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6639阅读
  • 2117回复

历史解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0楼 发表于: 2009-07-0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参战的国家[转帖]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不宣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仿佛转眼间,距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过了60年。回顾历史,分析这场人类社会经历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程度最深的全球性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对今天的世界有着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人类才能真正避免再次走入战争的深渊。


    二战对立双方有两个阵线: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阵线;以美苏英中为代表的反法西斯阵线。

    参加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7国,前三国是这一阵线的核心。

    参加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47国。

    按照国际会议的协议,联和国的创始会员国都是加入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和地区。丹麦、阿根廷、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加盟共和国)因为是联和国的创始会员国,所以也成为反法西斯阵线的一员。

    此外,还有3个国家是宣了战的: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8月10日对日本宣战、阿尔巴尼亚(法西斯傀儡政府)1941年10月17日对英国宣战、暹罗(今泰国)的投降派政府1941年12月11日与日本签订攻守同盟,并于1942年1月对英、美宣战。

    所以,共有先后61个国家和地区的17亿人口(占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1楼 发表于: 2009-07-03


第二次世界大战概况[转帖]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战争期间,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苏联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美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中国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通常分为轴心国的战略进攻与同盟国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与战略转折,以及同盟国的战略进攻与轴心国的战败三个阶段。

    1939年9月至1942年夏秋,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先后在各自的战场上展开全面战略进攻,在遭到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抵抗后,其进攻锐势逐渐减弱,终于在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地区、非洲战场的阿拉曼地区和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域到达战略进攻的终点。

    在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之前,各主要战场均有着各自的战略相持阶段。1942年11月前后,盟军在三个主要战场先后进行的斯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和瓜达卡拉尔岛战役,标志着大战战略转折的实现。

    1944年,同盟国在欧亚战场先后转入全面战略进攻。欧洲战场方面,苏军率先在东线发动强大攻势,美英等国盟军随后在法国登陆,形成对德国的东西夹击。亚洲与太平洋战场方面,盟军通过岛屿登陆作战和海空作战对日军展开战略进攻。欧亚各国的抵抗运动和游击战争则配合着盟军的进攻,加快了民族解放的步伐。

    1945年2月,苏联、美国、英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共商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大计。1945年4月1日,盟军在鲁尔地区合围西线德军主力,下旬即进抵易北河一线。苏军于4月16日发起柏林战役,25日与美军会师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29日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正式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后,苏、美、英三国首脑于7月17日至8月2日举行波茨坦会议,商讨如何处置德国、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会议期间,中国、美国、英国签署并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公告内容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9日兵分三路向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在中国军民协助下,苏军解除关东军武装,11日进入朝鲜北部地区,25日占领南萨哈林岛,9月1日进占千岛群岛。8月9日,毛泽东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面反攻。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各抗日游击队立即向华北、华中、华南敌占区发动进攻,并抽调大量兵力进军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取得反攻的重大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28日,盟军开始在东京附近和其他地区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9月2日,日本代表在驻泊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即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军舰等现代武器装备,并首次使用雷达、火箭炮、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导致作战形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出现了闪击战、大纵深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空母舰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在战争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对军事思想和战略理论的影响深远,为各国国防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的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其奠定的“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世界的相对和平创造了条件。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诸强并立、相互争霸的格局,出现了美国独霸的一统天下。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欧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前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道路。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2009年7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2楼 发表于: 2009-07-03

  二战伤亡人数统计[转帖]

    1、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
(1)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苏军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
(2)苏德战争(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苏军死亡681.7万,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1832万人次。
附:苏德战争双方历年损失数:
1941年:德军损失85万人。其中死亡30万人、被俘或失踪数千人。 苏军损失447万人。其中死亡80万人、被俘或失踪234万人。
1942年:德军损失200万人。其中死亡50万人,失踪或被俘约10万人。 苏军损失737万人。其中死亡174万人、被俘或失踪152万人。
1943年:德军损失290万人。其中死亡70万人,被俘或失踪约20万人。 苏军损失786万人。其中死亡194万人、失踪或被俘37万人。
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苏军损失688万人。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1945年:德军损失约300万人。其中死亡50多万人,被俘或失踪约70多万人。 苏军损失301万人。其中死亡73万人、失踪或被俘7万人。
合计: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万德军)、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最终死亡人数为380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奥地利、苏台德、阿尔萨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后大量参战的人民冲锋队之类的民兵组织的损失。
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累计为2959.3万。其中死亡681.7万人、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累计1832万人次。最终死亡人数为865.6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内务部队及边防军等,也包括与德国的盟军作战所遭受的人员损失,但不包括尚未到所在部队报到的在途新兵,如包括新兵,则死亡人数约为737万人,最终死亡人数为915.3万人。
(3)苏军参与的另外几场战争(如苏波1939.9-1939.10、苏日1945.8)死伤人数均远远低于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苏波战争:苏军死亡人数仅737人,苏日战争:苏军损失累计3.64万人,其中死亡1.2万人。

    2.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不含被俘及伤病):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总计为485万人(包括死亡的俘虏):对苏作战死亡380万人(含俘虏),其他主要分布于:意大利15万、西欧34万、非洲1.6万、南斯拉夫5万等等。

    3.中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伤情况(1937年-1945年,不含俘降人员):(1)国民党军队死伤363.3万。其中阵亡132万、病亡等42.2万,受伤累计189万人次。 (2)共产党军队伤亡人数有50多万和70多万两种说法

    4.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不含被俘及伤病):
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总计为185万人:
(1)对美英等国作战死亡129万人(包括飞虎队在中国战场打死的日军)。主要分布于菲律宾(52万)、缅甸(18万,包括中国远征军打死的1万多日军)、冲绳(10万)等等。
(2)在中国战场死亡44万多人(1937年7月-1945年10月,伤、亡、俘累计则为133万。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间损失累计为17万,其中死亡2.6万)。
(3)苏日战争死亡8.3万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等等。

    5.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情况(不含俘虏):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员总计为101.3万。其中死亡40.5万人(阵亡占29.1万人)、受伤累计60.8万人次。美军伤亡人员约70%分布于欧非战场,其中仅西欧战场(1944年6月-1945年5月)便有13.5万人阵亡、45.1万人(次)受伤。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三分之二,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三分之一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行刑队集体屠杀的,占二战中遭刻意屠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其中苏联死亡2660万人(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中国死亡约185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不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是13世纪的蒙古扩张战争,13世纪的蒙古战争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战场覆及欧亚两洲,面积达2500万平方公里,造成上亿**亡,仅仅在中国,人口便从战前的11000多万降至战后的5000万人(人口减少与死亡还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它已抵消了出生的人口,因此实际非正常死亡人数要比人口减少数大得多),其中中原地区从768万户降至87万户,南方则从1267万户降至900万户,而当时世界人口不过4亿左右。这场战争所波及地域之广,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之惨重,不但第一次世界大战难望其项背,就连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相形见绌,摄影机、照相机等机器的发明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而700年前蒙古战争的血腥和野蛮却只能从白纸黑字中去品味了。但不管如何,战争永远是平民百姓的噩梦,愿世界再无大战。

 

各大战场死伤数:

    苏德战场:苏联红军共死亡880万人。德军以及7个仆从国军队共死亡572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54:1

    北非和西南欧战场:盟军共死亡90万人(美军25万,英军35万,法军20万,其他国家10万人),轴心国军队共死亡55万人(德军50万,意军5万),双方死亡比例 1.7:1

    中国战场:中国军队共死亡148万人,日军死亡44万人,双方死亡比例约3.36:1

    太平洋战场:日军死亡138万人,美军死亡12万人,英军3万,双方死亡比例约9.2:1

    远东战场:日军死亡10万人,苏军死亡1万人,双方死亡比例 10:1


总表:

国名   死亡   受伤   合计死伤

苏联  2680万 3300万 6000万
中国  1800万 1700万 3500万
德国   800万 2000万 2800万
波兰   650万 100万 750万
日本   290万 400万 690万
南斯拉夫 170万 300万 470万
美国   38万 150万 190万
英国   40万 120万 160万
意大利   20万 50万 70万
法国   30万 20万 50万

<<参考文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3楼 发表于: 2009-07-03

二战的残酷后果[转帖]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点一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五千五百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一点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达三千五百万,占二次大战参战国死亡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数达两千一百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三十万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两千七百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八百六十六点八四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六千七百九十亿卢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四十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二十七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二战的元凶,遭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严厉惩罚。
    德、日、意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这些国家国内的民众深受其害。
也正是由于这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世界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其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战后,依照《波茨坦公告》,战胜国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并成立了纽伦堡和东京两大国际军事法庭,对甲级战犯进行审判,其中也有少数人逃过制裁的。部分人的下落:日本裕仁天皇,死于1989年;原日军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受到国民政府包庇,躲过审判;墨索里尼,意大利法西斯领袖,法西斯主义始作俑者,1943年意大利对轴心国宣战后被捕,后被希特勒派人救出,最后被游击队捕获并曝尸街头;赫斯,纳粹副元首,受元首之命于1941年秘密乘飞机前往英国“和谈”,被英国政府长期拘留;志村菊次郎,小兵,由于1937年7月7日拉肚子“失踪”,导致日军制造借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政府为掩盖事实真相,将其遣送回国;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军元帅、联合舰队总司令,珍珠港事策划者,死于1943年盟军“复仇行动”。帝国元帅戈林、党卫军总司令希姆莱,纳粹核心人物,1945年分别背叛希特勒,被希特勒开除出纳粹党,被盟军俘获后畏罪自杀;东条英机大将,日本法西斯独裁者,太平洋战争策划者,战争鼓吹者,甲级战犯,1948年被判绞刑;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二战头号元凶,1945年4月30日与爱娃·劳恩举行婚礼后在总理府地堡自杀。卡尔·邓尼茨,希特勒继承人,德国元首,前帝国首席潜艇官,海军总司令,战后接受审判,出狱后定居联邦德国。
    战后,美苏两国开始冷战,日本接受美国改造,天皇和神道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美国积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日本成为美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德国被英、美、法、苏分别占领,苏占区成立民主德国,而英、美、法三国占领区合并成联邦德国,柏林墙把柏林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两德分裂开始。
    1945年5月初邓尼茨以元首身份下令德军停止向除苏军以外所有盟军停止攻击并投降,1945年5月9日凌晨,纳粹德国正式向盟军投降。德国在整整26年后,又一次站在了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的行列中。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五星上将、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交往,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文明进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进入宇航时代和核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至今方兴未艾。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传奇的故事、深刻的真理以及许多耐人寻味的未解之谜。
    二战之后,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两次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而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来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4楼 发表于: 2009-07-03

战后日本对各国的赔款一览表[转帖]

 
 印度尼西亚/8亿美元 /战争赔款
  菲律宾 /8亿美元
  缅甸 /2亿美元
  越南 /3900万美元
  老挝 /278万美元
  柬埔寨 /417万美元
  韩国 /3亿美元 /在法律上不具备资格国家通过“斗争”获得的赔款
  新加波2500万新加坡元
  马来西亚 /2500万马来西亚元
  泰国 /150亿日元
  瑞士 /11亿日元 /“中立国”得到的财产损失赔偿
  西班牙/20亿日元
  瑞典 /5亿日元
  丹麦 /7亿日元
  蒙古 /50亿日元 /无偿经济援助
  中国 /0日元
  
  历史上中国对日本的战争赔款列表:
  
时间(年) 战争或事件 条约 赔款金额
1874 琉球事件 50万两白银
1895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军费2亿两、威海卫驻军军费150万两、赎辽费3000万两(这些赔款相当于当时日 本年收入的4.5倍)
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3150万两白银
  
  我不知道诸位看我列举的这些数字有什么感想。日本之所以现在能够成为经济强国到底依靠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当初坚持要战争赔款,日本的经济会倒退多少年?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岛国对我们国家如此的不屑一顾?为什么他们敢无耻的修改历史?否认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却不敢否认珍珠港事件?如果我们当初要了战争赔款,它还能够这样么?
  
  由此,我们再去看马立诚先生的“新思维”,当年中国非常慷慨的放弃战争赔偿要求,换来的倘是今天日本Government以ODA为武器的反要挟,可谓“拿自己的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那连道歉都不必拘泥于形式的话,明天又会看到什么呢?

[此帖子已被 luo 在 2009-7-3 23:12:40 编辑过]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125楼 发表于: 2009-07-04
   对于历史事件,有不少人都喜欢知道。但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有多高,就未必有谁知道。某谁曾经说过:“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的人造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千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是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去雕成什么像。”
  对于这段讲述历史事件的文献记载性质的话,即便是喜欢收录历史文文章,对这类夹杂不少杂质的文章相当狂热的某人,未必阅读过这段名言,就算阅读过,也未必知道这段名言的意思,就算明白其意思, 也未必知道其出处,或者更不知道出自于某谁的手笔。因为其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历史记载,其实是为了某种需要,而大量加入作者自己的个人意识,以达到引导读者沿其意识,全盘相信致深信不疑的程度的目的。
  

[此帖子已被 白晕居士 在 2009-7-4 16:08:07 编辑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6楼 发表于: 2009-07-05

咸阳天下志,淝水万古寒—漫谈前秦天王苻坚[转帖]


