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71阅读
  • 6回复

柏林圍墙倒塌廿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igPaul
 

发帖
3368
金钱
3925
经验值
309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這是人类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分享到
离线polikuj
发帖
183
金钱
233
经验值
2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10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bolinqiangdaota20/others/200910/1030_8513_1412147.shtml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一群西柏林的示威者拆倒了柏林墙的一段

推倒柏林墙

1989年5月,在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宣布放弃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波兰统一工人党与团结工会达成实行议会民主的协议,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大选作准备的时候,匈牙利开始拆除通往奥地利边界上的铁丝网,打开了民主德国居民经匈入奥逃往联邦德国的缺口。

至10月初,已有3.7万名民德公民逃往联邦德国。在居民大批出走的冲击下,10月7日民德40周年国庆日前后,东柏林、莱比锡等许多城市爆发了游行示威活动,要求民德当局发扬民主,进行改革,放宽对出国旅行和新闻媒介的限制。

为了平息事态,稳定局势,德国统一社会党频繁召开会议,讨论对策,但意见严重分歧。在10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民德 15个专区(包括东柏林)党的书记中有13个要求以埃里希-昂纳克为首的政治局全体成员辞职。18日,德党召开十一届九中全会,从1971年以来一直担任民德最高领导人的昂纳克以健康为由辞去党和国家一切领导职务,原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书记、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埃贡-克伦茨当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24日又接任民德国务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离线polikuj
发帖
183
金钱
233
经验值
22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1-10

1989年11月9日下午6点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启边境。柏林墙第一次被凿开一条缝,将东西柏林分隔28年的高墙很快就被推倒

两德合并后进入联邦德国的大批市民

两德合并后进入联邦德国的第一辆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汽车

克伦茨上台立即表示要推行改革,要实行“自由选举”,然而克伦茨的一个惊人之举乃是11月9日突然下令凿开了“柏林墙”,宣布开放东西柏林、东西德的分界线,于是,民主德国居民顷刻像潮水一般迅猛地涌向西柏林和联邦德国各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的影响下,欧洲的政治地图被划定了。但是在1989年;这张地图却经历了在首次划定之后影响最为深远的众多变动。人民群众自发的不满和愤恨情绪吞没了东欧一系列国家的政权,并开始冲击和动摇苏联阵营中的国家所确立的立国根本。许多人涌现在东欧国家首都的大街上,要求进行民主改革。在公民们明显不可阻挡的和平抗议潮流下,一个接一个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的政府开始摇摆并倒下,这些国家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东德。

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目睹了在柏林上演的伟大一幕,长久以来作为东西方对抗最有力标志的柏林墙最终被推倒了,有1%的东德公民涌入西德与他们自1961年因关闭边境而被迫分离的朋友和亲戚们再度团聚。

由于德国的非常危险的高速走向再度联合,也由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1990年7月发布的伦敦宣言中以官方的身份宣布承认:华沙条约组织不再代表着对西方构成威胁的军事组织,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国内的境遇越来越困难重重,尽管他和美国的乔治-布什总统以及英国、西德政府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而且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戈尔巴乔夫是东欧所有变动的始作俑者。

离线polikuj
发帖
183
金钱
233
经验值
22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1-10
<div id=artical_topic>德国密档二十年:柏林墙倒掉的真正原因</div><div id=artical_sth>2009年11月03日 09:52新民周刊</div><div>

核心提示:柏林墙的倒掉,其实是在德国人内心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驱使下促成的,而并非是西方一直认为的,把柏林墙的倒掉视为一种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胜利。如果说柏林墙有****,这就是****。一个强大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墙壁或海峡,或边境永久隔开的。

近日,在莱茵河和摩泽尔河交汇处的科布伦茨,一处博物馆首次将德国情报部门尘封20年的秘密档案公之于众。在柏林墙推倒20周年之际,研究者翻阅这些卷宗后才发现,尽管德国情报部门“功勋卓著”,但所谓西德的情报部门主导了东德的垮台之说是令人怀疑的,至少西德秘密情报部门的间谍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奇,有些想当然地“被夸大”了。

