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341阅读
  • 213回复

論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50楼 发表于: 2013-05-29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译解
    【本篇引语】
    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1)。”请益(2)。曰:“无倦(3)。”
    【注释】
    (1)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2)益:请求增加一些。
    (3)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1),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2)?”
    【注释】
    (1)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2)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待续】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51楼 发表于: 2013-05-30
    续《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译解
    【原文】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
    【注释】
    (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音ī,什么。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得当。
    (7)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评析】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评析】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52楼 发表于: 2013-05-30
    【原文】
    子曰:“诵 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不能专对(2)。虽
多,亦奚以(3)为?”
    【注释】
    (1)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
    (2)专对:独立对答。
    (3)以:用。
    【译文】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
    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样。”
    【评析】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当时两国的政治情况有些相似。所以孔子说,鲁国的国事和卫国的国事,就像兄弟一样。

    【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1):“善居室(2)。始有,曰:‘苟(3)合(4)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1)卫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
    (2)善居室:善于管理经济,居家过日子。
    (3)苟:差不多。
    (4)合:足够。
     【译文】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时说:“他善于管理经济,居家理财。刚开始有一点,他说:‘差不多也就够了。’稍为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就算完备了。’更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53楼 发表于: 2013-05-30
    【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1)。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2)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1)仆:驾车。
    (2)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
    【评析】
    孔子说,善人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可以“胜残去杀”,达到他所理想的境界。其实,从这句话的本意去理解,善人施行“德治”,但并不排除刑罚的必要手段。这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原文】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
    【评析】
    上一章孔子讲,善人施行德治需要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到达理想境界,本章又说,王者治理国家也需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仁政。同样,王者在实现仁政之前的三十年间,也不能排除刑罚杀戮手段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54楼 发表于: 2013-05-30
【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评析】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本章里孔子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是有深刻的思想价值的。

    【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原文】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评析】
    对于鲁定公的提问,孔子实际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他劝告定公,应当行仁政、礼治,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于违抗而感到高兴,这是值得注意的。作为在上位的统治者,一个念头、一句话如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亡国丧天下的结局。

    【原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55楼 发表于: 2013-05-30
    【原文】13•17
    子夏为莒父(1)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1)莒父:莒,音jǔ。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原文】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1)有直躬者(2),其父攘羊(3),而子证(4)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1)党:乡党,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
    (2)直躬者:正直的人。
    (3)攘羊:偷羊。
    (4)证:告发。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评析】
孔子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看来,他把正直的道德纳入“孝”与“慈”的范畴之中了,一切都要服从“礼”的规定。这在今天当然应予扬弃。

    【原文】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评析】
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56楼 发表于: 2013-05-30
    【原文】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
    (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2)果:果断、坚决。
    (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原文】 13•21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2)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1)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2)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原文】 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1)。’善夫!”“不恒 其德,或承之羞。”(2)子曰:不占(3)而已矣。”
    【注释】
    (1)巫医:用卜筮为人治病的人。
    (2)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二句引自《易经•恒卦•爻辞》。
    (3)占:占卜。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评析】
    本章中孔子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人必须有恒心,这样才能成就事业。二是人必须恒久保持德行,否则就可能遭受耻辱。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告诫。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57楼 发表于: 2013-05-30
    【原文】 13•23
    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评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原文】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评析】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

