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 你提出的问提我就知道你一定比我们小很多的了, 最老的台城是平常没有圩的, 只是在每个星期的两天的圩期买菜, 那时的圩地是"外底圩",也就是那时的"街市底", 那时每逢圩期那里就旺得不可开交, 小工业, 手工业, 农副产品, 小吃, 种种类类, 作买卖的生意人, 台城的家庭主妇, 还有趁圩的乡下人! 哗! 一下子台城一下子就多了好几倍的人, 小小的台城就人山人海, 都是为了采购几天的生活(吃的. 用的)东西!
随着台城的人渐多, 后来不自觉的形成了每天就是卖菜的街市,一个位于原来的"街市底"台城的人称呼为"外底圩", 由于在这边的人趁"外底圩"又太远, 后来又形成了青云路这个"内边圩",那时的卖菜时间都很早, 为的是让那些上班一族买了菜好上班, 一般五点多钟就有菜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