东德“变天”,西德人并不全知道

1989年10月17日早上,设在慕尼黑南郊的德国联邦情报局(BND)情报分析中心截获了东德统一社会党一名高级官员打给其丈夫的电话。

“亲爱的,你可能还没听说……哦,我电话里不能说太多。提醒一下,今晚有人喝不成葡萄酒了……”

“哦,亲爱的,我一大早就听说了,那是学生……”

看似一则无厘头的对话,BND却迅速破译出背后的真正意思:东德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最迟就要在当天晚上被赶下台了。BND透过一对高级官员的神秘对话,精确地捕捉到统治东德长达20年的昂纳克要下台的讯息。

窃听、截获、分析、破译,是BND日常侦察和收集情报的工作内容之一。德国情报局(BND)的知名度,虽然逊于苏联的克格勃(KGB)、英国的军情五处和六处、美国的中央情报局(CIA)和以色列的“摩萨德”,但针对东德的情报能力,因其凭借地缘相邻性、民族和文化同一性等优势,很快超越了世界上其他知名情报机构,成为获取“红色民主德国”情报最权威的来源。昂纳克下台这一情报,BND第一个获知。

东德的“变天”,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1989年10月17日昂纳克被迫下台,第二层次是11月9日的柏林墙被推倒,第三层次则是第二年东西德的统一。

也就是说,今年适逢德国统一19周年和柏林墙推倒20周年。

昂纳克的下台有其突然性。在此2年之前,即1987年,应科尔总理之邀,昂纳克访问了波恩,次年的1988年,昂纳克又访问了巴黎。他还计划着要访问美国。

显然,昂纳克的一系列“亲西方”活动,惹恼了莫斯科的保守派,当然,除了推“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之外。

在西方人眼里,昂纳克是个可以合作的东欧领导人,一个可以引导东德进行“和平演变”的人物,一个可以对抗“勃列日涅夫主义”的政治领袖。西方人并不希望昂纳克的反对派把昂纳克轰下台。

<!--分页-->

所以,当波恩知道昂纳克被赶下台后,得出的结论居然是:东西德统一进程会被延后甚至中断!

11月9日,柏林城内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向街头,他们向柏林墙进发,守护柏林墙的士兵一直等着上级的指示,可上面默不作声,“新政府”没有一个人想承担“拍板”责任,这导致了守墙士兵干脆放弃了守护,站在一侧冷漠以对。

事情的发展,朝着戏剧化的高潮转化,许多人做梦也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有人站出来高呼着推倒柏林墙,结果一呼百应,数十万群众一眨眼工夫居然把数十里市区的柏林墙推倒。

闻风而来的西德人数着钞票,争购柏林墙砖石,差不多一夜之间,搬空了整座柏林墙。

从技术上讲,柏林墙还剩一截百米长的墙壁,上面有著名的“兄弟之吻”画像,那是昂纳克和勃列日涅夫相拥而吻的政治宣传画。此后,这一截墙成了世界艺术家们用以涂鸦的画廊。

当柏林墙被推倒时,西德总理科尔和外交部长根舍尔还在国外访问,联邦情报局局长维克也在美国商务度假。当消息传到他们耳朵里时,他们几乎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一切太出乎意料了。

次日,BND写给波恩的报告中称:“为了减少难民流,东德政府于11月9日晚令人吃惊地打开了西线边境……这是克伦茨新政府取悦民众的最大胆的一项举措。”

阅罢这些秘密档案,不禁令人莞尔。

BND经常炮制假情报

BND的前身是“盖伦组织”,是德国人与美国人合作的产物,蒙有浓厚的冷战色彩。上世纪50年代,西德开始改造“盖伦组织”,并将之提升为德国联邦情报局。

这个情报局的效率如何,一直是民众关心的问题之一。

这次在科布伦茨公开的档案,更多地与昂纳克有关,而与其继任人克伦茨的情报,却还是被毫无理由地封存着。

或许在西方世界里,也只有德国才会定期公布解密情报,也只有德国,才敢于公开1989年那段动荡不安岁月的秘密档案。但这次没有公布与克伦茨相关的卷宗,依然让人们无法全面审视20年前所发生的事件。