  如果要用“草付臣又土”组成两个字,我想对于语文学得稍好一点(当然也得识点繁体字)的人来说不是一件难事。
  是的,这两个字就是—苻坚。
  一个四世纪下半叶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名字。
  据说,苻坚出生的时候,背上有一条谶文:草付臣又土王咸阳,所以取名为苻坚。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第一,这条谶文应该是众所皆知的事情,因为是他名字的来源嘛,而且这样的事情实在有轰动效应;其次,一个小孩子生下来背上八个大字,一般都得把父母吓个半死,可苻大爹苻大妈除了偷着乐以外没别的反应--看来苻家真是有帝王气象。第三,还可以看出氐族是一个汉化比较深,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否则老天不会弄一条这么有“深度”的谶文,而且还用的是汉文字;第四,可以看出苻家人还是有文化品位的,没有编出与大蛇猛兽交合的故事来(变成在西门豹祠与神交)—也不奇怪,那些故事一般都是出身不好的帝王才用的—所以只能委屈一下老爸了。
  只是我们接着就有些疑惑了,因为这条谶文的意思实在明白得紧,而且史书上描述苻坚小时侯也是英武聪慧,完全一副帝王的派头,他爷爷居然没有把他当成帝国继承人的候选对象(当然也不能完全怪他,因为他死的仓促,苻坚的老爸苻雄又不是长子)。而是把位子传给了他的伯伯—一般情况下,他就要与大位无缘了—岂不辜负了这一不知需多少岁月才修来的 “身体艺术”?其次,接他老伯班的是他的堂哥--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苻生。按理来说,在古代大家对老天警示这玩意都是顶礼膜拜的,单这条谶文就够苻生杀苻坚好几次了。而他堂哥好象对这个明摆着对自己江山有莫大威胁的弟弟不是很上心—问题在于史书上记载苻生还是一个猜忌多疑,凶残暴虐的君主。
  下面我们得看看苻坚是怎样当上大秦国的统治者的。苻生残暴嗜杀,动辄屠戮大臣和宫人,弄得人人自危。有一天晚上他喝醉了,在就寝前跟侍女说:符法和苻坚俩兄弟不是好东西,明天就找人把他们给砍了。这个宫女马上把这条消息告诉了苻坚他们,巧的是那天晚上符法做了一个梦,神告诉他早上就有大难临头,只有早作准备才能躲过这次劫难。所以这俩兄弟只好起兵—替天行道—把自己的堂哥,大秦国的皇帝给宰了。整个过程圆满流畅,大快人心。
  可是我们细想一下,就觉得隐隐还是有些不对。第一是这个苻生也太没出息了,即使喝醉了酒,也不应该把这样的军国大事说给一个宫女听啊—皇后妃子们都跑哪儿去了;其次,这个宫女真的是有正义感啊,而且也很勇敢,换了别的宫女听到这样的事情早吓得战战兢兢,事情只能烂在肚子里了;第三,即使这名美貌与勇气并重的宫女是咱们东海王爷的忠实粉丝,可她一个宫女在戒备森严的皇宫里要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也是千难万难啊—莫非她是卧底,且有可靠的与宫外联系的渠道?第四,苻生真是人神共愤啊,宫女是间谍还可以理解,连神都跑到苻坚那边去了,可见苻坚也是天命所归了—只是这个与神沟通的符法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第五,一般来说,发动一场政变再怎么没计划总得准备三五天吧,可苻法苻坚两兄弟好象天生就是干这营生的,熟练得紧,三两下就把事情给摆平了。
  再接下来的事情就有意思了,本来这一票是苻法和苻坚一起干的,按照共同投资,利益均沾的金融学原理。弄到了这么大一份产业,两兄弟应该高高兴兴一起分享才是—毕竟这两兄弟都是慈悲人,将苻生“超生”之后,也没把其他堂兄弟怎么样。为了谁坐头把交椅,俩兄弟谦让了许久。苻法是大哥,按理来说要坐这把椅子,可是事情又来了—他不是嫡子。古代有这么一条—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说明这个“长”敌不过那个“嫡”,且苻坚素有贤名,所以一阵推让下来,还是作为嫡子的苻坚作了大秦国的扛把子(老妈的地位很重要啊)。因为氐族汉化比较深,认可这么一条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还在大家其乐融融的时候,苻坚的亲妈(苟氏)看到苻法府上很热闹,心里就不是很爽—其实这有什么不爽的,年轻人谁不爱热闹,而且人家把江山都让你亲儿子了,也算仁至义尽。可苻坚这老妈不简单,她从这热闹的景象后面看到了危机—所以她决定赐死苻法,理由很真实:苻法贤而长,恐以后不利于苻坚。真正的戏剧性一幕出现了,苻坚听说老妈要赐死和自己一起干革命的兄长,连忙火急火燎的赶过来,抱着老哥狠狠的流了几把眼泪,还呕了几口血—然后就看着让天下给自己的兄长饮鸩自尽了。《晋书》和《资治通鉴》都是这么描述的—好象主要就是表明苻坚这孩子真是仁义啊--可这些大史家难道没看到苻法死得比“莫须有”还冤吗?
  我们知道《晋书》是唐初的房玄龄主持编撰。房玄龄是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平定天下,成就贞观伟业的主要谋臣。史载李世民曾经翻阅过记载当世史实的资料,就是通过房玄龄的。对比一下苻坚和李世民,就会发现两人还是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两人都是通过政变夺得政权,都非常勤政,并使得国家大治,并看得出来他们都立志作一个千古名君。还有一点是—据现代一些史学家考证,苻坚和李世民一样都翻阅了当时的史料记录,并做了大量的篡改。李世民把大量的罪恶栽在了哥哥和弟弟身上,当然老爸也担待了一些。而苻坚呢—我们看到是他顺天意,从民心除掉了一个万恶的暴君,然后有点亏心的事情也让老妈给做了—他这时没老爸了嘛。
  说了许多无关紧要的话—只是突然想起胡适先生的一句话: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确然如此。
  说到苻坚以及他的赫赫功业,我们就不能不提王猛—他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最有建树的丞相之一了。
  这王猛可不是一般人,和他名字一样,才华和做派都很猛。
  我们现在知道王猛这个小伙子当时可是满腹经纶,有王佐之才,可是那时侯没有网络,杂志报刊也很少,王猛家里又很穷,没几个发达的亲戚,所以纵才华绝世,有经营天下之志,王猛也没有攀龙附凤,直上青云的机会。不过还好,他的运气没姜子牙那么差,人家七十多岁了还在那里傻傻的钓鱼,王猛在三十岁时生命里就有贵人出现了。
  当然,机会是自己争取的。
  公元354年,东晋大将军桓温北伐,一直打到长安近郊。那些受尽异族压迫的关中父老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时王猛也来了,他麻布短衣,直接跑到大营里来见桓温。桓大将军来自极重名士风度的江南地区,估计一开始对他不是怎么感冒。但是见面不久,就被这个年轻人的才华打动了。王猛一边在身上捉虱子(是不是孙猴子),一边对天下大势侃侃而谈,把一番另类的魏晋风流演绎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扪虱谈天下。小伙子不简单啊,不但才学好,而且推销手段也高明—也难怪,人家本是贩卖畚箕出身的嘛。
  我们现在看来,这次王猛去见桓温实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炒作—当然,这只是前卫的说法,因为王猛也不是去瞎吹的,自己还是有真本事。
  为什么仅仅是炒作,这是因为王猛根本就没有想去投靠桓温,只是利用这一次见面打开知名度罢了。原因在于,首先象王猛这样出身卑微的人要去重门第,士族政治势力强大的江南,很难有出头之日;其次,此时东晋政治已是非常腐败,君权不立,朝纲败坏,将相不和,沉疴已久;第三,此时,桓温有篡晋之心已为有识之人所周知,跟着去做这样的勾当风险太大;第四,即使在东晋登上高位,也难以实现王猛的理想,像他那种带有强烈法家思想的治国之道在东晋根本行不通—东晋就适合达官贵族们凑在一起聊聊天,抚抚琴,谈谈美女什么的。
  但我们知道,王猛的这次炒作非常成功—当然和桓温的友情配合是分不开的。因为他给了王猛这样一个评语:江东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干!虽然王猛不愿追随他,但桓温临走时还是送给王猛华车良马,并给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头衔—可见魏晋风度还是蛮迷人的,象在桓温这样的军阀身上都显得大度而温馨。
  其实,我们随便想一想都知道,王猛要出山,就只能去投靠苻秦政权。
  这是因为首先,他不可能去东晋,原因上面已经说了;其次,他不可能去投靠慕容的大燕。因为燕政权实质就是一个家族企业,到了这个时候里面已经乱成一团。自家人还容不了,何况外人,去了不小心还搭上一条小命;第三,苻秦政权的现状对于王猛来说很理想。这主要是苻秦此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关中已经站稳了脚跟。其次,苻秦的根据地关中土地肥沃(那时的关中可不象今天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既有山河之险,又有潼关之固,是个成就王业的好地方。第三,苻家人整体素质不错,而且这个新政权有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第四,苻秦朝廷里此时真正的人才不多,竞争压力不是很大。识英雄于草创之先,择明君于患难之时,这也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第五,苻秦政权不搞民族歧视政策,汉化也比较深,能够接受作为汉人的王猛,而王猛心理上也能接受他们。
  从王猛投靠苻坚也可以看出,苻坚可不是愿意老老实实做个亲王的—否则王猛也不会跑到他那儿去了—他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桓大将军都没放在心上,怎么会安于去做一个亲王的幕僚?
  苻坚有混一宇内的雄心壮志,王猛有经天纬地的济世才华,这两个人走到一起实在是必然的事情。
  苻坚经常以刘备与诸葛亮来比喻他和王猛的关系,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来看一下王猛治理前秦的措施:第一,整顿吏治,严明赏罚,裁汰冗劣,擢拔贤能;第二,打击豪强,强化王权;第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第四,调整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第五,兴修水利,奖励农桑;第六,整饬军纪,加强军队建设。看一下是不是很熟悉,去翻一下三国志,跟诸葛亮治蜀的措施也差不多吧。其实,不只是诸葛亮王猛,在农耕社会里,抓住这几条基本上就可以把国家治好了。
  但王猛与诸葛亮还是有差别的,比如诸葛亮治军“赏罚肃而号令明”,法度俨然。但王猛似乎更擅长择机而动,便宜行事。典型的事例就是征燕时与邓羌就封官一事的风波。还有一个就是对于汉文帝细柳营劳军一事,王猛在评价周亚夫时很是不以为然,认为是犯主求誉,不足效法。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诸葛亮与王猛治军还是存在法治与术治的差别。
  再回过头去,看符法之死,原因就是“长而贤”,这是哪门子罪啊。只是因为怀璧其罪的原因就妄杀亲王功臣,也是术治的一个典型表现了—难道我们真的认为杀符法只是苻坚老妈的意思吗,如果有苻坚的份—难道不会有王猛的影子?—从后来他对慕容家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一二吧。
  我们知道,自秦汉以降,儒表法里是中国历代政治架构的普遍特征,治国在技术层面上更多依赖法家所提供的政治手段。这在历朝历代的治国实践中都是如此运用运作的。但是法家的治国理念有一个术治和法治的发展过程,术治强调最高统治者的乾纲独断,而法治则侧重于决策的程序性。术治的典型表现就是人在“术”在,人亡“术”亡,缺乏连续性,取决于执政者的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素质。而法治则不同,它的框架在那儿,即使换了人,也能保证决策的规范性和延续性,国家的发展不会一时出现人亡政息的现象。而术治则是人在术在,人亡术亡,国之兴衰,系于一人之存去。王猛之死,严重削弱了前秦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这应该也是前秦猝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当然,诸葛亮和王猛还是有诸多的相似之处,都是壮年出山,与君王的关系也都是名虽君臣,恩犹兄弟。人生有这样的际遇,也算不枉此生了。在这里想起了王安石的那首《浪淘沙令》: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读来感慨不已,诸葛亮王猛自是幸运的了,但伊尹和姜子牙的运气也还不算太差。
  虽然王猛和诸葛亮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苻坚和刘备的差异就大多了。首先苻坚是氐族人,而刘备是汉族子民;其次,苻坚是出身于豪族世家,而刘备实际上是一个编草鞋的;第三苻坚是一个汉化很深,“文学优良”的君主,而刘备则是一个“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带有浓厚草莽气息的君王;第四,刘备比诸葛亮大二十岁,而苻坚比王猛小十三岁,对于自己的丞相,这位君王可能比刘备多一些敬重和崇拜;第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刘备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苻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就苻坚的一生主要的政治表现来看—这位汉化很深的外族帝王一定有一个崇高的人生追求—内圣外王。
  所以,我们就必须来谈谈苻坚与慕容家的恩恩怨怨了。其实,说是慕容家—主要还是两个人,一个是慕容垂(即慕容霸),另一个就是慕容冲,我们先来谈慕容垂吧。
  稍稍了解五胡十六国的人都知道,鲜卑慕容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家族啊。和许多开国的王族一样,慕容家当真是人才鼎盛—估计看晋书的人没几个不被那慕容来慕容去的名字搞得眼花缭乱。这个家族的人不但个个人才了得,还都长得英俊帅气,而且皮肤又白,估计在那年代到处都有他们的粉丝(苻坚就算一个)。
  在慕容家璀璨的群星之中,慕容垂可算是最为耀眼的一个。史书上称他“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不但高大帅气,而且还有刘备那样的帝王基因。他老爸慕容皝对其甚是宠爱,常对诸弟说:“此儿阔达好奇,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老爸就是老爸啊—知子莫若父,慕容垂的一生还真完完全全的印证了这句话。
  个人认为,慕容垂不但是在魏晋南北朝,就是放到整个中国历史里面都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而且在他所处的那段历史中,可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慕容垂自十三岁跟随其兄长慕容恪(慕容皝四子)击宇文别部,就已经勇冠三军。后来在一系列的征战中,慕容垂可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屡建奇勋。
  可就是这么一个旷世奇才,却在枋头大捷之后遭遇了萧墙之祸,最后被逼走前秦。
  慕容垂出走前秦可算是给前燕带来灭顶之灾的事情,也是当时中国政治格局变动最为关键的事件。如果当时前燕是慕容垂当政,那么前秦决计不会那么容易灭了前燕。很可能就会再现一百多年前三国鼎立的局面。
  得一人而得一国,失一人而失天下,这或许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也是历史充满悲哀的地方吧。
  慕容垂一走,前燕大厦将倾,成了前秦和东晋眼里的一块肥肉。难怪慕容垂跑到前秦时,苻坚高兴得不得了,亲自到郊外迎接,执其手说:“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后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不亦美乎!”
  苻坚是一个倾慕魏晋风流的胡族君王,喜欢有风度的人。一见慕容垂这个老帅哥带着一帮子小帅哥来投奔,而且个个精气神十足,那自然是脸上笑开了花。而且这样一个人到来,就基本上意味着大燕国到手了。人财两得,岂不悦乎!
  可就是因为苻坚对待以慕容家为代表的归降外族王公的温和方式,被历代史家扣上了妇人之仁的帽子。苻坚真是一个这样柔弱不堪的人吗,他杀苻生,诛樊世,支持王猛砍杀不法豪强,可从来心软过。一个有妇人之仁的君主,能在那样的乱世统一北方吗?
  虽然苻坚最后实际上亡于慕容鲜卑,但慕容家的反叛并不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如果淝水之战前秦赢了呢,估计慕容垂姚苌之辈也只能继续乖乖的做大秦的顺民吧。实际上苻坚善待灭国王公贵族是有他的原因的。首先,我们承认苻坚确实是一个历史上难得的仁慈之主;其次,就是先前说的他是一个汉化很深的君王,那个内圣外王的理想一定在支持着他尽量减少杀戮;第三,在魏晋之际,江山易位都比较平和,如魏文帝对汉献帝,司马昭对刘禅,司马炎对孙皓,都是比较仁慈的;第四,那些来投的人员中确实有许多是很有才干的,后来在他平定北方的战争中立了许多的战功,如慕容垂父子和姚苌。而他们肯定一度是非常感激苻坚的;第五,当时南方还未平定,正是用人之际,再说古来杀降不祥,这样杀了他们失去了道义,说不定还使得那些归降的部族不稳定;第六,氐族本来就是一个不大的部族,用人才应该不拘一格,同时苻坚从来都还是比较谨慎的,就是一直未让慕容垂等独自掌兵;第七,事实上在苻坚的统治下,当时反叛最多的还是他的兄弟子侄,他重用这些归降人员,应该也有平衡宗室势力的考虑。
  个人认为,苻坚的民族政策大体上是正确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只是他南征失败,导致国家猝然土崩瓦解,没有见到效果。举一个例子,如前秦出兵灭亡前凉后,王苻坚召集群臣商议讨伐居于西方边境的氐、羌等族。苻坚认为:“彼种落杂居,不相统壹,不能为中国大患。宜先抚谕,征其租税。若不从命,然后讨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遂派殿中将军张旬前去宣布秦主命令,安抚氐、羌,并派魏曷飞率骑兵2.7万随同前往。魏曷飞愤恨恃险不服的氐羌人,指挥军队出击,大掠而还。苻坚对魏曷飞违背命令的行动非常愤怒,鞭之二百,还杀掉前锋督护储安,以此向氐、羌谢罪。氏、羌人为之感动,先后有8.3万余户向前秦归降纳贡。这很好的反映了苻坚的民族政策,我们不能因为他最终失败了就否定了他的英明伟大之处。

  当然,苻坚在处理归降部族的问题上还是有些不足的。
  第一是对于归降的王公贵族太过于优待,其实对慕容垂和他的儿子们好一点没关系,但是那些抗拒你,被打败了的鲜卑贵族王公们你还许以高官厚禄,这就不对了。一是使得这些王公贵族们势必复国之心不死;二是使得氐族自己的王公大臣不满,很正常,如此赏过,何以赏功?这也是苻家人常常叛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客观的说,在赏罚分明这一点上,苻坚做得并不是很到位;其次,即使优待俘虏,也只能给他们好的物质待遇,可苻坚却非常大度的授予他们实职,如慕容评、慕容冲、慕容泓等都是一方的大员,这使得他们继续保持了在原族人心里的影响力,不但起复国之心,而且有复国之力。列土封疆,自应是给自家人或者功臣,但苻坚却给了曾敌对自己的外族人,这确实很难服众;第三,对于归降的部众—尤其是鲜卑,处理过于大意草率。鲜卑是个大族,可就只是简单的一部分留在原地河北,还一部分迁往长安。把异族人迁往首都加以监控这没错,问题一是氐族本来就不是大族,一下迁来这么多人,控制能力显得很薄弱。二是这些人过于集中,那么他们反叛起事就非常容易。唯一的办法是将大的部族分散于各地,把他们的王族留于首都加以控制,那样他们即使逃出去反叛,也不能一时聚集大量人马。第四,前秦的迁徙规模过大,而且前往的地区都是前秦的战略核心区域,这不但未真正起到加强统治的作用,相反,却大大加剧了不同民族间的仇恨,并使得帝国直接处在危险的最前线。
  苻坚作君王也有那么多年了,他似乎忘了,驾驭群臣须恩威并用,治理国家应张弛有度。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7楼 发表于: 2009-07-05

