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140阅读
  • 16回复

知青谁最苦最累最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9-13

  有人说,去联安农场的知青吃了好多苦,我却不以为然。

  其实,我们到农场的知青还是很幸运的,至少,做工返来,有人煮饭给我们吃,至少,一帮年青人聚在一起,苦啊累啊闷啊!还可以聚在一起发泄发泄。   

  我曾遇到一位下乡插队去农村的知青,她跟我说,他们那种苦是没人想像得到的,在农村,要拼命地干,要干得比农民还农民,否则,怎么就体现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怎么就能搏表现回城?放了工,还要上山斩柴,下田种菜,自己煮饭给自己吃。而且,每日的工时只有几分几角,一年到头搭车返几轮台城都不够,想找个人说说话都找不到。那种苦才叫苦。所以,她等到三十几岁才嫁人。因为死都不想嫁农民,嫁了农民,望都没望可以回城!

真正苦啊累啊闷啊的知青,并不是我们这些去农场的知青!

分享到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9-13
我定坐自己沙发!
离线下里巴人

发帖
1270
金钱
19084
经验值
7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9-13

非常同意你的说法!你们有否听说过,端芬有一位插队的知青自杀了,他是我的同学梅锤,我至今不能释怀!

离线五人行

发帖
1343
金钱
52143
经验值
364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09-13

说的很好,是天地之别!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9-14

我们应该感谢父辈们,是他们想到了办知青农场,巧妙地让我们占了当知青的名,又不用吃那么多苦!

这是否是改革开放前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9-14

  说道当年的知青, 最苦. 最累. 最无助还有最苦闷的还要算在六八年上山下乡到各大公社插队的知识青年了! 说起来我很了解这脱人(因为我家里就有一个这个时代的人)! 下到下台山的人(广海的那房水), 当时那边的粮食还是比较充足, 粮食是够得吃, 但那种苦累就没法说了, 还记得那些围海边的"围田"吗? 那时兴插秧和掏草(除草)的! 听他们说一下了田从田头插到田尾, 已经是太阳下山了!(我想应是他们夸张的说法)! 不过在田里大小便(不论男还是女)都早已习以为常了! 男的只需转个面, 女的就用那大草帽挡一下, 就地解决了! 还有就算怎样的干他们还是那样的没钱(那时的粮食都是"交公粮"的, 一天下来的苦干也只是一毛几分钱, 记得那时有的人想拿点粮食上来, 卖点钱好回去卖油盐, 让捉到就给斗餐死!(那时我还记得路上都设有关卡的, 也很少人有单车, 拿粮食上公共汽车就根本不可能! 上台城的人又不够粮食吃(水步. 大江这边), 不少的上台城的人赶夜路到下面去购粮, 挑着粮食都不敢走大路! 正如东东说的一年来分下的钱也只够买几张来回台城的车票! 那种苦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就是精神上的折磨! 那老三届当下乡两年都到了应结婚的年龄, (时间关系, 下次再聊, 还有老兄, 不要嫌我的字大, 没这么大我就算带着老花眼镜都看不清了! 哈哈!)

[此帖子已被 国际自由人 在 2008-9-14 12:25:37 编辑过]

离线下里巴人

发帖
1270
金钱
19084
经验值
72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9-14

我就说说我当知青第一天的经历给你们听------

        知青生涯第一天

    不像老三届的哥哥姐姐们那样幸运,享有打锣打鼓、夹道欢送的殊荣。刚满十六岁的我,按照镇革委会的通知,按时来到县前路镇委门口集中上车。一起上车的有沉默寡言的老右派工程师敖道容、开朗诙谐的地主仔四眼佬李彦旋、还有心事重重的社会青年焦仁忠,加上心如死灰的我一共四人,挤上一辆台山汽车站召来的没有座位的大蓬车。送行的除了一两个默默无言的家人外,还有将近开车时才来到的皱着眉心的管区主任佩贞。想起早几个月欢送前往雷州半岛生产兵团那批知青的热烈场面,我们绝对是灰溜溜地离开台城的。
    大蓬车颠簸着到达距端芬公社有五公里远的上泽墟,停在路边,司机叫我们下车,迎面见到十数位农民兄弟蹲在路旁抽烟。
    他们就是来接我们的贫下中农,分别来自联丰大队的四个生产队。刚刚报上姓名,就听到一位农民兄弟半开玩笑地骂那位单眼的老农,说她摸过
老婆的XX双手没洗干净。后来我才知道,当初分配名额时,大队部通知四个生产队长拈筹,这位单眼的队长拈到了我的名字。在我们这四位台城来的人中,我年纪最小,毫无社会经验、木纳呆滞的样子,不受欢迎也是情理中事。
    我插队的村子叫竹山村,离上泽四公里,都是崎岖窄小的山路,只能骑单车,汽车是开不进来的。我所有的行李只有两只番枧箱,一只装衣服,
一只装书。
    傍晚时分,我坐在队长的单车后,来到了那石榴花山下的偏远小山村。
    拐到村子尽头的大粮仓,打开大门,我以为队长把我的住宿安排在这里,谁料,队长把我的两只番枧箱扔进去,然后“咣”的一声把门锁上了。
    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斜阳夕照下,我呆站在仓库门外,不知所措,围上来一群光屁股的鼻涕虫娃娃,我成了他们眼中的猴子。
    转眼工夫,社员们都出勤去了,我不敢随便走动,因为鼻涕虫娃娃们把我看腻了陆续散去后,代之而来的是几只附近的看家狗,冲过来对着我拼
命吠。
    我缩到门框的角落处,用那件唯一留在身上的油帽作盾牌,挡在膝腿之前。
    在彷徨与恐惧中,天色渐渐黑了,听到由远而近的人声了,我的绝望情绪才开始减退。有人声,虽然还是那么陌生,总比听那些畜生的狂吠好受