不过,卷宗里倒是充斥着一度被神化的BND如何沦为“假消息”中心的片断。

一份密档显示,1989年9月,BND曾向波恩传过一份报告,上面表注的等级是“信息确凿”。报告称,昂纳克于当月13日死亡,官方计划的葬礼是24日。此消息的来源称是美国人弄到的,之后,BND将消息泄露给了德国小报《BILD》。

这则“假消息”风波给BND的打击是致命的。当年76岁高龄的昂纳克,一直活到1994年,享年81岁。

1989年11月7日,距柏林墙被推倒的两天前,西德情报局给波恩的总理府发了密报,称数周前被赶下台的埃里希·昂纳克已经叛逃,一天前秘密潜入西德,在与萨尔州维伯尔斯基兴的姐姐短暂会面后,只身逃往瑞士。

惊天消息突然到来,让西德总理科尔不知所措。东德领导人的叛逃意味着政变,意味着东德的垮台,意味着东西对峙的冷战胜负已明。

然而,正当科尔还在自顾遐想之时,前方记者传回明确的消息,称昂纳克现正在其柏林郊区的家里享天伦之乐,根本就没有什么逃亡之事,BND的情报是假的。

<!--分页-->

柏林墙倒塌的真正原因

BND截获的一份昂纳克与戈尔巴乔夫的会谈记录表明,戈尔巴乔夫面对“华约”各卫星国越来越不满意的民众,准备从“勃列日涅夫主义”即“任何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都不得从社会主义路线中撤退”的束缚中脱身,计划从东德撤军。

这一情报使西德领导人准确判断出,苏联会放任柏林墙的倒掉。这使得西德更加大胆地推出咄咄逼人的政策,以至在东德出现数万东德人上演“出埃及记”,他们取道匈牙利逃往西柏林。

BND在维克主管时,曾派出大量情报员,假扮成记者、保险推销员、游客,他们上火车,进酒吧,与东德人搭话,然后慢慢地切入正题。

这一举措大获成功,在收回的近600份调查表中,绝大多数受访的民众表明对德国统一怀着强烈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东德统一社会党的基本忠诚。

这项被封存了20年的档案再清楚不过了。柏林墙的倒掉,其实是在德国人内心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驱使下促成的,而并非是西方一直认为的,把柏林墙的倒掉视为一种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胜利。如果说柏林墙有****,这就是****。一个强大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墙壁或海峡,或边境永久隔开的。

</div>
离线polikuj
发帖
183
金钱
233
经验值
22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1-10
<div id=siteNotic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if (wgNotice != '') document.writeln(wgNotice);</script></div>

<div style="FLOAT: right"></div>埃里希·昂纳克

<div id=bodyContent>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iv id=contentSub></div><div id=jump-to-nav>跳转到: 导航, 搜索</div><!-- start content -->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div style="Z-INDEX: 0;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BOTTOM-STYLE: none; BORDER-RIGHT-STYL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MARGIN: 0px 0.5em 0.5em auto; BORDER-TOP-STYLE: none; BORDER-LEFT-STYLE: none; TOP: -1.2em" class="NavFrame collapsed noprint nohandheld metadata"><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PADDING-BOTTOM: 0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PADDING-LEFT: 0px; WIDTH: 4em; PADDING-RIGHT: 0px; CURSOR: pointer; RIGHT: 0px; PADDING-TOP: 0px" class="uncollapse toggleHotspot" title=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单击查看 jQuery1257803094244="2"></div></div>

<div class=imagemap-inline>埃里希·昂纳克</div>


<div style="BACKGROUND: lavender">第2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div>
前任瓦尔特·乌布利希
继任埃贡·克伦茨

