对斯大林说过什么了。他叫来秘书,口授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对昨天的晚餐非常满意。按照我的理解,我们讨论了下述问题并达成了协议。”他派人把信送去。一小时之后,斯大林回了信。信云:“您不必为昨晚说的话而担忧,我也醉了。”
  关于酒,丘吉尔有一个很著名的举动:他拒绝为了给军队士兵做榜样而戒酒。他还有一句名言:“我从酒中挖掘出的东西比酒从我身上挖掘出的东西要多得多。”
 
日本财务大臣兼金融担当大臣中川昭一17日宣布,因出席G7记者会时表现失态,他已向首相麻生太郎提交辞呈并获批准。
  尽管中川解释自己的失态表现是因为服食过多感冒药的缘故,但是外界普遍猜测中川是因为酒醉惹祸,该事件也被媒体称为“醉酒门”事件。
  在国际政坛,很多政治家也曾因贪好杯中美酒而闹出不少笑话,其中不乏政治官员最后也像中川那样引咎辞职……
  
  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但是如果留下的是酒醉出丑的“臭名”,那可真教人哭笑不得了。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出访时醉倒未能下飞机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1931-2007)曾多次醉酒失态。
  最出名的一次糗事,发生在1994年他访问爱尔兰时。当时叶利钦的座机已经在爱尔兰香农机场降落,按安排他准备与爱尔兰总理进行会谈。但是,叶利钦一直未从座机中出现,让前来相迎的爱尔兰官员在飞机跑道上痴等。外界猜测叶利钦因为贪杯而误事,但是他的助理后来解释说,他是因之前的访美行程累瘫了。
  同年,在最后一批俄罗斯军队从德国撤军的仪式上,叶利钦的举动再次震惊全场。只见在午餐时喝了香槟的叶利钦踉踉跄跄地一把抢过军乐队指挥手中的指挥棒,坚持要亲自指挥。
  
   法国总统萨科齐 G8峰会似喝醉摇摇晃晃
  在2007年八国集团首脑峰会期间,刚当上法国总统的萨科齐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发言时显得有些前言不搭后语
  。之后有媒体爆料说,这是因为萨科齐在之前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时喝醉了。
  据称,萨科齐当天迟迟没有在新闻发布会上露面。待他进入会场后,试图向在那里等候多时的记者们解释迟到的原因,但似乎他又对应该说些什么感到十分迷茫。于是他咧着嘴笑起来,摇摇晃晃地站在演讲台上对记者说:“你们是不是更愿意让我回答问题?”
  比利时电视台记者在报道中说:“萨科齐刚刚结束与普京的会面,很显然他不仅仅只饮用了纯净水。”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 曾醉访纽约色情夜总会
  澳政府不仅严厉打击醉酒驾驶行为,而且甚至开始严打醉酒投票行为。为防政府官员在投票时醉酒出丑,当局正考虑投票前进行酒精测试的措施。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一贯以冷静的行事风格著称。但是,在2003年,时任澳大利亚反对党影子外长的陆克文到美国访问,他在喝醉酒后,到访纽约一家脱衣舞夜总会。
  陆克文的前任、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似乎也不多让。他曾经在一次国会听证会上承认自己喝醉酒。他说:“我喝了好几杯南澳大利亚的红酒……我记得那个晚上,是的。”
  
   英国前外长乔治•布朗 对首相吼叫后引咎辞职
  英国前外长乔治•布朗(1914-1985)在任时在一次出访秘鲁的行程中,也因为醉酒而出丑。据称,布朗在几杯酒下肚后,试图抓住人群里一个身穿紫衣的人要与他共舞。结果,那个人这么回答他:
  “不。首先,你醉了;其次,这不是华尔兹舞曲,这是秘鲁的国歌;最后,我不是女人,我是利马红衣大主教。”
  不过,这件事似乎并没有让布朗吸取教训。他后来在一次醉酒之后,对着时任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大喊大叫。事情发生后,布朗很快就引咎辞职。布朗宣布辞职时留下这么一句话:“我累了,情绪很激动。”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喝了茅台“胡言乱语”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1913-1994)爱喝酒的毛病令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吃了不少苦头。美国政府前几年公布的文档显示,1973年,时任国务卿的基辛格正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中东战争伤透脑筋。1973年10月11日上午,白宫接到了时任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斯的办公室打来的紧急电话,称希斯首相要求与尼克松总统讨论中东战争问题。
  但是,尼克松当时却喝醉了,根本接不了电话。基辛格问旁边的助手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能不能告诉英国人,总统醉了不能接电话?”斯考克罗夫特回答道:“我们可以告诉希斯首相‘总统现在还不能接电话。之后有媒体爆料说,这是因为萨科齐在之前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时喝醉了。,等他有空时再给您回过去’。”就这样,希斯被告知:“明天早上尼克松总统会给您回电话!”
  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中国政府为尼克松总统在上海举行的宴会上,尼克松兴高采烈,茅台酒使他脸上的笑容泛着红光。他激动不已地端着酒杯走到麦克风前,作了这次访问唯一的一次即席讲话。在激动之中,尼克松说了一句话:“美国人民,要和中国人民一起,将世界牢牢地握在手中。”对这句过于敏感的话,基辛格听着不免有一丝忧虑。幸好平时爱挑毛病抠字眼的记者们对尼克松的这句话没有太大反应。
  
   查尔斯•肯尼迪(1959-)曾经是英国政坛一颗耀眼的明星。他曾经是英国最年轻的下议员。1994年,肯尼迪成为英国自由民主党领袖。可惜到了后来,关于他酗酒的传言也开始传得纷纷扰扰。
  2006年1月5日,此前一直断然否认酗酒传闻的肯尼迪突然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他曾因酗酒接受治疗。两天后,迫于自由民主党内巨大的压力,肯尼迪终于宣布辞职,不再参加本党新一届领袖选举
  
   英国前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1852-1928)素爱喝酒。有人形容阿斯奎斯大半生都是在微醺的状态下度过的。据说,他的太太玛戈特为了控制他的酒量,曾经偷偷地在他的白兰地里兑水。
  阿斯奎斯喝酒后的可笑行径,甚至成为灵感,帮助他创作了只属于他个人的醉酒歌。阿斯奎斯有一句名言:“再喝一小杯没什么伤害。”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35楼 发表于: 2009-08-25


中国皇帝杀功臣的历史规律 [转帖]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经济学的发展使人们可用经济理性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一些历史现象,功臣与皇帝间的关系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尽管这不会是唯一的解释。

  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多种类型,代理人自己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类型,但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根据观测到的信号来判断代理人的类型,同代理人签署合同。这就是所谓的信号传递模型。如企业雇主与雇员的关系: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雇员选择接受教育的水平。而雇主根据雇员的教育水平支付工资。此外还有信号甄别模型,同信号传递模型一致,只不过变为委托人先行,提出一系列合同供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合同。无论那种方法,都在于使代理人有积极性使自己的类型暴露出来。

  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确保万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功臣们造不造反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们绞尽脑汁来解决的问题。解决功臣们造不造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到底谁会造反,但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大臣们自己知道自己造不造反,皇帝却不知道谁是奸臣,谁是忠臣。

  宋太宗有一段名言,大意是国家要么有外患,要么有内忧。外患是有形的,而内忧则无法察觉(原文是奸邪无状)。一个奸邪无状的自白道出了皇帝们的无奈:他必须有什么方法可以鉴别出谁是奸臣,谁是忠臣。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功臣们必须发出一个信号或皇帝必须用一个信号来确定一个分离条件,来使忠臣、奸臣可以分离而不混同。

  在经济学里,由于每个类别人的成本和收益不同,还可以根据一个信号制定出分离条件,使该信号能让不同类型的人根据成本?收益比较自动现出原形,但对造反之类的事来说,当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任何成本都相形见拙。只要有些风险偏好,又有可能造反成功,难保有人不起歹心。面对近乎有无限收益的皇帝宝座来说,不可能根据成本?收益情况确定出一个分离条件,皇帝们只能简单地根据某个信号直接判断(本文不考虑人心会因为时间、情况的变化发生改变以致忠臣变奸臣的情况)。那有什么信号又能让皇帝识别出奸臣呢?

  那么以亲戚关系来识别呢?从吕后到李世民,从多尔衮到雍正,亲戚的血缘、亲情约束对争夺帝位来说只是很小的成本,成大事者从不会将其放在心上,分我一杯羹更是千古名言。那能否根据对皇帝是否恭顺这个信号来识别奸臣呢?毫无疑问,真正要造反的人对皇帝也照样会毕恭毕敬,安禄山对唐明皇的肚里只有一颗赤心的绝对服从令人记忆犹新,这个信号没有任何意义。那能否逆向思维,认为敢和皇帝争辩的就是忠臣,不敢争的就是奸臣呢?可惜,历史上的权臣是敢和皇帝争辩的,不敢争的依然是忠奸难辨。凡此种种,我们用尽心机也无法为皇帝们找到可从功臣中实施忠奸分离的合理信号,当然更不可能找到分离条件。

  每个开国皇帝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无法从功臣集团中分离出忠臣和奸臣,但他又必须想尽办法保证自己的儿孙能顺利继承皇位。为此,皇帝们自然有自己的分离信号来进行分离,将可能造反的人清除出去,确保江山永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在不能辨别忠奸时,皇帝们选择了实际上也只能是这样一个分离信号:有能力造反的和没有能力造反的。对于皇帝来说,只要把有能力造反的杀掉,剩下的人即使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了。每一代皇帝都面临同样的困境,面临着同样唯一的选择,最后都作出了同样的选择,让我们后人了见识了一幕幕闹剧。不要问你想做什么,而要问你能做什么,功臣们天然有罪,谁让他们有能力造反呢。学者们说中国是外儒内法,至少在对待功臣上这话是对的,所有的皇帝奉行的都是防功臣像防贼一样的人性本恶的哲学思想。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36楼 发表于: 2009-08-25