刘勰的门第[转帖]


    在业已僵化了的九品官人法的系统里,一个人的资品与起家官之间有着大体固定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只有出身于世族高门的青年才可能被评为二品人才(资品),因此起家即从六品(官品)清要之职做起。这在当时属于最优惠的待遇。当然,起点高并不代表他此后在官场中一定一帆风顺,那是另

  一回事,起作用的因素会很多很复杂。

    刘秀之这一支也比较强,他本人位居三公,封康乐县侯,但入齐后亦已衰落:“传封至孙,齐受禅,国除。”(《南史·刘秀之传》)但东莞刘氏并未全垮,刘勰的父亲仍然官居四品,刘勰的一个堂叔刘岱在齐代当到山阴令(其墓志于1969年在江苏句容出土,完好无缺,后发表于《文物》1977年第6期),亦能维持宗风不坠。在齐梁时代,一个四品高官的儿子、起家即为六品之奉朝请、后来又当过东宫通事舍人的刘勰,怎么可能出身于庶族寒门?他早年艰难的处境主要是由于“早孤”造成的。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成就最高的名著,于是它的作者刘勰(465?~521?)也就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研究的对象。中古时代十分讲究一个人的出身门第,那么刘勰的出身算是士族还是庶族,或者换句话说,他是出身于世族高门还是寒门呢?刘勰的生平资料甚少而又往往有不同的解读,所以关于这个问题现在有很大的分歧,两种说法都有,难以取得一致。王元化先生有《刘勰身世与士庶区别问题》一文(《文心雕龙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影响很大;此后有关的讨论似乎比较岑寂。

  这方面的研讨尚可尝试着向前推进。《梁书·刘勰传》开头部分有云: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天监初,起家奉朝请。中军临川王宏引兼记室,迁车骑仓曹参军,出为太末令,政有清绩。兼东宫通事舍人……

  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注意,其中多有关于这位大理论批评家身世方面的信息。

  例如“起家奉朝请”一事,内涵就很丰富。而在讲究门阀的中古时代,一个人获得的第一个官职即所谓起家官,与其人的出身、资品(九品官人法评估体系中所得的品第)关系极大。奉朝请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呢?《南朝五史辞典》作过一个简明的解释:“东汉时,对退职三公、将军及外戚、宗室、诸侯多给予奉朝会请召的礼遇,称为奉朝请。晋以宗室、外戚为奉车、驸马、骑都尉而奉朝请。后省奉车、骑二都尉,唯留驸马都尉奉朝请。南朝宋以后,奉朝请选杂,至孝武帝孝建初年省。南齐为安置闲散官员,奉朝请多至六百余人。梁奉朝请列官员班品之第二品。”(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页)“奉朝请”并不是职事官,而是带有荣誉性质的一种安置,亦即所谓散官,没有实权,但对资格的要求却很高。晋、宋以来奉朝请官衔为六品;后来梁代实行新的制度,将六品官以上者单列,分为十八班;六品以下为流外七班。奉朝请与秘书郎、著作佐郎、太学博士等并列为高官班品之第二班,级别虽不算很高(十八班中以班多者为贵),但对于初任者资品的要求却非二品不可;“位不登二品者,又为七班”(《隋书·百官志上》)—这些流外诸官对初任者要求比较低,无须资品的二品。

  刘勰起家即为奉朝请,表明他资品高。一般来说资品二品即“上中”就是最高品;一品即“上上”乃是圣人,基本不会有。从另一角度看,又只有二品才算上品,三品以下用处就不大了。在九品官人法早已从“论人才优劣”异化为只看“世族高卑”(《宋书·恩倖传序》)之血统论的南朝,起家为六品清选也就表明他出身于高门。庶族青年不可能弄到二品门资,也不可能起家即为奉朝请。是否具有二品门资,在当时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在业已僵化了的九品官人法的系统里,一个人的资品与起家官之间有着大体固定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只有出身于世族高门的青年才可能被评为二品人才(资品),因此起家即从六品(官品)清要之职做起。这在当时属于最优惠的待遇。当然,起点高并不代表他此后在官场中一定一帆风顺,那是另一回事,起作用的因素会很多很复杂。

  据研究,“西晋以后,资品二品的起家官,一般为员外散骑常侍,秘书郎,著作郎,奉朝请,从事中郎,尚书郎,王国师、友、文学等六品官”(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0页)。刘勰置身于此间,则其出身为世族应当是没有什么疑义的。后来刘勰充当东宫通事舍人,掌呈奏案章,亦是清要之职(梁高官班品之第三班),一向皆取甲族有才望者为之,这也充分证明了刘勰绝非出身于寒门。

  东莞刘氏是中古的高门之一,其先世据说可以追溯到西汉的齐悼惠王刘肥,晋、宋间崛起甚烈,其中出现了刘宋的开国重臣刘穆之(360~417)、高官刘秀之(穆之的从兄之子,397~464)等;而刘勰乃是刘秀之的弟弟刘灵真的孙子,门第应当说是比较高的。王伊同先生《五朝门第》曾经列出其谱系(详见该书,中华书局2006年版,图表第十一)。只是刘灵真名位不彰,其子亦即刘勰的父亲刘尚虽然官居越骑校尉(秩二千石,官居四品),却又死得太早,所以到刘勰这一代就显得衰败下来了。“家贫,不婚娶”一句很有意味,这显然不能理解为刘勰已经穷到完全结不起婚,而只是表明到他成年后想与世族高门攀亲已经很为困难,而高贵的出身又使得他不愿意随便婚娶以至于失类,于是只好当他的单身贵族。此即所谓“高门多慎婚,所以全门户,保令誉,不贻羞蒙地也。”(《五朝门第》,第213页)如果他出身于庶族寒门,不背什么门第的包袱,解决婚姻问题反而会比较容易。

  中古时代上层青年最大的两件事,一是出仕,一是婚姻,都讲究符合门第、身份,否则便是“婚宦失类”,让人瞧不起,甚至被斥为“寒士”。典型的例子如东晋时代的杨佺期,他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代,“自云门户承籍,江表莫比,有以其门第比王珣者,犹恚恨;而时人以其晚过江,婚宦失类,每排抑之”(《晋书·杨佺期传》)。“佺期为人骄悍,常自谓承籍华胄,江表莫比;而(桓)玄每以寒士裁之,佺期甚憾”(《晋书·桓玄传》)。衰败破落下来的世家子弟一旦与非世族高门人家(哪怕这一家非常富裕)的女儿结婚,就是婚姻的“失类”;而充当低级别军职或其他杂牌小官,则是出仕的“失类”。在前一方面,刘勰实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中,所以干脆不结婚。在出仕方面,他终于以“奉朝请”起家,这是很体面的,保住了身份。由此可知刘勰具有很强的门第观念,非常讲究自己的身份。

  东莞刘氏最有名的是刘穆之一支,刘穆之为刘宋王朝佐国元勋,封南康郡公;其长子虑之官至员外散骑常侍,中子式之为黄门侍郎,少子贞之为中书黄门侍郎:都位居清要。入齐以后这一支衰败下去,刘穆之的曾孙刘详(此人于刘勰为远房堂兄弟)“少好文学,性韵刚疏,轻言肆行,不避高下。齐建元中,为正员郎。司徒褚彦回入朝,以腰扇障日,详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彦回曰‘寒士不逊!’”(《南史·刘详传》)这位刘详已被看成“寒士”了,其实他仍有不低的地位,只是同祖先比较起来不免显得衰落而已。褚渊(彦回)是一向看不起破落户的,谢灵运的孙子谢超宗(?~483)也曾被他斥为“寒士”(详见《南史·谢灵运传》)。此公自视极高,他随口贬低别人的话显然不足以给被骂者的家族定性。

  刘秀之这一支也比较强,他本人位居三公,封康乐县侯,但入齐后亦已衰落:“传封至孙,齐受禅,国除。”(《南史·刘秀之传》)但东莞刘氏并未全垮,刘勰的父亲仍然官居四品,刘勰的一个堂叔刘岱在齐代当到山阴令(其墓志于1969年在江苏句容出土,完好无缺,后发表于《文物》1977年第6期),亦能维持宗风不坠。在齐梁时代,一个四品高官的儿子、起家即为六品之奉朝请、后来又当过东宫通事舍人的刘勰,怎么可能出身于庶族寒门?他早年艰难的处境主要是由于“早孤”造成的。

  父亲的过早去世,总会增加下一代的困难,在古代尤其是如此,但这不影响一个人的出身;而艰难困苦,又总是促进有志气的青年更加奋发图强,所谓“玉汝于成”——这更是历尽古今而不变的一条规律。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8楼 发表于: 2009-07-05

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丧命在太行山上[转帖]


    陈团长料定其中必有日军的“大人物”,当即命令炮兵连迅速上山,想尽一切办法把独立院落摧毁。炮兵连长杨九祥带人上山,经验丰富的他说:“直线距离约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内,打掉院子应该没有问题!”随着一声巨响,4发炮弹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全部命中目标

  所谓“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是日军侵华战争中在战场上丧命的第一个高级将领,也是我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上击毙的中将指挥官。作为这一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这篇文章有着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解放军原海南军区副司令员段志清将军,曾在1939年10月参加了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并亲历了侵华日军阿部中将丧命的全部经过。现将段将军的亲历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段志清将军是陕西延长县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将军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二团。1939年秋季,日军调集数万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疯狂大扫荡,妄图摧毁我抗日根据地。

  1939年10月,侵华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命令日军一个先遣大队和伪军1000多人,进驻早就重兵把守的涞源县城,准备集中优势兵力对我一分区根据地实施大规模的“扫荡”。30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日军便从涞源城出发,分别向插箭岭、银坊镇等地开进。其实,日军的这一突然行动,早在八路军的意料之中。因为涞源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如果我军控制了涞源,就可经察南出兵北上,直逼阿部规秀的老巢张家口,而日军则把涞源至张家口一线的据点,视为其插入我晋察冀军区的一把尖刀,他们企图用这把尖刀把我平西、察南、雁北抗日根据地割得七零八落。

  日军的这次行动,与我军两个月前在涞源、明堡以北打的一次伏击战有关。因为这一战打断了敌人在该处的交通线,使他们不敢再走峪中的公路,只能从山梁上艰难爬行。对此,日军非常恼火,时刻都在盘算着如何对我军实施报复。

  聂荣臻司令员在获悉这一情报后,即令一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杨成武迅速集结3个团,在插箭岭至走马驿之间围歼日军。然而,狡猾的敌人进至插箭岭北10公里处时,却突然向东拐去。见敌情有了变化,杨成武司令员即令段志清所在的2团东返,向雁宿崖地区开进,准备和一团、三团一起合力围歼日军。

  当时,段志清在二团二营任代理营长。他们营的任务主要是在雁宿崖南面的山梁上阻击日军。战斗打响后,段志清见北面山梁上的敌人在飞机掩护下凭借有利地形向我军猛烈开火,压得我军抬不起头,便建议教导员在山梁上指挥部队还击,自己率领七、八两个连前出攻击北边山梁上的敌人。刚摸到日军阵地前,段志清就作了个“打”的手势,战士们拧开手榴弹,像雨点般投向敌群,炸得鬼子血肉横飞。段志清让机枪掩护,自己带领战士趁势杀入敌群,和鬼子展开了肉搏战。他们有的用大刀砍,有的用刺刀捅,敌人见状异常慌恐,吓得四处逃散。段志清边打边冲,在一个山梁的拐角处,突然冒出3个鬼子来,其中一个鬼子端着刺刀嚎叫着向他刺来,段志清敏捷地往右一躲,鬼子见没有刺着,又向右边刺来,段志清向左边一闪,右手乘机抓住鬼子的枪身,连开两枪,将这个鬼子送上了西天;另外两个鬼子,也被随后赶来的战士打死了。经过一天激战,雁宿崖一仗,段志清率部共歼灭日伪军270多人,缴获各类枪支200余支。

  自从先遣队被八路军歼灭后,在张家口坐阵指挥的阿部规秀气得暴跳如雷。11月4日,他亲自率领1500多名精锐日军,分乘90辆汽车,直奔涞源城。

  阿部规秀是日本军界享有盛誉的“名将之花”,是擅长运用“新战术”的山地战专家。他骄野成性,轻狂自负,对八路军总是不以为然。5日,阿部规秀率领日军气势汹汹地向雁宿崖扑来,此时,这里的八路军和群众早已转移,日军搜索了一天没有找到任何报复的目标。当天夜里,日军在雁宿崖下,把八路军已经收埋的一些敌尸,又一具具挖出来,抬到一起,架上柴禾,浇上汽油,点火焚化,整个山谷中弥漫着敌尸的焦臭味。

  第二天,阿部规秀率领日军进至银坊镇,见老百姓大都转移了,又急又恨的他便命部队放火焚烧民房,整个银坊镇顿时火光冲天、浓烟翻滚。

  两次扑空后,仍不死心的阿部规秀率领日军于11月6日,由银坊镇向北进行搜索。始终尾随在敌后并监视敌行动的我八路军二团,见日军前行不到5华里,突然向一条沟里钻去。团长唐子安便令段志清带领二营继续尾随跟踪。为了更有效地监视敌人,段志清让侦察组的同志,全身绑上毛草,分别在南北两面的山坡上尾追敌人,密切监视日军的动向。

  阿部规秀率部走到山沟尽头停了一会,便爬上山坡沿着崎岖小道,直接向黄土岭奔去。段志清马上将日军的这一动向迅速向上级作了汇报。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杨成武认为:这是利用黄土岭一带有利地形伏击日军的难得机遇,便立即着手进行战斗部署。

  黄土岭坐落在一个大山坳上,东面有一条七八里长的深沟,住在这里的十七八户人家,早已撤离。晚间,阿部规秀把指挥所设在村里。日军则在村北的山头上解下行装,搭起帐篷进行宿营。

  分区所属部队接到命令后,乘着夜色对黄土岭的日军展开了围歼行动。一团、二十五团在黄土岭东面的寨坨、煤斗店一带部署,卡住了敌东进的道路;三团在黄土岭以南部防,控制了该地所有的制高点;二团则在黄土岭西北设伏并堵死了敌人的退路;一二○师特务团也被部署到三团所在位置,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就这样,在敌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我军一夜之间便完成了对黄土岭日军的包围。

  11月7日,天空飘着毛毛细雨,浓雾笼罩着群山,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紧张感。上午8时左右,日军整队出发,继续向东行进。走在队伍前面是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敌人,后面则是打着太阳旗的步兵,他们肩上扛着带刺刀的三八枪,迈着大步,脚下发出“呱哧呱哧”的皮鞋声,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9时左右,日军进至下庄子后,发现东边山口上有八路军防守。阿部规秀立即令日军一个中队,迅速占领路旁高地,连续向山口发起攻击,但一次次都被防守在这里的一团和二十五团官兵打退了。见东面部队和日军交了火,埋伏在西南两面山上的二团和三团,立即组织所有枪械向日军猛烈扫射。