出生1912年8月25日
德国萨尔
逝世1994年5月29日
智利圣地亚哥
国籍德国
政党统一社会党
<div style="Z-INDEX: 100; BORDER-BOTTOM: gray 1px solid; POSITION: absolute; BORDER-LEFT: gray 1px solid; PADDING-BOTTOM: 0.3em; BACKGROUND-COLOR: lightyellow; PADDING-LEFT: 0.3em; WIDTH: 650px; PADDING-RIGHT: 0.3em; DISPLAY: none; FONT-SIZE: 90%; BORDER-TOP: gray 1px solid; TOP: 1.5em; RIGHT: 0px; BORDER-RIGHT: gray 1px solid; PADDING-TOP: 0.3em" class="NavContent toggleHide"><div style="BACKGROUND: #ffea88">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标题手工转换</div>
  • 转换标题为:原文:埃里希·昂纳克;简体:埃里希·昂纳克;繁體:埃里希·何內克;
  • 实际标题为:埃里希·昂纳克;当前显示为:埃里希·昂纳克
<div style="BACKGROUND: #ffea88">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转换内容:</div><div style="PADDING-BOTTOM: 3px; PADDING-LEFT: 3px; PADDING-RIGHT: 3px; PADDING-TOP: 3px">
  1. 原文:昂纳克;简体:昂纳克;繁體:何內克;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昂纳克
</div><div style="BORDER-BOTTOM-STYLE: none; PADDING-BOTTOM: 0px; BORDER-RIGHT-STYL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BORDER-TOP-STYLE: none; BORDER-LEFT-STYLE: none; PADDING-TOP: 0px" class="NavFrame collapsed"><div style="TEXT-ALIGN: left; BACKGROUND-COLOR: #ffea88; HEIGHT: 1.5em; CURSOR: pointer; FONT-WEIGHT: normal" class="NavHead uncollapse toggleHotspot" jQuery1257803094244="4">显示↓字词转换说明</div><div style="DISPLAY: none" class="NavContent toggleHide">

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于手动转换。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div></div></div>

埃里希·昂纳克Erich Honecker1912年8月25日1994年5月29日),德国共产政治家,也是最后一位正式的东德领导人两德统一以后,他首先逃亡到苏联,不过由于新俄罗斯政权关系,埃里希·昂纳克很快就被引渡遣返回德国。他被控告叛国罪及他在冷战的所作所为,特别是杀害那些试图逃避昂纳克政权的192位德国人。不过,由于昂纳克患有癌症,所以被释放。埃里希·昂纳克不久就于流亡中在智利逝世,终年81岁。

<div id=toctitle>

目录

[隐藏]</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编辑] 早年

[编辑] 童年和青年

埃里希·昂纳克的父亲Wilhelm Honecker(1881年1969年)是矿工,在1905年与Caroline Catharina Weidenhof (1883年1963年)结婚.婚后他们育有6个子女:Katharina Käthe(1906年1925年)、Wilhelm(Willi)(1907年1944年,在匈牙利去逝)、Frieda(1909年1974年)、埃里希·昂纳克、Gertrud Hoppstädter(1917年—)和Karl-Robert(1923年1947年)。埃里希·昂纳克于1912年8月25日在萨尔州Neunkirchen)的Max-Braun街出生,但是不久以后他的全家就搬到了现在的Neunkircher管辖的Wiebelskirchen

埃里希·昂纳克是社会主义青年组织青年斯巴达克同盟(Jung Spartakusbund Spartakus-Bund])的成员。1926年他加入了德国社会主义青年联合会(Kommunistischen Jugendverband Deutschland),1929年他成为了该联合会地方的领导人。1928年-1930年埃里希·昂纳克从事于屋顶装修帮工的工作,并开始了屋顶装修的学习,但是他并没有完成。