打开水晶棺,看看伟大的列宁[转帖]

 

  
 1924年1月21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莫斯科郊区的高尔克村逝世,此后他的遗体一直没有下葬,而是长期保存在莫斯科红场的水晶棺内。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人就如何处置列宁遗体多次展开激烈讨论。1月29日,俄陵墓管理委员会负责人

  瓦莱里·白科夫正式承诺,列宁遗体不会被火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人就如何处置列宁遗体问题一直争论不断。直到普京上任后,这些争论才逐渐平息。普京一直对列宁满怀敬意,他在2001年表示,他不希望列宁的遗体被火化,就“让列宁平静地呆着吧”。

  2003年年底,因为要给列宁遗体进行清洗和换装,工作人员一度关闭了列宁墓,列宁遗体的命运再次引起社会关注。1月21日,列宁逝世80周年纪念日时,不少政客都在盛传这位革命导师的遗体将被火化。1月29日,白科夫终于出面辟谣,表示列宁的遗体将被永久保存,至少百余年是没有问。

  为了维护他的遗体,政府每年专门拨款50万美元,护理遗体的防腐秘方被列为尖端科技项目和国家一级机密。

  目前,安放遗体的水晶棺内常年保持16℃常温,每周一和周五专家小组会检查墓室内的光照情况,他们打开水晶棺,给列宁面部涂上特制的药液。

  据悉,由于几次发生腐烂现象,列宁的整具遗体只有头部是其本人的。 1961年,由于当时的遗体管理员对紧急防腐处理方面经验不足,列宁遗体再次腐烂,结果经赫鲁晓夫同意后,专家们将列宁的头颅取下,安装在人造躯干上,再将列宁的躯体火化。这次“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

  每逢周一和周五,列宁墓不开放。这是医护人员作例行检查的时间。他们打开水晶棺,对遗体进行认真检查后,给死者的面部涂上特制的药液,然后再将水晶棺重新封上。

  此外,他们每隔18个月要对遗体进行一次专门护理。这时,要用专车将遗体从瞻仰

  厅运到护理室,将其放进一个池子,用专门配制的药液浸泡一两个星期。 然后,人们再重新给列宁换衣,化妆,把遗体安放好,呈“安睡”状态。一切整理就绪后,遗体又被运回瞻仰厅。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37楼 发表于: 2009-08-25


成吉思汗国籍争议尴尬与“外蒙”独立****[转帖]


“成吉思汗究竟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史学界一直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造成这样的激烈争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外蒙古”1945年正式独立的事实。


本文决定用“外蒙古”称呼所谓的“蒙古国”,对方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不过,无所谓。笔者习惯这样措辞,是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一种尊重,至于原因,笔者“语焉不详”了。


本文讨论这个话题,需要澄清笔者的两份心迹:一是渴望蒙古“回归中国”,尽管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但还是要抒发感慨的;二是通过本课题提醒国人在奋发图强为国分忧时,理性对待中蒙关系,多发现问题,多寻找不足,并“三省吾身”。


至于“外蒙古”的提法,确切地来说,是区别于中国境内的内蒙古,而不是严格意义的称呼。科学的外蒙古范围,包括:“蒙古国”全境与唐努乌梁海地区(即“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与“图瓦共和国”以西直属俄罗斯联邦的部分地区)。


历史永远是现实的拐杖,现实才是行走着的双腿。


就现状而言,“外蒙古”主流民意对中国是带有排斥性的,不管是历史文化,还是政治经济,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个“庞然大物”的国家,他们千方百计抵制中国文化对蒙古的影响力,并严厉打击政坛上主张走亲华路线政治人物,他们奉行以俄罗斯为最佳战略伙伴的基础上与中美日等国奉行平衡外交。


所以, 关于成吉思汗的国籍认证,外蒙古”学者坚称成吉思汗永远是“蒙古国”人,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中国内地学者自然强烈不允许成吉思汗是“外国人”,并拿出历史资料进行论证,甚至说“成吉思汗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他都是中国人”;台湾学者则认为“无须考证,现在的法理上,成吉思汗就是中国人”;而俄罗斯学者则支持“外蒙古”看法。美国与东南亚等国则认为“铁木真拥有双重国籍:既属于中国人,也属于蒙古国人”。


事实上外蒙在九十年代之前,是千方百计排斥铁木真的,只是后来出现180度大转圜,极度崇拜铁木真,变化之快,令人惊舌。


为这场国籍论战,中国“成吉思汗学”权威专家朱耀廷还特意接受媒体采访,正式声明:成吉思汗是中国人!他的理由是: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同时又是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人,是历史上蒙古民族的缔造者。因为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大家庭当中的一员,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事实,这是从先秦开始的,蒙古族的祖先是东胡,生活在东北地区,后来被匈奴打败,逃到东北的深山老林,经过多少年的发展,有唐朝蒙兀室韦这样的名称。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在外蒙古的斡难河边,当时中国有几个政权,有汉族的宋朝,有女真族的金朝,有党项族的西夏,有白族的大理国,当时分裂割据好多政权,成吉思汗属于金朝管理之下的。成吉思汗出生的时候,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后代,1162年出生,当时在金朝统治之下。在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大蒙古国,这个大蒙古国不是所谓的独立国家,它好比是和宋朝、金朝、西夏一样是当时的民族政权。 所以,我认为,成吉思汗是中国人,这是毫无疑问的。”


蒙古族成吉思汗研究专家巴拉吉尼玛进一步解释道:


“更多的中国人对成吉思汗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起码他是中国人,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成吉思汗对中国有所贡献,现在中国版图的组成跟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有很大的关系,严格来说蒙古人把版图搬到中国的领土上来,这是蒙古人的贡献,成吉思汗的一种贡献。成吉思汗是了不起的一个人,甚至是千年以来的第一个人。希望中国人有这样的认识,只要有了这个认识之后有一个感觉,中国曾经有过辉煌。解读成吉思汗就是我们解读辉煌,解读强大。”


笔者给予补充: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民族”、“中国”与“现代国籍”三个概念。


1.就“民族”而言,从历史角度来讲,蒙古族属于中华民族,这是学者应该存在的共见识,包括外蒙古,严格地说,也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就正如新加坡的主体华人,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但新加坡人不是中国人,地球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现在是56个民族,肯定都是中国人了!不用想的,成吉斯汗的问题类似努尔哈赤的问题。


2.就“中国”而言,需要区分“政治中国”,“文化中国”与“地理中国”。蒙古帝国的发展重心是在中原,包括入主中原,后来一直以中原为腹地南、北、西征。蒙古人一度以来是以为中国为正宗正统,辐射他国。这也是历史事实,尤其是忽必烈做了中国大元皇帝,忽必烈和他的子孙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蒙元与满清是中国古代建立的大一统少数民族政权,这是就政治中国;


在元朝的时候,云南回到了祖国,云南当时大理国有三百多年历史,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台湾纳入中国版图,把蒙古族的统治地区,包括西伯利亚地区当时也都在中国的版图。元朝的疆界超过了汉朝和唐朝,实际是为我们近代的国界打下了基础。这属于“地理中国”范畴;


何况成吉思汗本人也承认自己是蒙古大汗,并有志做中国皇帝。尽管他没有做成中国皇帝就死了,但元世祖是忽必烈,追认他为元世祖,从法理上来讲,成吉思汗成为中国人,是有依据的。更何况元朝建立,中国不能叫亡国灭种,而叫改朝换代。有谁能否认元朝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这属于法理中国;


在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大蒙古国,而这个大蒙古国从一开始就不是所谓的独立国家,它是和宋朝、金朝、西夏一样是当时的民族政权或者叫边疆政权,而不是现在意义的所谓“蒙古国”。


3。就“现代国籍”而言,“外蒙古”抓的是 “现代国籍”。他们认为,每一个的出生地,可以做为自己选择与认定的国籍地。这是稳定的依据。


只是,认证成吉思汗的现代国籍,还需要接受三大挑战:一个是挑战传统的政治观念,一个是挑战传统的纯学术观念,一个是挑战某个民族观。上升到中华民族的高度,准确地说,是中华民族境内的蒙古人。


但“外蒙古”是不在乎我们的反驳的。据悉,在蒙古国家博物馆的墙上,他们特别强调出来是所谓的自己国家历史:什么匈奴帝国,鲜卑帝国,什么柔然帝国,突厥人建立的突厥帝国、蓝突厥帝国、什么维吾尔帝国及最后的蒙古帝国、满族统治之下的蒙古、革命前夜的蒙古、即向参观者反复证明自己国家民族的正统性与唯一性:成吉思汗是他们的祖宗,是他们的英雄。


他们一再向外界宣称:成吉思汗的蒙古国是自古以来中亚各个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历史上各个帝国的统治者或是蒙古人的直接祖先,或与蒙古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千多年来,中亚的居住者、建国者与统治者的后代,便是现在的蒙古人。这分明是用政治来解释历史,用当下来诠释过去,印证了克罗齐那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名言。


本来,外蒙是没有资格与我们抢夺成吉思汗的“国籍”的。1911年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宣布自治时,八世呼图克图就说成吉思汗不是中国人。也因为那句话,激怒了北洋政府,1919年,便派徐树铮将军入蒙,解散自治政府,外蒙古重归中国。成吉思汗又成了没争议的中国人。

可是1945年11月蒙古全民投票后独立,成吉思汗又开始有了尴尬的国籍身份。而且那次的蒙古全民投票独立, 是100%通过,没有一个反对票!外蒙古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这个现在很多或者大多或者几乎全中国的人都认可的事情,硬让中国人弄丢了!