  在强大火力的压制下,日军很快便退缩到了山沟里。阿部规秀见势不妙,慌忙指挥日军占领上庄子、下庄子两边的小山包,并拼命组织反击。

  下午,3时整,我伏击部队全面发起攻击,一团、二十五团从东面迎头杀出,二团、三团从西南北三面合击过来,把日军团团围在上庄子附近约100多米宽的山沟里。我军100多挺机枪从各个山头一齐向沟中扫射,分区炮兵部队也连续发射炮弹,整个山沟顿时被弹片、碎石和浓烟所覆盖。

  战斗打响后,易县、涞源、满城、唐县等地的基干自卫队,也纷纷赶来参战。当地群众也给部队送水送饭,运送伤员。在地方武装和群众的大力支援下,我军士气高张、愈战愈勇。

  日军在阿部规秀指挥下,依仗其雄厚兵力和优良武器,反复向我寨坨阵地发起冲击,遭到强烈反击后,便开始掉头向西,妄图从黄土岭突围,逃回涞源。他们用两个大队的兵力对段志清二营的防守阵地,接连不断地发起攻击。段志清发现数十名鬼子竟然冲上了五连防守的山梁,他立即带领七连赶去支援。刚进入五连阵地,段志清就大喊:“同志们,狠狠地打,要把敌人坚决打下去!”战士们一看营长来了,个个精神抖擞,不少同志从工事里跳出来,端着枪直接向日军进行猛烈扫射,打得敌人连滚带爬,纷纷溃退。

  傍晚时分,日军又向二营阵地发起冲击。他们摇晃着太阳旗,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像一群发疯的野兽咆哮着往上冲。段志清告诉大家:“为了节省子弹,等敌人靠近了再打。”战士们爬在战壕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敌人。当敌人距离阵地只有40米时,“打!”随着段志清一声令下,顿时,机枪、步枪一齐向敌人猛烈射扫,手榴弹也在敌群中不断开花,冲在前面的几十个日军,纷纷倒在血泊里,后面的日军吓得狼狈逃窜。仅这一天,段志清就指挥部队打退了日军的7次冲锋。 当晚,段志清组织小分队不断对敌人进行骚扰。深夜,他又派五连副连长带一个排,顺着一条沟摸下去侦察敌情,发现沟底有10多头牲口驮着弹药箱,便卸下了20多箱子弹往回扛。被日军发现后,副连长令一个班阻击敌人,其余人员扛着弹药往回跑。

  日军如惊弓之鸟,为了壮胆,机枪、小炮一直打到天明。

  8日上午,一阵炮声过后,敌人又派一个大队向二营阵地发起猛攻。日军指挥官举着明晃晃的战刀,嘴里“呀呀”地嚎叫着,命令鬼子往上冲。段志清指挥全营拼命往下打,敌人尸体越积越多,二营的伤亡也在不断增加。这天,日军共向二营阵地发起了6次攻击,但二营就像一颗钢钉牢牢地钉在阵地上。伤亡惨重的日军,此时才真正领受到八路军的厉害。

  阿部规秀的指挥所,设在下庄子附近一个独立院落里。一团团长陈正湘在观察时无意中发现,有两个挎战刀的日本军官和几个随员,正举着望远镜向793高地观望。

  陈团长料定其中必有日军的“大人物”,当即命令炮兵连迅速上山,想尽一切办法把独立院落摧毁。炮兵连长杨九祥带人上山,经过一番观察和目测,经验丰富的他胸有成竹地说:“直线距离约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内,打掉院子应该没有问题!”在杨连长的指挥下,随着一声巨响,4发炮弹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全部命中目标,正在指手画脚的几名敌军官在爆炸声中应声倒地,连旁边那条狼狗也被炸裂了肚皮。事后得知,阿部中将就是在这次炮击中,右腹部和双腿数处负伤,因流血过多而毙命。 日军失去了指挥官,极度恐慌。翌日,便抬着阿部尸体,向黄土岭拼命突围,在我军的无情打击下,日军随着一次次的失败,反扑的气焰开始减弱,战法也乱了,最后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待援。入夜,日军兵力只剩下七八百人了。由于我军各部之间联系困难,不便乘夜攻击。杨成武司令员命令部队固守已有阵地,同时派出小分队袭扰、疲惫敌人,准备在拂晓发起总攻,全歼残敌。

  9日凌晨,突然飞来5架敌机,它们在黄土岭上空盘旋侦察了一圈后,投下7个降落伞,上面除了吊着弹药、干粮外,还有可能是派来指挥黄土岭残敌突围的人员。分析这些情况,段志清估计当天会有一场更激烈的战斗,他要求各连补充弹药、抢修工事,充分做好战斗准备。然而,这天的枪声却出奇的稀疏,日军也没有组织任何冲击。到了下午,团长传达了杨司令员指示,原来情况发生急剧变化,日军已组织了2万多兵力,正分5路向黄土岭合击而来。为了避免部队伤亡,我军决定撤出阵地向唐河南岸转移。

  黄土岭战斗,是晋察冀军区继雁宿崖歼灭战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这一仗共歼灭日军900多人,缴获满载军用品的骡马车200多辆,火炮5门及大量枪支弹药,更可喜的是击毙了日军阿部规秀中将(事后得知)。阿部规秀是当时日军侵华战争中在战场上丧命的第一个高级将领,也是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上第一次击毙的日军中将指挥官,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也是第一次。当时,日本《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通栏标题,连续三天刊登悼念文章。这家报纸说;“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阿部规秀的骨灰送回东京时,日本“帝都降半旗致哀”,“以高龄的柴大将为首,杉山大将、东防司令官稻叶中将、代理陆军大臣中村以下各位将领到车站持悼旗致哀”,可谓“哀荣”至极!

  事后,党中央、八路军总部和全国各地的友军、抗日团体、著名人士,纷纷拍来贺电。全国各地报纸也先后报道了黄土岭的战斗经过,刊登祝捷文章。就连一向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蒋介石,这回也给朱总司令发来电报,表示“杀敌英勇,殊堪奖慰”。

  摘自:《文史天地》2006年第4期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29楼 发表于: 2009-07-05

皇室后裔确认雍正系篡夺皇位[转帖]


    有关雍正(胤)继位的问题,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一种观点认为,康熙钦定雍正,雍正合法继承了皇位。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雍正是篡位,在康熙病逝前后,雍正精心策划了篡位阴谋,篡夺了皇位。近日,上海学者金恒源(爱新觉罗·恒源)在《史林》杂志上撰文指出,根据对有关史料的重新解读,发现两份满文《康熙遗诏》中均无由皇四子继位的明确记载;所谓“八人同受面谕”是雍正后来的伪作;现存“遗诏”也是大臣隆科多受雍正之命所伪造。

  此前的合法继位派学者认为,康熙临终前召见了八位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皇子和大臣隆科多,下达了传位给皇四子胤的遗命,这些史事应该是真实的。康熙病危时派雍正代他祭天,而祭天一般都是皇帝亲自祭祀,这就有了特殊意味。康熙在召见几个皇子时,下旨让雍正从天坛赶到康熙寝宫,显然是要把皇位交给他。另外,在皇子们还在世时,雍正不可能编造康熙召见皇子们的事,否则他们一定会把真相揭露出来,可至今没有发现这方面的档案材料。那么,康熙临终前是否接见了八位大臣,并真的颁布了一份遗诏吗?

  两份满文《康熙遗诏》中均无由皇四子继位的明确记载。

  金恒源在文章中指出,著名清史专家王钟翰曾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满文《康熙遗诏》进行考证,王钟翰证实,原件是残缺的。在这份满文的《康熙遗诏》原件中,并没有“皇四子……继位”的内容。也没有“雍亲王皇四子胤人品贵重”这最重要的一句话。

  前几年,台湾学界宣布又发现了一份康熙亲笔遗诏,诏书中明确记载着“传位于皇四子”的内容。台湾中科院史语所精通满文的清史专家李学智,对原件进行了考证。据李学智的判断,目前所见的所谓《康熙遗诏》,全部是康熙去世三日后,由胤伪造的。李学智指出,在伪造遗诏的过程中,首先存在着隆科多“票拟”(即起草)遗诏的事实。

  “八人同受面谕”应系雍正事后伪造

  认为雍正是合法继位的学者认为,康熙去世前曾对八位大臣面谕,皇位由皇四子继承。那么这里的“八人同受面谕”是确有其事,还是雍正事后编造的?

  金恒源在文章中指出,据史料记载,康熙是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晚九点左右“宾天”的,而在临终这一天的凌晨一至三点间“急召”胤。而胤到达畅春园之前的上午七点左右,康熙已将三、八、十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急召入宫,宣布了“皇四子人品贵重……著继皇帝位”的决定。但这些都是雍正在当了皇帝七年之后,才突然举出的证据。金恒源认为,如果确实存在康熙在他去世的当天上午当众宣布“四阿哥继位”一事,以胤的一贯为人和即位合法性斗争的惨烈程度,胤断无可能把如此重要的信息拖延到七年以后再作宣布。所以,答案只有一个,“八人同受面谕”一说完全是雍正、张廷玉等人编造的伪证。

  胤、隆科多阴谋勾结的证据

  金恒源在文章中指出,就在十日胤去南郊祭天的同一天,胤竟一日“三次派遣护卫、太监等”进驻康熙所在的畅春园,此后每日不断派遣护卫进驻该园。在康熙已经正式宣布“自初十日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的情况下,胤仍可以每日派人进驻畅春园。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隆科多任九门提督,专门卫戍京师。这里面若无隆科多的支持,绝无成功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圣祖实录》中,对胤每日“三次派遣护卫”进驻畅春园,用的是“候请圣安”,而到乾隆修撰《世宗实录》时,却将“候请圣安”改为“恭请圣安”。一字之改,充分暴露出胤、隆科多等人的阴谋伎俩。

  胤、隆科多联手控制住畅春园,显然只是阴谋篡位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康熙去世后,用最快速度造成胤继位的既成事实,完成篡位。

  金恒源指出,清史专家王钟翰早有雍正伪造《康熙遗诏》的说法。所谓《康熙遗诏》,完全是雍正命隆科多“撰书”(起草)的作品。据李学智介绍,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保存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二月二十八日的满文《上谕档册》共75件。其中有一件内容如下:“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诸阿哥等奏:恭阅尚书隆科多撰书《遗诏》。奉旨:是。著交内务府、翰林院会同撰写。”

  可见,康熙去世时,胤、隆科多并没有能拿出遗诏来,是隆科多抢先“口述”康熙留下由皇四子“继承大统,即皇帝位”的“遗言”。而且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又是隆科多一人在雍正命令下独自起草了《遗诏》,十六日宫内宣读的《遗诏》虽然是内务府、翰林院会同撰写,但底本却出自隆科多之手。

  疑云重重的康熙大殓

  金恒源指出,胤、隆科多匆匆举行康熙大殓的做法,也充满了阴谋气味。康熙去世于十一月十三日晚上七至九时,第二天(十四日)已登帝位的胤就下令举行大殓,而且把大殓的时间定在戌刻(即晚上七至九时)。当时京城气候已经寒冷,尸体装殓存放不存在问题。太平盛世的皇帝大行之礼非同小可,新主必要与皇子、重臣会同礼部仔细研究方案,选定吉日隆重举行。胤为何如此急不可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机把皇子、大臣马上召进宫来。一旦进宫,在隆科多严密监控下,只能俯首就范。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康熙去世当晚,三、八、九、十等众阿哥都已及时知道并在场参加了有关的重要活动。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张星海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30楼 发表于: 2009-07-05

宋教仁在民初的政治舞台上[转帖]


  宋教仁在民初的政治舞台上

  傅国涌

  宋教仁是20世纪政治史上一颗最耀眼的流星,作为同盟会的要角,中部同盟总会的核心人物,国民党的实际领袖,在辛亥革命前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1911年秋天到1913年3月他被暗杀,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如流星一般划过了中国的夜空。

  一、

  武昌起义发生前,居正曾到上海请宋教仁等前去主持,最终没有成行,导致革命后从床底下拉出黎元洪当领袖。对此宋教仁是后悔莫及,他之所以极力主张责任内阁制就是为了保障民国的大权不落在旧官僚、旧军阀的手里,他曾对胡汉民说:“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无须以各省监制之。”

  但他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不仅和孙中山有分歧,当时也没有多少人赞同。民国成立之前他真正显露出政治才干,主要还是在南京的斡旋活动。1911年12月攻克南京前夕,江浙联军内部就矛盾重重。宋教仁奔赴镇江去见林述庆、柏文蔚,就是调和联军。南京城下后,在林述庆、徐绍桢、程德全等之间,都督问题不能解决,他又一次到南京调停,奔走于林、徐之间。林愤然说:“革命党本非争官而来,必欲争,则请稍五分钟,余即可解决矣。”宋教仁说:“毋出此,请君让之。”林答应立即出兵渡江,准备北伐。这就是所谓“金陵夺印”。

  但不久(12月17日),南京的江浙联军军官聚众闹事,迫使各省代表会将原来选举的结果(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倒置,重选黎元洪为元帅。南京革命派中拥护黄兴的人,要逮捕闹事军官、惩办改选代表。南京,又处于革命军内部火并的前夜。也是亏得能干的宋教仁从中斡旋,才避免了发生武力冲突,使南京的政局得以维持。

  宋教仁所在的湖南同乡的龙公馆,一时成了南京的一个枢纽机关。内部有意见,从这里交换。外来的消息,也从这里探听。

  章太炎那时就发表宣言说“总理莫宜于宋教仁”,孙中山长于议论,是元老之才。建置内阁只有宋教仁最适合当宰辅,他“智略有余,而小心谨慎,能知政事大体”(1920年他为宋教仁的日记作序还说他有宰相之望)。他的评论固然不乏灼见,舆论却认为宋教仁想自己当总理,所以才主张内阁制。结果孙中山提名他为内务总长也遭到临时参议院的反对。这一时期宋教仁是受到内外打击的。

  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那天,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使宋教仁竟然未能参加孙中山的就职大典。他和前来约他一起参与大典的居正等人,刚要出门就被女子北伐队长林宗雪带的一群女兵挡住,林按剑说:“我们来此不要怕,只是要求女子参政权,必须宋先生答应。”宋说:“大总统今天就职,你们不去排班护卫,已经失礼,向我要求,更是无理取闹。”好不容易说得他们一哄而散,就职典礼也结束了。

  宋教仁只是担任了短期的法制院长,随后就作为迎袁专使之一进京,袁指使曹锟的部下发动兵变,他虽然看出这是阴谋,却对由黄兴领兵北上表示异议,他说统兵北上,不是儿戏,如果出兵,必然引起战争。话没说完,马君武就大声指斥他为袁世凯做说客,出卖南京。照着他脸上就是一拳,宋左眼受伤流血,在医院住了几天才愈。孙中山当场喝止马君武赔礼。经黄兴、胡汉民等劝阻、解释,马君武承认了错误。

  孙中山让位以后,宋教仁在袁世凯的第一届内阁里出任农林总长,在政坛上崭露头角。袁世凯称他“天资才调,超越齐辈”,在唐绍仪内阁里他是最有政治才华的人,还替内阁起草了大政方针的草案,来不及讨论,这个脆弱的混合内阁就垮了。他与蔡元培等同盟会阁员当面向袁世凯辞职,袁用极为诚恳、严肃的口吻说“我代表四万万人民挽留总长”(蔡元培回敬他:“元培亦对于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

  从此,宋教仁对混合内阁、超然内阁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对政党内阁的信念。在袁世凯当上民国总统以后,有些革命党人腐化蜕变了(如刘揆一),有些悲观绝望,如邹永成写了一首绝命诗以后就投黄浦江自尽了,诗中有“不谅猿猴筋斗出,共和成梦我归天”这样的句子。孙中山看到当时的情况,已经退出政治,主张把政权完全让给袁世凯,专心去做社会工作,准备修铁路二十万里。宋教仁却执着地想通过政党内阁来限制袁世凯所代表的旧势力,实现真正的共和民主。所以他早就赞成张謇向孙中山提出的解散同盟会的建议,他主张把革命党变为政党,有过选择同盟会中的稳健分子另外组党的打算。