[编辑] 政治生涯开始和反抗纳粹党

1930年18岁的埃里希·昂纳克加入了德国共产党。他的政治教父Otto Niebergall是后来的德国共产党国会议员。1930年到1931年埃里希·昂纳克在莫斯科国际列宁学校学习。回国后他担任了德国社会主义青年联合会萨尔地区的领导人。从1933年开始德国共产党的工作在德国只能在地下进行。不过当时萨尔地区还不属于德国管辖,埃里希·昂纳克曾在德国被短暂关押,很快就被释放。

1934年埃里希·昂纳克来到萨尔州发起了反对合并德意志帝国(Deutsche Reich)的运动。由于1935年1月13日德国的全民公决结果的失败,埃里希·昂纳克流亡到法国。8月埃里希·昂纳克化名回到柏林。在反抗活动中埃里希·昂纳克和德国共产党干部Herbert Wehner(战后加入了社会民主党)并肩工作,1935年12月埃里希·昂纳克被盖世太保拘捕,直到1937年埃里希·昂纳克被以调查名义被关押在柏林Moabit监狱。 1937年埃里希·昂纳克被宣判入重刑监狱监禁10年,因此直到1945年3月6日他被关押在Brandenburg-Görden重刑监狱.

[编辑] 战后

在被重刑监狱释放后,埃里希·昂纳克1946年作为自由德国青年联盟的创始人和主席直到1955年5月27日。他组织了从1950年开始的在柏林举办的三次德国青年聚会Deutschlandtreffen der Jugend,同时他在第一次德国青年聚会举行的一个月后被吸收进入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1956年埃里希·昂纳克在莫斯科培训停留期间亲身经历了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党代会赫鲁晓夫关于去除斯大林主义的讲演。

埃里希·昂纳克是1961年8月建造柏林围墙的决策和组织者。

[编辑] 家庭生活

1947年1953年埃里希·昂纳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自由德国青年联盟干部Edith Baumann结婚期间育有一女Erika(1950年—)。1952年12月 他的第三任妻子Margot Feist(两人于1953年结婚)为他生育了女儿Sonja.

[编辑] 东德领导人

伴随着乌布利希的经济政治理论在中央的退出,埃里希·昂纳克的社会政治理论被选择。埃里希·昂纳克宣称他的理论是经济政治和社会政治的统一。在得到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支持后,埃里希·昂纳克于1971年5月3日作为瓦尔特·乌布利希的继任者当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党(SED)中央委员会书记,随后在1976年当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埃里希·昂纳克从1975年10月29日同时担任民主德国国家内政议会(Staatsrat der DDR Inne)主席(作为Willi Stoph的继任者)。埃里希·昂纳克的私人工作人员是学过记者专业的Frank Joachim Herrmann,他的长期秘书是Elli Kelm。

埃里希·昂纳克执政期间的主要外交成绩是:与联邦德国达成了基本协定(Grundlagenvertrag),参加了在赫尔辛基举行的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谈判和民主德国被联合国接受为会员国。

另外埃里希·昂纳克在于1981年5月访问日本期间被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头衔。埃里希·昂纳克于1982年12月31日在Wandlitz被推测侥幸逃脱了泥瓦工保罗·埃斯令(Paul Eßling)的刺杀,埃里希·昂纳克的汽车在刺杀活动中从侧面被撞坏。埃里希·昂纳克于1985年国际奥委会授予奥林匹克金质勋章

在内政方面:在文化艺术领域埃里希·昂纳克勾画出了自由和谐的趋势,相反的是在在通过规章取消国籍(如:Wolf Biermann)和通过史塔西(国家安全机构)镇压国内反对派方面.在经济政策方面埃里希·昂纳克加紧推动国家和中央集权经济。在严峻的经济状况下,民主德国不得不从联邦德国接受上亿的信用贷款,使基本的生活水平得以维持。