    救星来了!队长的女儿阿芳,出现在我的面前。他的爸爸原来并没有忘记我,出勤回来就吩咐女儿来叫我上他家吃晚饭。
    队长出去淋自留地的菜了,队长夫人喂猪去了,队长的小儿子玩去了,我规规矩矩的坐在厨房门旁,看着阿芳煮饭。天早就黑了,没有电灯,只
有灶子里的火光闪动,照在阿芳的那张农村姑娘纯朴的脸上。队长的女儿,那时在我眼中,是高人一等的。
    晚饭后,夜已深,队长才想到我没睡的地方,村里很多人都睡了,队长逐家去拍门,看谁家有人愿意收留我,最后,拍开了贫协组长阮举仪的门
,阮举仪睡眼惺忪出来把我迎进屋,告诉我水缸在那边,洗一洗就上床吧,没说完就上床先睡了。阮举仪后来成了我的死党朋友,但那时还是陌生人
    昏暗的煤油灯下,我用水壳从水缸里舀出一壳水,随便冲洗一下双脚,吹熄灯,爬上这个陌生人的床,眼睁睁、一动不敢动,听着耳旁陌生人的
鼾声直到天亮。

[此帖子已被 下里巴人 在 2008-9-14 4:39:49 编辑过]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9-14
   下里巴人, 那当年的你应是和我是同一个管区的, 因为那时我是同李彦旋是同屋的, 他家是有好多的兄弟姐妹, 那时的所谓地主就是他的爷爷开了那间"均盛隆"米铺,(就是现在正室街大门楼对正面的那间), 要是这样的地主, 现在就不知有多少了! 那时彦旋排行第三吧! 还有佩贞是当时的第一管区主任!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9-14

想不到,一个帖子勾出这么多回忆。

我始终觉得,到农场下乡的知青,就像读中学时农忙去学校农场,不同的是,年纪大了点(可能很多人反对我)。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9-14

下里巴人,后来和队长的女儿有没发展?嘎嘎

离线下里巴人

发帖
1270
金钱
19084
经验值
724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9-14

怎么了东东:

队长的女儿,那时在我眼中,是高人一等的。你学过阶级斗争的哲学吗?队长的女儿就是皇帝女,我是来接受改造,接受再教育的,不同阶级呢,哪敢高攀啊?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9-14

没有经历过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拜读下里巴人的经历倍感唏嘘。依稀记得小时候村子里有个女知青,说白话的,还有个弱智的儿子在身边。只有这个印象了。现在竹山那边已经水泥路通车可以进去联丰了下里巴人。石榴花山顶上阁仔顶听说已经塌了。下里巴人还有后续吗!想听你的故事!喜欢听你们那代人的经历!

上泽圩

[此帖子已被 残阳. 在 2008-9-14 14:50:00 编辑过]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9-14

回下里巴人

不说阶级斗争,就说那时候男女授受不亲,就吓得我辈等人,一呆一呆的。

那像现在……

离线下里巴人

发帖
1270
金钱
19084
经验值
724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9-15

国际自由人:我也曾经住过青云路,还是李彦旋的邻居呢,记得隔壁的厠所吗,久而不闻其臭啊!

残阳:你对端芬上泽那一带好熟悉,是当地某村的人吧?那照片不就是当年的信用社吗?廿年前也就是我出国前曾回去拜访过竹山的乡亲们,与当年比也没什么变化,只是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没见到多少想见的人.你说想听我的故事,令我受宠若惊,谢谢你的抬举.我也确实有很多值得写的经历,可惜工作太忙,很难抽空.现在只能在同学网上零零星星地跟跟帖,如果有人开一个专门写知青故事的园地,我想我会较多上来转转.

怎么了东东:讲个秘密你知,我插队的那条村子,民风非常淳朴,出勤回来,天色尚未黑,男人们已集中在水井边冲凉,个个是绝对的一丝不挂,赤条条的,而妇女们和女孩子们也在此时来井边洗菜和打水,大家混在一起还有说有笑,全村只有我一人要穿着短裤冲凉,就因为我入乡不随俗,长期成为大家的笑柄.要说男女授受不亲,似乎也不是.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9-16

下里巴人:

这种纯朴却是未闻。

虽然,觉得自己在农村走得挺多,却没真正深入下去,所以,很想知道那条村是上泽的什么村?

想多多了解,敬请发短信告诉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