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7281阅读
  • 2124回复

一小68届一班同学相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eifei2008

发帖
204
金钱
221
经验值
105
只看该作者 915楼 发表于: 2012-10-16
     几十年的相片看谁像谁不好说,中间圆脸是家访小红吧。张同学没跟她们合照?
离线惊喜

发帖
5446
金钱
4824
经验值
4812
只看该作者 916楼 发表于: 2012-10-17
回 feifei2008 的帖子
feifei2008:
     几十年的相片看谁像谁不好说,中间圆脸是家访小红吧。张同学没跟她们合照?


     她正是你的街坊小红.记得她有个大佬好似系你的朋友?
离线惊喜

发帖
5446
金钱
4824
经验值
4812
只看该作者 917楼 发表于: 2012-10-17

       转黃健美传来的(往事)"岁月的印记"一章请分享!

  
岁月的印记
黄健美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 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诸如此类 的标语、口号铺天盖地,遍及全国大大小小的每个城市,甚至农村。我,一个刚满17岁的花季少女,就在这个特色的国家、特殊的年代、特定的形势 下高中毕业了。不管我读书读得多么好,不管我想上学的念头多么的魂牵梦绕,也只能是南柯一梦罢了,所有的憧憬、 所有的理想都成了海市蜃楼。我们不能升学,没有工作,唯一的出路是:上山下乡。虽然早几年已有一些初、高中毕业 生下放或分配工作,但这种一刀切的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在我毕业的73年全面掀起的。第一批下放的时候,我爸爸妈妈的单位还没有本 系统的知青农场,于是,我就只能去农村插队落户了,那是比知青农场更艰苦更残酷的磨难。
在几十年后我们同学重新聚首的 这天,当羞梅同学看到这张三人半身黑白照片的时候,把她已经遗失的记忆又找了回来,她说很早就丢失了这张照片。那是1973年10月31日, 我下放的当天所拍。那天早晨,台城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在台山展 览馆的露天雪屐场(工人文化宫内)集会,一群胸前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纷纷给我们这些即将踏上新征程的知青戴上 大红花。然后各行各业各学校夹道欢送至台山车站。一路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整个小城热热闹闹、沸沸扬扬。在 欢送的人群里,我经过了我母校台山一中的欢送队伍,我看到了我的学弟学妹们那一张张与我同样稚嫩的笑脸,我与我 敬爱的老师们一一握别,我与父母单位的叔叔阿姨打招呼,一路上笑嘻嘻的我,当看到等在车站送我的羞梅和曾增同 学,我情不自禁地冲出队伍,扑上前拉着她俩的手,心中一紧,眼泪夺眶而出,象小溪般哗哗地滚下脸颊,想止都止不 住,这一刻,我这个极少在人前流泪的女孩竟然一下子哭得唏 呖哗啦一塌糊涂。她们心疼地握着我的手、拥着我的肩不停的安慰,我如鲠在喉,无从诉说,只有不停地落泪不停地点 头,激动的情绪久久难以平伏,真是无法形容那是怎样的心情。在车站大门前,她们送给我一本漂亮的影集,扉页上写 着:


  
“送给    
黄健美同学留念    
友:陈羞梅,曾增    
一九七三、十、”
那是我平生拥有的第一本影集, 那是来自我的好朋友的礼物啊!太珍贵了。我把它紧紧地抱在我的怀里,心情仍然是禁不住的波涛汹涌。(这本影集收 集了很多黑白年代的照片,也被我和朋友们翻阅了无数遍,我一直珍藏至今,不离不弃。时至今日,笔落至此,我仍是 心潮澎湃,泪盈于睫。)由于上车出发的时间还早,我们几个好朋友又折回去到牛屎巷的红光照相馆,拍下了这张三人 半身合影,这是一张具有时代意义的照片。这一天,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另外一张记录欢送场面的照片是下放的同一天由台山县府拍的,照片上我的朋友陈婉玲和我含笑望着那些给我们献花的可爱孩子,好象看见了曾经也 是少先队员的自己,都是一样的天真、纯洁又虔诚。此照片放大后贴在政府的宣传橱窗上展示了很长时间(天桥旅馆对 面,展览馆侧门旁边),用于配合形势的需要,宣传前景和激励后人。感谢学妹百炼成钢的几经周折,终于找出这张几 十年前曾经让很多同龄人目睹过的历史照片,刷新了逐渐退色的记忆。




