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73阅读
  • 1回复

从菜农陈伯所想起的澳洲华侨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刘树民
 

发帖
24792
金钱
29646
经验值
559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从菜农陈伯所想起的澳洲华侨史

离我不远处,住着一对来自新会的老华侨,人们喜欢叫他陈伯,一说起陈伯,在墨尔本很多人都认识,只要是因为他种的菜特别好。我认识陈伯有二十多年了,一是大家都干餐馆;二是我那时热衷于种菜,也就时时到陈伯的家里跑。陈伯过去在中国时是菜农,所以非常专业,每年单单在家里种的菜收入就好可观,而我因为他的缘故,也就学到三招半式,每年种的瓜菜一年都吃不完,很多时候送街坊。

我看过五邑籍华侨在澳洲的历史,他们过去多是农民,富有耕种经验,他们带来了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农具、良种,不少人在金矿枯竭后转而从事农耕,以种水果、蔬菜为生。 1901-1902年,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所需的蔬菜,有一半是由华人供应的。其他许多城镇在很大程度上都得依靠华人的蔬菜供应。1901—1921年 间,菜园的年产值,在维多利亚是20-40万镑之间,在新南威尔士则在20—60万镑之间,其总额的半数为华人菜农、小贩和蔬菜水果商所得。如果没有华侨垦荒种地,澳大利亚人就不可能吃到品种多样、新鲜可口的蔬菜。我的祖父和二公在60年前就是在这里以种菜为业,后来到我们这一代,就逐步转其他行业。新会籍华侨阮三福是靠种植业致富的成功人士。阮三福在20世纪初年,与乡亲来到澳大利亚,起初在维多利亚州东北部京河盆谷一带打工。后经人介绍到当地一位 种植烟草和麻类的庄园主马缘士的庄园做工。他工作勤劳,又富有耕作技术,深受庄园主赏识,并将女儿许配给他。这件事在澳洲曾被传为佳话。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澳洲著名的刘光福(18931983),他祖籍台山水步,生于澳大利亚悉尼。父亲早年在维多利亚州当过金矿工及伐木工。母亲是一位英格兰移民。1900年刘光福和弟弟刘光荣被父亲送回祖国,在乡间的私塾接受传统的中国教育。1908年重返悉尼,在一家教会学校补习英文。不久到一家中文报馆任职。1911年任墨尔本中 国总领事馆英文秘书,结识了著名华人律师麦锡祥(祖籍四邑,生于澳大利亚)。以后他同麦锡祥等人一起成为争取华人平等权利的斗士,被誉为澳洲华人社会之 。前几年,在这里还出版过一本连环画,是描绘他的一生事迹。

在墨尔本唐人街竖有一块铜匾,上面刻写着这样的文字:此匾纪念墨尔本中国人团体的拓荒先锋于公元1854年到利通宝街这个地区立业。这些华侨先人是来自中国广东省四邑。我们认为,这段文字记录的不仅仅是五邑籍华侨开发和建设墨尔本的历史功绩,也是五邑籍华侨开发和建设悉尼、本迪戈、达尔文、巴拉雷特、阿腊腊特等一批重要城镇的历史丰碑。今天已与台山市结为友好城市的阿腊腊特的开发,就是五邑籍华侨对澳国城镇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典型例子。阿腊腊特(又译为阿拉雷特、亚拉腊)在墨尔本西北部,是一个只有1万多人口的乡镇。19978月,该地动工兴建一座广东金山博物馆,以纪念华侨为开 发阿腊腊特所建立的功绩。馆前广场上矗立着两尊华人兄弟矿工的铜像,铜像附近有两座铜碑,分别用中英文刻着歌颂华人历史功绩的文字,详尽地记录了五邑籍华侨开发阿腊腊特市的艰辛历程。碑文说:

1857年一支700人的中国淘金队伍,从中国珠江流域南部的四邑地区(现广东境内)出发,于同年3月从香港登上一艘美国PP圣人号快速帆船,4月抵达澳大利亚国。当时维多利亚州有禁止华人上岸的法令,他们一直航行至南澳一个叫罗希的地方才下船。他们用扁担挑着全部财产,头戴苦力帽,辫子盘在头顶上,经过400公里跋涉于5月底才到达目的地。该地点被命名为广东矿脉,并成为最丰富的冲积层金矿 区。在最初的12个星期里,挖出的每筐金矿沙中黄金含量多达6480英两。在开始的5周中,该地是被称作广东矿脉,后改称阿拉雷特山,最后简称为阿 拉雷特。广东矿脉的开采一直持续至1912年,长达55年之久。

经过五邑籍华侨和澳大利亚人民140多年的开发与建设,现在,阿腊腊特市工农业生产都很发达,城市建设井然有序,公共设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也很先进,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小城镇。可以这样说,没有包括五邑籍华侨在内的广大华侨的艰辛劳动,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就没有澳大利亚这些城镇今日的繁荣兴 旺,因而也就没有澳大利亚的今日。1988年澳国庆祝建国200周年时,联邦政府总理霍克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这200周年庆典之际,我们的思潮转向澳 大利亚殖民的历史,那是一部有成功也有过失的历史,很可悲的是,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在过去没有被其他澳大利亚人所完全接受。同时,华侨华人的贡献也没有得到合理的评价。

五邑籍华侨从事的职业中,还有中医。梁启超访问澳洲时,对此有专门记述:余前在澳洲,见有所谓安利医生者(指新会县岑祥、岑元昆仲,他们在澳洲以中草药医病致富而闻名远近——编者注),本不识字,以挑菜为生,贫不能自存。年三十余,始以医诳西人,后竟致富三百余万。他还说:医生亦争利权之一法门也。 西人有喜用华医者,故业此常是以致富。有所谓王老吉凉茶者,在广东每帖铜钱二文,售诸西人,或五元十元美金不等云,他可类推。除了岑祥、岑元兄弟外,前述的阮三福亦是。阮三福赴澳洲前曾在家乡学过中医。他同庄园主马缘士的爱女结婚后,得到岳父的赞助,带着妻子定居在巴拉雷特开设医疗所,用中医草药为病人治病。由于医术精良,医德高尚,声誉鹊起。后来他又在墨尔本唐人街上开设分所,悬壶济世,深受华侨华人和当地居民的欢迎。

(部分资料引用于网上)

 


[此帖子已被 刘树民 在 2009-12-18 18:18:12 编辑过]

分享到
离线刘树民

发帖
24792
金钱
29646
经验值
559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2-18

 

     您们看看在他家里的菜园,整理的是那么专业,现在种的是韭菜。

 

   右面的是冬瓜,中间是韭菜,他菜垅整的有条有理,非常专业啦。

[此帖子已被 刘树民 在 2009-12-18 4:35:50 编辑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