乃至于成吉思汗总是被历史颠簸来颠簸去。

大家再看李敖一篇文章,怎么揭发时局窝囊窘状的:

“苏联从立国以后,它跟外国订了这些条约,订了二十三个条约,看看结果没有一项遵守的。看到没有?签约以后就毁约,签约以后就毁约,在跟你蒋介石签这个中苏友好条约以前的有二十三个条约都被它毁约了,你还相信苏联?你是**啊,你跟你们这的外交部长,你们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你们是**啊?怎么可以相信苏联?

蒋介石最后到了台湾,自己也想通了。我给大家念一段蒋介石的话,这是我在《蒋介石评传》里面的话,看到没有?1952年10月13号,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里面,蒋介石的秘密谈话,他说:“承认外蒙独立的政策”,“我个人仍愿负其全责”。签约是“我个人的决策”,“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蒋介石这点很了不起,他承认他有罪。他不但做了错事,还有罪。

蒋介石说,在签约七年以后,承认自己当年签约放弃外蒙古,“实在是一个幼稚的幻想,绝非谋国之道”;“对总理、对革命、对国家和人民应该引咎自责”。责你个屁!比台湾大四十四倍的外蒙古被你给玩掉了,你自责有什幺用看来蒋介石到台湾后才知道被骗了,才开始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的,这时美国也后悔让外蒙古独立,蒋介石总算认了错,知道中苏友好条约以前的有二十三个条约都被它毁约的苏联是不可信的=证明苏联是全世界最大的骗子!

联合国规定的独立条件是“子国和母国条约”, 蒙古60年代之前没法进入联合国?因为联合国和当时蒋介石不承认1961年外蒙古申请加入联合国时,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还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它当时在联合国是代表中国的,却放弃使用否决权否决外蒙古加入联合国,这等于更进一步确认了外蒙古的独立国地位。至此国民党也开始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62年,由于美国弃权,蒙古成功进入联合国。

造成成吉思汗的国籍混乱,说到底,还是中国当时表现的不争气。那么大的地盘都给整丢了,还确认他是什么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啊,很丢脸的。

假使成吉思汗能复活的话,一定嚎啕大哭:“哎,我怎么成了两国国籍身份争论的焦点呢?气死我了!”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38楼 发表于: 2009-08-25


蒙古43次提出回归中国[转帖]
 


  一、外蒙古主动归附中国的过程

  蒙古只有一个,本没有内外。因为与中国合并时间有先后,遂被分割。先合并的南部为内蒙,后合并的北部为外蒙。

  1635年,塞北诸部落向后金(清)屈服,遂称内蒙。此时外蒙由坷尔坷部(三部落总称)统治下,地广人稀。1660年,由突厥民族后裔建立的瓦剌部落(土木堡之战生擒明英宗)分裂的一支准葛尔部,在雄才大略葛尔丹大汗的带领下,进攻外蒙。坷尔坷三部落全面溃败。紧急商量救亡策略。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附俄国,二是归附中国。库伦*(喇嘛教,与清王朝信仰相同)作出了影响后世数百甚至数千年的决定,归附中国。他说:“俄国不信佛教,衣服奇形怪状。中国一片繁荣景象,又信佛教,有用不完的财宝,绫罗稠缎,依靠他们,生活一定愉快(注意这两条理由,显示了中国对外蒙巨大的吸引力。虽过去了数百年,至今江南美景与富庶仍对身处漠寒之地的外蒙有无限的向往),加之库伦*与玄晔私交实笃。外蒙最终主动归附,清庭出钱出力,派精锐协防。1696年,葛尔丹大汗在清军三路大军围剿下大败,妻子阿奴皇后身披战甲力战而亡,次年葛尔丹服毒自杀。自此180平方公里北方纳入中国版图。

  二、外蒙古人民地缘背景介绍

  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成功﹐7月宣布独立﹐建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5月哲布尊丹巴死后﹐同年11月﹐第一届大人民呼拉尔在库伦召开﹐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2月1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签订涉及外蒙古主权的雅尔塔协议。1946年中国国民政府同意外蒙古可以通过全民投票表决独立,但因投票受苏联控制,以及后来苏联不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国民政府宣布外蒙独立非法,没有和外蒙谈判,也没有签定任何允许外蒙独立的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6日同外蒙古建交。1950年10月毛派*去蒙古主持主权移交仪式。同年中共与蒙古交换地图勘定边界,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中共就把外蒙古从中国的版图中去掉)。

  蒙古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草原之国,人口250万(相当于中国中等城市人口)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过去大约40%的人口居住在乡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80%,其中生活在乌兰巴托的居民占全国居民总数的1/4。农业人口主要由饲养牲畜的游牧民组成。语言主要为喀尔喀蒙古语。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

  蒙古以畜牧业为主,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1991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实行国有资产私有化。地下资源丰富。重要矿产资源有钨、钼、铁、铀、石油等80多种矿产,其中煤蕴藏量约1520亿吨,铁20亿吨、磷2亿吨,金3000吨、银7000吨、木材蓄积量为12亿立方米,钼矿亚洲第一,世界第十。其中钨、钼、铁、铀、石油等矿产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

  蒙古属内陆国家,只于中俄两国接壤,这样决定三种立国策略,或亲俄或亲中或平衡各方力量,目前蒙古立国策略为平衡各方力量,为本国谋取最大利益。苏联解体前,蒙古国内无军队,防务由苏联提供。苏联解体后,蒙古初步设立了义务兵制度招募边防军。类似蒙古人口稀少国家,为保卫国家,国防力量一般为全民皆兵。但蒙古只于中俄两国接壤,全民皆兵也不能保证得到国土的100%安全。因此军事力量基本没有。事实上,苏联国内曾认真考虑过将蒙古纳入过加盟共和国,提供永久防务但由于蒙古强烈反对而作罢。

  蒙古对中国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现阶段因为种种原因对北方防务讳莫如深,刻意低调,但事实上,来自北方的威胁在近代对中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实际伤害。沙俄及苏联蚕食鲸吞了中国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分裂了180万平方公里的蒙古,总和相当于8个逶国。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计划入侵,扬言3天占领北京,北京紧急疏散20万人口,企业学校国家重要部门撤离,其慌乱程度不亚与中印战争失败后印度的表现。苏军可以在新疆,甘肃,内蒙,东北的任意一点撕开缺口。 北京无力应付来自漫长2000公里的军事完全防务。在最危机的时刻,中国人自救了,在边境引爆了核弹,从而遏止了苏联疯狂的入侵计划。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研制出核弹,后果将是如何。北方的威胁也造成了建国后经济建设的严重后滞,全体中国人在10几年的时间挖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防空洞体系,遍布了每个城市。其工程量不亚于万里长城。值得人深思的是万里长城与防空洞体系都是防御北方的威胁。出生在60、70年代的朋友都还记得那时人手一册核弹爆发的应急手册。近代中国受到的人祸(珍宝岛,中印战争,朝鲜战争,困难时期人民非正常死亡,文革,惩越战争)无一不和北方大国有关系,某种意义上,北方大国对中国的实际伤害远大于逶国。

  蒙古对中国来说,是一面胸前的护心镜,使北京成为大陆中心城市而不是边境城市(对机械化战争而言),使得中国大陆呈现饱满,张力很强、弹性十足的形况。对北方形成弯弓拉箭形,箭镞在己方,而不是目前这种状况,箭镞在北方,每每看地图,常使人如鱼骨哽喉,胸中块垒无法排解。蒙古回归中国对台湾是一个重大的刺激,成为天下大事,分久必和最好的注脚,也避免了外蒙古分裂原因旷日持久的争论。还有重要的原因,蒙古回归中国,使中国离北极更近,极大的增加北京在北极事物的发言权。
  
 
三、蒙古政府及国家外交政策介绍

  总统是国家元首兼武装力量总司令,任期4年,最多可连任一届。国家大呼拉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国家大呼拉尔可提议讨论内外政策的任何问题,并将以下问题置于自己特别权力之内予以解决:批准、增补和修改法律;确定内外政策的基础;宣布总统和国家大呼拉尔及其成员的选举日期;决定和更换国家大呼拉尔常设委员会;颁布认为总统已经当选并承认其权力的法律;罢免总统职务;任免总理、政府成员;决定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结构、成员及权力;决定赦免等。国家大呼拉尔为一院制议会,其成员由有选举权的蒙古国公民在普遍、自由、直接选举的法律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任期四年;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副主席从国家大呼拉尔委员中产生,任期四年。政府为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关,政府成员由国家大呼拉尔任命。

  苏联解体后,蒙古开始奉行“多支点”外交政策,即在与俄罗斯、中国两大邻国发展均衡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同时,重点加强与美、日、德等西方大国的交往,以获取外援发展经济。2000年蒙古议会通过的政府施政纲领规定,积极推行与民族根本利益和稳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独立、开放、多支点的外交政策。保持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继续坚定不移地巩固蒙古国独立、主权和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

  从以上内容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重要信息

  1、国家大呼拉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罢免总统职务,任免总理、政府成员,拥有立法权。说白了,人民说了算,可以举行全民公决的行政体系。

  2、人民迫切希望发展经济。在今年,蒙古国内发生了大面积饥荒,经济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严重受挫,私有化改革遭到人民的普遍置疑,国内经济面临破产,刑事案件不断出现(蒙古1998年出现国内第一起刑事案件,以前从未发生过),在学生运动的推动下,直接导致亲西方的政府下台。