  他在辞去农林总长后对袁世凯拉一些同盟会员入阁就极为不满,称之为“逼奸政策”,还派魏辰组去见袁世凯,表示反对。所以即便叫他当总理,他也不做。他已经明确他的政治目标首先是要造党,然后通过议会选举,掌握多数席位,进而组成政党内阁,这样才有国民党的出现。

  三、

  孙中山与宋教仁都强调要建设民国,但孙中山所说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建设,宋教仁所说的是政治建设,这一点他们是不同的。1912年7月21日,在有800多人参加的同盟会夏季大会上,宋教仁以202票当选为总务部主任干事,开始负起实际上领导同盟会本部工作的重任。他认为政局不定,必须建立大政党,实行政党内阁,才足以稳定政局,推行政策,就一心致力于造党。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他着手和统一共和党等政党联合,组织国民党。

  宋教仁之所以能让孙中山都曲从,是因为当时他在党内的群众支持。在党内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那些代表本党出席议会的议员们,在众多的议员中,必须有其中的有力人物和宋教仁密切合作,才能成功,这个人就是张耀曾,他是同盟会议院党团总干事兼评议部长。国民党成立,他是总干事兼政务研究会主任,是这次组党的关键人物。

  但这次改组同盟会内部的争论很大,1912年8月25日同时在北京、上海两地举行改组成立大会,其中上海的会就以当场争吵一哄而散。北京的会在湖广会馆的大剧场召开,能容纳一千多人的会场都非常拥挤。据曾经目睹其事的梁漱溟回忆,当宣读党章要通过时,因为规定不收女党员,所以女同志唐群英、沈佩真等起来质问、辱骂,甚至直奔台上向宋教仁寻殴。台下也有多人鼓噪。虽然有不少维持大局的人尽力劝阻,形势还是岌岌可及。幸得刚刚抵达北京的孙中山临场讲话,才使秩序得到控制(孙8月24日到京,梁漱溟说黄兴也在场,而且是“先到先讲”显然是记错了,黄9月5日才到北京),孙讲话将完,左右(张继等人)就请他继续讲,不要他停,拖了数小时。等把选票收齐,已经天黑。整整一天没有休息、吃饭。尤其是盛夏季节,孙中山还穿着大礼服,满面流汗。但国民党总算组成了。这是当时的第一大党,为此后国会选举奠定了基础,也为宋教仁的死埋下了种子。

  国民党是由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组成的,宋教仁是这次组党的原动力,没有他敏捷的政治手腕就不可能有这种政党的大化合。国民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纲领中放弃了同盟会的“男女平权”的主张,把“力谋国际平等”变成了“维持国际和平”,党纲中和共和党不同的是“发展地方自治”、“注重民生政策”这两项,和同盟会时代相比要温和得多。这是为了争取选民、赢得大选所作出的选择,也是为了造成宪政国家第一大党所做的改组。所以曾遭到激烈的反对。

  民初的中国(1912年前后)政党林立,起码有300个以上形形色色的政治团体,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但真正在政治上有影响的无非是国民党、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这几个,其他的都不过昙花一现。宋教仁就是想造成两大党对峙的宪政格局,所以国民党成立时有“一国政党之兴,只宜二大对立,不宜小群分立”的宣言,进步党也有“故一党在朝,发展其政见,必有一党在野批评其得失,研究其利害,监督之以使政府不敢为恶”的说法。两党制的格局似乎也已经初步形成。但问题的要害是他们都忽略了袁世凯这一因素,袁和他所代表的专制力量是不愿意让中国出现这样的局面的。所以在袁世凯手里握着枪杆子的前提下,谈论什么多党制、两党制太奢侈了。宋教仁悲剧的根源在这里,中国20世纪以来的悲剧的根子也总是在这里。袁世凯死了,还有段世凯、蒋世凯......等等,只要他们拿着枪,握着权,谈什么宪政民主,什么议会政治,统统都成了痴人说梦。

  然而,并不因此就能把先辈们的理想一概否定了。在20世纪末我们再次回顾历史的时候,还是不得不承认他们当年所追求的宪政目标的价值,他们的热情、他们的鲜血是不能亵渎的。

  国民党成立后,马上作出详细计划:1、派人到各省成立支部;2、组织选举;3、取得国会、省、县议会的压倒多数,坚持议会民主制;及早组织强有力的、名副其实的政党责任内阁,预定宋教仁为内阁总理。

  四、

  1912年冬天和1913年春天之间举行的这次议会选举是有相当局限性的,对选举资格作了具体的限制,规定有民国国籍具备下列四项条件的人才能参加选举:1、当年纳直接税二元以上;2、有价值五百元以上的不动产;3、小学校以上毕业;4、相当于小学校以上毕业。这几项条件主要是从财产状况、教育程度方面作了限制,西方国家在民主化的进程中也都有过各种各样的选举权限制(英国从大宪章到实现普选经历了240年;美国开国初期颁布的宪法,也只有拥有一定财产和纳税能力的白人男子才有选举权,实现普选是在178年后),所以尽管只有10%的人参加了投票,民国初的这次选举还是中国第一次有实质意义的直接、公开的选举,也是唯一一次由选民自己投票选出国会两院的议员。

  由于国民党挟辛亥革命的余威,又合并了其他政党,加上国民党成立后立即制定了详细计划,以取得竞选胜利为首要目标,在本部专门设有选举科,积极筹备选举,所以选举的结果是国民党大获全胜。
  

党 籍 众议院人数 参议院人数 合计
国民党 269 123 392
共和党   120 55 175
统一党 18 6 24
民主党 16 8 24
跨党者 147 38 185
无所属 26 44 70
总计 596 274 870


  根据上表统计,在众议院的596席中,国民党占了360多席,除去跨党的不计,还有269席;参议院274个议席,即使不算跨党的,国民党也得了123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所得的议席大大超过了其他三党的总和,可以说已取得压倒多数。比如在宋教仁的家乡湖南,从国会、省、县议会,国民党的候选人都以90%以上的比例当选,宋教仁1913年初在湖南参加竞选(约法规定,组阁的应该是国会议员),湖南省议会选他为参议员,众望所归,一声喊就把他选出来了。他拼命造党,与袁世凯、与其他政党在宪政轨道上竞争的第一步可以说实现了,但也就只能到此为止。国民党的胜利敲响了宋教仁死亡的丧钟。宋教仁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里,要“竞上最高峰”、“我欲挽强弓”。要根据约法组织政党内阁,把国家引上民主政治的正轨。

  五、

  胜利在望的时刻,宋教仁在湖南和当地的国民党人商讨过组阁计划,邀请谭组安担任内政部长,仍兼湖南都督。想利用他和袁世凯的世谊(他父亲和袁的叔祖父袁甲三是拜把兄弟),在未来的府、院之间起协调作用。他曾把这些组阁的计划电告北京的国民党总部。袁世凯的密探也得到了这一消息。

  此后,他沿江东下,从长沙到武汉,再到安徽、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一路上发表演讲,阐述政党内阁的主张,猛烈抨击现政府在内政外交上的失败,他的言论风采,轰动一时,也使整个近代史仿佛有了些生气。

  他在上海时,各地的议员云集,准备北上参加正式国会。制定宪法,选举总统,由取得国会压倒多数的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开启中国民主政治的航船,这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怀疑了。他的理想——“进而在朝,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地监督政府”即将成为现实。他不知道自己成了袁心目中的“梁山匪魁”,更没想到他的生命已接近终点,中国短暂的宪政尝试即将寿终正寝。1913年3月20日,上海闸北火车站一声枪响,中国伟大的宪政民主实践者宋教仁倒在血泊之中,两天以后他32岁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和宋教仁有交情的革命学问家章太炎说他有宰相之望,“惜其才高而度量不能尽副,以遇横祸”。这是书生之见,宋教仁的死和“度量”没有任何关系,既然他要走宪政民主这条路,已经掌握政权的袁世凯不容许这样的事实发生,那么他就只有被杀戮。消灭政敌的肉体生命是人类政治史上常见的丑恶现象,从来就是人类的耻辱。如果说“度量”,那是袁世凯没有度量,而不是宋教仁。

  在中国这块还没有经历过近代意义的思想启蒙的古老土地上,人民根本不知道民主、自由、共和、人权为何物。连陈其美、陈炯明这样的革命党人掌了权以后,也只知道用暴力来铲除异己,镇压不同的声音。什么宪法、什么人权、什么宽容离我们这个民族真是太遥远了。在宋教仁遭暗杀之前,陈其美就用相同的方式结束了革命家陶成章的生命,执行暗杀的人后来成了民国的大总统,没有比这些血的事实更加惨痛的一幕幕了。我们为什么只谴责袁世凯不守规则、践踏人权?陈其美呢?陈炯明呢?——他早在民国元年就在广州对新闻记者大开杀戒了,比张作霖、张宗昌们要早得多。

  所以,旧军阀、旧官僚如袁世凯等固然是缺乏民主、人权思想,革命党人如陈其美、陈炯明们也未必有什么民主、人权的信念,这才是中国的现实,是20世纪那些血写的历史告诉我的事实。孙中山、黄兴一让总统、一辞留守,蔡锷为四万万国民争人格,宋教仁追求宪政理想,不惜以身相殉……这些都是百年沧桑里的异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刘揆一、是胡瑛、是唐继尧、是蒋介石……他们才是中国的常数。

  重温历史就是为了避免同样的悲剧一再重演,一个不会总结教训的民族注定要被历史的潮流仍到北冰洋去。走近宋教仁,我们从殷红的血迹中并没有看见什么微茫的希望,我们看见的只是袁世凯美丽而残酷的微笑,看见孙中山冲冠的怒发,听见黄兴痛苦的号啕,......俱往矣,一切轰轰烈烈、大喜大悲都已被万紫千红的世纪末的春天所淹没。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31楼 发表于: 2009-07-06

斯大林阻止解放军渡江真相:欲在中国搞南北朝[转帖]

  
  毛泽东怀疑,斯大林是否有意在中国搞“南北朝”,让国共两党划江而治。如同前一封电报一样,毛泽东后来多次提到这件事。他说:“有些外国朋友对我们的胜利半信半疑。他们试图说服我们,停止在这里,把长江作为与蒋的分界线,建立‘南北朝’。”

    渡江

  一、斯大林的两封电报

  苏共二十大批评斯大林之后,毛泽东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不许革命”。他说斯大林“整了我们四次”,其中一次就是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进行自卫反击,可斯大林从莫斯科发来电报,要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能打内战,否则中华民族就有毁灭的危险。但是,我们没有听他的。毛泽东声称,他想起这些事情“就有气”。

  毛泽东还说过,1949年,我们眼看就要过长江的时候,还有人阻止,说千万不能过长江,过了,就会引起美国出兵干涉,中国就可能出现南北朝。我们没有听他们的,我们过了长江,美国并没有出兵,中国也没有出现南北朝。如果我们听了他的话,中国倒真有可能出现南北朝。后来我见到了阻止我们过江的人,他的第一句话就说:“胜利者是不应该受责备的。”

  难道斯大林真的“不许”毛泽东革命?斯大林真的想劝阻解放军过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 毛泽东不满地说,斯大林在最紧要的关头,“不让我们革命”

  斯大林一共给毛泽东发过多少封电报,恐怕没有人统计过。在这些电报中,有两封电报一直让毛泽东耿耿于怀,以致十多年后,毛泽东还经常提起,认为这是斯大林对中国革命做的错事。他说斯大林“整了我们四次”,其中一次就是“不许革命”。所以,研究中苏关系,不能不提到这两封电报。

  1945年8月20日,苏联红军驻延安情报组给毛泽东转来一封密电,落款用的是“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名义。

  这封电报的内容是什么?当年给毛泽东当翻译的师哲在他的回忆录里是这样叙述的:中国不能再打内战,要再打内战,就可能把民族引向灭亡的危险地步,等等。

  不管电报全文是怎么说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斯大林反对中国进行内战,要求毛泽东同蒋介石谋求妥协。而在毛泽东看来,这就等于让他不革命。所以,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斯大林“不许革命”。

  1956年2月24日夜至25日晨,赫鲁晓夫将参加苏共二十大的全体代表留下来又开了一次会议,他在会上作了一个极端秘密的报告,披露了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肃反”运动中所犯的严重错误。3月中旬至下旬,毛泽东连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赫鲁晓夫的报告。在3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谈到了中国共产党同苏联共产党的关系问题。他说,历史上斯大林“整了我们四次”。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是斯大林在莫斯科决定的,要中国共产党执行,结果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损失了百分之百,在根据地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第二次,抗日战争初期王明的右倾错误路线,也是斯大林主持的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决定的。不过,中国共产党很快就抵制了这条路线,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三次,是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进行自卫反击,可斯大林从莫斯科发来电报,要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打内战,否则中华民族要毁灭。但是,我们没有听他的。第四次,是1949年阻止解放军过长江。毛泽东表示,“这些事想起来就有气”。

  一个月之后,即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直截了当地说,“斯大林对中国革命做了一些错事”。

  1958年7月22日,毛泽东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话时又一次提到那封电报。他相当不满地说,斯大林在最紧要的关头“不让我们革命,反对我们革命”。在毛泽东看来,斯大林在这一点上“犯了很大的错误,与季诺维也夫一样”。毛泽东还说,在中苏两党的关系中也有过问题,有几件事与斯大林有关。第一,两次王明路线。第二,“不要我们革命,反对我们革命”。第三国际已经解散了,还下命令,说你们不与蒋介石讲和、打内战的话,中华民族有灭亡的危险。然而,令毛泽东感到庆幸的是,“我们并没有灭亡”。

  这封电报确实成了毛泽东对斯大林抱怨最多的一件事,也是最能体现他愤懑情绪的一件事。以至于他在同尤金谈话时毫不客气地说:斯大林对于中国革命所做的这些事,“我在死以前,一定写篇文章,准备一万年以后发表”。

  据师哲回忆,斯大林的电报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不快,甚至很生气。毛泽东说:“我就不信,人民为了翻身搞斗争,民族就会灭亡?”

  接到这封电报后,毛泽东把自己关在窑洞里生了一阵子闷气,连门都不愿出。当事人回忆说,毛泽东的极大不快就是“大发雷霆”。

  毛泽东不满斯大林的电报是有道理的。从1944年下半年开始,毛泽东就希望苏联对中国革命提供援助。1944年9月22日,毛泽东在同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弗拉基米洛夫谈话时说过,美国人连中国问题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说解决远东的复杂问题了。“在最关键的时刻,不能没有莫斯科的参加。”毛泽东打算通过苏联的介入,以及苏联东部边境问题的解决,从而解决“中国的棘手问题”。因为中国共产党曾经帮助过莫斯科。当日本人威胁苏联远东地区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曾向中蒙边境派出两个团的兵力。将来中国共产党还会这样做,而且规模要大得多。

  中共七大前后,毛泽东曾多次谈到中国革命胜利问题。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90多万军队,120多万党员,解放区人口达1亿多。这时候的共产党,和以前已不能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国民党军队虽然在数量上超过共产党,但远不如共产党军队英勇善战,所以在质量上要大打折扣。国民党在豫湘桂战场上的一败涂地,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不仅毛泽东,就连一些美国人也看出国民党没有指望了。况且,美军观察组又进驻延安,此事被毛泽东看作是“中国抗战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其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开始崭露于中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令美国人都刮目相看了。当时,无论中国,还是国际社会,都不约而同地在谈论着同一个话题:战后的中国究竟鹿死谁手?

