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11阅读
  • 5回复

名家讲台风采摘录(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李尔
 

发帖
142
金钱
291
经验值
34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4-03-26
近日在下看得一篇文章,很是有趣,讲的是近代名家在讲台上的轶事,我等虽无福气亲聆教诲,看看摘录也是一乐也,在此分段转载与同学们分享。

辜鸿铭 这个清末国学大师在上课前先和学生约法三章:
(一)他一进教室学生必先起立致礼;下课后,他先离去,学生再走。
(二)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上课检查若背不出,不许坐,要一直站到下课。
(三)要能受得住约束的听课,受不了的可趁早退堂——如此做法,现在的大学教师一般不会这样做,中学教师一点都不敢这样做。可他要求虽严,但古文烂熟于胸,英文又呱呱叫,加上诙谐幽默,一般是没有学生退堂的。讲到得意处,他会忽然唱段小曲,或者从长袍里掏出几颗花生糖果大嚼,令人忍俊不禁。




[此帖子已被 李尔 在 2004-3-26 16:28:4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李尔 在 2004-3-26 16:29:41 编辑过]
分享到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4-03-26
说起辜鸿铭就多话题了,萝卜愿与大家分享:

民国初年,在辫子几近绝迹之际的奇观就是辜鸿铭的辫子:

且看黄兴涛先生的描写:“一个身材高挑,脸庞清瘦,鼻梁高耸,眼睛深蓝,传教士般的半百老叟,拖着一条久不梳理的小辫子暴露在公众面前。那辫子上面压着一面平顶红结的瓜皮小帽,下面是一身枣红色的、油光可鉴的旧马褂和破长袍,袖子上面斑斑点点,闪烁的尽是鼻涕和唾液的痕迹。他就是辜鸿铭。”
离线李尔

发帖
142
金钱
291
经验值
34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4-03-26
因此民初时期有人说:“到了北京城可以不逛紫禁城,但不可以不看辜鸿铭。”

可是又有一个版本是说:“到了北京城可以不逛紫禁城,但不可以不看陆小曼。”

见仁见智了。

离线玫瑰花

发帖
12133
金钱
120422
经验值
5074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4-03-26
花心萝卜:以前的先生讲课严谨,听说现在的大学的老师不再怎么理会学生了。学与不学那是你个人的事。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4-03-26
玫瑰花:老师把我等领入门,“修行靠自己”了。不过近代几位大师级的老师的确是各有各精采。
离线李尔

发帖
142
金钱
291
经验值
34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4-03-26
辜氏在清末还任过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期间与俄国人打交道中,因其博学和出色的外语水平令傲慢的俄国人刮目相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