  3、蒙古国内要求重返中国的要求不断高涨,上一次归附是清王朝是想过好日子,现在仍然是这个原因,毕竟漠寒之地封闭之地太苦了。大呼拉尔第43次正式提出回归中国,(见政府大内参)可见蒙古国内人民对重返中国有广泛的基础。
  四、蒙古回归中国时机逐渐成熟

  1、俄国因国内疲惫无力对远东地区控制大步减弱,苏联解体对中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世界的做出巨大的贡献,华夏民族收益颇多,陆军的军费向空军海军转移,才有了逐步强大的空军和蓝海舰队,有了数十年相对安全和平建设时期,可以真正接近到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行性行动,军事科学取得长足的进步,迅速取得了苏联解体后留下的意识形态的真空区(中东伊朗,埃及,叙利亚,拉丁美洲古巴,危内瑞拉,玻利维亚等这些传统的苏联势力范围),这在苏联解体前是不可能做到的。同时也给蒙古回归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外蒙与内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台湾一样,宗教血缘加兄弟的关系不可割裂,内蒙经济迅猛发展使得外蒙亲戚们十分羡慕,与80年代大陆同胞羡慕香港一样,经济文化中国化,中国一切都是好的,向心力大增(全盘中国化在亚洲比全盘西方化更得人心,东风终于刮倒西风)。

  3、大呼拉尔第43次正式提出回归中国,亲西方的政府下台。学生运动日益高涨为回归中国奠定民意基础与立法基础,宗教血缘加兄弟的关系,这些及其重要,使得回归成为两个兄弟之间的事情,与第三人和其他人无关。在西方国家策动下中亚各国在全民公决下,纷纷独立和*。我们也可以在全民公决做这件事只不过独立变成合并,这就是民心民意,美日俄欧洲只能眼睁睁看着,根本无法阻止。我们可以用西方核心价值观来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民主万岁!
  
 
  五、蒙古回归时间表与我们的准备工作

  蒙古43次提出回归中国,但国内却没有任何积极评价与回应,这十分令人不解和困惑,我们到底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目前无人知晓,最可怕的是若干年后后人说:“21世纪初,中国失去了收回蒙古的最好时机”,这让我辈如何面对,汗颜之至!这也是我写此的原因之一,希望以民间的力量发动巨大舆论力量,最终促成这一史载千载万世的伟大事业。

  蒙古250万人(老龄化严重),人口大大低于安全警戒线,也就是说再过足够的时间,喀尔喀蒙古族将会自然消亡,那时蒙古有可能成为逶国的移民地,逶国岛屿终究会沉入大海,但我们不要笨到认为逶国会灭亡,他们必然会向蒙古,加拿大移民,世界不会让一个民族因为天祸灭亡的(人祸却没人管),逶国对土地的贪婪源于内心深深的群岛崩入海底的恐惧,基??,我们要在一片漆黑发现一丝微光并勇敢前行,现在微光出现了,我们该如何去做?

  1、加强文化教育交流,建立蒙古大学,外蒙古学生免费免试,适龄青年就可接受大学教育,这些青年人很快就能成为中坚力量。20世纪初,留俄留法留日留德学生能在4亿人民中迅速的脱颖而出成为各个时期的领袖,教育的力量不用多了吧,何况蒙古只有250万人。

  2、和亲,十分有效的传统手段,民间称通婚,外蒙女子以嫁入内蒙为荣,全家人都会为她祝福的。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精神与物质的奖励,进一部加强血缘纽带。

  3、加强经济交流与援助,现在是蒙古最困难的时期,2004年冬季,一场暴风雪袭击了蒙古地区,内蒙在国家的救助下,人员,畜牧安然渡过 ,外蒙却没有那么好运,全国受灾没有草料,冻死牛马数十万头,遂引发了严重的饥荒。中国对远在千里的非洲每年数目不详细的援助,对自己身边的兄弟不会不管吧,关键是不要和外蒙再逗气了,雪中送碳的事情大家都抢着去做,让美日欧做到前头,中国可真是太被动了。

  中国奶源仍然十分短缺,伊利蒙为牛奶源操碎了心,每年进口大量的国外奶粉,可以政府牵头,或民间投资以能源、信息、农业为主以巨大资金进入外蒙,建立上游原材料基地,最大限度形成蒙古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切实改善蒙古人民生活(人民币在蒙古通用,十分坚挺,中蒙经济互补性很强)。

  4、以高调的姿态造出国际舆论,依次是:

  1)中蒙是兄弟关系 ,中国将给蒙古以最无私的帮助建立最纯洁的友谊

  2)中国派遣优秀人才帮助蒙古进行现代化改造

  3)中国永远支持蒙古宗教自由的愿望

  4)中国永远支持蒙古追求民主自由的愿望

  5)中国支持大呼拉尔提出的回归中国的全民公决,是民主自由的最佳体现

  6)蒙古是中国人的内政,任何人不能干涉

  华人与犹太人被公认为最优秀的民族,犹太人在十分困难的处境下艰难立国并抗争至今,我们统一大业至今仍未完成,不断有人在拿台湾蒙古说事。中国军事力量与软实力比以色列建国时的力量强大百倍,机遇出现了,虽然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但我们要紧紧抓住。立国并建立一个中国全民族统一的伟大国家!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39楼 发表于: 2009-08-25


孙中山为何坚决要求定都南京?  [转帖]


  待到清帝退位一事尘埃落定后,袁世凯在心满意足之余,便令人给南方革命党发去一电,声称共和政体乃最良政体,来之不易,今后共和建设还需诸君努力云云。孙中山在接到电文后,自然明白袁世凯话里的含义,次日便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呈,并举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以兑现之前的承诺。

  不过,孙中山在提出辞职的同时,也提出了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一、临时政府必须设在南京;二、新任临时大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三、新任临时大总统必须遵守临时参议院制定颁布的一切法律章程。

  民国元年的2月15日,也就是清帝退位的第三天,孙中山率领南京临时政府的各部部长和各路革命军将领,前往朝阳门外的明孝陵致祭,以宣告汉族光复、民国统一。一路上,革命士兵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军乐队作为前驱,一路上军乐声响彻云霄,场面很是热闹,就连驻南京的各国领事也前去观礼。
  在祭礼结束后,革命士兵又放了十七响礼炮,随后孙中山登台演说,称:"推翻帝制来之不易,袁世凯乃当代英雄,功劳甚大,倘若他当选总统,必能巩固民国;但临时政府须定都南京,因为北京受专制影响太大,民国初建须革故鼎新,定都南京有利于开创新局面"云云。
  紫金山下,明孝陵前,孙中山的演说一如既往的精彩动人,下面的巴掌声也差点盖过了演讲者的声音。孙演说完毕,军乐队又奏起雄壮的音乐,将众人的掌声压了过去,算是礼成。最后,全体到场人士三呼"民国万岁",方才散去。
  当天下午,临时参议院召开十七省代表投票选举临时大总统。这次选举以省为单位,每省一票,共计十七票。待到投票后,诸人打开票箱一看,只见十七张选票统统写着"袁世凯"三个大字,于是袁世凯便以全票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演说原是铺垫)。
  在得知自己已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要求前往南京就职后,袁世凯呵呵一笑,却不紧不慢地向南京发去一电,声称自己"德薄能鲜",不敢承担总统一职;如今北方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目前不便南下;自己经反复思量后,"与其孙大总统辞职,不如世凯退居"云云。这个"以退为进"的招数,袁世凯用得既冠冕堂皇,又无暇可击,不但为自己赢得淡薄名利、谦让自抑的好名声,而且还着着实实将了南方革命党一军。
  
 
    孙中山之所以要坚持定都南京并要求袁世凯非到南京就职不可,目的就是要以此来限制袁世凯,因为袁世凯的势力主要在北方。但是,袁世凯是何等人物,他沉浮宦海三十余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岂有看不出孙中山的用意?再者,北方是袁世凯的老巢,他岂有孤身南下、成为南方革命党的傀儡之理?南京定都之提议稍显幼稚,非待智者而知之。
  果不其然,袁世凯的电报一公布,各方舆论纷纷对定都南京一事表示反对,譬如民社、民立报、国民协会等八个社团便发表联合声明,声称"定都北京乃民国内政外交之关键,倘若舍北取南,帝党势必会死灰复燃,而强敌也有乘机侵略之虞";而革命元老章太炎更是跳出来大唱反调,他宣称南京地处偏倚,备有"五害"(从历史上看,南京的确是不祥之都),并公开指责孙中山是在故意挑起事端。

  在舆论的煽动下,各省都督、绅商代表也纷纷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对定都南京表示异议。就连一贯主张建都武昌的黎元洪,这时也改口支持北京定都,"以免酿成大患"。而南方革命军中的许多将领如浙军司令朱瑞、粤军司令姚雨平、第一军团长柏文蔚等也纷纷发表通电,主张临时政府建在北京为妥。
  孙中山接到电报后,心里倒是乐意袁世凯辞职不干,但他不能自作主张,随后便将袁世凯的电报交与临时参议院讨论。令孙中山没有想到的是,临时参议院的议员们对定都南京一事也无甚决心,或许是他们认为孙中山的想法太天真,或者急于维系来之不易的和平,结果对于定都一事群起争吵起来,最后只好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
  投票的结果出人意料,支持定都北京的二十票,而支持定都南京的只有五票,另外还有两票支持武昌,一票支持天津。孙中山得知这个结果后极为愤怒,当晚便召集同盟会的议员开会,要求他们统一立场,结果临时参议院在次日再次开会讨论定都问题。
  民国往事》:连载二十七为了保证复议翻案,黄兴于次日亲临现场,并声称要是不定都南京的话,他将率宪兵队进参议院把所有同盟会籍的议员们绑缚起来。经过同盟会员吴玉章等人的紧张疏通,临时参议院再次投票,最终以十九票对十七票的结果决议定都南京。
  