  此前,1944年12月,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这次抗战以后,我们一定要把中国拿下来。”可以说,这是毛泽东多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前六次代表大会分别在上海、广州、武汉、莫斯科等大城市召开,而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举行的。在毛泽东看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当需要在乡村时,就在乡村;当需要转到城市时,就转到城市。”中共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山沟里转悠了十多年。中共七大召开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夜,革命力量有了很大发展。所以,毛泽东把召开下一次代表大会的目光投向大城市。4月24日,他在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中说,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就需要用很大的力量转到城市,准备夺取大城市,准备到城市去工作,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那里有成百万的人口,比如北平有一二百万人口,保定、天津、石家庄的人口也很多。我们一旦夺取了大城市,像北平、天津这样大的三五个中心城市,我们的八路军就要开到那里去。“我们一定在那里开八大,有人说这是机会主义;恰恰相反,八大如果还在延安开,那就近乎机会主义了。”

  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第一次给毛泽东提供了这样的机遇。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8月9日,苏联一百多万军队从中苏、中蒙边境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发起突然袭击。为此,毛泽东、朱德还联名致电斯大林表示祝贺。电报说:“斯大林大元帅:我们代表中国人民,对苏联政府的对日宣战,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解放区的一万万人民及其军队,将以全力配合红军及其他同盟国军队,消灭万恶的日本侵略者。”

  就在苏联出兵的当天,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看来,苏联出兵东北,无疑是一个“伟大历史突变”。8月10日,中共中央指示所属部队,要敢于迅速夺取城市和交通要道。8月10日至11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连续发布七道命令。其中,有三道命令是配合苏军作战。

  8月12日,蒋介石发出要八路军停止前进,不许擅自行动的命令。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大会上说:“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他说,此桃子的所有权属于我蒋介石,我是地主,你们是农奴,我不准你们摘。”说到这里,台下一阵大笑。毛泽东接着说:“我们对蒋介石说,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是我们。”

  8月20日,根据苏军在东北的作战情况,毛泽东决定派9个团“乘红军占领东北期间和国民党争夺东北”。当天,毛泽东又批准了华中局夺取上海的起义计划,并提议组织各大城市武装起义。同一天,毛泽东还多次电告中共华中局,要他们坚决执行起义计划,除发动上海、南京、杭州地区数百万农民武装起义策应外,还应迅速调派新四军进城援助。此外,毛泽东又电告华北各局,指示他们在北平、天津、唐山、保定、石家庄等城市内迅速组织武装起义,夺取这些城市,尤其是平津。毫无疑问,如果这些起义计划能够付诸实施,那么大半个中国就成了共产党的天下了。眼看“把中国拿下来”的目标即将实现,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斯大林发来了那封电报。这能不让毛泽东生气吗?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只好改变原定的战略部署。21日,中共中央电告华中局取消上海的起义计划。

  8月22日,斯大林又发来电报说,世界要和平,中国也要和平,尽管蒋介石挑衅打内战消灭共产党,但是蒋介石已经再三邀请你去重庆协商国事。在此情况下,如果一味拒绝,国际国内就无法理解,如果打起内战,责任由谁承担?斯大林表示,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安全问题不用担心,将由美、苏两国负责。

  斯大林连续向延安发来两封内容相同的电报,原因何在?1945年8月14日,莫斯科与重庆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会谈期间,宋子文曾向斯大林提起,国民党中央政府想把军队合并起来,建立全国的统一政权。斯大林表示赞同,认为中国只能有一个军队和一个政府。

  就在莫斯科同重庆签订条约的当天,惯于玩弄外交手段的美国人提醒他的盟友蒋介石,应该不失时机地向延安摇动橄榄枝。

  美国人的用意很明确,一旦延安拒绝和谈,就意味着要承担内战的责任。于是,重庆的第一封电报在当天就发到了延安,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共商国事。

  此时,斯大林正准备参照意大利共产党和法国共产党的方法解决中共问题,即以中共加入国民政府的方式帮助蒋介石实现中国的统一,达到他斯大林说的中国只能有一个军队和一个政府的目的。

  斯大林致电毛泽东,表示苏联已与美国取得谅解。在莫斯科的压力下,华盛顿将不会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并且支持国民党同共产党在重庆举行谈判。作为对美国这一承诺的回应,苏联不得不保证,它将把苏军占领的地区移交给国民党政府。

  中共七大期间,随着欧洲战争的结束,毛泽东认为苏联一定会援助中国共产党。而且,他还努力地使全党都相信这一点。在毛泽东看来,斯大林既然肯帮助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夺取胜利,就不会置中国共产党于不顾。当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节节胜利之时,毛泽东和朱德联名电贺苏军的胜利。在七大前夕,毛泽东又收到斯大林的回电。这就使他更加相信,斯大林开始重视中国共产党了。所以,毛泽东在七大主席团会议上说,我们需要苏联,苏联也需要我们。在七大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又说,苏联一定会援助我们,“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他还对数百名代表说:“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一定要到来,不然马克思主义就不灵了。”

  在延安的弗拉基米洛夫曾这样叙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当时的想法:中共中央主席近年来已经作出了抉择。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美国会全力支持蒋介石。这就表明只得指望苏联。共产党正按此对整个工作重新加以部署……毛把宝押在联共(布)的国际主义原则上。他这样做是经过冷静的深思熟虑……党员们对这一切信以为真。他们为苏联的胜利而高兴。报纸、广播和政治工作人员的演讲,造成了一种言过其实的对苏联友好的气氛。在延安,从普通党员到党的高级工作人员都认为,苏联武装力量理所当然地会解决延安到目前为止所有无力解决的问题。他们将为中共解决内蒙古,打垮满洲的关东军,而苏联武装的胜利桂冠将属于延安。

  可是,正当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地肯定苏联一定会援助中国革命的时候,毛泽东得到的却几乎是让共产党向国民党缴枪的电报。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一向是很灵的,这一回怎么就不灵了呢?可想而知,当毛泽东拿到这份电报时是何种心情。

  接到莫斯科的电报之后,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苏联不可能援助我们,我军应改变方针,除个别地点外,以必要兵力着重夺取小城市和广大农村。

  8月23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明了苏联不允许共产党同国民党发生冲突的原因:一是苏联为了国际和平,并受到苏中条约的限制,不适合帮助我们;二是苏联如果援助我们,美国就肯定支持蒋介石,这将损害国际和平,并可能引起世界大战。他举例说,这就像在欧洲,苏联只能帮助保加利亚,却不能插手希腊,因为希腊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在中国,因为美国的势力太大,国民党与共产党,如同希腊流亡政府与抵抗组织,前者有权,后者无权。所以,我们要准备走法国式的道路,即资产阶级领导的,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但是,毛泽东告诉大家,苏联还是真心援助中国共产党的。要看问题的实质,不能只看表面。中苏条约是有利于中国人民的,因为苏联红军占领东北,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毛泽东相信,外交归外交,党的关系归党的关系,这是两码事。只要不使苏联在外交上感到为难,斯大林一定会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毛泽东的估计是正确的。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估计,毛泽东坚持认为,中国共产党仍然有机会去东北工作。“如何工作?派干部去是确定的”,不过,“派军队去不能定,要看”。

  2. 斯大林再次建议国共和谈,难道他真想劝阻解放军过江

  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唯莫斯科的命令是从。对于斯大林的“不许革命”,毛泽东当然“置之不理”。打了三年多的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用毛泽东的话说,“中国的革命是违背斯大林的意志而取得胜利的”。

  1948年12月30日,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起草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指出,人民解放战争在1948年7月至12月发生了根本变化。东北的敌人已经完全消灭,华北的敌人即将完全消灭,华东和中原的敌人只剩下少数。国民党的主力在长江以北被消灭的结果,大大地便利了人民解放军今后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的作战。同军事战线上的胜利同时,中国人民在政治战线上和经济战线上也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因为这样,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现在在全世界的舆论界,包括一切帝国主义的报纸,都完全没有争论了。

  但是,毛泽东也料到,国民党是不会自行消灭的。“中国反动派和美国侵略者现在一方面正在利用现存的国民党政府来进行‘和平’阴谋”,企图在革命阵营内部组织反对派,极力使革命就此止步。

  所以,毛泽东提出,现在摆在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面前的问题,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

  毛泽东还提醒说,现在中国的敌人忽然竭力装作无害而且可怜的样子。这就是国民党内部有人开始大谈“光荣的和平”,而且美国官方人士也在热心于中国的“和平”。毛泽东明确表示,“中国人民绝不怜惜蛇一样的恶人”。他宣布: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1948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宣称:“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只要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

  1月4日,毛泽东为新华社起草了《评战犯求和》的评论。他在评论中说,人们不要以为战犯求和未免滑稽,也不要以为这样的求和声明实在可恶。须知由第一号战犯国民党匪首出面求和,并且发表这样的声明,对于中国人民认识国民党匪帮和美国帝国主义的阴谋计划,有一种显然的利益。中国人民可以由此知道:原来现在喧嚷着的所谓“和平”,就是蒋介石这一伙杀人凶犯及其美国主子所迫切地需要的东西。

  可是,毛泽东没有料到,正当他全力以赴地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前进之际,1949年1月10日,斯大林给他发来一封电报说:南京政府照会苏、美、英等国政府调停中国内战,“我们打算这样答复:苏联政府过去、现在都是赞成中国停止内战和实现和平的。但是在同意进行调停之前,它想知道另一方即中国共产党一方是否同意接受苏联的调停。因此,苏联政府想使另一方即中国共产党一方也被告知中国政府的这一和平举措,并征得另一方对苏联进行调停的同意。”斯大林在电报中让毛泽东大体这样答复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一向赞成中国和平,但是,由于挑起中国内战的不是中国共产党,而是南京政府,因此南京政府应对战争后果承担责任。中国共产党赞成同国民党进行谈判,但“不能让那些发动中国内战的战犯参加,中国共产党赞成在没有任何外国调停人参加的情况下同国民党进行直接谈判”。

  斯大林这封电报又使毛泽东感到不悦。此时,不只是东北,就连华北乃至整个黄河流域都将落入共产党的手中,眼看蒋介石就要兵败大陆。可是,四年前的一幕又重演了,斯大林的电报无疑再度勾起了毛泽东的往事。毛泽东由此怀疑,斯大林是否有意在中国搞“南北朝”,让国共两党划江而治。如同前一封电报一样,毛泽东后来多次提到这件事。他说:“有些外国朋友对我们的胜利半信半疑。他们试图说服我们,停止在这里,把长江作为与蒋的分界线,建立‘南北朝’。”甚至到了1957年,毛泽东对此事仍刻骨铭心。他说:1949年,我们眼看就要过长江的时候,还有人阻止,他说,千万不能过长江,过了,就会引起美国出兵,中国就可能出现南北朝。我们没有听他们的,我们过了长江,美国并没有出兵,中国也没有出现南北朝。如果我们听了他的话,中国倒真可能出现南北朝。后来我会见了阻止我们过江的人,他的第一句话就说:“胜利者是不应该受责备的。”

  另外,周恩来也说起过“南北朝”的事情。1955年1月,周恩来对即将赴莫斯科任驻苏大使的刘晓说,当时军事、政治形势都很好,我们准备南下过长江,解放全中国。苏联对此有看法,要求我们停止内战,实际上是搞“南北朝”,两个中国。

  斯大林到底有没有在中国搞“南北朝”的想法?师哲回忆说,“南北朝”的提出是在1949年4月间,我们已进入北京一个多月以后,国民党政府的谈判代表在北京谈判时,才提出所谓建立“南北朝”的问题。“有人说,斯大林让我们搞‘南北朝’。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苏联人,包括斯大林,有几个人懂得‘南北朝’这个词?既然他们连这个词都不懂,怎么会提出搞‘南北朝’呢?”看来,师哲明确否认了斯大林有搞“南北朝”的想法。

  从20多天后米高扬同毛泽东的谈话中也可以看出,斯大林并没有劝阻解放军过江。米高扬问毛泽东,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夺取南京、上海?毛泽东回答说,现在不忙于这个。他还说,还需要一两年时间我们才能够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完全占领中国。毛泽东甚至避免夺取大城市,而是极力占领农村地区。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干部。在干部培养出来时,我们就要占领南京和上海。

  米高扬显然不赞成毛泽东的想法。因为苏共中央和莫斯科的看法是,中国共产党占领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越快越好,干部是在斗争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米高扬劝说毛泽东,不要拖延建立革命政府一事,应该在占领南京、上海之后立即宣布建立新的革命政府。

  3. 斯大林说,如果国民党拒绝和谈,共产党将把“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实际上,从斯大林同毛泽东来往的电报中也可以看出,斯大林并没有提出搞“南北朝”的建议。在1月10日的电报发出之后的第二天,斯大林又发了一封补充电报解释说:在前一封电报里,“我们提出的你们对国民党建议的答复草案,旨在破坏和平谈判。很清楚,国民党在没有外国、特别是没有美国进行调停的情况下,是决不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样清楚的是,国民党在没有蒋介石及其他战犯参加的情况下,也是绝不愿意进行谈判的”。因此,斯大林估计,国民党将拒绝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和谈。其结果将是,中国共产党是同意和谈的,因此“就不能够指责它愿意把内战继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就将成为破坏和谈的罪人”。这样一来,“国民党和美国所玩弄的和平花招就将被戳穿,而你们就可以把必将获得胜利的解放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1月12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他认为,美国、英国和法国,尤其是美国,虽然极其希望参加中国停战的调停工作,从而达到保存国民党政权的目的。但是,这三个国家,尤其是美国,在中国人民中已经丧失了威信。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在全国的胜利和国民党政权的灭亡已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了。在此情况下,这三个国家是否还愿意继续站在帮助南京政府一边从而继续得罪人民解放军,“这似乎也成为问题了”。所以,毛泽东不同意莫斯科的建议。他告诉斯大林,如果苏联在对南京政府的复照中“采取您在1月10日来电中所表述的立场”,那么,这必将使美国、英国和法国认为参加调停是应该的,这就势必“使国民党获得诬蔑我们为好战分子的口实。而对国民党不满、希望人民解放军很快获得胜利的广大人民群众则将感到大失所望”。

  在毛泽东看来,如果苏联能够从国际关系利益出发,在复照中采取中共中央提出的立场并能采纳中共的建议,“那是会非常符合我们的愿望的”。如果斯大林这样做的话,那将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巨大帮助。毛泽东表示,对于能否允许南京政府人士,包括战犯在内,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问题,“还需再加考虑”。毛泽东直言不讳地告诉莫斯科:中共中央倾向于采取这样一种立场:为了使中国人民更快地获得真正的和平,要求南京政府无条件投降。因为这场战争是南京政府发动的,它对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它已失去了全国人民的信任。所以,为了最快地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南京政府应当把政权交给人民,“它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继续存在下去”。毛泽东向莫斯科表明:如果现在就同张治中、邵力子等人进行和平谈判,并以这些人的名义同共产党一道建立起一个联合政府,那么,这对美国政府来说,正是投其所好。而这样做,“必将给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乃至中国共产党内部,造成很大的混乱,必将给我们现在所坚持的完全正义的立场造成巨大的损害”。

  毛泽东在电报中还说,从1947年7月起,中国共产党就谨慎地和长期地注视着“谈判的欺骗性”。只要国民党在军事上遭到失败,“美国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就必然要诉诸谈判”,而且我们还注意到,“这种骗局对中国人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鉴于这种骗局“将给人民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只得在政治上再次采取一种迂回手段,即“不得不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称,中国共产党为自己留了很多的回旋余地,“以便看一看中国人民和国际舆论对国民党的和谈骗局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但是,毛泽东认为,现在“应当理直气壮地拒绝国民党的和谈骗局,因为现在中国的阶级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际舆论也对南京政府不利,人民解放军今年夏季就能够渡过长江,进攻南京”。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32楼 发表于: 2009-07-06

周恩来深远影响了中共[转帖]

