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王僧虔《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这个妙与神采,跟个人修养有关,或可讨论,但用于批评如“欠神采”则是贻笑方家了。故针对作品赏评而言,形质为上,神采次之。
只是人们习惯站在制高点看问题,即使自身修养及书法水平低下,亦拿神采来说事,对此类人,应敬而远之。
至于形质,就是这个字结体如何点划如何,最终免不了一个“熟”字。
写得熟与不熟,就是看行笔利落与否,等如观看武术表演,一旦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突然忘记了套路,自是谈不是利落也谈不上熟。
虽然行笔有涩滑,但这并不妨碍与熟挂钩,这就看其行笔中的过渡情形,如太极拳中也有炮捶,也有抖动,而非一路平缓,可这不妨碍其连贯流畅。这些东西,在认真阅读作品时都不难体会。
在结体方面,除印刷体外,历代并无统一标准,将字写得歪歪斜斜并不代表不好。故解决这一问题,先要从“平直相似,状如算子”开始,连匀称都做不好,如何把握好结体中的重心呢?
将字写得匀称了,虽有利于变化中能站稳脚跟,但也要讲究平衡感,个中的出入,很难就言论讲得通透,较佳的解决办法是读帖与临帖。如果连帖也临不好,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