 
  为促使袁世凯尽快到南京就职,孙中山决定派出专使团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专使团以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为团长,外交次长魏宸组、海军顾问刘冠雄、参谋次长钮永建、法制局长宋教仁、湖北外交司长王正廷、前议和参赞汪精卫等为欢迎员,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仪式不可谓不隆重。在袁世凯的议和代表唐绍仪的陪同下,迎袁专使团于2月21日从上海启程,赶赴北京迎接大总统。
  袁世凯听说南方专使团已经出发,却也不慌张,只是关照沿途要好生招待,不得怠慢南方客人。等专使团快到天津的时候,袁世凯又派出他的长子袁克定亲自前往天津迎接,以示重视。2月27日,当专使团抵达北京的时候,气氛果然大大的不一般,只见正阳门外,彩棚高搭,上面还用翠柏扎出两个斗方的大字,左边一个"欢",右边不消说是个"迎"。
  还未等专使团细看周围,正阳门突然城门大开,城内冲出一彪人马,手持武器,向专使团赶了过来。正当专使团惊慌之际,这彪人马却无恶意,只是在道旁列成两队,持枪致敬而已。专使团刚刚心定,突然又听到城门口放炮十几响-----却是礼炮。这时,友好而雄壮的军乐声奏起,袁世凯特派的迎接专员满脸笑容的从城内走出,将专使团引入城内。专使团看到沿街插满了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旗,共和气氛很是和谐热烈,心中也颇为安慰。  、
  入城后,专使团被安排到一个特意准备好的馆舍休息,次日方去见袁世凯。馆舍显系精心安排,房间内窗明几净,整洁雅致,而且役使们服务周到,随叫随到,外面还有兵士环卫,加以特别保护。当晚,京城中的知名人士纷纷来访,宾主双方展开闲谈,无外乎相互刺探口风:南方客人说人民期盼袁大总统早日赴南京就职,以安民心;北方人士则大多是为袁世凯做说客,说什么袁大总统若是南下,北方无所依托,一旦人心不稳,未免生变云云。虽说是闲谈,但双方却也各持己见,针锋相对,说了好大一会,彼此都不能相互说服。好在这时夜色已深,来访的人士见专使团的成员们脸有倦色,便也都一一告别而去。
  次日一早,蔡元培、宋教仁、汪精卫等人便前往袁府商议南下一事,袁世凯倒也不曾怠慢,亲自出门相迎。待到双方行过礼,蔡元培便将参议院投票决定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的决议公文和孙中山的书函一并交给袁世凯,并说明来意。
  
 
  袁世凯将公文书函略看了看,皱眉叹道:"想我四年前便已退隐山林,不料去岁国事巨变,无奈之下方才重出江湖,以解黎民之困。如今共和已定,我只想做一太平百姓,为何南方诸君非得选中老朽,催促南下?难道这泱泱中华,竟没有比老朽更适合的人才吗?"
  听了袁世凯自负无人却又故作谦抑的一番言辞,宋教仁心中不免冷笑,正待他想反唇相讥的时候,专使团的负责人蔡元培却首先应道:"老先生何必自谦,如今清帝已经退位,共和国一扫数千年之专制制度,老先生功莫大焉。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老先生为临时大总统,实乃众望所归,还望老先生以大局为重,早日赴南京就职,以慰各方人士之愿,则共和事业幸甚!"
  袁世凯故作为难,道:"南方人士希望我早日南下,北方人等又苦苦挽留我在北京,可我又没有个分身术,如何使得?我倒是想去南京就职,但如今北方局势不稳,恐怕形势不允许啊!" 宋教仁毕竟年轻气盛,这时终于忍耐不住,便朗声道:"袁老先生此言差矣!此次推翻帝制,乃武昌起事,南京告成,何况南京已设临时参议院及临时政府,如今孙总统已辞职并推举老先生继任总统,即当以民意为重,为何迟迟不肯南下就职,有碍共和大业呢?"
  袁世凯见宋教仁言辞激烈,不免也有些气忿,正当他想驳斥时,昨日一同从南京回来的议和代表唐绍仪却正好走了进来,顺便还帮领导解了围:"宋兄!你又在这里大发高论了!如今各位来此,不过请袁公南下一就,何必多费唇舌?至于袁公之虑,也并非没有道理,只待北方局势稍微平静,即当拨冗启程,不负南方之盛意。"
  袁世凯听后微微一笑,便起身道:"各位所言极是,既然南方诸君盛情相邀,我亦当竭诚尽力,早日南行便是。" 袁世凯充满诚意的一席话,说得专使团的各位心里颇为舒畅,紧张的气氛瞬时为之一变。袁世凯倒也善于把握机会,随后便下令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南方贵客,推蔡元培坐了首座,袁世凯自坐首席,唐绍仪也一起陪同。只见杯觥交错间,宾主相谈甚欢,却已不再论及国事。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40楼 发表于: 2009-08-25

 
中国对巴基斯坦下达死命令[转帖]


  曾遭塔利班绑架的中国工程师龙晓伟乘坐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客机离开了巴基斯坦,彻底结束了长达近半年的绑架噩梦。
  去年5月,西安江博科技有限公司的龙晓伟来到巴基斯坦,为中兴公司在巴基斯坦的一个项目工作。8月底,他和另外一名同事张国在西北边境省遭塔利班武装人员绑架,被关押在当地一幢民宅内。期间,两人一起试图逃跑,张国成功逃脱,龙晓伟却因脚部受伤再度被塔利班抓走。今年2月14日,龙晓伟安全获释,标志着这起长达167天之久的绑架案终于结束。几天来,记者对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士进行了深度采访,了解到中巴两国联合营救人质的许多内幕。
  

  确保人质安全 对巴方下达“死命令”
  近年来,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形势严重恶化,在巴中国人就曾遭遇过多起绑架和恐怖袭击事件,在有关解救人质问题上也有过惨痛教训。
  2004年10月,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的两名工程师王恩德和王鹏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被一伙武装分子劫持。巴基斯坦军方随后决定采取军事行动解救中国人质,尽管王恩德获救,但王鹏不幸遇难。
  在处理去年这起绑架事件时,中国驻巴使馆始终要求把人质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上一次的悲剧再度发生。为此,中国使馆向巴方下达了“死命令”,向巴方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以确保人质安全为首要,不管采取什么行动,都不能危害到人质安全;第二,要求巴军方打击极端分子的行动务必避开人质所在的附近地区,巴军方也非常配合地作出了明确部署,确保不误伤人质;第三,强调如果巴方要采取极端手段去营救人质的话,一定要事先征得中方同意。事实证明,这三点要求为保障人质安全、争取营救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巴方积极配合 总统通报进展情况
  对于这起绑架事件,巴政府也高度重视,巴内政部、情报机构和军方都积极参与了营救工作。扎尔达里总统也亲自过问此事,14日,在他刚刚获悉人质有可能被释放时,他就及时向中方通报了情况。扎尔达里总统在邀请中国驻巴大使罗照辉共进午餐时透露说,他相信有关人质的事情马上就会有好消息。当晚9点半,当人质被移交到巴警方手中时,扎尔达里总统亲自打电话给罗照辉大使,告知说“你们的人可以跟我一起去中国了”。按计划,扎尔达里总统将于本月20日前往中国上海和湖北进行访问。15日凌晨1点半,龙晓伟在巴方护送下,平安抵达使馆。
  尽管到目前为止,巴政府最终是通过何种方式使塔利班释放人质,其内情还不得而知,但据巴当地媒体报道,巴政府有可能向塔利班做出了一定让步,满足了塔利班提出的一些要求。塔利班发言人穆斯林•汗在人质释放后曾声称,巴政府向部落地区作出了“政策上的让步”才导致这名中国人质最终获释。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41楼 发表于: 2009-08-25

 
新中国缘何不注重女性教育 [转帖]


  

  文:苏芩

  《七天女学馆——女人受益一生的7堂女学课》近日面世。旨在帮助女性调整心态,顺利度过爱情危机、婚姻危机、职场危机、人际危机,学会用一条条小法则去扳倒人生中的一个个大难题。今后愿在此与各位一起分享探讨“女学课”心得!

  女学的开端:中国女性和男人一样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并不是一段太长的历史。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洋风渐进中国,中国民间女学渐渐开始有了踪迹。当然,那个时候的“女学”就是女子私塾,学习内容主要还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偶有新潮女孩儿会学习洋文,照现在的话来讲,那就算得上是“时尚小姐”了!但那个时代的“女学”可不是为了培养时尚小姐而开办的,开女学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培养“贤妻良母”,让女人受教育之后能更深入的思考如何可以更好的做到三从四德。但即便如此,这也算是中国女性教育史上一次极重要的进步,因为它让中国女人的上学梦变成了现实。清末明初政界和教育界的一系列鼎鼎大名之人物,包括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蔡元培等人都曾为中国女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不过,这时候的女子学堂都是些民间行为,严格来说,都是不合法的民间办学组织。毕竟,几千年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基石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撼动的,这之间当然需要过程。1907年,这是中国女性教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一年开始,清政府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官办女学校。这就意味着,政府对“女人上学”从之前的持反对意见变成了现在的支持态度。虽然这所学校招收的都是满族的贵族女子,教授的不外是些礼仪规矩和传统文化,但这却代表了官方的态度,从此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思想真正落伍于时代了!

