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馆阁体》
昨晚浏览朋友圈发现数页小楷,觉得非常精采,于是下载转发到书法群中让大家看一看,一书友见之曰:有点馆阁体的感觉,不过美观是真的。
根网上所下的定义,馆阁体指流行于馆阁及科举考场的书写风格,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特指楷书而言,是一种方正、光沼、乌黑、大小一律的明代官场书体。 明代称“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 。
馆阁体最初出现时,并未受到什么非议,只是到了民国,科举考试完蛋了,估计一些人出于对旧制度的鄙弃,馆阁体亦成为其中主要对象之一,结果馆阁体成了洪水猛兽,余风流传到今天亦然。
个人以为,小楷如果连美观都做不到,更谈不上馆阁体了。虽然不少明清时期的大臣的小楷风格差不多,但细看仍有分别。况且,小楷作为一种官方字体,若乱七八糟的,又怎能代表官方呢?
小楷,过去有人前缀“蝇头”二字,以物来喻其大小,因为字形大小及字体的局限,故小楷的表现力偏于端正、整齐、美观这方面去。认真来说,各朝各代都存在着不同的整体审美需求,虽说时间不可逆,但设想一下,若将魏晋时期,出现一个写馆阁体小楷的,恐怕会引来许多赞美的声音。
虽然馆阁体在文字上的定义较为明确,但在实际运用时,就显得有些含糊,如文征明的小楷整齐统一,却没有人称之为台阁体或馆阁体,那么,对馆阁体的批判就带有非理智的公众情绪倾向了。
古人寒窗十载乃至数十载,兢兢业业写出一手端正整齐的小楷来,却被一些人盖上馆阁体的帽子便全面否定了,这无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