这几张弥足珍贵的黑白照片,送 给我亲爱的羞梅同学和曾增同学,还有我的同学和朋友。它不仅记载着我们年少的友谊,也蕴含了那种岁月给我们的 痛。虽然说前途的渺茫和生活的困苦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与韧性,但是,有谁会心甘情愿又欢天喜地地迈进这条茫茫无前 途的坎坷路呢?这是没有选择的唯一之路啊!我们只有万般无奈的离开生我养我的小城,离开爱我亲我的家人,把自己 未成年的身躯狠命地摔打在贫瘠的土地上,把豆蔻年华的花朵绝望地谢落在偏僻的山野中,忍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 磨。这种超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殃及全国一千几百万的知识青年和他们的家庭,所有的父母整天忧心忡忡地记挂他 们那仍然年少、然已孤身在外、举目无亲的、日复一日在黄土地上挣扎的儿女们。由于国家没有正确可 行的方针政策,也由于我们的知识实在太贫乏,数年来,我们整整一代人的集体受罪,并没有给贫穷落后的农村带来什 么进步的改变,反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穷乡僻壤仍然是穷乡僻壤,缺衣少食依旧是缺衣少食,唯一改变了的是我们日 渐沧桑的心境和日渐失去光彩的容颜。
毕竟,这段该诅咒的年代早已一 去不复返了。五十多年里,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教会了我许多,也让我懂得了许多。我虽然很平凡,但我从 来没有停止过我一直进取的心,在我热爱的工作、学习、家庭中努力地体现着我的人生价值,欣喜地感受着生活的多姿 多彩。无论生活给予了什么形式的甜酸苦辣,我都会怀着一颗愉快的、感恩的心看待世事,放开心怀,珍惜生命,拥抱 生活,尤其珍惜亲人、同学和朋友的情谊,这是我生命中的宝贵财富。因为拥有了这些,所以,我的生命是丰富的,也 是幸福的。

[ 此帖被惊喜在2012-10-19 13:25重新编辑 ]
离线feifei2008

发帖
204
金钱
221
经验值
105
只看该作者 918楼 发表于: 2012-10-17
     回。当年小红家住在通济东中段,有哥,比我们大几岁,不熟。
离线好奇啊

发帖
750
金钱
751
经验值
556
只看该作者 919楼 发表于: 2012-10-18
fei兄与小红哥哥不熟,好奇可做见证。有一次我和fei到东阳家,见到李健军〔小红的哥哥〕象见陌生人一样,连打招呼也没有,后来我与李健军聊天,他知道fei兄是王南方的弟弟,其他就一无所知,显然就不熟。

离线惊喜

发帖
5446
金钱
4824
经验值
4812
只看该作者 920楼 发表于: 2012-10-18

    
   在三凡市见到林伟光同学,我帮张同学问林讳光记吾记得"批棱角"一事,佢话冇乜印象,不过佢话有机会见到张同学时会还佢两个棱角哗.
[ 此帖被惊喜在2012-10-27 12:47重新编辑 ]
离线feifei2008

发帖
204
金钱
221
经验值
105
只看该作者 921楼 发表于: 2012-10-18
       不说不知道建美也当过知青。苦难的年代,一代苦难的人。
离线feifei2008

发帖
204
金钱
221
经验值
105
只看该作者 922楼 发表于: 2012-10-18
     好奇兄的记忆真好,我都不记得了。同学时代我们还是很老友的,你很有阳刚之气,以至后来同学们纷纷出国,我感觉出国也就出国了,而好奇兄却有壮士负剑而去之感。
离线好奇啊

发帖
750
金钱
751
经验值
556
只看该作者 923楼 发表于: 2012-10-19
回 feifei2008 的帖子
feifei2008:
     好奇兄的记忆真好,我都不记得了。同学时代我们还是很老友的,你很有阳刚之气,以至后来同学们纷纷出国,我感觉出国也就出国了,而好奇兄却有壮士负剑而去之感。

fei兄太抬举好奇了,好奇只是庸材一名,但你我小学是老友,却一点也不假,那时你与东阳和好奇相处尚算融洽,与健周的关系也算可以,同维嘉就常有争执了。我们五人常在一起玩,旷课、迟到是家常便饭,上课搗蛋也非常默契。广场司令台、工会后面湖边水铺头、船仔租赁处是我们的根据地,吸烟,打牌,分享猎食,晒太阳,十分写意。牛屎巷、街市是我们的天堂,在那物质缺乏的年代,我们可以施展技俩得到一些满足。象我们那样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被文革年代的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的棝桎禁固、摧残,幸好还可自拔,要不然不知该向谁呼救?向谁追究?可悲的年代!