  中国的女性教育缺失:接下来的历史不说也罢,人人都从课本里头了解过,从清廷到民国,再到新中国,中国女性的地位是一个时代一个层次的翻着跟头往上走,受教育的权利早就不是稀罕物,现如今的教学体制早就剥除了“性别概念”,不论男人女人,只要学问过关,一样可以考博士当院士!

  新中国自建立以来,下大力气追求“平等”,当然,在那样的特殊时代里,解决性别平等,是首要的大问题。但历史一天天的在发展,2009年,新中国六十年大庆,新中国教育也历经了一个甲子一轮回,回顾六十年,总结成与败,其实可以说:新中国彻底解决了女人平等求学的权利问题,但严格说——新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教育!

  在旧中国,历朝历代对女人都有一套相当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三从四德,夫纲父纲,无才唯德……你可以这些都是胡说八道的鬼话,但不得不承认:这套思想体系是中国千年来女人的精神指南!它给了女人一个人生方向,让她们生来就明白,自己应该做个什么样的女人!

  但是,目前中国女性,并没有所谓的“精神指南”,很多女人生活得茫然,不明白自己要什么、要变成什么!不论男人女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理和情感属性,针对不同性别人群制定出不同的“精神指南”,才更利于个体的完善和发展。

  
  不朽德业,20世初思想家、教育家王凤仪:我办女学是补孔子的漏

  “新女学”的急迫使命:女学已百年,中国女性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然,百年女学也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了。综观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女人逐渐呈两极化趋势发展:不是过强就是过弱。

  一方面,在行业领域专业领域要超越男人,另一方面,在很多情感领域生活领域却又常常因为性别上的牵制而弱于男人。现阶段,女人要从片面追求与男人地位平等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男人女人,更需要一种感情地位上的平等。要做到强而不硬,坚而不锐,有柔度,有韧性,唯此,女人才能在情感、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做到游刃有余的畅快。

  新时代的女人要有自己的“新女学”,而新女学就是要帮助中国当代女性确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精神指南”,改变女人既有的情感思维模式,让中国女性更加清醒全面的认识自我、认识异性、认识社会。帮助女人自修一套专属于女人的情感和生活法则。

  《七天女学馆》之每日女子语录:

  ——对女人而言,相信一个男人的谎言并不难,只要有爱……

  ——没有女人对婚姻绝望,只是对男人绝望。不愿结婚,只不过是没遇上好男人……

  ——女人都有傻傻的纯真——对于自己爱过的男人,希望他永远只记住自己最纯最善的一面……

  ——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是本事。

  ——真正的爱,必然要带点毒性,唯此,才会让人记住。

  ——太过优秀的男女,总是不会有太过优秀的结局。每个人都自恃价高,不愿放低了自己的姿态。

  ——一个男人,懂得骗你,才会爱你!

  ——男人总希望能独占一个女人的身体,就像女人希望能够独占一个男人的爱。

  ——男人大致都是差不多的:需要女人的爱,需要很多很多的爱……但同时没有耐心爱到天荒地老!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42楼 发表于: 2009-08-25


 卫青,霍去病:幸运儿的悲哀 [转帖]


  人生当中是欢乐多、还是悲伤多,经历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答案。既然每个人都只有到了面对上帝的最后一瞬间,才能做完自己的这个课题,我们只好看看其他人的一生来得出自己的结论。我的结论是悲伤居多。

  最近看《史记》看入了迷,闲暇时还常常逛各个历史类站点,数日之间就可行尽江南数千里,阅尽无数悲欢人生,先来聊聊目前最有感触的我大汉子民的生活吧。

  大汉朝接续秦朝,成为中国封建大一统社会之开端,非常之时自然有非常之人,有汉一朝,最非常时期自然数汉武帝一朝莫属,这位千古一帝,16岁登基、70 岁才薨逝,在位整整54年,将近2千年后才由清康熙、清乾隆平其记录。在这位精力才华都有过人之处的君王手下,整个帝国上演了一出精彩纷呈的悲喜剧。也许在中国其他朝代也上演过同样、甚至更精彩的悲喜剧,可是有了司马迁这位超一流文学大家的存在,汉武一朝无疑特特地大放异彩。

  聚合在汉武帝麾下的臣子形形色色、文武兼重,细察这些人的一生,不由悲从中来。一大堆横死的臣子就不用说了(包括横死的戾太子和卫皇后),即便是下场似乎好点的、似乎为汉武帝所宠信的臣子,观其一生也大多悲多于喜,比如霍去病、比如卫青.如果我说这两个人也是悲剧人物,估计李广会气得从坟里诈尸,可是,这两位表面上的天骄,终其一生,仍然脱不了悲剧二字。

  最幸运的霍去病,18岁一战封侯、22岁即升任大司马(相当于现在之国防部长,牛人啊,古今中外最年轻的国防部长),24岁就辞世,一颗真资格的璀璨流星,死因嘛,事无巨细的司马迁居然没有写明(奇怪啊,难道司马迁对霍大少就怨恨成这样),让这位天才军人的死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历史疑案,我觉得他的死因不外有二:一是史家比较接受的病死这个原因(可惜霍去病墓早就被盗过了,要不倒可以用现在的DNA技术测验一下),虽然说病死怨不得别人,可是即便是在医学不甚发达的古代,24岁仍然是死得太早了点,何况霍去病肯定不是一个弱质纤纤的天然病夫(要不他怎么跟人打仗拼命去),如果说他真是病死的,那也是让汉武帝给累死的。他18岁第一次出塞,19岁歇了一年(大概也天天在操练军队),20 岁三出河西,春天的时候在河西走廊纵横了近4000里,带着一万人冲杀于匈奴各部,回来的路上更是在今兰州城西北郊的皋兰山跟匈奴两个部落王鏖战一场,一万人最后只剩下3000人,可以想见其战斗的激烈。稍事修整过后,又在夏天再次出塞,这一次在军事史上堪称经典的大迂回作战,让霍去病在沙漠戈壁中一路砍杀驱驰了近7000里路。在带着他的胜利之师浩浩荡荡地回到长安后不久,刚喝完一口热茶,被他杀败的两个匈奴王就要求降汉,群臣都害怕是诈降,这位一心杀敌的霍大少又不管不顾地再次出河西迎降(呵呵,让我想起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那位同志了)。

  然后他老兄21岁又休息了一年,22岁时做了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功勋最卓著的一次出征,带着5万骑兵,北向追杀匈奴左贤王部数千里直至今贝加尔湖,全是在蛮荒的沙漠地带作战,路上汉军战马累死无数(卫青霍去病此战共带14万军马出塞,回来时只余3万匹),霍大少估计也累得够呛,呵呵,铁打的金刚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所以他病死的理由很成立。第二个可能的死因嘛,大概就是被自己的仇家杀死了。他的仇家会是谁呢?不用去仔细考证了,他的仇家实在太多了,比如李广家族的人,比如嫉妒他年纪轻轻就爬上高位的人,霍去病最后一次出征大漠时只带了几员普通校尉、回来后6人封侯、全军皆赏,同时从另外一条路线出塞的卫青带了6员大将、由于战功不显、回朝后卫青军团全军无封赏(嫉妒一定如烈火燃烧啦、其实这一路也算战胜了对手、只是下手不如霍大少狠辣)。这样一个人人瞩目的幸运儿,光是众人艳羡的目光就足够杀死他了(红眼病会传染的)。

  霍去病就这样死去了,在青春刚刚展开双翼的时候,山鹰折翅、归于尘土,永远以冷峻傲岸强悍的少年姿态留存于千古的记忆之中,他没有机会享受丰富的人生,却避开了他的大多数亲戚和同僚们最后悲惨的下场:族灭、宫刑、失侯、弃市。汉武帝族灭卫氏外戚、汉宣帝族灭霍氏外戚时,都不再顾念这个少年曾经为帝国立下的功勋。这个汉武一朝的天字第一号幸运儿因自己的早逝而画上了一个遗憾却又完美的句号。汉武帝是如此的宠爱他,不仅让他长伴茂陵,还把代表有汉一代艺术典范的大型组雕耸立于霍去病墓前,以致于今天陕西的茂陵博物馆竟然是修建在霍去病墓旁,而不是正主汉武帝墓旁(该轮到汉武帝诈尸了)。

  我们再来看看次幸运儿卫青。其实霍去病跟卫青一样是私生子出生,只不过霍去病长大成人的阶段卫氏家族已经坐上云霄飞车青云直上,所以霍去病天生是个大少性格(很酷很冷很倔),而当过放羊娃的卫青,却始终保持了普通人的本色。这是一个近乎完人的将军,对部下怀柔、对皇上顺从、对妻子温情、对朋友义气,一生中唯一会受到指责的只有李广自杀一案,其实想想,在这件事上卫青也是十分的无奈,连司马迁也不得不借各种人之口猛夸了一阵卫青。总之在霍去病出道之前,卫青是汉武帝的第一员爱将,但是在霍去病一战成名之后,汉武帝的宠信迅速转移到霍去病身上,西征河西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竟然托付给一个20岁的毛头小孩,出征漠北之时的战略部署完全是让霍去病军团作攻击主力、卫青军团作副攻,为了加强霍去病军团的战斗力,精锐部队让霍去病挑选、挑剩下的才给卫青,霍去病不愿意受人挚肘,因此自己手下只带了几名校尉,可是大汉朝有那么多成名已久的将军,总得让这些人也有立功受赏的机会啊,于是统统把这些不那么能打仗、但是架子都很大的将军划到卫青名下(包括超级刺头李广)。更可气的是,出征前接到不准确的情报、说匈奴单于改变了行军路线后,还临时对调霍卫军团的出塞地点、务必让霍去病军团有机会找到单于主力决战。天可怜见卫青,最后还是让卫青遇到了单于主力,可是,唉,领着一帮战斗力不算太强的将军和士卒,卫青只能途呼奈何,好歹在他的精心指挥下,汉军以不小的伤亡代价杀退匈奴主力,虽然没能捉到单于,其胜利也不应该一笔抹杀,可是回朝过后,汉武帝愣是把卫青军团全部干晒。然后,重设大司马职位,居然让卫青和霍去病两人同时担任大司马,还特意下诏指示:让霍去病的地位级别与卫青同等。卫青将军自此之后,渐渐隐退。门下的故人、食客跑了一大半,抬脚从大将军府过到了对门的骠骑将军府,还一投一个准,投过去的都被霍去病举荐给皇帝、然后都得了官。而最让卫青气结之处在于,他还一点都没法抱怨,因为霍去病是自己的外甥!


