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有千百种方式可以表达,但在美国人来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有五种方法表示,就这个问题中西比较如下。
第一种(礼物与金钱--Gifts or Money):华人父母这点做得非常完美,从孩子出生满月送红包与金琐片开始,以后随著年龄增长而赠送不同阶段的益智玩具,出钱出力栽培孩子,供到完成学业,还出资帮助孩子留学或创业,甚至有许多父母将其一生省吃俭用积下的老本,为儿女出头款买房子,这种倾囊相助的传统,老美自叹不如了。
第二种(时间--Time):孩子要的不仅是锦衣玉食,他们更渴望父母无时无刻的陪伴。一般的父母都能善尽职守,从对孩子们唱摇篮曲,讲床边故事开始,就已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了。随著孩子的逐渐成长,督导课业并辅助课外活动,如学琴、学画、学舞、打球、游泳、合唱团、乐队、功夫、童子军、以及中文学校等等,巴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时。可以想像父母付出的时间和心力,来陪伴孩子成长的路程是如何漫长与艰苦。但是,收获也非常值得,不但培养了亲子干情,也教导孩子们许多技能与处世之道。美国人常说,花在孩子身上最好的东西就是时间(The best thing to spend on your children is time),我非常欣赏这句话。
第三种(服务--Service):父母对子女的服务是天经地义,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所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这点点滴滴是父母对子女的服务。直到儿女成年,成家立业,父母年老退休,还是愿意为子女做终生义工,而且甘之如诒乐在其中。
第四种(语言表达--Language):美国人总是把甜心、蜜糖、亲爱的、我爱你、我想你、、、、之类的甜言蜜语放在嘴边,实质有多少诚意,但听者内心很受用和舒服。华人父母这点略有逊色了,当孩子有成就或有良好表现时,父母心里非常喜怡,但口头上有赞美之辞常夸奖别人家的孩子,而对自己孩子爱在心里口难开,这种含蓄的作风,伤害了孩子而不知,我们应该顺应潮流,配合环境,做适应的调整,免得孩子心里不平衡而对父母敬而远之。
第五种(肢体语言--Touch):父母对孩子的搂搂亲亲、拍拍肩、摸摸头都是亲情的交流。当孩子们小的时侯,我们对孩子爱不释手,可是孩子长大了,不知不觉的疏远了,这种肢体语言也跟著消失了,这样孩子觉得父母好严肃好冷漠。其实,亲情是需要表达出来的,爱在心里口要开,让孩子永远感受父母的温暖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