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1月,当农民收割好晚稻,稻田翻犁晒霜,霜冻过的田泥会被阳光暴晒,北风袭击,变成干裂、灰稻色的土块。这个时侯,尤其是在乡下长大的人们,仿佛闻到了香香的、甜甜的,令人垂涎的芳香,因为,锔窑的好时节又到了。 我不是在村子里长大,第一次品尝锔窑烘烤出来的风味是在工作的第一年。我是到了田里的那一刻,才明白了为何大家“锔油”为何不是往发型屋里钻,而是往田里跑。锔窑,就是用田里的霜泥叠窑,把食物烤熟。我不懂砌窑这活儿,为了不耽误大家的饱餐事间,一般砌窑这事轮不到我忙活,所以我也就屁儿乐颠地去找泥团、递增泥团和找柴草。 窑脚用的泥团一般是拳头般大小,再大些也可以,往上砌就逐渐用小一些的泥团。砌好的窑活像个金字塔,但里面是空的。要在窑的下方留一出风口,从出风口处添加柴火,把火烧在窑里,直到整窑泥团烧得通红,一般就可以开始往里面填番薯了。这时就要立即用一个大土块封住塔口,在窑顶捅一个缺口,让滚炀的泥在窑下垫成一层,将番薯、锡纸包裹紧腌制好的鸡、玉米、排骨放入窑内,捶倒窑,直捶得热滚滚的泥团碎去,让土块比较均匀地覆盖在食物上,盖实。用泥块的温度去捂熟食物,大约要让小土堆包住热气半个钟。塞食物时也要小心翼翼,千万不要把土塔弄倒,要不然就前功尽废了。 忙了一大阵的我们可以稍稍休息了。可以在小河边钓鱼,烧烤,玩游戏,打牌。大约二三十分钟后,就可以开窑翻土取美食了。我们用小棍子慢慢地掀开热土,那些煨熟的食物,暴露在目光中。把食物一个一个地取出来也还是要小心翼翼,以免弄破香喷喷的美食。窑出来的美味就是不一样,香气勃发诱人,新鲜的番薯食之粉得噎喉,鸡、排骨则香得嘴角直流油。 大家展开了一番抢夺战,把人笑得直揉肠子。忙碌的日子,烦心的日子,能让人有机会疯一疯,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08-9-23 0:45:18 编辑过]
[ 此帖被陈海燕在2017-10-15 10:1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