  好在卫青是个心胸宽广之人,对霍去病并无丝毫嫉妒(所以才能让霍去病甘愿替他出头去杀李敢,这甥舅俩看来虽然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家族血缘在关键时刻还是起了作用,而卫青的忍让也是他们一直维持了良好关系的主要原因吧)。在霍去病死后,按道理说卫青应该重获重用,可惜,汉武帝对卫青的宠信看来已经到了尽头。在霍去病死后第10年,卫青去世,这10年当中,汉武帝也有过几次出兵,但是都没有让卫青再担重任,卫青在尊荣与无聊中郁郁而终。死之前他在想什么?我想他肯定在想:皇上啊皇上,为什么你对我这个大舅子兼姐夫就不再信任了呢?

  霍去病、卫青带着各自的遗憾离去,而悲剧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延续,后人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一直不高,虽然大家都不得不承认二人在军事上的才能,但是中国是一个惯于用道德作为首要考量标准的国家,经由了司马迁的描述,在李广的对照之下,愣是生生在二人的战功光环之下压出了个"小"字。

  主流评价的正反两面如下:

  1, 反方:这两个人能当将军,完全是由于他们是汉武帝的外戚。
  正方:汉武帝的外戚没有几百、也有几十号人物吧,怎么就这两个人能出头呢?李广利就是一个反证的最佳例子,所以卫霍二人还是有真才实料的。

  2,反方:虽然这两人战功卓著,但是他们不算好将军。卫青固然仁善退让,但他是个马屁精,只知道一味讨好汉武帝(司马迁语:以和柔自媚于上,天下未有称也。)霍去病更是恶名昭昭,年少时就当汉武帝的贴身侍从,全然一副纨绔子弟的习性,因此不懂得体恤士卒,出征时汉武帝往往赏赐他很多好吃的大鱼大肉,路上吃不完,霍少就随便扔掉了,而他手下好多士兵可能当时正饿得头昏眼花呢。打仗闷了,霍少就让士兵给他挖足球场好蹴鞠,而这些可怜的士兵由于缺吃少穿都郁闷得很,却还不得不陪着霍少消遣(饿肚子踢球会造成低血糖,可怜的小兵们,谁让他们跟了一位精力旺盛的主子)。这样的事,霍少干了还不止一次两次。相比之下,李广将军就是爱兵如子的楷模,士兵没喝水,李广不喝;士兵没吃完饭,李广不吃。

  正方:李广的确是个将军楷模,但是李广能做到的,不能要求其他人也都要做到。霍去病不体恤士卒固然是缺点,可是考虑到霍少的身份、年龄和心理成熟度(军事才能上的成熟不等同于其他方面的同步成熟),不要强求一个天生富贵的小孩成为一个圣人,李广在霍去病那个年龄未必会比霍去病做得更好,让霍去病有机会多活上几十年、也许他也会向李广看齐,何况,尽管霍去病不体恤士卒,好像并不妨碍这些士卒替他卖命(跟着霍少能打胜仗,打完胜仗有大大的赏赐,仅此一点就足够这些士卒奋勇向前了)。至于卫青拍汉武帝马屁,呵呵,汉武帝那种人,跟他硬碰,那不是自寻死路吗,何况卫青的性格如此淡泊,他干吗要跟个斗鸡似的非得跟汉武帝唱反调。

  3, 反方:由于卫青举措失当,逼死了李广,所以卫青这人不好。霍去病后来私自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所以霍去病更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

  正方:卫青跟李广的这段公案,几千年来评说不断,可是仔细分析,卫青的过失都在可理解之列。出征前,汉武帝就密谕卫青不要重用李广,卫青为了报答公孙敖、把立功机会让给公孙敖而慢待了李广,这些都可算人之常情。后来,李广自杀,也是有多种原因促成的,卫青不能算主要责任方。至于霍去病射杀李敢,是因为李敢击伤卫青在先,为自己的舅舅出头,也是霍少暴烈的性格使然。他杀匈奴人从来不手软,这样的军人,有点脾气是很正常的。何况,号为将军楷模的李广也曾有过公报私仇杀灞陵尉的污点,所以,大哥莫说二哥,脸上的麻子一样多啦。其实,算来李敢跟霍去病的关系应该不算太差,漠北大战时,李敢因善战而被霍去病招至麾下,战后李敢因功封侯,两人多少还是有些革命战友的情谊吧,弄到后来,霍少竟要亲自出手杀死李敢,这中间有多少是非曲直,只能由后人去想象了。

  4,另一个争论点在于评价卫霍及李广各自的军事才能上。王维诗《老将行》云:"卫青不败乃天幸,李广无封缘数奇"。李广运气不佳是肯定的了,老头子年轻时碰上无为而治的汉景帝、捞不着仗打,等喜欢打仗喜欢用年轻将领的汉武帝上台、李广已经老了,李广有过5次独立领兵的机会,却都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以失败而告终,惹得那时候还不算太迷信的汉武帝最后只好偷偷告诉卫青不要重用李广。至于李广个人的军事才能,很多人的意见是李广可以做一偏将猛将、但不适合作独立领军的人物,他的军事思想适合打防守反击,却不适合汉军后来赖以击破匈奴所使用的大兵团作战方略,也有人说李广只是从来没有找到印证自己才能的机会而已。至于卫青霍去病的军事才能,嘻嘻,这个根本就不用讨论,天幸而言,实在是污蔑这两位将军,一个人一次运气好可以理解,不可能连连中大奖。霍去病的成功在于他敢打敢拼毫无畏惧,屡屡跟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较量,强悍之气令向来凶蛮的匈奴也为之胆寒,所以在他跟匈奴人的战争中从未落过下风。河西受降,更见这位霍少的胆识,当时匈奴人一片混乱、情况不明,霍少完全可以任由匈奴人自行内乱,不必自己冒险到一堆炸了窝的匈奴人中去犯险,因为被匈奴乱兵杀死或俘虏的机率很大(匈奴当时有四万人、霍少只有一万人),而霍少竟然大胆地冲入匈奴军中,不伤己方一人却杀死哗变的8000匈奴人,再降伏了余下四万人。仅仅用天幸来解释,霍少有知,会气得给你一箭的。

  如果他们两人不是汉武帝的外戚,历史也许会对这二人的功绩做出更为公正的评价。可是如果他们不是外戚,也的确不可能得到这样展示才华的机会。所以正反双方的论辩,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我个人比较喜欢霍去病,所以对他和卫青自然多所维护。我想,对于卫、霍二人来说,他们根本就不大在乎旁人对自己的评价,苏武他爹苏建曾经劝过卫青:你大将军如此英武盖世,但是外间对你的评价不高哦,要不要找些文人墨客来给你鼓吹一番。卫青认为:人臣奉法尊职而已,没这个必要。有了这个品性,足可见其为人的真实,即便他们有缺点,那也是人性中无法克服的缺点,而人,孰能无过。

  这段历史由司马迁来记叙,就还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对待卫霍二人上,号称公正的司马迁是否包藏了一点私心。司马迁的《史记》是公认的信史,但是《史记》同时又是一部文学意味十足的作品,司马迁不可避免地带入了很多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李广单独作传、跟卫青霍去病传并列,本身已带有很明显的比较意味。但是仔细分析其内容,不得不佩服司马迁的公正持中,他的确十分地欣赏李广(有史家考证出司马迁跟李广家族世代交好),精心打造了李将军悲剧英雄的形象,但是也忠实地记下了李广历史上的污点。对于卫霍二人,他同样奉行了不扬善、不隐恶的原则,赞了卫青的忠厚宽仁,贬了霍去病的骄纵不羁,把汉武帝大部分外戚归入佞幸之列狂踩一通后,还不忘特意加一句"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倒是一些后人妄加猜测,胡乱曲解太史公的意图,把司马迁骂李广利的话强加于卫霍二人头上。呜呼,微斯人、吾谁与归,能够与司马迁同时代,汉朝幸甚,大汉子民幸甚!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43楼 发表于: 2009-08-25


 揭秘:印巴战争 中国欲攻占新德里 扫平印度[转帖]

 

米尔
  
第三次印巴战争,史称“孟加拉战争”。这场战争,险些升级成大国军事战争,更差一点演变成中国军队攻占新德里之战。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的进程更是惊心动魄。


  战争的导火索,是一批受印度唆使的孟加拉人要求脱离巴基斯坦。这对于伊斯兰堡来说,是个奇耻大辱,巴不容忍印度明目张胆干涉自己内政;但对于新德里来说,肢解巴基斯坦,可以称霸南亚,做地区一流大国。为此,由印度英甘地政府在前苏联支持下,发动了向巴基斯坦入侵战争。


  战争伊始,全球哗然。西方国家纷纷指责印度粗暴入侵,而苏联等国家支持印度“解放孟加拉”。身为巴基斯坦的坚定盟友,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印度蛮横干涉巴基斯坦内政,呼吁印度军队立即停止入侵行动;美国总统尼克松直接抨击印度是个狂妄无知的国家,声言以无力进行干预。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解密的政府档案透露,1971年的印巴战争,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印度借机吞并巴控克什米尔行动忧虑忡忡。担心前苏联势力势必染指南亚,对美国全球战略部署构成极大的威胁。


  为此,白宫多次派密使游说伊斯兰堡,让其劝说中国直接派兵参战,以打击印苏嚣张的沙文主义气焰。由于巴基斯坦是美国抗衡苏联的战略盟国,且巴基斯坦又是中国的军事同盟伙伴。美国从孟加拉邦的起义那一刻起,一直认为巴基斯坦镇压孟加拉完全是巴的内政,因而极力反对印度肢解巴国。在尼克松看来,印度是个难缠的好战分子,有必要通过武力给以教训。


  于是,尼克松下令将“企业”号航空母舰开到孟加拉湾进行军事演习,并对负责亚洲事务的国务卿基辛格说:


  “我们要帮助巴基斯坦,印度人没一个是好东西!”