  
  提起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人们都会讲到李大钊、陈独秀,以及参加中共一大的毛泽东等人。对于周恩来,无论是从组织上还是从思想理论上,似乎看不出他个人对中共的建立有多大的贡献。但周恩来的思想、行为,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对中共产生了人们不大容易看得到的作用,并在以后产生深远影响。

  当年中共领导成员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一批为救国救民而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中国优秀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是也。

  第二类是“天上掉下来的马列主义者”,以王明为代表,死抱洋教条,脱离中国实际。

  第三类是土生土长的山沟里成长起来的马列主义者,以毛泽东为代表。

    第四类就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在欧洲创建和参加共产主义组织的那批共产党人。过去人们只知道在这批人中出了共和国总理、副总理、元帅、将军等不少领导人和高级官员,却忽略了这批人对中共长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给中国民众、中国革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乃至后来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极大好处。

  到欧洲的那一批人,除了李立三曾表现出很短一个时期的极端外,绝大多数人回到中国后的表现都很优秀,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之父邓小平也是其中的一位。

  这是因为,欧洲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和工人运动的中心,自然也是信息中心,来到欧洲等于见识了世界。周恩来等在那里的几年中,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深入调查,认真思考,搜集各种信息,比较各种主义,眼界比中共其他几类成员要开阔。

  这使周恩来等人后来能听取和包容不同意见,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能最广泛地团结各方人士。

  如,起初,朱德找到陈独秀要求入党,陈独秀说,像你这样“行伍出身的旧军人,没有资格革命”。后来朱德到德国找到周恩来,周恩来细心地倾听他的讲述,在柏林的小屋里长谈了一夜,毫不犹豫地介绍朱德入党。

  党政军、知识分子、文艺界人士等,乃至外籍人士,凡接触过周恩来的人都对他有好印象,即使政治上的敌对者,也不能不敬重他。不少民主人士是通过佩服周恩来而相信中共的。

  对领袖的看法,周恩来也有深刻认识。

  1922年8月,周恩来在欧洲写了《宗教精神与共产主义》一文,文中说:“教徒对于神父牧师只有迷信,既心知其非,口亦不敢言。至于共产党人,一方面服从领袖的指挥,一方面时时监督其行动。”

  自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确立,之后经过延安整风、抗战和解放战争,毛泽东的威望如日中天,人们对毛泽东的赞扬日盛。

  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则说了如下一段话:“在座的朋友们向全国青年宣传的时候,或者是自己学习的时候,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如果这样,我们承认的领袖就成了空谈。既然是谁也不能学习的,那么毛泽东不就被大家孤立起来了吗我们不就把毛泽东当成了一个孤立的神了吗 那是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所宣传的领袖。”

  即使在对毛泽东迷信最严重的文革期间,周恩来头脑仍清醒。

  当文革期间滥造毛泽东像章时,周恩来以保证重要战略物资为由,把一大批准备制造毛泽东像章的铝收回。周恩来自己也佩戴毛泽东像章,但一定同“为人民服务”条章一起佩戴,直到去世。

  1921年中共成立时人们可能看不出周恩来有何突出作用,但回顾一下后来的半个多世纪,周恩来等不是从一开始就给中共带来了难能可贵的、中共和整个中国都十分需要的成分和因素吗 可以说,在第一批中**人中,对世界最了解、最具世界眼光的,就是周恩来。

  之后,周恩来成为第一位代表中共同外界打交道的领导人,而且长期是中共和国家的首席外交家,这不是偶然的。

  摘编自北京《世界知识》

  周恩来晚年数次接受大手术

  1967年,周恩来患心脏病后仍是日夜操劳,本来不太严重的心脏病日益加重,以至后来发作时要靠吸氧才能入睡。

  1972年他又患了膀胱癌。由于一再延迟治疗,加上过度的操劳和不断地被“四人帮”折磨,周恩来的病情愈加严重了。从1974年3月上旬起,周恩来每天便血达到100多毫升,确诊为癌症复发。

  1974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医疗组的报告,决定对周恩来进行手术治疗。于是,周恩来告别了他工作、生活20多个春秋的中南海西花厅,住进了305医院。

  当天,周恩来接受了第一次大手术——膀胱癌切除手术。手术的效果比较满意,手术刀口愈合良好,血尿很快消失了,病情有所好转。

  第一次手术后的康复情况虽然较为顺利,但医疗组的专家对此并不太乐观,1974年8月7日、8日,周恩来病情出现反复,尿血增加,被诊断为癌症转移。经毛泽东批准,8月10日做第二次大手术治疗。手术后,病情比较平稳,起居也可自理了。

  1975年1月四届人大开过、中央人事安排确定后,周恩来完成了一件大事,心里感到踏实了。他告诉医生,现在我可以安心治疗了。

  3月26日,医院为其施行了住院以来的第三次大手术。这次手术长达8个小时,医生们竭尽全力,手术是成功的,周恩来的身体却更加虚弱了。

  从1975年6月以后,周恩来拖着重病之躯,继续同病魔、同邪恶势力进行着最后的搏斗,继续顽强地工作着。当年6月9日,周恩来抱病出席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的贺龙骨灰安放仪式。当贺龙子女劝说周恩来保重身体时,周恩来回答:“我的时间也不长了!”全场一片悲泣之声。

  1975年12月中下旬,周病势危重,靠鼻饲、输液、输血等维系生命,时常进入昏睡状态。他曾专门交代医务人员,要他们在自己死后彻底解剖,好好研究,希望能为国家的医学发展做点贡献。

  1976年1月1日,周恩来生命垂危,长时间处于昏睡状态。1月5日,专家组做了最后一次的努力,为周恩来做最后一次治疗手术——结肠造瘘术。 1月7日,周恩来再度进入昏迷状态,医生以输氧、鼻饲等方法延续周恩来的生命。晚11时,周恩来已处于弥留之际。微睁双眼辨认出面前的吴阶平等,他用微弱的声音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恩来生前说的最后的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病逝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终年78岁。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33楼 发表于: 2009-07-06

解放后经历鲜为人知 张爱玲告别大陆之谜[转帖]

  
  张爱玲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上海滩最红火的高产作家。人们对她的崇拜和痴迷,主要是来自这个时期她发表的言情小说;而对她50年代以后的创作和经历却鲜为人知。尤其是正当她大红大紫的时候,随着上海的解放,她却突然去了香港和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在她告别大陆的前后发生了什么?

  张爱玲为何离开上海

  张爱玲,原名张瑛瑛,笔名梁京,1920年9月30日生于上海的一个官宦家庭。她的祖父张佩纶是著名的清朝御吏,祖母则是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之女。1939年张爱玲曾以远东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英国伦敦大学,后因欧洲战事就读于香港大学。1942年回到上海,23岁时以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炮走红,一年后出版了包括10部作品的小说集《传奇》,成为当时上海乃至中国文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1944年与时任汪伪政府宣传部政务次长兼《中华日报》总主笔的胡兰成结婚。她发迹在上海,事业在上海,家庭在上海,然而上海解放后她却去了香港和美国。这是为什么?

  张爱玲注视着解放后的上海,但她始终徘徊在新中国的门槛外。当时夏衍接管并主持上海的文化工作,重新组织创办刊物报纸。曾与张爱玲几度合作过的龚之方等人便约请张爱玲为他们的《亦报》写稿。这样,张爱玲便以“梁京”为笔名,在1950年3月至1951年2月的《亦报》上连载了小说《十八春》,这部描述城市中上层旧家庭的小说引起巨大轰动。张爱玲储存的仍然是旧故事。

  1950年七八月间,在夏衍的安排下,张爱玲随上海文艺代表团到苏北农村参加土地改革工作。这两个月的深入生活,是她和中国大众距离最近的一段历程,但也是距离“她自己”最远的一个时期,因而也是她感到最尴尬和苦恼的一个时期。她所看到的“贫穷落后”、“过火斗争”与当时要求的“写英雄”、“歌颂土改”相去甚远,她在写、不写、写什么之间困惑不已。有朋友问她:“无产阶级的故事你会写么?”她说:“不会。只有阿妈她们的事,我稍微知道一点。”她承认:“一般所说时代‘纪念碑’式的作品,我是写不来的,也不打算尝试。”(引自《写什么》,《张爱玲文集》第4卷)。这就出现了时代要求与自身状况之间的难以克服的矛盾。于是她开始萌生了去意。

  张爱玲离开上海最直接的动因,是抗战时期的报纸上曾登过她去日本参加“第三届大东亚文学家大会”的名字,她说:“我自己从来没想到需要辩白,但是一年来常常被议论到,似乎被列为文化汉奸之一,自己也弄得莫名其妙。我所写的文章从未涉及政治,也没拿过任何津贴……”(张爱玲:《〈传奇〉增订本序言》)。还有人说她曾和汉奸胡兰成结过婚,和“汉奸无二”;其实她早在1946年6月就和胡离了婚。《海派》报纸干脆说她因为穷困做了美国兵的“吉普女郎”……这些议论都是张爱玲心中的隐忧,使她感到人言的可畏和来自政治方面的威胁。

  夏衍很赏识张爱玲的才华,指名让她参加了上海市第一届文代会。别人都穿着列宁装,只有她穿着旗袍,很不合群。她是一个绝世独立的叛逆者。她感到与新社会格格不入,但又不想改变自己;考虑到写作和政治上的诸多因素,她唯一的选择便是“离开”。张爱玲离沪前,独自住在黄河路卡尔登公寓。夏衍曾委托已到文华电影公司的龚之方去劝她留下来,同时婉转地撮合她与著名导演桑弧的“亲密关系”,但张爱玲只是摇头,说:“恐怕这两件事都不大可能了。”她去意已决。

  她当时对外公布的理由是“继续因战事而中断的学业”。1952年7月,32岁的张爱玲只身离开大陆去了香港。她的人生轨迹和文学生涯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土改小说写了些什么

  张爱玲到香港后,供职于美国驻香港的新闻处担任英文翻译。在此期间,她除了完成用于谋生的工作任务,便想拿起她搁置了一段时间的笔。因为在苏北农村参加土改时的切身感受激励着她,新结识的“农村朋友笑声和眼泪”使她欲罢不能。于是她一口气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分别于1954年7月和10月在香港《今日世界》杂志刊登。

  这两部反映土改题材的小说,是作者根据当时参加苏北农村土地改革工作的所见所闻创作的。她在 “自序”中说:“《赤地之恋》所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是小说毕竟不是报道文学,我除了把真正的人名与一部分的地名隐去,而且需要把许多小故事叠印在一起,再经过剪裁与组织。画面相当广阔,但也不能表现今日的大陆全貌……而是尽可能地复制当时的气氛。我只希望读者们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多少嗅到一点真实的生活气息。”在《秧歌》的“跋”里,作者又强调:“《秧歌》里面的人物虽然都是虚构的,事情却都是有根有据的。”为了印证“真实”,张爱玲在小说里收集引用了当时的《解放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上公开登载的共产党干部的“自我检讨”、天津的“饥民救济所”、华东的“饥荒状况”等材料。

  这样,按照“真实”的原则,小说里即触及到一些社会问题,如土改中的“过火”现象,干部的“ 腐败”行为等。如《赤地之恋》写农村干部残酷斗争地主连中农也不放过;通过人物说出“老的地主清算光了,但共产党是否已经成了新的大地主了呢?而且较前更贪婪,更有势力”。“干部的确有许多已经腐化了,生活也一味追求享受”。《秧歌》多次提到农民“习惯的那种半皱眉半微笑的神情”。土改工作队长对农民的看法是:“农民嘛,本来就是落后的。他们心里有多糊涂,你都不知道,就只看见眼前的一点利益,常常不识好歹……树叶子掉下来都怕打破了头。”伴随着土改,“ 这时候却又酝酿着一个大风暴,增产节约运动蜕化为三反运动,这些机关的干部正是首当其冲,人人自危”。那些日子,广播喇叭里喊着:“抗拒坦白的顽固分子已经都枪毙了,大家赶快坦白!”

  《秧歌》写到饥饿和贫穷。一个小女孩饿得直哭,她父亲(金根)柔声说;“你妈就要回来了,她带东西来给吃。”作品写道:“孩子的妈在上海帮佣。她几个月前就写了信回来,说她要辞工回来种田——金根现在分到田了。自从土改以后,当时家里人就很苦,全靠她在外面寄钱回来……”写下乡体验生活的作家顾冈,因为饥饿偷偷去镇上买茶叶蛋,走到村口,突然发现“荒凉零乱的野地到处伸出了饥饿的眼睛,蛋壳搁哪儿都不合适”;一小孩无意中撞见顾冈躲在门后吃鸡蛋,顾冈“不得不把鸡蛋献出来”。《秧歌》还写了一个重要人物“王同志”,作者借王同志之口说“我们失败了”。王同志积极推行僵硬的土地政策,但并非不晓得民间疾苦:那里面就有他自己的痛苦;他的原则性跟他的盲目性一样强烈,但他又想在原则和人情两方面,在虚伪和真诚之间搞平衡。这是所塑造的干部典型之一。

  与这些描写相对应的,还有许多属于光明的场景。如《赤地之恋》开头,土改工作队进村坐在大车上激情高唱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批热情洋溢的年轻人,怀抱拯救农民贫穷的豪情开进“零乱荒芜”的原野。《秧歌》里还浓重而细腻地描写了农村的一场婚礼:人们让新娘子唱歌,“新娘子金花终于站了起来,斜倚在桌子角上,又把身子背过去,面对着墙”,唱了一首在“冬学班”上新学的《八路军进行曲》;在人们“再来一个”的喊声和掌声中,新娘子又唱起了“嘿啦啦嘿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打败了美国兵呀……”一团欢乐热闹的景象。工作队问起老百姓收成怎么样,谭大娘高兴地说:“现在好呢!穷人翻身喽!现在跟从前两样喽!要不是毛主席,我们哪有今天呀?要不是革命党来了,我们穷人受罪不知道到哪年啊!”作者补充道:“谭大娘把共产党与革命党有点搞不清楚,她一直称共产党为革命党,有时候甚至于称国民党。但是在她这年龄,这错误似乎情有可原。”作者在描绘这些场景和人物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新鲜和欣喜”之情,“张爱玲式”的笔触随处可见。

  “血泪之书”为何成了“坏作品”

  这两部小说在香港发表以后,引起了大陆评论界的注意。与那时前后出版的同类题材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长篇小说比起来,无论是作者的政治背景,还是作品反映的内容及主流倾向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当她的作品纳入大陆新的文学观念和评论框架的时候,人们便马上发现它的“异类”,忍受不了作品当中对于党的土改运动的负面揭示,于是给予严厉的批评。40年代曾经在上海担任《万象》主编并发表过张爱玲小说的柯灵评论说:“我坦率地认为是坏作品……并不因为小说的政治倾向……《秧歌》和《赤地之恋》的致命伤在于虚假,描写的人、事、情、境,全都似是而非。”(柯灵:《遥寄张爱玲》)。该观点通过对“真实性”的质疑来否定小说,影响巨大,代表了国内研究界的普遍看法。你看,作者竭力标榜“真实”,舆论却在这个根本点上说它“虚假”。差距如此之大。

  这些评论引起张爱玲强烈的反响,她曾对美国诗人瑞菏抱怨说:“我得跟控制着出版的力量打交道。我在上海沦陷的时期写作,战争结束,我变成一个汉奸!到了香港,我想写我在中国新社会建立之后所见到的一些事,评论把它论成反共文学!这是恭维,我不能出声,或者,我不能写超过我自身感受的事,即使我知道他们希望我做什么,那真是很痛苦,我没有美国梦,我对任何主义都没有好恶!”(王蕙玲:《她从海上来》)

  在迷茫和困惑中,1954年秋,张爱玲寄了一本《秧歌》给远在美国的胡适,请她最崇拜的学者能够指点迷津,希望这本书有点像他过去评《海上花》说的“平淡而近自然”。胡适接读这本书后果然看得仔细,3个月后回了一封信:

  爱玲女士:

  谢谢你十月五日的信和你的小说《秧歌》!