1987年9月7日埃里希·昂纳克出访了联邦德国,在波恩受到了联邦总理科尔的隆重接待。在访问联邦德国期间他走访了杜塞尔多夫,乌博塔,埃森,特立尔和拜仁州,同时在9月10日他还走访了他在萨尔州的出生地。这次出访其实早在1983年就已经计划,但是一直受到苏联领导人的阻挠。1988年埃里希·昂纳克对法国巴黎进行了国事访问。埃里希·昂纳克的最大的、也是他最终未能实现的目标是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为此他在民主德国结束的最后一年改善了和犹太人战争委员会( Jüdischen Weltkongress)的关系,作为开启之门。

埃里希·昂纳克几乎得到了民主德国所有的重要荣誉勋章,其中包括卡尔马克思勋章(Karl-Marx-Orden)、一等祖国荣誉勋章(den Vaterländischen Verdienstorden mit Ehrenspange),Banner der Arbeit、劳动英雄(Held der Arbeit)和苏联最高荣誉勋章列宁勋章(Leninorden)。

[编辑] 1989年以后

伴随着政治的危机和变迁埃里希·昂纳克于1989年10月18日正式辞职(官方的说法:由于健康的原因)。1989年10月17日埃里希·昂纳克召集了所有政治局委员,包括反对他的Günter MittagErich Mielke)召开政治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Mielke宣称,埃里希·昂纳克必须对大部分民主德国的弊端的形成负责,Mielke甚至威胁说;“如果埃里希·昂纳克不辞职,他将给出让埃里希·昂纳克名声扫地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埃里希·昂纳克不得不做出辞职的决定。

1989年12月3日埃里希·昂纳克被德国统一社会党开除。1992年他加入了新组建的德国共产党。1989年11月民主德国最高法院展开了针对埃里希·昂纳克滥用职权和叛国罪的调查,他为此被关押,一天后又被释放。接下来埃里希·昂纳克和他的妻子暂时寄居在基督教牧师Uwe Holmer在Lobetal的家。之后埃里希·昂纳克夫妇在苏军在Beelitz-Heilstätten的医院居住,直到1991年3月13日他们夫妇飞往莫斯科。在八一九事件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不再保护以前的盟友,因此埃里希·昂纳克流亡到智利大使馆,当时民主德国在萨尔瓦多·阿连德倒台之后收留了大量智利政治流者。据埃里希·昂纳克妻子Margot Honeckers的回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叙利亚也都曾邀请过埃里希·昂纳克。

由于联邦德国的逮捕令,埃里希·昂纳克于1992年7月29日被遣返回德国。尽管他患有肝癌,但是由于他对两德边界的逃亡者开枪射击的命令,还是对他在法庭上进行了审判。为埃里希·昂纳克辩护的是著名的东柏林律师Friedrich Wolff。尽管有许多民主德国受害者的反对,但是由于埃里希·昂纳克的健康状况,对他的审判没有最终结束,而是于1993年由柏林宪法法院搁置。

1993年1月13日埃里希·昂纳克飞往智利,与他的女儿Sonja、智利女婿Leo Yáñez和外孙Roberto团聚。埃里希·昂纳克于1994年5月29日患肝癌在智利圣地亚哥逝世,终年81岁.

[编辑] 个人生活

玛加特·费治于1953年与昂纳克成为夫妇,直至昂纳克死后。他们两人有一女儿(名为桑查)。费治也是东德国家教育部长(1963年1989年

[编辑] 著名的对话

  • “如果建立的原因还没消除,柏林墙将会屹立大约50年,甚至100年!” (1989年1月19日,柏林)
  • “不是公牛,亦不是驴子,能够停止社会主义的运作。” (1989年10月7日,柏林)
  • “武力镇压反革命人士是对的。”(1989年六四事件发生后对事件的看法)
</div>
离线美丽天使

发帖
179
金钱
5029
经验值
13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1-10

世界大事,分久必合。

大陆台湾,同出一脉。

离线kwan.s.h

发帖
658
金钱
396
经验值
47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1-01
 美丽天使;   大陆与台湾是一海之分! 我们怎能同出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