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种街知巷闻的被人称为“诗人”的生物中的一员,对着一枝梅花写几首赞美的诗,结果,梅花就成为品行高洁的象征,不断有人以各种形式对其进行吹捧。远的不说,现代最著名的“毛瓷”的纹饰就是红梅,还有那个梅花五角硬币,这种厚遇,大概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了。
印象中,我不曾与梅花有过暧昧的邂逅,梅果倒是吃过几颗,还是那种盐水腌制的,据说对咽喉炎有奇效,可惜我未有此体会。大概,我与梅花欠了些缘分吧。
在我的记忆中,常将梅花与桃花混淆起来,意思是说,都是小花,都有点红,都会在春天开花,据图片分析,连枝干都差不多。大概因为名字或诗人的关系,结果这两种差不多的植物,给人的印象也天差地别,究竟是诗人奇怪还是人奇怪呢?这确是一笔糊涂账。再查一下资料发现,梅花因为出名,品种也分得精细,若从欣赏角度出发,又作许多区分,真有点不胜厌烦。
话梅的味道真不错,尤其是甜话梅——我对梅花最直接的体验。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7-11-24 23:5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