  但新德里似乎并不买美国的帐。它一面宣布支持东巴斯坦建立“孟加拉国”,一面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周密作战计划。同时印度总理英甘地还特与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从苏联手中获得了坦克、地空导弹等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得知消息后,尼克松一方面向苏联官员联系,警告苏联不要鼓励印度清洗巴基斯坦,另一方面向印度施压,提出如果印度向巴基斯坦开战,美国将协同中国进攻印度!


  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但面对共同的敌人苏联,中美找到了共同语言。这种情势的发展最终导致,在巴基斯坦的牵线下,中美两大国由过去的夙敌到后来的握手言和。


  大国政治搏杀,历来都是这么让人不可思议。


  有人说,女人翻脸如翻书.笔者认为:大国翻书如“翻脸”。基辛格带给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的信息,温情脉脉:


  “如果北京出兵支援伊斯兰堡军事行动,遭到莫斯科的军事打击,美军将全力支援中国与苏联直接作战。直到中美的最后胜利。


  当时,白宫认为,由中国教训印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中印在领土争端上曾经大打出手过,何况中巴关系固若金汤。尼克松把印度描述为“一个阴险狡诈的民族”,而美国人普遍对印度没好感,认为印度人“自大得让人受不了”。美国议员们认为:“用中国人教训印度人,是苏联最害怕不过的事了。”


  箭在弦,不由不发。但北京也有自己的想法。1962年的一场中印战争,已经让印度人深为苦恨,但中国的领土依然在印度的占领中


  1971年,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写给中国政府的求援信在北京炸开了锅。晚年的毛泽东第一个反应:火速召开会议,准备驰援西巴。把大批军队集结在印巴边境与中印边境,观察时局,以静止动。


  当时,虽然中国因自身的政局问题,陷入困境。但在声援巴国时,中国高层取得一致的意见:如果战火蔓延中印边境,一定要给新德里狠命地打击。为此,中国各大军区相继交换意见,大批武器运往巴境。毛泽东与周恩来主张调和失败时,再决定用军事逼迫印度退兵。最坏的打算,如果印度在深入东巴腹地时借机颠覆叶海亚·汗政权,中国将对印度采取炮级行动;如果印度叫嚣苏联出兵,中国则直接向新德里战区挺进,以行动支持巴基斯坦对东巴军事进攻,左右结合,消弱印度军事力量。


  事实上,毛泽东等高层没指望美国参加战争。中国顾虑的是,美国出兵势必造成美苏核战升级,这对当时的印巴会构成更大的生存威胁,损失最大的当是伊斯兰堡。况且孟加拉的独立诉求本身存在争议性,中国出战在策略上存在顾虑。


  当印军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即将突破巴军防御的情况下,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正是这道声明迫使印度政府放弃了以武力彻底解决印巴科什米尔问题的想法,挽救了即将垮台的巴基斯坦政府。


  这次的北京终于豁出去了,中国领导人所表现誓与巴国患难与共的精神,使中印关系再度处于冰冻状态。乃至新德里惊呼:“中国,为了巴基斯坦,什么事都能做了出来。”


  印度就此见好就收,当西巴基斯坦释放了孟加拉国和印度联军俘虏时,新德里决定撤军。一场中、美、苏裹入的战争乌云,遂消失在东巴上空。


  坦率地说,中国高层对叶海亚·汗承认孟加拉国独立一事,是心态复杂的。如果中国国内没发生文革,相信当时的历史一定改写。但中国,毕竟,对巴基斯坦的声援,使新德里开始避战北京。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令人嘘唏不已:


  孟加拉国的独立,巴基斯坦人民痛心疾首。他们再也不能容忍叶海亚·汗的对印度先硬后软的行动,愤怒的群众把总统赶下了台;


  而独立的孟加拉国,没有感激印度政府,反而与新德里拉开距离,靠拢伊斯兰堡;


  美国则率先承认孟加拉国独立,转而寻求与印度改善关系,离间印苏同盟;


  而苏联则感觉自己才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不久,便把目光盯紧了阿富汗;


  惟有中国看不惯苏联的霸权行经,以“五常”之一的身份,一票否决了莫斯科提议的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44楼 发表于: 2009-08-25


居里夫人不为人知的惊世之恋 [转帖]


  
  爱上那个孤独的灵魂

  1906年4月19日,39岁的玛丽度过了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丈夫的意外去世给了玛丽沉重的打击,她在悲剧的阴影里不能自拔。居里生前的学生保罗·郎之万等人,都在想方设法让她重新振作。朋友们经常来玛丽的公寓,玛丽渐渐从丧夫的悲伤中走了出来。
  渐渐地,大家安慰的对象变成了郎之万。那时,郎之万已经是法兰西学院的教授了,他不仅是物理学家,在数学上也有着连数学家都叹服的造诣。
  可是,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为婚姻所困扰。37岁的地在22岁时就结婚了,已经有了4个孩子。对他的妻子珍来说,郎之万的工作既枯燥又不可理解,也换不来现钱。她一心盼望丈夫能多挣钱。
  一个周末,大家又照例聚集在玛丽的公寓里。这次,郎之万迟到了很久才赶来,而且头上包扎着纱布,隐隐可见血迹,原来,郎之万又拒绝了一家企业的高薪邀请,珍盛怒之下,随手抄起一个花瓶向丈夫掷去,郎之万头破血流。
  天色渐晚,朋友们陆续散去,最后只剩下郎之万迟迟不愿回家。玛丽温柔地劝道:“回去吧,孩子们等着父亲回家呢。”郎之万站起身,玛丽送他到门口。突然,郎之万转过身来,脸上是两行泪水,他猛地抱住玛丽,悲伤地呜咽起来。那一刻,玛丽的心墙轰然倒塌。

  情书曝光风雨如磬

  在压抑了一段漫长的日子后,玛丽和郎之万之间的爱情终于像火山般爆发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丈夫的频繁外出和行踪不定引起了珍的警惕。1911年8月的一天,珍授意自己的哥哥设法进入郎之万的实验室,撬开了他的抽屉,截获了玛丽写给他的所有信件,并洋洋自得地向他摊牌:所有证据都在她手里,如果他坚持和她离婚,或者继续和那女人来往,她将把这些信件送往巴黎的各大报纸,让那个女人名誉扫地。于是,郎之万将险恶的形势对玛丽讲明,并痛苦而无奈地提出分手。

  惊世决斗难挽爱情悲剧

  郎之万心里充满了屈辱和对玛丽的愧疚,同时还整日生活在妻子的冷嘲热讽和威胁之中。不久,郎之万终于带着两个孩子远远地逃到了英国。
  不久,有报纸在头版刊出文章《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郎之万教授》,文中刊登了珍的母亲对郎之万和玛丽愤怒的攻击:“那个大名鼎鼎的玛丽·居里,偷了我女儿的丈夫,我外孙的父亲……终于有一天,郎之万带着孩子走了,而玛丽·居里也同时离开了巴黎。”
  舆论来势汹汹,愈演愈烈。玛丽的寓所开始有人袭击,他们用石头砸她的窗户,声称要她滚出法国。44岁的玛丽陷入了身败名裂的人生低谷。
  就在此时,玛丽接到了一封从瑞典发来的电报:“你获颁诺贝尔化学奖。信涵随至。”这称得上是她在绝境中得到的唯一福音。
  这时郎之万终于从英国赶回来了,看到《作品报》主编泰瑞骂他是“懦夫”、“粗人”。郎之万愤怒万分,要求与泰瑞决斗。
  11月25日上午,郎之万和泰瑞在公园的圆环边见面,决斗采用手枪,相距25步。11点整,郎之万和泰瑞面对面站好,担任裁判的数学家潘勒韦开始计数:“1、2、3……”郎之万拔出手枪,泰瑞的手臂却仍垂在身旁。郎之万只好放下武器,又举起、又放下,而泰瑞始终不肯拔枪。决斗没有结果,但泰瑞再也不敢大放厥词了。
  接着,郎之万和珍达成协议:珍永不再起诉居里夫人,作为条件,郎之万不再坚持离婚。同年12月,在历尽风波后,玛丽到斯德哥尔摩领取第二个诺贝尔奖,再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坚强和天赋。
  玛丽和郎之万的一段惊世之恋就这样在暴风骤雨里破灭了。

  据《世界新闻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