离线惊喜

发帖
5446
金钱
4824
经验值
4812
只看该作者 924楼 发表于: 2012-10-19
好奇啊:
fei兄太抬举好奇了,好奇只是庸材一名,但你我小学是老友,却一点也不假,那时你与东阳和好奇相处尚算融洽,与健周的关系也算可以,同维嘉就常有争执了。我们五人常在一起玩,旷课、迟到是家常便饭,上课搗蛋也非常默契。广场司令台、工会后面湖边水铺头、船仔租赁处是我们的根据地,吸烟,打牌,分享猎食,晒太阳,十分写意。牛屎巷、街市是我们的天堂,在那物质缺乏的年代,我们可以施展技俩得到一些满足。象我们那样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被文革年代的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的棝桎禁固、摧残,幸好还可自拔,要不然不知该向谁呼救?向谁追究?可悲的年代!
虽然是可悲的年代,一代苦难的人,不也造就了不少的象健美,班头,feifei,wjz,闲人,张同学等好的人材吗?
  


离线feifei2008

发帖
204
金钱
221
经验值
105
只看该作者 925楼 发表于: 2012-10-19
   ( 往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记得那年的冬天非常寒冷,语文老师给我们讲的课文有:农夫与冻僵的蛇,红鼻子哥哥与蓝鼻子弟弟(两股冷空气),志愿军英雄罗盛教,还有多罗罗(远古时期一种大鸟,吃人,羽毛不丰满,好吃,懒,不筑巢,最后冻死,绝种。)这些课文就好像巫师的咒语使得那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缺食,缺衣年代,同学普遍都被冻得裂手裂脚,上午第三节就开始饥寒交迫了,由于学到课文的精髓,往往下课铃一响同学蜂拥而出,男同学跑到学校的围墙边念着课文:多罗罗,寒风冷死我,明天就理窝相互挤推,名为挤暖。(时下早已失传)女同学多数玩马兰开花(橡皮筋),也有男女相混的掷沙包。那时候就是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之间的亲和力以及友情就这样发展和巩固起来的。
离线惊喜

发帖
5446
金钱
4824
经验值
4812
只看该作者 926楼 发表于: 2012-10-20
回 feifei2008 的帖子
feifei2008:
   ( 往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记得那年的冬天非常寒冷,语文老师给我们讲的课文有:农夫与冻僵的蛇,红鼻子哥哥与蓝鼻子弟弟(两股冷空气),志愿军英雄罗盛教,还有多罗罗(远古时期一种大鸟,吃人,羽毛不丰满,好吃,懒,不筑巢,最后冻死,绝种。)这些课文就好像巫师的咒语使得那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缺食,缺衣年代,同学普遍都被冻得裂手裂脚,上午第三节就开始饥寒交迫了,由于学到课文的精髓,往往下课铃一响同学蜂拥而出,男同学跑到学校的围墙边念着课文:多罗罗,寒风冷死我,明天就理窝相互挤推,名为挤暖。(时下早已失传)女同学多数玩马兰开花(橡皮筋),也有男女相混的掷沙包。那时候就是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之间的亲和力以及友情就这样发展和巩固起来的。
  

A
           feifei同学的记忆力真系冇得顶,我始㚵认为你是非常好的学生,你的文学底子这么厚应该是从那时的语文课开始的吧。
离线好奇啊

发帖
750
金钱
751
经验值
556
只看该作者 927楼 发表于: 2012-10-21
fei兄好野!连站在围墙边晒太阳取暖的情景也记忆犹新,如此生动地描述出来。

离线feifei2008

发帖
204
金钱
221
经验值
105
只看该作者 928楼 发表于: 2012-10-23
      惊喜和好奇的夸奖折煞人也,那时真的好迷茫,不识读书,也不知读书毛用,常迟到,常逃学,有时也想做好学生但过后还是我行我素,也许是一种病,至今也没治好,所以一辈子就这样迷迷茫茫的。今天又是重阳节,听说登高一次顶平常二十次,跃跃欲试希望好运。
离线惊喜

发帖
5446
金钱
4824
经验值
4812
只看该作者 929楼 发表于: 2012-10-23
回 feifei2008 的帖子
[quote]feifei2008:
      惊喜和好奇的夸奖折煞人也,那时真的好迷茫,不识读书,也不知读书毛用,常迟到,常逃学,有时也想做好学生但过后还是我行我素,也许是一种病,至今也没治好,所以一辈子就这样迷迷茫茫的。今天又是重阳节,听说登高一次顶平常二十次,跃跃欲试希望好运。
  [u





     多谢feifei的提醒,明天就是农历九月九可惜这几天落水不知开车登高算吾算,听说美东的同学下星期相聚在康州,祝大家好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