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由美返回国到深圳公干。
事情办妥后, 跟几个同学开车去云浮看望一位大学毕业后就在山城扎根快三十年的同学。多年不见, 晚上在酒店天南地北,古今中外, 聊到深夜。
同学老黄说现在的年轻人爱起英文名字, 崇洋媚外。另外一位同学老叶则持不同看法, 他说一两千年前, 古人就用英文名了, 不必大惊小怪。大家叫他说来听听。他说明天再讲,先睡觉休息吧。
第二天起个大早, 去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乡,云浮邻县新兴,参观国恩寺---六祖的故居,及弘法、示寂之地。当日国恩寺的方丈亲自给我们讲解。
方丈四十开外, 个子不高, 潮汕人, 乡音重, 神學院碩士畢業。
每当他说“慧能和尚”时, 我都听成“威廉和尚”。
参观完后, 我对老叶说, 为何方丈老是说“威廉和尚”, 是潮州音吗?
老叶煞有介事的说,剛才方丈的确是讲“威廉和尚", 唐朝时住在廣州的外国人就称“慧能“ 爲 " 威廉" (William)了. 真的嗎?大家問。
老叶說,千真万确. 他还讲到春秋末期孔子经常出国 (周游历国), 为了方便, 起了个英文名,叫Johnny.這就是孔子字仲尼的來由。又说当年孙文闹革命,流亡海外,足迹踏遍南洋,欧美, 港澳,日本,与台湾。为掩护其秘密革命活动和跟欧美人士交流方便,孙文也起了个英文名, 叫 Johnson。 日本人英文口语特别差, 发Johnson之音有困难, 孙文只好请他的日本友人称他中山(Johnson)。
[ 此帖被lums在2013-06-27 14:1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