  请你恕我这许久没给你写信。

  你这本《秧歌》,我仔细看了两遍,我很高兴能看见这本很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你自己说的“有一点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我认为你在这个方面已做到了很成功的地步!

  这本小说,从头到尾,写的是“饥饿”,——也许你曾想到用《饿》做书名,写得真好,真有“平淡而近自然”的细致功夫。

  你写月香回家后的第一顿“稠粥”,已很动人了。后来加上一位从城市来忍不得饿的顾先生,写他背人偷吃镇上带回来的东西的情形,真使我很佩服。我最佩服你写他出门去丢蛋壳和枣核的一段,和“从来没注意到?穴小麻饼?雪吃起来夸嗤夸嗤,响得那么厉害 ”一段。这几段也许还有人容易欣赏。

  下面写阿招挨打的一段,我怕读者也许不见得一读就能了解了。

  你写人情,也很细致,也能做到“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如131—132页写那条棉被,如175、189页写的那件棉袄,都是很成功的。189页写棉袄的一段真写得好,使我很感动。

  “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是很难得一般读者的赏识的。《海上花》就是一个久被埋没的好例子。你这本小说出版后,得到什么评论?我很想知道一二。

  你的英文本,将来我一定特别留意。

  中文本可否请你多寄两三本来,我要介绍给一些朋友看看。

  书中160页“他爹今年八十了,我都八十一了”,与205页的“六十八喽”相差太远,似是小误。76页“在被窝里点着蜡烛”,似乎也可删。

  以上说的话,是一个不曾做文艺创作的人的胡说,请你不要见笑。我读了你十月的信上说的“很久以前我读你写的《醒世姻缘》与《海上花》的考证,印象非常深,后来找了这两部小说来看,这些年来,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自己以为得到不少益处。”——我读了这几句话,又读了你的小说,我真很感觉高兴!

  如果我提倡这两部小说的效果单上产生了你这一本《秧歌》,我也应该十分满意了。

  你在这本小说之前,还写了些什么书?如方便时,我很想看看。

  匆匆敬祝平安

  胡适敬上

  一九五五、一、廿五?穴旧历元旦后一日?雪

  (引自《张爱玲忆胡适之》,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版)

  张爱玲收到信后自然非常兴奋,于2月20日给胡适写了回信,她在信中说:“收到您的信,真的高兴到极点,实在是非常的荣幸。最使我感谢的是您把《秧歌》看得那样仔细……您问起这里的批评界对《秧歌》的反应。有过两篇批评,都是由反共方面着眼,对于故事本身并不怎样注意。”

  这是张、胡的第一次通信,在此以前他们并不认识。但张爱玲对胡适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早就佩服,尤其是经胡适点评推介的《红楼梦》和《海上花列传》,成为少女时的张爱玲倾心研读的启蒙作品,这对她以后形成的“红楼梦——张爱玲句式”的叙述语言风格影响极大。后来张爱玲到美国定居曾拜访过两次胡适,胡适也到张的寓所回访过。他们成为忘年交。

  对于张爱玲和她的两部“异类”小说《秧歌》、《赤地之恋》的反应,国内外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基调。与国内长期以来封锁张爱玲的状况相比,海外的研究工作却很活跃。1961年,曾与张爱玲当面交谈过的文学史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的英文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张爱玲第一次被写入文学史,而且用41页的重要篇幅来评价她。在小说史的序言中还说:“隔百年读《秧歌》、《赤地之恋》,更使我深信张爱玲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这本英文版的《中国近代小说史》80年代初在香港被翻译成中文传入大陆后,使张爱玲的名字和她的作品(包括钱钟书、沈从文、林语堂、路翎等一批作家),像“出土文物”一样浮出历史地表,并迅速走红,形成大陆第一次的“张爱玲热”。

  持相同观点的是刘登翰主编的《香港文学史》,这部书中写道:“事实上,在张爱玲的文章中,很难找到反共和亲西方的直接言论,而且不难感受到她对政治的一种厌恶情绪和躲避态度。固然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初衷已不得而知,但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她还是很难躲避要受到指责。这也是她后来在大陆的诸种文学中,找不到位置的原因。实际上,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秧歌》和《赤地之恋》对建国初期的那些失误,以及平民和知识分子受伤的描写,和后来大陆作家的‘伤痕文学’相比较,显然还是要温和得多。只是在当时,在新中国成立之时,这两部小说就未免显得过分地刺眼了。由此看来,蒙在这两部小说之上的这层迷雾,同样只能看作是当时东西方冷战的结果。”(《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也在《一支淡淡的歌——评张爱玲〈秧歌〉》这篇文章里说:“这本薄薄的《秧歌》在我们的记忆中就应该有一个尊贵的地位。张爱玲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譬如《半生缘》——只是引人入胜的言情小说而已,没有什么深度可言。但淡淡的《秧歌》,却绝对是一部‘世界级’的艺术品。”龙应台同时认为,“《秧歌》的题材是典型的宣传资料,但是作者对人性的成熟的了解给了它深度,作者的技巧赋予它独立自主的艺术生命。《秧歌》是每一个与土地共生死的人的一支挽歌,是张爱玲为中国农民立的一个小传。”

  这些评论表达了一个意思。即与张爱玲以“红楼梦句式”娓娓叙述40年代的上海滩城市旧家庭的传奇故事相比,《秧歌》和《赤地之恋》显然属于“异数”。无论是题材内容、语言风格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张爱玲以前的小说是驾轻就熟之作,那么后者则是对全新的土改时期的农村生活的“用心思考”;前者她能够任意铺陈,把握安排人物的命运和走向,而后者只能是“真实”地记录故事的场景,却无力评判它们的社会取向。不曾想,这“用心”创作的两部小说,却使张爱玲的命运和创作生涯发生“腰斩”——40年代与50年代的张爱玲泾渭分明。对于40年代的张氏小说好评如潮,推崇有加;而对50年代以后的张爱玲却讳莫冷落,甚至基本否定。评论很少谈及,出版时也把这两篇小说排斥在外。有学者指出:“张爱玲50年代前后的创作不可分割。如果把她写旧时代市民和知识女性的作品追认为今天中产阶级生活理想的前驱,将这部分文字与后来写新社会农民的血泪之书割裂开来,抬高前者,贬低后者,那就无异于将张爱玲关在由我们制造的狭笼里……”(复旦大学郜元宝:《重评张爱玲及其他》)

  其实,张爱玲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的作家,而不是党的作家,无产阶级的作家;因此,她不可能有丁玲、周立波那样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觉悟,她在驾驭这样重大题材的时候,还缺乏对党的一系列政策的了解和研究,缺乏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及创作规律的把握。这种规律和要求告诉作家:只注意作品的“艺术真实”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本质真实”,明白高层对于社会舆论和创作思想提倡的是什么。然而当时并没人告诉她这些。她只是按照自己固有的理解和方法写她并不熟悉、然而却触动她灵魂的东西。张爱玲也许并不熟悉农民,但她从来不准备将农民写成空洞的符号,而是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同情。她写活了40年代那些熟悉的小市民的灵魂,也写活了自己并不熟悉的解放初期的农民,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她寻求的是自由、真实而平稳的人生。这是她创作的一贯思想。但当评论框架脱离正常轨道的时候,判断的标准便发生偏移;张爱玲和她“用心”写出的土改小说也便成为凸现在主流意识视野中的“另类”。

  月亮为谁而明

  张爱玲从大红大紫到冷落苍凉,形成了巨大反差。“另类小说”的名声始终像一个阴影一样的跟随着她,这使她困惑不已。写完《秧歌》、《赤地之恋》后,她感到自己的写作才情已被岁月和变幻的时代所消磨,而且她发现标榜过“从未涉及政治”的自己,竟然已靠近、陷入了“可怕”的政治。她“无法逃避周围的窥视”,忍受不了这种“孤独的压抑”,开始向现实妥协。她感到自己作品的吸引力已经很有限了,香港似乎也没有她的前途,便决心更换环境,远离给她带来麻烦和不快的地方。

  当时的美国驻香港领事馆文化专员理查.麦加锡充当了她移民美国的担保人。1955年秋,35岁的张爱玲乘“克利夫总统号”离港赴美。又以“难民”身份成为美国的永久居民,住在洛杉矶。她二十几岁就在上海文坛横空出世,但来美国的几年里却连连遭到退稿的命运,不得不靠写一些电视剧谋生。她也曾写过广播剧《荻村传》,改编过《红楼梦》,改写过莫泊桑、亨利的西方小说,出版过英文小说《北地胭脂》。应香港挚友宋淇所在的香港电影公司约请,写关于张学良的剧本《少帅传奇》,为此她1961年曾去台湾收集资料,但最终只完成文字稿。张爱玲几十年隐居生活中,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将被胡适、刘半农称为“吴语文学的第一杰作”的《海上花列传》翻译为国语版和英文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二是历时10年致力于《红楼梦》的研究,提出是创作而不是自传、改写与遗稿等7个问题,写成24万字的《红楼梦梦魇》,1977年在台湾出版。张爱玲这个时期还写了她最后一篇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尘封26年后才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

  对于受到非议的那两部小说,张爱玲一直关注着它们的命运。1957年3月,她继续把她的《赤地之恋》翻译成英文,并把打印稿寄往纽约出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将《秧歌》改写成剧本,制作成电视剧在节目中播出,付给张爱玲稿酬1440美元。1968年,她委托香港朋友宋淇与台北皇冠出版社签订合同,重印了《秧歌》和《赤地之恋》。

  对创作的共同语言使张爱玲在美国遇到了知音,给她孤寂的生活带来生机。这个人就是美国激进的左翼作家、好莱坞编剧甫德南.赖雅,他在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的一次聚会上遇到了张爱玲,十分欣赏她的才华。张爱玲把《秧歌》英译本拿给赖雅,希望得到他的指正。赖雅读后说:“没想到,你的文章写得那么漂亮,文笔又是如此优美。”张爱玲告诉他这篇小说曾被说成是“反共文学”,赖雅指出“可是政治观点和艺术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共同的志趣和关心使他们的感情快速升温。1956年8月14日,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在纽约举行了婚礼。他们共同生活了11年后,赖雅因心脏病去世。就在这一年,柏克莱的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邀请张爱玲担任该中心的高级研究员,给她的任务是研究“中国共产党专用词汇”,并在这个无奈的岗位上工作了26年。这期间,她没有写过一个字的小说。

  张爱玲晚年受皮肤病的折磨,她郁郁寡欢,孤身一人过着闭门谢客的冷清日子。年轻时的张爱玲有着自负的资本,可是晚年的她却屈服了人生,也屈服了这个世界。

  1995年9月8日晚,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公寓逝世。

  这一天是中秋节,皎洁的月光抚慰着一缕远在异国他乡的孤魂。

  她的遗体一星期后才被警署发现——“安详地躺在空旷的大厅中精美的地毯上,桌子上有一沓铺开的稿纸和一支未合上的笔”。同时发现她为自己立下的遗嘱:“一,所有私人物品留给香港的宋淇夫妇;二,不举行任何葬礼,将遗体火化,骨灰撒到任何空旷荒野。”

  她的遗嘱执行人林式同先生将她的遗体于9月19日清晨在惠捷尔墓园火化;张爱玲没有留下后代,火化时也没有一个亲人到场。遵照遗愿将她的骨灰撒在了冰冷的太平洋中。

  张爱玲的逝世再次引起世界媒体的嘱目,国内各大报刊都作了重要的报道。张爱玲的小说加速出版,张爱玲的“语录”不胫而走,“张爱玲热”继80年代兴起之后再度席卷中国大陆。这位旷世才女的“死”换来在媒体和读者中的“活”。

  在张爱玲75年的人生岁月里,可以说经历了世间矛盾的轮回——热闹与寂寞,浮华与苍凉,大喜与大悲。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张爱玲在《金锁记》里的预言:“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

(来源:《文史精华》2005年第11期)


 

[此帖子已被 luo 在 2009-7-6 12:43:51 编辑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34楼 发表于: 2009-07-13

太平洋战争[转帖]

    为抑制日军扩张势头,美国对日本的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的供应大为削减,致使深陷中国战场的日本陆军更加艰难。为此,与陆军部甚为不和的海军部极力主张打一个漂亮仗给陆军的笨蛋们看。物资供应的奇缺使天皇裕仁也倾向于向美国挑战。东条英机上台后,极力主张实行“大东亚共荣圈”政策,以便从东南亚掠夺资源支援前线,做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名副其实的“大日本帝国”。
    珍珠港事变前夕,日本积极实施外交和谈的政策,实行假和谈、真战争的阴谋。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是个痴迷的赌徒,在军事上也是一样好赌,要么大获全胜,要么一败涂地。山本在美国考察过,深知美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工业的强大,本来山本是不同意贸然同美国开战的,但得知东条一意孤行的命令下达后,便服从命令。作为一个军人,山本认为,当战争无可避免的时候,就应该拿出武士道精神,同宿敌美国决一死战,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与美国豪赌一把。在外交谈判上,蒙在鼓里的美国政府拒绝了日本政府提出的“甲案”和“乙案”,谈判彻底破裂。马上,日本对美宣战,与此同时,日本提前派遣的军队已袭击了菲律宾和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
    1941年11月17日,偷袭珍珠港的联合舰队离开柱岛锚地;26日,集结后的攻击舰队离开单寇湾,取道北太平洋航线向珍珠港进发,太平洋战争序幕掀开。12月7日,日军在马来半岛北部哥打巴鲁和泰南的北大年和宋卡登陆。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并空袭英美在远东的军事设施。12月9日,日美英相互宣战,步其后尘者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廿余个国家,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12月10日,英国的“威尔斯亲王”号和“反击”号被日本海军航空兵击沉。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在军官酒井隆的纵容下,暴行持续了整整三天。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英军司令帕西瓦尔签订投降书,新加坡弃守。3月9日,印尼荷军投降。由于麦克阿瑟的轻敌,致使美、菲联军被困巴丹半岛。3月11日,麦克阿瑟离菲赴澳就任联军统帅。4月18日,美国使用航母编队运载B-25中型轰炸机,首次轰炸东京。5月6日,由于药品奇缺、疾病流行,温莱特中将被迫向敌本间雅晴中将投降,菲律宾沦陷。5月8日,珊瑚海海战结束,美军损失“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但挫败了日军攻占莫尔兹比港的企图,重创日军两艘航空母舰。5月8日,缅北重镇密支那失守,中国远征军全面撤退,缅甸落入日军之手。6月3至6日,日本中途岛战役败北,损失四艘主力航空母舰,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1942年8月美国和日本围绕抢占瓜达尔卡纳尔岛在之後的6个月双方部队发生激烈战斗,日本海军被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拖累,从此便再也无法恢复元气。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败战使太平洋战争攻守之势互换。至此日本不得不开始打一场防御战。1943年4月18日,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亲自签发“‘复仇’行动”作战命令,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机遭伏击丧命。11月22日至26日,中英美召开开罗会议,并签订《开罗宣言》。
    1944年1944年1月31日,美军进攻马绍尔群岛。1944年4至11月,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在中国展开“一号作战”计划,既豫湘桂战役。1944年6月15日,美国开始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1944年8月10日,美军完成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任务。1944年10月23至25日,莱特岛海战日军惨败。
    1945年3月4日,马尼拉光复。5月3日,中英美联合反攻缅甸胜利。6月22日,日本失冲绳岛。7月16日,美国成功试炸原子弹。7月26日,中英美发表《波茨坦公告》。8月6日,广岛遭受原子弹“小男孩”袭击,日本平民死亡14万人。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美国在长崎投掷第二颗以丘吉尔的体形命名的原子弹“胖子”,日本平民死亡7万人。日本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