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了一遍介绍于右任书法的视频。通过视频发现于右任用熟纸为多,且行笔速度相对较快。
关于行笔速度问题,每个人因各自风格不同,都有各自的习惯,故无统一的答案。不过,在书写时体会一下自己的行笔速度快慢,自会摸索出对手中毛笔的控制方法来,令自己写字时对行笔的控制更为就手。
我知道,不少人在书写时出于习惯,在书写过程中忽略了许多东西,恐怕行笔速度也是其中之一。当自身体会到这一点后,以后就会发现更多的东西需要整改。这样,经过不断整改筛选,意味着不断进步提高,最终找到最契合自身的书写方法。
学习速度的快慢,除去勤奋外,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被动与主动。被动就是“病已成而后药之”,当勤奋却不见有什么提高时,才发现自己某方面的不足,这才去进行补充,虽说这称得上是“忘羊补牢,未为晚矣”,但又怎及得上主动去发现潜在的问题,在亚健康状态下将发病的隐患消除呢。
字写得好坏,都是书写习惯所造成的,亦是因为习惯,所以许多毛病被忽略。
学书法是最初见效快,随着水平越来越高,每有所得都甚感艰难,故一个人写得很熟练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见进展是很常见的事。而且,人是有高峰期的,到了一定阶段后,若能维持不退步就很不错了,再进一步则很罕见。因为写得越熟,习惯的力量越强大,也就越难发现自己的不足,甚至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无力去改变什么。就如我也常常发现自己说话的语气与口头禅那般,可始终改不过来。
只是我不是演员,在这方面不加理会也没什么大问题,况且也很少人去对自己的说话进行录音分析。书法则有字迹留下来,个中就包含了书写习惯在内,这是提供自我分析的证据。
一个人写到熟后,再过几年不见水平提高,意味着这个人无法做到主动学习,若无意外,这人的书法水平很难有什么进步了。
亦是因此,有些人写了一辈子,其水平还停留在数十年前的状态,可有些人学了十来年,便胜过别人学习数十年,这都是主动与被动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