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692阅读
  • 78回复

北京记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香香公主

发帖
647
金钱
647
经验值
647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8-07-11

光之谷:多谢你相片上传.让我看到北京.谢谢

离线光之谷

发帖
9173
金钱
61266
经验值
9844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8-07-12
香香公主:找到你的宫廷记忆吗?
离线侦察兵

发帖
1598
金钱
1877
经验值
1425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8-07-12
光之谷:

 

 

 

  光之谷你好:

    重温京都万古气象,欣赏了!

   

         

离线光之谷

发帖
9173
金钱
61266
经验值
9844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8-07-12
侦察兵:那是几年前的照片了。我也是和大家重温。
离线jan

发帖
78964
金钱
1422
经验值
19488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8-07-12
光之谷:

 

 

这里好熟悉-电视上见得多嘛,以为毛机会游北京咯,呵呵-万事都有可能-多谢光之谷的详细报道和甘多靓相。我现在才明白-为何旅游公司说-生意难做  

 

离线綠草

发帖
1568
金钱
1616
经验值
1498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8-07-12
多谢光之谷的好导游,令我省却了长途颠波之劳累,又可以在喜爱的景点随意停留,不怕丢队。欣赏了!

离线老芳

发帖
166
金钱
167
经验值
167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8-07-12

 

  謝謝光師兄讓我回憶舊年時暑假,女婿請我這個劉姥姥進了一次京城,因為女婿在北京工作多時了,所以每一天的行程都安排妥當,从万里長城到故宮,從天安門到北海,終于上長城當了好汉.記得游北海那天剛好下大雨,但我們一船人沿湖邊欣賞岸上的美麗景色開心极了,古色古香的宏偉宮殿讓我這個劉姥姥大開眼界人生無悔了.

    我們在京玩了十多天,參觀了很多景點,也賣了很多北京很多地道小吃,衣服,真是盡情而回.不過舊年很多奧運工程在建設中,地鐵冷氣都沒裝,我想今年北京奧運年,北京一定以最美好的一面歡迊大家.

离线光之谷

发帖
9173
金钱
61266
经验值
9844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8-07-12

北京的经典景点很多,小吃也很有特色。

最好不要跟旅游团去,会多些时间游览,吃多些地道美食。

驴打滚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
 在王府井商店大量供应。
 
 
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离线光之谷

发帖
9173
金钱
61266
经验值
9844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8-07-12

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
 
 
 
它用上好面粉为原料,先烧适量开水,水开后,改用小火,将面粉倒人锅内,迅速搅拌直到面团由自变成灰白色,不粘手时,取出稍晾成烫面。白糖用水化开,香草粉用水化开,适量鸡蛋液在碗内搅匀,分几次加入烫面中,最后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匀。

  锅内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为后两种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烧至冒烟后,改用小火,此时将揉匀搅拌好的面团,500克分成40个均匀小球,人油锅前用手摁成圆饼,逐个下人油中,待饼膨起如球状,并呈金黄色时捞出,滚上白糖即成。

    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除奶油炸糕外,还有黄米面炸糕和江米面炸糕(用水磨米,质量最好),面均要加水和好后发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适当揉进一点碱。制作时抓一块面约50-60克,用手指在中间按一个坑儿,包进豆沙馅,将口封严,随包随入温油炸至金黄色。此种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很受欢迎。

    还有一种烫面炸糕,先把水烧开后,倒人面粉搅拌均匀,面烫好后出锅分成大块,摊开晾凉,对上发面和适量碱面,揉匀揪成小剂,摁扁,包上用红糖、桂花、面干拌匀制成的馅儿,用温油炸。此种炸糕外焦酥,里软嫩,易消化。

 

离线光之谷

发帖
9173
金钱
61266
经验值
9844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8-07-12

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制作比较麻烦。
 
 
 
在事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

    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离线光之谷

发帖
9173
金钱
61266
经验值
9844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8-07-12

豆陷烧饼

    豆陷烧饼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其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蛤蟆吐蜜。

离线俏之连

发帖
13163
金钱
17436
经验值
9422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8-07-12
     好啊!光叔叔还有这么多的美点出场,我不客气了。
离线玲珑姑娘

发帖
6943
金钱
15324
经验值
5928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08-07-12

 

谢谢光大师的北京特辑,又让人重温了一次北京行。

fficeffice" /> 

记得廿多年前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态第一次去北京,登长城,看故宫

 

后来几次到北京,我则是用一种随意的心情穿行在这个古老而又日新月异的城市。

 

除了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到长城,看故宫,我还是喜欢逛胡同,

 

就像当年我们台城的牛屎巷,胡同是北京的一个缩影,看隐藏于胡同的院落,

 

有的是整齐的四合院,有的低矮的小屋。这些小胡同的民房都没卫生设施,

 

所以每隔不远就会有一座公厕,早上去这个时段经过,人们都还在梳洗,

 

看到人人带着睡意从院落里进进出出。突然想起歌星王菲与前夫窦唯就曾经快乐地

 

生活在这样的小胡同里,天后也曾很习惯地在这些寻常庭院里过着细碎的民间生活,

 

也许这才是生活本身吧。在这个阳光朗照的早晨,走在胡同,心仿佛一下子就融入

 

到北京的生活里。

 

我住在四合院女友家,早上7点,一齐去吃早攴,三五蚊,又便宜又饱,吃的很满足。

 

来到北京一定要去琉璃厂的古玩字画一条街,这是最能显示城市文化氛围的地方。

 

也是买卖传统文化的中心,不管是百年老店荣宝斋,还是古籍书店,到处散发着古朴与雅致,

 

即使什么都不买,去走一走,也是好的。

 

相对其他的街区胡同,这里修缮维护得比较好,街的两头住人,似乎整条街和老百姓的

 

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一时兴起,还特地买了明信片,找邮局,盖上琉璃厂的邮戳寄

 

给台山集邮的一位老师朋友。

在北京,有太多的物质诱惑,太多交融的东西方文化,

有太多的精彩深藏其中,多谢您光大师!

中午约了朋友在全聚德吃饭,外面一个画家在给个鬼妹画像,其实多逛逛你会发现

 

很多很有意思的小东西,如果再找一个老北京聊聊,你会发现这片地方有很多积累

 

的历史文化。

 

比如,很多不起眼的砖墙,其实都很有讲究。

 

离线乡下仔

发帖
4635
金钱
53462
经验值
1793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08-07-14
离线光之谷

发帖
9173
金钱
61266
经验值
9844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08-07-14

乡下仔:

此乃国旗护卫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