    【原文】 13•25
    子曰:“君子易事(1)而难说(2)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3)。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1)易事:易于与人相处共事。
    (2)难说:难于取得他的欢喜。
    (3)器之:量才使用他。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又提出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另一个区别。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君子,他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也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好,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但小人就不同了。在现实社会中,君子并不多见,而此类小人则屡见不鲜。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58楼 发表于: 2013-05-30
    【原文】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原文】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评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其次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1),怡怡(2)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释】
    (1)偲偲:音sī,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
    (2)怡怡:音yí,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原文】 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练百姓用七年的时候,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原文】 13•30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叫抛弃他们。”
    【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讲了教练百姓作战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完全反对军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他主张训练百姓,否则便是抛弃了他们。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译解完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59楼 发表于: 2013-05-31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解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原文】 14•1
    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2);邦无道,谷,耻也。”“克、伐(3)、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
    (1)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
    (2)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
    (3)伐:自夸。
    【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评析】
    在《述而》篇第13章里,孔子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本章又提到“耻”的问题。孔子在这里认为,做官的人应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忠,无论国家有道还是无道,都照样拿俸禄的人,就是无耻。在本章第二个层次中,孔子又谈到“仁”的题。仁的标准很高,孔子在这里认为脱除了“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难能可贵,但究竟合不合“仁”,他说就不得而知。显然,“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 14•2
    子曰:“士而怀居(1),不足以为士矣。”
    【注释】
    (1)怀居:怀,思念,留恋。居,家居。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
    【译文】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原文】 14•3
    子曰:“邦有道,危(1)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2)。”
    【注释】
    (1)危:直,正直。
    (2)孙:同“逊”。
    【译文】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评析】
    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今天这样的作法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这是应当给予批评的。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60楼 发表于: 2013-05-31
    【原文】 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评析】
    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原文】 14•5
    南宫适(1)问于孔子曰:“羿(2)善射,奡荡(3)舟(4),俱不得其死然。禹稷(5)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注释】
    (1)南宫适:适,音ku︸,同“括”,即南容。
    (2)羿:音yì,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于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臣寒浞所杀。
    (3)奡:音ào,传说中寒浞的儿子,后来为夏少康所杀。
    (4)荡舟:用手推船。传说中奡力大,善于水战。
    (5)禹稷: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稷,传说是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种植庄稼。
    【译文】
    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评析】
    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原文】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原文】 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61楼 发表于: 2013-05-31
    【原文】 14•8
    子曰:“为命(1),裨谌(2)草创之,世叔(3)讨论之,行人(4)子羽(5)修饰之,东里(6)子产润色之。”
    【注释】
    (1)命:指国家的政令。
    (2)裨谌:音bì chén,人名,郑国的大夫。
    (3)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
    (4)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即外交事务。
    (5)子羽: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
    (6)东里:地名,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原文】 14•9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1)。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2)。夺伯氏(3)骈邑(4)三百,饭疏食,没齿(5)无怨言。”
    【注释】
    (1)子西:这里的子西指楚国的令尹,名申。
    (2)人也:即此人也。
    (3)伯氏:齐国的大夫。
    (4)骈邑:地名,伯氏的采邑。
    (5)没齿:死。
    【译文】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原文】 14•10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62楼 发表于: 2013-05-31
    【原文】 14•11
    子曰:“孟公绰(1)为赵魏老(2)则优(3),不可以为滕薛(4)大夫。”
    【注释】
    (1)孟公绰:鲁国大夫,属于孟孙氏家族。
    (2)老:这里指古代大夫的家臣。
    (3)优:有余。
    (4)滕薛:滕,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薛,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东南一带。
    【译文】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原文】 14•12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
    (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
    (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
    (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原文】 14•13
    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4)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
    (1)公叔之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谥号“文”。
    (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处是“这个”的意思。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63楼 发表于: 2013-05-31
    【原文】 14•14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译文】
    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评析】
    臧武仲因得罪孟孙氏逃离鲁国,后来回到防邑,向鲁君要求,以立臧氏之后为卿大夫作为条件,自己离开防邑。孔子认为他以自己的封地为据点,想要挟君主,犯上作乱,犯下了不忠的大罪。所以他说了上面这段话。此事在《春秋》书中有记载。

    【原文】 14•15
    子曰:“晋文公(1)谲(2)而不正,齐桓公(3)正而不谲。”
    【注释】
    (1)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36 ̄前628年在位。
    (2)谲:音jué,欺诈,玩弄手段。
    (3)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85 ̄前643年在位。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评析】
    为什么孔子对春秋时代两位著名政治家的评价截然相反呢?他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对时人的违礼行为一概加以指责。晋文公称霸后召见周天子,这对孔子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说晋文公诡诈。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孔子认为他的做法符合于礼的规定。所以,他对晋文公、齐桓公作出上述评价。

    【原文】 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1),召忽(2)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3),不以兵车(4),管仲之力也。如其仁(5),如其仁。”
    【注释】
    (1)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2)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3)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
    (4)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
    (5)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评析】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一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
离线仁兄.

发帖
11145
金钱
19372
经验值
11030
只看该作者 164楼 发表于: 2013-05-31
    【原文】 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1)管仲,吾其被发左衽(2)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3)也,自经(4)于沟渎(5)而莫之知也。”
    【注释】
    (1)微:无,没有。
    (2)被发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
    (3)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
    (4)自经:上吊自杀。
    (5)渎:小沟渠。
    【译文】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原文】 14•18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1)与文子同升诸公(2)。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注释】
    (1)僎:音xún,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
    (2)升诸公:公,公室。这是说僎由家臣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同位。
    【译文】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原文】 14•19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1)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注释】
    (1)仲叔圉:圉,音yǔ,即孔文子。他与后面提到的祝鮀、王孙贾都是卫国的大夫。
    【译文】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