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662阅读
  • 1304回复

一睹庐山真面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乐游人

发帖
22030
金钱
505
经验值
7836
只看该作者 120楼 发表于: 2008-02-12

菠萝哥:最近有乜计划和好桥也?

离线菠萝

发帖
5888
金钱
2316
经验值
5591
只看该作者 121楼 发表于: 2008-02-16

乐哥,整返条靓歌轻松吓哩!

[此帖子已被 菠萝 在 2008-2-17 13:57:48 编辑过]

离线乐游人

发帖
22030
金钱
505
经验值
7836
只看该作者 122楼 发表于: 2008-02-18

乐哥,整返条靓歌轻松吓哩!

 

多谢菠萝哥送上漂亮音画!

离线乐游人

发帖
22030
金钱
505
经验值
7836
只看该作者 123楼 发表于: 2008-02-24

美丽的庐山

 

 



乐游人编辑

[此帖子已被 乐游人 在 2008-2-24 0:26:53 编辑过]

离线菠萝

发帖
5888
金钱
2316
经验值
5591
只看该作者 124楼 发表于: 2008-02-24
樂哥,廬山的景色美如畫!謝樂哥。
离线搞笑大师

发帖
4653
金钱
1999
经验值
6750
只看该作者 125楼 发表于: 2008-02-24

菠萝:
樂哥,廬山的景色美如畫!謝樂哥。

乐哥对庐山情未了,他在那里找到了嫣妃.

离线乡下人
发帖
458
金钱
465
经验值
465
只看该作者 126楼 发表于: 2008-02-24

乐哥对庐山情未了,他在那里找到了嫣妃.

大师兄: 几时改行做探员?
离线乐游人

发帖
22030
金钱
505
经验值
7836
只看该作者 127楼 发表于: 2008-02-24
菠萝:
樂哥,廬山的景色美如畫!謝樂哥。

乐哥对庐山情未了,他在那里找到了嫣妃.

大师:都系要多谢菠萝哥,因为是他带队.你对庐山有毛印象啊?我记得你话行到山脚想起往事吖.讲来听吓.

[此帖子已被 乐游人 在 2008-2-24 15:43:16 编辑过]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128楼 发表于: 2008-02-24
       游乐人, 在资料中我看到庐山是一年四季都是在浓暮珑罩着, 所以"难见庐山真面目"之说! 那就是长年在浓暮淹盖着, 它的真面也就难得一见了! 但很可惜我真的没去过, 你传上来的美景真的使我又有了到庐山一游的冲动! 真美啊! 美就美在大暮胧罩下的庐山!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129楼 发表于: 2008-02-24
 
 

[此帖子已被 国际自由人 在 2008-2-24 22:39:18 编辑过]

离线真由美

发帖
3553
金钱
3666
经验值
3365
只看该作者 130楼 发表于: 2008-02-24

美丽的庐山加上美丽的传说真好象人间仙景,把我也署身云里雾里,梦游一回.

离线乐游人

发帖
22030
金钱
505
经验值
7836
只看该作者 131楼 发表于: 2008-02-24

国际自由人:
       游乐人, 在资料中我看到庐山是一年四季都是在浓暮珑罩着, 所以"难见庐山真面目"之说! 那就是长年在浓暮淹盖着, 它的真面也就难得一见了! 但很可惜我真的没去过, 你传上来的美景真的使我又有了到庐山一游的冲动! 真美啊! 美就美在大暮胧罩下的庐山!

多谢国际大哥!

近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描述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说的是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不相同的形象,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诗人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庐山美景,值得一游.

[此帖子已被 乐游人 在 2008-2-25 8:34:11 编辑过]

离线乐游人

发帖
22030
金钱
505
经验值
7836
只看该作者 132楼 发表于: 2008-02-24
真由美:

美丽的庐山加上美丽的传说真好象人间仙景,把我也署身云里雾里,梦游一回.

由美靓妹:多谢登上美丽的庐山,能让你置身云里雾间,饱览无限风光,实属荣幸.如下次再游记得约枚菠哥哥一齐啊.

离线乐游人

发帖
22030
金钱
505
经验值
7836
只看该作者 133楼 发表于: 2008-02-25


 

 

美丽的庐山_乐游人编辑


 
 
妥乐禾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134楼 发表于: 2008-02-25

   近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描述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为甚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呢? 那就是当你身在庐山中时, 由与云雾环绕, 只能观看到庐山的一角, 但当你在远山观看庐山时, 也还是看到云山雾海, 还是难看庐山真面目, 所以也有一句古语: 难见庐山真面目, 也是由于是着样, 所以庐山就更加的吸引着天下的游客! 这句: 难见庐山真面目是用来比喻的, 你知道在甚么的情况下才用得上这个句子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