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逛至三八中学,闲聊起自己的故乡.也就勾起了三十多年前的一段记忆……fficeffice" />
三十五年前,被打倒后的父亲要遣返回老家,一家人被扫地出门了.听老爷子说,是要回台山老家做农民去了.台山在什么地方?为啥要去做农民?那时候的我还小,都不懂,反正习惯了父母走到哪就跟到那.
记得那天还是半夜里被拉上了车,一家人乘坐一辆解放牌大货车,车上装着家当和很多木方( 据说是回去盖房子用的),父亲坐车头带路,我,妹妹和妈妈则挤在车箱里靠车头的位置,蜷缩在一起.昏昏沉沉的就上路了……
中途又是风又是雨的,真如电影里那些落魄镜头.也不知道颠簸了多远的路,快到了天亮的时候,迷迷糊糊的我听到车厢外熙熙攘攘的,睁眼一看,哦,原来已经到了自己的家乡龙溪村,村民们在帮忙卸东西呢.村民们都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家城里来的人,而生涩涩的我拉着妹妹,也好奇地打量这陌生但又属于是自己的根的地方.
龙溪村,是祖上生活的地方,应该说是父亲以前那辈生活的地方,听父亲说他自己都没在那待过.整齐的村落,平整的良田,村前还有条小溪,清清的溪水像条小龙一样在村前宛然而过,这龙溪村的村名可能就由此而来吧.
村里的房子都是侨乡特有的建筑,这样整齐的村落俺还是头一次见.俺那时就想,这的人可真有钱啊,家家户户都是钢筋水泥青砖楼房,这哪象是农民的房子,这跟电影里的地主房子差不多,也没想到这都是些华侨侨眷的房子.
安顿下来没多久,妈妈很快被安排到台城的银行上班,每周回来一次,父亲则还留在村里,因为有些文化,在村里好像好像就让他做些记账啥的工作.那时的我暂时没有上学,又没人玩,带着妹妹守着空空的大房子里,孤独得很,每天最想的事情就是盼着周末,盼着妈妈能快点回来.
记得那时的生产队长一个叫德叔,一个叫牛叔,他们和村民们对我们一家那是十分的照应.知道我们是城里人,重活不会让父亲干,过啥节啊什么的就往家里送糕点.印象很深的是台山好像特别多什么节,动不动就要”吃肴””吃糍”,村里的阿婶阿姆都会把我们拉她们家里去分享,那时的我还真是享了不少口福,不过现在都不记那时吃的是些什么东西了.
牛叔住在村头,他有个儿子,我叫他牛哥,牛哥常带着我到那条小溪里摸螺, 捉小鱼,这也算是我在乡下唯一的玩乐项目了
半年后,父亲也被落实了政策,我也就跟着到台城来了,从此就离开牛叔,离开了牛哥,离开了那有我一段童年短暂记忆的龙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