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气候带谱完整,地形地貌复杂,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构成了独特的山地景观、湖泊景观、冰川景观、生物景观和气候景观。这里有世界罕见的低海拔现代冰川奇观及其大冰瀑布的神秘;有巍峨的雪峰和金山撒辉的壮观;有完整古朴的原始森林;有百花盛开绮丽斑斓的草原;有清澈如镜动人心弦的湖泊;有神态多姿的峡谷飞峙和清秀洁净的飞瀑清泉;有誉为“温泉之乡”的众多热泉群。这些,真不愧是大自然成功的杰作。区内有闻名于世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五百余座藏传佛教寺庙。纯朴而丰富多彩的藏乡风情、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孕育了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因而,这里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朝圣、热泉康复、文艺创作、科研考察和登山、漂流、猎奇、探险的理想之地。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地区级民族自治州。自治州辖十八县,总人口88万,其中藏族占77.8%,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州府康定是全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一曲《康定情歌》而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情歌的故乡,甘孜洲辖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德格、白玉、石渠、色达、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18县。面积6.3万平方公里,人口84.6万,藏族占77%,余为汉、羌、彝、纳西等民族。 甘孜州境内高原辽阔,山脉绵延,河谷幽深,由于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金沙江、雅袭江、大渡河、纵贯境内。境内地热资源丰富,各地温泉颇多。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名贵中药材有天麻、虫草、贝母、当归、黄芪等。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钼、锂、大理石、花岗岩等,采金量位居四川省前列,森工、电力、毛纺、皮革、采矿、煤炭、建材等行业为当地支柱产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青稞、玉米、马铃薯、豆类、畜牧业为传统优势产业,广阔草场上放牧着牦牛群和羊群。特产有白玉藏刀、康定金银饰品等工艺精美。享誉广大藏区。松茸运销东南亚和日本等地,乡城巴塘的苹果、丹巴雪梨驰名省内外。中藏医药发展较快,国道317、318线贯穿甘孜州全境,形成了以国道交通为主骨架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一万公里。目前,国道318线二郎山隧道已经贯通,通县油路工程建设已全面展开,二郎山隧道西口至康定的二级水泥路已开工建设,雀儿山隧道和康定机场建设在即。从省会成都到康定仅需半天时间,州府到所辖十八县均实现了朝发夕至。 甘孜州有贡嘎山景区、海螺沟景区、田湾河景区、木格措景区、伍须海景区、二郎山景区、塔公景区、泸定桥、德格印经院、塔公寺、白利寺、理塘寺等风景名胜古迹,海螺沟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近年内将打造成国际一流精品景区,稻城.亚丁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境内寺庙林立。康定的跑马山、木格措蜚声海内外;丹巴有美人谷的美誉,还有“千碉之国”之称;泸定铁索桥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了不朽功勋;德格印经院是藏文化的宝库;德格、石渠、色达是格萨尔的故乡;塔公草原让游人留连忘返,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旅游者的乐园, 传统节日有转山会、跑马会、色达金马节、央勒节等盛会。 甘孜州为大陆季风性高原型气候,可分为高山、山原和高山河谷三大气候类型,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而异,年均温7.8℃。甘孜州是长江上游的主要发源地,流经州内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均为长江上游主要支干流。藏传佛教在州内传播广、影响深,全州除藏传佛教外还有苯波、宁玛、萨迦等教派,寺庙500余座,开放寺庙474座。甘孜州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药材资源、水能资源等都很丰富。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全州幅员面积15.37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31.5%,居全省首位。现辖18个县。总人口89.4万人,其中藏族占78.4%,汉族占18.3%,其他少数民族占3.3%,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甘孜州基本特征是幅员面积大、政治影响大、生态作用大。幅员面积大:全州幅员面积占四川省的31.5%,居全省首位。政治影响大:我州是全国第二大藏区即四川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上康区的主体,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与西藏一样。 甘孜州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地带,是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的主人公格萨尔故里。州内神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风民俗、独特的康巴文化,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尤以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海螺沟低海拔现代冰川、康定跑马山、稻城亚丁、德格印经院等最为著名。现有森林管护面积8220万亩,是全省最大的林区,也是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灾害多:全州平均海拔3500 米以上 ,平均气温7.8℃ ,极端最低气温-37.7℃,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左右。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地震、雪灾、雹灾、洪灾等灾害发生频繁,损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